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 第七章
逆流小说网
逆流小说网 玄幻小说 武侠小说 仙侠小说 都市小说 言情小说 校园小说 历史小说 军事小说 网游小说 竞技小说 穿越小说 耽美小说 灵异小说 同人小说
全本的小说 天堕武林 夺命柔情 滛虐江湖 催眠传奇 露水姻缘 社团奇遇 佛洛伊德 综合其它 热门小说 总裁小说 乡村小说 科幻小说 架空小说 重生小说
小说排行榜 紫烟蒾情 宝贝记事 蔷薇妖娆 失纵蒾卻 时空浪族 段家女将 剑荡天下 成田离婚 悖伦孽恋 女校老师 短篇文学 推理小说 官场小说 经典名著
逆流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呼兰河传  作者:萧红 书号:44545 更新时间:2017/12/2 
第七章
  第七章

  一

  磨房里边住着冯歪嘴子。

  冯歪嘴子打着梆子,半夜半夜地打,‮夜一‬
‮夜一‬地打。冬天还稍微好一点,夏天就更打得厉害。

  那磨房的窗子临着我家的后园。我家的后园四周的墙上,都种着倭瓜、西葫芦或是⻩瓜等类会爬蔓子的植物;倭瓜爬上墙头了,在墙上开起花来了,有的竟越过了⾼墙爬到街上去,向着大街开了一朵火⻩的⻩花。

  因此那厨房的窗子上,也就爬満了那顶会爬蔓子的⻩瓜了。⻩瓜的小细蔓,细得像银丝似的,太一来了的时候,那小细蔓闪眼湛亮,那蔓梢⼲净得好像用⻩蜡菗成的丝子,一棵⻩瓜秧上伸出来无数的这样的丝子。丝蔓的尖顶每棵都是掉转头来向回卷曲着,好像是说它们虽然勇敢,大树,野草,墙头,窗棂,到处的爬,但到底它们也怀着恐惧的心理。

  太一出来了,那些在夜里冷清清的丝蔓,一变而为温暖了。于是它们向前发展的速率更快了,好像眼看着那丝蔓就长了,就向前跑去了。因为种在磨房窗下的⻩瓜秧,一天爬上了窗台,两天爬上了窗棂,等到第三天就在窗棂上开花了。

  再过几天,一不留心,那⻩瓜梗经过了磨房的窗子,爬上房顶去了。

  后来那⻩瓜秧就像它们彼此招呼着似的,成群结队地就都一齐把那磨房的窗给蒙住了。

  从此那磨房里边的磨倌就见不着天⽇了。磨房就有一张窗子,而今被⻩瓜掩遮得风雨不透。从此那磨房里黑沉沉的,园里,园外,分成两个世界了。

  冯歪嘴子就被分到花园以外去了。

  但是从外边看起来,那窗子实在好看,开花的开花,结果的结果。満窗是⻩瓜了。

  还有一棵倭瓜秧,也顺着磨房的窗子爬到房顶去了,就在房檐上结了一个大倭瓜。那倭瓜不像是从秧子上长出来的,好像是由人搬着坐在那屋瓦上晒太似的。实在好看。

  夏天,我在后园里玩的时候,冯歪嘴子就喊我,他向我要⻩瓜。

  我就摘了⻩瓜,从窗子递进去。那窗子被⻩瓜秧封闭得严密得很,冯歪嘴子用手扒开那満窗的叶子,从一条小中伸出手来把⻩瓜拿进去。

  有时候,他停止了打他的梆子,他问我,⻩瓜长了多大了?西红柿红了没有?他与这后园只隔了一张窗子,就像关着多远似的。

  祖⽗在园子里的时候,他和祖⽗谈话。他说拉着磨的小驴,驴蹄子坏了,一走一瘸。祖⽗说请个兽医给它看看。冯歪嘴子说,看过了,也不见好。祖⽗问那驴吃的什么药?冯歪嘴子说是吃的⻩瓜子拌⾼粱醋。

  冯歪嘴子在窗里,祖⽗在窗外,祖⽗看不见冯歪嘴子,冯歪嘴子看不见祖⽗。

  有的时候,祖⽗走远了,回屋去了,只剩下我一个人在磨房的墙下边坐着玩,我听到了冯歪嘴子还说:“老太爷今年没下乡去看看哪!”

  有的时候,我听了这话,我故意的不出声,听听他往下还说什么。

  有的时候,我心里觉得可笑,忍也不能忍住,我就跳了起来了,用手敲打着窗子,笑得我把窗上挂着的⻩瓜都敲打掉了。而后我一溜烟地跑进屋去,把这情形告诉了祖⽗。祖⽗也一样和我似的,笑得不能停了,眼睛笑出眼泪来。但是总是说,不要笑啦,不要笑啦,看他听见。有的时候祖⽗竟把后门关起来再笑。祖⽗怕冯歪嘴子听见了不好意思。

  但是老厨子就不然了。有的时候,他和冯歪嘴子谈天,故意谈到一半他就溜掉了。因为冯歪嘴子隔着爬満了⻩瓜秧的窗子,看不见他走了,就自己独自说了一大篇话,而后让他故意得不到反响。

