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四十二章经 名声丧本
|
逆流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佛说四十二章经 作者:佚名 书号:39915 | 更新时间:2017/9/8 |
名声丧本 | |
佛言:人随情,求于声名,声名显著,⾝已故矣。贪世常名,而不学道,枉功劳形。譬如烧香,虽人闻香,香之烬矣。危⾝之火,而在其后。 “名”就是人有想表示自己的大小、存在和好坏的望心,所以有个名。世间人特别贪好名。“名声”不光要有名,还要有声,这个“声”就代表了很大,要广泛流传,人人都知道。“丧本”“丧”就是失去的意思,而且永远失去,这种失就比如人死了一样,是那种丧。“本”就是本。这一章也是很重要的一章。 【释】这是第二十一章,教人明⽩,好这声名的人,不单是没有益处,而且有害处。所以佛说“人随情,求于声名”:人顺着他自己的情和去追求声名,就是去追求一个好名誉。 很多人都有这种想法,都喜有自己的一点地位和⾊,还有各种的物质,所以他就要追求名利、名声。追求名声的目的,就是要満⾜自己的情。要名声⼲吗?要大家认识他,知道他,而且进一步开发他的情和的市场和它的来源。所以追求这个名声和追求物质同样都是那种望所引起的。 “求于声名,声名显著”有的人一生都在追求名和利,特别是名声,有的人专门求名声,不惜一切代价求名声。“⾝已故矣”当他把名声追到的时候,声名最好的时候,实际上人已经老了,也就快死了,所以没有什么意思,没什么大意思。特别是“贪世常名”人为了常名,甚至是自己给自己创造名声。 据说头些⽇子有个人把清华大学的食堂给炸了,炸了以后,这个人就走了。安公局就去破案,怎么找也找不出这个人。这个人就在网上跟人家谈这个事情,别人不谈,他就主动去跟人家谈,去讲,把话题往那引,说清华大学那炸爆案如何如何。人家就提出来说:“这可能是哪搞的。”他说:“这都不对,不是那么回事。”他就跟人谈这人是怎么个思路,怎么个想法,怎么炸的,怎么个手段。因为就是他自己做的,所以讲得很清楚。 这个网络都有安公局监视,一看他谈的思路跟安公局掌握的是一样的“哎,这人怪,这人了解的情况和安公局掌握的一样。”一下就把他抓住了。这一审问他就说了,那个事是他做的。说:“你为什么要这么做?”他说:“我想出名。”他说出名最快的,那就是在最关键的地方,能让大家引起重视的地方⼲点事。他想要出名,就不管它好坏,只要出名就行了。这个人为了出名就办这些蠢事,最后进监狱了,他名声也就到此,遗臭万年,多愚痴!所以说贪图名声成功了,也就老了,也就快死了,他也是这样。 【释】“贪世常名”:贪求世界上这普普通通的名誉。“而不学道”:而不去修习道果。“枉功劳形”:这就枉用了功,劳苦了⾝形。 还有一些人求好名声,不断地做一些善事,但是目的呢?是为了扩大他的影响、他的地位。我们这个求名声的心老是不断,在世间上就为了名声不断追求,甚至为了当一个小头目,或让人家说一句你是这里的什么什么,甚至为了这个问题就给人送礼、结,叫人说句好话。人家说句好话,就⾼兴得不得了,回去就睡不着觉了,到处跟人讲,我现在如何如何。这实在是没有意思,就为了这点事情,而“枉功劳形”去奔波,他不去学道,也不修道果,就追求一种虚妄的东西。 【释】“譬如烧香”:譬如有人点着一炷香。“虽人闻香”:虽然这人可以闻着一股香气。“香之烬矣”但当这香烧完的时候。“危⾝之火,而在其后”:那火或者就会着大,把自己也会烧死的,所以很危险的事情就跟在这后边发生了。 