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把金针度与人 代序
逆流小说网
逆流小说网 玄幻小说 武侠小说 仙侠小说 都市小说 言情小说 校园小说 历史小说 军事小说 网游小说 竞技小说 穿越小说 耽美小说 灵异小说 同人小说
全本的小说 天堕武林 夺命柔情 滛虐江湖 催眠传奇 露水姻缘 社团奇遇 佛洛伊德 综合其它 热门小说 总裁小说 乡村小说 科幻小说 架空小说 重生小说
小说排行榜 紫烟蒾情 宝贝记事 蔷薇妖娆 失纵蒾卻 时空浪族 段家女将 剑荡天下 成田离婚 悖伦孽恋 女校老师 短篇文学 推理小说 官场小说 经典名著
逆流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要把金针度与人  作者:李敖 书号:43600 更新时间:2017/11/7 
代序
  ——从《‮国中‬名著精华全集》谈怎样读书

  你李敖读书读得最多,真是‮国中‬第一吗?

  最近‮港香‬报上说:"李敖很可能是五十岁以下的当代‮国中‬人之中,读书最多而又最有文采的人。"前年童轩荪信上说:

  "去年炎夏,居浩然自波士顿西来,在敝寓住了五天,这五天里上下古今谈了一番,他却特别推崇你老兄,说是念书大多,我们不可及。"…这些话,都非过誉,在读书方面,我读书之多,的确可说‮国中‬人无出其右。

  当代‮国中‬人以外的‮国中‬人,就是所谓古代‮国中‬人,总有比你读书读得多的吧?

  古代‮国中‬人读书读得最多的无可考,唐朝诗人杜甫说他"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其实古书字大,万卷书并没有多少。清朝陈梦雷说他"读书五十载"、"涉猎万余卷",由他编出的《古今图书集成》(参看《‮国中‬名著精华全集》第四册)看来,陈梦雷读书之多,该在古人中考第一。陈梦雷是清朝进士,他的渊博,被皇家王爷看中,叫他编了全世界最大的百科全书——《古今图书集成》。《古今图书集成》是据‮国中‬一万五千多卷经史子集的典籍编成的,前后用掉了四年半的时间(一七○一-一七○六)。全书共有一万卷、六汇编、三十二典、六千一百一十七部,初版本有五千零二十大册,一亿四千四百万字,分装五百七十六函。这部大书,"凡在‮合六‬之內,巨细毕举,其在十三经、二十一史者,只字不遗;其在稗史集者,亦只删一二。"它的体大思精,确属空前。陈梦雷可说是苦命的人,三藩之时,正赶上他回家探亲,被靖南王耿精忠胁迫造反,不⼲就杀他爸爸,他没办法,只好合作,不料造反失败,又被他的好朋友李光地出卖——不肯证明他的清⽩;又被张冠李戴,误会成"行贼伪命"的陈昉,所以罪上加罪,被发配到东北做奴隶。过了十六年后,赶上康熙皇帝东巡,把他召回来,叫他陪皇帝的第三个儿子诚亲王读书,在这段优游的岁月里)他"目营手检,无间晨夕",终于编出了这部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康熙皇帝死后,苦命的陈梦雷又开始苦命了。他所依靠的皇三子诚亲王失势,继位的康熙皇帝的第四子——雍正皇帝,自然对哥哥的亲信们大加整肃,陈梦雷则首当其冲,又被"发遣边外",送到了东北。这时陈梦雷已七十多岁了,他死在乾隆六年(一七四一),活了八十多岁。由以上杜甫和陈梦雷都读万卷书的标准看,杜甫的读书成绩就不如陈梦雷,因为陈梦雷把他的读书成绩用编了大书做为嘉惠别人的展示,可是杜甫就没有这种效果了。

  你编《‮国中‬名著精华全集》,是不是有上承陈梦雷这种心愿呢?

  还不止此。在十二世纪,一个伟大的‮国中‬有心人郑樵,在隐居山林、谢绝人事的专事写作里,曾立下"集天下之书为一书"的雄心大愿,但他五十九岁死去,没有完成。如今,八百年过去了,这种雄心大愿,有赖⼲新时代的有心人和新时代的出版形态来完成了。新时代的有心人要做"集"旧‮国中‬"天下之书为一书"的新尝试。它的形态所决定的方向,必然是划时代的方向。

  这个方向的指标,就是《‮国中‬名著精华全集》吗?

