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攸关的时刻 一夜天才
|
逆流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命运攸关的时刻 作者:斯蒂芬·茨威格 书号:44682 | 更新时间:2017/12/10 |
一夜天才 | |
马赛曲 一七九二年四月二十五⽇ 一七九二年,法国国民会议对皇帝和国王联盟是“战”还是“和”的问题犹豫不决地拖了两三个月之久。路易十六也拿不定主意,他既担心人获得胜利的危险,又担心他们失败的危险。各政的态度也不明朗。吉伦特人为了维持权政,急于要进行战争,而罗伯斯比尔和雅各宾人为了夺取权政力主和平。局势⽇趋紧张,报刊沸沸扬扬,俱乐部在热烈争论,谣言四起,起了的恐慌。四月二十⽇,法国国王终于对奥国皇帝和普鲁士国王宣战,这一决定对上述情况倒是一种解放。 近几个星期来,巴黎上空的电庒強大,人心惶惶。边境城市里的恐慌气氛更加令人庒抑和惊怕。军队已在营地集中待命,每座城市和乡村里的志愿人员和国卫队都被武装了起来,各处要塞也得到了加強。特别在阿尔萨斯地区,人人都知道,战争将在法国和德国之间的这块土地上爆发。莱茵河对岸就是敌人。这里不像在巴黎,敌人是一个模糊的、修辞上慷慨昂的概念,而是一个可以看得见、感觉得到的现实,因为人们在加固的桥头堡旁,从大教堂的塔楼上用⾁眼就可以看到近的普鲁士军队。夜间,晚风将敌人炮轮的滚动声、武器碰撞的叮当声、号角声送过在月光下波光粼粼的河流这边来。大家知道,只要一声令下,普鲁士大炮沉默的炮口将噴出隆隆炮声和阵阵火光,德法两国之间经历过的千百年战斗将再次开始——这次一方是以新自由的名义,而另一方则以旧秩序的名义。 在一七九二年四月二十五⽇这一空前的⽇子里,信使从巴黎给施特拉斯堡带来了宣战的消息。人群立即从各个胡同和家里拥向广场,整个驻军为了备战在作最后的检阅,一个团接着一个团地在前进。在央中广场上检阅驻军的是长市迪特里希,他⾝披三⾊绶带,挥动着缀着帽徽的帽子向士兵们致敬,嘹亮的军号和频催的战鼓提醒大家安静。迪特里希用法语和德语向这个广场和市內所有其他广场大声宣读宣战书的全文。在他讲完话之后,军乐队的队员奏起了第一支临时的战歌《前进吧!》。这实际上是一支刺感的、纵情的、具有讽刺意味的舞曲,但出征军人却以雷鸣般震动大地的脚步声发出了他们勇猛的节奏。随后,人群四散,将被起的热情带至各个胡同和家庭。咖啡馆、俱乐部里,人们都在发表昂的演说,散发声明。“公民们,武装起!树起战旗,警钟响了!”人们开始发出诸如此类的呼声。一切讲演,所有报纸,各种广告,到处都异口同声重复这种有战斗力的、有节奏的呼声:“公民们,武装起来,让那些加冕的暴君们发抖吧!前进!自由的孩子们!”群众每每都为这些烈的话呼。 大批人群在街道和广场上不停地为宣战而呼。在満街人群呼的时刻,也传来了一些不同的嗡嗡声。宣战也引起了恐惧和忧虑,人们只是私下在屋子里窃窃私语,老人都沉默不语。遍天下的⺟亲都会自我宽慰说:外国兵不会杀害我们的孩子,各国都有关心他们自己的财产、自己的土地、自己的茅屋、自己的家畜和自己收成的农民。他们的庄稼会不会遭到践踏?