  老厨子提着筐子到后园去摘茄子,一边摘着一边就跟冯歪嘴子谈话,正谈到半路,老厨子蹑手蹑⾜的,提着筐子就溜了,回到屋里去烧饭去了。

  这时冯歪嘴子还在磨房里大声地说:“西公园来了跑马戏的,我还没得空去看,你去看过了吗?老王。”

  其实后花园里一个人也没有了,蜻蜒,蝴蝶随意地飞着,冯歪嘴子的话声,空空地落到花园里来,又空空地消失了。

  烟消火减了。

  等他发现了老王早已不在花园里,他这才又打起梆子来,看着小驴拉磨。

  有二伯一和冯歪嘴子谈话,可从来没有偷着溜掉过,他问下雨天,磨房的房顶漏得厉害不厉害?磨房里的耗子多不多?

  冯歪嘴子同时也问着有二伯,今年后园里的雨⽔大吗?茄子、云⾖都快罢园了吧?

  他们两个彼此说完了话,有二伯让冯歪嘴子到后园里来走走,冯歪嘴子让有二伯到磨房去坐坐。

  “有空到园子里来走走。”

  “有空到磨房里来坐坐。”

  有二伯于是也就告别走出园子来。冯歪嘴子也就照旧打他的梆子。

  秋天,大榆树的叶子⻩了,墙头上的狗尾草⼲倒了,园里一天一天地荒凉起来了。

  这时候冯歪嘴子的窗子也露出来了。因为那些纠纠的⻩瓜秧也都蔫败了,舍弃了窗棂而脫落下来了。

  于是站在后园里就可看到冯歪嘴子,扒着窗子就可以看到在拉磨的小驴。那小驴竖着耳朵,戴着眼罩。走了三五步就响一次鼻子,每一抬脚那只后腿就有点瘸,每一停下来,小驴就用三条腿站着。

  冯歪嘴子说小驴的一条腿坏了。

  这窗子上的⻩瓜秧一⼲掉了,磨房里的冯歪嘴子就天天可以看到的。

  冯歪嘴子喝酒了,冯歪嘴子‮觉睡‬了,冯歪嘴子打梆子了。冯歪嘴子拉胡琴了,冯歪嘴子唱唱本了,冯歪嘴子摇风车了。只要一扒着那窗台,就什么都可以看见的。

  一到了秋天,新鲜粘米一下来的时候,冯歪嘴子就三天一拉磨,两天一拉粘糕。⻩米粘糕,撒上大云⾖。一层⻩,一层红,⻩的金⻩,红的通红。

  三个铜板一条,两个铜板一片的用刀切着卖。愿意加红糖的有红糖,愿意加⽩糖的有⽩糖。加了糖不另要钱。

  冯歪嘴子推着单轮车在街上一走,小孩子们就在后边跟了一大帮,有的花钱买,有的围着看。

  祖⽗最喜吃这粘糕,⺟亲也喜,而我更喜。⺟亲有时让老厨子去买,有的时候让我去买。

  不过买了来是有数的,一人只能吃手掌那么大的一片,不准多吃,吃多了怕不能消化。

  祖⽗一边吃着,一边说够了够了,意思是怕我多吃。⺟亲吃完了也说够了,意思是怕我还要去买。其实我真的觉得不够,觉得再吃两块也还不多呢!

  不过经别人这样一说,我也就没有什么办法了,也就不好意思喊着再去买,但是实在话是没有吃够的。

  当我在大门外玩的时候,推着单轮车的冯歪嘴子总是在那块大粘糕上切下一片来送给我吃,于是我就接受了。

  当我在院子里玩的时候,冯歪嘴子一喊着“粘糕”“粘糕”地从大墙外经过,我就爬上墙头去了。

  因为西南角上的那段土墙,因为年久了出了一个豁,我就扒着那墙豁往外看着。果然冯歪嘴子推着粘糕的单轮车由远而近了。来到我的旁边,就问着:“要吃一片吗?”

  而我也不说吃,也不说不吃。但我也不从墙头上下来,还是若无其事地呆在那里。

  冯歪嘴子把车子一停,于是切好一片粘糕送上来了。

  一到了冬天,冯歪嘴子差不多天天出去卖一锅粘糕的。

  这粘糕在做的时候,需要很大的一口锅,里边烧着开⽔,锅口上坐着竹帘子。把碾碎了的⻩米粉就撒在这竹帘子上,撒一层粉,撒一层⾖。冯歪嘴子就在磨房里撒的,弄得満屋热气蒸蒸。进去买粘糕的时候,刚一开门,只听屋里火柴烧得噼啪地响,竟看不见人了。

  我去买粘糕的时候,我总是去得早一点,我在那边等着,等着刚一出锅,好买热的。

  那屋里的蒸气实在大,是看不见人的。每次我一开门。我就说:“我来了。”

  冯歪嘴子一听我的声音就说:“这边来,这边来。”

  二

  有一次⺟亲让我去买粘糕,我略微地去得晚了一点。粘糕已经出锅了。

  我慌慌忙忙地买了就回来了。回到家里一看,不对了。⺟亲让我买的是加⽩糖的,而我买回来的是加红糖的。当时我没有留心,回到家里一看,才知道错了。

  错了,我又跑回去换。冯歪嘴子又另外切了几片,撒上⽩糖。

  接过粘糕来,我正想拿着走的时候,一回头,看见了冯歪嘴子的那张小炕上挂着一张布帘。

  我想这是做什么,我跑过去看一看。

  我伸手就掀开布帘了,往里边一看,呀!里边还有一个小孩呢!

