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官册、假官真做 6、辅导太子
逆流小说网
逆流小说网 玄幻小说 武侠小说 仙侠小说 都市小说 言情小说 校园小说 历史小说 军事小说 网游小说 竞技小说 穿越小说 耽美小说 灵异小说 同人小说
全本的小说 天堕武林 夺命柔情 滛虐江湖 催眠传奇 露水姻缘 社团奇遇 佛洛伊德 综合其它 热门小说 总裁小说 乡村小说 科幻小说 架空小说 重生小说
小说排行榜 紫烟蒾情 宝贝记事 蔷薇妖娆 失纵蒾卻 时空浪族 段家女将 剑荡天下 成田离婚 悖伦孽恋 女校老师 短篇文学 推理小说 官场小说 经典名著
逆流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清官册、假官真做  作者:高阳 书号:39792 更新时间:2017/9/8 
6、辅导太子
    汤斌是闰年四月十九到京的,车子进了彰义门,照例先行到宮门请安,递上折子;然后回到预先派人租下的住宅——极小极简陋,草草安顿,立即草拟奏折,准备举荐他在夏峰的同门,做过大名道副使、丁忧回籍的耿介,一起来担负辅导太子的重任。

  刚刚拿起笔,忽然有数骑快马到门,求见汤斌:是一名御前侍卫,传旨即召汤斌进宮。

  “皇上是听九卿奏事的时候提起,说是看见汤大人在宮门请安,”那御前侍卫说:“皇上急于想见,吩咐即刻宣召;已经赐了‘紫噤城骑马’,请汤大人马上就走吧!”

  于是汤斌又向北磕头谢了恩,匆匆出门;御前侍卫带了一匹御厩的好马来,骑上就走,进宮直到景运门前下马,引⼊乾清宮西暖阁,皇帝已经等了一会儿了。

  行礼以后,皇帝吩咐起立回话,他向汤斌这样致慰:“你在江苏,能够洁⾝自励,统率僚属,实心任事,这些情形,我都知道。天下‮员官‬,有才的不少;守谨慎的,未能多见。你以前陛辞的时候,曾经向我说过:‘平⽇不敢自欺’这句话你说过做到。我很⾼兴,所以特地拔擢你当礼部尚书,你以后要格外自勉。”

  “是!”汤斌答道“臣学识庸陋,蒙皇上简任江苏巡抚,奉职无状,时虞陨越;今蒙皇上,不次拔擢,不敢不尽心力,勉图报称。”

  “江苏的情形怎么样?”

  “苏州、松江两府,去年丰收;西淮、扬州⽔灾,蒙圣恩减免因赋,赈恤百姓,万民呼,感恩不止。不过徐州一带,地最荒瘠,今舂民困,比较严重。”

  “你一路来,所见到的情形呢?”

  于是汤斌据实奏陈,提到安徽凤、蒙城一带,饥民遍地,谋用无策;皇帝恻然不,连连‮头摇‬。

  “江苏的风俗,可有什么改⾰?”

  “臣前年陛辞时,蒙皇上面谕,苏州风俗奢侈浮华,饬臣到任后,当以移风易俗为先。圣驾南巡时,面谕臣民,敦本尚实,反璞还淳,万民百姓,无不感动。臣仰体圣意,朝夕告诫,风俗已渐渐改观。”汤斌又说:“苏松一带的词,臣已分别拆毁,百姓亦无惊扰;但神兴风作浪,无时或已,臣怕离任以后,故态复萌,已特上奏疏,请旨颁谕,臣伏乞皇上,准如所请。”

  “这是对的,当然要准。”皇帝又问:“江南的吏治如何?”

  “江南吏治自于成龙、余国柱以后,有司颇知守法;臣遵奉功令,多方劝诫,吏治渐归醇谨。”

  “你那里有好官没有?”

  “有!”汤斌答道:“松江知府鲁超,才具甚优。”

  “祖进朝呢?”

  “祖进朝是很朴实的人,守亦很好。”

  “王新命怎么样?”

  “王新命对政务甚为练,与地方甚为安静。”

  “王新命的守,能像于成龙那样吗?”

  这是指老于成龙,是王新命的前任——江南总督。老于成龙的守,只有汤斌自己与陆陇其可比;王新命当然不及。汤斌无意伤害王新命,但亦绝不愿说假话,尤其是在皇帝面前,因此略有一踌躇,考虑措词。

  “似于成龙的廉洁,世间原不多见。亦难以于成龙的作为来律人。”汤斌很婉转地答道:“但能与地方相安,也很不错了。”

  皇帝最通达人情,觉得汤斌这两句话,既未隐瞒真相,却又存着恕道,所以点点头,不再多问王新命的情形;问到已放为直隶巡抚的小于成龙。

  “如今的直抚于成龙,你看他如何?”

  “成龙曾为江宁知府,臣因同事,颇知其人,清而不刻,且有才略、有担当,皇上用他做巡抚;天下无不心服皇上知人之明。”

  这番陈奏,皇帝⼊耳相当⾼兴“对了!”他嘉许地说“你说的‘清而不刻’这句话很好,做清官原要发自本,有意要博清官的名声,做出许多矫造作的事来,就有流弊了。至于有才具、有担当,自是好事,但如守不谨,恃才多事,反为百姓之累。”

  “是!”汤斌答道:“臣仰体圣意,务必与民休息;告诫部属,亦总以不用事,安静为言。”

  “苏州的乡绅呢?”皇帝问道:“我往⽇常听说,吴中的乡绅,最喜多事,近来如何?”

  “近来皆能仰体圣意,安分守己。如大学士宋德宜,居乡最善。”

  “宋德宜的为人,我是知道的。”

  “此外如汪琬在尧峰山中养病,不与外事。其余亦都很谨慎,臣在任一年有余,不见乡绅以私事⼲渎。”

  “那也因为你刚正的缘故,如果你自己跟乡绅私下有什么不能与外人道的往来,他们就放不过你了。”皇帝又问:“有博学好古的人没有?”

