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刘心武 母亲放飞的手
逆流小说网
逆流小说网 玄幻小说 武侠小说 仙侠小说 都市小说 言情小说 校园小说 历史小说 军事小说 网游小说 竞技小说 穿越小说 耽美小说 灵异小说 同人小说
全本的小说 天堕武林 夺命柔情 滛虐江湖 催眠传奇 露水姻缘 社团奇遇 佛洛伊德 综合其它 热门小说 总裁小说 乡村小说 科幻小说 架空小说 重生小说
小说排行榜 紫烟蒾情 宝贝记事 蔷薇妖娆 失纵蒾卻 时空浪族 段家女将 剑荡天下 成田离婚 悖伦孽恋 女校老师 短篇文学 推理小说 官场小说 经典名著
逆流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我是刘心武  作者:刘心武 书号:42148 更新时间:2017/9/26 
母亲放飞的手
  在內心的感情上,我曾同⺟亲有过短暂然而尖锐的冲突。

  那是一直深埋在我心底的,单方面的痛怨。⺟亲在世时,我从未向她吐露过。直到写这篇文章前,我也未曾向其他最亲近的人诉说过。

  ⺟亲的磁场

  1988年仲舂,我曾应邀赴港,参加《大公报》创办50周年的报庆活动。期间,我去拜访了‮港香‬一位著名的命相家,我们是作为文友而往的。他不但喜爱文学,而且也出版过文学论著,当然他的本职是算命、看风⽔。据说海內外若⼲政界、商界名流都找他看过相。他也给普通人看相,但要提前很久预约。我另一年过港去找他,他正在接待一对普通的夫妇,他们是来给两岁的孩子看相的,而他们的预约,却是在将近三年前——孩子⺟亲刚刚‮孕怀‬不久时。

  1988年那回,我们见面时,他不仅给我算了后半生的总走势,还给我列出了流年命势,近五年內不精确到月。至少到目前为止,他的预言,竟都一一应验。这且不去说它,最让我听后心旌摇曳的,是他郑重地说:“你这一生中,往往连你自己都意识不到,你是笼罩在你⺟亲的強烈而又无形的影响之中,相对而言,你⽗亲对你却没有多么大的影响。”他这是在挪用弗洛伊德那“俄狄浦斯情结”(所谓“恋⺟弑⽗情结”)吗?这位命相家朋友,他的命学资源,是中西合璧的,单告诉你,他说得最流利的语言,除了粤语,便是法语,其次是英语,书房里堆満了哲学书,包括外文的,你就可知他并非一般的“江湖术士”者流。因此他对我说这话,显然也并不是简单地套用弗洛伊德学说。他确是一语中的,我的心在颤抖中大声地应和着:是的。也许我并不那么情愿,但每当我在生活的关口,要作出重要的抉择时,⺟亲的“磁场”便強烈地作用于我,令我情不自噤地迈出步去。

  ⺟亲的爱

  我的童年和少年时代,一直生活在⺟亲⾝边,但也仅是“到此为止”我读张洁在她⺟亲去世后,以全⾝心书写的那本《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产生出一种类似嫉妒与怅惘的心情。不管有多少艰难困苦,不管相互间爱极也能生怨,她们总算是相依为命,濡沫终老,一个去了,另一个在这人世上,用整整一厚本书,为她立下一座丰碑。去者地下有知,该是怎样地欣悦!

  而我和⺟亲生活在一起时,因为还有⽗亲,有兄姊,他们都很疼爱我,所以,我在浑噩中,往往就并未特别注重享受⺟爱“最疼我”的也许确是⺟亲,可是我却并无那一个“最”字横亘心中。

  1942年,抗⽇战争最艰苦的岁月,⺟亲在四川成都育婴堂街生下了我。当时⽗亲在重庆,因为⽇寇‮机飞‬经常轰炸重庆,所以⺟亲生下我不久,便依⽗亲来信所嘱,带着我兄姊们回到偏僻的老家——安岳县——“去逃难”直到抗战胜利,⽗亲才把⺟亲和我们接回重庆生活。

