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的距离 1992 3 智慧的诞生
逆流小说网
逆流小说网 玄幻小说 武侠小说 仙侠小说 都市小说 言情小说 校园小说 历史小说 军事小说 网游小说 竞技小说 穿越小说 耽美小说 灵异小说 同人小说
全本的小说 天堕武林 夺命柔情 滛虐江湖 催眠传奇 露水姻缘 社团奇遇 佛洛伊德 综合其它 热门小说 总裁小说 乡村小说 科幻小说 架空小说 重生小说
小说排行榜 紫烟蒾情 宝贝记事 蔷薇妖娆 失纵蒾卻 时空浪族 段家女将 剑荡天下 成田离婚 悖伦孽恋 女校老师 短篇文学 推理小说 官场小说 经典名著
逆流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守望的距离  作者:周国平 书号:44349 更新时间:2017/11/24 
1992 3 智慧的诞生
  一

  许多年里,我的蔵书屡经更新,有一本很普通的书却一直保留了下来。这是一册古希腊哲学著作的选辑。从‮生学‬时代起,它就跟随着我,差不多被我翻破了。每次翻开它,毋须阅读,我就会进⼊一种心境,仿佛回到了人类智慧的源头,‮浴沐‬着初生哲学的朝晖。

  古希腊是哲学的失去了的童年。人在童年最具纯正的天,哲学也是如此。使我明⽩何谓哲学的,不是教科书里的定义,而是希腊哲人的懿言嘉行。雪莱曾说,古希腊史是哲学家、诗人、立法者的历史,后来的历史则变成了国王、教士、政治家、金融家的历史。我相信他不只是在缅怀昔⽇精神的荣耀,而且是在叹息后世人的改变。最早的哲学家是一些爱智慧而不爱王国、权力和金钱的人,自从人类进⼊成年,并且像成年人那样讲求实利,这样的灵魂是愈来愈难以产生和存在了。

  一个研究者也许要详析希腊各个哲学家之间的差异和冲突,把他们划分为不同的营垒。然而,我只是一个欣赏者。当我用欣赏的眼光观看公元前五世纪前后希腊的哲学舞台时,首先感受到的是哲学家们一种共同的精神素质,那就是对智慧的热爱,从智慧本⾝获得快乐的能力,当然,还有承受智慧的痛苦和代价的勇气。

  二

  在世人眼里,哲学家是一种可笑的人物,每因其所想的事无用、有用的事不想而加嘲笑。有趣的是,当历史上出现第一个哲学家时,这样的嘲笑即随之发生。柏拉图记载:“据说泰利士仰起头来观看星象,却不慎跌落井內,一个美丽温顺的⾊雷斯侍女嘲笑说,他急于知道天上的东西,却忽视了⾝旁的一切。”

  我很喜这个故事。由一个美丽温顺的女子来嘲笑哲学家的不切实际,倒是合情合理的。这个故事必定十分生动,以致被若⼲传记作家借去安在别的哲学家头上,成了一则关于哲学家形象的普遍寓言。

  不过,泰利士可不是一个对于世俗事务无能的人,请看亚里士多德记录的另一则故事:“人们因为泰利士贫穷而讥笑哲学无用,他听后小露一手,通过观察星象预见橄榄将获丰收,便低价租⼊当地全部橄榄榨油作坊,到油坊紧张时再⾼价租出,结果发了大财。”他以此表明,哲学家要富起来是极为容易的,如果他们想富的话。然而这不是他们的‮趣兴‬所在。

  哲学家经商肯定是凶多吉少的冒险,泰利士成功靠的是某种知识,而非哲学。但他总算替哲学家争了一口气,证明哲学家不爱财并非嫌葡萄酸。事实上,早期哲学家几乎个个出⾝望族,却蔑视权势财产。赫拉克利特、恩培多克勒拒绝王位,阿那克萨戈拉散尽遗产,此类事不胜枚举。德漠克利特的⽗亲是波斯王的密友,而他竟说,哪怕只找到一个原因的解释,也比做波斯王好。

  据说“哲学”(philosophia)一词是毕达哥拉斯的创造,他嫌“智慧”(sophia)之称自负,便加上一个表示“爱”的词头(Philo),成了“爱智慧”不管希腊哲人对于何为智慧有什么不同的看法,爱智慧胜于爱世上一切却是他们相同的精神取向。在此意义上,柏拉图把哲学家称作“一心一意思考事物本质的人”亚里士多德指出哲学是一门以求知而非实用为目的的自由的学问。遥想当年泰利士因为在一个圆內画出直角三角形而宰牛庆,毕达哥拉斯因为发现勾股定理而举行百牛大祭,我们便可约略体会希腊人对于求知本⾝怀有多么天真的热忱了。这是人类理带着新奇的喜悦庆祝它自己的觉醒。直到公元前三世纪,希腊人的爱智精神仍有辉煌的表现。当罗马军队攻⼊叙拉古城的时候,他们发现一个老人正蹲在沙地上潜心研究一个图形。他就是赫赫有名的阿基米德。军人要带他去见罗马统帅,他请求稍候片刻,等他解出答案,军人不耐烦,把他杀了。剑劈来时,他只来得及说出一句话:“不要踩坏我的圆!”

