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6:帝国烽烟 第四节 认知中国原生文明的基本理念
|
逆流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大秦帝国6:帝国烽烟 作者:孙皓晖 书号:43614 | 更新时间:2017/11/9 |
第四节 认知中国原生文明的基本理念 | |
对国中历史的审视,聚讼最烈而误解最深者,是对国中原生文明的认知。 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原生文明生成期。原生文明,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基。一个家国、一个民族,在她由涓涓溪流汇成澎湃江河的历史中,必然有一段沉淀、凝聚、升华、成的枢纽期。这个时代所形成的文明与传统,如同一个人的生命基因,将永远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影响或决定一个人的生命轨迹。这种如同生命基因一样的民族传统,便是一个民族的原生文明。各个民族对其原生文明的深刻反思,从来都是各个民族在各个时代发挥创造力的精神资源宝库。 原生文明是民族精神的坚实基,是⾼端文明的永恒基因。 国中的原生文明成就期,是舂秋战国秦帝国时代。 舂秋生发!战国绽放!秦帝国则以华夏族群五百余年的大争所共同锤炼的文明成果为基,对这一时代的种种社会文明形式,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总结,大规模地创建了适合我们民族且领先于铁器时代的新文明形态。从此,我们这个十里不同俗、隔山不同音的博散族群,开始有了我们统一的文字,有了统一的生产方式,有了种种具有最大共同的生活方式,有了统一稳定的家国形式。具体文明形式的聚合一统,形成了我们民族的整体生存方式,形成了我们民族的整体文明,形成了我们独有的历史传统。从总体上说,国中的原生文明时代,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文明智慧大炸爆时代,其时代精神坚刚強毅,其生命状态惕厉奋发,其创造智慧博大深远,其文明业绩震古烁今。唯其如此,原生文明时代是我们民族的文明圣土。我们有最充⾜的理由,对那个时代保持最⾼的敬意。这既是一个伟大民族的文明认知能力,也是一个伟大民族的文明良知。 可是,由于种种我们说到或没有说到的历史原因,我们的历史意识对我们的原生文明时代产生了普遍而深重的误解。我们无须怨天尤人,那是对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失望。我们无须以批判清算的简单方式了结历史,那是对我们这个伟大民族历史智慧的亵渎。事已如此,任何固执,任何褊狭,任何自卑,任何狂躁,都无助于我们的文明脚步。我们应当客观,应当冷静,应该耐心,应该细致,应该有襟,应该有能力,非如此,不能勘透我们的文明历史,不能找到內核所在。 审视国中原生文明的基本点之一,是对舂秋战国秦帝国时代的总体认知。 从整体上否定一个时代,不可能对这个时代的文明创造作出肯定评价。 两千余年来,对国中原生文明时代的总体评判,一直存在着大巨的争议。渐渐成为主流的历史意识认为:那是一个崇尚谲诈与谋的暴力时代,是王化败坏道德沦落的时代,是只有⾚裸裸利益争夺而仁义道德然无存的时代。唯其如此,那个时代的君王是骄奢逸的罪魁祸首,士人是追逐功名利禄而毫无节之徒,民众则是世风大坏利熏心争夺不休,人际往充満着背信弃义,庙堂官场充斥着权谋倾轧,邦国战争弥漫着⾎腥杀戮。一言以蔽之,那是一个恐怖的时代,一个不堪的时代。翻开史书,此类评判比比皆是,其用语之怨毒,其渲染之浓烈,直教人心惊⾁跳。 另一种始终不占据主流位置的历史意识,则持相反观念:那是一个“求变图存”的时代,是一个五千年历史中最富“巨变”的时代,是一个朴实⾼贵的时代,是一个创造新政新制的时代,是一个圣贤迭出原典林立的时代,是一个“士”阶层拥有最立独自由人格的时代。是故,从三国时开代始,便有了“书不读秦汉以下”的先秦崇拜说,虽然远非主流,然却成为我族一种珍视原生文明的精神基。 与后人的两种历史评判相对比,⾝处该时代的“时人”对自己的时代有着特殊清醒的评判。代表着社会普遍心声的《诗经》,对这个时代的大象描绘多有这样的句子:礼崩乐坏,瓦釜雷鸣;⾼岸为⾕,深⾕为陵;烨烨雷电,不宁不令;山陵卒崩,百川沸腾。