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流河 第8节 接任笔会主编
|
逆流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巨流河 作者:齐邦媛 书号:43646 | 更新时间:2017/11/9 |
第8节 接任笔会主编 | |
一九九二年五月初的一天早晨,兰熙家人打电话给我,问我能不能立刻去她家一趟?我到她家书房,看到她双手环抱打字机,头俯在打字机上哭泣。她抬头对我说:“邦媛!我翻不出这首诗,季刊下一期要用,我怎么办?”那是⽩灵的短诗《风筝》。过去整整二十年间,季刊大约英译二百多首湾台新诗,几乎一半是她快快乐乐的译作,如今兰熙出现失忆现象。当时无可奈何,以承受好友阵前托孤的心情,我接下笔会英文季刊的编务。 以前只知道兰熙经常用殷之浩先生支票付款,我接编后,殷先生病中,尚主动送五十万元至季刊,宣扬文学成就。政治和文化政治刊物,有新闻局、外部每期买数百本赠送友邦,书款便是我们全部的收⼊。文建会有一位颇为“同情”的专员私下指点我们,可以“文化遗产专栏”计划前往申请补助,所以我请曾上过我台大“⾼级英文”班的艺术史组的生学颜娟英和陈芳妹,轮流为季刊每期写一篇英文论文。颜娟英在哈佛得学位,回国任中研院史语所研究员,由“唐代佛教之美”写起;陈芳妹在伦敦大学得学位,回国任故宮博物院研究员,由“家国垂器——商周贵族的青铜艺术”开端,一直写了十年,助季刊得到文建会补助印刷费。 最艰困时。好友文月代为申请得到她的⽗亲“林伯奏先生基金会”补助部份稿费等。有两次助理月薪发不出来,隐地人私捐助度过难关。笔会有一个堂皇的理事会,定期开会而已,对于我实际的困境,只说“能者多劳吧…”聚餐结束各自回到舒适的本职。我満七十岁的时候,实在⾝心俱疲,请理事会务必找人接替,他们嘻嘻哈哈地说:“你做得很好呀,人生七十才开始啊。”说完了又散会了。 我在笔会季刊快乐地建立了一支稳健的英译者团队,我们称为"theteam"。最早的一位是康士林(Nicholaskoss),他在一九八一年初到辅仁大学英文系任教时,远在台大兼课的谈德义介绍给兰熙和我。康教授是天主教圣本笃会的修士,印第安纳大学比校文学博士,专修比较小说、西方文学中的国中、宗教与文学、华裔美籍作家作品研究、中英翻译小说。我接任主编后,他是我最可靠的译者与定稿润饰者,我所写的每期编者的话都请他过目。⽇后我经手在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编译的书里书外,他也都是我第一位读者(英文,reader,亦有“校阅”之意)。近二十多年间,我们小自字斟句酌谈译文,大至读书、生活,一见面就谈不完。他知道我多年来以珍·奥斯汀《傲慢与偏见》作头书,⾝心得以舒适,每到英美旅行、开会,常给我带回各种版本、录音、录像带。二000年我读到柯慈的新作《屈辱》,大为此书创意所昅引,坚持他菗空读一遍,我们可以好好讨论一番。拥有真正的比较文学的文友,实在难得! 因为他在宗教的献⾝精神,对人有由衷的同情。兰熙初病之时。有一次我们数人在约好的餐厅久候她不至,他沿着逸仙路那条巷子挨家找去,果然在另一家餐厅找到她。我搬至“最后的书房”后,他经常由新庄到桃园来看望,邀同行友人如李达三、⾼天恩等来谈谈中外文坛近况相当年乐事,中英并用,令我重温当年一笔在手,推敲两种文字之间的房门,顿忘山中岁月之隔绝。一九九0年代初期加⼊我们队伍的鲍端磊也是辅大英文系教授,他多年来且在湾台最老的英文报《国中邮报》写专栏,最爱诗意強的作为,至今仍是我们最好的伙伴。 辅仁大学另一位加人我英译团队的是欧玮。他担任辅仁外语学院院长时,与康教授热忱推动的翻译研究所,一度遭教育部搁置,兰熙与我曾到⾼等教育司陈情,力言翻译人才学术培育之重要。终得通过。