  三

  凡是少年时代恋过几何解题的人,对阿基米德大约都会有一种同情的理解。刚刚觉醒的求知的自我享受实在是莫大的快乐,令人对其余一切视而无睹。当时的希腊,才告别天人浑然不分的童稚的神话时代,正如同一个少年人一样惊奇地发现了头上的星空和周遭的万物,试图凭借自己的头脑对世界作出解释。不过,思维力的运用至多是智慧的一义,且是较不重要的一义。神话的衰落不仅使宇宙成了一个陌生的需要重新解释的对象,而且使人生成了一个未知的有待‮立独‬思考的难题。至少从苏格拉底开始,希腊哲人们更多地把智慧视作一种人生觉悟,并且相信这种觉悟乃是幸福的唯一源泉。

  苏格拉底,这个被雅典美少年崇拜的偶像,自己长得像个丑陋的脚夫,秃顶,宽脸,扁阔的鼻子,整年光着脚,裹一条褴褛的长袍,在街头游说。走过市场,看了琳琅満目的货物,他吃惊地说:“这里有多少东西是我用不着的!”

  是的,他用不着,因为他有智慧,而智慧是自⾜的。若问何为智慧,我发现希腊哲人们往往反过来断定自⾜即智慧。在他们看来,人生的智慧就在于自觉限制对于外物的需要,过一种简朴的生活,以便不为物役,保持精神的自由。人已被神遗弃,全能和不朽均成梦想,唯在无待外物而获自由这一点上尚可与神比攀。苏格拉底说得简明扼要:“一无所需最像神。”柏拉图理想中的哲学王既无恒产,又无室,全⾝心沉浸在哲理的探究中。亚里士多德则反复论证哲学思辨乃唯一的无所待之乐,因其自⾜而是人唯一可能过上的“神圣的生活”

  但万事不可过头,自⾜也不例外。⽝儒派哲学家偏把自⾜推至极端,把不待外物变成了拒斥外物,简朴变成了苦行。最著名的是第欧尼,他不要居室食具,学动物睡在街面,从地上拣取食物,乃至在众目睽睽下排怈和‮爱作‬。自⾜失去向神看齐的本意,沦为与兽认同,哲学的智慧被勾画成了一幅漫画。当第欧尼声称从蔑视快乐中所得到的乐趣比从快乐本⾝中所得到的还要多时,再耝糙的耳朵也该听得出一种造作的意味。难怪苏格拉底忍不住要挖苦他那位创立了⽝儒学派的‮生学‬安提斯泰说:“我从你外⾐的破洞可以看穿你的虚荣心。”

  学者们把希腊伦理思想划分为两条线索,一是从赫拉克利特、苏格拉底、⽝儒派到斯多噶派的苦行主义,另一是从德谟克利特、昔勒尼派到伊壁鸠鲁派的享乐主义。其实,两者的差距并不如想象的那么大。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都把灵魂看作幸福的居所,主张物质生活上的节制和淡泊,只是他们并不反对享受来之容易的自然的快乐罢了。至于号称享乐学派的昔勒尼派,其首领阿里斯底波同样承认智慧在大多数情况下能带来快乐,而财富本⾝并不值得追求。当一个富翁把他带到家里炫耀住宅的华丽时,他把唾沫吐在富翁脸上,轻蔑地说道,在铺満大理石的地板上实在找不到一个更适合于吐痰的地方。垂暮之年,他告诉他的女儿兼‮生学‬阿莱特,他留下的最宝贵的遗产乃是“不要重视非必需的东西”

  对于希腊人来说,哲学不是一门学问,而是一种以寻求智慧为目的的生存方式,质言之,乃是一种精神生活。我相信这个道理千古不易。一个人倘若不能从心灵中汲取大部分的快乐,他算什么哲学家呢?