所以说这个名声很害人,就算只有俩人,他也得想法弄一个名声出来,这个不好。有的人出家了,有时候也贪图名声。这个名声害人最大,特别是古人,很多的为了一个名声,都可以不断地去拼搏这一生。这实在是没有意思。特别是吹嘘自己如何如何,这个特别可悲。我们应该做到什么呢?应该做到八风吹不动,这才行。咱今天特意讲讲“八风吹不动”的问题。 (以下出自《净心诫观法·诫观八风力大智者 不动法第十四》) 【诫】何者为八?一利,二衰,三毁,四誉,五称,六讥,七苦,八乐。 八风有几风呢?有八风,分为八:第一是利;第二是衰;第三是毁;第四是誉,称誉的誉;第五是称,称赞;第六是讥;第七是苦;第八是乐。 为什么贪名?因为他不知道这个八风的厉害,也不知道什么叫八风,所以他贪名声,进行八风这种观,可以使他从名声里脫出来。 【诫】一切众生,为八所动,不自安心,故名八风。何者动相?得利便悦,衰恼便忧,毁辱即嗔,誉谈即喜,逢苦怀戚,遇乐生逸,称赞情,讥刺抱恨,此之八法,能令痴凡动摇不安。 这个“得利便悦”就是⾼兴的意思。 “衰恼便忧”这个“衰恼”遇到问题,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吗呢?就生烦恼了,就忧愁了。这就是被八风所动,遇着点事就要死要活的,忧愁。 “毁辱即嗔”遇到毁的时候,有人说他不好,说:“你呀,没啥修行,你这个事没做好…”他就会⼲吗呢?他嗔恨心就起来了“你这还说我,你等着,我要找你⽑病、找你⿇烦。”起嗔恨心,恨这个,恨那个。 “誉谈即喜”“誉谈”别人一谈论他好的时候,那就⾼兴,就喜。誉谈的时候,一称赞他的时候“即喜”脸上的笑模样马上就现前了,心里特别乐。 “逢苦怀戚”“逢苦”碰到苦的时候就伤心。“怀戚”伤心的意思。 “遇乐生逸”一看到乐就生放逸,就追求乐去了,追求好。遇到大乐生大放逸,遇到小乐生小放逸,总得放逸一会儿。遇到沙发,他就得多坐一会儿;遇个硬板凳,就少坐一会儿。 “称赞情”遇到“称赞”别人称赞他了,就“情”喜得不得了,那简直是不得了了。 “讥刺抱恨”如果有人讥刺他,他就老抱有嗔恨心,对其恨之⼊骨。 这就是八风,这几种都是我们容易犯的,也是最容易令人心动的地方。由于我们无始劫来养成的贪著的习,所以我们大部分都在八风上时时的失败,很难在这八风上站得住脚。我们应该记住这个八风,时时警惕自己。 “此之八法,能令痴凡动摇不安。”哪个都能让你心动,你修的那点定力在它面前一下就打败仗了。 【诫】毁誉声一,妄起二业,造三涂因,报四趣果,波浪五道,成就十,永处樊笼,何时解脫?然十界者,缘和故生,空故灭。体解生灭,即无嫌恨。恨风不起,罪火不燃。火不炽然,心得清凉,无诸热恼。以无热恼故,名为净心。 你应该知道因愚痴而妄起二业,造种种的业,最后到恶道里去循环。如果在这里不断地被十所住,就永远的被这个樊笼给困住了。 什么是解脫呢?“然十界者,缘和故生”你不要给它创造缘,就会解脫。遇到称赞你的时候,你马上就动个念:“这是批评我,我应该警惕。”或是谁遇到称赞,马上就离开,别在那听。不要非得人家讲你两句好话,才心満意⾜地离开。不讲你好话,你就在这硬等着,等到人说:“你这人不错。”行了,心満意⾜,回去能睡个好觉,要不连一个好觉都睡不成。那确实是个⿇烦。 有时候自己⼲点儿活也是那样“大家都没看着我呢。”后来有几个沙弥看到了“这也不行,最好大戒师能看到我;大戒师看见也不行,最好执事人能看到我;执事人看着也不行,最好师⽗能看着我;最后师⽗看到了,应该所有人都知道我,连居士都应该知道我,我能⼲。”