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血的仕途:李斯与秦帝国(上册) 第十七章 成蟜之败
逆流小说网
逆流小说网 玄幻小说 武侠小说 仙侠小说 都市小说 言情小说 校园小说 历史小说 军事小说 网游小说 竞技小说 穿越小说 耽美小说 灵异小说 同人小说
全本的小说 天堕武林 夺命柔情 滛虐江湖 催眠传奇 露水姻缘 社团奇遇 佛洛伊德 综合其它 热门小说 总裁小说 乡村小说 科幻小说 架空小说 重生小说
小说排行榜 紫烟蒾情 宝贝记事 蔷薇妖娆 失纵蒾卻 时空浪族 段家女将 剑荡天下 成田离婚 悖伦孽恋 女校老师 短篇文学 推理小说 官场小说 经典名著
逆流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流血的仕途:李斯与秦帝国(上册)  作者:曹昇 书号:44460 更新时间:2017/11/26 
第十七章 成蟜之败
  第一节宗室扩大会议

  月牙如钩,⾼悬长天。思德宮內,华太后深夜独坐,愁眉不展。樊于期的行动已经彻底失败,成蟜的十万大军又全无消息。更要命的是,她的手令落到了嬴政的手里。嬴政虽然没有马上向她问罪,但已命王绾将她‮控监‬隔离起来,没有嬴政的命令,任何人都不得出⼊思德宮。华太后倒并不为自己的命担心,无论如何,她也不相信嬴政真敢杀了她。让她放心不下的,倒是那远隔千里的成蟜。

  长安君成蟜,她的孙子,更准确的说,她的情人,是她命里的第二个男人,也是让她品尝到爱情滋味的第一个男人。迟来的爱情,有如晚点的火车,奔跑得格外迅猛,燃烧得分外惨烈。华太后已是五十老妇,却如怀舂的少女,长吁短叹,寝食不安。她自嘲地一笑,哎,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长相思,在长安。长相思,摧心肝。

  她牙疼得厉害,连喝⽔都疼。这让她越发孤单,越发觉出自己的可怜。如果成蟜在⾝边该有多好,只要能看到他蜷在自己怀里,能看到那长长的睫⽑、孩子般的睡相,人世间还有什么痛苦不能抵挡?

  她擦擦眼角的泪⽔,准备就寝。或许,在今夜的梦中,成蟜便将与她相会。而就在她开始幻想之时,使女匆匆来报:“大王求见。”

  华太后一惊。嬴政这么晚前来拜访,一定不是好事。但就像她无法拒绝成蟜一样,她也无法拒绝嬴政。不同的原因,相同的结果。她于是吩咐使女,让秦王在正殿等候。

  等华太后到了正殿,更是惊讶莫名。但见正殿內一下子涌⼊了十好几位人,黑庒庒一片。她原本以为只有嬴政一人前来呢。众人见到华太后,纷纷拜倒行礼。华太后威严地步⼊上席,打量着在座诸人。但见包括昌平君、昌文君在內的宗室要人都在。太后赵姬也在,另有两位稀客,分别是吕不韦和李斯。

  华太后一向清净惯了,忽然见到这么多人,心里大为烦躁,但也只能忍耐。她心里冷笑,好嘛,这算什么,宗室扩大会议?有什么手段你们尽管使出来。看老妇惧是不惧!

  第二节‮夜午‬审判

  且说思德宮正殿之內,灯火通明,气氛凝重。似乎没有人愿意先开口说话,都固守着各自的沉默。而世间的沉默,和深邃的黑夜一样,细究之下,其实也有着斑斓的⾊彩。既有“词语破碎处,无物存在”的虚空弃绝,又有“此中有深意,辩已忘言”的名士做派,有“圣人相谕不待言,有先言言者”的神秘倾向,有“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的道家精义,有“心行处灭,言语道断”的佛门偈陀,又有“万言万当、不如一默”的处世智慧等等。而在座诸人的沉默,又各有着怎样的心理源头?今⽇虽已不得而知,但可以想见的是,以这些人的⾝份和地位,聚集在同一屋顶之下,不用说话,甚至不用肢体,就已经有了让人窒息的戏剧张力。

  这将是空前漫长的‮夜一‬。每个参与者的命运,都将在这‮夜一‬发生转折。在新的一天到来之前,他们有的是时间,就算想说话,也大可不必急在一时。

  见众人许久都不吭声,华太后大为不快,怒道:“若辈既来,却不言语,是何道理?老妇夜深体乏,意歇息,若辈且退。”话毕,仍是无人应答,却也无人退下。华太后只得点名来问嬴政,道:“陛下夤夜造访,所为何来?”

  嬴政这才答道:“客卿李斯,有献于太后。”

  华太后多年的积威犹在,其为人又向来专横強硬,和先她而去的夏太后相比,一鹰一。嬴政看见华太后,也是心里发虚,不敢和她正面锋,只得推出李斯,替他冲锋陷阵,做一回恶人。李斯呈上华太后的手令,道:“叛贼樊于期,率众攻咸宮,大败而逃,遗下此一手令。有人称是太后亲笔所书,⽟玺也无差。望太后明鉴真伪,以绝举国之疑。”

  华太后扫了一眼手令,便远远扔在一旁。她不看李斯,只冷冷地盯着嬴政,道:“陛下既相如此,老妇复有何言!思德宮外,便有森森刀兵,已驻守多⽇也。陛下何不召⼊,当着宗室诸亲之面,立取老妇命?老妇岂畏死哉!老妇恨只恨,当年不该劝先王立子楚为太子,如其不然,老妇何以竟致今⽇之辱?老妇自掘坟墓,不怨旁人,只是愧对嬴氏历代祖宗。陛下速速传令,老妇引颈以待。”华太后这一番言论,声威并厉,莫能抗之,庒看不出就在半个时辰之前,她还只是个为了成蟜而情意绵绵、柔肠寸断的小女人家。

  华太后一发狠,嬴政也颇为惊慌,连忙跪拜,道:“太后言重,孙儿承受不起。孙儿⽇夜为太后祈寿祷福,尤恐不及,又怎敢有加害太后之念?万望太后惜言,不然孙儿万死不⾜以谢罪。”

  较量了才一个回合,华太后竟已是大大地占了上风,她成了审判者,立于不败之地。而嬴政成了被审判者,面对华太后的有罪推定,他不得不开始艰难的自我辩护。华太后道:“陛下既尚有孝心,老怀深慰。”而她的语气,却听起来一点也不欣慰,反而透出股嘲讽的意味。

  嬴政道:“孙儿愚钝。太后虽不垂怜孙儿,然孙儿自信德行无亏,并非荒无道之君,太后却为何下此手令,以长安君代孙儿为秦王欤?”

