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种红菱下种藕 第四章
逆流小说网
逆流小说网 玄幻小说 武侠小说 仙侠小说 都市小说 言情小说 校园小说 历史小说 军事小说 网游小说 竞技小说 穿越小说 耽美小说 灵异小说 同人小说
全本的小说 天堕武林 夺命柔情 滛虐江湖 催眠传奇 露水姻缘 社团奇遇 佛洛伊德 综合其它 热门小说 总裁小说 乡村小说 科幻小说 架空小说 重生小说
小说排行榜 紫烟蒾情 宝贝记事 蔷薇妖娆 失纵蒾卻 时空浪族 段家女将 剑荡天下 成田离婚 悖伦孽恋 女校老师 短篇文学 推理小说 官场小说 经典名著
逆流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上种红菱下种藕  作者:王安忆 书号:40442 更新时间:2017/9/16 
第四章
  正午时分,秧宝宝终于来到‮民人‬医院跟前。她仰着脑袋看上去,这幢马赛克贴面的⾼楼,在太下锐利地反着光芒。⽩⾊铝合金的窗框,一行行排列着,有无数行。陆国慎就在其中一个格子里。秧宝宝的目光又回到楼底,金属的伸缩门拉起一半,人和车频繁进出着。因为院子是阔大的,所以并不显得拥塞。门口的保安查询也不严格,只是静静地站着。秧宝宝却收住了脚。

  她这时才发现,她还没有和陆国慎说话呢!自从不理睬陆国慎以来,她再没有和陆国慎说话。最后那天,陆国慎同她告别,她都没有回答。现在,她看见陆国慎,怎么开口说第一句话呢?向她讨饶吗?秧宝宝不⼲的。人们从‮民人‬医院的大门进来出去,多是带着満脸的心事,本不会注意太地儿里,有一个小孩子流着汗苦恼。这座新医院真是大啊!就更显得这小孩子小了。她穿着⽩⾊镶‮红粉‬荷叶边的连⾐裙,本来新裙子,可却有点嫌短了,伸出细长黝黑的手臂和腿。⽪凉鞋的一个搭扣断了,用一只别针代替钩着。头发扎起,编紧,像槌耝耝的一,颈后的碎发被汗粘住了。她的手指间也是粘着,是方才青苹果滴下的糖⽔。由于青苹果里大量的糖精和香精,吃了反而口渴,嘴上都起了焦⽪。她怀里抱了一鞋盒,上面顶了一顶花布帽当伞,对着伸缩栅栏门里的大楼,蹙着眉,被太晒得眯了眼。望出去,満目的⽩亮光芒。

  太又往中间移了移,所有的影子都往里收了收。往来的人略微稀疏了些。蝉“哗啷”一下齐鸣起来,顿时盖満了院子。张眼看去,路边,院里的那些树的枝叶间,亮晃晃一闪闪的,好像都是蝉开合着的翅翼。秧宝宝向大门边挪着脚步,门口几乎没有人进出了,保安也进门房里吃饭了。走进大门,穿过空阔平坦的院子,走上大理石台阶,那一排玻璃门,推开,陆国慎就在里面了。然而,到底,她们还没有说话呢!最后,秧宝宝把鞋盒子给了门口的保安,两上中间年纪稍大,因而也显得牢靠一些的那个。她在盒盖上写了几个字:妇产科,陆国慎。那保安问了句:为什么不进去?就在三楼。秧宝宝没有回答,转过⾝,快步走开去。蝉鸣一直跟在她的背后,转眼间,遍地都是蝉鸣。

  蛋留下来,遮帽又回到秧宝宝头上。她手指头勾着小包,甩啊甩啊地走。现在,她无事一⾝轻了。可她并不忙着回去,反正是赶不上中午饭了。她在一家点心店门口买了一个‮大硕‬的⾁馒头,有一个菜碗那么大,又非常的松软。

  此时,她是在一条新修的长廊里。木结构,顶上雕着回形镂花,红,绿,蓝相间的漆⾊,底下两排美人靠椅子。沿⽔,⽔道也是新修的,⽔泥河岸,护着一道粉墙。⽔却是污脏的,布了垃圾,又流不畅,淤塞着,发出难闻的气味。廊下坐着的,多是外乡人,借了这一条遮,有坐的,还有横下来躺着的。

  秧宝宝慢慢地吃着⾁馒头,微甜的面香,带着酵粉的微酸,⾁馅掺着大量的姜,葱,酒,香气扑鼻。不知不觉地,那么大的一个吃下肚了。秧宝宝从小包里菗出一张餐巾约擦手,顺便看看里面还有多少结侠。咝咝的风吹来,虽然是热风,可吹在汗的⾝上,还是有一些凉意。秧宝宝踩上美人靠椅子的窄座,坐在栏杆上,手撑着,两只脚悬着打晃。边上的外乡人,坐着和躺着的,都在瞌充,有一个要饭似的北方男人,⼲脆睡在青石板的地上,蜷着⾝子,怀里抱一个人造⾰黑包。在烈的蝉鸣中,这些沉默的人都好像是静止的。

  有一些柳丝从廊檐上垂下来,本是想造出一种烟花亭台的江南韵致,但周遭的环境是耝陋的,⽔那样的浑和臭,垃圾遍地,人,那样的杂沓,背后大街上的车流则汹涌澎湃,尖啸阵阵。这一台风景则是扎眼的新和亮,反露出俗

  秧宝宝晃着腿坐着歇午。廊下的人都木着⾝子,脸上的表情却多很愁烦,大约是没有受过江南这样的溽热,汗在脸上慢慢地爬着。有一些苍蝇从河面飞进廊里,无声地滑翔,轮番在那些睡脸上停一停。秧宝宝一瞥眼,发现那睡在地上的北方男人正悄悄地睁开一只眼看她,不由一惊,但定晴看,原来是一片柳叶的反光,正好在他眼睑上。秧宝宝在心里嘟一声:怕你!移开了目光。

  正午的大太,有一种镇庒的意思,所有的动静都偃住了声息似的,变得沉闷。只有秧宝宝是活泼的,她左看看,右看看,那一条耝辫子就一会儿摆到右,一会儿摆到左。河那边的粉墙外,也有一行柳树,又是仿制出来的古意,底下应该有一些佳人才是。可此时一个没有,只有嘹亮的蝉鸣从柳树上庒过来。偶尔,风吹动柳丝,粉墙上就扫过几缕影子。这时候,墙下驶来了一辆三轮车,车上还真坐了一个佳人,微微侧⾝佳着,一只臂肘支在靠背上托着头,乌黑的头发在顶上挽一个髻。本来是黑⾊的⾐裙,但光将车篷上的海蓝条纹映在了⾝上,就变成天鹅绒一般,一道一道滚着光亮。衬着那一面粉墙,墙下的几缕柳丝,成了一幅图画。秧宝宝的眼睛跟着三轮车走了一时,眼看着三轮车走过去,画面上只剩下⽩粉墙的衬底。忽然间,她起了⾝子,她发现,画中人是好久不见了的⻩久香。她从栏杆滑到地上,向长廊外边跑去,差点儿被地上的‮觉睡‬人绊倒。

  这时,三轮车已转过围墙,驶进一条真街。秧宝宝跑过一座小桥,沿了围墙跑一截,也转进直街。直街其实是服装市场的⼊口,进去后,便是纵横错的铺面街。方才,秧宝宝就是从其中一条夹道里穿过来,去找‮民人‬医院的。⾊泽鲜,质地轻飘的⾐服,⾼⾼挑起,连成了彩墙,密不透风,比那河边闷热得多。人往那里一钻,就看不见了。秧宝宝站在一丛丛的⾐服中间,茫然四顾。正午时分,铺面虽摆着,可也没有什么生意,老板都在铺子里面瞌充,此时就是⾐衫的世界。秧宝宝从一挑⾐服底下钻过去,⾐裙上的⽔钻饰物丁零响了一阵。可是,三轮车呢?秧宝宝又从一挂⾐服下钻过去,又是丁零一阵。忽然,前边的街口,弯出一辆三轮车,直直地向前驶去,秧宝宝撒开腿追上去,那车上的美人正是⻩久香!支着手臂,撑着头,头发留长了,又烫过,挽在头顶,露出一段后颈,⽩得耀眼。

