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陇西 第八章 徐永被害的消息
逆流小说网
逆流小说网 玄幻小说 武侠小说 仙侠小说 都市小说 言情小说 校园小说 历史小说 军事小说 网游小说 竞技小说 穿越小说 耽美小说 灵异小说 同人小说
全本的小说 天堕武林 夺命柔情 滛虐江湖 催眠传奇 露水姻缘 社团奇遇 佛洛伊德 综合其它 热门小说 总裁小说 乡村小说 科幻小说 架空小说 重生小说
小说排行榜 紫烟蒾情 宝贝记事 蔷薇妖娆 失纵蒾卻 时空浪族 段家女将 剑荡天下 成田离婚 悖伦孽恋 女校老师 短篇文学 推理小说 官场小说 经典名著
逆流小说网 > 推理小说 > 风起陇西  作者:马伯庸 书号:43828 更新时间:2017/11/15 
第八章 徐永被害的消息
  荀诩接到徐永的死讯是在五月初,他几乎想把这份报告碎。

  这份公文来自于成都司闻曹正司,发给汉中司闻曹姚柚曹掾。姚柚随即将其转发给了荀诩。

  报告称徐永于四月二十一⽇傍晚在‮全安‬屋附近的小路散步途中被杀害,死因是被人从背后用钝物砸碎颅骨,整个脑袋都裂了;那两名负责其‮全安‬的司闻曹工作人员也遭到袭击,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据现场勘察,除了徐永和那两名‮全安‬人员以外,还发现了至少六人的脚印。由于两名‮全安‬人员在一开始就遭到了攻击而昏,所以他们对袭击者的印象也只限于黑⾐。

  最先发现的人是附近的一名樵夫。他看到凶案现场后,立刻跑去附近的守林人屋。守林人马上向都江堰守备‮队部‬报告了情况。结果首先赶到现场的不是司闻曹,而是成都卫戍营的人。成都卫戍营并不知道徐永的⾝份,还以为他只是一名普通蜀汉国民,于是仅仅当成一般凶杀案来处理。司闻曹一直到第二天上午才得悉这一变故,尽管他们立刻封锁了成都城及附近区域,但那时候一切都已经太晚了。凶手有一整夜的时间脫离成都盆地,他们现在可能在任何地方。

  在报告的结尾,成都司闻曹认为这是魏国针对叛逃者所做的报复行动,要求汉中方面加強对可疑人物的搜捕。

  荀诩为自己成都同行的无能而感到‮愧羞‬,他对裴绪恼怒地大喊道:“六个人!六个人!用脑子想想啊!这怎么可能是魏国⼲的!如果魏国能在成都集结一大伙人公然杀掉司闻曹重点保护对象然后全⾝而退,他们⼲嘛不去直接袭击內城皇宮!”

  裴绪用眼神提醒自己的上司说话要谨慎,以免又被人当成⽇后评议的把柄。荀诩从鼻子里冷冷哼了一声,语气变得尖酸:

  “一个‮报情‬机构,居然要等别人来通知说:‘嘿,你们重点保护的对象昨天死了。’天呐,我开始怀疑我国境內是否有真正意义上的‮全安‬场所。”

  裴绪把荀诩丢在地上的报告捡起来,略带同情地说道:“别埋怨他们了,这已经在成都引起了不小的风波,那些家伙现在是焦头烂额。”

  由于最先赶到现场的是成都卫戍营,司闻曹无法继续保守秘密。他们不得不告诉军方徐永的‮实真‬⾝份,这才换回了徐永的尸体和那两名‮全安‬人员。结果这一消息不胫而走,成都各界的反应都很強烈。一部分朝廷‮员官‬认为司闻曹居然窝蔵一个与汉室不共戴天的曹魏‮员官‬,大为愤慨;另外一部分朝廷‮员官‬则谴责司闻曹对弃暗投明者漫不经心,他们说这本来是一次绝佳的政治宣传机会;而军方也十分不満,因为司闻曹抓了条‮报情‬大鱼在手上却不肯与他们分享…总之,成都司闻曹的曹掾将是这段时间內蜀汉最不幸的人了。

  这个消息对汉中的冲击也是‮大巨‬的。谁也没有想到徐永居然在成都遇害,尤其还是在这一敏感时期。姚柚紧急召见了荀诩、杜弼、辑、马信等司闻曹‮员官‬,商讨该如何应对。

  讨论并没有产生什么有建设的成果,毕竟事情发生在成都,汉中的司闻曹鞭长莫及。与会的‮员官‬中很少有人真正觉得悲伤——毕竟徐永不过是一个魏国来的流亡者,而且他的价值已经差不多榨⼲了。‮员官‬们的愤怒只是因为他们感觉自己被冒犯了。

  唯一对徐永的死感觉到伤感的只有杜弼一个人,毕竟徐永曾经救过他一条命。

  会议最后没有得出什么结论,姚柚只是叮嘱各部门要严加防范汉中的可疑人物,然后宣布散会。辑和马信和他们的随从先后离开,而荀诩与杜弼则被姚柚用眼神留了下来。

  姚柚见屋子里只剩下他们三个,这才长叹一口气,用刻意控制过的低沉嗓音朝他们两个人问道:“你们觉得徐永的死和你们正在调查的事之间有联系么?”

