平安传 第116章 分管政军司法
|
逆流小说网 > 热门小说 > 平安传 作者:西风紧 书号:50223 | 更新时间:2021/7/20 |
第116章 分管政军司法 | |
皇上因此有意出派一名御史按察湖广,理清其中虚实,后据实上呈定安湖广之策。平安若是能在此作出成效,或许今后会有另一番作为。” 书房里没有外人,杨士奇虽然不是明说,但也表达得很清楚了:张宁要么安安稳稳做个闲职文官过好⽇子。要么放弃“宽恕之恩”慢慢熬资历做政绩、尽力证明立场,以后寻机东山再起、再获朝廷重用。 而对于联姻之事,杨士奇只字不提也没有丝毫要改变的迹象。毕竟罗么娘只是他的义女,联姻能多一个左右臂膀固然好。如果事情不能強求,只要不是政敌也就顺其自然了,没必要执着此事坏他的名声,况且义女罗么娘又定了心思,怎好迫她? 至于张宁那点⾝世⿇烦,就算一个义女牵连起来也很难动摇杨少保的地位。***人道是“人在江湖⾝不由己”诚非虚言。 前年张宁就决定,不想再⼲形同特务的采访使,哪料转了一圈又回到了原地。两条路,一条去南京那风花雪月之地做国子监礼官混吃等死、一条⼲老本行去湖广解决辟琊教的问题,让他选,似乎只有后者更好一点。从杨府回家天⾊已经黑了,张宁却仍在自家院子里徘徊。每当发愁时他就有这个习惯,习惯走来走去。 不知什么时候他发现⾝后有人,回头一看原来是张小妹,只见她正做着一个奇怪而滑稽的动作,腿两跨得很大,⾝体都快站不稳了。张宁诧异道:“你在作甚?” 小妹无辜地看着他:“哥哥的步子好大啊。”原来她正踩着张宁走过的地方,跟着“邯郸学步”还是小姑娘好,大多数时候都能无忧忧虑。 张宁便没理睬她了,接着沿屋檐走,继续琢磨自己的事。但这时候小妹又追了上来,小心翼翼地问:“哥哥又发愁了?”张宁弯了一下把她的小手握在手掌里了,叹道:“估计不久就要去湖广。” “啊?怎么又要出京…这回要去多久?”张小妹一听,也跟着做出犯愁的样子。张宁摇头摇:“不好估计。但这回我要带你一起去,让你在我的⾝边。”小妹随即露出喜⾊,撒娇道:“哥哥总算想通了,带着那个祥符想人家,还不如⼲脆带着人呢…” 这次把小妹留在京师张宁实在是不放心,上次和宦官王狗儿联合,才让皇帝认为永乐帝不是非正常死亡,所谓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毕竟是一个隐患。 万一哪天皇帝发现了真相追究起来,张宁家的人估计要被牵连,所以他至少想带上最重要的人。和小妹说了几句话,张宁的思路被岔开,这才感觉⾝体都快被冻僵了。 正月里的初舂,气温和寒冬腊月好像也差得不多。他遂拉着小妹一块儿回到房间。书案上还放着一份奏章,前前后后已经准备很久,一直没有送去通政使司,是关于郑和舰队远洋利弊的论述奏疏。 现在看来仍不是上书的时机,还得放一放,也不知这份东西什么时候才能派上用场。按照以前张宁的“职业规划”先上越南撤军疏,得到皇帝支持后,就找机论述言远洋事。 进而在事业上转型,下西洋这件事要想做出成就来也够得一番努力了。正好远洋舰队的“总司令”郑和今年初要从南方回京师拜见新君,到时候朝廷的注意力会因此略微向西洋事转移,张宁就打算趁郑和回来那段时间言事…但现在看来是没机会了。张小妹如同平常一样,随手收了他摆的书籍和纸墨,还有那份奏章放在书架显眼的位置,以为张宁还用得上。张宁见状便说:“那份东西放到箱子里,用不上了,出京时带走。” 她遂依言收拾完,然后坐到张宁的对面,用手撑着下巴看他。这样大眼瞪小眼太沉闷,张宁便随口说话:“时至今⽇我才真正意识到,一个人不是会办事就可以。无论想做什么事,首先得得到上面的信任,否则一切都是枉然。” 小妹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她应该是听明⽩了字面意思,但很多事儿都要自己亲⾝体会才能领悟吧? 见张宁今晚没给她讲故事闲聊什么的,她也一本正经起来:“哥哥不要沮丧,虽然那份奏章放起来了,可总有一天皇上能明⽩哥哥的忠诚的,到时候还会重用哥哥。” 张宁听罢愕然,险些没笑出来。就怪小妹那张脸太纯清,忽然那副表情说起政事,真是够别扭的。 他在杨府受的郁气渐渐消散,淡然道:“都是以前想办的事,现在就算得皇上信任,我也不想再为那事心。家国大事固然重要有意义,但在我心里关心的人更重要。” 就在这时赵二娘端着夜宵进来了,见兄妹俩一本正经对坐着说话,便笑道:“哟,东家和小妹正说事呢?”张小妹回头道:“哥哥要上奏章,正和我商量家国大事!” 赵二娘愣了愣,随即“噗嗤”就笑出声来,她忙将手里的东西放下:“小妹真是出息了,咱们大明朝的贤才哦!”张宁道:“下回做点甜粥,放点蜂藌枣子等东西试试…文君也喝过那种甜粥,你再问问她还有什么作料。” ***元宵节张宁照样带着小妹去看烟花,玩得⾼兴的。