  秧宝宝在⾐服的彩墙中间奔跑着,她喊:⻩久香!可车上的美人听不见,没有回头。那车夫将车踏得风快,转眼骑出了市场街,又是一拐,钻进一截横街,不见了。横街上方拉了一条横幅,写着“鱼得⽔大‮店酒‬”六个大字,秧宝宝从横幅底下追了过去。

  “鱼得⽔大‮店酒‬”的招牌在三十层的顶上,柯桥镇上任何一个位置都可看见。要是你乘着船从鉴湖过来,老远可看见那雄伟的楼⾝和‮大巨‬的招牌,到了夜晚,招牌的四周,便滚动着灯光。没想去,它原来是在这么个仄的地方,周围簇拥着低辞退的旧屋,还有窄细的街巷。它把四下里都遮暗了。楼底下,大约有十来步的空地,挤着一辆奥迪,几辆三轮车。奥迪里面没人,三轮车上,则坐着打瞌充的车夫。秧宝宝从中间穿过去,上了大理石的台阶。台阶正中,是一个转门,正转出一个保安,向她喊:小孩子,别处去玩!可秧宝宝已经闪进另一扇格子里,转了进去。她看见那保安跟进后一扇格子里,敲着玻璃还在朝她喊。心里一急,‮劲使‬地推门,不料转过头,又转出来了。秧宝宝才不上当呢!她继续推门,终于进去了。可是前面却横着一排玻璃门,也没有门把手,不晓得哪一扇进得去。秧宝宝只得依次推,推不开,那保安倒已经转进去,朝她走来。正在这紧急的时刻,玻璃幕障在秧宝宝面前豁然开了。秧宝宝赶紧钻过去,向一立柱后面一蔵。见那保安也进了门,可并没有找她,而是径直往里走去。秧宝宝松下一口气,从立柱后面出来了。

  正午,连这大‮店酒‬也是寂静的。虽然是⽩天,可因为大和深,四周又是茶⾊的玻璃墙,⽇光就很微弱。顶上开着一盏盏的灯,黑⾊大理石的地面,反着幽光。比起外面,这里面可真是大,几乎称得上辽阔。左后,上两级台阶,用盆花圈起来一片桌椅,桌椅中间,有一架三角钢琴,荸荠⾊的琴声上流连着几条茶⾊的⽇光,是从拉起的窗帘隙里照进来的。左手,是几圈沙发,倚墙的几具上也蒙着暗淡的光,如同一屋细灰。秧宝宝渐渐适应了大堂里的暗,景物顺了光线的強弱,距离的远近,依次呈现出来,她移动步子,大堂的深处,是服务台,柜台里有一些窃窃的笑语声,听不真切,但说明里面有人。柜台上方的墙壁,挂了一排大钟,秧宝宝惊奇地发现,所有钟上的时间都不相同。为了看得更清楚,她又向里移了几步。

  秧宝宝站在了大堂的‮央中‬,顶上亮着无数盏灯,映在大理石的方格里,一格里栽一束光。四周全是光滑,透明,发光的物体,相辉映着。这真是另外一个世界啊!这里的人,也像是另一个世界的,对这个小孩子视而不见。有几个人在大堂的周边活动,擦拭灰尘,或者拖地。方才追逐她的保安从大堂中间穿行过来,却不再留意她。她再往前走几步,那一排钟点确实不一样,时针,分针,各指着不同的方向。秧宝宝双手捂住嘴笑了起来,心想,这下子可有说头了。她眼前好像出现镇碑下的一幕,人们在听她说“鱼得⽔”的人连钟都调不准,然后一起笑。她笑了一会儿,还不放心,再往前走去,要最后确认一下。这样,她慢慢地就到了柜台跟前。柜台后面没有人,但侧边开了一扇门,投出来一些比较明亮的光,声音就是从那里面传出。这会儿也静了。这时候,秧宝宝看出问题了,掩着嘴的手放下来,她不敢笑了。每一面钟底下都标了字,英文和中文。一面钟底下写着“伦敦”另一面底下是“巴黎”还有“纽约”“东京“,等等。原来是指那些地方的时间啊!秧宝宝学过些地理,晓得“时差”这一说。到底是“鱼得⽔”啦!幸亏,幸亏再来看一眼。否则,就不是笑人家,倒是笑自己了。

  秧宝宝的情绪低落了一些,她翻转⾝,靠了柜台,站一会儿。大堂里的光线有些像暮⾊,但不是暮⾊那样流动与活跃,而是固定,一成不变。秧宝宝觉得时间已经晚了,应该走回头路了。她直起⾝子,向大门走去。地砖上反映着她的倒影,与河面上的不同,河面上的倒影也是波动的。她听见空气中有嗡嗡的声响,是冷气机运作的声音。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她一⾝汗全⼲了,⾝上滑溜溜的。她几乎忘记这是盛夏的午后,一天中最炎热的时间。她向方才进来的自动门走去,她已经知道那是自动门,人走到跟前,便自动开了。这一回,她注意到咖啡座的旁边,有一条走廊,走良好里开着玻璃门,门里有一个人,背对着侍在椅上,像是⻩久香。秧宝宝这时方才想起⻩久香来。她朝了门里走去,却发现那是一面镜子。现在,镜子里的,正是秧宝宝她自己。她让开⾝子,打量一下,见那镜子斜对着对面的一扇敞开的门,她转⾝向门里走去,门里也一面镜子,镶在照壁样的一面墙上,镜子里的椅上却没有人。

  秧宝宝转过照壁,探进头,里面是美容厅,墙上有无数面镜子,将屋里的景象折过来折过去,没有人。秧宝宝定定神,回⾝要走,却看见房间最里边的墙角,一张美容上躺了一个人,头发被⽩布裹起来,脸上涂了厚厚一怪⽩膏,只露出一双眼睛和一张嘴,看上去有些可怖的。

  暑假将要结束的时候,妈妈又来过一次。这次来,不晓得是忘了,还是对秧宝宝的现状比较満意,没有提换人家的话。李老师留她午饭,她也肯坐下了。吃过午饭,妈妈挤在秧宝宝的小上,迫她一同睡了午觉。秧宝宝的⾝子长了许多,蜷在妈妈的怀里,有些滑稽的大。她就用劲往小里缩,贴住妈妈的⾝子。她又嗅到妈妈⾝上的气味,从小嗅大的。在这悉的气味中,她睡着了。午觉起来,妈妈借了闪闪的自行车,让秧宝宝坐在书包架上,去沈娄老屋里,取一家三口的秋⾐。⽩露眼看就到眼前,天要凉了。

  车过老街口上,妈妈进小小影楼找妹囡说话。妹囡看见秧宝宝,神秘地笑笑,将妈妈拉进照相间,留下秧宝宝一个人在店堂里。今天的影楼很冷清,没有人来,秧宝宝站在柜台后面,双肘撑在台面上,托着下巴,端详玻璃板下的照片。我是镇上的人,有几个还叫得出名字,低头不见抬头见的。此时,一律呆板着脸,即便笑,也笑得很僵。看毕照片,就抬眼睛看门外的人。太还很辣,行人就也少,过往的几个人,均匆匆的,蹙着胥,好像很愁苦,其实只为躲避顶上的⽇头。眼睛顺了门前的街一径看过去,可看见半眼石洞桥,桥洞里蔵着一艘乌篷船,看得见船头立着一柄油布桑可是,稍稍一走神儿,回过来,那船已不见了。这时间,撞进来一个人,脸对脸看见,两个人都一怔,原来是她班上的男生。一个暑假没见面,都不讲话了。男生又退了出去。

  妈妈终于出来了,脸上带了些愠⾊。秧宝宝猜到妹囡讲她坏话了,走时就没理睬她。果然,路上,妈妈就问她:华威厂那女人同你要好的来!秧宝宝装糊涂:哪个女人?妈妈自然识得破她:不要装,那个女人一来路不清的;端午前后,两个贼杀了贩⽑竹的老头,‮察警‬四乡里排查,她立即滑脚;事过之后又回来,历五月十五,杭州的‮察警‬追‮品毒‬,直追到华舍大‮店酒‬,第二⽇她又滑脚;好好的人,看见‮察警‬怕什么?秧宝宝忽然想起有一⽇在镇碑底下,江西人对着⻩久香讲的⽩蛇化精的故事,特别強调,端午的雄⻩酒不好喝。⻩久香回答一句:好笑!她那张月光下的脸出现在眼前,很娇好的。她也在肚里嘟一声:好笑!妈妈接着说:李老师也真是,到底年纪大了,家里事情又多,顾不上你,还是要换人家。停了一会儿,妈妈又说,算了,反正没几⽇了,你爸爸正帮你联系,到绍兴去读书。秧宝宝犟了一句嘴:我不去绍兴!妈妈就骂她:去不去由你说了算?华舍有什么好,的来!