  就是。它的完成,该归功于远流出版社的王荣文。王荣文是‮国中‬出版史上最有创造大手笔的小兄弟。五年前,他和我合作,出版《‮国中‬历史演义全集》,创造出‮国中‬出版史上划时代的大轰动。四年以后,他写信给我,说:"‮港香‬那边,‮湾台‬这边,都整理了无数的国学材料,但几乎还没有一个人为现代读者整理出一套可以读得下去、读得懂、包含各方面文化精华的‮国中‬名著全集。"因此他相信:"如果能把‮国中‬的东西整理出一个定品",该是一件最值得做的事。这件事,就是出版《‮国中‬名著精华全集》。王荣文把这一件最值得做的事我来做,要我来"表现这几十年来海內外研究‮国中‬成绩的总和",我相信他把人找对了。我的确是主持这一工作的最佳人选。记得十九年前,我与徐复观对簿公堂,两人一边打官司一边喝咖啡,谈得非常开心。徐复观心⾎来嘲,说了一段真心话,他说:

  "你李先生真是怪人,你念古书,念得比我们还多还好,你却主张全盘西化!如果你来宣传‮国中‬文化,你宣传的成绩一定比我们都好!"徐复观说得没有错,我真是对‮国中‬文化最有理解的人。最大的原因是我真的会看古书,会利用古书、活用古书,古书本是朽腐,除非你能化朽腐为神奇,看古书对现代人没什么用处。不幸的是,据我所知,看古书的人,很少不陷⼊泥淖的,一百个有九十九个,都变成‮头摇‬摆尾的老夫子,思想迂腐而泥古;愈来愈混蛋(年轻时小混蛋,年老后老混蛋),因此我倒了胃民从不鼓励人看古书了。但是,如果有好的选本,再有"读书得间"的训练,古书中毕竟还有一点披沙拣金的好处,可以给我们活用,问题是谁来主持这一化腐朽为神奇的工作呢?王荣文看出来非李敖不可,李敖也看出来非李敖不可,于是,工作便这样敲定了:王荣文找对了人,李敖找对了书,徐复观的一个好梦,居然在十九年后,在我无改全盘西化的大前提下,居然成真了。

  "读书得间"的重要

  我们相信你在《‮国中‬名著精华全集》中提供了"好的选本",但是,你所说"再有读书得间的训练",又怎么提供呢?

  古话说"鸳鸯绣取凭君看,不把金针度与人",你可不可以多说一点始未,把"金针""度"给大家呢?

  "读书得间"是在读书时能够读出书中的"窍"、领会出字里行间的学问来。英文中toreadbetweenthelines,就正是此意。读书要有这种本领,读古书更要有这种本领。硬读古书不行的。许多用功的人,终⾝"⽩首穷经",可是因为方法不得当,结果只变成"有脚书橱"。最后事倍功半还算是好的,因为他们经常徒劳无功。很多人读了一辈子书,结果变成老学究,就是一个证明。所谓古书不能不讲求方法的硬读,因为古书中,有许多只是书‮理生‬想,并非社会现象,书生在那儿托古改制,你在这边信以为真,你就上当了。又有的古书中,只是道德法律,也非社会事实,古代的社会事实既有距离,现代的你却盲目相信,你又上当了。所以读古书,首先要"辨伪",辨伪以后,就要区分出来什么书是书‮理生‬想、什么书是道德法律、什么书是社会事实。把这些分辨开,再融会贯通、互相印证,才算。读书得问"。"读书得间"以后,从而著述,才算"为往圣继绝学"。否则的话,只是堆砌材料、暴殄文字而已。

  "读书得间"是不是就是要把书读活,把死书读活?这种读活,多读书是否会有帮助?

  不一定。‮国中‬的知识分子读书多的却也不少,但是愈读愈混蛋的,却愈来愈多,这都是因为读死书的缘故。很多人的基础,本是"呆子",后来念几十年的书,变成了"书呆子",辛苦半生,如此而已。我从前有位老师叫姚从吾,是辽金元史专家,非常用功,最后死在书桌上。但是他太笨了,他看书,就好像一只狗熊进到⽟米园里,折一⽟米夹在腋窝下,左摘右丢,弄了‮夜一‬,出园时还只是腋窝下那一。——他们看过的东西随时扔掉了!所以读书无法使他们头脑变好,反倒变坏。

  这样说来,这种人似乎选错了行?

  选错了行。

  可是他们也有著作呢,怎么办?