他们的农舍会不会遭到暴徒的抢劫?他们劳动的土地会不会遭到⾎洗?可是出⾝于贵族的施特拉斯堡长市弗里德里希·巴龙·迪特里希,就像当时法国最进步的贵族阶层献⾝于新的自由事业一样,一心要用洪亮的声音表示出战斗的信念;他有意识地将宣战⽇变为公开的节⽇,他前斜披着绶带,从一个集会赶到另一个集会去鼓励民人。他向出征的士兵犒劳酒食,晚上他邀请社会各界名流、军官和最重要的员官来到他那坐落在德·布罗格利广场上的宽敞官邸,参加在这里举行的送会,从一开始就使送会具有一种胜利节⽇的质。将军们,通常对胜利充満信心的将军们成了会上的主角,认为战争使自己的生命充満了意义的青年军官们都在自由谈。有的在鼓励别人,有的在挥舞军刀,有的在相互拥抱,有的在祝酒,有的举着美酒在作慷慨昂的讲演。所有的讲演都一再重复报刊和宣言上那些鼓舞人心的话:“公民们,武装起来!前进!拯救我们的祖国!让那些加冕的暴君们发抖吧!现在,将胜利的旗帜展开,三⾊旗揷遍世界的⽇子已经来临!现在,每个人都应该为了国王,为了旗帜,为了自由而尽力!”在这个时刻,全体民人,整个家国要充満胜利的信心和对自由事业的热情,以实现神圣的团结。 在讲演和祝酒的过程中,长市迪特里希突然转向坐在自己⾝旁的要塞队部年轻的上尉鲁⽇。他记得这位仪表堂堂、不怎样漂亮、但却富有同情心的军官,半年前在宪法公布之际,写过一支相当优美的自由颂歌。军乐队的音乐家普莱叶立即给这支颂歌谱了曲。这支朴质的作品音调谐和,军乐队将它练,并在广场上演奏和合唱。现在,宣战和出征不是也需要进行类似的庆祝吗?当长市迪特里希请求好友鲁⽇上尉(他完全无权自封贵族而取名为鲁⽇·德·李尔)的帮助时,很随便地问他,愿不愿意利用这种爱国主义的热情,为出征的队伍谱写些什么,为明天将要出发去征讨敌人的莱茵军写首战歌。 鲁⽇是一位谦虚而质朴的人。他从来没有自诩是一位伟大的作曲家——他的诗从来没有刊印过,他的歌剧也被拒绝上演。他知道自己善于写即兴诗歌。他为了博得显贵和好友们的赏识,表示愿意试试。啊,他愿意试试。“好啊,鲁⽇!”坐在对面的一位将军一面向他祝酒,一面提醒说,他应该立即把战歌送到场战上去;莱茵军确实需要一支加快步伐的爱国主义的进行曲。同时,另一个人又开始讲话。又是祝酒,又是喧闹,又是饮酒。对这次偶然的无关紧要对话的普遍热情像一片浪似的扩散开去。酒宴变得更加热闹,更加喧哗,更加狂疯,时已深夜,客人们才渐渐散去。 时已深夜,施特拉斯堡动人心的宣战⽇一一四月二十五⽇——已经结束,实际上四月二十六⽇已经来临。夜幕笼罩着千家万户,但这夜幕只是种假象,因为全城由于动仍在沸腾。兵营里士兵在准备出征,许多躲在紧闭着的店门后面的胆小鬼或许私下已在准备逃命。大街上一队队步兵在进军,其中夹杂着通信骑兵的嗒嗒马蹄声,接着是炮兵沉重炮车的嘎嘎声,时而单调地回响着各站哨兵发出的口令声。敌人太近了,太不全安了,全城的人都动得无法在这决定的时刻⼊睡。 此刻,鲁⽇正在大街一百二十六号他自己简朴的小房里走上一座旋形楼梯,他觉得特别动。他没有忘记自己要尽快为莱茵军写一支进行曲,即一支战歌的诺言。他在自己狭小的房里不安地重步跑上跑下。怎样开头?怎样开头?宣言、演讲、祝酒等所有那些动人心的呼声杂地在他脑子里一幕幕闪现。“公民们,武装起来!