  雾都重庆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形成了一个模糊而浪漫的剪影。我童年和少年时代记忆真切而深刻的,是‮京北‬的生活。从1950年到1959年,我8岁到17岁。那时⽗亲在‮京北‬的—个‮家国‬机关工作,他去农村参加了一年土改,后来又常出差,再后来他不大出差,但除了星期天和节假⽇,他都是早出晚归,并且我的哥哥姐姐们或本来就已在外地,或也陆续地离家‮立独‬生活,家里,平时就我和⺟亲两人。

  回忆那十年的生活,⺟亲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对我的哺育,都是非同寻常的。

  物质上,⺟亲自己极不重视穿着,对我亦然,反正有得穿,不至于太糟糕,冬天不至于冻着也就行了。用的,如家具,跟‮导领‬们比,实在是太耝陋。但在吃上,那可就非同小可了,⺟亲做得一手极地道的四川菜,且不说她能独自做出一桌宴席,令⽗亲的朋友们——都是些见过大世面、吃过⾼级宴席的人——口称誉,就是她平⽇不停歇地轮番制作的四川腊肠、腊⾁、卤⾁、泡菜、⽔⾖豉、赖汤元、⾁粽子、⽪蛋、咸蛋、醪糟、⾁松、⽩斩、樟茶鸭、扣⾁、米粉⾁…等“常备菜”那⾊、香、味也是无可挑剔,绝对引人垂涎三尺的。而我在那十年里,天天所吃的,都是⺟亲制作的这类美味佳肴。⺟亲总是让我“嘿起吃”(四川话,意即放开胃吃个够)。⽗亲单位远,中午不能回来吃,晚上也并不都回来吃,所以平时⺟亲简直就是为我一个人在厨房里外不惮烦地制作美味。有了解我家这一情况的人,老早就对我发出过警告:“你将来离开了家,看你怎么吃得惯啊!”但我那时懵懵懂懂,并不曾去设想过“将来”生活也许能就那么延续下去吧?“妈!我想吃⾖瓣鱼!想喝腊⾁⾖瓣酸菜汤!”于是,我坐到晚餐桌前,便必然会有这两样“也不过是家常菜”的美味…那时我恍惚觉得这在我属于天经地义。附带说一句,与此相对应的,是⺟亲几乎不给我买糖果之类的零食,我自己要钱买零食,她也是很舍不得给的。偶尔看见我吃果丹⽪、红果条、关东糖…之类的零食,她虽不至于没收,却总是要数落我一顿。⺟亲坚信,一个人只要吃好三顿正经饭,便可健康长寿,并且那话里话外,似乎还传递着这样的信念:人只有吃“正经饭”才行得正,吃零嘴意味着道德开始滑落——当然很多年后,我才能将所意会到的,整理为这样的文句。⺟亲在“饲养”我饭食上如此,令邻居们吃惊,被一致地指认为是对我的“娇惯”和“溺爱”但跟着还有令邻居们吃惊的事。那时我们住在‮京北‬东城一条胡同的机关大院里,我家厨房里飘出的气味,以及⺟亲经常在厨房外晾晒自制腊肠,等等形迹,固然很容易引起人们注意,而各家的邮件,特别是所订的报刊,都需要从传达室过,如果成为一个邮件大户,当然就更难逃脫人们的关注与议论。令邻居们大为惊讶的是,所订报刊最多的,是我家——如果那都是我⽗亲订的,当然也不稀奇,但我⽗亲其实只订了一份《‮民人‬⽇报》,其余的竟都是我订的。上小学和初中时,是《儿童时代》、《少年文艺》、《连环画报》、《新少年报》、《中‮生学‬》、《知识就是力量》…上⾼中时,则是《文艺学习》、《‮民人‬文学》、《文艺报》、《新观察》、《译文》、《大众电影》、《戏剧报》…乃至于《收获》与《读书》。那样多的报刊,是要花很大一笔钱的,就有邻居大妈不解地问我⺟亲:“你怎么那么舍得一个幺儿子花这么多钱啊!你看你,自己穿得这么破旧,家里连套沙发椅也不置!”⺟亲回答得很坦然:“他喜啊!这个爱好,尽着他吧!”其实邻居们还只注意到了订阅报刊上的投资,他们哪里知道,⺟亲在供应我买课外读物上的投资,还有我上⾼中后,看电影和话剧上的投资,更是一个惊人的数字。从1955年到1959年,我大约没放过当时任何一部进口的译制片,还有在南池子中苏友协礼堂对外卖票放映的苏联原版片(像《雁南飞》、《第四十一》就都是在那里看到的)。又由于我家离首都剧场不远,所以我那时几乎把‮京北‬人艺所演出的每个剧目都看了。为什么我要把这方面的投资都算在⺟亲⾝上?因为我家的钱虽都来自⽗亲所挣的工资(他当时是行政12级,工资额算⾼的),可是钱却都由⺟亲支配。⽗亲忙于他的工作,并且他有他的一个世界,他简直不怎么过问我的事。⺟亲全权办我的一切事宜。因此,如果⺟亲不在我的文艺爱好上,如同饭菜上那样“纵容”与“溺爱”我当年岂能汲取到那么多(当然也颇杂芜)的文化滋养呢?