  四

  当然,哲学给人带来的不只是快乐,更有痛苦。这是智慧与生俱来的痛苦,从一开始就纠着哲学,永远不会平息。

  想一想普罗米修斯窃火的传说或者亚当偷食智慧果的故事吧,几乎在一切民族的神话中,智慧都是神的特权,人获得智慧都是要受惩罚的。在神话时代,神替人解释一切,安排一切。神话衰落,哲学兴起,人要自己来解释和安排一切了,他几乎在踌躇満志的同时就发现了自己力不从心。面对动物或动物般生活着的芸芸众生,觉醒的智慧感觉到一种神的快乐。面对宇宙大全,它却意识到了自己的局限,不得不承受由神不⾜造成的痛苦。人失去了神,自己却并不能成为一个神,或者,用爱默生的话说,只是一个破败中的神。

  所谓智慧的痛苦,主要不是指智慧面对无知所感觉到的孤独或所遭受到的‮害迫‬。在此种情形下,智慧毋宁说更多地感到一种属于快乐质的充实和骄傲。智慧的痛苦来自內在于它自⾝的矛盾。希腊哲人一再強调,智慧不是知识,不是博学。再博学的人,他所拥有的也只是对于有限和暂时事物的知识。智慧却是要把握无限和永恒,由于人本⾝的局限,这个目标永远不可能真正达到。

  大多数早期哲学家对于人认识世界的能力都持不信任态度。例如,恩培多克勒说,人“当然无法越过人的感觉和精神”而哲学所追问的那个“全体是很难看见、听见或者用精神掌握的”德谟克利特说:“实际上我们丝毫不知道什么,因为真理隐蔵在深渊中。”请注意,这两位哲学家历来被说成是坚定的唯物论者和可知论者。

  说到对人自己的认识,情形就更糟。有人问泰利士,世上什么事最难,他答:“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把哲学的使命限定为“认识你自己”而他认识的结果却是发现自己一无所知,于是得出结论:“人的智慧微乎其微,没有价值”而认识到自己的智慧没有价值,也就是人的最⾼智慧之所在了。

  当苏格拉底承认自己“一无所知”时,他所承认无知的并非政治、文学、技术等专门领域,而恰恰是他的本行——哲学,即对世界和人生的底蕴的认识。其实,在这方面,人皆无知。但是,一般人无知而不自知其无知。对于他们,当然就不存在所谓智慧的痛苦。一个人要在哲学方面自知其无知,前提是他已经有了寻求世界和人生之底的热望。而他之所以有这寻究底的热望,必定对于人生之缺乏底已经感到了強烈的不安。仔细分析起来,他又必定是在意识到人生缺陷的同时即已意识到此缺陷乃是不可克服的质的缺陷,否则他就不至于如此不安了。所以,智慧从觉醒之⽇起就包含着绝望。

  以爱智慧为其本义的哲学,结果却是否定智慧的价值,这真是哲学的莫大悲哀。然而,这个结果命中注定,在劫难逃。哲学所追问的那个一和全,绝对,终极,永恒,原是神的同义语,只可从信仰中得到,不可凭人的思维能力求得。除了神学,形而上学如何可能?走在寻求本体之路上的哲学家,到头来不是陷⼊怀疑主义,就是倒向神秘主义。在精神史上,苏格拉底似乎只是荷马与基督之间的一个过渡人物。神话的直观式信仰崩溃以后,迟早要建立宗教的理智式信仰,以求给人类生存提供一个整体的背景。智慧曾经在襁褓中沉睡而不知痛苦,觉醒之后又不得不靠催眠来⿇痹痛苦,重新沉⼊漫漫长夜。到了近代,基督教信仰崩溃,智慧再度觉醒并发出痛苦的呼叫,可是人类还能造出什么新式的信仰呢?

  不过,尽管人的智慧有其局限,爱智慧并不因此就属于徒劳。其实,智慧正是人超越自⾝局限的努力,唯凭此努力,局限才显现了出来。一个人的灵魂不安于有生有灭的⾁⾝生活的限制,寻求超越的途径,不管他的寻求有无结果,寻求本⾝已经使他和⾁⾝生活保持了一个距离。这个距离便是他的自由,他的收获。智慧的果实似乎是否定的:理论上——“我知道我一无所知”;实践上——“我需要我一无所需”然而,达到了这个境界,在谦虚和淡泊的哲人怀中,智慧的痛苦和快乐业已消融为一种‮谐和‬的宁静了。

  五

  人们常说:希腊人尊敬智慧,正如印度人尊敬神圣,意大利人尊敬艺术,‮国美‬人尊敬商业一样;希腊的英雄不是圣者、艺术家、商人,而是哲学家。这话仅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的。例如,泰利士被尊为七贤之首,名望重于立法者梭伦,德谟克利特⾼龄寿终,城邦为他举行国葬。但是,我们还可找到更多相反的例子,证明希腊人‮害迫‬起哲学家来,其凶狠决不在别的民族之下。雅典人不仅处死了本邦仅有的两位哲学家之一,伟大的苏格拉底,而且先后判处来自外邦的阿那克萨戈拉和亚里士多德死刑,迫使他们逃亡,又将普罗塔戈拉驱逐出境,焚毁其全部著作。毕达哥拉斯和他的四十余名弟子,除二人侥幸逃脫外,全部被克罗托內城的市民捕杀。赫拉克利特则差不多是饿死在爱非斯郊外的荒山中的。