…前进!自由的孩子们!…消灭!树起战旗!…”他还想起其他一些顺便听到的话,想起为自己的子女忧心忡仲的妇女们的呼声,想起农民们对法国的土地可能会遭到外队的践踏和⾎洗的忧虑。他近于下意识地写下头两行,这头两行只是那些呼声的反响、回声和重复:前进,前进,祖国的儿郞,那光荣的时刻已临! 接着,他突然停下笔愣怔起来。就这样定了。开端是好的。现在只是要马上找到适当的节奏,找到配合歌词的旋律。他从橱上拿下自己的小提琴,试了试。绝妙的奇迹:节奏在头几拍上立即与歌词完全适配。他急忙继续写下去,这时乐曲显得平缓庄严,感到有一股力量从全⾝流过。所有的一切:所有这时爆发出来的感情,所有那些他在大街上、在宴会上听到的话以及对暴君的仇恨、对国土的忧虑、对胜利的信念、对自由的热爱等等一下子都涌上了心头。鲁⽇一点也不需要创作,一点也不需要编造,他只需押上韵,只需将歌词配上,他那具有人魅力的旋律节奏就行了。这些歌词在今天,在这几天里都异口同声地在被歌唱。它表达了、说出了和唱出了国民在其內心深处所感受到的一切。他无须作曲,因为大街上的节奏,时间的节奏,这种在士兵们的行军步伐声中、号角⾼奏声中、大炮的嘎嘎声中反映出来的反抗和挑战的节奏,钻进了紧闭的百叶窗。也许他甚至没有听到这种节奏,不是他自己灵敏的耳朵,而是在这唯一的夜晚寄居在他那必死躯体里的时间之神听到了这种节奏。旋律更加谐和地合乎強有力呼的节拍,这种节拍正是国全 民人心脏的跳动。鲁⽇如同在别人的口授下越来越匆忙地听写歌词、乐谱,涌上了心头,但从没充实他那狭隘的资产阶级灵魂。一种过度奋兴,一种不是自己力量,而是具有神奇威力的热情在这特别紧张的刹那间聚集了起来,以千百倍強大的力量推出了这个可怜的门外汉,把他像枚火箭一样——刹那间的光芒和耀眼的火焰一一向群星。一个夜晚使海军上尉鲁⽇·德·李尔成了不朽者的同伴:从街头、报刊上昅收来的最初呼声构成了他那创造的歌词,并像不朽的旋律一样升华为一段为用诗歌形式的表现出来的不朽的诗节:我们在神圣的祖国面前,立誓向敌人复仇!我们望渴珍贵的自由,决心要为它而战斗! 接着是第五行诗,直到最后一行,他出于一气呵成,并把歌词和旋律完美地结合了起来。终于在破晓之前完成了这支不朽的歌曲。鲁⽇吹熄了烛光,躺到自己上。他不知道是什么东西燃起了他从未感觉到的思想的光辉,不知是什么东西现在又使他陷⼊一种极度的疲劳,他死一般地昏沉睡去。作家、诗人和天才在他⾝上确已死去,可是台子上仍放着这件已完成的作品,作品已离开了睡着的人,在神圣的醉意中,奇迹突然确确实实地来到了他的⾝上。在各国民人的历史上,几乎从来没有一支歌曲的词和曲像这支歌一样,如此迅速、同时又如此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教堂相同的钟声照样宣告新的一天开始。阵风从莱茵河上送来了已开始的、初期小规模冲突的声。鲁⽇惊醒了,他从沉睡中费力地用手摸索。他模模糊糊地感觉到发生了什么事,他模模糊糊地记起他所经历的事。接着,他首先注意到台子上这张刚写好的纸。诗,我什么时候写的?音乐,是我自己的笔迹?我什么时候为这支歌配的曲?哎呀!果然不错!这是朋友迪特里希昨天要求的歌——莱茵军进行曲!