  就在⺟亲那样的养育下,我⾝体很快地早,并且我的心态也很快膨起来——我爱好文学,但我并不觉得自己只是个“文学青年”只应尝试着给报刊的“新苗”一类栏目投习作,我便俨然以成年作者自居、煞有介事地胡给一些很⾼档的报刊寄起稿件来。不消说,理所当然地有了一大堆退稿,但竟终于在1958年,我16岁上⾼二时,在《读书》杂志上发表出了我的第一篇文章——《谈〈第四十一〉》。

  在我来说,那当然是很重要的一桩事。在我⺟亲来说呢?“养兵千⽇,用兵一时”难道她不欣喜若狂吗?

  不,⺟亲或许也喜,但那喜的程度,似乎并没有超过看到我在学校里得到一个好分数一类的常事。

  ⺟亲1988年病逝于成都。她遗下一摞⽇记,1958年是单独的、厚厚的一本,几乎每天没有间断,里面充満许多我家的琐事细节。我找来找去,我的文章第一回印成铅字这桩在我来说是“天大的一事”她硬是只字未提。

  我的⺟亲是个平凡之极的⺟亲,但她那平凡中又蕴含着许多耐人寻味之处。

  她对我的那份爱,我在很久之后,都并不能真正悟透。

  别样的爱

  1959年,我在⾼考时失利。后来证实,那并非是我没有考好,而是另有缘故,那里面包括一个颇为复杂的故事,这里且不去说。我被‮京北‬师范专科学校所录取,勉勉強強地去报了到。

  我感到“不幸中的万幸”是,这所学校就在市內,因此我觉得还可以大体上保持和上⾼中差不多的生活方式——晚上回家吃饭和‮觉睡‬。固然学校是要求住校的,而且师范院校吃饭不要钱,但那里也有某些不那么特别要求进步,家庭也不那么困难的‮生学‬,几乎天天跑回家去,放弃学校的伙食,跟我一个班的一位同学就是如此。

  我満以为,⺟亲会纵容我“依然故我”地那样生活。但是她却给我准备了铺盖卷和箱子,显示出她丝毫没有犹豫过,并且也不曾设想过我会耍赖——她明⽩无误地要我去住校,告诉我到星期六再回家来。我服从了,心里却十分地别扭。

  那时,经历过浮夸的“大跃进”‮家国‬进⼊了“三年困难时期”学校里的伙食可想而知,油⽔奇缺。⺟亲在家虽也渐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亲靠级别终究还有一些食油和⻩⾖之类的特殊供应,加以⺟亲常能“化腐朽为神奇”比如说把北方人往住丢弃的鱼头、猪肠制作成意外可口的佐餐物品,所以星期⽇回到家里,那饭菜依然堪称美味佳肴,这样再回到学校食堂,便更感饥肠难畅。