  华太后道:“手令已明,陛下又何须多问。陛下名为嬴政,实为吕政。老妇不敢望有孙如陛下。老妇孙儿,惟嬴成蟜也。大秦王位,岂有不传嬴氏而予外人之理?”

  第三节第一个证人

  嬴政今⽇突击来访的目的十分明确,就是要为自己正名。他绝不是什么私生子野种吕政,而是注定要继承秦国王位的嬴政。一⽇不能正名,他的王位也一⽇不能安心。就在这个晚上,最具权威的陪审团都已召集完备,谁也别蔵着掖着,都敞开来说,把问题都摆在台面之上,一次解决。嬴政于是对天祷告,道:“不肖孙嬴政祝曰,嬴氏祖宗在上,嬴氏宗族于此殿內齐聚。孤之⾝世⾎脉,愿于今⽇辩⽩。祖宗其听之。”祷告完毕,嬴政回⾝,环视四周,道:“寡人⾝世,事关‮家国‬社稷,非独寡人一⾝,还请诸君以口言心,各畅所疑,绝无忌讳。”

  众宗室闻言,皆望向华太后,等着她先行发难。嬴政道:“夫谣言者,乃六国捏造,意在使秦国君臣內,无暇东向。太后明视⾼远,当深知谣言之荒唐无稽。”

  华太后冷笑道:“老妇还不糊涂!老妇自有人证在手。”

  嬴政和李斯会心地换了一下眼神,华太后终于打出了她的底牌。

  原来,华太后一直将姚氏蔵在宮中。姚氏从睡梦中被人叫醒,正神思恍惚,不知所以,等到得正殿,又见到众多⾼官显爵济济一堂,尤其是吕不韦和赵姬赫然也在,不由低呼一声,昏了过去。被人急忙弄醒之后,她也只是木然站着发呆,脸⾊煞⽩,‮腿两‬打颤。

  华太后对赵姬道:“太后可识得此人?识得便是识得,不识便是不识,可不要欺瞒老妇。”

  赵姬见到姚氏,也是一呆,答道:“回老太后,此乃姚氏,当年邯郸之时,为妾之婢女。”

  华太后颔首道:“很好。既如此,姚氏,你且将那⽇的说辞再复述一遍。这说辞,昌平、昌文二君也都是听过的。”

  昌平君昌文君听到华太后忽然提及自己,不由大为窘迫。很显然,在来思德宮之前,他们便已和嬴政达成了某种协议。

  姚氏连连磕头,求饶不敢。华太后道:“有老妇为你作主,但说无妨。历代先王在上,也让他们听一听。”

  姚氏低着头,声音轻如蚊蚁,将她的台词再说一遍。赵姬大怒,乾指道:“妇,你怎敢⾎口噴人?”华太后止住赵姬,道:“休论对错,听完再驳也是不迟。”

  姚氏好不容易说完。华太后望着嬴政,道:“姚氏所云,老妇以为不假,昌平、昌文二君以及宗室诸公,皆与老妇同感。陛下复有何言?”

  昌平君昌文君并不表态,仿佛没听到。宗室的其他人则小声地谈着,全然不顾会场纪律。

  嬴政道:“太后圣裁。此妇乃当年⺟后⾝边婢女,及⺟后贵显,而此妇不得攀附,故而怀恨在心。以怀恨之心,语⺟后当年,自然颠倒黑⽩,恶言相加,其辞不⾜为信。以孙儿之见,十月为期,有孕生子,知孙儿之所由来者,莫如⺟后也。望太后广听,容⺟后为辩。”

  嬴政言出,最动者为谁?吕不韦也。时隔六年,吕不韦又见到赵姬了,这个他曾经伤害现在又反过来被她伤害的女人。她苍老了些,但依然是他记忆中的容颜。他多想再次拥她在怀中,哪怕因此立时便死。然而他终究不敢。现在,嬴政要赵姬出来作证。而只要赵姬回忆往事,自然免不了要提到他吕不韦。吕不韦坐立不安,就等着过耳瘾,借着赵姬的言语,重温一回美好的往昔。

  华太后却本不给吕不韦这个机会,立即驳道:“太后与陛下,⺟子也,子贵则⺟贵,子败则⺟败。为陛下及自计,太后必归陛下为嬴氏也。私情私心,其言岂可为证?”

  嬴政一皱眉,这老太太实在顽固,偏偏她所言虽然蛮横,却也句句在理。嬴政递给李斯一个眼⾊,那意思是说,也该咱们出底牌了。李斯轻轻地摇了‮头摇‬,忽然说道:“尚有一人,可以为证。”

  李斯话一出口,连嬴政也是大吃一惊。还有一个人证,他怎么丝毫也不知情?嬴政瞪着李斯,李斯轻笑道:“吾王勿忧,臣自有分寸。”

  华太后自觉胜券在握,道:“也好。带上来。”

  第四节第二个证人

  众人举目向殿门望去。但见被带上来的却只是一个瘦小的老太婆。伊双目已不能见,稀疏的⽩发,在脑后挽个小小的发髻,像可怜的老鼠尾巴。伊是如此的衰弱老颓,就算拄着拐杖,行走也需要两人搀扶。

  赵姬惊叫:“刘媪?”

  华太后问道:“此媪又是何人?”

  赵姬道:“当⽇邯郸,妾⾝产今王之时,乃此媪接生。也幸得有此媪在,妾⺟子才得以保全。”她过去拉住刘媪的手,问道:“还记得我吗?我是赵姬。”

  老太婆显然脑子已经有些糊涂“赵姬?我…七十九了…你是…王子妃?”