  ⺟女俩拌着嘴,就下了新街,进了沈娄了。公公却不在,院里的来了生人,扑棱棱地飞。这些都长了⾝个,⽑硬扎了,看人的眼光很凶。妈妈说:公公养的不是,是鹞子。打开西厢房的锁,推进门,一股森凉之气扑面而来,眼前顿时暗了一暗。蒙蒙的⽇光里,无数细绒翻卷着。夏布帐子静静地垂着,隐约透出背面的一行橱柜。脚下的砖里,长出一些苔藓类的生物,绿茸茸的。占了半间屋的木反地上,均匀地铺着细细的灰粒,看上去反显得极为清洁。但等妈妈一脚踏上去,嘎啦啦一响,腾起一股烟来。妈妈三脚两脚蹬上板,将帐子一把搂起,撩到帐顶。背面倚墙而立的大橱便露了出来,紫檀木的面上,镶了无数⻩铜的把手,锁孔,包角。秧宝宝跟着蹬上去,拉开大大小小的菗屉。霉味,嘲气,樟脑味,菗屉里的什物的各种气味:松香味,甘草味,布的浆⽔味,绒线的臭羊⽑味,等等,等等,一股脑儿钻出来,有一些模糊的印象回到眼前。

  菗屉里有多少宝贝啊!有过去的旧东西,也有新发现。大大小小的绒线团,别针,布头,钮扣,瓶盖,一细铁链子――妈妈说是爷爷拴怀表的。妈妈忘了拿⾐服,和秧宝宝一起搜捡这些零物件,翻来覆去看,想,回忆,研究。这些破东西,都是过⽇子余下来的杂碎。⽇子越长久,积得截止多,说不上有什么用处,却也舍不得扔掉。平时不在意,可这会儿,这⺟女俩都是离家久了的人,看见它们,感到无比的‮趣兴‬。妈妈说:人家都叫李老师的囡是“‮海上‬人”其实秧宝宝你才是‮海上‬人呢!最早的时候,你在‮海上‬开绒线社,隔壁是你爷爷的小百货铺,然后才找人做媒结的婚。那么怎样会到沈娄里来的呢?秧宝宝漫不经心地问一句。无论爷爷也好,‮海上‬也好,对她都是遥远的事情,她感‮趣兴‬的是一个穿针器,蚕带头大的一个小东西,中间有一道槽,正好倒揷进一针,针眼呢,又正好对了个孔。这个孔是漏斗形的,一头大,一头小,将线从大头穿进去,自然引进针眼了。落魄了呀!妈妈将手里的菗屉砰地推上,结束了历史课。

  这里,天井里有人叫妈妈的名字,跟着声音,人就进屋来了,是隔壁邻居,曾经与妈妈一同在村办厂做过的要好的‮姐小‬妹。说有人看见她们娘和囡进老屋了,所以过来看看。妈妈说:正好,来帮我打下手。于是,一个站在上,一个站在地下,将东墙下一⾼摞箱子,一个一个搬下来。来人告诉说:公公一早就去柯桥拉木头了。拉木头做什么呢?公公难道要盖屋?妈妈问。来人说:公公要盖屋,但不是起宅,是造⽳,做一口寿材。妈妈就说公公脑筋不开化,有钱不吃点用点,偏要去做棺材。两人一起把箱子上的灰掸一遍,打开来,妈妈在里面找,来人在一边接。找到秧宝宝的⾐服时,两人一致说紧了,倒是妈妈的有几件旧⾐服,看上去合秧宝宝的大校于是又将秧宝宝拉下地,让她试穿。果然很好,都说秧宝宝块头这么大,像谁?妈妈就说:像她爷爷。

  一边收捡着⾐服,一边说着村里的大小事故。某人‮款贷‬开冷轧厂,厂房造起一半,设备也进了,工也招了,原料也进了,出货方向也有了,上头却来了文件,此类排污严重的厂,必要有处理系统,投资比开两片厂都不止,结果倒灶了,只得逃到深圳去做打工仔。又有某人好吃懒做,轮番到一些走空人家的房子里找东西出去销,这些房子成了他家自己的宅地,想进就进,想出就出,门都是虚掩的。来人说:幸亏你家老屋里有公公。妈妈说:无须公公出头,公公的这些,就把他眼珠子啄出来。说到这里,窗台上扑棱棱地飞上一只,向里张望着,黑了一片暗影。两人都笑了。东西收拾完毕,来人就拉⺟女俩上她家吃茶。妈妈说不去了,当夜还要赶回绍兴搭火车。来人说:急什么?一⽇离开,夏介民就要变心啊?妈妈先是骂后是笑,然后就与她两人跑到院子里说话,不让秧宝宝听见。此时秧宝宝已经搜出一堆宝贝。除穿针器还有一副九连环,一朵绒线花,一绒线勾针,一个竹绷箍,一把旧钥匙――把上有一个圆圈,⾝子是圆的,带一周螺旋纹,齿呢,是平的。还有几枚铜钱,中间带眼。她将这些,爱惜地装在一个香烟听里,绷箍则套在手上,晃着。安置好了,走到院子里,妈妈她们却又转移到院子外面去了。跟到院子外面,她们则站远了些,在⽔杉底下头抵头地说话。

  太低了,正照在院墙,将⽔杉的影,还有妈妈她们的影,都画在墙上,拉长,收细,又放斜了。燕子出巢了,一群,上下翻飞。前几月的小燕子,都长壮了⾝子,与它们的爹妈分不出来了。它们逆着光飞行,变成光里的黑金点子。前边的楼房里,走出几个人,向娄边走去。然后,又有几个人,从老屋背后,走过空场,向娄底走去。那边,好像发生了什么事情。虽然是午后的寂静的村庄,这时却有一股‮奋兴‬的空气掀起来了。秧宝宝不由也向那边走去。有更多的人走过去了。连张墅方向,也有人朝这边跑。其中,有张柔桑的⾝影。看见人跑,,鸭,鹅,还有一条狗,也跟着跑起来。气氛变得喧嚷。有人在说:公公回来了!

  这个小村子,越来越寂寥,甚至荒落。此时,活泼起来了。太到了西边,将这条东西向的小河照得金灿灿的,就好像早晨⽇出的时候的情景。河边堆积的垃圾,河里边的塑料袋,泡沫块,总之,一切难看的东西,似乎全在这金光中溶解,不那么触目了。光还给河面上的污浊贴了金箔。斑斑驳驳的一河金。河边的大众,孩子,家禽,狗,因为一律向太,脸上都染了金丝缕。在那太光里,过来了一艘大船,公公就站在船头。

  公公的装束很奇特,依然是蓝布对襟的短衫,齐膝的布,但他头戴一顶⽩⾊遮帽,帽⾆长长地庒在额前,顶上写了两个红字:杭州。⾚脚蹬一双⽩⾊旅游鞋,细瘦的小腿底下,鞋子就显得格外的大,像两只船。公公立在舵前,单手扶舵把,另一手揷在间,⾝后是一摞方子。河面上顿时飘起树脂新鲜的苦香气。小孩子一迭声地叫起来:公公!公公!公公很矜持地不回答,眼睛瞪着前方。船徐徐地进了河道,从桥孔底下穿行过来。桥上也站了人,鹅娘从人们的膝间挤出头颈,看着船从脚下滑出来。木材的两边各站一名壮汉,船尾也立了两名,一个人摇橹,另一个只是袖手站着。由于受到这样隆重的,神⾊都变得庄重起来。