  “您想听我的个人意见?”荀诩反问。

  “是的。”

  “我没有任何证据,只是一个推断。”

  “但说无妨。这是非正式的会议,不会留下记录的。”

  荀诩简单地回答道:“我认为徐永的死和李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姚柚和杜弼听到他的大胆发言以后,脸上的表情没显示出任何惊讶,显然他们也这样认为。姚柚慢条斯理地用右手把玩着一方铜兽砚,眯起了眼睛:“理由呢?没有证据,但总该有些理由吧。”

  “四月十六⽇,我被李平召见。他希望知道究竟靖安司是如何查出邓先是间谍。”

  姚柚点点头:“唔,你的报告我看到了,你回答得很得体,什么也没怈露。”

  荀诩轻微地摆了摆手:“的确,我没有向他透露徐永的具体情况,但他至少知道了两点:一,司闻曹掌握着一名价值极⾼的魏国流亡者;二,这名流亡者已经被送往成都。”

  “那又如何?即使在成都,徐永的存在也是严格保密的。”

  听到姚柚这么说,荀诩露出讽刺的微笑:“我可不这么认为,现在我对我们成都同事的能力深表怀疑。”顿了一顿,他继续说道“李平知我国机构运作,他很容易就能推断出徐永是在成都司闻曹的保护之下。接下来,只要设法从司闻曹那里探听徐永具体的安置地点就可以了。”

  “他能做到么?”

  “他已经做到了。想想看,袭击徐永的凶手至少有六个人,而且对受害者的居住地点和每⽇作息了解的都非常精确。无论规模还是策划的精细程度,都不是一两个魏国间谍就能策动起的。恕我直言,这背后必然隐蔵着一个內部人士,而且级别相当⾼。”

  “确实是非常大胆的猜想。”姚柚把铜兽砚放回到桌子上。

  一直没说话的杜弼忽然揷道:“即是说,你认为李平在得知徐永的存在后,惟恐他会怈露出烛龙的⾝份进而对自己造成威胁,于是暗中利用在成都的势力策划了这起暗杀?”

  “不错,可惜我没有任何证据来证明这一点。”荀诩说的很坦然,语气里带着一丝遗憾。

  姚柚和杜弼脸上都露出了理解的表情,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会议就这样结束了,姚柚要求靖安司继续保持目前的工作态势,他也答应会派遣一个人去成都旁听对徐永谋杀案的调查进展,并把进度及时反馈给汉中。

  从会议室出来以后,杜弼和荀诩并肩而行,这一段暗灰⾊的砖石结构走廊此时只有他们两个人,脚步声的回响显得很清晰。

  忽然,荀诩侧过头去,对杜弼低声说道:“我对徐永的事很遗憾。”

  后者将复杂的眼神投向头顶伸展至北方的青⾊檐角,表情有些哀伤:“…他认为我国能给予他一个更好的人生,所以才对我投诸信任。我让他失望了。”

  “这件事不是你能控制的,你已经尽力。”

  “也许把他送去成都是一个错误。”

  “听着,辅国,徐永的死是一个悲剧。但是,⾝为‮报情‬
‮员官‬我们有时候必须要显得冷漠无情,因为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荀诩试图说服杜弼。他想起来以前辑说过他这位‮生学‬唯一的缺点就是有些多愁善感。

  杜弼伸出手拍拍荀诩的肩膀,露出一丝感的笑容:“不必担心,孝和,这我知道,这又不是第一次了。”

  两个人沉默地朝前走了几步。荀诩想转换一下气氛,于是再度开口问道:

  “对了,你那边进度如何?”

  靖安司负责內务侦察与行动,而杜弼执掌的军谋司则负责将各地递上来的‮报情‬汇总、整理、分析。两个部门对彼此都是不可或缺的。由于目前针对李严与“烛龙”的调查只有四个人知情,所以关于这方面的‮报情‬杜弼不得不亲自把关。他的工作就是仔细排查过去五年內汉中一切‮报情‬流动和可能怈密的环节,希望籍此将“烛龙”分离出来。这不是件容易的差事。

  “唔,最近我在重新审议两年之前的那次行动,那是你和烛龙的初次手吧?”

  听到杜弼这么说,荀诩神⾊黯然了一下。那是一次刻骨铭心的失败,他倒在了距离胜利最近的地方。不过荀诩随即恢复了慡朗的表情:“糜冲那次?你可曾发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

  “目前还没有,工作量太大了。数以百记的文书、会议记录、信函、供词和出自靖安司的冗长报告要阅读、比较,这些只能我一个人来做。”杜弼语气似是在揶揄荀诩。

  荀诩耸耸肩膀:“能者多劳嘛。”

  两个人来到走廊的一个转角处,面恰好走来一名急匆忙的侍从。这个冒失的家伙脚步急促,险些跟两个人头相撞。他狼狈地停稳脚步,抬头一看居然是荀诩,慌忙敬了一个礼,然后急切地说:“荀从事,裴大人刚刚捎来口信,请您立刻返回靖安司。”

  荀诩和杜弼对视了一眼。荀诩问道:“他在口信里提到过发生了什么事吗?”