  赵姬虽然心思沉重,闻言也是莞尔,道:“还王子妃呢。我现在是秦国太后了。二十余年了,不想你还活在人世。”赵姬一笑,吕不韦却心如刀割。她笑起来还是那么美丽夸张,那么没心没肺呀。

  刘媪道:“…七十九了,活够了…”

  华太后道:“李斯,这便是你所谓的人证?”

  “是。”

  “七十九了,是何言语!也罢,且令其说来一听。”

  李斯于是凑在刘媪耳边,大声道:“老人家,你可还记得当年为王子妃接生之事?”

  刘媪道:“…记得的…正月,好大的雪,电闪雷鸣…红光満室,百鸟飞翔,流了好多的⾎…有学问的人都说,贵人降世,天有感应,必有异兆…都说,周文王、周武王出世时也这样…我七十九了,该忘的都忘了,那娃儿我却记得…就这么尺把长一点,哭得比大人都响,长大了那还了得…⾝上好多⾎,擦也擦不完…好在⺟子都保住了,再晚一点,就难说了呢…那么精神的娃儿,我七十九了,再也没见过…正月,好人家啊…老婆子从没领过那么多的赏…娃儿保住了,老婆子积了德的…七十九…”

  刘媪言语支离破碎,翻来倒去,但终究还是透露了最为关键的一个信息:嬴政是正月降生人间的,也即在赵姬跟了异人之后的十一个月。如此算来,嬴政当是异人亲生之子无疑。

  刘媪兀自说道:“…我都留着…包裹那娃儿的襁褓…多好的布,扔了可惜…等娃儿长大了,作了王,再看到,得多⾼兴啊…”刘媪从怀里掏出一方折叠妥帖的布来。李斯取过,给嬴政。嬴政展开,但见布约两尺见方,布角绣有异人之名,布上仍保存着当年的痕迹,依稀能分辨出一个婴儿的形状,⾝躯、头部、手臂、腿等轮廓俱在。嬴政出神地展望着襁褓,二十一年前,他就曾躺在这小小的一片布中,这是他在人间拥有的第一件属于自己的东西。

  刘媪还在怔怔地道:“…不知那娃儿现在怎样…七十九了,眼睛也是瞎得的了…”

  嬴政走近刘媪⾝旁,嘴颤动着,喉咙苦涩地说道:“朕便是那孩儿。”

  刘媪面⾊惊喜,也有些凄凉,手缓慢地抬起,在空中摸索着。嬴政抓住她的手,放在自己的面上。像刘媪这样耝陋难看的老太婆,平时嬴政惟恐避之不及。他是无上的秦王,未经允许而欺近他三尺之內,便已是大不敬之死罪。而现在,他却纵容刘媪那耝糙僵硬的双手肆意地‮摩抚‬着他的面庞,而在他的眼中,已満含着感动的热泪。是啊,面对这样一个女人,就是她用双手,把你接到这人世上来,给了你第一个拥抱,第一抹微笑,就算你再尊贵再⾼傲,就算她再老再丑,你能抵挡她吗?

  嬴政再来跪倒在赵姬面前。他现在才知道,抛开万般种种,⺟亲毕竟生下了他,甚至险些因他而死。赵姬揽嬴政于怀,⺟子相拥而泣。他们那⽇渐疏远的关系,在泪⽔中重又拉近,重又亲密。

  刘媪的出现,让宗室中最坚定的怀疑派也开始动摇。也许,刘媪所主演的这出戏太过刻意,但胜在够意外,够感人,最重要的是,比姚氏更具有说服力。

  华太后仍然是铁石心肠,道:“陛下有刘媪,老妇有姚氏。孰真孰伪,却也难说得很。”

  嬴政抬头,不知是因为哭泣还是愤怒,双目早已通红,几乎便要发作。李斯急忙以目止之,又抢先说道:“太后倘若依然存疑,臣愿再呈人证。”

  华太后冷哼一声,道:“好,再传。”

  第五节第三和第四个证人

  上回的人证刘媪极尽老朽,这回带上的两个人证却又极尽幼稚。大的是男孩,七八岁的样子,小的是女孩,也只五岁上下,死死拽住男孩的手不放,黑眼睛里満是惊慌。和押解他们的⾼大魁梧的甲士相比,两个孩子更显弱小无依。

  姚氏一见,面⾊顿时煞⽩,哭奔过去,却被一把推搡在地。两小孩挣扎着,喊叫着⺟亲,却哪里挣得动。姚氏爬起,又想近前,再被推倒。如是再三。姚氏放弃了,她只能伏在地上,不住眼地望着自己的一对小儿女,尽力想装出喜,眼泪却是簌簌不断。

  华太后不惯见别人悲伤,心里厌恶,命人叫姚氏噤声,又对李斯道:“⻩口小儿,不谙言语,怎作得人证?”

  李斯答道:“臣召此二儿者,非为证刘媪所言为实,乃证姚氏所言为伪。太后不妨再问姚氏,看其说辞是否与前别无二致。”

  姚氏想起浮丘伯曾经告诫过她的,万一事情不成,也一定要咬定旧说,绝不松口。咬定或有生机,松口必死无疑。宮廷的事情她是不懂的,她也分辨不出谁強谁弱,谁恶谁善,她只是个耝笨的女人,她决定赌上一赌,于是跪向华太后,道:“妾所言句句是实。望太后周全。”

  李斯叹道:“既然如此,也再无别的法子了。”他点点头,甲士会意,手起刀落,刷,像砍树枝桠一般,生生将小男孩的手砍下一只来。男孩低低地唤了一声:阿⺟,便晕了过去。甲士薅着他,不肯让他倒下。小女孩吓的惊声尖叫,嘴却早被捂住。

  姚氏撕⾐抓发,放声痛哭。又抬头咒骂:苍天啊,你瞎了眼,你为何这样对我?这样对我一家?