  小孩子跳着脚,狗呢?吠着,几只鸭滑下了河,扑腾腾绕着船游⽔。几乎全村,还有邻村的一部分人,围拢到这里。秧宝宝看见妈妈同她的‮姐小‬妹也挤在人群里,脸上的表情动。不晓得什么时候,她和张柔桑站在了一起,而且,手牵着手。她们说下星期就要开学,听讲要换班主任,新班主任是‮海上‬人于老师,揷队落户到这里,就再没有回去,她的小孩却已经到吉林读大学了,于老师要把她们这班一直带到毕业。她们还说起暑假中各个同学的情况。有一个去‮京北‬夏令营,是他家大人到杭州讨来的名额,带过去一车睛纶布,做校服用的。又有一个到太平桥玩,碰到拍电影的,让他跑龙套,穿一⾝长袍马褂,清朝的帽子,帽子后头钉着一条长辫子,进帐五十块钱及一盒盒饭。然后,她们就说到蒋芽儿,提到这名字,两人都停了一停。

  这时候,船已经靠在河边埠头下了。船上的人不急着上岸,而是歇着,由其中一个在在煤球炉上烧开⽔,喝过茶再卸货。公公坐在船板上,两手扶着膝,一动不动,歇息着。人们的注意力暂时离开了船,自顾自地聊天说话。从来没有这这么热闹,这许多人聚在一起。有人华舍做工下班回来的人,下了自行车也来到这里,扶着车与人闲话。蒋芽儿,张柔桑停了停说,她们家买房子了,就在如今建材店的对面“江南楼”旁边,不是有一幢二层房子吗?房主是张柔桑爸爸的朋友,在别处起了新楼,五层,带电梯,院子里有假山,亭子,花窗,旧房子就要出手。你不知道吗?张柔桑最后问了一句。秧宝宝摇‮头摇‬,说她一个暑假没见蒋芽儿。再说呢,她也补了一句,她并不是一天到晚与蒋芽儿在一起的。两人说了许多话。疏远多⽇,这会儿又接近了,心里很愉快。

  船上的人吃毕茶,太也完全到了西边,金的颜⾊浅了些,光线较为柔和了。公公站起来,蹬上了埠头,⾝后两个壮汉“嘿嗨”一声,扛起一木方。娄边的人“轰”的一声聚扰过来,又迅速让开,留出一条路。木料上岸了。

  买得个?,上种红菱下种藕。田塍沿里下⽑⾖,河?边里种杨柳,杨柳⾼头延扁⾖,杨柳底下排葱韭。

  船尾上站着的那人,是从管墅乡请来的木匠。管墅乡时有个娄头,历来穷得很,公公歌谣里唱的那个“曹阿狗”恐怕就是他们祖上――“买得个娄,上种红菱下种藕。田塍沿里下⽑⾖,河勘边里种杨柳,杨柳⾼头延扁⾖,杨柳底下排葱韭。大儿子又卖红菱又卖藕,二儿子卖葱韭,三儿子打藤头,大媳妇赶市上街走,二媳妇挑⽔浇菜跑河头,三媳妇劈柴扫地管灶头。一家打算九里九,到得年头还是愁。”愁到头,就愁出手艺来了。这娄头人家多是做方木和圆木。方木就是木器,圆木则是箍桶。

  方木匠姓钮,中年,此地人的⾝形与脸形:精瘦,黑,⾼眉棱,突颧骨,凹进去的小眼睛,很是明亮。因为有手艺,难免就骄傲了,不言笑。公公自知耳聋,不想惹人生厌,也是话少。带来的那小工呢,因没人搭腔,就算是个话多的人,也没处讲了。虽然是那样沉闷的子,但是劳动本⾝却是腾的。锯齿在木头里来回走,锯末飞溅。搬木头下力,不自觉喊出一声“嘿嗨”们四处躲。那烟囱管里从早到晚出着烟,砧板上剁着鱼和⾁,灶上做一锅⾼汤,咕嘟着。这个寂寥的小村子,如今数这座老屋最红火,最热闹了。小孩子都挤在门口看稀奇,大人也要伸一伸头,问一声:公公,什么菜式?或者:大木匠,米硬不硬?院內忙碌的人,矜持地都不做答,问的人也没什么,反而更羡慕了。看一会儿,才走开去做自己的事。

  傍晚,收工了,钮木匠坐在辽中的沙发坯子上――公公特意从屋內搬出来供他坐的,小工扫着地上的刨花和锯屑,公公摆着晚饭桌:拼两张方凳,端上下酒菜,⻩酒连瓶温在钢精锅的热⽔里,越是天热,越要喝酒散发,否则并在体內,就要上火作玻然后,三人三面,手里扶着酒杯,喝起来。

  有时候,还要开夜工,从屋里拉出电线,换上一只一百支光的灯泡,将院子照得通明。这样,就有了不寻常的空气,村人们都跑了来,聚在院门口说话,玩耍。人们奉承钮木匠,说做寿材是积德,添寿数,子孙也得善报,会发迹。再又恭维公公,福气好,儿子有孝心,替他出钱做棺材。这样的晚上,喝酒就推迟了,推到消夜的时候。已是十点钟光景,乡下人总是早睡的,人都走散了,只剩他们。还是三人三面,热过的⻩酒,慢慢地喝。灯关了,因为月亮已经出来,⾜够的亮。别以为他们晚睡就要晚起,才不呢!一早,又传出锯刨声了。公公呢,走在了去街里的路上,到茶馆去买馒头。

  一天里边,很少的一会儿,公公闲着功夫,便站在院子里,看木匠做工。公公微驼着背,两手垂下,青筋暴突的小腿下是那双⽩⾊的旅游鞋,站开了一些距离。这姿态有着一种虔诚。钮木匠背着⾝做活,看不见公公,但等公公转⾝走开,他便回过⾝去,将手中一块板子,对了公公的后背量一量。钮木匠虽然寡言,其实很调⽪。公公晓得有人做手脚,并不动气,还笑。简直无法想像公公笑的样子,可他确实笑了。精瘦的脸上,刀刻一般的皱纹,原以为是凝固了的,此时则神奇的弯曲了。公公好像为自己的笑很不好意思,就用脚踢院里的,让它们闪开。这些已经与钮木匠他们了,在料堆跳上跳下,在锯悄里刨着食。

  这一天,老屋里来了一个生客,一名道士。公公这边做寿材的事传开了,传到这名道士耳里,就觅了来探虚实。道士大约有六十来岁,⾝体很剑他穿一件灰绿条子衬衫,涤纶西式长里另一个寻呼机。骑了一架自行车,车把上挂着人造⾰黑拎包。他就好像了了一双顺风耳,一进沈娄,径直向老屋骑过来。自行车旧得撑脚架都没了,往院墙一靠,取下车把上的拎包,一手推开虚掩的院门,笑盈盈地跨进去了。

  院里的人积庒自忙碌着,道士给每人发一支烟,打过照面。他很识理地没有去坐那张沙发坯子,而是拉张矮板凳坐下了。他嘴碎地问东问西,并不在意没有人回答他。而这三个寡言的人,其实也喜有人聒噪出些声音,手下的活更起劲了。道士将院中的事物问过一遍,就说起自己的见闻。像他这样,从十四岁起,先是跟了师傅,然后独自单⼲,走村串乡做道场,见识自然很广。钮木匠破天荒地揷了一句话:你至今为多少人送过终?道士伸出手来:扳指头算好了,十四岁开始,到如今六十一,总共四十七年;每年三百六十五⽇,平均每两天一场,你说有多少?钮木匠不由一笑。凡不常笑的人,一旦笑了,总是很好看,一下子变成了个孩子。那小工就说:牛⽪是不是太大?脚头走得到的这块地场,两天就有一个走?道士认真道:何止是脚头走得到吗?还有行车走船的呢!石门,乌镇,南浔,都去过,不是自吹,我是有一定名气的。小工还想说话,叫钮木匠用眼睛喝住了,让他扶好料,开锯。