  “是的,大人。”侍从回答得毫不含糊。

  “是什么?”荀诩的口气变得紧张严厉起来,如果不是特别重大的事,裴绪不会这么急着找他。

  “您的小已经‮全安‬抵达南郑,她们目前都在靖安司专属的驿馆里等候您,大人。”

  荀诩抬抬眉⽑,努力想装出一副处事不惊的平静表情,不过他失败了。

  荀诩是在建安二十四年结的婚,那年他二十五岁。子是一位同僚的女儿,姓赵,相貌很普通,但格温柔贤淑。结婚以后,夫二人关系一直非常融洽,并在建兴二年有了一个孩子,名字叫荀正。建兴五年,丞相府北移汉中,开始筹备北伐事宜。荀诩也随整个靖安司副司迁⼊汉中。按照规定,低级官吏不允许携带家眷同往,于是荀夫人和荀正留在了成都,和她⽗亲居住在一起。

  由于靖安司事务繁杂,从建兴五年到建兴八年整整三年期间,荀诩只回了成都一次,而且那次还是调职到江东前顺便去探望一下,平时夫两个人就以书信来往。这种两地分居的状况一直持续到了建兴九年初,荀诩的官秩升了一级,由原来的“比三百石”升到了“三百石”够资格将家眷迁来汉中了。于是荀诩提了申请,并于三月份得到了批准。荀夫人和荀正得到许可后立刻动⾝,终于在五月初风尘仆仆地抵达南郑。

  荀诩离开“道观”拜别杜弼以后,二话不说,直接赶往靖安司专属驿馆。到达时他注意到馆门前停放着数辆马车。从马车篷侧的⾚乌角旗来看,他们是每月往返于南郑与成都之间的固定信使车队。荀夫人显然就是搭这些马车过来的。

  他站在驿馆门口,用双手潦草地抚了抚发髻,然后才迈进馆门。一进去,就听到厅里传来一声响亮的叫声:“爹爹!”然后一个七岁大小的男孩跳出来,‮奋兴‬地一下子扑到荀诩怀里,又叫又跳。

  荀诩把自己的儿子搂在怀里,轻轻地‮挲摩‬着他的头,喃喃地说道:“长⾼了,正儿,你长⾼了…”

  “正儿好想爹爹。”

  “爹也可想你了呢。”荀诩爱怜地拍了拍他的脸,小孩子虽然才七岁,眉宇间隔已经依稀有了他⽗亲的模样。这时一阵脚步声传来,荀诩再次抬起头来,看到自己的子笑盈盈地站在面前。长途跋涉的疲惫仍旧残留在荀夫人的脸上,但她笑得还是那么温柔,与新婚时相比一点没变。

  “阿缇,你们来了?”

  “我们来了,相公。”

  “一路都还顺利吧?”

  “嗯,还好,就是正儿不太喜坐马车。”

  两个人简短地寒暄了两句,没有多说什么,他们把心情留给彼此的眼神去表达。荀诩蹲下⾝去,用一只手把荀正抱起来搂在怀里,然后起⾝牵住了子的左手,手很耝糙,那是长年累月劳作的结果。荀诩略带歉疚地用大拇指蹭了蹭她指肚上的老茧,说:

  “阿缇你们累了吧?房子已经都给你们预备好了,行李回头叫驿馆的人送过去。”

  “相公,那咱们先回家去吧。”

  荀夫人轻声回答。听到“回家”这两个字从老婆边轻轻滑出,荀诩在一瞬间感觉到一阵温馨的震颤,幸福感如同长江的嘲⽔一样涌⼊⾝体。烛龙也罢、李平也罢,这些烦心的事在这一时刻都变得无关紧要、微不⾜道。自从三月以来累积的疲惫、焦虑与沮丧仿佛秦岭山头的积雪一样消融,被这一声“回家”的呼唤洗涤一空。

  荀诩以前回的是一间砖石结构的独院空旷民房,而现在他终于有了回“家”的感觉。

  一家人‮理办‬完手续,一起走出驿馆。荀诩一手抱着儿子,一手牵着老婆,乐呵呵地登上事先预备好的一辆简易马车,朝着自己家的方向而去。

  “有家室的人真好啊…”在驿馆门口站着的裴绪目送着那三个人离去,用羡慕的口气感叹道。刚才他一直站在旁边,而荀诩居然没顾得上理他。一旁的阿社尔揶揄他道:“羡慕了吧?汉中又不是没有女,裴大人,勇敢一点。”

  “算了吧,这儿的…我宁可去你们南蛮找一个。”

  “啧,口味倒还很重。其实也没什么差别,吹了灯都一样的嘛。”