  我转⾝就往家跑,跑到家里就跟祖⽗讲,说那冯歪嘴子的炕上不知谁家的女人睡在那里,女人的被窝里边还有一个小孩,那小孩还露着小头顶呢,那小孩头还是通红的呢!

  祖⽗听了一会觉得纳闷,就说让我快吃粘糕罢,一会冷了,不好吃了。

  可是我哪里吃得下去。觉得这事情真好玩,那磨房里边,不单有一个小驴,还有一个小孩呢。

  这一天早晨闹得粘糕我也没有吃,又戴起⽪帽子来,跑去看了一次。

  这一次,冯歪嘴子不在屋里,不知他到哪里去了,粘糕大概也没有去卖,推粘糕的车子还在磨盘的旁边扔着。

  我一开门进去,风就把那些盖上⽩布帘吹开了,那女人仍旧躺着不动,那小孩也一声不哭,我往屋子的四边观查一下,屋子的边处没有什么变动,只是磨盘上放着一个⻩铜盆,铜盆里泡着一点破布,盆里的⽔已经结冰了,其余的没有什么变动。

  小驴一到冬天就住在磨房的屋里,那小驴还是照旧的站在那里,并且还是安安敦敦地和每天一样地⿇搭着眼睛。其余的磨房里的风车子、罗柜、磨盘,都是照旧地在那里呆着,就是墙下的那些耗子也出来和往⽇一样地跑,耗子一边跑着还一边吱吱喳喳地叫着。

  我看了一会,看不出所以然来,觉得十分无趣。正想转⾝出来的时候,被我发现了一个瓦盆,就在炕沿上已经像小冰山似的冻得鼓鼓的了。于是我想起这屋的冷来了,立刻觉得要打寒颤,冷得不能站脚了。我一细看那扇通到后园去的窗子也通着大洞,瓦房的房盖也透着青天。

  我开门就跑了,一跑到家里,家里的火炉正烧得通红,一进门就热气扑脸。

  我正想要问祖⽗,那磨房里是谁家的小孩。这时冯歪嘴子从外边来了。

  戴着他的四耳帽子,他未曾说话先笑一笑的样子,一看就是冯歪嘴子。

  他进了屋来,他坐在祖⽗旁边的太师椅上,那太师椅垫着红⽑哔叽的厚垫子。

  冯歪嘴子坐在那里,似乎有话说不出来。右手不住地摸擦着椅垫子,左手不住地拉着他的左耳朵。他未曾说话先笑的样子,笑了好几阵也没说出话来。

  我们家里的火炉太热,把他的脸烤得通红的了。他说:“老太爷,我摊了点事。…”

  祖⽗就问他摊了什么事呢?

  冯歪嘴子坐在太师椅上扭扭歪歪的,摘下他那狗⽪帽子来,手里玩弄着那⽪帽子。未曾说话他先笑了,笑了好一阵工夫,他才说出一句话来:“我成了家啦。”

  说着冯歪嘴子的眼睛就流出眼泪来,他说:“请老太爷帮帮忙,现下她们就在磨房里呢!她们没有地方住。”

  我听到了这里,就赶快抢住了,向祖⽗说:“爷爷,那磨房里冷呵!炕沿上的瓦盆都冻裂了。”

  祖⽗往一边推着我,似乎他在思索的样子。我又说:“那炕上还睡着一个小孩呢!”

  祖⽗答应了让他搬到磨房南头那个装草的房子里去暂住。

  冯歪嘴子一听,连忙就站起来了,说:“道谢,道谢。”

  一边说着,他的眼睛又一边来了眼泪,而后戴起狗⽪帽子来,眼泪汪汪的就走了。

  冯歪嘴子刚一走出屋去,祖⽗回头就跟我说:“你这孩子当人面不好多说话的。”

  我那时也不过六七岁,不懂这是甚么意思,我问着祖⽗:“为什么不准说,为什么不准说?”

  祖⽗说:“你没看冯歪嘴子的眼泪都要掉下来了吗?冯歪嘴子难为情了。”

  我想可有什么难为情的,我不明⽩。

  三

  晌午,冯歪嘴子那磨房里就吵起来了。

  冯歪嘴子一声不响地站在磨盘的旁边,他的掌柜的拿着烟袋在他的眼前骂着,掌柜的太太一边骂着,一边拍着风车子,她说:“破了风⽔了,我这碾磨房,岂是你那不⼲不净的野老婆住的地方!”

  “青龙⽩虎也是女人可以冲的吗!”

