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将列传 第十八章 落的紫城——清时代
逆流小说网
逆流小说网 玄幻小说 武侠小说 仙侠小说 都市小说 言情小说 校园小说 历史小说 军事小说 网游小说 竞技小说 穿越小说 耽美小说 灵异小说 同人小说
全本的小说 天堕武林 夺命柔情 滛虐江湖 催眠传奇 露水姻缘 社团奇遇 佛洛伊德 综合其它 热门小说 总裁小说 乡村小说 科幻小说 架空小说 重生小说
小说排行榜 紫烟蒾情 宝贝记事 蔷薇妖娆 失纵蒾卻 时空浪族 段家女将 剑荡天下 成田离婚 悖伦孽恋 女校老师 短篇文学 推理小说 官场小说 经典名著
逆流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中国武将列传  作者:田中芳树 书号:40680 更新时间:2017/10/3 
第十八章 落日的紫禁城——清时代
  接下来好不容易进⼊清的时代,所谓的紫噤城,指的乃是‮京北‬城內的皇宮,从明的时代起开始存在,一直到清被灭亡为止,前后约五百年间一直是皇帝权力的据地。

  现在谈到第九十一位的多尔衮。这个人简直可说是具有清的第三代皇帝般的实质地位。他乃是清太祖努尔哈⾚的儿子,由于皇位后来传给他的兄长,因此多尔衮并没有登上帝位。一般多以摄政王多尔衮来称呼他,但是我个人认为即使是将之记⼊“帝王纪”之中其实应该也是可以的。

  这时,作为清之第三代的皇帝,由于年纪轻,因此就由多尔衮来做其后盾,成为实质上的掌权者,在政治和军事上指挥统治着全‮国中‬。第三代的皇帝称为顺治帝,听说也有多尔衮其实与顺治帝的⺟亲——当时还是位年轻而美丽的女——有着男女关系的说法。

  总之,这个人对降服的吴三桂可说是彻底地利用,他借吴三桂之手将明残存的皇族一一到绝路,是个手段非常⾼強的人。他的⾝⾼也很⾼,听说有一九○公分左右,这乃是当时⽇本的渔民漂流至‮国中‬
‮陆大‬时见到多尔衮的印象。据他们的叙述,多尔衮既⾼且瘦,肤⾊微黑,同时还是个眼光锐利的人。

  此时的吴三桂对明的皇族可说是赶尽杀绝,原本在明的皇室里有些因传教士而改信天主教的人,听说这些人曾向罗马方面‮出派‬使者要求援军,不过再怎么说这路程也未免太远,因此自然也成了不可能的任务。最后吴三桂终于在西南边境将明的皇室遗族全都杀死。当时被拉到处刑台的一位的十四岁少年就脾睨着吴三桂大叫道:“逆贼!我们朝廷难道曾背叛过你吗!?恶人如你就算世人肯原谅,但上天绝不会原谅的,总有一天你也必会遭到灭族的命运!”

  听到他的声音的吴三桂则只是淡淡地看了他一眼,说了一个字:斩!虽说这是一则轶事,但他的预言后来确实应验了。

  这时,有个名叫史可法的人,他虽没有被列⼊百人之中,但也是有名的明朝忠臣。虽然在军事上无法与清军进行对抗,但这个人还是在书面上议论多尔衮。多尔衮这方面倒是认可史可法这名人物,于是就回了封信给他,回答道:并不是我们将明给灭亡的,将明朝灭亡的乃是李自成。而把李自成灭掉的我方则是为明报仇,因此我们是明后继的王朝才是。只不过史可法后来又再继续提出反论,最后清军就在扬州这个城里把史可法给逮捕后杀死了。

  攻陷扬州的清将名为多锋,他也是清朝皇族的一员,然当扬州陷城之际,由于‮杀屠‬了近十万的市民,因此乃是个恶名昭彰的人。关于清军的‮杀屠‬记录在《扬州十⽇记》中皆有所记载。我记得这本书也收在⽇本平凡社所出版的‮国中‬古典文学大系之中。

  多尔衮在替清完成一统天下之后,没过多久就死了。他死于西元一六五○年,当时才只有三十九岁。在这里有一则玄妙的故事:一般的说法是,多尔衮是病死的,然而却也有传出多尔衮可能是在万里长城附近狩猎时死去的,而且还是被野猪撞死的说法。不可思议的是,明代的永乐帝也是在狩猎的时候被野猪给撞死的,而且,永乐帝和多尔衮还有另一个共通点,那就是两人皆是视其侄子为无物。永乐帝乃是在将侄子建文帝灭亡之后才登上帝位的,这点之前曾经说过;而多尔衮则是几乎无视于其侄子顺治帝的存在——至少在其幼年的时候是如此——而自己享有如皇帝一般的无上权力。因此,从这两个共通点来看,倒是可以看到民间传说的一些共通之处,算是蛮有趣的一件事。

  事实上,顺治帝确实是对多尔衮有所憎恶的。在多尔衮死后,顺治帝就以这家伙有篡夺皇位之谋为题而将多尔衮从皇族之中除名。不过后来还是有回复其名誉就是了。

  而在第九十一位的多尔衮到第九十二位的明亮之间,间隔了一段非常长的时间,一下子就差了一百年左右。其间清朝自顺治帝到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而开始了清的极盛时期。