  道士坐了一个时辰,起⾝告辞了。走时,一人发一张名片,上面写着:“绍兴正宗吹打道士”底下是呼机号。小工趁机又说话了:你一个如何吹打?还要念呢!道士就笑了:小弟弟,这你就外行了,有说法讲,有理不在声⾼;有说法讲,內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不是要人多,家什多,又不是打架,而是要有板眼,有规矩。不是自吹,我一个自吹,自打,自念,比一个管乐队还要有气氛。不相信,什么时候来参见!最后一句话,道士的眼睛是看着公公说的。小工说:我晓得你在何处吹打?道士推起自行车说:打我呼机好了!上了车,走了。

  经他搅扰一阵,院子里生出一股‮奋兴‬的空气,影响了终⽇。被饶⾆的道士带的,收工后,两杯滚热的⻩酒下肚,就扯出些话头来。公公问钮木匠,手艺从何处受传?答是他爹爹。他爹爹自小跟了一个东师傅,耝细木工都来得,最闻名的是做眠。一加眠,有三进,第一进门厅,第二进妆漱,第三进才是。不用一钉,绝是榫头。四边穹顶全是雕花,不用螺钿。图样有讲究,单是八仙,就分明和暗两种。明八仙是八仙,暗八仙,是八仙手中的器物。他爹爹曾经雕过全本《三国》。这样一张,要一千工。但因木匠不能予人做,做要折寿,所以,木匠的是赠送,前挂一名牌,刻上木匠姓名籍贯做落款,然后收一只红包。四乡八里,大户的人家,多少头都吊着他爹爹的名牌!要问何以做眠要折寿,钮木匠只说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规矩。公公则解说:予人做子孙,不是将自己的寿数贴给人家了?钮木匠想想,说:大约也是。

  三人喝去了二斤⻩酒,盛了稀饭吃着。稀饭早已烧好,如今稠了,温呑柔软,⼊口正好。热酒发出来的汗一点点收⼲,⾝上十分慡快。过后,各人从锅里妥了温⽔冲了⾝上,分头睡下。公公照旧睡屋里。钮木匠在穿堂架了棕绷,小工怕热,直接在院里睡张竹榻。月亮明晃晃地照着,墙角落有只蟋蟀“瞿瞿”地叫。照理该⼊睡了,可精神格外的好,都睁着眼睛。公公忽然在屋里说起话来,聋人多是这样,喜自语。他说道这一生,从来没有住过自己的屋,从前是穷,后来虽然有屋了,可那是分了地主的屋,并不是自己的。这些年,家家都在造屋,可是家里的人只有走,没有来,四方八面落了户,他且到了阎王不叫自己去的岁数,造宅不如造⽳了。公公嘎哑的声音在如⽔一般的月光里踯躅,渐渐静下去。又过一会儿,鼾声就从三处地方起来。又一天过去了。

  公公做寿材传出去了,一早总有人上门,问公公要不要酒⾁,糕饼,油条。顺便伸头看看,工做得如何,手艺好不好。一来二去,与钮木匠了,晓得他人不坏,只是面相凶一些,敢同他开玩笑了。说:你们那里的娄头,听说出过状元呢!钮木匠回答有,隔墙头就是。谁人?人们问。钮木匠笑嘻嘻说:里缚⽟带,脚下跨⽩马――箍桶匠嘛!箍桶人不是里系一条汗巾,舿下坐一条板凳?这才晓得被他绕进去。说过,笑过,各做各的去了。近晚时,又来了,因是家中烧了特别的东西,杀了只鸭,蒸了条鳗鱼,就送半碗来,给大木匠过老酒,人家说。

  这段⽇子,老屋成了沈娄的中心,公公呢,也有了点明星的意思。走在路上,会有人认出来,说:不就是做棺材的老头吗?年轻人是觉得公公背时,人家在造⻩金屋,他好,做棺材!上岁数的却觉得公公有远见,自己亲手打点好去路,定定心心地走,多么有归宿!公公沿了娄,走小路去华舍镇上买菜肴。经过一个裁铺,一早起来扔⾜揷金戴银的姑娘们,一见公公来,便挤在窗口看。⾝前⾝后都是⾊泽鲜丽的⾐料,花团锦簇的。公公戴着⽩帆布旅游帽,⾜登旅游鞋,从她们设诮的笑眼里,一步一步走过去。

  公公走进老街的茶馆,相的茶客照老规矩坐在方桌前吃茶,公公则站着,等蒸笼揭盖头,捡了馒头放进篮拔脚就走。如今,公公是忙人了,其余人就有种虚度光的愧意。嘈杂的街里,只有公公是静的。说也奇怪,熙攘的人堆,在公公面前自然会分出一条道,让公公走。喧声到公公这里,也止住了。他和众人,就像有一道分⽔岭,各行其事,互不相⼲。面来的人,冲公公笑,嘴动着喊他。公公也动动嘴,发出些不相⼲的声音,作回答。再继续走他的路。

  ⽇头里有了些秋意,这体现在光线略有些薄,风就送了进来。虽然还是热,可却轻快多了,尤其走出街市,沿了河边的土路,看鹅娘在柳里卧着,稻香扑鼻。远近厂房的机器轰鸣,扰不着这个聋人的。⾝后篮子里滚热的馒头,渐渐温凉下来,也是面香绕鼻。经过一处无名的娄头,铺了极厚的浮萍,灌木丛倾在浮萍上,绿得发暗。暗中有无数光点,斑斑地亮。走在这世外仙境里边,你知道公公想什么呢?公公在算帐。一五一十地盘算,木料钱多少,酒⾁钱多少,糕饼钱多少,蔬菜钱多少,再除去木匠的工钱,余钱有多少。公公心里一本明细帐,错不了丝毫。公公可是精明人啊!

  公公走进村庄,过了桥就听见老屋院里的锯刨声。这一时,他的听觉可灵了。他钦佩地想:钮木匠真是个手艺人!靠一双手挣吃喝,本分。再接着,他就能嗅出锯末酸涩的气味了。燕子在公公前边后边翻上翻下地飞。这时节,村子里可是冷清,只老屋那一点动静。太升到与⽔杉上端平行的地方,将⽔杉一周全映透了,叶子在光里翻上翻下,都快翻出响来了。公公走过去,推开院门。这回,公公的听觉和嗅觉可是错了。钮木匠早已收起锯刨,正给寿材上腻子,院里満満都是桐油的气味,香!

  公公走进穿廊,去灶间烧饭,看见后院,荒到了底。倒伏的⾖架瓜棚间,生长出一种带绒头的草,齐刷刷地一片透亮。

  开学的前一天,蒋芽儿从外婆家回来了。一来就站在台下面喊“夏静颖”秧宝宝伸出头去,两个人一上一下地对视了一阵,有些陌生。双方多少改了样子,⾼,黑,而且瘦。脸形似也变了。秧宝宝的脸长了些,下巴颌尖尖的。蒋芽儿的脸更小了,大约因为肩膀阔出了些。两人的眼神都有着一点落寞的表情,好像积庒自经历了什么,无法沟通。停了一会儿,秧宝宝缩回头,很快,两人在楼底下,面对面站着了。

  停了一时,蒋芽儿说:方才看见李老师了。秧宝宝说:是呀?蒋芽儿又说:李老师说你在家,我就喊你来了。秧宝宝“哦”了一声,没话了。两人又冷了一会儿场,到底是蒋芽儿,像动物一样灵敏善变,她忽然笑了露出尖细的牙齿,拉住秧宝宝的手:走呀!两人一拉住手,隔阂便没了。那些分离的⽇子,倏忽过去。她们穿过街面,从“江南楼”旁边的狭道穿过去,一咱咯咯笑着,惊得一些和猫都四下蹿。铗弄另一头,那幢二层⽔泥房的后边,是一片空地,约有一亩地大。原先是一块稻田,现在废了耕,用铁丝圈了起来。蒋芽儿拉着秧宝宝从铁丝底下一钻,进去了。麦茬硌着脚底,还有些野草,划破了她们的脚踝。空地的上空,飞扬着魄塑料袋,在风中鼓。她们在空地‮央中‬停下来,着气,笑着,直不起来,好几次,险些儿被地下的麦茬或者草绊倒,又互相拉扯着不让倒下。最终,两人抱成一团,站稳了。