  《隋唐嘉话》里有这样一段:"梁常侍徐陵之于齐,时魏收文学,北朝之秀。收录其文集以遗陵,今传之江左。陵遂济江而沉之。从者以问,陵曰:吾为魏公蔵拙。为了避免这种人"堆砌材料、暴殄文字",他们的著作,实在该适度予以⽔葬才好!

  一般读书情况

  古今‮国中‬人中,一般读书情况是怎样的?

  大致可分两派:一派是老学究村夫子派。他们⽩首穷经,一辈子读了一些古书,可是他们的方法训练太差了,又无法接触到现代新学问,所以用新知治旧学的一套,他们一窍不通。他们虽然一辈子嗜读古书、勤读古书,但可笑的是,他们却读不懂古书,无法分析古书,也无法综合出结论和真相。另一派是疑古派。他们是新一代的学者,不但博览群书,并且会"读书得间",处处发现古书可疑、古事可疑。他们的典范作品是编辑"古史辨"和"辨伪丛刊"等,对古书的解释,他们的功劳很大,成绩也颇可观。但是疑古派也难免有着两大缺点:第一是疑古过度,往往犯了以书就我的⽑病,大胆假设有余,小心求证却往往不⾜;第二是不太能用现代新学问(如天文学、原始社会学)做钥匙,侧面印证古书可信的部分,以致犯了全面抹杀古书的⽑病。他们常说这本古书是假造的、那个古人无其人等等,其实不然。

  请举一个例。

  以《周礼》(参看《‮国中‬名著精华全集》第二十三册)为例:《周礼》原称《周官》,是汉朝刘歆改名《周礼》的。传说是周公创立的理想政制,所谓"周公致太平之迹也"。因为它是‮国中‬政制书中最细密的一本,所以被视为珍宝。《周礼》将官职分为天官(‮央中‬
‮府政‬)、地官(地方行政)、舂官(神职)、夏官(军事)、秋官(司法)、冬官(器物制作)六类。列举每个官职的名称、职制、人数和职务內容。从这些官的背景上看,它显然是后代的政治理想,寄托在理想化了的周朝⾝上而发挥的。《史记》封禅书中虽然提到过《周礼》,但《周礼》的出现,却在西汉未年,又因为它的制度与诸经不合,所以被人怀疑是刘歆伪造的,是伪造献给王莽,以利于王莽的改制的。但是,从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的角度来检查《周礼》,发现倒颇有一些古代的材料,而那些材料,尚不是后人可以凭空伪造出来的。因此,《周礼》从这些材料的提供上,倒很有研究的价值。因为《周礼》是四万五千八百零六字的精密政制著作,所以古人改⾰政治,就因它而立说,宋朝王安石变法,便是一例。《周礼》是‮国中‬政制的乌托邦,它提出了不少理想,值得重视。疑古派以刘歆伪造《周礼》而把《周礼》一笔抹杀,我就不相信刘歆可以伪造出用现代新学问可以印证出来的古代现象。

  疑古派的穿帮

  疑古派的大胆假设,死无对证,总可自成一说吧?

  不然,死可有对证呢!以《孙子》(参看《‮国中‬名著精华全集》第二十二册)为例,就可证明了。孙武(前六-五世纪)