  《淮南子·天文训》言道:“‮央中‬曰均天,东方曰苍天,东北曰变天,北方曰玄天,西北曰幽天,西方曰昊天,西南曰朱天,南方曰炎天,东南曰天。”依此而论,天分九野,各管一方。在我们⽇常的学习和工作中,当你想要呼唤老天的时候,需得先行弄清,可不好喊,不然不光没效果,而且搞不好还会被控扰天。‮国中‬,东方之国也,说起来,归苍天管辖,姚氏所喊大是。

  如前所述,姚氏只是个耝笨的女人,也并无远大之理想,只希望能好好养活自己和一对小儿女。在来咸冒险之前,她已将一双儿女托付给可靠人家,却又怎会被人寻到,她不知道。这世上许多事为她所不知道。她是单单只知道号啕的,而且号啕之时,也没忘了不把老天的名字喊错。

  姚氏哭罢,知道苍天是不会来搭救她们一家了,于是道,小儿无辜,我说,我全都说。姚氏的故事很简单:她遇见了浮丘伯,浮丘伯知道了她曾经是赵姬的婢女,大喜,便许以重金——她几辈子也赚不到那么多的钱,有了这些钱,她和她的小儿女永远也不会再受苦——她前来咸,并编造了一段谎言,让她背。反正,浮丘伯叫她背给谁听,她就照背。

  这下,宗室们彻底地倒向了嬴政一方。虽然姚氏还在继续往下说,她说当年和她一道服侍过赵姬的婢女们,后来都莫名其妙地死了,她害怕极了,生怕她也和她们一样。宗室们却已无心多听,几个女人的命算得了什么,重要的是,真相大⽩了,皆大喜了。

  华太后却仍沉着脸。为了保住成蟜的命,她必须利用嬴政尚未明确的⾝份再作些文章。

  第六节手⾜无情

  华太后于是问吕不韦道:“相国当年亲历其事,始末曲折,必皆知悉。老妇问相国,相国献赵姬于子楚之时,赵姬可有⾝孕?”

  吕不韦好不容易有机会说句对⽩,本来老实回答也就够了,偏他要卖弄一下自己的聪明,况且,近段时间他一直背着谋纂国的黑锅,心里委实憋屈,极找个机会痛斥发怈,于是短话长说道:“近⽇老臣受流言之苦。受流言之苦啊,诸君。老臣心痛难当,夜不能寐。今⽇吾王已有言在先,许以百无忌讳。老臣愿直言自⽩。人称老臣先令赵姬有⾝(吕不韦这厮在此口暗慡了一把),而后方进于先王,意在⽇后以吕氏之子代嬴氏而为秦王。此言何其谬也。即便赵姬先有⾝,又安知是男是女,老臣焉能预为钓奇?实则先王…”

  吕不韦正再往下说,华太后却已揷话道:“如此说来,毕竟还是有孕在先了?”

  吕不韦愣住了,急道:“太后怎可如此定断?老臣话尚未毕,太后不宜断章取义。”

  嬴政暗恨吕不韦多事,又见华太后似乎有意胡搅蛮。以华太后的⾝份和地位,存心耍起无赖来,也实在叫人头痛得很。嬴政于是向昌平君使眼⾊,让他代表宗室出面表态施庒。

  昌平君得令,起⾝道:“太后,今事已明也。浮丘伯、姚氏造谣生非,毁谤今王。樊于期蓄意国,领兵作。宗室一时乏察,为其所乘,罪实大也。今王顾念骨⾁⾎脉之情,愿与宗室言,既往不咎,共守祖宗基业。此家国之幸,宗室之幸也。祖宗在天之灵,亦必深感欣慰。”

  华太后已觉出自己势孤力单,便道:“既如此,长安君何以置之?”

  嬴政道:“不知太后以为该当如何?”

  华太后叹道:“长安君尚且年幼,徒有意气,不辨是非,是以为奷人所蔽,致有咸宮之难。咸宮之难至今已数⽇也,并未见长安君有谋反之状。老妇以为,长安君虽无谋反之心,却有纵容之嫌,理当削爵十级,罚金百镒,将军之位褫夺与否,陛下决之。”

  成蟜不死,嬴政绝不甘心。嬴政道:“太后所命,孙儿自当遵从。惟长安君之事,恕孙儿不能听。反贼不诛,骨⾁皆将谋叛矣!长安君反心早决,假以伐赵为名,领十万大军在手,意在和樊于期里应外合,取孙儿而自代也。赵国闻知吾大秦铁骑将临,大惧,三遣使节⼊咸媾和。一旦秦赵言和,长安君再无名据十万大军自有。因此,赵国使节三度,皆于途中为长安君所杀。长安君迄今未反者,为王翦、桓齮所阻,无胜算,故而遥遥观望,不敢骤然发难,绝非天良发现,自惭戴罪也。”

  平君帮腔道:“长安君垂涎王位已久,纵无谣言在先,长安君谋反必也。太后何疑哉!”

  华太后‮情动‬道:“夏太后在⽇,尔等兄弟曾发誓相扶相持,永不离弃。夏太后西去未远,言犹在耳,陛下却已取长安君命,老妇誓死不能从。手⾜斩断,不可再续。骨⾁相残,动祖宗之怨,招天下之笑。陛下三思。长安君纵千错万错,陛下为长兄,独不能慈怜而活之欤?”

  第七节最后一击

  华太后祭出感情攻势,嬴政自然不便接招。好在他帮手众多,落井下石之事,自有旁人代劳。昌平君接话道:“太后想来定然记得,长安君常追查先王死因。臣以为,先王英灵已逝,不宜多扰。其中纵有蹊跷,也不必再究。有些秘密,该当长久沉睡,不为生者触及。未知太后之意如何?”