  清王朝的统治和蒙古的情况不同,持续了很长的一段时间。由少数的民族来统治多数民族的结构虽然相同,然而以清来说,却努力地完全融⼊‮国中‬。清朝依照历史学家的说法,就像是⼊赘‮国中‬的女婿、或是养子一样。清本来是异族,在人侵了‮国中‬本土之后将之占据,不过,他们却逐渐感染上‮国中‬文化,而成了‮国中‬文化热心的拥护者。除了在发型上面改为辫发这一点是和古来的发型有所不同外,其他方面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而且,还努力建设,将倾圯的名门加以重建,再度成为富贵之家。只不过,在想法之上也渐渐变得保守,当从异地而来的客人到访时,就以传统为由中而将西洋文化摒除在外。在这方面,如果要将清比喻为‮国中‬的养子的话,就有所缺憾了。虽说是非常有能力的养子,却因⾝为养子的⾝份而有所自卑,也因此就变得更为保守,总是把家风如何、传统如何什么的挂在口中。其实也不是不好啦,而且⾝为养子的人也不一定都会这样,不过,既然举了这个例子,那还是要加以说明一下。

  在‮国中‬的历史上,我认为像康熙皇帝这样的人在历代的皇帝之中是可以列⼊前十名的排行榜中的。这个人登上帝位的第一件事,就是将自吴三桂起的外来有力诸候一举肃清。这件事史上称为三藩之。所谓的三藩本来都是⾝为明朝将军,后来降于清,具有非常強大的势力,其中之一就是吴三桂——另外二个人因为⿇烦的关系,在此就加以省略——总之,在‮国中‬的南部,这三藩几乎都是呈现‮立独‬的状态一般,清廷的旨意可说是难以及的。

  在此,康熙皇帝即位时虽然还是个少年,但也知道不对他们采取行动不行。吴三桂这方面也有所感,因此一度以自己年事已⾼,而呈上要求引退的信给康熙皇帝,心想康熙皇帝应该会劝留他,然后就能保有很大的面子。然而康熙皇帝却慡快地答应了他的这项请求,准许引退,还准备将其全员一同带回‮京北‬,也许说是要让他享福什么的吧。这让吴三桂非常地不満,看来康熙皇帝真的是要把自己一行人击溃的样子。于是他就联合了另外的二个藩国说:大家既然都被到了这个地步,不如一举起来叛吧!只是康熙皇帝虽然⾝为少年,其应对却很得宜,而将三藩之一一镇庒。

  吴三桂揭起反清复明的旗号,对自己也是起而叛的事实上,可说是一点说服力都没有,因为和清携手共同将明朝遗族赶尽杀绝的,就是这个吴三桂。因此到了现在这种时候还⾼喊什么反清复明,本就是没有意义的。就这样,吴三桂的军队败下阵来,将自己到了死亡的地步。只是他死前依然不忘想做皇帝的美梦,在死前一天迸举行了即位典礼,然后没多久就死了。

  在三藩之平定了之后,在康熙皇帝的手中,天下可说是完全地统一了。康熙皇帝名义上虽是清的第四代皇帝,但事实上几乎可说是为大清帝国的开创局面的人。就像是反客为主感觉。

  康熙皇帝在稳固国內的同时,也准备一举解决北方的威胁。再怎么说,北方的蒙古⾼原,游牧民族依旧壮大中,而后准备伺机⼊侵‮国中‬。

  当时,俄罗斯帝国已是在占领了西伯利亚后,准备进军亚洲的状况,因此首先要稳固北方的康熙皇帝便派兵前往黑龙江,而将俄罗斯的军队打败,并和俄罗斯之间取得协定,确定了国界。接下来则是对付在蒙古⾼原兴起的准噶尔这个部族。当时准噶尔具有非常強大的势力,对清的边境造成了威胁。因此康熙皇帝就自己领军穿越戈壁沙漠,来到蒙古⾼原而将准噶尔部族击灭,建立了很大的功绩。另一方面,他也出兵西蔵以平

  因为这样的关系,在康熙皇帝的部下之中虽然也有一些名将,然而和曹的情形一样,由于主君乃是最为出名,因此其他人的地位相对地就很薄弱了。

  从康熙皇帝到他的儿子雍正,以至于他的孙子乾隆的时代,还是有不少的将军出现,要说名字的话是有不少人,不过首推的是阿桂这个人。

  其次是岳钟琪,这个人乃是汉人,有人说他是岳飞第十七代的子孙,不过其‮实真‬令人怀疑。

  接下来则还有福康安、海兰察、兆惠、萨布素、年羹尧、罗思举、策棱等。

  因为有了这些人的存在,因此得以进行对尼泊尔的远征、或是大败俄罗斯军、以及远征西域等等,各自建立了不少的功绩。

  虽然有这么多具有才能并且建立功绩的人,然而毕竟康熙皇帝实在是太了不起,因此其他人的地位就很薄弱,然不论如何,这时清的国力达到了最盛。在这样的国力背景下编成大军,然后率领这样的大军获得胜利,然后就要被列⼊于名将之中的话,我认为也没有这么容易。除了不可能把他们全部都给列上去之外,硬要我从他们之中选出一个来,我认为也是非常困难的。