鲁⽇读着自己的诗,同时哼着旋律,但他的神情就像一个作者对刚写好的作品总是感到不完全満意那样。一个团里的同事住在隔壁,他把这支歌拿给他看,并唱给他听,这位朋友显得非常満意,只是建议作些小小的改动。鲁⽇对这种最初的同意表示了某种信任。他为自己能迅速实现诺言而感到自豪。他驾着一辆飞驰的汽车,立刻赶到长市迪特里希家里。长市早上正在花园里散步,并全神贯注地在思考一篇新的演讲。鲁⽇,怎样?已经完成了?现在我们立即来试试。两个人从花园走进一间客厅,迪特里希坐到钢琴边上去伴奏,鲁⽇在唱着歌词。长市夫人被这意外的早晨的音乐昅引到这客厅里来了,并希望抄下这首新歌。她作为一位受过专门训练的音乐家立即精心创作了伴奏曲,为的是在今晚的晚会上可以为家里的朋友们在演唱各种其他歌曲之中试唱这支歌。长市迪特里希为其优美的男⾼音感到自豪,他现在仔细地研究着这支歌。在四月二十六⽇凌晨,这支歌刚写好,歌词刚配好曲,同一天晚上就将首次在长市沙龙里为偶然选择的上流社会演唱。 听众都友好地鼓掌表示,这可能是向在场的作者致以一种极有礼貌的敬意。当然,坐落在施特拉斯堡大广场上的德·布罗格利旅馆的客人们丝毫也没有预感到,一支不朽的旋律将振动它那无形的双翅飞向人类的现代。同时代的人也很少有人一眼就能识出一个人的伟大或一部作品的伟大,正如长市夫人也很少意识到那惊人的时刻一样,一一她给自己兄弟的一封信就是证明——她在信中将一件奇迹庸俗地说成是一个社会事件。“你知道,我们在家里接待了许多人,大家都要编些什么来作消遣。我的丈夫出了个主意,让人为一支即兴歌词配曲。工程兵团的上尉鲁⽇·德·李尔是一位和蔼可亲的诗人和作曲家,他很快地创作了一支军歌的音乐。我的丈夫是一位优秀的男⾼音,他立即演唱了这支歌曲,歌曲很昅引⼊,显示出某种特⾊。这是一个较大的成功,歌曲颇为生动活泼。我为了将歌曲改编成管弦乐曲而运用了自己的才能,并改编了总谱使之适合于钢琴和其他乐器演奏,所以我要许多工作。我们将演奏这支乐曲,这会使整个社会感到极大的満意。” “这会使整个社会感到极大的満意”——这句话在我们今天看来是非常冷漠的。可是这种纯粹友好的印象,这种纯粹半心半意的赞词是可以理解的,因为马赛曲在第一次演出时还没能真正显示出自己的力量。马赛曲不是一支为悦耳的男⾼音创作的演唱乐曲,也没规定要在小资产阶级的沙龙里用介乎浪漫曲和意大利咏叹调的一种独特的歌唱嗓音来演唱。这支响着刚烈、抑扬和挑战式节拍的歌曲“公民们,武装起来!”是面向群众、面向许多人的。歌曲真正的管弦乐是有声的武器,是响亮的号角,是出征的团队,这乐曲不是众,不是为了那些坐享其成的人创作的,而是为了出征的军人,为了战友。这支典型的进行曲,胜利的凯歌,死亡之曲,祖国颂歌,国全 民人的国歌,不是为个别女⾼音歌唱家和为一个男⾼音歌唱家创作的,而是为千百万放声⾼歌的群众创作的。正是当初产生这支歌曲的热情给鲁⽇的歌曲增添了鼓舞力量。这支歌还没有燃烧起来,歌词还没有引起神奇的共鸣,旋律还没有获得整个民族的灵魂。军队还没有认识自己的进行曲,自己胜利的凯歌,还没认识自己永恒的战歌。 在夜一之间产生了这种奇迹的鲁⽇·德·李尔自己也像别人一样,没有预料到他在那夜一会由于一种虚假的创造力,像个梦游人那样进行什么创作。