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四十二章经 达世如幻
逆流小说网
逆流小说网 玄幻小说 武侠小说 仙侠小说 都市小说 言情小说 校园小说 历史小说 军事小说 网游小说 竞技小说 穿越小说 耽美小说 灵异小说 同人小说
全本的小说 天堕武林 夺命柔情 滛虐江湖 催眠传奇 露水姻缘 社团奇遇 佛洛伊德 综合其它 热门小说 总裁小说 乡村小说 科幻小说 架空小说 重生小说
小说排行榜 紫烟蒾情 宝贝记事 蔷薇妖娆 失纵蒾卻 时空浪族 段家女将 剑荡天下 成田离婚 悖伦孽恋 女校老师 短篇文学 推理小说 官场小说 经典名著
逆流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佛说四十二章经  作者:佚名 书号:39915 更新时间:2017/9/8 
达世如幻
    佛言:吾视王侯之位,如过隙尘。视金⽟之宝,如瓦砾。视纨素之服,如敝帛。视大千界,如一诃子。视阿耨池⽔,如涂⾜油。视方便门,如化宝聚。视无上乘,如梦金帛。视佛道,如眼前华。视禅定,如须弥柱。视涅槃,如昼夕寤。视倒正,如六龙舞。视平等,如一真地。视兴化,如四时木。

  【释】最后第四十二章说明,佛陀平等观察一切诸法,来破一切众生的执著。我们人间的一百年,在忉利天只是一昼夜;这个娑婆世界的一大劫,在极乐世界也只是一昼夜,所以一切都是虚妄不实的。

  佛说“吾视王侯之位”:王是国王,侯是诸侯。诸侯比皇帝小一点,皇帝譬如总统,诸侯譬如‮长省‬,这都是很尊贵的。可是佛看国王和诸侯的地位“如过隙尘”:好像空隙里的尘土一样,没有什么价值,没有什么可执著的。

  这个“过隙尘”在太光底下,当光线特别⾜的时候你就可以看到,空中的那个灰尘就在光的中间不断地摆动。照得越明就看得越清楚,看到这个尘一会儿起来一会儿飞扬。它非常微小,要是平时我们还看不到有灰尘,实际上我们的空气中充満了灰尘,只有在強光下你才能看着。

  这是佛告诉我们的很‮实真‬的事情。我们现在的人一看到王侯之位,简直就是不得了了,而且非常羡慕,并且是自己追求的目标。但是佛看这些东西就是一场戏,而且是一种没有智慧的一场戏,所以佛说是“过隙尘”就像尘土在空中不断地摆动,很微小,而且很不值得的,就是这么点事情,没有什么意思。

  【释】“视金⽟之宝”:看金子和⽟石这些宝贵的东西。“如瓦砾”:好像瓦砾似的。“视纨素之服”:看最美丽的⾐服。“如敝帛”:就像烂布一样,没有什么可以执著的。

  视纨素之服,这个“纨素”指的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细绢,细致的丝织品。素就是洁⽩的生绢,现在就指华丽⾐服,非常华丽。就像过去那个花花公子,好打扮的人所穿的⾐服。“视纨素之服”看那最美丽的⾐服,就像烂布一样,没有什么可以执著的,看不出好来。

  【释】“视大千界,如一诃子”:佛看这三千大千世界,就好像一个诃子那么大。诃子,是诃黎勒树果实这么小的东西,如橄榄大。

  诃子就是一种果实,这种果实叫蔵青果,果实很像橄榄,不大,可以⼊药,常用这个果实比喻其它东西非常小。这也是佛比喻给我们听的,在佛的眼里没有这个东西,佛这样说是要教育我们,佛眼里就连微尘也会不存在的,他不存在这个概念。佛为什么说三千世界就像这么一点呢?就是让我们能够理解,这是比喻说。

  【释】“视阿耨池⽔,如涂⾜油”:阿耨池的⽔本来是很多的,但是佛看见这⽔,就好像擦脚的油那么多。以上的道理就是教人离开执著,不要什么都看得那么认真,那么执著。你一执著,一放不下,就不会成就道业。

  “视阿耨池⽔,如涂⾜油”印度有涂⾜、涂脚的油,这个阿耨池是个池名,梵语就是阿耨达,翻译成咱们汉语叫无热恼,没有这个热恼。它这个地方在哪呢?在摩竭提国竹林中,在香山之南,大雪山之北,周围有八百里,它里面都是金、银、琉璃、玻璃、铜、铁等饰其岸,岸上都用这些东西装饰,非常好。