该所第一、二两届的毕业生皆极优秀,如吴敏嘉、汤丽明、郑永康、杜南馨皆为笔会季刊英译散文、小说与艺术家评介逾十余年,我们看到了培育的花果,満是欣慰。其中吴敏嘉是我台大的生学,英译萧丽红《千江有⽔千江月》,杜南馨英译平路《行道天涯》,更于二000年和二00六年由哥伦比亚大学出版。当然,她们的才能并不是只由研究所的教导,还因为随外官⽗⺟在国外长大,受完英文中学的教育,有很好的译成语言训练。回到湾台上大学外文系,兼修国中文学课程,最重要的是不仅爱文学,而且达到了精当的文字⽔平。 台大外文系在比校文学方面确实有一段⻩金岁月,自一九八0年代后期,年轻 的一代,如宋美玮、张汉良、彭镜禧、⾼天恩,受邀参加笔会,开始与我们出去“跑天下”写主题论文,开际国年会,协助并接续后来笔会季刊的编务。更年轻的后继者,则有郑秀瑕、史嘉琳,以及现任总编辑梁欣荣。一群文学伙伴凝聚“我们湾台文学很重要”的共识,并在不断延揽人才的过程中,结了许多海內外英译⾼手,如葛浩文、闵福德、马悦然、奚密:尤其是陶忘机,以二十余岁之龄为季刊译诗,自一九八三年至今已翻译数百首湾台最好的新诗。 起初接主编的时候,我常望着编辑桌旁架子上那一排排季刊,它们和市面上一般杂志很不同,没有一张广告,没有任何装饰,多么像是一本本的书啊!我要给它们书的內容、书的精神和书的永久,而不只是与笔友定期对谈。说些近⽇的收成。我要给每一本季刊一个主题,由不同的角度去呈现,让它可以立独存在。 第一个来到我心上的主题,是半世纪以来湾台出版量很大的“军中文学”有时被整体称为“乡愁文学”实际的原因是一九四九年前后,来台的外省人大多数与军队有关。中军国中一直有儒将的文化传统,来台之后,有些人役退去办报或杂志,有人去教书;年轻投⼊文学写作的成功诗人有纪弦、覃子豪、商禽、洛夫、痛弦等,他们最早的作品经常以乡愁为题材,很多是有⾎有泪的好文章,不能用后来的政治观点一概贬为“反共八股” 在眷村长大的第二代,受了很好的教育,思想有宽广的视野,有才华的更汲取了世界文学各种技巧。湾台经济繁荣之后,《联合报》和《国中时报》创立了一年一度的文学奖,犹如旺火加柴,鼓励了许多第二代作家,爱亚、孙玮芒、朱天文、朱天心、张大舂、萧枫、苏伟贞、袁琼琼和张启疆等,我经常邀为决审委员,或担任颁奖者说些勉励的话。我不仅是他们最早作品的最早读者,也得以看到一九八0年后整体的发展。一九九0年,国美科罗拉多大学召开“湾台现代文学际国研讨会”我所发表的论文即以“眷村文学”为名,分析“乡愁的继承与舍弃”七年后,再度发表《乡、愁俱逝的眷村——由张启疆往前看》:又于港香中文大学宣读《二度漂流的文学》,以及连续在笔会季刊出版三期相关主题的英译小说、诗、散文,均专注且广泛地研究湾台文学这一面的深层意义。二00三年我与王德威主编《最后的⻩埔老兵与离散的故事》,英文版书名TheLastoftheWhampoaBread,中英文版各一册,算是作个总结,也了却我自己一个心愿。 另一些我在大量阅读后编选的主题有:“现代女处境”、“书”、“你是 谁?——不同人生”、“湾台科幻小说”、“自然之美与情”、“童年”、“亲情”、“乡土变迁的记忆”等。每一期的原作都很精采,编译成集,值得读后思考。 我记得一九九四年舂季号是因为读到韩秀《折》中一篇《你是谁》而深受感 动,这篇作品叙述她的⾝世——美军⽗亲和国中⺟亲的女孩在陆大文⾰中流放疆新的磨折故事。我另外找来湾台诗人苏绍连《苏诺的一生》和国美生长的华裔青年的故事《浮世》。合成一集,探讨那一代的青年,因政治的环境不同而面临如此不同的人生情境。 那年的冬季号主题则是亲情,有罗兰《时光隧道“小时候”》、杨牧《八十一月的⽩芒花》、袁琼琼《揪锣》,心岱《落发离家时》和陈芳明《相逢有乐盯》。有位澳洲的笔会读者来一封长信,说她读时如何怀念她⽗亲在相同的时代所遭遇的战争,可见同样的感情是不外国界的。 一九九五年秋季号主题“自然之美与情”是受刘克襄散文集《小藤鼠的看法》触动,以如诗的散文书写自然界的生灵。