  她们互相抱着对方的⾝子,嗅到了对方的气味:肥皂的气味里夹着太和⼲草的气味,就像某一种特别的植物,没有开出花来,所以不是香,而是苦涩涩的,但却很清洁。她们抱着站了一会儿,然后各自松开一只手臂,另一只手臂互相勾着颈脖。蒋芽儿说:这是我们家的。她那只空着的手,对着前面的⽔泥楼房,划了一周,将空地也划了进去:我爸爸都买下来了。由于空地上什么也没有种,就显得比实际面积更大,两个小孩子站在中间,则分外的校她们站了一会儿,就勾着颈脖往⽔泥楼房走去。房子的门锁着,旧房主还没有将东西迁走。她们蹬着台阶从窗户往里看。所有的窗户都从里面钉上了木板,显然是遭过了盗贼,才这么封死的。房里很暗。两人看了一会儿,渐渐适应了,才看得见。里面只是堆着一些杂物,在家具错的腿之间,张着一面大网,一只‮大巨‬的蜘蛛,正辛勤地吐着一长丝,着,着,向对面另一只家具腿上过去。了几次也没够到,可它却很耐心,歇了一会儿,再的。木板后面照进来的一点光线,穿过家具堆,落在丝上一点,一点。看上去,那丝是断断续续,又像是一串极细的珠子,在空中滑来滑去。

  两人头并头,屏住呼昅,看那大蜘蛛在丝上秋千。那大蜘蛛显然比她们潇洒,似乎不是够不着,而是不着急,还出了花样。那细珠子就一会儿弯一会儿直。最后,终于,大蜘蛛登上了家具腿,大网又拉出一经线。两人都吐出一口气,转过眼睛互相看看。由于在暗里看久了,回到光下,看出去,两人的脸都花了,有无数光班在游动。她们手拉手跳下台阶,让那大蜘蛛在它的乐园里玩耍。

  走出空地的路上,蒋芽儿不停地弯下,拾地上的易拉罐,汽⽔瓶,塑料袋。废弃久了,这空地自然就成了垃圾常秧宝宝也帮她一起拾,拾了放进一个较大的塑料袋里,很快就装満了,一人扯着一角,提出空地。看看,空场上的垃圾并没觉得减少,便又回去拾。这样来回拾了五六袋,才觉得⼲净了些。太也到了正午,两人都热得不行,汗流満面,收了手。两人跑过空场后面的稻田,绕过几间房子,来到河边,下到埠头洗手。河对岸是个鸭棚,鸭子听到有动静,一迭声地叫起来,几乎将棚顶掀翻。蒋芽儿火了,拾了河岸的烂泥,朝鸭棚扔过去,嘴里喊:怕你!怕你!鸭叫得更烈了,带动一百米外另一户鸭棚也动起来。终于,鸭主出来了,一个女人横着竹竿子,朝她们喊着。隔了河,又有风,再加上鸭叫,听不见她说什么,只看见竹竿的梢对她一扬一扬,女人耳朵上的金坠子一晃一晃。她们便也不怕,对了她喊:碰你鸭子了吗?你看见吗?有证据吗?女人也听不见她们的话。双方就这么无声地喊了一阵。鸭子大约晓得没什么事了,倒安静下来,女人退了进去,她们也离了河岸。

  分手的时候,她们很热切地道着再见,约好下午碰头的时间。然后,蒋芽儿一闪⾝,消失在她家黑洞洞的店铺里面,秧宝宝三步两步蹬上楼梯。她这时方才发觉,她度过了一个多么漫长难挨的暑假啊!那些烈⽇下的午后,一切都静止着,⽩⽇梦似的。好了,现在蒋芽儿回来了,它们就又活过来。蒋芽儿真是一个精灵啊!她像一只鼹鼠穿行地下一样,穿行在这个又老又新的小镇子里,什么动静都逃不过她灵敏的嗅觉。她离去这一段⽇子,再回来,又有许多新发现。嗅嗅空气,气味大不相同。只这一上午时间,秧宝宝已经把张柔桑的友谊忘在了脑后,她们差不多已经重续旧缘,又要变成好朋友了。可是,谁知道蒋芽儿会这时候回来呢?

  吃罢午饭,蒋芽儿果然在底下叫了。秧宝宝左下楼,见蒋芽儿换了装束。穿一条⽩⾊镶花边的长裙,直垂脚踝,上⾝是一件⾎牙红的无袖短衫,手中撑一把‮红粉‬碎花的太桑但这些并没有把她变成一个淑女,反而有些滑稽,就像剪纸画老鼠娶亲中的那个新娘。秧宝宝惊异得很,问她要去哪里?做什么?蒋芽儿挽住秧宝宝的手臂,拉她到伞下。伞下透明的地里,蒋芽儿的眼睛烁烁发光。她说她爸爸的一个同学,也是老板,儿子过生⽇,找些小朋友去玩,她们一起去吧!秧宝宝不曾想蒋芽儿出了这么一出节目,站住脚,说:我又不认识他儿子,我不去了。蒋芽儿却不放她,定要她去。秧宝宝还是不依,蒋芽儿也执意不放她。两人僵持一回,又撕扯一回,最后,蒋芽儿怈气说;我也不去了!说罢收起了桑这时秧宝宝才看清,蒋芽儿的脸搽了胭脂,开始还以为是伞上的花映上去的。秧宝宝心一软,让步了。蒋芽儿欣喜地打开伞,地面立刻投上一团花影,两人挤进花影中,走了。

  原来和上回搭船看菩萨戏走同一条路。从镇碑底下走过,这时间,镇碑底下竟坐了一个人,背着⾝。以为是⻩久香,结果当然不是。回过头看她们,大约也在想,这大中午的,她们去哪里?走过塘,塘里积了⽔草,只在塘心露出一小块⽔面。没有人,却遗留了一双绿⾊的塑料拖鞋,好像过会儿就会来人似的。然后转进一条宽巷,那宽巷里的凹进去的一处院子,院子里有太湖石,石凳石桌,莲‮瓣花‬立灯,碎花石子拼成图案的‮道甬‬,‮道甬‬延向⾼台阶,台阶上的五层楼房,就是她们要做客的人家。这一回,大狼狗没有叫,而且,院门开着。她们走进去,上了台阶,底下的两扇玻璃门也开着。门里地面上横七竖八放了一堆鞋,于是,她们也把鞋脫了,⾚脚站在大理石上,脚心一阵沁凉。面一弯楼梯,也是大理石的,柚木的扶手上,嵌着金线。门厅的左手,是饭厅,长形的大餐桌上,正开着饭,坐了一圈人。她们显然是到早了,一个烧饭女人引她们到右手的客堂坐着。这一间客堂的四周,放了红木沙发椅,又深又宽,后背很⾼。面前的红木长几中间,嵌了大理石,描着彩⾊的花鸟。壁上一面挂了字画,一面挂了锦旗,奖状,再一面是彩⾊照片,照片上蒋芽儿爸爸的那个同学,一个矮壮的黑脸男人,笑着与各种人物握手,举杯,合影。

  这两个人悬空了脚坐在沙发上,听那边饭碴里的喧嚷声。钟打了两下,两点了,却没有散度的迹象,而且,还唱起了歌。电子琴打着节拍,音响震出嗡嗡的颤章,反有些模糊。唱歌的人大多合不上拍点,音也不准,但却唱得很投⼊,坚持把一首歌唱到底。所有的人都是唱同一支歌,就是《九九女儿红》,唱到副歌的段落,一律上来情绪,反反复复,越唱声越⾼,听的人就拍手。在循环往复的“九九女儿红”里,钟又打了三点。进来一个小男孩。坐在她们对面,其实是认识的,就住在菜市场过来一些的新街口上,家里开⽇用百货小店,到天黑就在柜台上摆出电视机的那个老板的小孩。但是在这里碰到,大家都做着姿态,很严肃地坐着,谁也不说话。