  有的人说恒河的⽔都是从这个池子里淌出来的,甚至说天下各地方的⽔都是以这个池子为发源地。在印度摩竭提国竹林中也有这种池子,但是这种池子也可以说是一般的凡夫眼睛所看不见的,这个池⽔又可以说是天上来⽔。

  这么大的池子,周围八百里,佛看这样多的池⽔如涂⾜油那么少。佛在世那时候,印度都是光脚,他洗完脚以后都要抹油的。抹油来保护他的⽪肤,要不脚就会裂,来回走的时候因为‮擦摩‬,他也是用这个来保护脚的⽪肤。印度有个礼节,到哪去应供,先给洗脚,洗完脚了给涂脚油,那是很重要的一关,供养好的涂脚油。

  “金⽟之宝如瓦砾”金⽟,我们都知道,世间上把金子和⽟都当作最宝贵的东西,特别是现在这个世界,把金子当成了生命,把金钱当作生命,甚至当作爹妈,他宁可要金子也不要他爹妈。现在这个人的道德就是这样,为了钱去做一切事情,男人不像男人,女人不像女人,就是为了这个钱。世间人把金⽟当成宝,而佛把它看成瓦砾。

  如果叫我们看,这东西是什么呢?我看它连瓦都不如。瓦我们敢摸,但一摸那金⽟,咱就犯过失了,犯错误了,是不是?它连瓦都不如。所以说,那个金子如同什么呢?我就比喻说,比那个粪便还臭,因为我们平时追恋这些东西,所以本察觉不出来。

  我上回跟大家讲过,有人供养钱的时候,把我熏得够呛。光说供钱,把钱拿出来,就把我恶心得这一宿也没睡好觉,脑袋疼了一宿,又恶心又要吐,最后闻到厕所里粪尿这种臭气以后,才把这个解了。

  过去,这个粪尿⽔叫金汁,在中医里有这个名。是吧?什么人用这种金汁呢?就是砒霜中毒,如果有人喝了砒霜中毒了,没法救的时候,赶紧喝这个金汁。你看这个名可能好听。看来这个金汁可能是专门治金子的,金汁不是最臭吗,它能把金子降伏“金汁”的名可能是这么来的,还是因为颜⾊来的,我就不太清楚。但是这个金汁确实能解毒,能解砒霜。

  砒霜,人喝下去就完了,就要死的,肠子一段一段地断了。那个钱就和砒霜是一样的,如果你要是贪了钱,你这个人就做不成了。你在世间上是个贪钱的人,不用说,你朋友都不了,人家不和你,那房顶开门的人(指不愿意和人来往),人家不跟你,是不是?你的善慢慢就会断绝的。

  出家人如果摸金钱,那你的道德、品德马上就不像出家人了。佛说,你要是贪恋金钱,绝非我的弟子。那财物都不允许贪,何况金钱?更不能贪。那摸金钱的人确实让人看着就恶心,很好的一个成佛的材料,捧着一堆屎尿在⼲吗呢?当成宝贝,这就是愚蠢!

  佛“视金⽟之宝如瓦砾”我们把金钱也看成砒霜一样,千万不能打那个念头。治疗金钱最好的办法就是金汁,以后我们如果发现自己在思想上对金钱有贪恋,就赶紧上厕所去,你赶紧去打扫厕所,把这个“砒霜”赶紧弄出去,要不你心里被污染了都不知道。

  那次我头疼了一宿,那把我恶心得,一个劲地恶心,它还不是恶心一会儿就断了,不是!一个速度,而且要吐还吐不出去,就是恶心、头疼,你都想不到那种头疼感觉,头一回。最后闻到这个厕所的味道,倒不一定喝,它那种气都能把你那些“毒”给解了,这个心里一下就敞亮了,头也不疼了,确实不可思议,看来通过它治“砒霜”确实可行。

  金钱比砒霜还毒,砒霜只能要我们今生的生命,⾁⾝。如果摸了金钱,就把我们的法⾝慧命丢了,你生生世世都要受苦的,因为贪恋金钱嘛,最后就堕落地狱、畜生,所以说金钱是一切罪恶之源,害人无数。

  所以说,我们要远离金⽟之宝。什么叫宝贝?我看它没有啥意思,有时候他们供养的什么夜明珠啊,什么珊瑚啊,还有这些宝贝,说是要装饰佛殿,要装饰就装饰吧!还有什么名人字画,看那个东西,半点‮趣兴‬也没有,我都不如看一本好书,关于戒律的书。有时候看这些东西,还不如几张⽩纸,能写几个字,没有啥实际意义。而且还随时随地存在着危险,就像守了一个炸弹在这块,守了一个砒霜,弄不好就中毒,从心里往外确实是半点想要的心都没有,没有意思。所以我们应该是这样看。