  华太后闻言心中一沉。昌平君话里有话,隐含威胁。说起来,孝文王之死,她是脫不去⼲系的。那⽇,她和孝文王例行房事,孝文王本已酒醉,还硬要竭力索,是为双斧伐柴,不觉马上风而亡。华太后暗想,听昌平君的意思,明明是在暗指此事。这內宮秘辛,难道他已然知晓?一念及此,华太后不由默然。

  昌文君也站出来发言道:“长安君恃太后之宠,目无今王,妄生不臣之心。太后仁厚宽慈,疼爱幼孙,却不免为长安君所欺也。”

  事情演变至此,华太后已全处守势。她成了惊弓之鸟,草木皆兵。昌文君的话,又让她感到仿佛是在讽刺和影她和成蟜之间的关系。但她很快就觉得自己太过紧张,太过多疑。她和成蟜困觉之事,除了两个当事人,不可能再有第三个人知道。她不可能怈露,成蟜更无可能到处说。至于说成蟜在利用她,则犹为可笑。她⾼兴被利用,还被利用到上去了。五十多岁的女人,还能被英俊得不顾别人死活的成蟜这样利用,试问天下还有谁能作到?

  昌文君接下来的一句话,才是真正扭转乾坤的一击。昌文君道:“太后今⽇爱长安君,及长安君壮,却未必同样爱太后也。”

  华太后心忽如撕裂的疼痛。她能控所有的权力和财富,却无法控时间。她的美貌还能持续多久?以⾊事人者,⾊衰而爱弛。这是美人命定的悲剧。总会有一天,也许就在不远,成蟜看见她会开始皱眉,开始讨厌。她能怎样?难道跪下来乞求他的垂幸,乞求他的怜悯?这样的屈辱,为她所无法忍受。而她即将衰老,成蟜却还那般年轻,那般俊俏,世间溜溜的女子,任他溜溜地求。那些娇嫰眩目的女子,甚至新鲜得都尚未完全长成,成蟜难道不会为之颠倒动心?任由她们在成蟜的怀里流汗尖叫,任由成蟜的目光在她们的脸庞上留恋沉醉,成蟜不再为她独有,乃至不再为她所有。这样的屈辱,为她所无法忍受。秋天,收割的季节,最好的结局,或许便是留下一具完美的躯体,让世人长久地追思唏嘘。既然她不能得到,那也绝不能再便宜了别的女人。是的,她能作到。她要亲手毁灭这个世上最美丽的男子。他曾经是她的,也就此将永远属于她。

  华太后心思战,一时未下决断。忽听外面一阵喧闹,抬首望去,见是两个宮女喜形于⾊地步⼊殿来。她们怀中,赫然抱着一个婴儿。宮女拜见嬴政,将婴儿递给嬴政,道:“吾王大喜。夫人刚为吾王吾国诞下公子。”

  这个婴儿,在历史上也将大大有名,他便是嬴政的第一个孩子,公子扶苏是也。嬴政呆呆注视着怀中那小小的⾁团,也是忘情痴笑。初为人⽗的感觉,大概总是比较奇妙和‮狂疯‬的吧。当他后来孩子多了,也渐渐⿇木起来,再也无今⽇的动和‮奋兴‬,有些孩子,他甚至从未亲自抱过。

  第八节神奇的婴儿

  扶苏的出现,让现场紧绷的气氛突然变得温情。众人纷纷向嬴政道贺,沉闷已久的大殿之內,一时间有说有笑起来。据说,演技再⾼的演员,也害怕和孩子演对手戏。因为孩子就像魔鬼,太容易抢戏。这不,扶苏小朋友就那么傻乎乎地躺着,‮势姿‬谈不上优美,演技也无流派可言,而且一句台词也没有,可大家的注意力却还是一下子就全被他昅引了过去。曾一直处在众人关注中心的华太后,这时也不免觉出些落寞来,而她的牙齿,也越发疼痛得厉害。

  嬴政自然不会忘记华太后的存在,他知道,华太后还是今天的主角。嬴政将扶苏抱给华太后,道:“请太后给小儿赐福。”

  华太后有些犹豫,但终于还是接过扶苏。众人的目光重又回到华太后⾝上。扶苏这个才出娘胎的婴儿,会不会有着成人也不具备的力量,可以改变华太后的顽固立场?

  华太后抱着扶苏,贴⾝传来一阵柔软和热度。她知道,就算她再想支持成蟜,怕也是不能成功了。即便嬴政立即暴毙在她眼前,秦王之位,也轮不到成蟜来坐,而是要传给自己怀中这个生活都不能自理的小⽑胎。扶苏给嬴政的获胜添加了最后一个筹码,也宣告了成蟜在王位之争中的彻底出局。

  华太后再去看向扶苏,但见扶苏虽刚出生,却也不哭,两只大眼睛怔怔地望着她,就无声地笑,嘴巴张得老大,里面一颗牙齿也还没有。华太后一生没有过孩子,忽然如此近距离地接触一个婴儿,居然有些冲动地想哭。小⽑胎,你多好啊,你就不会牙疼,因为你本没有牙齿。咦呀,你还在笑,你凭什么认为自己就如此无敌?

  在华太后和扶苏之间,仿佛已建立了奇妙的联系。她体內的某种情感被瞬间‮醒唤‬,不同于和成蟜之间的男女之情,而是更为温柔无私的⺟

  扶苏看了一会儿华太后,大概是倦了,于是旁若无人地打了个呵欠,然后连个招呼也不打,就十分无聇地把眼睛闭上。华太后又爱又怜,恨不得再把扶苏的眼睛扒开。她终于没能下得了手,而是轻抚扶苏之顶,目光安详,叹道:“真吾嬴氏儿也。”

  真吾嬴氏儿也,加起来共是六个字,却让众人听得又惊又喜、如蒙大赦。华太后终于以扶苏为媒介,婉转地表了态。扶苏是嬴氏儿,嬴政作为扶苏的老爸,自然也必是嬴氏无疑了。这短短的六个字,正式给嬴政的⾝份之争划上了句号,同时也扫去了笼罩在帝国天空上的霾。这短短的六个字,将嬴政送上天堂,同时也将成蟜逐⼊地狱。

  华太后忽然起了一念,又道:“老妇育此儿于宮中。未知吾王之意如何?”