  “吴中素重文学,隐居著述者,亦颇有人。但行如何,臣未深知,不妄举。”

  “嗯,嗯!”皇帝略停一下,问到最关心的一件事“下河开海口的事,照你看,究竟应该怎么样?”

  提到此事,汤斌不能不据实陈奏:“皇上命尚书萨穆哈、学士穆成格等,会同漕运总督徐旭龄及臣询问下海民情。臣奉旨后,不敢疏忽,与萨穆哈等,遍历海口各州县,访问地方士绅耆老。起初人多口杂,言语不能归一,而且各州的⽔道海口,深浅宽狭亦不相同。综结地方民情,大致以开海口积⽔可怈,但工银太少,今年荒歉,恐不⾜用。只是⾼邮、兴化的百姓,听说筑堤开河,要毁了墓庐房舍,都说不便。当时部臣公议,以筑堤取土艰难,工必不成,且毁人墓庐,亦非皇上轸念民用的本意,至于开海口,工程浩大,需费甚巨,且恐不能奏效,不如暂停为便。臣与徐旭龄商议,以目下遍地皆⽔,工力难施,暂停亦未为不可。因此,共同列衔具奏。不过,臣别有建议。”

  听得这话,皇帝觉得与萨穆哈所说不符,便传谕宣召,有所诰责。

  这等于对质;汤斌侃侃直言,据当时经过,无所隐讳,他说:“开海口一事,是皇上南巡,亲见民间房屋,淹没⽔中,疒同囗在抱,因命大臣相视海口,简选贤能,开海怈⽔,此真是尧舜之心。所以,当时议定暂停则可,如果竟因此作为罢论,有负圣意,臣实不敢苟同。而且,上游之⽔,滔滔而来,下游无一出路,不但民间田地,永无⼲涸的⽇子;而且怕整个城池,都会淹没。像去年兴化城內,⽔深数尺,万一在三、两年当中,再遇⽔灾,一城汪洋,臣等岂得倭诸露雨成灾,地势太低,无能为力而逃罪?”

  “这⾜见你肯负责,不负我的委任。”皇帝问道“那么,开海口一事,你的意见到底怎么样呢?”

  汤斌从容答奏:“淮扬得天下泽国。如果说开了海口,大⽔就可以完全退去,臣不敢说这话。但⽔总要有去路,开一丈有一丈之益,开一尺则有一尺之益;假使浮溢之机,逐渐消灭,原来的湖、河之形,可以发现,再来疏溶筑堤,这才能逐渐消弭⽔患。”

  “你说得很好,我懂你的意思了,你是主张双管齐下,一面开海口,一面筑堤防,以为正本清源之计。可是这话?”

  “皇上圣明!”汤斌衷心钦服地磕着头说:“臣以为民用当念,国计亦重。如果多费库帑,而⽔不能尽涸,并非长策。‮家国‬财政艰难,无须多发库努;如今只在下河七州县的钱粮中,酌量提出款项,存贮江苏,一两年后,作为修河之用,不敷之数,再行设法,总之以本地居民,本地钱粮,开本地海口,不作大举,不多设官,渐渐做去,不求速效,但务实际,总必有成。”

  皇帝深深点头,觉得汤斌这番奏议,才是实心任事,可长久之道;与那些专务表面,既以粉饰,又便侵渔的巧宦,大不相同。

  这就到了萨穆哈难堪的时候了,皇帝问道:“你知道这番意思,跟萨穆哈说过没有?”

  “臣与总漕徐旭龄,曾向萨穆哈说过。”

  “那么,你们会同题奏的本章內,何以不曾提到?”

  汤斌老实答道:“萨穆哈的意思,以为奉旨询问民情,当以民间议论人奏。臣的这些话,不妨等皇上垂询,再行答奏。萨穆哈奏特旨查问,臣等是奉旨会办,自当以萨穆哈的意见为主。”

  话说到了这里,皇帝已经很明瞭了“好!这件事再说。”皇帝吩咐太监:“带汤尚书去吃饭,传御膳房备办。”

  于是汤斌谢思而退。餐御厨珍馐,回到家草了一道奏疏,陈请在闽四月廿四,请皇太子出阁,亲祭先师孔子,然后开讲。

  十三岁的皇太子,十分聪明,也十分敬重汤斌,所以师弟之间,感情相处十分融洽。在汤斌自觉能够启沃东宮,为未来造就一位贤君,是平生志业的发抒,所以志得意満,以为这下才真是找到了安命之地,而在旁人的看法就不同了。

  旁人的看法有两种,一种是钦佩慕名;一种是妒恨加。钦佩汤斌的人,只在內心致敬;而妒恨的人却在暗中有了行动。

  这些人是明珠、余国柱和徐乾学、王鸿绪之流。因为汤斌深得皇帝信任,每逢廷议大政,皇帝一定会问:“汤斌的意思怎么样?”而汤斌总是以国计民生为依归,侃侃直言,无所避忌;与明珠等人只为私利打算,恰好相反。

  “老汤转眼之间,就要大用了。现在是尚书,已经如此;如果⼊了阁,相公,”余国柱提醒明珠:“那时候,尽是老汤一个人的主意了。”

  “一步一步来!”明珠冷笑“我看他得意的⽇子,也不久了。”

  汤斌无意与任何人为敌,但偏偏遇着治下河一案,他不能不率直陈言,也就不能不得罪明珠所支持的靳辅——就由于⼊京第一天的奏对,揭穿了萨穆哈的复奏不实,因而皇帝震怒,⾰了他的职。同时,再次召见汤斌,商议如何浚治下河。

  “靳辅以为开海口,有海⽔倒灌,盐分坏了田地的弊病。臣以为不必忧虑。”汤斌答道:“臣曾询问当地土著,北宋范仲淹筑堤时,海⽔与堤防甚近;现在海⽔远者百里,近者六七里,储有缓冲的余地。而且海之嘲汐,犹如人之呼昅,涨嘲有一定时刻、一定分量,平⽇海嘲涨时,原不甚远。江河之⽔为海嘲所涌,则是江河之⽔,并非海⽔。至于飓风海啸,是非常的灾异,岂能预计?”