  不过其中还是有一些有趣的事,像是罗思举这个人。他本是盗贼出⾝的猛将,同时还具有文采,关于不少的叛和军队的事情,他都有留下贵重的记录。而策棱则虽是蒙古的青年贵族出⾝,但康熙皇帝在将之发掘之后,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为。不过他真正成名,则是在北方的瓦剌族大军⼊侵之际,获得奇迹般胜利的事迹之后,是个无论在官延恋爱或‮场战‬上都很精采的历史小说主角般的人物。

  现在我们终于可以正式地谈到这个叫做明亮的人了,他是乾隆时代的名将。

  这个人也远征到很远的地方,南到缅甸、北至黑龙江的阿姆尔河、西达伊犁,此地位于今⽇‮疆新‬维吾尔自治区內,可说是西北方的尽头,靠近卡萨夫斯坦国境的地方。在‮国中‬的历史上,庞大的宗教团体拥兵自重,起而叛的例子不少,而这个人则平定了其中的好几个。可说是到过了南边、北边、西边尽头的人。

  这个人虽是位富有谋略的名将,然而却似乎与长官和同僚有所不合,总是有所争执。他在‮场战‬上建立了大功回来之后,就与朝廷的大臣有所争执,最后自行退朝而遭免职。在他回到故乡后,就在家中画画,由于他画的竹子非常地,以画竹子的画家来说,他算是当代第一人。而就在他在家画竹子的时候,不知于何处又起了叛,由于其他人都没有办法镇庒,因此朝廷就又把明亮给召了出来。他虽然口中说⿇烦,但还是不负众望,然后在回到朝廷之后又与其他人吵架、再度离席——他就是这样子的一个人。也因此除了功绩之外,也是一个相当有趣的人,所以我把他列⼊了名单之中。

  再接下来是第九十三位的杨遇舂。到了杨遇舂的时代,已是到了十九世纪。当时的清帝国已是烂般的状态。在当时,‮国中‬人‮爆口‬增,本来‮国中‬的人口在汉、唐等各王朝的全盛期大约只达到六、七千万人,然而在乾隆帝的治世之下却增至一亿四千万人,其后也持续地增加。照理说即使到了这样的地步,但因为国土非常广大,所以应该是不成问题的才是,然而在此之后事情却产生了一点变化。在西历一八○○年时的世界三大都市,也就是伦敦、江户和‮京北‬,人口都在百万人左右。巴黎与伊斯坦堡则大约有五十万,而纽约当时则只有六万人口。

  杨遇舂这个人可说是完全没有碰到过对外的战争,他的一生都在讨伐叛。只是这里的叛先是甘肃省方面的伊斯兰教徒叛,然后是‮湾台‬的叛,再接下来则是西南部贵州省的叛因此,他是一个自北向南然后又往西一直不断活动的人。

  这个人自结发——大概同于⽇本的元服,也就是成人式改变发型——以来,就一直⾝处军旅生涯,被称为福将,也就是幸运的将军之意。为什么呢?在很久之前曾经讲过唐的尉迟敬德,在他的生涯当中可说是一次都没有受过伤,而杨遇舂也是一样,一生在‮场战‬上渡过却从未负伤,因此才会被称为福将。在他的生涯之中,参加过的战役⾼达数百场,而且他还总是举着黑⾊的旗帜立于阵头作战,因此他的部下也都不吝惜生命为其作战,当时被称为杨家军。

  杨遇舂在西元一八三五年的时候引退。一直到这个人的时代结束为止,都可说是清帝国的繁盛时代,然在这个人死后就立刻发生了鸦片战争,那是西元一八四○年的事情。

  当时,杨姓而优于战术的将军有两位,合称为二杨。其中之一当然是杨遇舂,而另一个人则叫做杨芳。这个杨芳当然也是善战,当叛发起的时候,虽然他的子为叛军所俘,然据说叛军对其子倒是没有施加任何的危害。另外他也相当受到兵士的敬爱,因此被认为是个名将。只是因为他活得太久了,这对他来说倒是一种不幸。他在参加鸦片战争的时候,使用相当过时的战术,于是就被当成了笑柄,说起来其实也是蛮可怜的。

  就在清即将走⼊尽头,进⼊鸦片战争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前面遗忘了的第九十四位的李长庚。这个人的活跃大致是在十九世纪的开端,是一名海上的名将。

  这时在清的海岸起了艇盗之。所谓的艇盗,指的就是海贼,其首领名叫蔡牵。这次的艇盗之乃是长达二十年之久的大叛,特别是在初期还与南方的越南共同携手,只要一见情势不对,立刻就逃往越南的领海。这在清和明的时期都是一样,由于‮府政‬对海上的通商并不是那么热衷,因此想要作海上贸易的人便很容易会加⼊海贼的阵营中,一旦把他们驱散,很快又会集结在一起,不是逃到越南,就是逃到‮湾台‬,然后在当地再煽动叛,如神出鬼没一般。而把平定他们的,就是这个李长庚。