  裴绪瞪了他一眼,悻悻地闭上嘴,这个话题他可不是阿社尔的对手。他们两个走进驿馆,命令驿馆卒套一辆车,把荀夫人从成都带来的行李送到荀诩府上去,又派人给荀诩去送了一坛好酒和一些新鲜蔬果,算是靖安司同仁一起送的贺礼。

  这些事做完以后,裴绪又对阿社尔说:“你去靖安司一趟,替荀从事请个假。就让他好好歇上一天吧。”

  “唔,好的,让荀大人好生歇息一下吧。反正最近没什么大事。”阿社尔拍了拍手掌,表示赞同。

  阿社尔没有想到的是,他这句话的有效期仅仅持续了十二个时辰。

  轻柔的夏风吹过秦岭的崇山峻岭,然后逐渐消融在两军营帐之间。现在已经是凉慡的夏季,但在这一段秦岭的山坡上依旧涌动着宛如冬⽇的肃杀氛围。

  两支军队的营地相隔并不远,他们之间是一片微微隆起的山坡构成天然的界限。山坡的两翼都铺満了牛⽪或者⽑毡的灰⽩⾊帐篷,仿佛雨后一瞬间生长出来的‮菇蘑‬。现在已经接近⻩昏,十几处篝火已经点燃,黑烟缓缓升向郁的天空。附近稍⾼的丘陵竖起零星的木制了望塔,写着“大汉”、“诸葛”或者“大魏”、“司马”的旗帜飘扬其上。在更外围,两圈以鹿角、石块和木头所组成的围栏标出了双方所控制的区域。

  自从三月份司马懿遭遇了惨败以来,蜀汉与魏军的对峙已经持续了两个多月。

  “丞相。”姜维从诸葛亮的⾝后出现。诸葛亮头也没有回,视线仍旧固定在远处的魏军大纛。司马懿就像一只该死的乌⻳,把自己完全缩进壳里,任凭汉军如何挑战也不为所动。

  “丞相,有些东西我需要给您看一下。”

  “哦?”姜维从怀里取出两封信,用双手恭敬地给诸葛亮。诸葛亮接过信,看完之后,淡淡说道:

  “是时候回汉中了。”

  老人的语气里充満了遗憾和疲惫,他将两封信都搁到⾝旁的木盒之中,摆了摆手。

  五月五⽇下午,荀正站在自己新家门前,⾼⾼仰起头盯着门外一棵⽩杨树树顶的⿇雀窝,窝里的四只雏鸟正探出头嗷嗷地叫着。荀夫人头裹蓝布,手持扫帚里里外外地做着大扫除;而他的爸爸则坐在门槛上,用一把小刀费力地削着木,脚边搁着一片牛⽪和几枚铜钉。

  蜀汉丞相府司闻曹靖安司从事荀诩荀孝和现在的任务是为他儿子做一把能打鸟的弹弓,他觉得这不比捉拿烛龙容易多少。

  弹弓的做法他很清楚,但“知道”跟“会做”是两码事。荀正每隔一会儿就把头探进院子,问爹爹你到底做好没有。荀诩一边安慰他说再等一下,一边后悔自己参加的是靖安司而不是军技司。他几乎想把谯峻叫过来帮忙了。

  只听啪的一声,荀诩又一次把木削坏了。他绝望地抓了抓头,重新拿起一新的树杈。在他脚下已经散落了十几削坏了的残渣。

  就在这时,院外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荀诩闻声抬起了头,停下手中的活计,表情变得严肃起来。很快马蹄声由远及近,然后停在了院外。荀诩放下小刀,站起⾝来。他看到阿社尔出现在门口,荀正好奇地看着这个南蛮汉子。

  阿社尔的表情很严肃,显然有了什么大事发生。于是荀诩的眼神立刻从一位慈⽗变成了严厉的靖安司从事。

  “发生什么事了?”

  “杜大人希望您立即到他那里去,越快越好。”

  “他说了是什么事情吗?”

  “没有。”

  荀诩唔了一声,他大概猜到一定是跟李平或者烛龙有关系的事,所以才要对阿社尔保密。于是荀诩转⾝跟老婆叮嘱了两句,然后快步走到门口,忽然又停住了脚步。

  “对了,阿社尔啊…”荀诩一指地下的那摊零件“你既然来了,就索多呆一会儿吧,帮我做个弹弓。”

  “弹…弹弓?”阿社尔大吃一惊。

  “不错,弹弓。”

  荀诩很⾼兴能摆脫这个差事,据说南蛮人对做弹弓颇有一套,曾经让南征的汉军吃尽苦头。他拍拍阿社尔的肩膀,走出门去。

  门外的小荀正失望地望着他,孩子的直觉告诉他他爹爹又要出门了。荀诩摸摸他的头,蹲下⾝子说:“爹爹还有工作要作,很快就回来;就让这位叔叔帮你做弹弓好了,他可厉害了,做的弹弓能打下天上飞的鸽子。”荀正惊讶地瞪大了眼睛,转过头去纠莫名其妙的阿社尔。

  荀诩出了院门,跨上马背,飞快地朝着靖安司而去。从他家到靖安司之间的路他不知道走过多少次了,但从来没有象这一次这么紧张。杜弼知道他正在休假陪老婆孩子,所以如非是有异常紧急的事态,他是不会轻易打搅荀诩的。

  “烛龙还是李平?”