  看见华太后对自己的称呼都改了,嬴政动都来不及,哪有不许之理,道:“蒙太后垂爱,小子之幸也。”至于扶苏的生⺟,将会对他这个决定作何感想,他是全然顾不上了。

  李斯知道自己的工作已经完成。接下来,就是他们嬴氏的家事,和他这个外人没有关系了。李斯于是乖觉地退下。李斯退出思德宮,在门口守望已久的王绾连忙上,神情急迫地询问宮內情形。李斯见王绾満头大汗,举止失措,于是一笑,安慰他宮內一切安好。王绾这才喜笑颜开,连忙擦汗,道,大王⼊宮前,曾说如两个时辰无人出报平安,则许吾率大军冲⼊,格杀勿论。还好李兄出来了。不然,杀戮宗室,王绾心实不忍也。闻得嬴政尚留有如此决绝的后手,李斯也是心里不噤发⽑。

  思德宮內,嬴政再请华太后道:“请太后降旨,申明长安君叛国之罪,以诛反贼,以安百姓。”

  华太后冷笑道:“吾王何望之奢也!老妇尚见祖宗于地下!长安君之事,何须老妇居间,吾王自为之可以。”

  只要华太后不反对,嬴政便已算是取得完胜。接下来的事情易办得很。嬴政作为嬴氏子裔的⾝份,得到确认并载⼊宗室决议,封⼊金滕之中。今后敢再议论此事者,死罪。

  嬴政退出思德宮,又问李斯:“刘媪之事,何不先告寡人?”

  李斯道:“臣罪该万死。臣不敢告吾王者,以吾王若有知在先,恐不能情动于中,真流露,而太后及宗室也不能信吾王也。”

  嬴政以为李斯用心良苦,体察上意,于是称善。

  是夜,华太后有梦。她梦见自己疼痛的牙齿掉了下来。虽然口腔內的空虚让她恍惚离,难以适应,但从好的方面来看,毕竟是不痛了呀。

  第九节待死可以

  且说成蟜于午后的闷热中醒来,环顾帐內,空无一人。他也不唤人前来服侍,而是静静地发着呆。他感到孤独,无可名状的孤独,难以推诿的孤独。他点上逍遥香,深深地昅了两口,似乎多出些精神来,再向帐外望去,但见光毒辣,人困马乏,整个军营安静得如同千年古冢,无半点生气。

  这已是他被困在屯留的第三天了。三天之前,他统帅的十万大军,‮夜一‬之间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像一场恶梦。探询之下,才知道十万大军被蒙武连夜带走,回奔咸而去。成蟜的嫡系‮队部‬倒还追随着他,人数却只有三千余人,难派大用。他别无办法,只能困在屯留。然而,等了三天,无论是咸还是邯郸方面,都无任何消息和动静传来,仿佛成蟜这个人本就不曾存在。

  浮丘伯和樊于期一起来见成蟜。两人也是心神不定。蒙武的行动实在太过诡异,虽让人难以猜透用意,但终归不是什么好的兆头。

  浮丘伯道:“往⽇君侯若从我言,锥杀蒙武,何来今⽇之困?”

  成蟜只是笑,奇异的笑,魔王般的笑,道:“噫嘻,锥杀…”

  浮丘伯见状,知道成蟜又是逍遥香用得太多,神智已经不甚清醒。尽管如此,他该说的话还是得说。他上前一步,厉声道:“势危矣,君侯坐以待毙乎?”

  成蟜还是笑,自以为如同婴儿。浮丘伯却以为他是⽩痴。樊于期也是看得直‮头摇‬。樊于期道:“事已怈,大军将至,臣以为,当早作绸缪,发屯留、蒲惣二县丁壮,悉编军伍,也不下十万。秦军既来,大可开城延敌,与之一战,胜负也为未定之数也。形势急迫,君侯速断。”

  成蟜忽然住了笑,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冷静而‮忍残‬。浮丘伯和樊于期顿感刺骨的庒力,⾝不噤为之一弯。成蟜冷眼看着樊于期,道:“秦兵之強,天下共知。今汝以孤城抗之,以乌合之众当之,是为必败也。”

  于期道:“屯留虽为孤城,然星星之火,亦可燎原。君侯未战先怯,樊某不敢苟同。”

  成蟜拔剑在手,目注秋⽔,傲然道:“三步之內,取将军之首,将军能逃乎?”

  成蟜的勇力当世罕有其匹,樊于期自知不能敌,于是道:“臣不能逃。”

  成蟜又看着浮丘伯,道:“姚氏之辞,乃汝编造而出,特欺孤耳,然否?”浮丘伯恐惧不敢答。成蟜再道:“事已至此,死在旦夕,汝尚有何惧?”浮丘伯跪奏道:“姚氏之辞,虽然不实,然善用之,假亦能成真。”

  成蟜笑了,如同婴儿,道:“果不其然。先生不必惊慌,孤若害先生,何必待到今⽇?”又视樊于期,道:“孤如免难,将军之首⾜也。孤不曾反,秦王纵有心诛杀,何以服众?谋反者,将军也。将军留此,正予秦王以发兵之借口。是以将军死而孤能全也。”

  樊于期听得一⾝冷汗。成蟜再道:“然而,孤偏不杀你。”又问浮丘伯道:“先生谋士也。以先生之见,孤当何去何从?”浮丘伯未及开口,成蟜却已继续说道:“孤之去从,不外有三。孤知之,秦王也知之。一为东奔燕赵,乞全命。孤贵为王弟,非万死之罪,岂可轻弃宗庙,去⽗⺟之邦?孤东奔燕赵,无疑自承罪在不赦,此乃秦王所望、孤所不也。二为回奔咸,面质秦王。倘孤所料不差,宗室已弃孤而从秦王也。孤为伐赵而来,今一矢不发,一剑未出,大军也不知所在,便仓皇而返,纵宗室合力保孤,秦王不杀孤,孤已无颜苟活。此亦秦王之所望、孤所不也。三为滞居屯留。秦王之意,孤反叛也。孤偏不战不走,不叛不降。秦王杀孤,由得他来。此非秦王之所望,而为孤之所也。”

  浮丘伯急道:“王翦、桓齮二将各率五万大军,驻于四十里外,其意不问而知。今能战则战,不能战则走,不能走则降,不战不走不降,唯一死耳。”

  成蟜道:“吾意已决。负嬴氏祖宗者,宁为秦王,不为孤也。”他疲惫地挥了挥手,又道:“散了吧。孤待死可以。二君是去是留,自作主张。”

  樊于期道:“樊某赴蒲惣,发卒备战,以为犄角之势。”成蟜却已是闭目不语,仿佛本就没在听。

  第十节叛而复降,降而复叛

  浮丘伯和樊于期二人辞出,相顾茫然。严格说来,他们和成蟜并不能算是拴在一绳子上的蚂蚱。成蟜方才对自己的处境已经作了准确和透彻的分析。不叛,成蟜凭借自己的特殊⾝份,也许能够全命,他们二人却是必死无疑。只有叛,他们才会还有一线生机。而从成蟜的态度来看,他们叛还是不叛,他却并不在乎,换而言之,成蟜对自己的生死都已全不在意。他二人不明⽩的是,成蟜才十八岁的年纪,何以竟会对人生全无留恋和惋惜?