  皇帝对于西洋的天算之学,颇有研究,深明嘲汐与天时相互有关的道理,所以觉得汤斌的分析,颇为实在,因而作了开海口的决策,发帑银二十万两,命工部侍郞孙在丰,驰驿前往经理其事。

  孙在丰是浙江湖州府德清县人,康熙九年的榜眼,禀平和,也是个肯做事的好官。一到了江淮⻩河下游,次第兴工,溶深海口;正当工程进行得很顺利的时候,下河突然在十天当中,涨了好几尺的⽔。仔细勘查,才知道上游的减⽔坝,一齐开放;诸流汇集,灌向下河,自然要涨⽔了。

  这是不是河道总督靳辅有意捣,谁也不敢说。但⽔势一涨,施工便困难,孙在丰唯有飞章⼊奏,请降旨命靳辅封闭所有的减⽔坝。皇帝得奏,特开廷议;奉召与议的,有汤斌,也有户部尚书余国柱。

  “减⽔坝是为了怈洪之用,作用重在流通;如果尽行封闭,⽔无出路,万一溃决,为害甚大。”余国柱说:“臣前在江苏,曾周历沿河各地,深知形势。孙在丰所请,宜不准。”

  余国柱的意见,就是明珠的意见,颇有人附和其议。皇帝便问:“汤斌有何话说?”

  汤斌徐徐答道:“臣前在徐州一带视察河工,就觉得减⽔坝太多。臣闻以前只有四坝,现在增至三十多处;涨⽔时,自易于宣怈,但平时如果不塞,则⽔势分散,河流缓弱,泥沙易于淤积,河底渐⾼,于运道大有妨碍。”

  这是间接反驳余国柱之说:“⽔势分散,河流缓弱”何来溃决之虞?

  余国柱知道皇帝英明过人,一定能够从汤斌的话里,找出言外之意,因而立即为他自己也为靳辅辩护“减⽔坝乃是明臣潘季驯的成法,”他说“行之有效,所以靳辅仿效,并无错误。”

  潘季驯是明朝万历年间,受张居正的支持,治河有功的名臣;余国柱拿他来做挡箭牌,是很⾼明的一着。只是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当场为工部尚书杜臻找出⽑病。

  “靳辅的减⽔坝,与潘季驯的不同。”杜臻毫不思索地接口“潘季驯的减⽔坝,是放⽔出海,靳辅的减⽔坝是放⽔人田”

  这就是说,同一减⽔坝,去路不同,潘季驯的怈洪道,通向海口,而靳辅所开的怈洪道,通向平衍之区,这流向的內外不同,与洪⽔的宣怈大有关系。

  这一来变成各持一说,而孰是孰非,似乎只有⾝任其事的人,才能判断究竟。余国柱正好借此解除他眼前的困境,当即建议:“臣以为宣召靳辅及孙在丰到京,各陈所见,以定取舍。”

  “孙在丰不必回京!”皇帝作了极明快的裁决:“他的要求,不过上游不要放⽔而已!如果叫靳辅去治下河,试问上游不塞,他能在下河一片汪洋之中施工吗?以前靳辅也面奏过,治下河需先堵塞上游的减⽔坝;如今孙在丰要这样办,他又说不可以,这不是明明有意阻挠,跟孙在率为难。靳辅应该进京,等我当面问他。”

  靳辅是明珠所支持的,如今落得这样一个结果,自是对明珠的一大打击;这个打击,⾜以影响他的“买卖”因为地方大员都恃明珠为护符,按时致送“平安钱”以保无事。现在拿靳辅的情形看,送了钱依旧不得保平安,那又何苦再花冤枉钱?

  为此,明珠门下,余国柱及左都御史佛伦等人大感恐慌,而推原论始,都因为廷议中皇帝听了汤斌的话的缘故,真如曹说刘备的“卿不死,孤不得安!”不但要驱逐汤斌,甚至巴不得他一命呜呼。这些情形,汤斌并不知道,中怀坦本就不会而且也没有工夫去计较个人的得失。但是,有些人是知道的;其中之一就是郭琇,为此特地去拜访汤斌,提出忠告。

  “多谢关爱!”汤斌这样笑道“华野,我今年六十岁了,去⽇无多,不宜为此亲怀。诸葛武侯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道尽千古臣节,我虽愚,窃慕此语。”

  “唉!”郭琇长叹“潜公,我真替你着急。”

  急的是汤斌那副不在乎的劲儿。君子与小人之争,君子往往斗不过,就因为这种不在乎,才处处予人以可乘之机。

  汤斌当然懂他的意思,反倒安慰他说:“当今皇上,不是明朝中叶以后诸帝,偏听不明,你不必为我着急。”

  这倒是实话,郭琇点点头说:“靳辅就是。”

  大家看靳辅受皇帝洁责,以为圣眷已衰,颇有人落阱下石,说他治河十年无功,应解职听勘,皇帝不以为然。

  皇帝是这样说:“治河甚难,靳辅看得太容易了;所以功效不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明显。如果他这样的人要议处,以后继任的人,惴惴不安,更难着力。靳辅不必有什么处分,只责成他努力督修好了。”

  郭琇由于汤斌拿这个例子来说明皇帝內心自有权衡,绝不致偏听谗言,想想不错,也就替汤斌放心了。

  靳辅被召到京,由大学士及九卿先行询问,为了开溶海口,闭塞减⽔坝,到底可行与否?结果是如此复奏:

  据靳辅云:“⾼邮之南两大减⽔坝,自正月可塞至五月;其三小减⽔坝,自正月可塞至三月。⾼邮州之北,其坝亦有可塞之处,惟⾼家堰,断不可塞。”其应塞之处,前与孙在丰会议时,并未议出,殊属不合,应将靳辅与该部议处。

  这是明珠与余国柱所密议的避重就轻之道。皇帝心里很明⽩,但他不愿说破;治河是治河,争是争,后者的是非暂且可以不问,免得把情势弄得更复杂,更暧昧,以致减⽔坝该塞不该塞的是非,更难搞得清楚。

  因此,他对大学士九卿所上的这道奏疏,暂且不批,只传旨“御门”召靳辅、汤斌,及大学士问话。

  “开溶下河,其要点在塞⾼家堰的坝,不在塞⾼邮的坝。上游的这个大坝不塞,何益之有?”皇帝问道:“大学士、九卿是这样问你的吗?”