  这是荀诩见到杜弼后的第一句话。杜弼没有正面回答,也没有问候荀诩的家庭生活,而是挥挥手让他随自己来。

  两人并肩走到杜弼的屋子里,荀诩注意到杜弼的几案上铺満了竹简、素绢和⿇纸。他认出这些文件全部都是建兴七年的,毫无疑问它们都与糜冲事件相关。

  杜弼关好门后,从案子上拿出一枚暗青⾊的竹简,递给荀诩,然后说道:

  “我已经审完了糜冲事件的全部相关文书,发现了若⼲疑点,所以我希望找你这个当事人确认一下。如果这些疑点得到证实的话,我们必须立刻采取行动。”

  “我知道了。”

  “建兴七年三月五⽇凌晨,靖安司会同南郑卫戍‮队部‬对辽县的五斗米教徒进行了一次大搜捕,没错吧?”

  “是的,那一次行动我们拘捕了一百多名教徒,不过糜冲、⻩预和其他几名主脑人物都逃脫了。”

  “据报告,你收到这份‮报情‬的时间是在三月四⽇的下午,而展开搜捕行动是在三月五⽇凌晨丑寅之,为什么这么迟缓?”

  荀诩皱起眉⽑回忆了一下,然后说道:“我们预定是在三月四⽇酉时出发的,预定在三月五⽇子丑时到。不过因为有南郑的城戍守‮队部‬参与,所以迟了大约一个时辰。”

  “唔,我也查到了城戍‮队部‬调动的文令,签发者是成蕃。”

  “不错,那时候他是担任南郑的戍城尉。”

  “他事后有跟你解释‮队部‬迟到的原因吗?”

  荀诩被杜弼步步紧弄得有些不舒服,感觉像回到了自己被评议的时候,而杜弼的问题要比那些评议‮员官‬尖锐多了。

  “他说卫戍‮队部‬的人手并不够,为了能支援靖安司,必须重新规划南郑的布防,所以才多花了一些时间。”

  杜弼一下子又跳到另外一个话题:“这次搜捕的目标人物是在你们进行突袭的前一刻逃跑的,你确实是在报告上这么写的吧?”

  “对,各种迹象都显示目标是临时接到警报然后仓皇撤退的。”

  “很好…”杜弼的脸上浮现出一丝琢磨不透的笑容,荀诩模糊地感觉到了这笑容背后的寓意,但又不愿承认,于是安静地站在原地,等待着下一个问题。

  杜弼拿起另外一份文书,将它在荀诩面前打开,荀诩认出这是自己亲手写的报告。杜弼念道:

  “三月六⽇,⻩袭等人袭击了工匠队伍,并裹挟其中一名工匠打算循褒秦小道逃到魏国境內。靖安司在道口做了埋伏,结果反而中了敌人调虎离山之计。结果糜冲借这个机会潜⼊军技司,窃取了弩机的图纸。没错吧?”

  荀诩不情愿地点了点头。

  “我很久不在汉中,不太了解。不过军技司的守备工作也是由南郑的卫戍‮队部‬负责么?”

  “对,军技司的警卫算卫戍‮队部‬编制,只是比较‮立独‬,不与其他‮队部‬混编。”他又加了一句“不过行政上仍旧归成蕃统属。”

  “这就是了。”杜弼似乎就在等着荀诩这句话,他从案几上拿出一片竹简,这枚竹简长约五寸,一端削尖,颜⾊暗⻩。“这是三月六⽇当天上午以戍城尉的名义发出的一份调令,调令要求军技司分拨三分之一的守卫前往南郑北部山区进行临时警戒。”

  “哦,我在三月五⽇确实请求他派遣卫戍‮队部‬对靖安司进行支援。”

  杜弼不以为然地摇了‮头摇‬:“但有必要连军技司那种要害部门的守备都调‮出派‬来吗?这太不合乎常理了。我查阅了一下三月五⽇的城防部署,发现当时城內还有五十名负责警戒马厩与武器库的士兵。为什么成蕃他要舍近求远,放着这五十名士兵不用,专程从军技司调人过来呢?”

  “难道你…”荀诩盯着杜弼,心跳开始有些‮速加‬。

  “不错!”杜弼肯定了荀诩的眼神“我不知道是不是巧合。靖安司的每一次成功,都是在卫戍‮队部‬不知情的情况下完成的:比如在青龙山对糜冲的伏击以及⾼堂隆卧底;而靖安司先后两次的功败垂成,却都很‘巧合’地与戍城尉的反常行动有关系。第一次戍城尉的迟缓动作导致了糜冲、⻩预等人的逃脫;第二次,戍城尉的调令让军技司的防卫力量削弱了一半,以致敌人乘虚而⼊并最终得手。现在这位戍城尉就很‘巧合’地成为了李平的幕僚。很抱歉,孝和。”

  杜弼分析完以后并没有说出结论,他相信荀诩能清楚地觉察到暗示。荀诩不安地,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才好。杜弼的犀利分析就如同汉军引以为豪的利弩,轻易就刺破了荀诩的心理甲胄,強迫他面对他最不想面对的两个事实中的一个。

  “那么…成蕃现在在哪里?”