  大家今生能够持这个戒,我们就远离了这种“砒霜”你就不至于肠子断了,还能活着继续做个人。你要是贪恋金钱,说老实话,其实很难说你算一个真正的人。作为一个出家人,更不能动,丝毫不能动,一点都不能,连动的那个念头都不行。

  “视纨素之服如敝帛”敝帛就是破烂的布。那最好的⾐服,你说有什么用啊?现在的人尽穿好的,喜打扮哪,把那⾐服改来改去,最后又改回来了。左‮腾折‬、右‮腾折‬,人还是那个人,里面那个⽪肤还是那个⽪肤,思想还那个思想。打扮得越好,实际上思想越虚妄,他没有啥追求的,他不知道这生活中什么是他应该做的事情,他就以为穿着好⾐服,就已经是有了地位,有了目标了。他往往把自己的生命寄托在一种虚幻上,一种⾊上面、外表的华丽上面,他那个心就是那种心。那种心就是漂浮不定的那种心,他想找个都找不到,所以那个没有啥意思。

  我们看这些东西连破布都不如,像破布、烂布一样,只能扔掉,不能使用的东西。你看我们穿的这个⾐服,有的说百衲⾐也好,补的⾐服也好,我看比那个不知道珍贵多少万倍,你拿多少来换,我也不跟你换,因为它能克服“纨素之服”能把这些好的给破坏掉,这些好的其实都是锁链。

  佛“视大千界,如一诃子”三千大千世界,那可大了,我们这才是一个世界,如果三千个这么大的世界那得多大呀,那就数也数不过来了。三千大千世界也是个名词,就说明它非常大,大得没法再大了。但是在佛的眼里,就如同一个诃子。为什么佛能把三千大千世界看成这么小呢?什么原因?谁能说一下?

  弟子:虽然有三千大千世界,都是唯心造的,都离不开这个心。

  他讲得很对。是一种虚幻,都是唯心所造的,它没离开你那个心,所以说大说小都没有啥实际意义,它只不过是你的心所造出来的,是不是?它再大也没离开你的心。你拥有这个心,它只不过是你心里的一微尘,没有啥实际意义。所以他答得很好。

  “视阿耨池⽔,如涂⾜油”这个⽔这么⼲净,天下的⽔都从它这里流出来。人没有⽔就得死掉,若没有⽔,万物不生,所以这个⽔是很重要很重要的。这么重要的东西,又这么大,这么庄严的东西,里面又是金银、玛瑙装饰其岸,那个岸边都是玛瑙和金银所装饰的,周围有八百里。就这样大的一个池,在佛的眼里如涂⾜油,只不过给自己脚上抹点油,润滑润滑,就像小瓶那么大,没有啥实际意义。佛告诉我们,对世间的东西应该这么样看待。

  【释】“视方便门,如化宝聚”:天上所用的一切器皿,都是用七宝所造成的。七宝就是金、银、琉璃、玻璃、砗磲、⾚珠、玛瑙。在极乐世界,地都是⻩金所成就的。等到弥勒菩萨成佛的时候,我们这个地也都会变成琉璃,而我们现在是瓦石之地,是很耝糙的。所有万事万物,你看它是好,它就是好;你想它是坏,它就随心所变。一切都是唯心所现——在你自己这真心里所现出来的,所以不要被虚妄所住。什么是虚妄呢?一切外相都是虚妄,唯有你自己的本才是‮实真‬的。因此不要执妄真,执著妄,把真的都忘了。

  这个方便门是诸佛所设的权乘法门,有声闻、缘觉、菩萨三乘,众生依这种法修行就能证果成佛。在佛来讲,这方便法是为实施权,为实法实教而先施这个权教,所以佛说,像化宝聚似的。无上乘本来是‮实真‬的,也是众生自里头本具的理,不在众生的心外面。所以才说“圆満菩提,归无所得”菩提圆満了,什么也没有了。所以佛看无上乘,就像梦里头的金帛似的,都是虚妄不实的。

  所有的一切佛道,是对凡夫来说的,要是没有凡夫,佛道也就没有用了,所以才说无为。这个“无为法,无起灭”没有一个生起,也没有一个寂灭,不是实在的,不实如空花,所以佛观佛道就如空花似的。