  “冯歪嘴子,从此我不发财,我就跟你算帐;你是什么东西,你还算个人吗?你没有脸,你若有脸你还能把个野老婆弄到大面上来,弄到人的眼⽪下边来…你赶快给我滚蛋…”

  冯歪嘴子说:“我就要叫她们搬的,就搬…”

  掌柜的太太说:“叫她们搬,她们是什么东西,我不知道。我是叫你滚蛋的,你可把人‮蹋糟‬苦了…

  说着,她往炕上一看:“唉呀!面口袋也是你那野老婆盖得的!赶快给我拿下来。我说冯歪嘴子,你可把我‮蹋糟‬苦了。你可把我‮蹋糟‬苦了。”

  那个刚生下来的小孩是盖着盛面口袋在‮觉睡‬的,一齐盖着四五张,厚敦敦的庒着小脸。

  掌柜的太太在旁边喊着:“给我拿下来,快给我拿下来!”

  冯歪嘴子过去把面口袋拿下来了,立刻就露出孩子通红的小手来,而且那小手还伸伸缩缩地摇动着,摇动了几下就哭起来了。

  那孩子一哭,从孩子的嘴里冒着雪⽩的⽩气。

  那掌柜的太太把面口袋接到手里说:“可冻死我了,你赶快搬罢,我可没工夫跟你吵了…”

  说着开了门缩着肩膀就跑回上屋去了。

  王四掌柜的,就是冯歪嘴子的东家,他请祖⽗到上屋去喝茶。

  我们坐在上屋的炕上,一边烤着炭火盆,一边听到磨房里的那小孩的哭声。

  祖⽗问我的手烤暖了没有?我说还没烤暖,祖⽗说:“烤暖了,回家罢。”

  从王四掌柜的家里出来,我还说要到磨房里去看看。祖⽗说,没有什么的,要看回家暖过来再看。

  磨房里没有寒暑表,我家里是有的。我问祖⽗:“爷爷,你说磨房的温度在多少度上?”

  祖⽗说在零度以下。

  我问:“在零度以下多少?”

  祖⽗说:“没有寒暑表,哪儿知道呵!”

  我说:“到底在零度以下多少?”

  祖⽗看一看天⾊就说:“在零下七八度。”

  我⾼兴起来了,我说:“嗳呀,好冷呵!那不和室外温度一样了吗?”

  我抬脚就往家里跑,井台,井台旁边的⽔槽子,井台旁边的大石头碾子,房户老周家的大玻璃窗子,我家的大⾼烟筒,在我一溜烟地跑起来的时候,我看它们都移移动动的了,它们都像往后退着。我越跑越快,好像不是我在跑,而像房子和大烟筒在跑似的。

  我自己玄乎得我跑得和风一般快。

  我想那磨房的温度在零度以下,岂不是等于露天地了吗?这真笑话,房子和露天地一样。我越想越可笑,也就越⾼兴。

  于是连喊带叫地也就跑到家了。

  四

  下半天冯歪嘴子就把小孩搬到磨房南头那草棚子里去了。

  那小孩哭的声音很大,好像他并不是刚刚出生,好像他已经长大了的样子。

  那草房里吵得不得了,我又想去看看。

  这回那女人坐起来了,⾝上披着被子,很长的大辫子垂在背后,面朝里,坐在一堆草上不知在⼲什么,她一听门响,她一回头。我看出来了,她就是我们同院住着的老王家的大姑娘,我们都叫她王大姐的。

  这可奇怪,怎么就是她呢?她一回头几乎是把我吓了一跳。

  我转⾝就想往家里跑。跑到家里好赶快地告诉祖⽗,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她看是我,她就先向我一笑,她长的是很大的脸孔,很尖的鼻子,每笑的时候,她的鼻梁上就皱了一堆的褶。今天她的笑法还是和从前的一样,鼻梁处堆満了皱褶。

  平常我们后园里的菜吃不了的时候,她就提着筐到我们后园来摘些茄子、⻩瓜之类回家去。她是很能说能笑的人,她是很响亮的人,她和别人相见之下,她问别人:“你吃饭了吗?”

  那声音才大呢,好像房顶上落了喜鹊似的。

  她的⽗亲是赶车的,她牵着马到井上去饮⽔,她打起⽔来,比她⽗亲打的更快,三绕两绕就是一桶。别人看了都说:“这姑娘将来是个兴家立业好手!”

  她在我家后园里摘菜,摘完临走的时候,常常就折一朵马蛇菜花戴在头上。草盖着草地就睡着了。

  我越看越觉得好玩,好像小孩睡在喜鹊窝里了似的。

  到了晚上,我又把全套我所见的告诉了祖⽗。

  祖⽗什么也不说。但我看出来祖⽗晓得的比我晓得的多的样子。我说:“那小孩还盖着草呢!”

  祖⽗说:“嗯!”我说:“那不是王大姐吗?”

  祖⽗说:“嗯。”祖⽗是什么也不问,什么也不听的样子。

  等到了晚上在煤油灯的下边,我家全体的人都聚集了的时候,那才热闹呢!连说带讲的。这个说,王大姑娘这么的。那个说王大姑娘那么着…说来说去,说得不成样子了。

  说王大姑娘这样坏,那样坏,一看就知道不是好东西。

  说她说话的声音那么大,一定不是好东西。那有姑娘家家的,大说大讲的。

  有二伯说:“好好的一个姑娘,看上了一个磨房的磨倌,介个年头是啥年头!”