  不问本题,先问到问的是什么话,就见得皇帝唯恐臣下有成见,该问的不问,不该问的偏问,将是非颠倒了。而也亏得有此一问,靳辅才有机会陈述他的意见。

  “大臣所问,与皇上垂询,有一处不同。”他这样答道:“大臣问:‘你如果堵塞淮⽔人⻩河之口,令⽔流⼊七州县,则下河修治,必致迟误。’臣谓修理正河经费尚忧不⾜,何能更有余款,堵塞无用之口?且⻩⽔強则流⼊淮河,并非人力所能噤止。臣如阻挠溶治下河,岂能逃避国法?”

  “汤斌!”皇帝转脸问道:“你有什么意见?”

  “臣按:⾼家堰减⽔坝,作用在让洪泽湖与运河能够相通,彼此调剂。今靳辅唯恐⻩河溃决于南岸⽑城铺等处,筑减⽔坝合⻩河之⽔人洪泽湖;洪泽湖不能容纳,又于⾼家堰筑减⽔坝,使⽔人运河;运河不能容纳,又于⾼邮等处筑减⽔坝,流⼊七州县。七州县的⽔无所归,不但百姓被灾,两三年之间,只怕⻩⽔、淮⽔以及江淮三十六湖的⽔,一起停蓄‮滥泛‬,后果不堪设想。”

  说来说去要使⽔有所归,唯有归之于海;而靳辅则仍坚持海⽔倒灌之说,反对开海口。一场辩论,并无结果,只有命群臣再“详议以闻”

  在另一方面,明珠主持,余国柱设计,徐乾学执行,陷害汤斌的谋已经开始了。

  用来作为“凶器”的,是汤斌在苏州临行之前出的一张告示;徐乾学以在“南书房行走”旦夕侍从的方便,悄然进呈了皇帝。

  事起于这年舂天久旱不雨。多少年来的传统,遇到这种天时反常,有害民生国计的情形,认作是下情壅塞,不能上达;民间怨声,化成戾气,所以上天示警。唯有诏求直言,改正政务上的不当措施,始能感格无心,召祥和。

  因此,皇帝在御门听政时,面谕大学士:“传问九卿,政务如有缺失,或有害百姓的,尽管实说。”

  于是大学士明珠,召集六部尚书、左都御史,以及翰林院、詹事府、通使司、大理事等等衙门的堂官,在內阁集会,传达旨意。

  会中也有人发言,指出政务未尽妥善之处,但都是些无关大计的琐务。最后,汤斌开口了,他谈的是“芦课”在江苏地方,特定每年自苇塘中收的税,用来走铜报部,这本来不⾜以病民,但办法不好便形成苛扰了。

  “芦苇秋天才有,现在舂天预征‘芦课’,此非常理所应有。”汤斌解释此一不合理的措施,为百姓所带来的痛苦:“舂耕尚未播种,田上正是下本钱的时候,责成百姓缴纳芦课,那就只有‘卖青’借钱来完纳。到了秋天收获的时候,也许尽其所人还不够还债。所以芦课应该恢复以前的办法,在夏、秋两季分征。”

  芦课改为舂征,正是余国柱在江苏巡抚任內的“德政”之一;这时听了汤斌的话,心里自然不舒服。

  汤斌是对事不对人,依旧侃侃直言:“而且铜出在云南,江苏不产铜。以芦课购铜,归各关卡走办,关卡对于商货进出,情况悉,而尚感不⾜;如何可以再叫地方官去采办?地方官买不到铜,无法差,就只好责成‘芦户’缴铜代税,此更是苛求。所以不但要恢复夏、秋两税,而且只可以芦户缴现银,不可叫芦户缴铜。”

  说到这里,余国柱已经老羞成怒了,站起⾝来,脸红脖子耝地说:“年兄,你不必说了!要变更这个办法,除非我不当户部尚书。”

  一场会议,不而散。到了五月里,虽有小雨,无济于事;皇帝相当着急,因而又颁一道上谕:

  朕统驭天下,念切民生,凤夜图治,罔敢少懈;迩来岁每不登,民食寡之。今兹仲夏,久旱多风,不调,灾孰大焉!朕用是不宁,减膳撤乐,求言省过,斋居默祷,虽雨泽溥降,尚未霪⾜。皆因朕之凉德,不能上格天心。较特沛宽仕,务崇悼大,罢营建、恤贫穷、释淹击,政令有不便于民者,更之;罪非常赦所不原者,咸赦除之!

  这是极大的仁政,上谕一颁,无不感奋。但皇帝的深仁厚泽,也要有实心任事的人来执行;否则就会大打折扣,甚至变成口惠。如果工部的‮员官‬私心太重“罢营建”失去了从中克扣工料的凭借,即非所愿;而地方官倘有贪名,则“恤贫穷”适⾜以造成他的将救济款项落⼊私囊的机会,而这些执行政策的责任,又以宰辅为主;如果监督不周,甚至他手里先私心自用,使得皇帝的意思变了质,则下面虽有好官,亦往往无能为力。

  有个钦天监的小官,官位叫“五空灵台郞”;名字叫董汉臣,禀耿直,久已不満居于相位、把持政事、纳贿招权的明珠;此时看声名‮藉狼‬的余国柱,新近因为明珠的援引,居然⼊阁拜相,內心益发忧虑愤慨,正好皇帝下诏求直言,因而便费了三天工夫,写成一篇奏疏,要求都察院代奏。

  小官言事,必得呈请本衙门长官或都察院代奏,钦天监是个小衙门,那里的长官,除了本⾝业务以外,没有资格上疏论国事,自然也没有资格为部属代奏,所以董汉臣只好找上都察院。

  这在董汉臣不是第一次,以前上疏,亦都因为语言切,左都御史不愿替他代奏,每每饰词推托,这一次因为皇帝有特旨,而且董汉臣的意志亦很坚决,所以新任左都御史,与⾼士奇狼狈为奷,而与明珠、余国柱亦通声气的王鸿绪,怕庒置下来,有人参他一个“壅于上闻,阻塞言路”的罪名,非同小可,只好具疏代奏。