  希腊人真正崇拜的并非精神上的智者,而是⾁体上的強者——运动员。四年一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的优胜者不但可获许多奖金,而且名満全希腊,乃至当时希腊历史纪年也以他们的名字命名。克塞诺芬尼目睹此情此景,不噤提出‮议抗‬:“这当然是一种毫无据的习俗,重视体力过于重视可贵的智慧,乃是一件不公道的事情。”这位哲学家平生遭⺟邦放逐,⾝世对照,自然感慨系之。仅次于运动员,出尽风头的是戏剧演员,人们给竞赛获奖者戴上象牙冠冕,甚至为之建造纪念碑。希腊人实在是一个爱‮乐娱‬远胜于爱智慧的民族。然而,就人口大多数言,哪个民族不是如此?古今中外,老百姓崇拜的都是球星、歌星、影星之类,哲学家则难免要坐冷板凳。对此不可评其对错,只能说人类天如此,从生命本能的立场看,也许倒是正常的。

  令人深思的是,希腊哲学家之受‮害迫‬,往往发生在‮主民‬派执政期间,通过投票作出判决,且罪名一律是不敬神。哲人之为哲人,就在于他们对形而上学问题有‮立独‬的思考,而他们思考的结果却要让从不思考这类问题的民众来表决,其命运就可想而知了。‮主民‬的原则是少数服从多数,哲学家却总是少数,确切地说,总是天地间独此一人,所需要的恰恰是不服从多数也无需多数来服从他的‮立独‬思考的权利,这是一种超越于‮主民‬和专制之政治范畴的精神自由。对于哲学家来说,不存在最好的制度,只存在最好的机遇,即一种权力对他的哲学活动不加⼲预,至于这权力是王权还是民权好像并不重要。

  在古希腊,至少有两位执政者是很尊重哲学家的。一位是雅典‮主民‬制的缔造者伯里克利,据说他对阿那克萨戈拉怀有“不寻常的崇敬和仰慕”执弟子礼甚勤。另一位是威震欧亚的亚历山大大帝,他少年时师事亚里士多德,登基后仍尽力支持其学术研究,并写信表示:“我宁愿在优美的学问方面胜过他人,而不愿在权力统治方面胜过他人。”当然,事实是他在权力方面空前地胜过了他人。不过,他的确是一个爱智慧的君主。更为脍炙人口的是他在科林斯与第欧尼邂逅的故事。当时第欧尼正躺着晒太,大帝说:“朕即亚历山大。”哲人答:“我是狗崽子第欧尼。”问:“我能为你效什么劳?”答:“不要挡住我的太。”大帝当即叹道:“如果我不是亚历山大,我便愿意我是第欧尼。”

  如果说阿那克萨戈拉和亚里士多德有幸成为王者师,那么,还有若⼲哲学家则颇得女人的青睐。首创女校和沙龙的阿斯帕西娅是西方自由女的先驱,极有口才。据说她曾与苏格拉底同居并授以雄辩术,后来则成了伯里克利的伴侣。一代名拉依斯,各城邦如争荷马一样争为其出生地,⾝价极⾼,但她却甘愿无偿惠顾第欧尼。另一位名弗里妮,平时隐居在家,出门遮上面纱,轻易不让人睹其非凡美貌,却因倾心于柏拉图派哲学家克塞诺克拉特之清名,竟主动到他家求宿。伊壁鸠鲁的‮妇情‬兼‮生学‬李昂馨,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女。在当时的雅典,这些风尘女子是妇女中最有文化和‮趣情‬的佼佼者,见识远在一般市民之上,遂能慧眼识哲人。

  如此看来,希腊哲学家的境遇倒是值得羡慕的了。试问今⽇有哪个亚历山大会师事亚里士多德,有哪个拉依斯会宠爱第欧尼?当然,你一定会问:今⽇的亚里士多德和第欧尼又在哪里?那么,应该说,与后世相比,希腊人的确称得上尊敬智慧,希腊不愧是哲学和哲学家的⻩金时代。 wWW.nIlXs.cOm
上一章   守望的距离   下一章 ( → )
免费小说《守望的距离》是一本完本综合其它,完结小说守望的距离TXT下载的所有章节均为网友更新,与免费小说网(www.nilxs.com)立场无关,更多类似守望的距离的免费综合其它,请关注逆流小说网的“完结综合其它”专栏或全本小说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