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流河 第11节 九弯十八拐入川
|
逆流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巨流河 作者:齐邦媛 书号:43646 | 更新时间:2017/11/9 |
第11节 九弯十八拐入川 | |
接着,广西局势也紧张了,我家又随着学校沿川黔路⼊川,投奔抗战的首都重庆。 家眷搭车军,生学则是有车坐车,无车徒步走。从桂林到贵州,再由九弯十八拐的鵰姆坪往四川去,我真正看到了险山峻岭和人用卑微的双⾜攀越时的艰辛。 孙元良将军,⻩埔一期毕业生,北伐、抗⽇时正规军军长,兵团司令,南征北讨半生。他在逝世前接受胡志伟的访问中,回忆抗战时的逃难情景,有大场面的描写和检讨:① 我们(抗战初起时)实行焦土抗战,鼓励撤退疏散,然而对忠义的同胞没有作妥善的安置,对流离失所的难民没有稍加援手,任其跑窜,自生自灭,这也许是我们在陆大失却民心的开始吧!我从汉中长途行军回援贵州时,发觉満山遍野都是难民大军铁路公路员工及其眷属,流亡生学与教师,工矿职工和家眷,近百万的军眷,溃散的散兵游勇及不愿作奴隶的热⾎青年,男女老幼汇成一股汹涌人流,随着沦陷区的扩大,愈裹愈多。他们对敌军并无杀伤力,对自己的军队却碍手碍脚。这股洪流的尾巴落在敌军的前面,其前锋却老是阻塞住军国的进路。道路上塞了各式各样的车辆从手推车到汽车应有尽有,道路两旁的农田也挤満了人,践踏得寸草不留,成为一片泥泞。车辆不是抛了锚,就是被坏车堵住动弹不得。难民大军所到之处,食物马上一空,当地民人也惊慌地加⼊逃难行列。⼊夜天寒,人们烧火取暖,一堆堆野火中夹杂着老弱病人的痛苦呻昑与儿童啼饥号寒的悲声,沿途到处是倒毙的肿尸体,极目远望不见一幢完整的房屋,顷生人间何世之感,不由得堕⼊悲痛惊愕的心境,刚劲之气随之消沉,对军心士气的打击是不可低估的。 自离开南京到四川自流井静宁寺,整整一年。颠沛流离有说不尽的苦难,但是不论什么时候,户內户外,能容下数十人之处,就是老师上课的地方。学校永远带着⾜够的各科教科书、仪器和基本设备随行。 我今天回想那些老师随时上课的样子,深深感到他们所代表的国中知识分子的希望和信心。他们真正地相信“楚虽三户,亡秦必楚”:除了各科课程,他们还传授献⾝与爱,尤其是自尊与自信。 中山中学到了四川之后,毕业生会考与升大学比例都在国全前十名(自到汉口后招收了江西、湖北、湖南、四川各地中生学数百人)。进⼊职场的以军政、文化界最多。 一九四五年抗战胜利,大部分生学回到隔绝十年的家,已不愿再踏上流亡之路:国共战争期间,决定留在千疮百孔的家乡,驱除満洲国余毒,重建民族信心和教育,但他们终⾝未忘在中山中学那一段患难申情逾骨⾁的感情。 一九九0年代,中山中学在沈复校,主要的力量即是来自当年流亡返乡的校友:包括吉林长省、辽宁省记书、沈长市,当年,他们都曾在湘桂、川黔路的漫漫长行中含泪唱过“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一九八四年,湾台中山校友会出版了一本《国立东北中山中学金禧纪念集》,由当时任官警学较校长的李兴唐、《传记文学》创办人刘绍唐、华航总经理张麟德及谢 钟琏、陈明仁、斩士光、凌光武、龙士光、石声久、李光办、赵淑敏等较友组成的编辑委员会编写集稿成书:全书近六十篇忆往文章,⾎泪斑斑,任何人读了都会感动。 其中,郑佩⾼《艰难岁月五十年》②,详述颠沛流离十年事,开篇曰: “我国立东北中山中学之创立也,在苦难申诞生;其停办也。情景尤其令人心碎。数其岁月,自创校以迄今,恰恰五十年,此五十年中。何尝有一⽇能使吾人喜乐者?且突破艰难,尝尽苦涩,奔走呼号,弃个人之喜乐于不顾,以促使吾校诞生之诸乡贤。就笔者所知,大半已归道山,其所抱之伟大理想,就今⽇言之,仍未能完全实现。因知其在天之灵必有深恨!学校由北平南迁之前,平津中上生学集中军训不及一个月,⽇本提出我央中军退至⻩河以南,停止一切仇⽇抗⽇活动,生学集训应立即停止等等无理要求。第二⽇清晨升旗之后,总队长关麟征将军(二十九军师长,抗战时殉国)步上升旗台,涕泪纵横宣布集训解散,并曰:“我们的家国至此地步,尚成何家国,此仇此恨不报,能算作男子汉大丈夫否?能称为华中儿女炎⻩子孙否?”一时群情动,俱冬痛哭失声,恨不得立即灭此朝食,虽粉⾝碎骨而无悔…。解散后。地上热泪滴处,斑斑成行成列皆分明可见也…东北沦陷,师生中被俘被杀者极众,至能逃来湾台者,率亦系百死一生,试一追念前尘,能无天地永在震撼之中之感乎?”文章最后,郑佩⾼注记:“九一八事变五十二周年纪念之夕完稿,执笔之际。犹彷佛⽇寇炮火凌空而过,北大营在火海中也!” 除此之外,每逢有人提到中山中学,我最鲜明的印象就是在那一条漫长的逃亡路上,我⽗亲看我们都算平安上路,就急急忙忙赶去下一站接洽驻军,给徒步走来的生学安排粮食与宿地的情形。 一站又一站,他总是与我生病的⺟亲与幼妹擦⾝而过。那时我已经“升级”坐在行李车上,随时注意不要被颠簸摔下车去,哥哥在步行的队伍中。我们有时会远远看到⽗亲在赶往下一站的车军上,他似乎没有注意到我们,那时在他的心中,那近千人的生学,都是他的孩子,都必须带到全安的,有希望的地方丢。 注释: ①胡志伟,《抗⽇名将孙元良访问记》。台北,《传记文学》,第九十一卷第一期,二00七年七月号。 ②郑佩⾼《艰难岁月五十年》。⽩北,中山校友杜,《国立东北中山中学金禧纪念集》。 Www.NIlxS.CoM |
上一章 巨流河 下一章 ( → ) |
免费小说《巨流河》是一本完本综合其它,完结小说巨流河TXT下载的所有章节均为网友更新,与免费小说网(www.nilxs.com)立场无关,更多类似巨流河的免费综合其它,请关注逆流小说网的“完结综合其它”专栏或全本小说排行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