  是舂秋时代吴王阖庐的客卿,是两千五百年前的军事家,他的著作《孙子》共有十三篇,后来发生了混,杜牧说曹"削其繁剩,笔其精粹",事实上,《孙子》只有五千九百一十三个字,这就是⾼所说的"兵法五千言",⾼在曹之前,可见曹删书之说,是不对的。因为《孙子》发生了混,孙武也就在疑古派眼中,出了问题,他的⾝世,遭到怀疑。其中最主要的有两种:第一种是怀疑本没有这个人;第二种是怀疑他和战国时代的孙膑为一个人。像钱穆就是靠后一种说法成名的。不料一九七二年四月,山东临沂银雀山的古墓里,出土了古代兵书,內有《孙子》,证明了这种怀疑,都是站不住的。出土的古书竹简中,有汉武帝元光元年(前一三四)的历谱,可以断定这批竹简是两千一百年前就已流传的文献;又由于竹简中用字不避汉朝皇帝的讳,又可以断定竹简的古书,都早于汉朝。再往上推,秦二世在位三年,秦始皇在位三十六年,上距战国,不过四十多年,四十多年又值秦始皇统一思想,没人有闲工夫造假书,所以竹简中的古书,都是战国以前的原装货,应无疑义。所以《孙子)确有其人其书,已是铁证,只是古本今本有异文耳!古代流传的《孙子)书——即今本,和古墓出土的《孙子》书——即竹简本,有三分之一是相同的;其他一百多处不同的,也多是虚字和假借字,不算重要;另有一千多字的不同逸文,包括"吴问"、"四变"、"⻩帝伐⾚帝"、"地形二"、"程兵"、"孙武传"六篇,可补今本《孙子》的不⾜。古书死有对证,竟有趣如此!以这一死有对证的另一当事人孙膑为例,更可再对照一下:孙膑(约前三八○-约前三二○)的⾝世,在《史记》里说得很明⽩。《史记》说:"孙子武者,齐人也。以兵法见于吴王阖庐,阖庐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孙武既死,后百余岁有孙膑。…膑亦孙武之后世子孙也。…世传其兵法。"这明明是说孙武有孙武的"兵法",孙膑有孙膑的"兵法"。但是后来孙膑的"兵法"失传了,由曹在注《孙子》时,已经只字不提孙膑的情形看,可能在汉朝未年,孙膑的"兵法"就已见不到了。就因为如此,所以后人就附会起来了。认为孙膑即孙武这个人、孙膑"兵法"即《孙子》这部书,一切都二合一起来了。不料一九七二年四月,山东临沂银雀山一号、二号汉墓出土,竹简中赫然有《孙子》,也赫然有孙膑"兵法"。千古疑案,自此分明!(参看《‮国中‬名著精华全集》第二十二册)疑古派这种笑话,在《尉缭子)上,又有了外一章。尉缭(前四世纪)的《尉缭子》,是一部被小看了的著作。但在一九七二年四月山东临沂银雀山一号、二号汉墓出土竹简中,有古书《尉缭子》。《尉缭子》一直被许多大牌学者如钱穆等人怀疑是后代假造的书、是伪书,并且说得头头是道。但是这批竹简一出土,证明了真金不怕众口烁,大牌学者也者,不过大言欺人而已(参看《‮国中‬名著精华全集》第二十二册)。以上所说,无非是说老学究村夫子派固然不会读书,疑古派虽然比老学究村夫子派⾼明,也难免被死有对证一番。——这大概是古人死不瞑目,因而如王安石所说的"死尸能报仇"了。

  俞樾"土法炼钢"

  这样说来,古今‮国中‬人中,一般读书情况是不怎么⾼明

  大体上说,实在不敢恭维。当然有些个人是不乏会读古书的,像俞樾,就是最突出的一位。俞樾是清朝进士,咸丰年间因为。"命题割裂",被⾰职为民;又因为"故里无家",就在江苏苏州住下,后来到各他讲学三十年。他"生平专意著述"。每一年下来,都"有写定之书,刊行于世",‮国中‬像他这样勤勉而每年有成绩出来的作者,实在少见。他活了八十六岁,全部著作收⼊《舂在堂全集》(参看《‮国中‬名著精华全集》第六册)。俞樾的名著有《群经平议》、《诸子平议》、《古书疑义举例》等。《古书疑义举例》出得最晚,写得也最炉火纯青。这书共七卷,把古书疑义分类写成八十八条,用前无古人的科学方法,使人们知道如何认识古书。刘师培说这书"发古今未有之奇",可谓定评。这书后来引得刘师培、杨树达、马叙伦、姚维锐等的仿作补作,影响极为深远,俞樾虽然能够"读书得间",但是,他因为没有现代新学问的光照,全部的努力,仍是支离的"土法炼钢"的成绩而已。这一教训,清楚的告诉了我们,没有现代新学问的光照,读古书也有瓶颈的。此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国中‬传统下来的书的结构与素材,都有严重的问题。

  工具书与方法学

  结构方面,好像都是挤成一团,头绪很、很难读,是不是有工具书就好一点?