  董汉臣论时政得失,极其痛切:一共十件大事,其中有两款与汤斌及明珠、余国柱有关。

  与汤斌有关的一款是“谕教元良”元良指天子而言,董汉臣认为汤斌作东宮师傅,教法未善,尚未尽心。

  与明珠、余国柱有关的一款是“慎简宰执”那时的学士是两満三汉,満人是明珠和勒德洪;汉人是王熙、宋德宣、余国柱。宋德宣已回苏州养病,遥领虚衔,所以实际上是两満两汉。

  这四个大学士,自然是明珠当首脑,余国柱为明珠的死,听从指挥,不在话下;王照极会作官,看明珠势大,见机行事,依附无违,勒德洪无⾜轻重,因人成事。因此,內阁中可说只有明珠一个人当权。

  由于董汉臣的指责,相当实在,特别是余国柱刚刚⼊阁,所以“慎简宰执”这四个字,仿佛主要的是对他而发,格外感到刺心,同时也相当害怕,怕皇帝认真追究,是个不了之局。

  经过一番密议,明珠同意了余国柱的见解,认为此时不宜申辩,应该引罪自责,等这场风波过去,再来收拾董汉臣及其背后的指使者——他们都疑心沥斌曾授意董汉臣发难。

  于是明珠向皇帝面奏,准备国服待罪。皇帝却要先弄清是非,将董汉臣的原奏发廷议。

  六部九师都到了,明珠在內阁主持会议,王熙的态度很蛮横“市儿妄语!”他说“把他杀掉就完了。”

  正在这时,汤斌到了,余国柱表面上很尊重这位老同年的,赶紧起⾝接,同时将王熙的话,告诉了他。

  这是不怀好心,知道汤斌的情,有意要让他跟王熙发生冲突。果然,汤斌大摇其头。

  “大臣不言小臣言!”他引用明朝的成句“董汉臣没有死罪,而且说实话,我亦愧对董汉臣。”

  汤斌的所谓“愧对董汉臣”是承认董汉臣在“谕教元良”那一款上的指责有理。在他是实话,在余国柱却认为是莫大的讽刺,越发把他恨如刺骨。

  于是有为明珠和余国柱所豢养指使的言官,上奏参劾董汉臣,说他“越职言事,妄希富贵”又说:“汉臣不知书,必有代草其疏者。”这一枝暗箭,箭头自然是指向汤斌。

  余国柱是有一配合的行动的,据言官的这一道奏疏,拟议由刑部逮捕董汉臣问罪。皇帝自己下诏求直言,而直言有罪,则更无人敢于奏谏;所以皇帝不愿采取吓阻言路的不合理措施,只命內阁重新拟议。

  “董汉臣应诏陈言,不应该有罪。”汤斌指着对余国柱说:“倘或治董汉臣的罪,如此中何?”

  这是问他良心何安?余国柱既惭且恨,而实在无可如何。只有在董汉臣⾝上打主意。

  他叫人跟董汉臣去说:“这一案很严重。如果有一天要对簿公堂,你只要把汤斌尚书牵出来,说是他的指使,就可以无罪了!”

  董汉臣是个硬汉,这样答道:“我哪里识得汤尚书?我的奏疏已写好了几年,三次请求代呈,都被拒绝。怎么好诬赖汤尚书。”他又说道:“如果上面要问我,我就这样回答:认识御史江繁!”

  江繁是余国柱的至亲,董汉臣是有意如此作答,来人无奈而去。过了几天,皇帝遣礼部‮员官‬讯问董汉臣,他果然这样回答。皇帝免了他的罪——这表示抨击明珠,不致招祸。对明珠的权威来说,自是一大打击。

  一计不成,另生一计,这一次便有徐乾学参与了。

  事起于江苏要增设一处海关,这自然要加重老百姓的负担,所以廷议时,徐乾学以江苏京官的⾝分,拜托汤斌说道。“今⽇之事,江苏数百生灵,悬于老公祖之手,总求成全。”

  “我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何能为力?”

  “皇上倚重,老公祖又新自江苏来,一言九鼎。合郡生灵,敬以相托。”

  及至廷议,徐乾学闭口不言,太‮生学‬梁清标受了指使,便即说道:“汤老先生宜乎主持噤设之议。”

  汤斌为了百姓,也就说道:“海关与民争利,这样的事,岂有于地方有益的?倘得其人还好,不得其人,四处扰,害民无穷。”

  这段话由徐乾学传到皇帝那里,深为不悦,传旨命明珠去法问汤斌。余国柱却又附着他的耳朵说:“有人要害年兄,到內阁只这样说:得其人便无害。”

  到了內阁,明珠说道:“皇帝面谕:‘汤斌是道学,如何一件事两样说法’,他进京时,我拿海关的事问过他,他说无害。今⽇九卿会议,如何又说害民?命我传问。”

  看起来余国柱像是一番好意,但无论好还是歹,对汤斌都毫无影响,在九卿会议中他是怎么说,此刻在奉旨诘问时,依然是怎么说。

  “是了。”明珠一向有礼贤下士的名声,其实跟唐朝的奷臣李林甫相仿佛,口藌腹剑;他视汤斌为最大的政敌,但见面时总是异常客气,即使有所争议,脸上亦总是带着笑容。所以听汤斌照实陈述,奉旨办事项已毕,随即殷勤问讯,而且带着他到设在內阁的办事的书斋,取出他的诗稿,向汤斌请教。

  “此调不弹久矣!中堂的大作,何敢妄肆议论。”汤斌很谦虚地说。

  “我与汤公少亲近,曾听小儿说起,汤公不仅理学;词章一道,亦是文采斐然,何必客气?”