他,这位勇敢而可爱的门外汉,当然由衷地感到⾼兴,因为应邀的来宾都在用力鼓掌,大家都彬彬有礼地向他这位作者致敬。他力图在省內自己的小圈子中以一个小人物的小小的虚荣心来利用这种微不⾜道的成就。他在咖啡馆里为自己的同伴演唱这支新曲,他让人抄了许多复本,分送给莱茵军的将军们。与此同时,施特拉斯堡的乐队据长市的命令和军事当局的建议练了这支《莱茵军战歌》。四天后,在军队出征时,施特拉斯堡国卫队的军乐队在大广场上演奏了这支新的进行曲。施特拉斯堡的出版者声明,准备用一种爱国主义的方式来印刷《莱茵军战歌》。吕克內将军的军事部下将这支歌敬献给了吕克內将军。但莱茵军军中这位唯一的将军并不想让人在进军时真正演奏或演唱这支新曲,就像鲁⽇迄今为止的一切努力一样“前进,前进,祖国的儿郞!”的沙龙成就仍是只具有一天生命力的成就,一件没有超越本省的事件,随之而被人们遗忘。 但一件作品的固有力量从来不会被长期地埋没或噤锢。一件艺术品可能被时间遗忘,可能遭到查噤,可能被埋进棺材,但威力強大的东西总要战胜没有远大前途的东西。一个月,两个月,人们对莱茵军战歌毫无所闻,印刷的和手抄的复本总在那些无关紧要的人的手里流传。要是一件作品哪怕只能真正感动一个人,那也就満⾜了,因为每种真正的热情本⾝都是创造的。在法国的另一端,在马赛,宪法之友俱乐部于六月二十二⽇为出征的志愿人员举行了宴会。长桌旁坐着五百名穿着国卫队新的⾎气方刚的年轻人,在这群人中恰好也爆发出如四月二十五⽇在施特拉斯堡爆发出的同样的情绪,只是由于南方马赛人的格活跃而变得更加热情,更加烈,更加冲动,并且不再像宣战头几个小时那样,虚夸对胜利稳胜券。与将军们的⾼谈阔论不同,的法队立即向莱茵河进军,到处都受到人们的热烈。与此相反,敌人正向法国本土纵深推进,自由遭到威胁,自由的事业正处于危险之中。 在宴会进行中间,一个人——他叫米勒,是蒙特利埃大学医学院的生学——突然将他的玻璃杯用力往桌子上一放,站了起来。大家安静下来,向他望去,等着他演讲或致词。但这个青年没作演讲,而是挥舞右手,唱起了一支歌,一支他们大家都不的新歌。他们谁也不知道。这支歌是怎么到他手里的。“前进,前进,祖国的儿郞!”现在,当火星落⼊火药桶的时候,火星燃烧起来了。感情与感情,永恒的两极,息息相通。所有这些明天将要出发,要为自由而战,准备为祖国献⾝的青年人都从这些歌词中感受到了他们自己內心最深处的愿望,这些歌词表达了他们自己固有的思想。音乐的节奏使他们无法抗拒地产生了一种异口同声的狂热的热情,每个诗节都受到了热烈的呼,歌曲一遍又一遍地重复歌唱,旋律已成了他们自己的旋律。他们动得突然跳了起,⾼举起玻璃杯,一起雷鸣般地唱起了副歌。“公民们,武装起来!公民们,投⼊战斗!”街上的人都好奇地挤了过来,听这里如此热情地唱些什么,甚至自己也一起跟着唱了起来,接连几天,成千上万的人都异口同声地⾼唱。他们散发了重印的歌曲。当五百名志愿人员七月二⽇出征时,这支歌随着他们一起传播。当他们在公路上感到疲倦时,当他们的脚步显得软弱无力时,一个人只要开始唱起圣歌,人的节奏就赋予他们一种充沛的力量。当他们行军经过村庄时,农民们都感到惊讶不已,居民们也好奇地集合拢来,开始合唱这支歌。这支歌成了他们的歌。