  老厨子说:“男子要长个耝壮,女子要长个秀气。没见过一个姑娘长得和一个抗大个的(抗工)似的。”

  有二伯也就接着说:“对呀!老爷像老爷,娘娘像娘娘,你没四月十八去逛过庙吗?那老爷庙上的老爷,威风八面,娘娘庙上的娘娘,温柔典雅。”

  老厨子又说:“哪有的勾当,姑娘家家的,打起⽔来,比个男子大丈夫还有力气。没见过,姑娘家家的那么大的力气。”

  有二伯说:“那算完,长的是一⾝穷骨头穷⾁,那穿绸穿缎的她不去看,她看上了个灰秃秃的磨官。真是武大郞玩鸭子,啥人玩啥鸟。”

  第二天,左邻右居的都晓得王大姑娘生了小孩了。

  周三跑到我家来探听了一番,⺟亲说就在那草棚子里,让她去看。

  她说:

  “哟哟!我可没那么大的工夫去看的,什么好勾当。”

  西院的杨老太太听了风也来了。穿了一⾝浆得闪光发亮的蓝大布衫,头上扣着银扁方,手上戴着⽩铜的戒指。

  一进屋,⺟亲就告诉她冯歪嘴子得了儿子了。杨老太太连忙就说:“我可不是来探听他们那些猫三狗四的,我是来问问那广和银号的利息到底是大加一呢,还是八成?因为昨天西荒上的二小子打信来说,他老丈人要给一个亲戚拾几万吊钱。”

  说完了,她庄庄严严地坐在那里。

  我家的屋子太热,杨老太太一进屋来就把脸热的通红。⺟亲连忙打开了北边的那通气窗。

  通气窗一开,那草棚子里的小孩的哭声就听见了,那哭声特别吵闹。

  “听听啦,”⺟亲说“这就是冯歪嘴子的儿子。”

  “怎么的啦?那王大姑娘我看就不是个好东西,我就说,那姑娘将来好不了。”杨老太太说“前些⽇子那姑娘忽然不见了,我就问她妈,‘你们大姑娘哪儿去啦?’她妈说,‘上她姥姥家去了。’一去去了这么久没回来,我就有点觉景。”

  ⺟亲说:“王大姑娘夏天的时候常常哭,把眼圈都哭红了,她妈说她脾气大,跟她妈吵架气的。”

  杨老太太把肩膀一抱说:“气的,好大的气,到今天都丢了人啦,怎么没气死呢。那姑娘不是好东西,你看她那双眼睛,多么大!我早就说过,这姑娘好不了。”

  而后在⺟亲的耳朵上嘁嘁喳喳了一阵,又说又笑地走了。把她那原来到我家里来的原意,大概也忘了。她来是为了广和银号利息的问题,可是一直到走也没有再提起那广和银号来。

  杨老太太,周三,还有同院住的那些粉房里的人,没有一个不说王大姑娘坏的。

  说王大姑娘的眼睛长得不好,说王大姑娘的力气太大,说王大姑娘的辫子长得也太长。

  五

  (这事情一发,全院子的人给王大姑娘做论的做论,做传的做传,还有给她做⽇记的。

  (做传的说,她从小就在外祖⺟家里养着,一天尽和男孩子在一块,没男没女。有一天她竟拿着烧火的叉子把她的表弟给打伤了。又是一天刮大风,她把外祖⺟的二十多个鸭蛋一次给偷着吃光了。又是一天她在河沟子里边采菱角,她自己采的少,她就把别人的菱角倒在她的筐里了,就说是她采的。

  说她強横得不得了,没有人敢去和她分辩,一分辩,她开口就骂,举手就打。

  (那给她做传的人,说着就好像看见过似的,说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的那天,王大姑娘因为外祖⺟少给了她一块⾁吃,她就跟外祖⺟打了一仗,就跑回家里来了。

  “你看看吧,她的嘴该多馋。”

  (于是四边听着的人,没有不笑的。

  (那给王大姑娘做传的人,材料的确搜集得不少。

  自从团圆媳妇死了,院子里似乎寂寞了很长的一个时期,现在虽然不能说十分热闹,但大家都总要尽力地鼓吹一番。虽然不跳神打鼓,但也总应该给大家多少开一开心。

  (于是吹风的,把眼的,跑线的,绝对的不辞辛苦,在飘着⽩⽩的大雪的夜里,也就戴着⽪帽子,穿着大毡靴,站在冯歪嘴子的窗户外边,在那里守候着,为的是偷听一点什么消息。若能听到一点点,那怕‮孔针‬那么大一点,也总没有⽩挨冻,好做为第二天宣传的材料。

  (所以冯歪嘴子那门下在开初的几天,竟站着不少的探访员。

  (这些探访员往往没有受过教育,他们最喜造谣生事。

  (比方我家的老厨子出去探访了一阵,回家报告说:“那草棚子才冷呢!五风楼似的,那小孩一声不响了,大概是冻死了,快去看热闹吧!”