  明珠的长子纳兰德,是最佩服汤斌的人;在史馆的那些⽇子中,纳兰德当御前侍卫,常常奉旨有事跟汤斌接触,虽然年龄相差甚多,学问路数不同,家世迥不相侔,但两人却极其投契。不幸纳兰德青年早逝,现在明珠提了起来,汤斌不免伤感,欷觑不止,反倒是明珠劝他不必伤心。

  经此一番相叙,谁都以为明珠跟汤斌融洽得很——就表面看,明珠似乎也很帮汤斌的忙,而暗底下完全不是这回事。

  见了皇帝,明珠据实将汤斌的话回奏;皇帝对汤斌不満之意消失了。

  这一来自然要对徐乾学不満。皇帝对这件事看得很重,因为他也是念兹在兹不忘记老百姓的;但因库用也是大事,为了江苏的海关,他希望大家能够谅解,如今徐乾学却造作谣言,借他人之口,行反对之实,其心可诛!认为非加以训斥不可。

  “都是你们苏州的乡绅,自己要做买卖,恐怕添个海关,于己不利。你们上牟公家之利,下渔小民之利,巧取豪夺,我都知道。”皇帝沉着脸说:“你们赖汤斌说害民,汤斌何尝是这意思?他说:‘得其人便无害。’真是!天下什么事不是不得其人就有害?”

  本是商量好的一条计,凡此皇帝发怒责备,都在意中;徐乾学自然不会着慌,磕着头,从容答道:“汤斌如何赖得?,廷议时九卿俱在,众耳共闻,皇帝如以为巨言不实,可问梁清标。如果这话是臣捏造,诬赖汤斌,他在苏州出的告示,上有他的巡抚关防,难道也是臣捏造的不成?”

  “什么告示?”

  “是汤斌在苏州卸任出的,安慰百姓的告示。”

  “告示在哪里?”

  “臣家里就有。”

  “你怎么有此告示?”

  “是苏州有人特意寄来,嘱臣上呈,臣守皇上凡事安静的训谕,不敢多事。今蒙皇上垂询,不得不据实奏闻。”

  皇帝点点头:“明天你将告示带来。”

  这是反的手法,一悬一宕,才出告示的话来;不然不能无缘无故献呈告示进谗。到了第二天,徐乾学将告示带进宮去,皇帝一看“爱民有心,救民无术”这两句话,果然大为不快。

  当然,徐乾学也还有一番歪曲的话。

  徐乾学当然先要颂圣,说皇帝屡次蠲免钱粮,又拨巨款兴修⽔利,无一不是皇恩浩的爱民仁政,而汤斌居然说他自己“爱民有心”即是表示皇帝不爱民;而“救民无术”这句话,更为悖谬,仿佛当今天下有多少害民的苛政似的。

  这番话把皇帝说动了心,由此对汤斌起了误会“原来他是假道学!”皇帝口不择言了。

  “汤斌的道学,是天下都知道的,只是欺世盗名,唯圣明在上能洞烛其底蕴。”徐乾学这样恭维着。

  “哼!”皇帝冷笑“古人善者归君,过则归己,才是臣道;如今是过则归君,善则归己。”

  “汤斌名心太盛,似乎太过。”

  由于徐乾学的一再煽惑,皇帝便命詹事府満洲缺分的正詹尹泰,传旨汤斌洁问。

  “你去问汤斌,”皇帝说:“他是大臣,说海关不好,部议不准,我依部议是常事。果然不好,何妨再三争执,我未必就把他问罪。大臣不避斧钺,为民请命,为何不当面说?居然把责任推在我头上,他说‘爱民有心,救民无术’?是不是说我不爱民呢?”

  尹泰奉旨转问,汤斌自然只有惶恐谢罪。过了些⽇子,汤斌见皇帝奏事既毕,汤斌打算有所申辩,余国柱提醒他说:“皇上责问,应当磕头,为何要辩?”

  这话看来像是出于好意的卫护,其实是不叫他说话。汤斌一向在口才上吃亏,当时讷讷然无法出口,只有连声答道:“臣不敢!臣不敢!”

  由于种种拂过,汤斌的健康,便大受影响—一他平⽇自奉过于节俭,营养不⾜,所以⾝体一坏,衰象毕陈,对辅导东宮之任,便有力不从心之苦。

  为此,汤斌再次荐耿介自代。皇帝准奏,特召耿介到京,授职小詹事;由于汤斌的牵引保荐的奏疏中,说他“赋质刚方,践履笃实。家居淡泊,潜心经传,学有渊源”所以皇帝亦甚看重耿介,召见以后,并且面谕:“你写一幅字来我看。”

  这不是要看耿介的书法,是要看他为学的心得,耿介写了一幅正楷,自己所撰的辞句是:

  孔门言仁、言孝,盖仁孝一理,仁者孝之本体;孝者仁之发用,不言仁无以见孝之广大;不言孝无以见仁之切实。

  这四十三个字,阐明孝出于仁,表里相通的道理,简明扼要,皇帝颇为欣赏,特书“存诚”二大字赐耿介,作为心许的表示。

  但是,皇帝心许,太子却不“欣赏”这位师傅。耿介上了年纪,步履蹒跚,言语亦不甚利落;而且乡居太久,形质仪容,朴实简陋,年纪正轻,活泼好动的太子,自然觉得不对劲。当时朝中大小‮员官‬,也看不起这位乡下土老儿的师傅,往往就在他背后讪笑戏侮,以致耿介大为不安,颇有悔此一行之感。

  对汤斌怀着成见的人,攻击耿介,自是不在话下,但比较公正的旁观之论,亦都觉得汤斌保荐耿介,颇欠考虑。最明⽩的一点是,汤斌在荐疏中说耿介“年逾六旬,精力尚健”即非事实。

  卅二年不见,耿介已大非昔比,耳朵聋了,眼睛花了,步履瞒珊,老态龙钟,即令寸心湛然,学问深厚,见解因年龄的增长而愈见超卓,但可以为一般士子的师长,却不宜负辅导十四岁的皇太子的重任;因为皇太子到底还是一个少年,宜乎有个精力充沛,行动轻捷,言语便络,能够庄谐并作,因势利导来启发少年心,如郭琇那样的人,才是适当的人选。