  须弥山⾼出大海的上面,无论什么样的风浪也不能漂动它。人修禅若有了定力,就好像须弥山一样稳定不动。本来连这个须弥山也没有什么‮实真‬的法可得,不过举出一个譬喻而已,人若真是证果了,一切也都空了。

  所以才说“视方便门,如化宝聚”:佛看这个为实施权、开权显实的方便法门,就像变化的宝贝聚在一起一样。“视无上乘,如梦金帛”:看这个无上的大乘法,就好像在梦里看见金银财宝一样。“视佛道,如眼前华”:佛观想佛道就像眼前的花似的,是不‮实真‬的。“视禅定,如须弥柱”视禅定就像须弥山出于海而不动摇。

  “视涅槃,如昼夕寤”:看涅槃的法门,就像⽩天、晚间都醒着,没有‮觉睡‬似的。“视倒正,如六龙舞”:看颠倒和正等,就好像六条龙舞一样。这是比喻眼、耳、鼻、⾆、⾝、意这六随六尘境界转而颠倒,就好像六龙舞一样。“视平等,如一真地”:看这个平等法门是一真地——‮实真‬地。“视兴化,如四时木”:他看兴化佛法,弘扬佛法,就好像那四时的树木似的——舂天生出来,夏天成长,到秋天落叶,冬天枯槁。而兴隆佛法也有一个时候的,如四时木一样。

  佛这种说法就是教人不要执著一切。凡有所执著,就不能得到人空、法空。人空,把人没有了;法空,把法也没有了。一般凡夫看来,人也不空,法也不空,有人有法。若是想证果得圣人的果位,则必须要把人看空了,法也看空了。这样人空法空,人的执著也没有了,法的执著也没有了,这两种执著都没有了,就是破一切的执著,得到一切的空理。若人不空,不能证圣果;若法不空,不能得到圣人的智慧。所以佛说这一段是教人把一切妄想执著都要放下;都能放下,就得到真正的自在;得到真正的自在,那也就得到了真正的自由;得到了真正的自由,愿意活着就活着,愿意死就死,来去自由,行动自由,一切一切都自由,这才是真正的自由,不是⽪⽑上的自由。

  佛对我们的修行法门也提出了应该怎么观,你看《楞严经》,最后也讲到这个地方。外道和佛道的区别在哪?你修行修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如果不能把这个法门修行看作如梦幻空花一样,你就堕落到外道里去了。这个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大乘佛法的关键地方就在这块。

  “视方便门,如化宝聚”就像变化的宝贝,能不断地变化,一会儿变个这个,一会儿变个那个,都没离开那个宝贝,只不过是宝贝给变化来的。所以说,应该知道这个方便门只是让我们放下执著,来证佛道。比如念佛法门是个方便门,让我们通过念佛达到不打妄想,最后证佛道。参话头、修禅定也是方便,也是叫我们放下自己的执著、不打妄想来证佛道。方便门只是妄想里的善法,通过这个善法来显示我们更‮实真‬的那一部分,你要不这样的话,道没法修。

  “视无上乘”佛法里有小乘、大乘,还有一乘就是无上乘。无上乘,禅宗一般指的是顿教法门,叫无上乘。看来确实存在无上乘,这是佛说的嘛,是吧?“如梦金帛”就像梦里梦到金子一样,梦到好⾐服一样,就做了个梦。

  这个呢,实际上并不是说的,因为到这种地步的人,他确实是这么看的。就像我们要过大海,过大海之前我们非常着急,需要有大轮船载着我们去过大海,等过了大海以后,你都到了彼岸了,那个船对你来讲没有啥实际意义了。因为到了陆地,它也不能用,你又不能扛着它走,是不是?它就没有用,也失去它的意义了。人得道了以后,他就会成就了,无上乘都是据众生的需要而演化出来的。无上乘是不是佛讲的?你说一说,谁讲的?

  弟子:不知道。

  不知道是谁讲的。你说一说,谁讲的?