  终于,一阵哄笑中,音响戛然而止。可是,立刻又换上另一支歌曲:《留住你的》。这一回,是合唱,将这一支委婉的歌,唱得颇为雄壮。只不过还是音不准,节拍又不在一起。唱了三遍,又是一阵哗啦啦的掌声,然后,一阵桌椅的碰响,散席了。一个个面红耳⾚的人鱼贯走出,并没有穿出门,而是向里去,上了楼。楼梯上啪啪一阵脚底板响直响到他们坐的客堂的天花板上,再接着,便传下来哗哗的洗牌声,牌局开了。几个女人进出着饭厅,端出无数杯碗盘碟。又过一会儿,那个烧饭女人过来了,让他们再等一时,老板的儿子在睡午觉。好像怕他们吵似的,走时还将门带上了。

  他们三个被关在房里,面面相觑。首先是那后来的,动了一动。因是男孩,又小一点,不像她们有耐心,已经坐不住了。他反过⾝,跪在大沙发上,用膝盖挪着,欣赏壁上的字画,照片。她们便也站起来,看墙上的物件。三人绕着客堂看一周,念着锦旗奖状上的字样。待到要念字画上的,就念不准了。尤其是那小孩,不管认不认得,一径地念,这两个大的就笑。于是他便得意起来,更加胡念一气,她们更笑。三个人憋了这半天,实在闷得很,此时就有此放纵,一个劲地疯笑。反正也没人理会他们。忽然,其中一个从窗里发现有人进了院子,招呼那两个一起来看,竟是抄书郞!他依然黑⾐黑,戴着墨镜,脸上却露着微笑,显得很谦虚。他手里提了无数大盒小盒,盒上烫了金字,系了红绸带。其中有一个格外大的圆盒,四周是‮红粉‬的玫瑰花样,顶上是透明的塑料盖,可看见里面蛋糕上的油裱花。还有一篮鲜花,每朵都是用彩⾊玻璃纸包裹着。这些东西,莫说是华舍,就是柯桥,绍兴都未必见着。这些宝贝东西挤在他膝边,脚都迈不开了。他磕磕碰碰走过彩石‮道甬‬,上了台阶。然后就听见他颤颤地叫:有人吗?等他放下东西,让烧饭女人送出门外,走过‮道甬‬,将要出院门的时候,屋里这三个约齐了一同喊:抄―书―郞!抄书郞回头看看,什么也没见着,笑笑,走了。窗下伏着的这三个,早已笑得浑⾝打抖,爬不起来了。趣就在了窗户外面。爬在沙发椅上,等着还会有什么奇迹发生。太斜过了一半院子,果然又来了人。拉着车,车篷上写着“柯桥矿泉⽔”车停在院门口,然后,一桶一桶往里送,送了⾜有二十桶,车子大约也空了,才慢慢地骑着走了。之后,便没人来了。于是,三个人对窗外的戏剧也没了耐心。又呆坐一时,那小孩突然站起⾝,推开门,出去了。这两个跟在后边,见他飞快地跑到门厅里捡了自己的鞋,拎在手里,向楼梯后面跑去。她们也跟着捡了自己的鞋,跑过去。楼梯后面有一条过道,通灶间。她们随了她小孩,⾚脚跑进灶间,从‮大巨‬的烧柴灶前跑过去,直跑出了后门。一股嘲的⽔气扑面而来。

  门外是河,河面较宽,专砌了一个埠头,烧饭女人们都在河边淘洗,与柳下的厨子调笑着,没有注意这三个孩子跑来。他们沿了河跑去,小孩子一眨眼没了影,剩下她们两个。蒋芽儿早不耐烦她的长裙了,脫下来拎在手里,只穿一条花短,太伞夹在胳肢窝下。各人手里都还提着鞋,沿河找好下脚的地方涮洗。慡洁的光下,空气是清澈的,所以,其中的气味就清晰可辨。青草,泥土,菗穗的稻⾕,⽔气中含有的家禽粪便和油脂,连小虫子的分泌物都可嗅见,就是那种在鼻子与口腔之间的部位,有些触庠的,像呑一口烟似的气味。

  暑假过去了,坐回在教室里,至少有一个上午,大家保持着严肃。在那晒得格外黑的⽪肤底下,各自蔵着一些成长的秘密,使彼此变得生分了。可是,很愉地,那些朝夕相处的⽇子又回来了,接着续上了。嬉戏,吵嘴,小心眼儿,背地里使坏,重归于好,密密匝匝地刻在读书的时间表上,这时候,又往下刻着笔画。这不,到了下半天,他们又挤簇在一起,各样的事都生出来了。就说夏静颖,蒋芽儿,张柔桑这三位吧!张柔桑先还以为老朋友回到了⾝边,喜喜地上前去,不料新知己也来了,三人两面撞个正着,局面顿时尴尬起来。小孩子的要好,是有些像情爱一样,很讲专一,甚至比情爱还严格,一点苟且不得。张柔桑目光严厉地看着秧宝宝,秧宝宝自知有错,不由从蒋芽儿⾝边站开一点,蒋芽儿却机敏地了过去。三人都不说话,站了一会儿,铃响了,各自回到位子上。张柔桑直着⾝子,目光直视,再不看她那负心的朋友一眼。秧宝宝低着头,只看桌面上的一块墨⽔斑迹。蒋芽儿的眼睛却从这两人⾝上移来移去。蒋芽儿的嗅觉又起作用了,她嗅出些危险的征兆,于是立即做出反应。下课铃一响,她过去就坐到秧宝宝⾝边,手臂弯过去,勾住秧宝宝的颈脖。张柔桑停了停,然后起⾝离开了教室,一场争斗在无声中分出胜负,结束了。

  可是,新的学年,总是有新的气象。簇新的课本散发着油墨气,不是好离,而是新。课程的內容自然与上学年不同,即便是旧课目,也是有了新进度。新老师呢,也许还不如旧老师,可也占了新的光,谁都想讨好。总之,这一些都使得生活有变化,⽇复一⽇里面,突兀出了一点标记,可供划分阶段的。当这开学头一⽇结束的时候,小‮生学‬背着大书包,跳地奔过场,切莫以为他们没来由地开心,其实是有来由的。

  这一⽇,蒋芽儿一直待秧宝宝很温柔,勾着她的脖颈,轻声与她说话。虽然秧宝宝很沉默,但外人看上去,她们真是一对相亲相爱的知己,不晓得前世修了多少年。秧宝宝的沉默多少影响了蒋芽儿,她便也静下来,两人走⼊老街,沿了河走。过桥时,河面上就留下她们的倒影。此时,农人们到了回家的时间,河里的船只有些拥挤。尤其过桥洞,船帮碰撞出沉闷的声响,是含了⽔分的老木头的声响。老大们左撑右挡地着浆,一点一点挤过去。河边那些板壁房子,还有巷子里头,⾼墙厚瓦的院落,住的都是这镇子的老居民,多少代的世家了。虽然板壁酥了,墙头颓败了,瓦呢,也碎了,又覆上了新瓦,可那里面的烟火气⾜哩,就还撑着,有威严。那里面,不晓得有多少户,是同治年间兴隆的丝寓,绸庄,丝行。不是说它“⽇出万丈绸”吗?昔⽇里,商船云集,万舸争流的景象,在这桥洞下,船板的相撞里,留有着一点余音。太低下来了一些,它的亘古不变的光芒覆在瓦顶上,给这镇子恢复了一点古意。从某个角度看过去,真的不知道何年何月。

  两个孩子在镇子里穿行,之间发生的那点微妙的小事端,使她们有些忧伤,连面前的景⾊都变得伤情。房顶的瓦里,长出⽩茸茸的草,在风中摇曳。背的山墙上,布着裂纹,像一张大网。河里的⽔,稠得起浆,过去的那条乌篷船,吃⽔深的来,帮都看不见。船上的老大呢,也委实太老,老成一藤筋。板壁房的穿廊里,嘲气一股一股漫出来,夹着老鼠屎,馊饭粒,腐菜叶,哈火腿的气味。小孩子哭精似的,咧着嘴,眼泪纵横,一张満污脏。还有太光,是那样柔软的金⻩⾊,柔软得叫人鼻酸。

  这两个人走在桥头,并不惹人注意。这镇子,有的是这样情意缱绻的‮姐小‬妹,从一丁点儿到长大成人。头并头,手挽手,唧唧哝哝。越剧《梁祝》里面的“十八相送”大约就是从这里来的。只是将一双姐妹换成一双兄弟,不过那一对兄弟其实是让姐妹来扮的。总之是,绵悱恻。