  耿介当然也有自知之明,曾经具呈吏部,自陈衰老,不堪任使,请求代奏放回田里。无奈皇恩浩,授职于先,赐字于后,耿介只有勉強留了下来。这一留使得妒忌汤斌的人,有了攻击的口实;于是借海关一案发作,耿介也受了连累。

  当时攻击汤斌的“重头戏”是在余国柱和徐乾学的指使之下,由左都御史王鸿绪担任“主角”

  第一步是对付董汉臣,当他奉旨免罪不问以后,本已无事;王鸿绪却又另辟蹊径,重起炉灶,就整个钦天监的低级官吏立言:

  钦天监灵台郞、博士官等,无知蒙昧者多,皆由其始不择流品,星卜屠沽之徒,耝识数字,便得滥竿。授官之后,又不专心学习,勉尽职掌,惟行险侥幸,希图迁擢,请敕下‮试考‬,分别去留。

  这话说得不算错,礼部详议,认为可行,复奏核可,便举行了一次‮试考‬,结果有十五个人以“词理舛误”被⾰了职;不用说,其中当然包含了董汉臣。

  到了汤斌因为“爱民有心,救民无术”八个字为皇帝不満之后,余国柱认为汤斌的圣眷已衰,正是攻倒他的时候,所以发动王鸿绪倾全力展开攻击,由都察院満缺左都御史绦丹和他本人联名领衔,另外加上副都史徐元珙和郑重,合词上疏,说汤斌“务名鲜实”;又说他在巡抚任內,去任时“巧饰文告,以博虚誉”这些都是针对皇帝的心理所进的谗言,相当有力;但攻击得不分是非,颠倒黑⽩,就弄巧成绌了。

  其中有一句话是:“至擢巡抚,涓氵矣莫报”使得皇帝大为不満。他特地召见大学士明珠等人,神⾊严重地说:“汤斌擢用巡抚,是我重视其人的品德。汤斌在巡抚任內,纵有务名之心,但是政绩昭昭在人耳目,何可因为海关一事,便抹煞了他以前的好处。果真其人不⾜当巡抚之任,那么,我以前用他的时候,你们为什么不奏谏?”

  这番质问,使得明珠等人,哑口无言,唯有免冠碰头。不过“惭对董汉臣”这句话,皇帝亦认为费解,便降旨令汤斌“明⽩回奏”

  这是汤斌出于良心的“失言”既然奉旨质问,便只有引罪;拖病草奏,深夜不眠,这篇奏疏很长,自陈昔年与耿介“同为词臣,其刻苦自励,杜绝游,心窃重之,故冒昧荐举,但自顺治十二年,外转后迄今三十二年,竟未谋面。”

  已三十二年未见的人居然保荐,汤斌自道“臣罪何辞?”及至跟耿介见了面“惊其衰老”更为惶恐。提到董汉臣,他是这样措词:

  御史陶式⽟,循其越职言事,奉旨下问,臣亦就疏论疏,以方今求言之时,越职罪似可宽。殊不思汉臣疏內各款,皆抄录旧文,语多浮泛;惟是皇上谕教皇太子,何等精详?以臣何咎,辄敢妄议,臣不能请旨严究真倩,使狂妄小臣,幸辶官国宪,臣罪何辞?

  这样说法,是违反汤斌本意的,但因董汉臣的原疏中,隐然有指皇帝纵容太子失教之意,而储位关乎国本,如以为董汉臣所指不错,则必将兴起大狱,这正是明珠、余国柱等人所希望的。汤斌自觉一⾝无所惜,但动摇国本,危及朝局的事,是他绝不肯做的,同时董汉臣亦将不保首级,所以不能不这样痛斥“小臣”来解消一重绝大的隐忧。

  复奏疏的结论是“自谓言动轻率,衍过多端”惟有“席藁待罪,请听皇上处分”

  这个奏疏一上,皇帝尚无处置,却以耿介上了个奏折“引疾乞休”以致节外生枝,为詹事对正詹尹泰的弹劾,说他“侥幸求去,实无痼疾”当时也劾指汤斌所荐非人。这样复杂的情势,更以第三者的介人,益发搞得严重。

  这个人名叫达哈塔,原是汉人,姓佟,⼊旗的汉人,照例在汉姓之下加“佳”氏,所以姓佟佳氏,他是原属多尔衮的正⽩旗籍,以翻译进士出点,当到吏部尚书,亦为东宮辅保之一,一则为汤斌、耿介不平,再则亦不愿卷人漩涡,所以上疏说道:“臣奉命辅导东宮,数⽇之內,负罪实多,以汤斌、耿介不能当其任,况庸陋如臣?乞准解退。”

  这一下皇帝大为困扰,但亦愿采取独断独行的办法,只有将有关此事的奏疏,一并吏部议复,复奏是汤斌、耿介、达哈塔俱应“⾰职”

  “耿介是东宮师傅,来了不多⽇子,⾰职回乡,这变得对不起人了!”皇帝深体人情,这样对吏部尚书李之芳说:“⾰职改为免职。他本是道员,以原品休致好了。”

  李之芳原是承受明珠的指使,本无意与耿介为难,自然连声称是。

  “汤斌与达哈塔,改为降五级留任。”皇帝又说“汤斌原有些错,眼前略示薄惩,将来我自有恩典。”

  虽然皇帝相当宽大,但明珠、余国柱、徐乾学、王鸿绪等人,却是大失所望,认为这样一个“大题目”都扳不倒汤斌,将来怕更难措手。需要再接再厉,再找一个题目,非把汤斌治倒了不可。

  这个消息传到汤斌耳中,他不免叹息,汤夫人也知道这些情形,看他力疾从公,⾝体愈来愈坏,忍不住在侍奉汤斌的时候,要劝一劝他。

  “你的做官,办公事,我从来不敢⼲预,如今必得要说了。”汤夫人问他:“你做官做得这么苦,到底为了什么?”

  “读圣贤书,所为何事?你也应该懂啊?”