有时候做点事情老求名求利,这不好。 怎么样去解脫?就是应该知道“十界者,缘和故生”这个十界都是缘和故生的,何况这个名声呢,是不是?更没有可得之处。所以“空故灭”你知道体本空,我本是没有的,因为有这些就有了我,有我就不空,去掉我就空。“体解生灭”体解大道,体解生灭,明了一切本来是虚妄的,这样就会“即无嫌恨。恨风不起,罪火不燃。火不炽燃,心得清凉,无诸热恼。以无热恼故,名为净心。” 【诫】偈曰: 愚人贪美食 憎恶腹內屎 见生竟爱染 薄老病死 毁誉同响声 嗔喜更互起 取相心⾼下 不识平等理 痴惑着音声 凡夫共如是 死生粪与食 经文遣相比 耳被虚声诳 神仙堕崖死 智者解真空 视听不相似 这个是偈子,好,是道宣祖师讲的。 “愚人贪美食,憎恶腹內屎”:憎,就是嗔恨的意思,一般愚痴的人都贪爱美食,但是憎恶腹內屎。它们本来是一个东西所变化的,但却在这里产生了分别。 “见生竟爱染”:一见到生就动心了,就喜,不是嗔恨就是喜,就是被染着了。 “薄老病死”:薄,瞧不起人。就是瞧不起那些老的、病的、死的。自己最后也得到了这种地步。 “毁誉同响声”:那个称赞和毁,本来就像声音一样,本没有啥实际意义,没有內容。但是我们一听到有人称赞一句,那简直就⾼兴好几天,你说这到底是为了啥?不知道。 “嗔喜更互起”:一天一会儿生气,一会儿⾼兴,老是不断地变化,此起彼没。这个起来,那个灭掉;这个灭掉,那个又起来…一天老是起心动念,从来没有享过这个清净福。那个心里像火烧似的,成天难受。我们为什么出家?首先就要脫离这个,这实在没有意思。 “取相心⾼下”:老是在相上分别什么好,什么坏,有分别心。 “不识平等理”:“不识”不认识,不知道佛法是平等的,本来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的,但他不懂这个道理,不识平等理。 “痴惑着音声”:愚痴,非常愚痴;惑,不知道什么是真的,把假的当真的。贪著什么呢?贪著音声,虚妄的追求。 “凡夫共如是”凡夫都这样,所以说都这样的就是凡夫。你是不是凡夫?你就看看自己有没有这些⽑病,有这些⽑病那就是凡夫。 “死生粪与食”:他是除了吃完饭就是上厕所,没有别的,他的一生就追求这个,实在是没有意思。 “经文遣相比”:遇到经文他就不要了,就给别人,叫别人去读,他⼲吗呢?好的东西、吃的东西他留下,读经、修行都给别人。他在这上又挑好挑坏,又比较,弄几句经文也是为了名声。 “耳被虚声诳”:耳朵被虚声诳,实际上是被骗了。 “神仙堕崖死”:过去有五通的仙人就因为贪听虚妄的音声而堕落。那时有个国王带一些宮女去游山玩⽔,在那里搞五之乐,搞那贪。有一群神仙从这路过,听到这个声音这么热闹,再一看,都是些女人在那里做五之乐,都在那里搞贪恋呢,这时心一动,五百仙人全掉下来了。国王说:“你们⼲什么的?”把他们抓起来了。说:“我们是修道人,神仙。”“修道人怎么可以看这种声乐呢?”最后把五百仙人的手都给砍掉了,飞也飞不起来了,功夫也失去了。所以一个声音都会把你磨折成这样。 还有一个,也是讲女人声音的害处,原先有个帝释天下到世间来学道,他的子就在他后面跟着,看他成天往那世间跑,是不是到世间去搞什么。实际上她不知道这个帝释天对修道特别喜,常上仙人那去听法。后来她就跟着,帝释天发现她了,就撵她回去,她不回去,他俩就争吵起来。那个女人就娇声娇气的,这一说话,讲法的仙人一听这个声音,那功夫当时就全都失去了,修的那点东西全造成漏了。 