  (老厨子举手舞脚的,他⾼兴得不得了。

  (不一会他又戴上了狗⽪帽子,他又去探访了一阵,这一回他报告说:“他妈的,没有死,那小孩还没冻死呢!还在娘怀里吃呢。”

  (这新闻发生的地点,离我家也不过五十步远,可是一经探访员们这一探访,事情本来的面目可就大大的两样了。

  (有的看了冯歪嘴子的炕上有一段绳头,于是就传说着冯歪嘴子要上吊。

  (这“上吊”的刺,给人们的力量真是不小。女的戴上风帽,男的穿上毡靴,要来这里参观的,或是准备着来参观的人不知多少。

  (西院老杨家就有三十多口人,小孩不算在內,若算在內也有四十口了。

  就单说这三十多人若都来看上吊的冯歪嘴子,岂不把我家的那小草棚挤翻了吗!就说他家那些人中有的老的病的,不能够来,就说最低限度来上十个人吧。那么西院老杨家来十个,同院的老周家来三个——周三,周四婶子,周老婶子——外加周四婶子怀抱着一个孩子,周老婶子手里牵着个孩子——她们是有这样的习惯的——那么一共周家老少三辈总算五口了。

  (还有磨房里的漏粉匠,烧火的,跑街送货的等等,一时也数不清是几多人,总之这全院好看势闹的人也不下二三十。还有前后街上的,一听了消息也少不了来了不少的。

  (“上吊,”为啥一个好好人,活着不愿意活,而愿意“上吊”呢?大家快去看看吧,其中必是趣味无穷,大家快去看看吧。

  (再说开开眼也是好的,反正也不是去看跑马戏的,又要花钱,又要买票。

  (所以呼兰河城里凡是一有跳井投河的,或是上吊的,那看热闹的人就特别多,我不知道‮国中‬别的地方是否这样,但在我的家乡确是这样的。

  (投了河的女人,被打捞上来了,也不赶快的埋,也不赶快的葬,摆在那里一两天,让大家围着观看。

  (跳了井的女人,从井里捞出来,也不赶快的埋,也不赶快的葬,好像国货展览会似的,热闹得车⽔马龙了。

  (其实那没有什么好看的,假若冯歪嘴子上了吊,那岂不是看了很害怕吗!

  (有一些胆小的女人,看了投河的,跳井的,三天五夜的不能‮觉睡‬。但

  是下次,一有这样的冤魂,她仍旧是去看的,看了回来就觉得那恶劣的印象就在眼前,于是又是‮觉睡‬不安,吃饭也不香。但是不去看,是不行的,第三次仍旧去看,哪怕去看了之后,心里觉得恐怖,而后再买一匹⻩钱纸,一扎线香到十字路口上去烧了,向着那东西南北的大道磕上三个头,同时嘴里说:“琊魔野鬼可不要上我的⾝哪,我这里香纸的也都打发过你们了。”

  (有的谁家的姑娘,为了去看上吊的,回来吓死了。听说不但看上吊的,就是看跳井的,也有被吓死的。吓出一场病来,千医百治的治不好,后来死了。

  (但是人们还是愿意看,男人也许特别胆子大,不害怕。女人却都是胆小的多,都是乍着胆子看。

  (还有小孩,女人也把他们带来看,他们还没有长成为一个人,⺟亲就早把他们带来了,也许在这热闹的世界里,还是提早地演习着一点的好,免得将来对于跳井上吊太外行了。

  (有的探访员晓得了冯歪嘴子从街上买来了一把家常用的切菜的刀,于是就大放冯歪嘴子要自刎的空气。)

  六

  冯歪嘴子,没有上吊,没有自刎,还是好好地活着。过了一年,他的孩子长大了。

  过年我家杀猪的时候,冯歪嘴子还到我家里来帮忙的,帮着刮着猪⽑。

  到了晚上他吃了饭,喝了酒之后,临回去的时候,祖⽗说,让他带了几个大馒头去,他把馒头挟在里就走了。

  人们都取笑着冯歪嘴子,说:“冯歪嘴子有了大少爷了。”

  冯歪嘴子平常给我家做一点小事,磨半斗⾖子做小⾖腐,或是推二斗上好的红粘⾕,做粘糕吃,祖⽗都是招呼他到我家里来吃饭的。就在饭桌上,当着众人,老厨子就说:“冯歪嘴子少吃两个馒头吧,留着馒头带给大少爷去吧…”

  冯歪嘴子听了也并不难为情,也不觉得这是嘲笑他的话,他很庄严地说:“他在家里有吃的,他在家里有吃的。”

  等吃完了,祖⽗说:“还是带上几个吧!”

  冯歪嘴子拿起几个馒头来,往哪儿放呢?放在里,馒头太热。放在袖筒里怕掉了。

  于是老厨子说:“你放在帽兜子里啊!”于是冯歪嘴子用帽兜着馒头回家去了。

  东邻西舍谁家若是办了红⽩喜事,冯歪嘴子若也在席上的话,⾁丸子一上来,别人就说:“冯歪嘴子,这⾁丸子你不能吃,你家里有大少爷的是不是?”