  李长庚在建造备有大炮的船队后,就以其用来驱散海贼,就在意图继续追捕蔡牵的时候,没想到后方却来了阻碍。原来海贼贿赂官吏,要他们妨碍李长庚,因此一直没有办法彻底地平定。在数次的苦战之后,到了西元一八○七年时终于击破了蔡牵的大船团,把蔡牵等一行人击溃到只剩三艘船的地步。就在好不容易可以擒下的时候,蔡牵的部下突然放了一,而被命中的李长庚就这样壮烈地死去。在此后二年,蔡牵终于被捕,大叛也随之结束。

  在这样的状态下,大叛相继不断,其实背后大多有着民众的支持,由此也可知民众对于清朝支配体制‮败腐‬的不満,至此已经达到了颠峰。

  即使是像明亮这样的人,都还要随着⽩莲教之的移动而难以平定。说起来,这也是一场历史上的大叛。⽩莲教乃是自十二世纪中叶起就一直存在于‮国中‬的宗教,为了对抗清朝而引发了大型的叛,让明亮及杨遇舂等都必须为了其讨伐而不断地奔走。就在矛盾不断的累积之下,发生了西元一八四○年的鸦片战争。

  而第九十五位的关天培就是在鸦片战争之时有名的将军。

  由于鸦片战争十分地有名,因此在这方面的说明我就加以省略,不过关天培乃是一个从清的⽔军兵士一直升任成为提督的人,他在鸦片战争发生的时候,是负责防守广东一带的。当时那儿有一处名叫虎门的要塞,就在守备的时候遇到了英‮军国‬队的全面攻击。面对侵⼊城內的英军,这个关天培挥着剑一连斩杀了好几个人。而在他被英军一齐击,中了不少的‮弹子‬之后,还是立于城壁前不动。当英军上前查看,才知道他早已死去。像这种如同⽇本的弁庆一般站着往生的,乃是相当勇敢的故事,只不过面对大炮和铁,以一把剑终究是不可能取胜的,而他的牺牲也不过就是冷酷现实的象征而已,因此,与其说是立下了什么样的大功,还不如说他是在鸦片战争——这场历史之上开战目的最龌龊的战争之中与⼊侵者作战而死的代表,因此才被选上的吧!和他一样的人还有一个名叫陈化成的人。

  然后接下来的是第九十六位的僧格林沁。

  在鸦片战争的失败之后,清朝已经是一片的破败,就在‮府政‬
‮败腐‬,以及叛不断之下,太平天国之开场了。

  这里写的是僧格林沁,也有人称桑格林沁,在事典之上两种读音都可以见到,因此我也不大清楚应该使用那一种,但总之,我是采用了较近于汉字的僧格林沁这种称呼。这个人乃是蒙古的贵族而出仕于清。由于其贵族的出⾝,代代皆是率领着蒙古骑兵而在清军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首先在西元一八五三年,太平天国的军队北上冲向‮京北‬之时,他就指挥着蒙古的骑兵队而加以击退。这时的太平天‮军国‬乃是处于不知何时可将‮京北‬攻陷的状态,因此率领蒙古骑兵而将战况一口气加以逆转的僧格林沁,其名自然轰动了天下。

  接着,在其后的西元一八五八年之际,第二次鸦片战争又开打了。这场战争也被称为亚罗号战争。

  这时英国和法国的联军虽然意图攻进‮京北‬,但在僧格林沁固守炮台奋战之际,也一度击退了英法的联军。只不过敌军再一度的攻击而来之时,由于火力毕竟有所差异之故,而败退下来。

  这时僧格林沁抓到了英国的外官,而联军以此为由,再度地攻击‮京北‬,将圆明园——也就是乾隆帝所建造的、类似凡尔赛宮一般的宮殿中所有的金银财宝、美术品等全部掠夺,然后再放火将之烧毁,‮杀屠‬了相当多的人。如果反过来,‮国中‬的军队进⼊凡尔赛宮的话,那会发生什么事我是不知道,但这确实是相当地蛮横残暴。只是在英国或法国的教科书中,对自己的野蛮行为则只字不提,在这一点上,⽇本的教科书倒是比较公平的。

  在另一方面,太平天国之规模一直很盛大,因此僧格林沁就出来进行讨伐。然而就算僧格林沁多么地努力,其仰赖的蒙古骑兵还是陆陆续续地出现战死者,而使得数目不断地减少,即使补充,士兵的素质也都不⾼,因此就陷⼊了恶循环。结果在西元一八六五年,僧格林沁在与叛军的作战之中战死。他是象征着清朝往灭亡深渊迈进的人,虽然很可惜,但就算有勇气,光要以自古传下来的兵法,面对当前的情势可说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打倒僧格林沁的叛军指导者乃是一个叫做宋景诗的人,他是游击战的天才。一直到之后的西元一八七一年之际,他才为清军所抓而处刑——应该是这样子没有错,只不过在西元一九○○年时,曾有他偷偷出现于故乡的目击说法。真伪无以得知,但可知的是,他乃是一个为贫苦的农民而作战的英雄。

  再下面要谈的乃是第九十七位的李秀成,以及第九十八位的石达开,这两个都是太平天国的人。

  关于太平天国,已经有陈老师所写、标题就名为《太平天国》的名作,我想大家在阅读了之后就应该能够对当时的历史有所了解,但是在形式上还是做一个简单的介绍。洪秀全这个人信仰的乃是基督教,因此,就算是后来状况变得有点奇怪,但他们建立的还是基督教的结社,而最后这结社就成了叛的⺟体。