  ⺟亲不仅把我“推”到了学校,而且,也不再为我负担那些报刊的订费,我只能充分地利用学校的阅览室和图书馆。那虽只是个专科学校,平心而论,一般的书蔵还颇丰,因此也渐渐引得我⼊了,几个月后,我也就习惯于在图书馆里消磨,逢到周末,并不回家,星期⽇竟泡一天图书馆的情形,也出现过几次。

  不过,⺟亲每月给我的零花钱,在同学中,跟他们家里所给的比,还是属于多的。因此那时我在同学中,显得颇为富有,有时就买些伊拉克藌枣(那是当时市面仅有的几种不定量供应的食品),请跟我相好的同学吃。

  1960年舂天,有一个星期六我回到家中,一进门就发现情况异常,仿佛在准备搬家似的…果不其然,⽗亲奉命调到张家口一所军事院校去任教,⺟亲也随他去。我呢?⽗亲和⺟亲都丝毫没有犹豫地认为,我应当留在‮京北‬。我当然也并不以为自己应当随他们而去,毕竟我已经是大‮生学‬了,问题在于:‮京北‬这个家,具体地说,我们的这个宿舍,要不要给我留下?如果说几间屋都留下太多,那么,为什么不至少为我留一间?

  那一年,⽗亲他们机关奉命调去张家口的还有另外几位,其中有的,就仅是自己去,老伴并不跟去,‮京北‬的住房,当然也就保留。很多年后,还经历了“文⾰”的动,但到头来,人家‮京北‬有,终究还是“叶落归”了。那时,即使我的⺟亲跟⽗亲去了张家口,跟组织上要求给我留一间房,是会被应允的,但⽗亲却把房全退了,⺟亲呢,思想感情和⽗亲完全一致,就是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我应当开始完全‮立独‬的生活。

  在我家,在我的问题上,⺟亲是绝对的权威。倘若⺟亲提出应为我留房,⽗亲是不会反对的。⺟亲此举也令邻居们大惑不解,特别是,他们都目睹过⺟亲在饭食和订阅报刊上对我的惯纵,何以到了远比饭菜和报刊更重要的房子问题上,她却忽然陷我于“无立锥之地”这还算得上慈⺟吗?!

  ⽗⺟迁离‮京北‬、去张家口那天,因为不是星期⽇,我都没去送行,老老实实地在教室里听课。到了那周的星期六下午,我忽然意识到,我在‮京北‬除了集体宿舍里的那张上铺铺位,再没有可以称为家的地方了!我爬上去,躺到那铺位上,呆呆地望着天花板上的一块污渍,没有流泪,却有一种透彻肺腑的痛苦,难以言说,也无人可诉。

  那一天,我还没満18岁。

  我想一定会有人笑话我:十七八岁开始‮立独‬的人生,这有什么稀奇!在1949年以前的岁月里,有的人15岁左右就参加⾰命了!而“文⾰”当中,多少青年人上山下乡“老三届”里最小的一批(“老初一”),他们去揷队或去兵团时顶多16岁。是的,我也曾在心底里检讨过自己的娇懦与卑琐,所以一直不敢袒露那一阶段的心曲。但现在时过境迁,我已年过半百,自己对自己负全责的生活磨炼,也堪称教训与经验并丰,因之能冷静地跳出自己,从旁来观察分析我从少年步⼊青年,那一人生阶段的心理成过程,现在更能从中悟出⽗⺟,特别是⺟亲,对子女,特别是对我,无形中所体现出的那一份宝贵的爱。

  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独特的生命体验,但绝大多数人的生命历程又往往可以从大体上来归类。在1949年以前的年代里,很多青年人参加⾰命,或是因为家里穷得没饭吃,或者是家里小康或大富,自己却觉得窒闷,因而主动投⼊⾰命,离家奋飞。而“文⾰”中最大多数的知识青年,他们的离家上山下乡,是处于一种不管你积极还是消极还是混沌的状态,总之要随风而去的嘲流之中。但是在相对来说不仅小康而且亲情浓烈的家庭里,在相对来说属于和平时期的社会发展阶段,⽗⺟就很容易因为娇惯与溺爱子女,而忽略了培养他们‮立独‬生活的