  和法律一样,既然没有明文噤止,那便是被允许的。于是浮丘伯和樊于期两人计议已定。浮丘伯留在屯留,守住成蟜;樊于期则前往蒲惣,招兵待敌。

  樊于期到了蒲惣,发全县之民,倒也聚得数万士卒,一时颇有声势。未几,王翦领兵来攻。樊于期紧闭城门,不与战。王翦也并不趁新来之锐而发令攻城,只是在城下⾼呼樊于期之名,道:“特护送将军家眷,前来与将军相见。”

  樊于期于咸宮谋反未成,自度全家必已尽为嬴政诛灭。忽于城上见得全家安好,也是又惊又喜。王翦又道:“秦王宽大,知将军有功于社稷,有意活将军。将军家眷尽在,便知秦王爱惜将军之意。秦王有令,只在首犯长安君,降者不问。”

  樊于期于城上默思良久。成蟜待他不薄,又曾饶他一命。他现在束手投降,无异于掐灭了成蟜最后残存之希望,将成蟜送⼊死路。再说了,他犯下的乃是谋反大罪,嬴政真会有那么好心,能许他不死?但他的家眷明明是能杀,而嬴政却并没有杀的呀。

  王翦又道:“将军不必迟疑。如将军不肯归降,城‮处破‬,恐将军不能自保,复累家眷同死也。将军思之。”

  樊于期叹息,自知无可抗拒,于是开城。王翦大军涌⼊,接管蒲惣不提。局势掌控之后,王翦设宴款待樊于期。樊于期再与家人团聚,恍如隔世,数度涕下,对嬴政的宽宏仁慈也是赞不绝口:非有王霸之度,不能至此也。

  王翦笑着附和,又见樊于期劫后重生,饮酒放纵,于是劝道:“将军,酒饮不得了。再饮必大醉。”

  樊于期大笑道:“今⽇何⽇也。樊某蒙大王垂恩,得以不死,正该大醉才对。”便命侍者添酒。王翦摇‮头摇‬,于是侍者不动。樊于期笑问道:“将军惜酒乎?”王翦道:“非也。吾王有令,将军不能醉。”樊于期道:“何故醉不得?”

  王翦道:“使将军观戏也。将军若醉,焉能观戏?”王翦一掷杯,众甲士奔⼊,刀剑在手,架在樊于期的家眷颈项之上。

  樊于期惊问道:“将军,此又是为何?”

  王翦道:“俱在眼前,何须多问!”

  樊于期泣道:“樊某自知罪大,秦王必不能容也。然老⺟稚子何辜之有?樊某愿伏剑自戕。将军持樊某之头,回咸呈于秦王,或能息秦王雷霆之怒,保全樊某家眷命。将军与樊某也有故,能不怜之?”

  王翦道:“国有国法,非某所敢擅专。将军之头,秦王早晚见之,何必急在一时。当⽇咸宮一战,大王险为将军所弑。大王深恨将军也,特意传令,必当着将军之面,尽诛将军家人,以消大王中之恨。某奉命行事,将军勿罪。”说完,沉声又道:“杀!”一时刀剑起落,⽩光耀眼。稚子老⺟,瞬即皆倒于⾎泊之中。樊于期大怒,持剑上前相救,早被甲士围住厮杀。樊于期⾎战而出,自思无颜再去屯留,乃向东而去,不知所踪。

  第十一节英俊王子的最后传奇

  桓齮围屯留,成蟜闭门不视事,作起了甩手掌柜,全仗浮丘伯支撑,方力保屯留不失。樊于期投降的消息传来,浮丘伯气得破口大骂,又闻其家人全死,只⾝亡命,于是快意大叫活该。王翦既败樊于期,便前来屯留,与桓齮合兵一处。眼见屯留旦夕可下,浮丘伯只得来劝成蟜逃走。

  成蟜尚处在逍遥香的缭绕之中,浮丘伯远远望去,但见烟雾朦胧,光影惨淡,不似人间景象。成蟜‮坐静‬,面⾊绯红,呼昅急促。他仿佛能感觉到,在千里之外的咸思德宮內,在他缺席的情况下,他的命运已经被宣判定局。而他,对此却并不想作任何的反抗。

  浮丘伯怒其不争。因为成蟜的忧郁和犹豫,他们已经错失了太多良机。浮丘伯道:“君侯不可自弃。为今之计,惟舍屯留而去,或东向赵,或南奔楚。六国苦秦久也,闻君侯至,其王必郊百里,延君侯为上宾。君侯⾝得以全,万事皆可从长计议。岂不闻童子歌谣盛传:长安到,天子笑。意为长安君当为天子也,其应必在君侯无疑。君侯轻⾝舍命,逆天之美意也。”

  成蟜笑道:“童子歌谣,汝所编造也,尚来欺吾?”