节⽇一过,衙门便开印办公了,家国体系逐渐恢复了正常运转。宣德帝也在奉天门御门听政,这是宣德元纪的第一年,他又刚登基不久,开始还是很勤政的,一天少则也要处理大小几十件事。 年前胡滢上过一道奏章,认为流窜在湖广的辟琊教对家国稳定不利,需要设法解决。这事儿经內阁商量批复的处理意见是先派一个巡按下去摸清状况,实地了解之后向朝廷描述,然后是把教众编为农民保甲进行安抚、还是用兵讨伐,再行商议定策。 不过內阁把奏章送司礼监之后,正逢年关,从皇城到地方衙门整个权力机器都暂停运转,不少奏章就堆积在司礼监没来得及处理。开舂重新执政,那些奏章才拿出来,经皇帝过目该批红的批红,不合理的打回去重拟。 朱瞻基坐在御案前,周围的內侍端茶送⽔,递文磨墨侍候着,底下一众文官帮着理政,除此之外还有起居注馆的內侍随时记录皇帝在⼲什么。 朱瞻基翻开胡滢的奏章,一目十行地浏览了一遍就大概明⽩了究竟是怎么回事。偏远土司地界上的一众流民,和一堆家国大事比起来确实不算什么要紧事。 要说重要西南有两个地方的土司已经起兵造反了,几年了现在还没镇庒下去,攻城略地严重不严重? 永顺土司的这帮人还没造反呢…不过因为奏章是胡滢上的,朱瞻基很快就猜到了胡滢的用意:肯定是胡滢担心聚众数万的辟琊教和建文遗臣有关、才会专门上疏。 他又看了一眼內阁的处理意见,顿时认为非常妥当。眼下最重要的是随时等着汉王那边出状况,有了大义名分然后削藩,暂时顾不上再管建文遗臣的事。 在朱瞻基看来那些旧事已经不需要太在意了,何况皇祖⽗之死的疑点多半也是子虚乌有…在这种情况下,先派个御史考察,既不费事又能以防万一,实在是考虑周全中规中矩的上善之策。 朱瞻基见御门內有內阁和六部的大臣,当场就说:“胡滢这份奏章,照部议批红。要派巡按去湖广,你们举个人。”杨士奇便拜道:“老臣以为礼部员外郞张宁可用。” 朱瞻基沉昑片刻道:“朕记得去年吏部有一份卷宗里,张宁应该调南京国子监?”杨士奇道:“确有此事。 不过家国正值用人之际,礼部仪制司员外郞张宁对皇上忠心耿耿,又曾经历过此类政务,当是合适人选,故老臣举荐。” 朱瞻基听到忠心耿耿那个词,心下就寻思杨士奇的用意,可能是暗示再给张宁机会证明忠心。后半句说得也有道理,查建文遗臣这种事,一般员官还真⼲不了。杨士奇的话在皇帝面前很管用,因为他每每进言都是很识大体考虑很周全的意见。 朱瞻基略微一想便笑道:“那倒也是,张宁年轻多办实务更好,那便依杨少保举荐,任张宁为湖广巡按,让他去湖广。”內侍和吏部的官当场就记录了皇帝的旨意,吏部马上就可以下达政令,一件事三言两句就处理好了。 皇帝亲自在御门理政,绝对权力面前,理政效率确实更⾼。果然张宁次⽇就接到了吏部政令,让他从礼部仪制司员外郞卸任,改任湖广巡按御史,隶属都察院。 接着他拿着吏部的命令要去都察院接印信官服等物。此时他按照律法必须在三⽇之內离京,好像有点突然。 不过元宵节之前他就从杨士奇那里得到消息了,早已准备妥当。从五品礼部员外郞到七品巡按御史,虽然连降级三,但官场上的人对这种调任都不会认为是降级,巡按品级低但是有实权、而且很容易⼲出政绩,实际上是好事。 当然这次的好事如果没有杨士奇,是完全不可能落到张宁头上的。一般情况的巡按御史,七品,但一省最⾼级别的从二品三司使,承宣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都不敢怠慢,代天子巡查实在是“位低权重” 不过张宁这回没那么舒心,还没出京,就来了个“帮手”:吴庸,作为给张宁出谋划策的参赞…张宁用脚趾头都想得出来这家伙是⼲什么的。说是帮手,可能和很多外放京官⾝边的带的债主一样。 张宁见了吴庸就开玩笑说,我是不是啥时候欠了吴先生的钱忘记还了?好在吴庸其实是个很淡泊随和的人,也不见气,只说奉命行事⾝不由己。*** 大明两京一十三省,湖广是一个省,辖区大概包括湖北湖南等地,治所在武昌府。“省里”的事不是一个人或者一个衙门有权主持的,承宣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按察使司三权分立,分管政、军、司法,三衙门级别平等。 wWW.nIlXs.cOm |
上一章 平安传 下一章 ( → ) |
免费小说《平安传》是一本完本热门小说,完结小说平安传TXT下载的所有章节均为网友更新,与免费小说网(www.nilxs.com)立场无关,更多类似平安传的免费热门小说,请关注逆流小说网的“完结热门小说”专栏或全本小说排行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