是一个纯净心灵对大自然、对生命的看法:同时又受到陈煌《鸽子托里》的启发,开展自然知识的视野。这两本书至今仍是我的珍蔵。天生万物,生存奥秘之美,在三、四十岁这样年轻作者的笔下,充満了诗意的关怀,不仅出于热切的保育观念,更是目睹所谓文明对生态破坏的无奈。这样的写法,也许只有现代湾台才有。湾台地少人多,文学对土地之爱常充満了感谢与珍惜,而这种温柔的、悠闲的心情,只有安居岁月才有。我认为近几十年的山岳、海洋、生态保育的作品是现代湾台文学的特⾊。这本季刊发行近四十年了。对湾台的文学可说是一座忠诚坚固的桥。未来研究湾台文学史的人,当会与我们在这桥上相逢。 即使没有“我们湾台”的使命感,翻译本⾝实在已是个相当人的工作。但是,必须当你已能达到两种语言的很⾼领悟层面,可以优游于两种文化的情境。进出自如,才能做文学翻译,字典反而只是一种辅助,一种验证而已。我和这个团队快乐相聚、工作,谈文学內行话,有时默契于心,进而关心彼此。虽然“耽误”了我的创作岁月,却也是悦愉充实的。对于年轻的译者,应该是更有意义的。 我为笔会季刊奋斗了九年,加上前面兰熙的二十年,后继者八年,已经英译短篇小说四百多篇,散文三百多篇,诗近八百首,艺术家及作品介绍一百三十多位,几乎很少遗漏这三十七年湾台有代表的作者。际国笔会总会每年两期刊物。几乎每期都有湾台作品的转载,有时封面也用我们的图片,如一九九三年秋季号“野塘残荷”我不知会不会有一天,有人写际国文化流史,写到“我们湾台”曾这样坚定地随着季节的更换,以精致素朴的面貌,从未中断地出现,而赞叹我们这份持之以恒的精神以及超越地理局限的文化自信。 在那许多年中,我当然知道所有的努力中缺少长篇小说的英译,就缺少了厚重的说服力。所以一九九0年。文建会主任委员郭为藩先生邀集“中书外译计划”咨询委员会时,我欣然赴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提出建议,大家开出待译的书单、可聘的译者和审查者。开会十多次,每次郭主委都亲自主持,认真倾听,讨论进行的方式,文建会也确实编列预算。突然郭先生调任教育部长,接下去五年內换了三位主任委员,每一位新任者都邀开同样的咨询会,但都由一个副主委主持,先把前任的会议记录研究一番,批评两句,修改一番,敷衍些“谢谢诸位宝贵的⾼见”的小官僚话,然后散会。这样的会开到第三次,我问那位主持小区文化专家的副主委:“为什么要重复讨论已经议定的事项?”他说:“换了主委,游戏规则也得变。”我说:“我很忙。不与人玩什么游戏。”站起来先走了。从此不再“拨冗”去开那种会,对湾台的官方文化政策也不再有信心。 从笔会季刊创刊起,我便是长年效力的顾问,但是自己太忙,从未过问它的实际业务。一担挑了近十年!那十年的得失怎么说呢?我一直在等待,观察恳求可能解救我的接班人,但是那是一个没有经费、没有编制、没有薪⽔、没有宣传,也没有掌声的奇怪工作。比我晚一代的好手,稍作考虑即感到这样的献⾝,甚至不知为谁而战,都说太忙而拒绝接手。事实上,我早该明⽩,撑着这本刊物是件超级寂寞的苦工,真正的作家都是“单独行侠”笔会原是以文会友的组织,但是兰熙退休后,她所建立的际国友情,如英、法等笔会原创人已渐渐凋零。 一年复一年,我对笔会季刊的感情好似由浅⽔一步步涉⼊深⽔,直至千禧年前才得以解脫。不舍之心是有的,但是岁月不饶人,解脫就是解脫。我曾经背着轭头往前走,所完成的当然是一种唐吉柯德的角⾊。 WwW.NiLxS.Com |
上一章 巨流河 下一章 ( → ) |
免费小说《巨流河》是一本完本综合其它,完结小说巨流河TXT下载的所有章节均为网友更新,与免费小说网(www.nilxs.com)立场无关,更多类似巨流河的免费综合其它,请关注逆流小说网的“完结综合其它”专栏或全本小说排行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