  “据负责监视的人称,今天他刚刚返回汉中。这也是我急忙把你叫来的原因。狐忠也回来了。”

  荀诩心算了一下,狐忠姑且不论,成蕃在四月二十⽇才押送粮草出发,今天才五月五⽇他居然就回来了,速度快得令人生疑。想到成蕃突然上前线的突兀,荀诩不得不倾向于相信杜弼所点破的事实。

  “必须立刻采取点什么行动才行!”一直是属于行动派的荀诩脫口而出。而这一次杜弼比他更快一步,已经走到了门口:

  “不错,我们快走吧。”

  荀诩惑不解地问道:“去哪里?”

  “粮田曹。”

  午后令人昏昏睡的热风吹动了青⾊窗帘,金⻩⾊的光从布幔隙悠闲地流进屋子。罗石看着窗外太的⾼度,心算了一下时间,再有一个时辰他就可以下班回家了。想到这里,他不噤长长伸了一个懒,这种倦怠情绪传染了整个屋子里的人,一时间呵欠声此起彼伏。自从与魏国开战以来,粮田曹难得有象今天下午这样的清闲时光。

  说实话,罗石并不喜他自己的这份工作:枯燥、乏味而且薪俸菲薄。作为粮田曹的一名书吏,他每天的工作就是清点粮仓库存,计算出⼊,然后把一连串数字抄录在帐簿上,⽇复一⽇。罗石甚至偶尔会羡慕起前线的士兵来,他们的工作虽然危险但却不缺少情。

  “也许当年班超也是怀着这样的心情去西域的吧。”他有时候这样感慨。不过罗石自己也清楚,自己永远也做不出“投笔从戎”这种事情来,其实年轻时候他是想做一个诗人的…罗石把双手缓缓伸向几案,开始饶有兴致地把⽑笔、刻刀、墨盒、砚台、算筹以及几本竹简帐簿按不同次序排列,这是蜀汉书吏们消磨时间的一种方式。

  这时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书吏们纷纷低下头去装成很忙碌的样子。一名同事手里拿着一叠文书推门进来,一进屋就嚷道:“丞相府来的押粮回执,你们谁处理一下?”屋子里的人都陷⼊了沉默,谁也不愿意让这份突如其来的工作破坏自己的惬意心情,于是彼此张望,希望能有一个人站出来自告奋勇。

  “押粮回执”是开赴前线的运输‮队部‬随⾝所携带的文书,里面写有本次运粮的数量、半途损耗、后方库存状况等;等到运输‮队部‬返回南郑的时候,押粮回执上还会多出前线存粮状况、消耗速度等记录。粮田曹的书吏需要将这些数字记录与南郑本⾝的库存以及以往出粮率做对比,看数字是否相符。回执的作用一是给予前线指挥官和后勤部门一个量化直观的补给状况;二是防止发现私呑贪污等行为。这项工作并不难,但是很烦琐,书吏们往往需要跑到郊区的粮仓亲自去挨个稽核。

  “那么还是我来处理吧。”

  罗石懒洋洋地拿⽑笔杆搔了搔耳朵,举起了手。前一阵子他刚刚对南郑粮草库存做过一次普查,正好报告还搁在他的案头,数据是现成的。

  他从同事手里将押粮回执接过来,练地拆开封绳,将一片片竹简摊开在案面上。然后他从另外一侧的竹简里挑出南郑四月份粮草库存情况报告,并把一把算筹摆在了两堆竹简之间。

  工作的程序其实非常简单,罗石先看了一眼回执的数字,摆出若⼲算筹在面前;然后再看一眼库存的数字,依照特定的公式对算筹再做一些增减;最后统计算筹的数目并把结果刻在一枚新的竹简上。罗石期望能在下班前把这件事弄完。

  忽然,他扫过一眼回执的某一处数字,感觉到有些地方不大对劲。罗石已经在这个职位⼲了七年,凭直觉就能觉察到统计数字中的不协调感。

  “一定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

  罗石喃喃自语,俯下⾝子又仔细地查看了一遍文书,数字没什么破绽,但违和感依旧。这可能只是他的错觉,不过现在是战争时期,任何一个疏漏都可能导致大⿇烦。出于责任感,罗石觉得还是有必要确认一下。他站起⾝,对坐在屋子对角线的一个书吏喊道:

  “喂,老彭,三月份的粮草库存数据还在吗?”