他们不知道这支歌是为莱茵军写的,不知道这支歌是由谁写的和什么时候写的,他们将这支圣歌看作是他们营队的圣歌,看作是他们生和死的信条。这支歌像旗帜一样属于他们,他们要在热情的进军中把这支歌传遍全世界。 马赛曲——鲁⽇的圣歌不久将得到这一名称——第一次伟大的胜利是在巴黎。队伍于七月三十⽇到达巴黎市郊时,就是以旗帜和这支歌为前导的。成千上万的人站在街上等着隆重地接他们。当马赛人,五百名年轻人的队伍踏着有节奏的脚步,一遍接着一遍地唱着这支歌开进来时,许多人都在谛听,马赛人唱的是一支什么样的美妙动人的圣歌?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动所有人心的军号声呀!这声音并伴有咚咚鼓点,这就是“公民们,武装起来j”两三个小时以后,副歌部分在大街小巷里都发出回声。《前进吧!》这支歌被人遗忘了,旧的进行曲,旧的讽刺歌曲都被人遗忘了,辨别出了自己的声音,找到了自己的歌曲。 现在歌声雪崩似地传播开去,凯旋之势不可阻挡。宴会上,剧院和俱乐部里,都在唱着圣歌,后来甚至教堂里在感恩赞美诗之后,也唱起了这支歌,不久又代替了感恩赞美诗。马赛曲在一两个月里就成了民人的歌曲,全军的歌曲。共和国第一任军事部长赛尔旺以聪慧的眼光认识到这支优秀民族战歌具有⾼昂的、鼓舞人心的力量。他在一道紧急命令中要求向所有的队部分发十万份歌曲。这位陌生人的歌曲在两三夜之间传播得比莫里哀、拉西纳和伏尔泰的所有著作还要快。没有一个节⽇不是用马赛曲来结束的,没有一次战斗不是军乐队首先演奏这支自由的军歌的。军队在热马普和內尔万当时,大家列好队,齐声⾼唱着军歌去作决定的进攻。那些只会用加倍烧酒量的老方法去刺自己士兵的敌军将领们也惊奇地发现,如果成千上万的人齐声⾼唱这支军歌的话,那就像一道汹涌澎湃、咆哮不停的海浪冲向自己队伍一样,毫无办法对付这支“可怕”圣歌的炸爆力量。无数伴随着热情和死亡的马赛曲歌声,像生着双翅的胜利女神奈基一样,在法国所有战斗上空翱翔。 与此同时,一个极不著名的要塞上尉鲁⽇坐在于南冈小城驻地里,正在规规矩矩地作加強要塞堡垒和构筑防御工事的方案。他或许已将他在一七九二年四月二十六⽇那已消逝的夜晚所创作的《莱茵军战歌》遗忘了。要是他从报纸上读到了那首在风暴中服征了巴黎的圣歌,即那首军歌的话,他完全不敢想象,这支对胜利充満信心的“马赛人之歌”逐字逐节都只不过是那夜在他⾝上和在他⾝旁发生的奇迹而已。乐曲响彻天空,气贯长虹,由于命运的残酷戏弄,一个无比出众的人,即创作了这支歌曲的人并未因此而享有盛名。全法国没有一个人关心鲁⽇·德·李尔上尉,歌曲所获得的极大荣誉仍属于歌曲本⾝,没有一丝影子落到它的作者鲁⽇⾝上。他的名字没同歌词印在一起,他自己也被时间的主人完全遗忘,甚至他本人也没有什么恼人的回忆。因为——天才的悖论,就像它只会创造历史那样——圣歌的作者并不是一个者;正相反,他不同于别人,他是通过他那不朽的歌曲来进行的,而他现在又想用全力来阻止。当马赛人和巴黎群众——唱着他的歌——猛攻杜尹勒里宮,并推翻了国王的时候,鲁⽇·德·李尔对已感到厌倦。他拒绝为共和国宣誓,他宁愿辞去他的职务,不为雅各宾人服务。他那圣歌中关于珍贵的自由“Libertecherie”一词对这位正直的人来讲并不是一句空话:他对国民会议上的新暴君和者的憎恨要超过他对边界那边加冕的国王和君主的憎恨。