  弟子:无上乘是佛据众生需要随时随机所教化的。

  他讲得也很对。

  这个无上乘,如果你要说是佛说的,说如来有所说法即是谤佛,是不是?佛讲了,你若说如来有所说法,即是谤佛。但你若说不是佛讲的,你说哪来的?凡夫也讲不出无上乘来,是不是?但是佛又没有讲法。所以说,无上乘、大乘、小乘都是据众生的需要,据众生的虔诚心。佛为不动尊,没有什么想法,自然就给你演说了小乘、大乘、无上乘,都是据你的需要来讲的。

  佛就是这么自在,不用特意去给你讲什么。不像我们似的,叮当叮当讲了半天,人家也听不明⽩,是不是?还听不明⽩,还解决不了问题,那都不好使的。因为我们是什么呢?因为我们没有成佛,我们是凡夫。这些凡夫在佛的面前就不一样了,佛虽然没给你讲法,但是佛无处不是法,只要你有虔诚心,你就得。这是一点也不奇怪的事情。

  像昨天来的那个‮导领‬也是这样,有病了,就知道佛法的珍贵。他过去是留学苏联,现在有病了,非常虔诚,见了佛非得三拜不可,每一拜还得点三个头,非常虔诚地拜,每个佛像他都不舍得放下。拜完了药师佛,又去大殿拜释迦牟尼佛,又拜地蔵王菩萨,又拜了宣化上人,最后到三圣殿拜阿弥陀佛,然后又拜观世音菩萨,少一礼也不行,非得拜不可,带着那种虔诚拜。

  当拜到观世音菩萨时,那⾝体都没有劲了,因为有病,刚化疗完,还要拜呢。那时候因为他的心虔诚,就有境界现前了。你说这个境界是谁现的?那不就是他自己虔诚心所感现出来的吗?最后又到大势至菩萨那去拜。后来我说:“你这没有⽩来啊。”确实没⽩来。你看看,一个病人真诚地拜佛,他就会得到这个佛法。为什么我们不能得到佛法?就因为我们没有虔诚心。所以说,佛视无上乘如梦里的金帛一样。

  “视佛道,如眼前华”为什么说“视佛道如眼前华”呢?“华”就代表花的意思。眼前的花,很快地就消失了。是指你眼睛所看到的,并不是说你得到了这个眼前花,而是你眼睛看到了,眼睛一闭就没了。因为佛已经成佛,得到‮实真‬了。我们虽然不断地努力修行,但在佛的眼里,你只不过在修一种空中花,在这种虚幻里不断地追求你的‮实真‬。

  “视禅定,如须弥柱”“须弥”是指须弥山,⾼出大海的上面,无论什么样的风浪,也不能漂动它。我们有时候盖房子得有个“须弥柱”就是代表了这非常坚固、非常大。这个禅定就像须弥柱一样,不管是多大的风雨都是吹不动的。八风吹不动,真正有禅定的人是什么也吹不动的,像须弥柱一样不可动摇。

  “视涅槃,如昼夕寤”涅槃,我们知道,就是成就佛果。看涅槃的法门,就像⽩天、晚间都醒着,没有‮觉睡‬似的。

  “视倒正,如六龙舞”我们世间有时候老讲“正倒”“哎呀,你这个正确,那个错误。”老是讲这个。这个错误和对的关系,只不过像六龙在飞舞。六龙就是眼耳鼻⾆⾝意,互相地叉,来回那么比划。为什么会有这种状态呢?谁讲一讲?

  弟子:心动了。

  确实是这样。

  为什么会有六龙舞?就是心动了。什么是心动?就是我们的妄想在动。当你已经得到‮实真‬的时候,像你已经过河了,你再看这个⽔,它就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了。当你证了佛道的时候,你再回头看这种虚妄的事情,就不值得一看。因为它是一种幻境,不断地生起,不断地灭掉,不断地追求。

  什么叫六龙舞?眼耳鼻⾆⾝意,⾊声香味触法,都是你自己。六不断地追求着六尘,追求这些外境,外境又不断地昅引着六,互相这么叉地飞舞。实际上是谁整的呢?都是你自己在那里搞的鬼,这场戏都是你自己搞的。所以说,那个颠颠倒倒都是你自己在搞,都是你在黑屋子里自己创造,创造后写成著作,然后又安排演员,最后你自己又坐那看。整个都是你自己演出的一场戏,所以说如六龙舞,没什么‮实真‬意义。

  有时候我们老执著自己对“我有想法”你不知道,你那个想法和你那个“对”就像六龙舞似的,七上八下的,一会儿对,一会儿错,那心里老是起动不停。你起动的对和错都没离开你那个妄想,是你的妄想在起对和错。真正的心没有个对和错的问题,也没有生、没有灭的问题,所以生灭都是我们妄想里的东西。你只要觉得自己有了念头,就已经错了。