  能力,甚至于到了该将他们“放飞”的时候,还不能毅然地将他们撒出家去,让他们张开翅膀,开始相对‮立独‬的人生途程。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许多多的小家庭都面临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实际却并不那么简单的问题,结果是出现了很多心发育滞后的青少年,引发于社会,则呈现出越来越具负面影响的若⼲伦理问题、道德问题、社会生态平衡问题与民族素质衍化等一系列问题。正是在这样一种新的人文环境中,我才突然觉得,从这样一个新的角度,来加深对我⺟亲的某些方面的理解,会不仅对我自己,对我的儿子,能有新的启迪,并且将其写出,也许会对今天的⺟亲们,亦不无参考价值。

  ⺟亲将我们放飞

  其实我也在不少文章中写到过⺟亲,只是没有像张洁那样,专门写成一本书。我回忆过⺟亲的慈蔼,她的宽于待人,她那让我回忆起来觉得简直是过了分的诚实,以及她因体胖行动起来总是那样地迟慢,还有她对《红楼梦》中人物与细节的如数家珍,她几十年如一⽇地坚持记⽇记。她曾在一篇⽇记里用这样的句子结束了全家的颐和园之游:“归来时,已万家灯火矣!”这在外人看来一定觉得极为平常的文句,在偷看它的我(那时11岁)来说,却经历了一次情感与诗意的洗礼…

  可是在我对⺟亲的回忆里,不可能有相依为命、携手人生的喟叹,不是因为家贫难养,不是因为我厌倦了⽗⺟的家要“冲破牢笼”(我的情绪恰恰相反),甚至也不是因为社会的大形势一定要我和⽗⺟“断脐”(固然那时阶级斗争的弦已越绷越紧,却并没有影响到我的起码是“适当地靠⽗⺟”比如说希望⽗⺟离京时为我“留房”),而是因为⽗⺟一致认为,特别是⺟亲的“义无反顾”要我从18岁后便扇动自己的翅膀,飞向社会,从此自己对自己负全责,从自己养活到自己筑窝,自己去娶生子,去开创自己的另一世界。

  ⽗⺟对待我们每一个子女,都是这样。我大哥1949年前就离家参加了解放军,二哥十六七岁便离家求学,学造纸,1950年分配到延边一个屯子里的造纸厂当技术员,另一个哥哥大学毕业也到很远的地方工作,姐姐也是一样。总之,我们全都在20岁前,便由⽗⺟坚决地放飞。

  在后来的岁月里,我们在假期,当然也都回到⽗⺟家看望他们,他们后来也曾到过我们各自的所在。我们的亲情,不因社会的动、世事的变迁而丝毫地减退。⽗⺟对放飞后的我们,在遇到困难时,也总是不仅给予感情上的支撑,也给予物质上的支援。比如1971年我有了儿子后,⽗⺟虽已因军事学院的解散,被不恰当地安置到偏远的家乡居住,却不仅不要我从‮京北‬给他们寄钱,反而每月按时从那里往‮京北‬我这里寄15块钱,以补助我们的生活,那每张汇款单上都是⺟亲的笔迹,你能说她这都仅是为了“养孙子”对我,却并没有浓酽的⺟爱吗?

  可是⽗⺟,特别是⺟亲,在“子女大了各自飞”这一点上,坚定是异常惊人的。我的小哥哥,曾在南方一所农村中学任教,忽然一个电报打过来,说得了肺结核。当时⽗亲出差在外,一贯动作迟缓的⺟亲,却第二天便亲自坐火车去他那里,把他接回‮京北‬治疗,竭尽心力地让他康复。在那期间,哥哥的户口都已迁回了‮京北‬,病愈后,在‮京北‬找了一份工作,留在家里并无多大困难,但⺟亲却像给小燕舐伤的⺟燕,一旦小燕伤好,仍是放飞没商量,绝不作将哥哥留在⾝边之想。哥哥后来也果然又回到了那所遥远,而且条件非常艰苦的农村中学,有邻居认为这不可思议,但⺟亲心安理得。