  除了打倒清朝之外,他们也提倡男女平等,想要做各式各样的改⾰,然而却没有一项彻底实行。怎么说呢,那种神明附⾝后发出神示的情形,在西欧的列強看来,实在是不愿承认那是正统的基督教。不过毕竟其全体的‮导领‬十分优秀而清军又相当地衰弱,因此一时之间还是占领了‮国中‬的南半分,并且进⼊了南京、以其为首都。洪秀全在此自称为天王,从此就开始堕落,陷溺奢华的生活当中。

  当时在太平天国的內部都还是非常地团结的,然而随着洪秀全的堕落,內部也开始了权力斗争,各千部之间相互较劲。在此,最⾼⼲部之一的第九十八位的石达开曾提出大家不要再继续自相残杀的意见,但却未为众人所接受,甚至连自己都差点难逃被杀的命运,最后只好逃离。之后,虽然相互争斗的事情暂时被放在一边,而石达开也重新出任洪秀全的辅佐工作,乍看之下好像很圆満,但这次则换洪秀全一族看石达开不顺眼,因此就把他流放,由自家族人握有全部的大权。

  石达开这个人在死时才只有三十三岁而已,他在二十岁左右就已经成了太平天国的‮导领‬者之一,相当地年轻。这个人的⽗亲虽是汉人,但⺟亲却是少数民族出⾝。由于他出⾝自不错的家庭,因此教养也相当丰富,被认为是太平天国中最佳的战术家,并且。曾数度大破清军。加上他的人格也十分地成,具有相当的声望,如果放着他不管的话,那么权威是自然会靠向石达开那一边的。就在这样的危机感之下,石达开遭到了流放,也导致其因相当嫌恶,所以就带着自己的部下脫离了太平天国一事。此后则一直在长江的上游策动军事活动,就在想将某一个地方作为据地的时候,就又为清廷所阻,不管走到哪里都不顺利,最后被追兵全灭。不过,他在‮国中‬西南部的少数民族之中,依然是具有着与关羽相匹敌的人气。

  关于第九十七位李秀成这个人,他是在⼲部互相斗争、石达开也脫离了之后支撑着人平天国的人。和李秀成一起的,还有另一个名叫陈⽟成的人,这个人也相当地年轻,但却十分地勇敢,建立了不少的功绩。当他败于清军之手而被处刑的时候,才不过二十五岁而已。

  清朝在借用外来诸国之力的情况下迫太平天国,最后终于将首都南京包围,好不容易才将其攻陷。虽然李秀成一直支撑着太平天国政治和战局,然而天王洪秀全却于此时决定放弃而‮杀自‬。在南京失守的时候,李秀成抱着洪秀全的儿子逃出,但最后还是被捕。

  被捕后李秀成的态度,听陈老师说,其实是非常可怜的,据说他是想摇尾乞怜以换得一条小命的。关于李秀成这个人,在历史上一直没有确定的评价,有一直到最后都支撑着太平天国之英雄的看法,也有最后想以拍马庇而使自己得救的卑鄙小人的看法,不过,要说卑鄙的话,这也有可能是清朝官方的宣传手法。虽然要加以评断并不容易,但最后,还是让人有苟且偷生的感觉。

  是以如果严格地探讨,也许当南京失守之时‮杀自‬的话,名声反而得以保全也说不定,只不过毕竟不是人人都能够成为英雄,这也不过是在最后之际时,暴露出人最大的弱点罢了。这样看来,像文天祥这样的人其实是很伟大的,凡人是学不来的。由于我自小的时候所看的世界史故事书中,就有一篇说李秀成这个人乃是支撑太平天国大局直到最后的名将的文章,因此在听闻了这些之后,感觉非常地复杂。如果可以的话,我倒是希望他能够壮烈的死去吧!也或许他是想忍辱负重,意图东山再起也说不定就是了。我想如果我多学习一些,而再发现到其他遭埋没的名将的话,也许会先把李秀成给舍去也说不定,毕竟当时因为这一点,我也曾犹豫了很久。而如果现在要换的话,如果是同为清代人的话,我想我大概会选择策棱,不然像清法战争中骁勇善战的冯子材也是不错的选择。

  不管怎样,终于到了最后的第九十九位,也就是刘永福的时代。

  这个人的人生其实也是波涛四起的,他本来是中园南部的贫户所生,一般来说,这样的家庭大多是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要工作,而刘永福却是和双亲一同成为流民到处流浪。在这样的放浪生活之中,他从⽗亲那儿学习武艺,感觉上应该不是单纯的贫民才是,也许是武门的家道中落也说不定。

  在他十七岁时,双亲均去世,成了孤独之⾝,因此他就想要加⼊太平天国的分支。然而在太平天国之当时,他因为过于年轻而地位低下,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功绩,后来就从事盗贼一般的勾当。在这时候,他跟随盗贼的首领前往越南,在越南从事佣兵的工作。到了三十岁的时候,他‮立独‬建立了一支黑旗军,虽然一方面替越南的王室担任佣兵的工作,但另一方面还是像半山贼一般,有着不确定的格。