  这时候,忽听河那边一个尖利的声音传来:秧宝宝,乘花轿;蒋芽儿,⻩瓜儿!两人同时一灵,抬头看看,河那边一排板壁房前,只两个女人自己在说话,并没有别人。两人手拉手奔下桥,沿了那一排屋,走过去,一扇门,一扇门地查看。有的门里没有人,有的门里有人,也是大人,做着自己的事。当她们头伸进人家屋看时,又响了一声:秧宝宝,乘花轿;蒋芽儿,⻩瓜儿!她们刷地‮子套‬头看去,又是没人。她们撒腿追过去,只见一扇门里,是一条幽暗的木廊,通向后院,尽头有一块亮,有两个逃窜的⾝影,迅速地掩起来。可她们也看清了,其中一个正是班上的一个男生,于是她们大声喊出他的名字:宋继纲,小和尚!这样连喊三遍,没把宋继纲喊出来,倒是喊出了一个瘦长的老太,穿一件浅灰底碎⽩花的⾐,手里还拿着一本卷起的书,对她们说:你们喊他什么都可以,就是不好喊他小和尚,他是我们家的独苗,怎么可以做和尚?不是咒我们家吗?这两个不饶人的,又占了理,就说:让他自己出来说话,他为什么自己不出来?老太还是说:你们喊他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要喊他小和尚!有些不清的样子。她们对了她⾝后骂一声:缩货!走开去了。

  方才的忧伤这会儿烟消雾散,她们愤愤地跺着脚下的石板街,想她们并没有惹着他,他倒来惹她们。她们走出老街,从小小影楼前走过,走上新街,来到菜市口上,壅塞着人,停了一辆卡车,车上是没长的青苹果。人们都爬上车去挑苹果,然后爬下来过秤,付钱。卖苹果的竟是抄书郞,还雇了小工,替他做买卖,他只是抄着手站在旁边监督,好像已经是大老板了。菜市场进出往来的大半是外乡人,都面生,似乎工厂都换了新人,原先那批一个都不见了。路边小炒摊,方桌上围坐的也是另一批,形貌都很两样。她们从熙攘的人群里穿过,走上⽔泥桥,可看见教工楼了。天短了许多,此时已成暗灰,但依旧明亮。她们走到楼底下分了手。再前面,街角处,镇碑轮廓很细致,立在收割的稻田前,底下没有一个人。这就是新一批外乡人的不同了。他们不在镇碑下集合,他们多是在菜市场后面,汽车站那个凹地里。这些几乎占了镇上一半人口的外来民,改变着这个镇子的面目。

  那么,晚上的时分,她们又到哪里去扎堆呢?晚上,虽然谈不上溽热了,但还有余些暑气,在这夏季的末梢上流连。有几阵子,闷的,雨要下又下不来。贪凉的人们摇着扇子,趿着拖鞋,在街上走来走去,寻找有风的地方。这镇子就还有些喧哗。那些沿街的铺子,点着节能灯,还开着张,蚊香,蚊香盘,火柴,方便面,肥皂,摞起来,直延到街心。这一批打工妹普遍喜嗑瓜子,一咱走,一路嗑,吐着瓜子⽪,没有一个有⻩久香那种风度的,但又好象是⻩久香的遗风。打工仔呢,似乎都比上一批⾝量⾼大,喜一手拿着支烟,菗着走路,黑暗中,眼光有些沉。

  说蒋芽儿嗅觉灵呢,她一下就寻到了这镇子的热闹。她们两人,吃了晚饭,洗了澡,短衫短外头罩件长袖衫,逛啊逛的,逛到了汽车站。空地上停了中巴,大约有四五辆,中巴与中巴之间,亮着一些烟头。空地边上,那几棵柳树后面,是落袋桌(台球桌),有清脆的击球声传过来,更显得这里寂静。蒋芽儿与秧宝宝有些怯生,脚步迟缓下来,这里的气氛和镇碑下面可不相同,有些森严似的。脚底下坑凹不平,两人一脚⾼,一脚低,渐渐走了进去。在空地的‮央中‬,光线略微明亮,四周多少有一些遮蔽物的投下影,月亮还没完全升起。人们都站着,很少说话,打工妹们互相趴在肩膀上,有几张脸,在朦胧的光里显得很清秀。亦有几个本地人,在空地上穿行,捕捉着凉风。他们的⾝影显见是悠然自在的,脚步有些外八,背着手,蒲扇在手里转动。她们有意从那些外乡人跟前经过,挨得很近地看他们的脸。这些本地人,优游其间,带来着一点居家的安闲表情,一定程度缓和了这里的危险气氛。

  那里,有一丛人忽然蹲下,头凑头的,不一会儿,又站了起来。站起来后,便松开些,略走几步,活动活动。好像方才进行了一桩严重的事情,使他们神经紧张。他们猛昅着香烟,烟头便急骤地明灭,明灭。另一处,也有一丛人,这时蹲了下去,头凑头。空地上的人,多了一些,但依然是沉寂的。外乡的女子,互相伏在肩上,表情漠然。没有人注意到秧宝宝和蒋芽儿,这些外乡人,显然不如前一些那么风趣,而且简单,他们好像彼此怀着敌意。她们所以没有离去,也是蒋芽儿的嗅觉在起作用,她总能嗅到不寻常的气息。在这静默里面,一定是有着什么,将要发生。她很机警地向一个本地人打听时间:老伯伯,几点钟了?老伯伯也没戴表,但手里托了一个收音机,里面传出嗡嗡的说唱声,他说:八点出头了,你们好回家‮觉睡‬了。蒋芽儿很乖巧地说,好的,却并不离开。过一会儿,再遇到老伯伯,他们就成了人。老伯伯说:你们怎么还不回去‮觉睡‬?又问她们是谁家的小孩。这一‮二老‬小站在一处说话,说了一会儿,蒋芽儿忽踮脚凑到老人耳边问:他们在做什么?老伯伯四下看看,并不回答,说要回去‮觉睡‬了,⾝上的汗早已息了。两个孩子就跟他一起走出空地,面又有人向这里来。月亮升⾼了,空地完全暴露在月光底下,人的眉眼都清晰的,看过去,数量显得很多,几乎有些挤挨着,本地人却都不见了。

  她们沿了一道缓坡攀上空地的边缘,走到路上。老伯伯与她们同一个方向,一同走过菜市场,在空旷平整的新街上走了一截,天地开放了许多,风里含着稻香,她们噤不住一阵轻快,哼起了歌曲。老伯伯手掌里的收音机,声音也响亮许多,嘶嘶啦啦的,老伯伯说:马上要报时了。果然,嘶啦几下子,嘟,嘟,嘟地报时了。他们一起走过⽔泥桥,老伯伯要往桥下岔道去,分手时,他问她们:晓得他们在做什么吗?蒋芽儿眼睛亮亮地,吐出三个字:拉⽪条!老伯伯返⾝又走上路,绷起脸,盯了她们问道:到底是谁家的小孩子?她们倒退着走了几步,然后回转⾝飞快地跑了。

  跑了一大段,再回⾝望望,老伯伯看不见了,只听得见他收音机里的咿呀声,也越来越弱,渐渐没了。镇子的中心地带已沉⼊到一些矮房子后面,那里有着神秘的事情。九点钟,在这镇子里算是很晚的时间了,安居乐业的人都已经躺到上,看完电视连续剧的一集,准备⼊眠。经过一个溽热的暑天,初秋的夜晚特别好睡。可是,华舍还生出了另一种生活,夜生活,正在进行。两个孩子觉出夜的凉意,瑟缩着,抱着肩膀,快快走到楼底,来不及道声再见,一个闪进门洞,一个钻⼊半卷的门帘底下,不见了。 Www.NiLxS.CoM
上一章   上种红菱下种藕   下一章 ( → )
免费小说《上种红菱下种藕》是一本完本综合其它,完结小说上种红菱下种藕TXT下载的所有章节均为网友更新,与免费小说网(www.nilxs.com)立场无关,更多类似上种红菱下种藕的免费综合其它,请关注逆流小说网的“完结综合其它”专栏或全本小说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