等等等等,不一而⾜。而名士学子的评价,最具代表的有两则,一则是晏子对舂秋时期社会精神的描述:“凡有⾎气,皆有争心。”一则是韩非子对战国风貌的大概括:“大争之世,多事之时。”在家百争鸣而蓬共生的诸子家百中,对自己所处时代持总体否定的评判者,不能说没有,实在是极少。最典型者,大约只能说是孔子及其创立的儒家,对那时的“礼崩乐坏”持有极其悲观的看法。 总体上说,当时的社会意识对自己的时代已经有了清醒的认知:这个时代一边是沦落,一边是崛起,有腐朽没落的暗,更有进取创新的光明,其主导嘲流无疑是雷电烨烨的大创造精神。客观地说,任何一个时代,都有⾜以构成普遍问题的具体弊端。原生文明时代,也同样有种种社会弊端。有大巨的贫富差别,有深重的社会灾难,有民众的饥饿,有官吏的败腐,有难以计数的谋,有连绵不断的战争等等。举凡社会基本问题,在那个时代都有。若仅仅注重于具体的暗与苦难,从而以因为有此等暗而否定一个时代所创造的文明,应该说,这不是文明历史的评判视野。作为一种文明审视所应具有的历史意识,我们应该看到的基本方面是:这个时代的总体生存方式、总体生命状态及其独有的创造力,这个时代解决种种社会矛盾的基本方式是否具有进步,其创造的文明成果是否经得起历史的验证,是否⾜以构成一个民族的精神基。舍此而孜孜于种种具体暗的搜求罗列,将完全可能导向历史虚无主义,而悲剧地否定整个人类历史开掘创造的存在意义。无论如何,这是不可取的方向。 审视国中原生文明的基本点之二,是对秦文明的界定与质认定。 这是当代史学界生发的新问题:秦文明是落后文明,还是先进文明? 这是一个典型的历史价值观问题,也是一个当代历史意识涌现出的新的基本问题。多有历史学家与学人之论著认为:秦统中一国,是“落后文明服征先进文明”的一个例证。这一认识包含的基本价值观是:秦文明是落后文明,而当时的山东六国是先进文明。进⼊二十一世纪后,这种评判仍然出现在历史学界。这个命题的內涵具有诸多混,实在是一个堪称“臆断”的评判。然则,因为这一评判牵涉出对原生文明审视的一系列基本事实的认定,故而在事实上成为最基本的问题。这个问题的实质,是对秦文明历史质的总体认定,其必然牵涉的基本方面有三则: 一则,何谓秦文明?引起两千余年争论不休的秦文明,究竟是指商鞅变法之前的早秦文明,还是指商鞅变法之后的新秦文明?若指前者,落后无疑。然在事实上,早秦文明却绝非后人争论的秦文明,大约也不会是此等理念持有者所谓的秦文明。若指后者,则显然有违历史事实——在历代评判言论中,没有人将早秦文明作为否定对象,而只明确地否定战国秦文明与帝国秦文明。同时,也有违⾼端文明时代的普遍共识——当代历史认知中的秦文明,没有人理解为早秦文明。这里的混是:说者将商鞅变法之前的秦文明与商鞅变法之后的秦文明不作区分,囫囵地以秦人族群发源地为基,将早秦文明看做战国秦文明与帝国秦文明,又一体认定为落后文明。 我们需要強调的一个基本认知是:凡是涉及秦文明评判的历史论著或民间认定,人们所说的“秦文明”一定是变法之后的战国秦文明与一统华夏后的帝国秦文明,而不是早秦文明。若将这两个时期的秦文明都看做“落后文明”而将这两个时期的山东六国文明看做“先进文明”那就是明⽩无误地脫离了⾼端文明时代的基本历史价值观,不是这里要澄清的问题了。 二则,秦人族群起源。这个问题之所以基本,在于它是秦为“落后文明”这一论断的基。秦人究竟起源于东方华夏,还是本来就是西方戎狄?在当代国中民族史学界有争论,在当代历史学界也有争论。然则,在此前的国中历史上却大不相同:隋唐之前基本无争论,隋唐时期始有“秦人起自西戎”说出现。从问题本⾝说,《史记》明确记载了秦人族群的起源与迁徙,明确认定:秦人是大禹时代的主要治⽔部族之一,始祖首领是大业、大费(一说伯益);商灭夏的鸣条之战,商人与秦人结盟,秦人尚是参战主力之一;殷商中后期,秦部族成为镇守西陲的军旅部族,蜚廉、恶来是其首领;西周之世,秦人不愿臣服周室,流落西部戎狄区域,后渐渐归附臣服于周;西周末期的镐京之,周平王敦请秦人勤王救周,秦始成为东周的开国诸侯。认真分析史料,秦人族群的历史⾜迹并不混,司马迁的记载很清楚,甚或连秦族的分支演变都大体一一列出了。 舂秋之世,秦国尚不強大,故以“蛮夷”指斥秦国者不是没有,然实在极少。即或有,也并非起源确指之意,而仅仅表示一种轻蔑。战国之世,秦国在变法之后強大,指斥秦人为“蛮夷”者遂骤然增多。然就其实质论,如同“虎狼说”一样,都是怈愤骂辞,而非认真确指。在国中历史上,此等基于邦国族群仇恨而生出的相互攻讦现象多多。最早者,便有周族骂商族为“戎殷”、“蠢戎”;其后的南北朝人,又相互骂为“北虏”、“岛夷”;舂秋战国时,中原渚侯则骂楚为“荆蛮”、秦为“戎狄”等等。