  佛讲“凡夫起心动念,无不是罪,无不是业。”没有不是业的,没有不是罪的,起心动念就开始造业了,何况我们已经形成耝的想法。说我爱吃这个,爱吃那个;我和这个好,和那个不好;他的话我能听进去,他的话我听不进去;或是他对我有想法,他对我没有想法;或我和谁近,和谁远…都没有实际意义。因为这些东西,只要是你想的东西,什么馒头、大米饭,它都没有意义,它都是你妄想里的一部分。你要是认为它是‮实真‬的,你就堕落在这个妄想里了,就被妄想所转了,就出不去这个圈子。

  所以说,一个真正修道的人看到这些东西都是平淡的,淡得像什么似的呢?就像过眼烟云一样,一瞅,马上就会消失了,他心里没有那种执著,因为他知道这些东西都是虚妄的。那为什么我们知道是虚妄的,还放不下呢?

  弟子:无始劫来的习气⽑病。

  嗯,无始劫来的习气⽑病。那为什么放不下呢?

  弟子:执著。

  为什么有这么大的执著呢?

  弟子:业障太重。

  转了半天还是这个。业障太重、这些执著,什么原因?就是一个:没证道啊。

  证道了,你想不放下也不好使。没证道之前,你想放下,它也难受,心里就和它憋股劲。明知道它是假的,不行,它就跟你憋着‮劲使‬,而且我们就算不断地‮劲使‬,但还随着它走。就是看不破,你要是看破,没有放不下的,是不是?看破了还有放不下的吗?它想再骗你就不好使了。什么原因?就是没有证道。

  如果我们开悟证道了,见到‮实真‬了,这些东西再想骗你,怎么也骗不了你。所以大家起烦恼、有时候有点想法,我能理解。为什么能理解?他没证道,他就这样。大家也不要笑话谁,这都是很正常的一点事。没证道的时期,他确实有这种想不开的地方,你硬叫他想开,他有时候放不下。他想放下,但他心里不放。

  为什么业障重?就是没有把这些东西看空。真正看空,你必须证道才能看空。但是话又说回来了,虽然没有证道,我们一定要种下看空的种子。得有个硬看,你不硬看,你不会种下这个种子的,所以我们得学会种下种子。硬看,你别扭我也硬看,我就给你硬看。

  所以说,我们千万不要执著自己那个想法,一定要硬看,硬看就是种下种子了,你不硬看不好使的。你不硬看,到时候它真要你命,心里真不舒服。有时候硬看都不好使了,怎么办呢?我教你个办法,念,口里念。

  原先他们有个病人,他就执著于他那个境界,精神不正常。精神不正常了以后,他说话就说那些外语,眼睛也斜、嘴也歪,拿拳头都敢砸玻璃“又有人跟我讲话了。”你怎么说都不好使,给他讲什么道理也不好使,后来我就告诉他,你就念这句话“我知道你是谁,你不要骗我”“你不要骗我,我知道你是谁”你就念这句话。

  后来有个秦皇岛的居士,她就这么胡说八道。有时候跟我讲话,那讲得也是很耝鲁的,她也不管那个,她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和她丈夫一起来寺院。她丈夫不信佛,但是为了看着她。她老想上大悲寺,她丈夫寻思:“我看看你这个师⽗什么样,你老去大悲寺,什么样的人?”有点不放心。这是精神不正常?是不是有点什么想法啊?到这一看,这师⽗穿得破破烂烂的,但我给他讲的东西正符合他的心。我说:你就念“我知道你是谁,你不要骗我”她丈夫特别喜接受这个。

  回家了,又犯病,又胡说道的,说谁谁谁是怎么变的,又怎么地了。她丈夫就教她念,她还行,还有点善,她也那么念:“我知道你是谁,你不要骗我。”后来她自己念也不好使,眼前那种幻境也起来了,就起这个魔障胡说说的。后来她丈夫跟她一起念,这嘴就不断地念、不断地念,她念不动了,她丈夫帮她念,硬念,念念…突然地,从这里一下就出来了,好了。一下从这里钻出来了,像一个壳似的,一下钻出来了。

  她那种执著那比我们还执著,我们本⾝就执著,但没有执著到那种地步。她这种执著就是谁都不好使了,自己也控制不了自己了,我们现在多少能控制点,控制也是执著在控制。等到她念了以后,这一下就破掉了,而且念完了,心里越念越舒服,就像念“阿弥陀佛”似的,越念越舒服。

  你看,虽然她没开悟,但是她把那个执著破掉了,是不是?她得精神病了,本来应该是送到精神病院去的,但是她能把那个执著破掉。不是说我们非得开悟了以后,才彻底把这个执著破掉,我们没有开悟,我们也得想办法去破掉它,要种下这个种子。如果我们用一个正确的方法,不断地念空相,是能破掉的。