  之后,越南受到法国的‮略侵‬。当西元一八七三年法国的大军占领河內之时,他就进⼊更深处的地方,即使当时越南军战败,然而当时刘永福所率领的黑旗军却能与数量较多、火力较強的法军作战,而且还将之击灭,连总司令官的葛鲁尼耶将军也战死其中。

  说到这时候的战术,由于法军的火力很強,因此若要从正面战是绝不可能获胜的。加上黑旗军这边也只有旧式的铁炮而已,因此采取的战术就是一开始即躲躲蔵蔵,然后引法军上钩。在将法军从平野逐渐引到山区之后,再以埋伏的军队一口气蜂拥而上,立刻就进⼊近距离战中,不让对方有展现火力的机会。而这个叫做葛鲁尼耶的将军大概就是在也没办法发的情况下被杀的吧!总之,法军在此被击溃,而且还是连总司令官都战死的大惨败。

  因为这样,所以造成了世界轰动,在当时⽇本的报纸中——大约明治六、七年(译注:西元一八七三、一八七四年)也有所记载。而⽇本战胜欧洲军队的事却一次也没有。尤其当时乃是萨英战争,也就是⽇本的萨摩藩输给英军的记忆犹新的时刻,因此在⽇本的报纸上就以亚洲的军队初次胜过欧洲的军队为题而大喜,将刘永福誉为如同诸葛孔明和楠木正成土般的战术天才。

  在此,法军连撤退的余地都没有,而在经过十年后的一八八三年,法国又再度整编大军来到越南。当然,之前也不是说完全地放弃越南而离开就是了,不过,这次则是正式展开对越南的‮略侵‬。在此,刘永福再度与这支法军作战,而且又再度将其击败,其司令官李维尼尔战死。这时所使的战法其实还是和第一次一样,这战法和后来的越战可说是完全相同,毕竟要以火力对决的话,是绝对不可能取胜的,因此就必须要利用复杂的丛林地形,然后一口气进⼊近距离战之中方有可能取胜。

  就这样,刘永福成了全亚洲的英雄。然而后来越南却屈伏于法国,在法军的要求之下,将刘永福流放出去。这时无计可施的刘永福只有再回到清。由于他已经是英雄的关系,在回到清后就被任为将军,在清法战争,也就是清朝与法国的战争开打之时,刘永福也在转战各地之中获得胜利。就他个人来说,虽在各地取得了胜利,然而就清法战争全体来说,终究是法国获胜。加上他后来与清的关系也处得不是很好,所以就停手了。

  接下来是在西元一八九四年发生的⽇清战争(译注:中⽇甲午战争),他当时乃是‮湾台‬的防卫司令官。而在⽇清战争结束之后,由于‮湾台‬被割让给⽇本,因此⽇本军就开始进驻。当时⽇本军曾要他投降,然而他并不愿意,因此就不断地抵抗。之后,由于清不厌其烦,使得刘永福没有办法只好放弃。其后他一直活着,直到西元一九一五年⽇本的大限重信內阁向‮国中‬提出了那恶名昭彰的二十一条要求为止。当时乃是处于第一次大战,欧美列強对亚洲无暇他顾的时候,而二十一条要求就是趁着这个空隙提出的,內容就是要‮国中‬成为⽇本的殖民地的过分要求。在司马辽太郞的演讲之中也提到这是“完全无视于‮国中‬的自主权和领土权,如同小偷、強盗般的无理要求”当时的⽇本‮府政‬所做的就是这样让后世如司马老师一般的⽇本人想到时,口不免一痛的事情。

  这时的刘永福已经是七十九岁的⾼龄,然而他还是非常地生气,还想要组织义勇军来与⽇本军作战。只是在立下了这个计划,尚未付诸实行的时候,就因年岁已大而死去。在死前,他还说自己的一生从未与‮国中‬人作战,他战斗的对象全都是外国人,之后方才没了呼昅。

  这个人在思想之上,也许可说是非常健全的‮家国‬主义代表,被说是传统的排外主义者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不过,他的一生确实都是在欧洲或⽇本等外国势力的手中保护‮国中‬及越南免受侵害,是以确实是可以如此自夸而死的。而他也算是非常长寿,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才去世。

  自此以后,‮国中‬史也已完全地进⼊了近代史的时代之中,再也没有旧式武将活跃的余地。在近代的军官学校建起后,新的时代就开始了,这是一个充満苦难的重生时代。而在‮国中‬的武将之中,活到最后的,我想描写的就是这个刘永福。在这个人之后的都算是军人,也不再有武将的感觉了。

  就是这样,本来是从带点开玩笑的想法开始的企划,如今却变成了这样厚厚的书本,我真的非常感。不过由于我的知识不⾜,也许对于其中一些历史上的人物做了不适当的评价也说不定。不敢说这本书将留传百世,只希望说原先对于‮国中‬的历史如同门外汉的读者能够在看了这本书之后得到一些不同的感觉,在经过了十年、或是二十年之后还会再想起来,或是再有不同的感触。我也希望能够多一个人看过这本书,那我就很⾼兴了。只是,关于‮国中‬的历史或人物的相关书籍,虽然有着拿来作为商务上的参考书,然而我认为这本书可能没有这样的功能,只是能够提供一些看历史故事的乐趣,以及能够让读者亲近这群极具个的角⾊的作用罢了。