若以此等言辞作为族群起源之评判依据,殊非偏执哉!唯其如此,西汉之世为秦立史,秦人的起源与迁徙历史,本不是疑点。司马迁作史的原则是“信则存信,疑则存疑”对一个西汉持否定评判的先代族群,若有如此重大的“非我族类”的事实,岂能不如实记载?姑且不说事实,即或是疑点,司马迁也必会如实记载下“人或曰”之类的话语,以期引起人们注意。然,《史记》中却从未见此等迹象。显然,秦人是否中原族群,直至西汉并无大的争论。其后直至隋代,也没有大的争论。秦人族群被“认定”为西部戎狄,仅仅只是起自唐代。如前所引,《隋书》中方有“秦人起自西戎”之说。分析历史,这显然是人唐的政治需要:以秦族起源类比于起自北周胡族的隋,影隋之短命如秦而已。此历史恶习也,并无基于事实的公正探究立场,不当为凭。 秦族起源问题之争论,恰恰是在当代滥觞了。历史学家蒙文通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提出“秦人戎狄”说,并以《秦之社会》及《秦为戎族考》论证,推定秦族群与骊山戎皆为“⽝戎”之后,随即出现了“秦人东来”说,以卫聚贤、⻩文弼等的《国中民族的来源》、《秦为东方民族考》为代表,认定秦人为中原族群。后一论说,自不待言。以蒙氏“秦人戎狄”说而论,实则是依据史书中的种种零星言论推演而成。这种推演,曾被近年故去的著名秦史专家马非百先生批评为:“蒙氏以此为据,殊属偏执。” 作为学术研究,学人持何观点,原本无可厚非。我们要说的是:原本不是问题的秦人族群起源,何以突然竟成了问题。仅仅是那些上古史书中的星星点点的攻讦言论起作用么?果真如此,《史记》中对楚族也有“荆蛮”“南蛮”之说,更有“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攻讦,如何楚人起源不成其为问题,从来没有引起过大规模的争论?当“落后文明”说与“秦为戎狄”说联结起来的时候,我们的历史意识中潜蔵的一种既定的东西才彰显出来:“落后文明”说以“秦为戎狄”说为依据“秦为戎狄”说则为“落后文明”说寻找族群基。虽然“秦为戎狄”说与“落后文明”说,都并未成为普遍认知,但多有学者在⾼端文明时代依然重复并维护一个古老的荒谬定式,⾜见我们这个民族对文明历史的审视,将会有多么艰难! 三则,秦部族果真西戎部族,又当如何?在⾼端文明时代,将族群起源地看做判定文明先进或落后的据,未免太过堕⼊西方史学的旧定式了。西方历史意识曾以罗马服征希腊为例证,生发出一种理念:落后文明服征先进文明,在历史上多有发生。就罗马与希腊而言,当时的罗马族群是落后文明无疑,罗马服征希腊也是纯粹的武力呑并,体现了“落后文明服征先进文明”的典型方式。然则,将这一理念延伸为某种定式,认为一个特定族群的早期状态便是其永久的文明定依据,显然是荒诞的。由此而将秦文明与服征希腊的落后罗马文明等同,同样是荒诞的。 ⾼端文明时代应当具有的历史价值观是:无论秦人是否戎狄,都不能因此而否认秦国在深彻变法之后,在两次文明大创造后形成新文明形态的历史事实。战国秦创造出了战时法治家国的新文明形态,灭六国之后秦更创造出了新的大一统家国的文明形态。这一历史事实说明:就基于文明內涵的历史定而言,一个民族的文明先进与否,与其族群发源地及早期状态并无必然关系。在文明史评判的意义上,族群发源地完全可忽略不计。若认定族群早期落后,其文明便必然永远落后,秦人即或全面变法移风易俗自我更新家国強大,依旧还是落后文明。果真如此,岂非制造出一种荒谬绝伦的“历史⾎统论”——民族生成永久地决定其文明质! 诚如此,历史的发展何在,民族的奋进有何价值? 从⾼端文明时代应当具有的文明视野出发,这一观念已经为诸多先秦史及秦汉史研究家所抛弃了。然则,它依然是一种堂堂见诸多种论著的流行理念。最基本的文明质判定,本来是⾼端文明时代审视原生文明时代最应该获得普遍认知的第一问题。实则恰恰不然,我们这个⾼端文明时代依然存在着“秦为落后文明,山东六国为先进文明”的认定。历史学界尚且如此,遑论民众之普遍认知了。 wWw.nIlXS.CoM |
上一章 大秦帝国6:帝国烽烟 下一章 ( → ) |
免费小说《大秦帝国6:帝国烽烟》是一本完本架空小说,完结小说大秦帝国6:帝国烽烟TXT下载的所有章节均为网友更新,与免费小说网(www.nilxs.com)立场无关,更多类似大秦帝国6:帝国烽烟的免费架空小说,请关注逆流小说网的“完结架空小说”专栏或全本小说排行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