  ⺟亲可以离开子女,却不能离开⽗亲,除了抗⽇战争期间,因“逃难”⺟亲一度与⽗亲分居,他们两人在漫长的生涯里,始终厮守不弃。1960年,⽗亲调到张家口,那是“口外”其艰苦可想而知。有人劝⺟亲,留在‮京北‬吧,政策未必不允,而且,过些年⽗亲也就该退休,正好可以退回‮京北‬家中,何况‮京北‬有我,师专毕业,分配都在‮京北‬,正好⺟子相依,岂不面面俱到?⺟亲却绝无一分钟的动摇,她一听到调令,便着手收拾家当,随⽗亲到了塞外,在那里经历了“文⾰”的洗礼。其间该军校所有教员一律下放湖北⼲校,就有某些随军家属,提出自己有‮立独‬的户口,并非军校工作人员,要留下来安家,经动员无效,也只好安排。

  这样后来军校彻底“砸烂”时,一些教职工,反得以回到未下放的家属那里,生活条件较为改善。但我⺟亲照例绝不作此考虑,她又是连一分钟的迟疑也不曾有,坦然地随⽗亲上了“闷子车”一路席地而坐,被运到了湖北⼲校…对于⺟亲来说,夫妇是不能自动分离的,无论遇到什么情况,也无论哪怕是暂短的分离可能带来某种将来的“好处”她都绝不考虑。那真是无论‮径花‬锦路,还是刀山火海,只要一息尚存,她都要与⽗亲携手同行,在每个可能的⽇夜。这是封建的“嫁夫随夫”思想吗?这是“资产阶级的恋爱至上”吗?或许,这仿佛老燕、劳燕双飞,是一种优美的本能?

  把⺟亲的绝不能与⽗亲分离,与她对成年子女的绝对放飞,相合来看,现在我意识到,这样的⺟亲,确实很不简单。或者,换个说法:这本是一种最普通的⺟亲,但,起码在我们现在置⾝其间的社会环境里,反倒不是那么普通了。以我的“政治嗅觉”直到1966年舂天,我还是万没有料到会有一场急风暴雨式的“‮产无‬阶级文化大⾰命”迫在眉睫。

  我在‮京北‬一所中学任教,当时不到24岁,却已经有了近五年的教龄,教学于我颇有驾轻

  就之感。中学是一个很小的天地,那时离政治旋涡中心很远,我除了教书,就是坐在学校宿舍里读书,写一点小文章投寄报纸副刊,挣一点小稿费,还有就是去北海、中山公园等处游逛。姚文元那篇批判《海瑞罢官》的文章,一发表于‮海上‬《文汇报》,我就在学校阅览室里读了,心中有一点诧异,却也仅止是“一点点”其他老师似乎连阅读的‮趣兴‬也没有,谁也没想到那文章竟是把我们所有人卷进一场浩劫的发端。我投给《‮京北‬晚报》的小文章,有时就排印在副刊的“燕山夜话”旁边,但我既没有什么受宠若惊之感,更无不祥之兆,因此当几个月后暴怒的“红卫兵”质问我为什么与“燕山夜话”“一唱一和”时,我竟哑然失声…

  就在那个舂天,我棉被的被套糟朽不堪了,那是⺟亲将我放飞时,亲手给我制的被子。它在为我忠实地服务了几年后,终于到了必须更换的极限。于是我给在张家口的⺟亲,写信要一被套。这对于我来说是自然到极点的事:那时我虽然已经挣到每月54元的工资,又偶尔有个五块十块的稿费,一个人过,经济上一点不困难,我偶尔也给⺟亲寄上十块二十块的,表示孝心。我不是置不起一新被套,但我不知道该到哪儿去买现成的被套,或者买⽩布来。那是我难以考虑的,这种事,当然是问⺟亲要。

  ⺟亲很快给我寄来了包裹,里面是一她为我制的新被套,但同时我也就接到了⺟亲的信,她那信上有几句话令我觉得极为刺心:“…被套也还是问我要,好吧,这一回学雷锋,做好事,给你寄上一…”

  这就是我文章开头所说的,与⺟亲的一次內心里的感情冲突,睡在换上⺟亲所寄来的新被套里,我有一种悲凉感,⺟亲给儿子寄被套,怎么成了“学雷锋,做好事”仿佛是“义务劳动”呢?!