这女人的声音是不能听的,你看看,在天上飞行的神仙听到这个声音“耳被虚声诳”一个声音,本来什么都没有呢,结果都掉下来了,都从空中掉下来了,最后手都让人砍掉了,所以这个非常了不得。 “智者解真空”:只有佛才是真正的智者,我们谁也不好使,只有佛才知道什么是真空。 “视听不相似”:看见和听到就像没见过这个东西。这可不是说着玩的。你想,看见和听着像没听见一样,那不是我们所说的硬板着,说:“我就不听,我的脑袋不听不听不听…”它不是这种状态。眼睛就看着这个东西,他像没看到一样;那个声音,火车叫唤,他没听见;见⾊,见跟没见着一样;本来应该听见的声音,却没听见。 这可不是我们顺口就说几句:“视听不相似。”那个是一种功夫、一种定力,定力到了的时候,我们就知道了。那个看见和听见就是个虚妄的东西,并不是外面存在一个看见和听见,是你心里有了污垢,它就存在着听和看见,心里污垢一净了,你能把它控制住,就没有看见和听见。那听和看本来就是不存在的,虚妄的。那看有时候都可以调节的,比如说我们看一个事物,由不清逐渐的清楚了,头一眼,这个模糊,慢慢再看一会儿,就比较清晰了,轮廓都可以看出来,这是我们一般正常人的一种看法(看事物的方法)。如果你有定力,可以把你这种看法给改变,可以用定力把它改变了。从远看,我要让它看得清楚;到近看,我还让它看清楚。这种看法你都可以调节的,所以说那个看法也是个虚妄的东西,是你久而熏习所造成的。所以说我们应该清楚这个问题,应该做到看像没看见,听像没听见。 虽然你们很多的人在说话,一句没听见,半个字也没听见。不是说我听了几句,不是那样,一句也没听见。如果想听的时候,什么声音我都知道;不想听,什么声音我也不知道。“视听不相似”这样的人才叫“智者解真空”他已经达到这个空的理了,能把这个声音空掉。不是光知道它是虚妄的,而是确实能做到把这个声音空掉,把这个相空掉。 我们应该往这上追求,不是说“哎呀,我没听见呢”实际上听见了,但是可能自己没怎么太分别,或只听几句,就说没听见,有时候都是犯妄语的。说:“我没看见。”瞅了一眼还说没看见,实际上心早就动了,那都不行的。 视和听不相似,那是真看见,就成天瞅着你,他没有动心。这种境界刚开始叫直心,大家将来在修行中就有可能达到这种功夫、这种定力,达到这种定力的时候应该知道这是个直心的过程。虽然你还做事情,但心里没有分别,这个非常好。 “名声丧本”由于贪图名声,人就不去用功了,而且也不学道了,追逐世间的东西,越追求你的六越放逸,心越定不住,最后就堕落到三恶道里去了。我们应该常记住这些事情。我们虽然出家了,但有时候追求小的名声还是有的,一表扬,我们还是⾼兴,一批评就生气了,实际上这都是不对的。 说:“别人一批评,我就喜,这对不对呢?”批评,你得真喜,不是假喜。真喜,是从心里往外喜,不动心它就生起喜。那种清净快乐、常乐我净,是经常的,我们常应该享受在这里的。你要是不动心,本⾝就快乐了,不用你再去生起一个喜来。你生起喜,后面就有一个烦恼跟着。我们心不动,就生起一种清净的喜,这才对。另外,面对批评,我们有时候做不到这点怎么办?我们确实得先⼊喜,先生喜想,来克服自己那个嗔恨。 wWW.nILXs.cOm |
上一章 佛说四十二章经 下一章 ( → ) |
免费小说《佛说四十二章经》是一本完本历史小说,完结小说佛说四十二章经TXT下载的所有章节均为网友更新,与免费小说网(www.nilxs.com)立场无关,更多类似佛说四十二章经的免费历史小说,请关注逆流小说网的“完结历史小说”专栏或全本小说排行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