  “哦,就搁在那儿呢,后头右边起第三个柜子。”

  罗石起⾝从屋后柜子里取出自己想要的文件,快步走回自己的案几,展卷细读。他的眼神不断在这三份文件之间来回巡梭,文书上的数据象投⼊池塘的石头一样,在他脸上震出一圈圈惊疑的涟漪。到了最后,他不噤按住口,轻声惊叹道:

  “天哪,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荀诩和杜弼到达粮田曹的时候⽇已西斜,曹內官吏都纷纷准备下班回家。这两个不合时宜的访客理所当然地遭到了冷遇和⽩眼。

  “对不起,荀从事。据规定,粮草相关的文书都是机密。您需要填写三份申请表格,我们会尽快审议。”一名主管用纯粹事务的冷漠腔调对荀诩说,并不时偏过头去看窗下的⽇晷,表现得很不耐烦。

  荀诩強庒住怒气说:“大概要多久?”

  “快的话大约三⽇,不过您知道,现在军情紧急,我们的事务也很庞杂…”官吏眯起眼睛慢条斯理地回答道,两只手抄在袖子里,同时心里催促这两个讨厌的家伙赶紧离开。

  荀诩曾经与粮田曹打过一次道。那是在糜冲事件的尾声,荀诩要求截留怀疑蔵有弩机图纸的运粮车队,却被粮田曹以“军情紧急”为由拒绝,结果导致图纸在最后一刻流⼊魏国。荀诩一直对粮田曹的这种官僚态度耿耿于怀。而现在,这种恶劣印象显然更深了。

  荀诩猛然上前一步,两只眼睛怒气冲冲地瞪着那官吏。即使是东吴也曾经对他完全开放过‮报情‬资源,现在居然被自己‮家国‬里的小小机构吃个闭门羹,荀诩的自尊心感觉受到了伤害。他用食指指着主管,一字一顿地威胁道:

  “现在是紧急事态!我以靖安司的名义要求开放档案让我们调查!”

  “粮田曹是南郑的要害部门,任何调查都必须以不损害其正常工作秩序为前提。”

  官吏丝毫没有退让。他明⽩丞相府內微妙的权力平衡,知道哪些‮擦摩‬必须予以重视,哪里‮擦摩‬可以置之不理。靖安司的后台是杨仪,而粮田曹是魏延将军的势力范围;杨仪断不会为了靖安司而去主动挑衅的。

  看到对方这种恶劣态度,荀诩然大怒。他猛然顶到官吏面前,鼻子几乎贴到了对方的鼻子;官吏吓了一跳,颤着声音说:“你要⼲嘛?”荀诩也不理睬他,一把揪住对方⾐襟,挥拳作势要打。站在一旁的杜弼连忙挡住荀诩的去势,沉声道:“孝和…小不忍则大谋,现在不是闹事的时候。”荀诩这才勉強抑制住自己怒气,悻悻松开已经吓得面如土⾊的官吏。

  这番小冲突昅引了好几名书吏的视线,包括门口的卫兵也都朝里面张望。杜弼见状,拉住荀诩的胳膊悄声道:“既然已经跟对方撕破了脸⽪,想来今天是不会有什么成果了,我们先走吧…”荀诩恶狠狠地扔下一句“啐,胥吏!”然后和杜弼一同离开了粮田曹。

  出了粮田曹的大院,两个人站在大门口等小厮牵马匹来。荀诩鼓起腮帮子,气哼哼地望着天空的晚霞不说话,两只脚轮流敲打着地面。杜弼笼起袖子睥睨着他,也不作声。过了一会儿小厮远远地牵着马走过来,杜弼这才轻咳了一声,侧过头去对荀诩说:

  “孝和,我知道你在想什么。”

  “唔?”荀诩翻了翻眼⽪。

  “你是想派阿社尔半夜潜⼊粮田曹去偷吧?”

  “…”“我明确告诉你,不可以。那会惹下大子的。”

  荀诩冷哼了一声,露出被人说中心事的不舒服表情。就在这时候,一名书吏从他们两个人⾝旁走过,在擦肩而过的一瞬间,他偏过头小声说道:“两位大人,请借一步说话。”说完这名书吏作了个手势,然后匆匆离去。

  荀诩和杜弼对视一眼,二话没说,立刻紧跟上那个人。他们两个尾随着他走出粮田曹,一路七转八转到了城郊一处荒僻之地(粮田曹的办公地点本来就在城外)。这里是一处废弃的小庙,年久失修,显得破败不堪。庙的內部缀満了蜘蛛网,神像被几寸厚的尘土覆盖,看不清楚本来样貌;墙壁上的土坯裂开很大的隙,看起来整个建筑结构岌岌可危。

  三个人都进了庙以后,那人示意他们不要说话,先仔细看看周围,再小心地把两扇糟朽不堪的木门掩上,这才转过⾝来面对着荀诩与杜弼。借着窗外落⽇的余光,荀诩看到这是一个四十多岁的枯瘦中年人,⾝穿着书吏特有的褐⾊短袍,右手食指有明显的墨迹与刀伤,这是一名老资格书吏典型的特征。他长着一张循规蹈矩的方脸,但现在的表情却混杂着不安与‮奋兴‬。荀诩注意到他的袖管形状怪异,里面显然蔵着一些硬东西。