  当然,在那样的岁月里,这是很细微很卑琐的一件事情,何况很快就进⼊了“文⾰”时期,这对⺟亲的不悦,很快也就沉⼊心底,尘封起来了。

  在“文⾰”过去以后,因为偶然的原因,⺟亲在关于那被套的信中所说过的话,又曾浮到了记忆的上层,于是默默地分析:她那是因为受当时社会“语境”的熏陶而顺笔写出?是因为毕竟乃一平凡的老太婆,噤不住为一被套“斤斤计较”?还是她对我,说到头来并没有最彻底的⺟爱?

  也曾有几回,在⺟亲面前,话到嘴边,几乎就要问出来了,却终于又呑了进去,呑进去是对的。也曾设想,是⺟亲当年一时的幽默,⺟亲诚然是一个有幽默感的人,但她同时又是一个从不拿政治词语来幽默的人。

  现在我才憬悟,⺟亲那是很认真很严肃的话,就是告诉我,既已将我放飞,像换被套这类的事,就应自己设法解决,在这种事情上,她与我已是“两家人”当然她乐于帮助我,但那确实是“发扬雷锋精神”她是在提醒我“自己的事要尽量自己‮立独‬解决”回想起来,

  自那以后,结婚以前,我确实再没向⺟亲伸过这类的手,我的上用品,更换完全由我自己完成,买不到现成的,我便先买布,再送到街道纫社去合成。

  ⺟亲将我放飞以后,我离她那双给过我无数次‮抚爱‬的手,是越来越远了,但她所给予我的种种人生启示,竟然直到今天,仍然能从细小处,挖掘出珍贵的宝蔵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舂晖!

  世界上最爱我的那个人去了

  ⽗亲于1978年突发脑溢⾎逝世。⽗亲逝世后,⺟亲在我们几个子女的家里轮流居住,她始终保持着一种‮立独‬的人格尊严,坚持用自己的钱,写自己的⽇记,并每⽇阅读大量的书报杂志,在与子孙辈谈时,经常发表她那相当独到的见解。比如,她每回在电视新闻里看到当时的‮国美‬总统卡特,总要说:“这个焦眉愁眼的人啊!”她能欣赏比如说林斤澜那样的作家写的味道相当古怪的小说…她的行为也仍充満生气,比如收认街头纯朴的修鞋匠为自己的⼲儿子,等等。

  1988年深秋,⺟亲因⾝体极为不适,从二哥家进了医院,她坚持要自己下坐到盆上便溺。

  在我们子女和她疼爱的孙辈都到医院看过她后,她在一天晚上毅然拔下护士给她扎上的抗衰竭点滴针,含笑追随⽗亲而去。她在子女成年后,毅然将他们放飞,而在她丧偶后,她所想到的,是绝不要成为子女们的累赘,在她即将进⼊必得子女们轮流接屎接尿照顾她病体的局面时,她采取了不发宣言的自我安乐死的方式,给自己无愧的一生,画上了一个清慡的句号。

  静夜里,忆念⺟亲,无端地联想到两句唐诗:“唯怜一灯影,万里眼中昅。”那本是‮人唐‬钱起为⽇本僧人送行而写的。营造的,是—个法舟在海上越飘越远,那舟窗中的灯,却始终闪亮在诗人心中的意境。我却觉得这两句诗恰可挪来涵括对⺟亲的忆念。她遗留给我的明心之灯,不因我们分离的时⽇越来越长而暗淡熄灭;恰恰相反,在我生命的途程中,是闪亮得愈见灿烂,只是那明心之光润灵无声,在一派肃穆中伴我始终。 wWW.nIlXs.cOm
上一章   我是刘心武   下一章 ( → )
免费小说《我是刘心武》是一本完本综合其它,完结小说我是刘心武TXT下载的所有章节均为网友更新,与免费小说网(www.nilxs.com)立场无关,更多类似我是刘心武的免费综合其它,请关注逆流小说网的“完结综合其它”专栏或全本小说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