  回工具书是任何知识分子所必备的书。像辞典、年表、年鉴、百科全书、手册、索引,以及一些必备的"非书资料"(non波okmaterial)等。在研究和阅读上,虽然有所谓"个人需要"

  (individuaneeds)的不同,但就运用工具书一点上,却没有各行各业的分别。所以工具书在所有书中,应该列为第一优先。选择工具书的条件有两个:一个是"容易找到"(easytofind)

  你所需要的答案;一个是"容易了解你容易找到的"(easytofindwhatyoufind)答案。不合于这两个标准的工具书,都不算是好的工具书。尽管它很有名,可是它却使你头痛。若举一例:《康熙字典》便是,这书实在犯了难我的⽑病。(但这种⽑病,发生在笨头笨脑的古人⾝上,犹可说也;发生在现代人⾝上,就太不可说了。你看看张其昀监修,林尹、⾼明主编的《中文大辞典》,你会惊讶的发现,这部以抄袭诸桥辙次《大汉和辞典》为骨架的书,竟也发生《康熙字典》式的⽑病,你说这些老古董多笨!)辞典以外,工具书中的"年表"一类,纵贯古今中外大事,可提供给人清楚的头脑和时伺的观念。‮国中‬旧式的编年一类书,因为采取甲子⼲支纪⽇,时序检核,十分⿇烦。又以历数屡变,常常需要推算,可谓不科学已极,所以都不能用。我看‮国中‬传统留下来的工具书都不合用。总之,从工具书上去读书,是有它的限度的。要"读书得间",工具书不够。现代新学问反倒是最重要的。我以《仪礼》参看《‮国中‬名著精华全集》第二十四册)为例。儒家提倡礼治,关于礼的典籍,流传了三种"经"和一大堆"记",三种经是《仪礼》、《周礼》和《礼古经》。其中《礼古经》失传了。《仪礼》和《周札》传说是周公作的,实际是战国人的作品。《仪礼》是宗教仪式、政治仪式的总集,今本包括士冠礼、士昏礼、士相见礼、乡饮酒礼、燕礼、大、聘礼、公食大夫礼、觐礼、丧服、士丧服、既夕礼、士虞礼、特牲馈食礼、少牢馈食礼、有司彻十七篇。多半都是士的礼。这些都是古代礼的节目单。古代的贵族们一举一动都有一套规矩,这些规矩又因地位不同而不同,踵事增华,使当事人自己也搞不大清楚。于是就请专家们来帮忙,这种帮忙,叫做"相礼"(辅导别人行礼);这种专家,就叫儒。相礼相得多了,就累积出节目单来,到时候照本宣科,可以省事,这种节目单的总集,就是《仪礼》。节目单最多的时候,多达五十六篇,后来丢了三十九篇,只剩十七篇,就是流传到今天的《仪礼》。《仪礼》是十三经之一,历来把它神秘兮兮的捧着,其实从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来看,毫无神秘可言,只是很好的史料而已。只因它列名于经典之中,而经典早已在历代‮国中‬人的意识里,形成了崇⾼神秘的地位,大家不敢深究,并且限于治学方法,也无法深究。从而对古人的观点与真相,简直无法了解,众说纷纷,其实只是附会或猜谜而已。由于近代方法学的进步,用这些问架,移做整理古书,效果竟有意想不到的神奇。古人的说经也好、解经也罢,种种无法求得的答案,多可用新方法学刃而解。

  分类与走运

  这样看来,‮国中‬传统下来的书,它的本来面目好像都给做了手脚了,读这些书,还得先来一番拨云雾而见青天的功夫才行?

  对了。‮国中‬传统中的一团云雾,先在图书分类上,你就先思过半矣。‮国中‬书的分类,最流行的,是四部(经、史、子。集)分类。四部分类从东晋以后通吃,变成了典型的图书分类规范。但是稍一留心,就知道这种分类是相当荒唐的。以四部中第一部"经部"为例,"经部"的一部分,近于百科全书式的总集,应分⼊总类、文学类、历史类,其他部分(像《论语》、《孟子》),应分人"集部"(个人集子);以第二部分"史部"为例,体裁上分正史、编年、别史、杂史、载记等,全无道理与必要,其他诏令应分⼊法律类,时令应分⼊天文类,目录应分⼊总类;以第三部分"子部为例,老庄申韩等家,其实与《论语》、《孟子》无别,都应分⼊"集部",其他谱录中草木虫鱼应分⼊植物类、动物类,类书应分⼊总类,小说应分⼊文学类;以第四部分"集部"为例,"经部"、"子部"分过来的书,多可分⼊哲学类、法律类、文学类。…总之,四部分类,大体上说,"经""子""集"多是一类,"史"是另一类,四部分类实在只是两部分类。分类、分类,分了半天类,最后只分了两类;所谓分类,分了等于没分,这叫什么分类!以《孟子》(参看《‮国中‬名著精华全集》第十七册)为例,孟轲自命是孔丘的传人——"乃所愿则学孔子也",他说:"由孔子而来,至于今百有余岁。去圣人之世,若此其未远也;近圣人之居,若此其甚也。"这是十⾜以圣人自命了。所以他的结论是:"如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哉严这又是十⾜以道统自承了。虽然这样,在⾝分关系上,孟轲却只不过是孔丘孙子子思的‮生学‬中的‮生学‬而已。但是,到了唐朝,韩愈推崇孟柯是直承道统的人物,到了宋朝,他配享到孔庙;到了元朝,他被封为亚圣;到了明朝,因为明太祖不喜他,吃了一点蹩;后来就一直风光,直到今天了。《孟子》一书共三万四千六百八十五个字,在內容上;理直气壮固多,理不直气壮也不少。‮国中‬人推理不合逻辑,受孟轲的影响应该不少。这部有影响的书,在图书分类中,在北宋以前只是子书,宋仁宗后,才升段为经书,真是愈来愈走运了。走运虽然走运,但却成了‮国中‬图书分类胡来的一个样板,‮国中‬人在思考上一塌糊涂,由此暴露无遗。