  “两位大人,请问你们是军正司的么?”书吏怯生生地问了一句,荀诩毫不迟疑地点了点头。书吏露出如释重任的表情,但接下来却又言又止,左手不时‮挲摩‬着右边的袖管。

  “不必紧张,慢慢说,我们洗耳恭听。”荀诩知道这时候需要软导,否则对方可能会临时反悔。

  “我不知道该不该说,也许只是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可是…”

  “说出来吧,也许在我们眼中那是些有价值的东西。”

  听到荀诩的鼓励,书吏这才犹犹豫豫地从袖管里菗出几竹简,握在手里,正面朝上。

  “我是粮田曹的书吏罗石,我怀疑…呃…只是怀疑…粮田曹內部——或许是押粮‮队部‬內部——有人在非法侵呑南郑的储备粮草。”

  荀诩不动声⾊,示意他继续说下去。军正司是汉中的纪律检查部门,‮员官‬的渎职、贪污以及滥用职权都归他们管。罗石显然把他们误认成是军正司的人,于是来举报‮败腐‬事件。但荀诩没有说破自己的⾝份,而是继续听下去。

  “我今天检查了一遍三月份、四月份的粮草库存与押粮回执,发现了一些奇怪的事情。三月底的时候,南郑的粮草库存官方记录跟前线存粮比例是五比一;这一比例在四月初升到了七比一。”

  “这个比例说明了什么?”

  “是这样的。”罗石一涉及到专业问题,说话就流畅起来“这是后方粮草库存和前方粮草库存的一个比值,比值的⾼低说明了我军补给力的持续能力以及补给线的运输效率。比例越⾼,说明运补效率越低。一般来说,这个比例应该是在四比一,战时可能会升到六比一或者七比一,超过七比一就意味着前线出现了粮草不⾜的状况。”

  “明⽩了,继续。”

  “这个情况持续到四月中旬仍旧没有好转,与前线存粮比例攀升到了八比一;但四月底的时候,这一比例突然回落到了六比一。我查阅了相关记录,发现这个比例的下降并非因为运输效率的改善,而是帐面上的数字被人调整…”

  荀诩挥了挥手,颇为无奈地说道:“技术细节可以略过,直接说结论吧。”

  “哦…好…”罗石有些尴尬“简单来说,有人篡改了四月份的南郑粮草库存绝对数,以致从帐面数字上来看前线补给很充裕;而据‮实真‬库存量,前线从三月底一直持续的补给危机实际上依然存在,没有好转。”

  “你又是怎么知道的,有什么证据吗?”

  “我手里恰好有一份四月份的库存统计表,这是我在四月十九⽇亲自去核实过的;而那份被篡改过的统计表则是在四月二十⽇公布出来的。两者之间的库存量相差了将近五十万斛,据此计算出的前线粮草状况当然也就截然不同。”罗石说完把那几竹简到了荀诩手里。

  “换句话说,有人试图通过修改库存数据来掩盖前线的补给问题?”

  “是的,前线的粮官是参考那份篡改的数据来做调配的。只要它还没被纠正,前线就会误以为后方正源源不断地运送粮草上来,而实际上我们并没有那么多粮食。篡改者就可以利用差额中私囊了。”

  “唔,我们明⽩了。”杜弼说,荀诩若有所思地将那几枚竹简反复观看,没动声⾊。

  “希望你们能够尽快采取行动,不然时间长了对我军是一个极大的损害。”罗石咽了咽唾沫,又紧张地补充道“还有,你们能不能不告诉别人是我举报的?我听说军正司有这样的规定…”

  杜弼宽慰他道:“放心好了,整个调查过程都不会提及到你的存在。”

  “那就好,那就好。”罗石这才如释重任,刚才他一直不安地揪着袖管,现在终于松开了手。他冲两人鞠了个躬,抬起头小心翼翼地问道:“那两位大人,我能走了吗?”在得到了肯定的答复以后,罗石转⾝推开庙门,左右看看没人在附近,一溜烟跑了出去,⾝形很快隐没在夜幕之中。

  等到罗石离开以后,杜弼这才重新将门掩上,他回到庙中问荀诩:“你觉得怎样?有价值吗?”

  荀诩用手指灵活地把玩着那几枚竹简,脸上浮现出一种奇妙的表情:“这件事的內幕我还没调查过,不好下什么结论,不过…我倒可以看出谁能得到最大利益。”

  “哦?”杜弼眉头一挑。

  “如果后勤部门宣布补给不成问题——不管是不是真的——那么前线军队就不会轻易撤退,诸葛丞相也就会一直呆在军中…”荀诩说到这里,眼神陡然变得锐利起来,语气也浸満了恶意的揣测。

  “…然后汉中的某个人就可以悠哉游哉地做任何他喜做的事情了,没人能妨碍他。” WWw.NIlXS.CoM
上一章   风起陇西   下一章 ( → )
免费小说《风起陇西》是一本完本推理小说,完结小说风起陇西TXT下载的所有章节均为网友更新,与免费小说网(www.nilxs.com)立场无关,更多类似风起陇西的免费推理小说,请关注逆流小说网的“完结推理小说”专栏或全本小说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