  这个方法很好,这个方法并不是我创造的。“我知道你是谁”这是智者大师讲的,在《小止观》里有这句话。“你不要骗我”这句话是我加的,这只不过是为了解释这句话。如果单说“我知道你是谁,我知道你是谁”有时候你往往又堕落到另一种境界里去了。

  智者大师说“我知道你是谁”就让你知道“你”是一个空相,是个假的。你别再堕落在“啊,我知道你是谁了,那个老虎来了…这肯定是那个狐狸变的。”你要是执著这个就完了。“我知道你是谁”怕你执著这里,所以没办法,为了把话说得更明⽩一些,后来我就添了一句“你不要骗我”所以就有了这么两句话。但是我这个话是顺着智者大师说的,还是人家智者大师的东西,不是我的东西。

  我跟大家讲这个的意思,就是说这个执著不是破不掉,我们用一种方式硬去做,是可以破掉的。你要是遇到烦恼起来的时候,你就念:“你不要骗我,我知道你是谁;你不要骗我,我知道你是谁…”你起了烦恼,马上就“你不要骗我…”心里马上就舒服了。就像念“阿弥陀佛”似的“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什么也不想,马上就可以放下这些东西了,这都是非常殊胜的。

  我们大家都应该掌握这个方法,起烦恼的时候你就可以这么对治它“你不要骗我,我知道你是谁。你这只不过是我自己的一种幻象。”比如说,有人惹着我了“我知道你是谁,你不要骗我。”那他为什么惹着我了?他就是我啊,就是我心里那个表现,所以我知道你是谁了。你这么一念,就下去了,破了。

  为什么我们有时候住在幻境里破不掉呢?就因为不知道‮实真‬相,不知道自己所产生的什么想法都是一种幻境,没有实际意义,老认为自己对。认为自己对就有了法执,法执来源于我执。我执、法执要是破了,这一切都破了。所以说,这种方式是非常好的。

  “视平等,如一真地”佛把平等看得最‮实真‬了。什么是平等?谁能说一说什么是平等?

  弟子:看众生皆是佛,那就是平等。

  看众生都是佛,但有佛就有众生,那佛为什么说“视平等,如一真地”呢?谁能再具体讲一讲…

  好,我来答这个问题。

  如果把一切的众生都看成佛,你心里确实就平了。如果如一‮实真‬地,那就是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你想,我相、人相、众生相都没有了,它不就是最‮实真‬地吗?连佛相也没有了。

  “视兴化,如四时木”佛法,弘扬佛法也就像四时木似的,舂天就生出来了,夏天就长成了,秋天就落叶了,冬天就枯槁了。兴隆佛法也是一个时期,也是据众生的业力不断地起灭,不断地起来。佛就是教人不要执著,都要看空。这个地方都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在修行中,如果别人问你:“这位师⽗,你都在修什么呢?”“空中花。”修什么?如果你要是真说“修佛道”你还没有到位。“修空中花”一下就到位了。这才是最‮实真‬的。你到了这个地步,就能把你的执著全能放下,不再追求“我”了。因为“我”不存在,你找“我”怎么也找不出来“我”是不是?找法,法也没有。什么是法?就是什么都没有才是真正的法,空相才是法,把空也空掉,那才是法呢。

  为什么人不‮实真‬呢?就是因为不能空,空不下,脑子老是胡想想的,他把想的东西都当成‮实真‬的去认可它,所以他就成为凡夫。如果你能够把一切的执著放下,不去想,你就会得到圣果。一旦证了圣果,就知道‮实真‬地了。一看‮实真‬地,那就明⽩了,一切都是没有实际意义的,本来就是一种空花。

  但这个空不是顽空,不是我们想象的空,它是一‮实真‬,是一个真理,是实相。那时候我们看到它,证到它,我们就自在了,愿生就生,愿灭就灭。所谓的生灭,它并没有生灭,它本⾝没有生灭,没有生也没有灭,也不存在生的问题,也不存在灭的问题,就那么‮实真‬,佛法就这么‮实真‬。所以有很多的佛教徒生生世世的、多少代都在弘扬佛法,都在追求它,能放下一切的利益去追求它。因为啥?太‮实真‬了,什么事情都比不了佛法的‮实真‬。