当他的朋友,马赛曲的教⽗,长市迪特里希,当被奉献马赛曲的吕克內将军,当所有那些在那一天晚上曾是马赛曲第一批听众的军官和贵族们被推上断头台时,他常常对救国委员会表示愤懑。不久又发生了一种奇怪的情况,即诗人被当作反逮捕了,人们控告他,控告他背叛了自己的祖国。只是推翻了罗伯斯比尔、并打开监狱大门的热月九⽇,才使法国免遭将最不朽歌曲的诗人引渡给“国民剃刀”的聇辱。 纵然如此,这毕竟是英雄就义,而不像鲁⽇所蒙受的那样,是一种可叹的不⽩之冤。不幸的鲁⽇一生四十多年来,在成千上万的⽇子里只过了几天真正创造的⽇子。他被赶出了军队,被取消了年金;他写的诗歌、戏剧、文章不再印刷,不再演出。命运并没有原谅这位门外汉可以任意闯进不朽者的行列。这个小人物⼲着各种并非总是⼲净的小生意,困苦地度过他那渺小的一生。卡尔诺以及后来的波拿巴出于同情想帮助他,却都是枉费心机。鲁⽇的格不可救药地中了某种毒,并由于那偶然事件的残酷而变得更加怪僻。那偶然事件使他当了三个小时之久的上帝和守护神,接着又轻蔑地把他变成一个微不⾜道的小人。他咒骂和怨恨一切权政,他给想帮助他的波拿巴写了一些慷慨昂和狂妄无礼的信,他公然为在全民投票表决时投票反对他而感到自豪。他的生意导致他参与了一些暧昧的活动,他甚至为了一张没有付清的期票而不得不进了圣佩拉尔热债务监狱。他在一切地方都不受人,到处都受到债主的追寻,经常受到的侦查,他终于躲到省內的某一个地方去了。他从那里,像从一座被人遗忘的、与世隔绝的坟墓里一样,来偷听他那不朽歌曲的命运;他还探听到马赛曲随着常胜的军队服征了欧洲所有的家国,接着又探听到拿破仑一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就把马赛曲作为歌曲从所有节目单中勾划掉了,以致波旁王朝的后裔完全噤止了这支歌。不过使痛苦的老⼊感到惊讶的是:三十年后,一八三零年的七月又使他的歌词、他的旋律在巴黎的街垒中恢复了旧有的力量,资产阶级国王路易·菲力普则给予他这位诗人一笔为数很少的养老金。这位与世隔绝、被人遗忘的老人看来就像是在做梦一样,人们一般还记得他,但只不过是一种微不⾜道的回忆而已。他终于在一八三六年以七十六岁的⾼龄在舒瓦齐勒罗瓦逝世了。没有人再叫得出和知道他的名字。人的一生时间再度消逝了:直到在世界大战中,由于马赛曲早已成了国歌,在法国各条战线又响起了炮声,因此规定,小上尉鲁⽇的遗体像小少尉波拿巴的遗体一样被安葬在荣誉军人院的同一个地方,一支不朽歌曲的极不著名的作者终于如此失望地在自己祖国荣誉教堂地下室中安息了,只不过是作为惟一的夜一诗人而已。 wWw.nIlXs.COM |
上一章 命运攸关的时刻 下一章 ( → ) |
免费小说《命运攸关的时刻》是一本完本综合其它,完结小说命运攸关的时刻TXT下载的所有章节均为网友更新,与免费小说网(www.nilxs.com)立场无关,更多类似命运攸关的时刻的免费综合其它,请关注逆流小说网的“完结综合其它”专栏或全本小说排行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