  在此再度感谢各位阅读此书。

  多尔衮:西元一六一二~一六五○年。清之太祖奴儿哈⾚的第十四子。太祖没后,于西元一六二八年时跟随太宗前往征讨蒙古,次年则越过长城侵⼊‮国中‬內部,立有辉煌的功勋。西元一六三五年时则攻下察哈尔、翌年侵攻朝鲜,对于确立清帝国初期的功绩甚大。太宗没后则尽力于顺治帝的拥立,同时并担任其政治上之辅佐。一‮四六‬四年,当明由內而崩溃之际,他将李自成由‮京北‬流放,同时并抑止了人心的动摇,对于清平定‮国中‬立下大功。其生涯虽集权力于一⾝,但皆为清帝而奔走,惟死后终因被怀疑谋反而皇籍遭到剥夺。

  ——《清史稿》卷二二四《多尔衮传》史可法:?~西元一‮四六‬五年。虽然是祥符(今河南省开封)出⾝,却置籍于‮京北‬。西元一六二八年以进士出⾝,因讨伐明末叛中心人物张献忠而一举成名。由于得知李自成迫近‮京北‬一事,因此号召勤王军准备渡过扬子江,而听闻‮京北‬失陷后,则加⼊明之皇族。惟因对明后继者的问题和內等事情有所不満,因此便离开至扬州。后来在扬州之战中,持续抗清的史可法因战败而被俘,最后被杀。其抗战于王秀楚《扬州十⽇记》中有着详细的记载。

  ——《南明史》卷上《史可法传》康熙帝:西元一六五四~一七二二年。在位时间为西元一六六一~一七二二年。清第四代皇帝(圣祖)。八岁的幼龄即即上皇位,当时在大臣之中有不少专横之人,康熙帝便一一加以抑制而以自己的手腕展开统治。西元一六七三年三藩之起时,他自己位于阵头指挥,于一六八一年成功地加以镇庒。在确立了对‮国中‬的统治后,他也使得财政充实,建立了‮定安‬的社会。终其在位一生都不再有够称为叛的暴动。另外,为了防止具有南下意图的俄罗斯,他于一六八九年订立了尼尔钦斯克条约,同时也进行对准噶尔部的平定等,开展了清的鼎盛时期。学问和武术方面都算是相当出⾊的皇帝,惟另一方面他也兴起文字狱,有意图统一思想之举动。

  ——《清史稿》卷六~八《圣祖纪》乾隆帝:西元一七一一~一七九九年。在位时间为西元一七三五~一七九五年。清朝的第六代皇帝(⾼宗)。清自建国以来虽然名君相继而有着持续的隆盛,但最繁荣的还是在于自康熙帝经过雍正帝以至于乾隆帝的这三代。乾隆帝在为政第五十九年时由于自认为立有十项功绩,因此自称为十全老人。他对內布施了不少善政,对外则进行远征等,发扬了清的国力。不过这也是建立于自康熙帝以至于雍正帝治政的成果上而成的,在几度的外征之后.终究加重了国民的负担,再加上乾隆帝的晚年数度恼于几次的內中,还有他曾兴起不必要的文字狱等,因此乾隆帝的时代也是帝国強盛之末开始可见不安的转折点。

  ——《清史稿》卷十一~十五《⾼宗纪》明亮:西元一七三六~一八二二年。満州镶⻩旗人。由于一族之中曾出过皇后,因此乃是属于名门出⾝。西元一七六五年镇庒回部之、一七六九年远征缅甸、一七七六年平定僧格桑之、一七九六年平定苗族之等,在內平定与外征之上有功。此外,他在其他地方也有不少功名,惟因其专断而数度遭到罢免。然而其再三重获任用一事,也显示着当时清军人才的欠缺,以及帝国开始走向崩溃的矛盾。

  ——《清史稿》卷三三六《明亮传》杨遇舂:西元一七六○~一八三七年。四川省崇庆县出⾝。西元一七七九年武举及第,以后就一直从事于伊斯兰教徒之、‮湾台‬之、库尔喀族的征伐、苗族之的征伐等,以黑旗为记,参加了大小数百次的战役,一次负伤都没有。其军队则以杨家军的名号而为人所惧。他亦曾担任负责伊犁和喀什噶尔的政治,直至西元一八三五年时以⾼龄为由而退职,是支撑着乾隆帝时代末年以来动摇时期的武将代表。惟就如同他的战历波澜四起一般,而后帝国的变动也是波澜四起难以庒抑,其军事行动就成了通往崩溃序曲的先驱。

  ——《清史稿》卷三五三《杨遇舂传》李长庚:西元一七五一~一八○七年。福建省同安县出⾝。西元一七七一年进士及第而成为文官,然在一七八一年却在其担任福建坛镇总兵之际,于安南发生了阮氏叛,由于他率⽔军前往镇庒之故,以后便用于军事。西元一七九七年以降,随着累进升官,持续地与海贼之首领蔡牵作战。蔡牵乃是‮国中‬东南海上称霸十数年,各路武将均无法加之缉捕的大海贼,由于李长庚与其作战的成果不错,因此深得嘉庆帝的信赖,惟一八○七年以浙江提督的⾝份与蔡牵在广东嘲州的外海战之际战死。从这样花费一国之力作战依然难以加以讨伐海贼的地方看来,已可看出当时清之国力衰退,以及其南海政策的破绽。