  于是人们说着,就把冯歪嘴子应得的那一份的两个⾁丸子,用筷子夹出来,放在冯歪嘴子旁边的小碟里。来了红烧⾁,也是这么照办,来了⼲果碟,也是这么照办。

  冯歪嘴子一点也感不到羞聇,等席散之后,用手巾包着,带回家来,给他的儿子吃了。

  七

  (他的儿子也和普通的小孩一样,七个月出牙,八个月会爬,一年会走,两年会跑了。)

  夏天,那孩子浑⾝不穿⾐裳,只带着一个花兜肚,在门前的⽔坑里捉小蛤蟆。他的⺟亲坐在门前给他绣着花兜肚子。他的⽗亲在磨房打着梆子,看管着小驴拉着磨。

  八

  又过了两三年,冯歪嘴子的第二个孩子又要出生了。冯歪嘴子喜得不得了,嘴都闭不上了。

  在外边,有人问他:“冯歪嘴子又要得儿子了?”

  他呵呵呵。他故意的平静着自己。

  他在家里边,他一看见他的女人端一个大盆,他就说:“你这是⼲什么,你让我来拿不好么!”

  他看见他的女人抱一捆柴火,他也这样阻止着她:“你让我来拿不好么!”

  可是那王大姐,却一天比一天瘦,一天比一天苍⽩,她的眼睛更大了,她的鼻子也更尖了似的。冯歪嘴子说,过后多吃几个蛋,好好养养就⾝子好起来了。

  他家是快乐的,冯歪嘴子把窗子上挂了一张窗帘。这张⽩布是新从铺子里买来的。冯歪嘴子的窗子,三五年也没有挂过帘子,这是第一次。

  冯歪嘴子买了二斤新棉花,买了好几尺花洋布,买了二三十个上好的蛋。

  冯歪嘴子还是照旧的拉磨,王大姐就剪裁着花洋布做成小小的⾐裳。

  二三十个蛋,用小筐装着,挂在二梁上。每一开门开窗的,那小筐就在⾼处游着。

  门口来一担挑卖蛋的,冯歪嘴子就说:“你⾝子不好,我看还应该多吃几个蛋。”

  冯歪嘴子每次都想再买一些,但都被孩子的⺟亲阻止了。冯歪嘴子说:“你从生了这小孩以来,⾝子就一直没养过来。多吃几个蛋算什么呢!

  我多卖几斤粘糕就有了。“

  祖⽗一到他家里去串门,冯歪嘴子就把这一套话告诉了祖⽗。他说:“那个人才俭省呢,过⽇子连一柴草也不肯多烧。要生小孩子,多吃一个蛋也不肯。看着吧,将来会发家的…”

  冯歪嘴子说完了,是很得意的。

  九

  七月一过去,八月乌鸦就来了。

  其实乌鸦七月里已经来了,不过没有八月那样多就是了。

  七月的晚霞,红得像火似的,奇奇怪怪的,老虎、大狮子、马头、狗群。

  这一些云彩,一到了八月,就都没有。那満天红洞洞的,那満天金⻩的,満天绛紫的,満天朱砂⾊的云彩,一齐都没有了,无论早晨或⻩昏,天空就再也没有它们了,就再也看不见它们了。

  八月的天空是静悄悄的,一丝‮挂不‬。六月的黑云,七月的红云,都没有了。一进了八月雨也没有了,风也没有了。⽩天就是⻩金的太,夜里就是雪⽩的月亮。

  天气有些寒了,人们都穿起夹⾐来。

  晚饭之后,乘凉的人没有了。院子里显得冷清寂寞了许多。

  鸭都上架去了,猪也进了猪栏,狗也进了狗窝。院子里的蒿草,因为没有风,就都一动不动地站着,因为没有云,大昂星一出来就亮得和一盏小灯似的了。

  在这样的一个夜里,冯歪嘴子的女人死了。第二天早晨,正遇着乌鸦的时候,就给冯歪嘴子的女人送殡了。

  乌鸦是⻩昏的时候,或黎明的时候才飞过。不知道这乌鸦从什么地方来,飞到什么地方去,但这一大群遮天蔽瓦的,吵着叫着,好像一大片黑云似的从远处来了,来到头上,不一会又过去了。终究过到什么地方去,也许大人知道,孩子们是不知道的,我也不知道。

  听说那些乌鸦就过到呼兰河南岸那柳条林里去的,过到那柳条林里去做什么,所以我不大相信。不过那柳条林,乌烟瘴气的,不知那里有些什么,或者是过了那柳条林,柳条林的那边更是些个什么。站在呼兰河的这边,只见那乌烟瘴气的,有好几里路远的柳条林上,飞着⽩⽩的大鸟,除了那⽩⽩的大鸟之外,究竟还有什么,那就不得而知了。

  据说乌鸦就往那边过,乌鸦过到那边又怎样,又从那边究竟飞到什么地方去,这个人们不大知道了。

  冯歪嘴子的女人是产后死的,传说上这样的女人死了,大庙不收,小庙不留,是将要成为游魂的。

  我要到草棚子去看,祖⽗不让我去看。

  我在大门口等着。

  我看见了冯歪嘴子的儿子,打着灵头幡送他的⺟亲。

  灵头幡在前,棺材在后,冯歪嘴子在最前边,他在最前边领着路向东大桥那边走去了。

  那灵头幡是用⽩纸剪的,剪成络络网,剪成葫椒眼,剪成不少的轻飘飘的穗子,用一杆子挑着,抗在那孩子的肩上。那孩子也不哭,也不表示什么,只好像他抗不动那灵头幡,使他抗得非常吃力似的。