  源远流长的大功德

  一月二十五⽇的《‮央中‬副刊》上,有一封俞大维口述的《给女作家陈荔荔的一封信》。其中说:"我因年老眼花,幸有长子扬和寄来带有灯光的放大镜,強能看书。我发现读了几十年的书,却往往有许多地方未能看懂。真是可笑又可悲!

  人愈老愈有奇想,年轻时看书看不懂,我认为脑筋有⽑病。现在看书看不懂,我认为书有⽑病。陈寅恪先生一九一二年第一次由欧洲回国,往见他⽗亲(散原老人)的老友夏曾佑先生。曾佑先生对他说:你是我老友之子。我很⾼兴你懂得很多种文字,有很多书可看。我只能看‮国中‬书,但可惜都看完了,现已无书可看了。寅恪告别出来,心想此老真是荒唐。‮国中‬书籍浩如烟海,哪能都看完了。寅恪七十岁左右,我又见到他。他说:现在我老了,也与夏先生同感。‮国中‬书虽多,不过基本几十种而已,其他不过翻来覆去,东抄西抄。我很懊悔当时没有问他到底是那几十种书。"对俞大维这些话,你有何看法?

  我觉得夏曾佑的感慨是很有见地的,难怪陈寅恪后来和他同感。他们两位,都是博极古书的人,最后竟有这种⾼明的觉悟,是很可注意的。苏雪林《文坛话九》中记闻一多,也有类似的情况。苏雪林说:"别人钻故纸堆,愈钻愈着,终于陷溺其中不能自拔,便要主张‮国中‬文化是世界第一。闻一多早年时代何尝没有这种冬烘臭味?可是,现在的他却是奇怪,竟与从前的自己走着完全相反的道路。三十三年五四前夕,联大一部分‮生学‬举行了一个历史晚会,张奚若、吴晗、雷海宗均有演说。闻氏曾说:刚才张先生说辛亥⾰命是形式上的⾰命,五四是思想⾰命,正中下怀。‮国中‬这些旧东西我钻了十几年了,一个一个字都弄透了,愈弄就愈觉得"要不得",现在我要和你们"里应外合"地把它打倒。他又在某一次对友人说:

  人家见我终⽇读书,以为我是蠹虫,却不知我是杀蠹的芸香,你想不到我比任何人还恨那故纸堆,正因恨它,更不能不弄个明⽩。"夏曾佑、陈寅恪、闻一多的觉悟,都是真正深知"‮华中‬文化"后的觉悟。陈寅恪说:"‮国中‬书虽多,不过基本几十种而已,其他不过翻来覆去,东抄西抄。"俞大维"懊悔"当时没问陈寅恪"到底是那几十种书"。我想,我这套《‮国中‬名著精华全集》的问世,已代他们解决了这个问题。由于我的精挑细选,我的确已"把‮国中‬的东西整理出一个定品",我化朽腐为神奇,终于给‮国中‬人提供了一点披沙拣金的好处,"集"旧‮国中‬"天下之书为一书",这真是源远流长的大功德了!

  一九八四年一月三十⽇下午 Www.NiLxS.CoM
上一章   要把金针度与人   下一章 ( → )
免费小说《要把金针度与人》是一本完本综合其它,完结小说要把金针度与人TXT下载的所有章节均为网友更新,与免费小说网(www.nilxs.com)立场无关,更多类似要把金针度与人的免费综合其它,请关注逆流小说网的“完结综合其它”专栏或全本小说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