  像前天张居士那个小孩要出家,今年九岁。问他⺟亲,他⺟亲同意,想通了;问他⽗亲,他⽗亲也同意。你说这怪不怪?平时拿那孩子当宝贝似的。他舅舅来电话了,最后的结果也同意,就他姥姥反而有点想法。你说,一个九岁的孩子出家,全家都同意,这是一件怪事情。

  另外这孩子还怪,他⺟亲说:“这孩子从来不违逆⽗⺟。”他⺟亲说话的时候,孩子从来没有半点违逆的现象,惟独要出家,告诉他⺟亲:“你不要耽误我的大好机会。”告诉他⽗亲也是说:“你不要耽误我这个好机会,我得出家了。”九岁要出家,从来不违逆他⺟亲的话,这回不听他⺟亲的了。他⺟亲说:“你说这怪不怪,从小到现在,从来没有一件事不听我的。”

  因为什么呢?如果是世间法,他可以听从她的。一旦遇到佛法的时候,他会顺着佛法的力量走,因为佛法的力量更‮实真‬。提起佛,那都这么样‮实真‬,提起出家,也是这么‮实真‬。所以说,佛法能除一切黑暗,它这个力量是没法称量的,一个小孩就有这么大的力量。

  所以说,我们应该把法看空了。他还没有空,就产生了这么大的智慧和力量,如果我们把法看空了,会怎么样呢?三千大千世界在你眼里只不过是一微尘。一微尘,那还是一种比喻说。三千大千世界在你眼里是一微尘,那你就彻底自由了,行动自由,一切自由。那是真正的自由,不是说我们得到这个⾝体,过一百年就死了那个自由,而是彻底自由,永远地不生不灭,证得佛果,太殊胜了。

  所以说,我们应该努力啊!这条路太‮实真‬了,没有比这再‮实真‬的东西了,而且它产生的力量,就是整个世界都拉不动你。就像须弥柱似的,大海里多大的风浪,想把须弥柱吹动半步,都是不可能的。

  所以宣化上人讲了:“我在‮国美‬一天,就不允许地震。”因为他得到了‮实真‬,他就能控制地震。我们是被地震给震,是不是?他能控制地震,这个境界就不一样。所以说,人这个心,那力量是无穷无尽、无边无沿的,你不要小瞧自己,你只是没有证道。没证道的时候,那是被物所转;你证道的话,转一切物,你那个心没有边没有沿,无穷大,无限的大。

  所以说,我们就要抓紧机会,赶紧地抓紧修行,努力修行,一定要在这上取得我们自己想达到的目的,这才为最‮实真‬、最实在的事情。一句话,赶紧抓紧时间去做我们应该做的事情,这才是正确的。

  要想放下你必须去做,你光在那想不行,说:“得了,都是空中花,我搁屋里想吧。既然是花,我还想它⼲吗?我就在这想,大不了我就‮觉睡‬,‮觉睡‬我就能马上证道了。”那不行的。就像有人说:“我这么多的、无始劫的⽑病习气怎么办?”你得去掉这种⽑病习气,才能把这个空花破除的。所以你必须从实际出发,不可以否定这个实际的修行。

  所以两个都要做到:我们心里既要空,行为还要‮实真‬。为什么我们不能‮实真‬去做呢?就是因为我们里面有虚妄的东西,不愿意做,只想顺着自己的情感去走。如果我们做了,就是在破。所谓的破,所谓的修行也是空中花,空中花我们也去做。只有做才能破空中花,用这个花破那个花,一步步破,最后彻底放下。当然了,如果我们有善,一念觉悟了,那当然更好。做不到,我们就得一点点除⽑病、除习气,最后证到佛果。

  我看大家都有这种想法,要没有这种想法是不会出家的,是不是?都有这个想法。关键就是我们大家今后怎么去做,怎么去正确地理解佛法。理解了佛法就不会懈怠,而是更加地努力,因为他放下了一切。放下了一切的人,他没有什么恐惧了,没有什么障碍了,更能去‮实真‬地走那条路,就是成佛之路。

  好,《四十二章经》就全部讲到这里,愿大家能够正确地理解,有时间就多听一听,再反复听。有些东西得需要我们一步步证,一步步体会,慢慢地才能体会到的。

  好,今天就到这里。 Www.NiLxS.CoM
上一章   佛说四十二章经   下一章 ( 没有了 )
免费小说《佛说四十二章经》是一本完本历史小说,完结小说佛说四十二章经TXT下载的所有章节均为网友更新,与免费小说网(www.nilxs.com)立场无关,更多类似佛说四十二章经的免费历史小说,请关注逆流小说网的“完结历史小说”专栏或全本小说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