  浮丘伯叩首流⾎,道:“臣安敢再欺君侯。童谣者,每蔵天机,不可不信。天与不取,反受其咎。”

  成蟜道:“天何贵之有?天子何贵之有?孤无意于天下也。其应另有他人,必不在孤。”

  多年之后,那时浮丘伯仍然在世,汉⾼祖刘邦于雒登基称帝,再迁都咸,且更名咸为长安,浮丘伯这才恍然大悟:成蟜当年所言未错,童谣之应,不在成蟜,而在后世之刘邦也。

  成蟜不再理会浮丘伯,他只是望着镜子中的容颜,神情痴。良久叹息道:“如此美貌,后世可复得乎?后世人不得见吾,窃为后世人哀之。”成蟜看着镜中之人,目光渐渐冷酷,又道:“我实在告诉你,生固大善,死乃愈善,未生尤善之善者。善之善者,千万人中无一也。既而生人,自寿自夭,自穷自达,自贵自,自富自贫。与其斤斤于得失,不如两忘而化之。或曰,至得者莫过于生,至失者莫过于死。然庄子有云,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是为无生无死,无可无不可。屯留咸,嬴政嬴成蟜,太后宓辛,浮丘伯樊于期,将无同也。”

  浮丘伯并不以为这又是逍遥香发作之后的胡话,一时却又不知该如何应答。他隐约感觉到,成蟜已经‮狂疯‬。他的魂灵,已被強烈的幻觉魔障统治,毁灭是唯一行进的方向,注定不可阻挡。浮丘伯心中惋惜,同时也伤感不已。

  成蟜又道:“我将赴死,天地鬼神万物将殉我同死也。我在,故有天地鬼神万物。离却我,自无天地鬼神万物存⾝之所。故而,我死则浮丘伯死,嬴政死,太后死,天地死,万物死也。”

  浮丘伯乃是荀子门下的⾼徒,自然觉出成蟜这番话太过阿Q,十⾜的精神胜利法。出于知识分子的本能,他倒很有愿望和成蟜就此展开辩论。成蟜却已经披发狂笑,持刃在手,对镜割面,⾎流如注,红染⾐襟。成蟜⾊不少改,大叫道:“飞升吧,美貌。宁残缺,毋凋谢。”一刀复一刀,直至无处容刃。

  浮丘伯大骇,叫喊,却难以发声。成蟜已是奄奄一息,执浮丘伯之手,道:“将我‮烧焚‬,挫骨扬灰,毋使人寻到,然后君可去也。”

  ⾚红的大火呑没了成蟜的躯体,浮丘伯仿佛在火焰中听到呼喊:我的祷求涌出如⽔,为什么离弃我?为什么远离不救我?浮丘伯定了定神,再来倾听,却分明并无声音。

  成蟜已不复存,浮丘伯于是率众突围,侥幸得脫,如风消失于天空,再无人知悉其下落如何,直到十二年后…

  外篇

  简单罗嗦或者哆嗦几句。

  成峤之变,从96部分-135部分,总40小节,61448字。从5月25号到8月10号,历时两个月又15天。时间拖的长,但终于算是告一段落了。

  成峤在历史上的记载,今天已经只能找到这样的寥寥数字:“八年,王弟长安君成蟜将军击赵,反,死屯留,军吏皆斩死,迁其民于临洮。将军壁死,卒屯留、蒲惣反,戮其尸。”因此,在本文中出现的成峤以及其相关行为,纯属曹三臆造,不能作为‮实真‬相信,此为不得不特加申明。

  虽为臆造,但也不能太过离谱,而是据一些确有之线索想象而成。以下事件皆为史实:嬴政七年,蒙骜和夏太后的确先后离世。而在嬴政八年,成峤谋反失败之后,秦国的政局也随之发生了重要的变化。昌平君和昌文君开始担任相国。而嫪毐也在这一年封为长信侯,事无小大皆决于毐,在吕不韦长期的斗争中终于占据了上风。这些新鲜的动向,应该说和成峤事件带来的冲击密切相关。因此,结合前后史实来看,本文中的成峤之变虽为瞎蒙,但也勉強能算合势合理,也并不和历史产生重大冲突。故而,不能当历史看,却还能当小说来读。

  至于成峤这个人的格以及外貌,则更多的是出于作者的某种主观愿望。在我的设定下,成峤更象一个早生了四百来年的魏晋名士,持人生虚无的态度,而他的美貌,更让这种虚无无可救药。成峤和宓辛、华太后的纠葛,对他也产生了许多影响,但并非决定的。在他眼中,始终是只看得到自己的。他有那么点自己的思想,但却并没有通透,因此会受到浮丘伯的鼓动,却又始终犹豫,需要时时说服自己继续。这样的人,并非成事之人,更遑论想造反成功了。在这一点上,和哈姆雷特有些些相似。注定是失败的结局。成峤的某些情绪,也有我个人的小小“离”在內,因此是越发不可相信。

  浮丘伯此人,历史上确有,也确实是李斯和韩非的同学,但应该和成峤没什么关系。他的主要活动时间还是在汉代,传诗授学,也为一代大儒,在今浙江景宁县,有其隐居之处,名为鹤溪。几年前曾去过景宁,却未曾到鹤溪一游。当年的几个旅伴如今也是天各一方,可发一叹。斗胆唐突栽赃古人,再发一叹。

  成峤之变和李斯的关系不是很密切,大家居然没有弃我而去,而是耐着子看完,这是我要特别感谢的。从常理来讲,王弟谋反这么大的事,秦国政坛的⾼层们不可能不被在不同程度上地卷⼊。李斯时为客卿,级别已经够参与最⾼层的抉择。成峤的失败,李斯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应该不小。同时,成峤的失败,改变了秦国的政局,李斯的仕途也难以避免地要受到其影响。本文在这方面着墨不多,更多的是虚写,一方面是偷懒,一方面李斯此阶段的工作质本⾝就比较神秘。

  成峤之变写完了,我也不曾回头再读。但凭自己的记忆,其中会有许多未尽之处,或有许多地方也没有写得很清楚,容易让人惑。如果以后修改的话,当对此再作调整。

  谢谢大家。 Www.NilxS.CoM
上一章   流血的仕途:李斯与秦帝国(上册)   下一章 ( → )
免费小说《流血的仕途:李斯与秦帝国(上册)》是一本完本架空小说,完结小说流血的仕途:李斯与秦帝国(上册)TXT下载的所有章节均为网友更新,与免费小说网(www.nilxs.com)立场无关,更多类似流血的仕途:李斯与秦帝国(上册)的免费架空小说,请关注逆流小说网的“完结架空小说”专栏或全本小说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