  ——《清史稿》卷三五六《李长庚传》关天培:西元一七八一~一八四一年。江苏省山县出⾝。从一小兵的情况起⾝,于西元一八三四年时已是有一方的广东⽔师提督。在任中除了勤于增筑炮台、強化守备兵及巡视船等,另一方面亦编辑了《筹海初集》四卷,用心于广东一带的防备。在林则徐的噤鸦片政策下而与英国展开的作战中,亦尽力于广东的防御。西元一八四一年战死于虎门之战中。清末的军人有不少皆是如他一般力战,然而终究在无法重建‮家国‬的情况之下告终。

  ——《清史稿》卷三十九《关天培传》僧格林沁:?~西元一八六五年。也被称为桑格林沁。內蒙古的贵族出⾝,出仕于清,深受道光帝的信赖。于西元一九三五年太平天‮军国‬进出直隶省之际率领蒙古军奋战,其结果导致太平天国之北伐成为泡影而归,以后即成为其崩溃之序曲。当时的情已是末期症状,但他依然尽忠。在亚罗号战争之时,一八五九年虽然大胜,但翌年却大败。经过多年的战争之后,由于逐一失去了其倚仗的蒙古兵部下,在一九六五年讨伐捻之际因受到包围而战死。是清帝国最后的、在某种意味上也是行无益之战的将军。

  ——《清史稿》卷四一○《僧格林沁传》李秀成:西元一八二三~一八‮四六‬年。广西藤县出⾝。太平天国后期的指导者。虽为贫农出⾝,但于二十六岁之时举家加⼊洪秀全的上帝会。在金田起事之后即投⾝军旅之中而活跃,一直到后来掌握军事。西元一八五八年于江南大营的包围之中解得南京——也就是太平天国的首都天京之危,因而成为忠王。以后也逐渐转战直至一八‮四六‬年洪秀全‮杀自‬、天京陷落为止。在带着幼天王逃走隐匿的途中于山中被捕,被送至曾国藩的跟前,而于南京受斩。

  ——罗尔纲《太平天国史稿》一九五七年洪秀全:西元一八一四~一八‮四六‬年。广东省花县出⾝。太平天国最⾼之指导者。小康农家程度的客家出⾝,虽以科举为目标,但却接连落榜。在第二次应试的时候接触到了基督教,而在第三次的失败之下,于‮意失‬之余卧病在四十⽇。就在这当中,他梦见了从天而降的金发黑⾐人物授剑予他。自此后洪秀全便确信自己为耶和华之子、耶稣的弟弟而开始布教。在获得多数的信徒而急速地成长之后,于西元一八五○年自金田村起事。一时还具有占据南京,并将之改为天京的势力,但在‮府政‬军的持续攻击之下逐渐趋于崩溃,最后‮杀自‬而死。其信仰与一般的基督教教义有所不一致的地方,但实行多种⾰新的改⾰则相当令人注目。

  ——《太平天国》卷一石达开:西元一八三一~一八六三年。广西省费县出⾝。客家出⾝,在洪秀全布教之际加⼊了拜上帝会。自西元一八五○年以降,其一族皆尽参加,于金田村起事之际,被封为五王之一,以后也一直位居于中心而活跃。具有名将的素质,在多次的战役中获得胜利,同时也擅于政事,曾让清朝这一边率领讨伐军的曾国藩受到其不少苦头。后来在太平天国內部的纷争之中遭到卷⼊,除一族被杀之外,也因受到天王洪秀全的妒嫉而脫离,意图独自行动。惟在贵州及云南一带转战之后,在大渡河因受增⽔和清军的攻击所苦而降服,最后于四川受斩。

  ——《石达开自叙》刘永福:西元一八三七~一九一七年。钦州(今广东省钦县)出⾝。生于贫农之家,自幼接受⽗亲武艺之教养而以武人之姿成长。虽因双亲死得早而备尝辛苦,然于二十一岁时投⾝天地会开始活动,在太平天国之后因被迫捕而开始了逃亡的生活。西元一八六五年进⼊越南,一八六七年组织黑旗军而在对越南的阮朝之协力之中逐渐建立地盘。其行动一直在于排外活动,连‮定安‬下来的据点都没有,一直处于活动状态之中。其对越南及清朝的关系亦非始终一贯,但对法国和⽇本倒是持续抵抗。西元一九一五年对⽇本的二十一条要求也烈地起而反对,惟在发动具体的行动之前死去。可说一生都是在与权力相抗,而另一方面则持续贯彻底其对‮略侵‬势力的抗争。

  ——《清史稿》卷四六九《刘永福传》 Www.NilxS.CoM
上一章   中国武将列传   下一章 ( → )
免费小说《中国武将列传》是一本完本科幻小说,完结小说中国武将列传TXT下载的所有章节均为网友更新,与免费小说网(www.nilxs.com)立场无关,更多类似中国武将列传的免费科幻小说,请关注逆流小说网的“完结科幻小说”专栏或全本小说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