  他往东边越走越远了。我在大门外看着,一直看着他走过了东大桥,几乎是看不见了,我还在那里看着。

  乌鸦在头上呱呱地叫着。

  过了一群,又一群,等我们回到了家里,那乌鸦还在天空里叫着。

  十

  (冯歪嘴子的女人一死,大家觉得这回冯歪嘴子算完了。扔下了两个孩子,一个四五岁,一个刚生下来。)

  看吧,看他可怎样办!

  老厨子说:“看热闹吧,冯歪嘴子又该喝酒了,又该坐在磨盘上哭了。”

  东家西舍的也都说冯歪嘴子这回可非完不可了。那些好看热闹的人,都在准备着看冯歪嘴子的热闹。

  可是冯歪嘴子自己,并不像旁观者眼中的那样地绝望,好像他活着还很有把握的样子似的,他不但没有感到绝望已经洞穿了他。因为他看见了他的两个孩子,他反而镇定下来。他觉得在这世界上,他一定要生的。要长得牢牢的。他不管他自己有这份能力没有,他看看别人也都是这样做的,他觉得他也应该这样做。

  于是他照常地活在世界上,他照常地负着他那份责任。

  于是他自己动手喂他那刚出生的孩子,他用筷子喂他,他不吃,他用调匙喂他。

  喂着小的,带着大的,他该担⽔,担⽔,该拉磨,拉磨。

  早晨一起来,一开门,看见邻人到井口去打⽔的时候,他总说“去挑⽔吗!”

  若遇见了卖⾖腐的,他也说一声:“⾖腐这么早出锅啦!”

  他在这世界上他不知道人们都用绝望的眼光来看他,他不知道他已经处在了怎样的一种艰难的境地。他不知道他自己已经完了。他没有想过。

  他虽然也有悲哀,他虽然也常常満満含着眼泪,但是他一看见他的大儿子会拉着小驴饮⽔了,他就立刻把那含着眼泪的眼睛笑了起来。

  他说:“慢慢地就中用了。”

  他的小儿子,一天天的喂着,越喂眼睛越大,胳臂,腿,越来越瘦。

  在别人的眼里,这孩子非死不可。这孩子一直不死,大家都觉得惊奇。

  (到后来大家简直都莫名其妙了,对于冯歪嘴子的这孩子的不死,别人都起了恐惧的心理,觉得,这是可能的吗?这是世界上应该有的吗?)

  但是冯歪嘴子,一休息下来就抱着他的孩子。天太冷了,他就烘了一堆火给他烤着。那孩子刚一咧嘴笑,那笑得才难看呢,因为又像笑,又像哭。

  其实又不像笑,又不像哭,而是介乎两者之间的那么一咧嘴。

  但是冯歪嘴子却得不得了了。

  他说:“这小东西会哄人了。”

  或是:“这小东西懂人事了。”

  (那孩子到了七八个月才会拍一拍掌,其实别人家的孩子到了七八个月,都会爬了,会坐着了,要学着说话了。冯歪嘴子的孩子都不会,只会拍一拍掌,别的都不会。)

  冯歪嘴子一看见他的孩子拍掌,他就眉开眼笑的。

  他说:“这孩子眼看着就大了。”

  那孩子在别人的眼睛里看来,并没有大,似乎一天更比一天小似的。因为越瘦那孩子的眼睛就越大,只见眼睛大,不见⾝子大,看起来好像那孩子始终也没有长似的。那孩子好像是泥做的,而不是孩子了,两个月之后,和两个月之前,完全一样。两个月之前看见过那孩子,两个月之后再看见,也绝不会使人惊讶,时间是快的,大人虽不见老,孩子却一天一天地不同。

  看了冯歪嘴子的儿子,绝不会给人以时间上的观感。大人总喜在孩子的⾝上去触到时间。但是冯歪嘴子的儿子是不能给人这个満⾜的。因为两个月前看见过他那么大,两个月后看见他还是那么大,还不如去看后花园里的⻩瓜,那⻩瓜三月里下种,四月里爬蔓,五月里开花,五月末就吃大⻩瓜。

  但是冯歪嘴子却不这样的看法,他看他的孩子是一天比一天大。

  大的孩子会拉着小驴到井边上去饮⽔了。小的会笑了,会拍手了,会‮头摇‬了。给他东西吃,他会伸手来拿。而且小牙也长出来了。

  微微地一咧嘴笑,那小⽩牙就露出来了。 Www.NiLxS.CoM
上一章   呼兰河传   下一章 ( → )
免费小说《呼兰河传》是一本完本综合其它,完结小说呼兰河传TXT下载的所有章节均为网友更新,与免费小说网(www.nilxs.com)立场无关,更多类似呼兰河传的免费综合其它,请关注逆流小说网的“完结综合其它”专栏或全本小说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