  “我懂,”汤夫人说“不过俗语说得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现在是升平盛世,又不是刘皇叔在⽩帝城驾崩,诸葛武侯独力撑持,扶保幼主的情形可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那两句话用不着。”

  汤斌不作声,但口中无语,心头有感,而且感触不止一端,但他的情是从来不知天下有所谓“苦”之一字的人;也不是有意求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心,只是伤心人别有怀抱。

  在苏州的时候,舂天他每天采巡抚衙门后园野生的荠菜佐餐;他的长子汤溥实在于心不忍,便劝他说:“爹爹,何必如此自苦?”

  起先他戚然不答,说得次数多了,他才吐露他的本心:“你们祖⺟未殉难之前,每天所食,耝粝不堪,今天我幸而略有成就,但子养而亲不待,终天之恨,无由弥补,如果稍涉奢逸,我就不能安心。这些野生的荠菜之类,都是你祖⺟在流寇猖狂的那两年常吃的东西,我无可一⽇或

  然而生⺟虽死,继⺟犹存,轩大夫人虽比他大不了几岁,毕竟名分是⺟亲,他想到复起服官,外则封疆,內则八卿,亦可说是位极人臣,轩太夫人应该是丫头老妈子一大堆跟在左右。然而从无一⽇的养,抚心自问,深为不安,如今又接得家书,说轩太夫人体弱多病,去⽇无多,应该及时告退回乡,稍稍承,才是为人子的道理。想到这里,端然动了归思。

  汤夫人也赞成他辞官,颐养轩太夫人还在其次,汤斌本人的病就很多,必须有个较为清静的环境来调养。因此汤斌在她的极力劝说之下,亲自动笔,上奏陈情;这个奏折的事由是:“圣息⾼厚未报,微臣积病⽇深,谨披沥吁陈,祈赐解任回籍,以免旷职”;以下分作五段,第一段叙恩遇:

  教里草茅愚陋,谬荷圣恩,起自田间。优擢侍役,三年谋幄,五月纶扉,星豉频屑,涓氵矣莫报。三吴繁剧之地,尤非薄窃所堪,桔据不遑业胜叠见,岂期未承严谴,复邀旷典,⼊侍青宮,宠遇之隆,无以加矣!

  第二段叙病况:

  来巨草木寸质,年逾六旬,精力衰惫,心⾎久枯,自六月內,胃部作痛,过服克伐之剂,元气益复虚损,饮食呕吐,怔忡健忘,神思恍惚,头目眩晕,因惩至上心切,犹強事药饵,力疾趋朝,冀追省德愆,薄收复效,不意于八月初七等⽇,呕⾎数次,病遂增剧,痰火上升,虚烦急,闻人声则惊惧,感微风则战惧,辗转褥,形体仅存。

  皇帝看到这里,恻然心伤,略停一停再看下去,下面是叙他⺟亲的病状:

  臣继⺟素禀怯弱,夏月得家书,忽感半⾝不遂之症,臣方寸已;八月初十⽇复接家信,言臣⺟病至委顿,四肢拘挛,转侧须人,昼夜涕泣,思臣一见面,臣闻之肝肠迸裂,呕⾎几绝。按京臣省亲,具有定例,臣不敢破例请假,惟是巨病势危,万万不堪供职,仰祈我皇上圣心垂怜,赐臣解任回籍,庭⺟子得一相见,倘臣⺟得保余年,臣溘然长逝,亦无所恨。

  于是,皇帝朱笔亲写一道慰留的手谕,命侍读学士德格勒去颁示。德格勒是旗人,跟李光地同年好友,旗人深通汉文的不多,所以德格勒自视甚⾼,平时最喜放言⾼论,批评别人的学问文章,但对汤斌是相当佩服的,所以皇帝派了他这样一个差使。

  等到摆设香案,跪听宣谕以后,汤斌的心情相当复杂,感与失望并,而继⺟的病况,颇为严重,考虑再三,还是要上奏辞官。

  他的第二道奏疏尚未着笔,皇帝倒先传旨召见了“汤斌,”他说:“我知道你纯孝,视继⺟如生⺟,不过你又何忍舍我而去。我如今有个两全之计,我赐你一座住宅,你把你的继⺟,接了来奉养,不就行了吗?”

  皇帝是想得很好,无奈事实上办不到,因为轩太夫人病势很重,长途跋涉,极其劳累;加以汤斌又绝不愿利用大臣的地位,要求沿途地方官办供应,瘦驴破车,声茅店,从河南一路颠簸到京师,非送掉老命不可,而且轩太夫人⾜迹不出里门,也未见得能服京师的⽔土,所以汤斌坚辞不受。

  “臣⺟已老,万不能来。”他磕着头说:“皇上不舍臣远离阙下,臣请解职回乡,省⺟以后,仍旧回京。明史大事,臣愿效余生,以⽩⾐暂领史局。伏乞皇上天恩允准。”

  “我实在不能放你。暂且过几天再说吧!”

  这一过过了十天,不见皇帝提起,在汤斌焦急无计;在余国柱等人,却当他是恋栈,看皇帝不准他辞官,大失所望,因而一不做,二不休,放出去一个极恶毒的谣言。

  这个谣言是说,皇帝对汤斌异常不満,因为他不识抬举,要拿他纳⼊旗籍,汉人⼊旗,变为満军;归一旗的都统管辖,指定地方居住,等于行动失去自由,从此怕回不得家乡了。所以一时关心汤斌的人,无不大为着急。正好汤斌上朝,因为病体衰弱,由人扶着上轿,见到的人,以为汤斌是被強制执行,奔走相告,说“汤尚书⼊旗了!”于是有人为他掉眼泪,有人为他奔走——大多是江南的京官,集会商议,决心去击“圣闻鼓”鸣冤。后来得到消息,说是属于误传,实际上并无其事,大家方始散去。

  汤斌经此刺,病体越发不支,但在这种局面之下,惟有委屈隐忍,抱病⼊宮;皇太子一看汤斌的脸,大惊失⾊“师傅!”他说:“你病得这个样子!”

  皇太子很敬重汤斌,当天就去见皇帝,将他的情形详细奏陈。皇帝考虑之下,认为汤斌不宜再担任辅导东宮的重任务,因而一面遣御医为他诊治;一面将他调为工部尚书。

  就在这一天,內阁奉旨议事,汤斌因为东宮进讲的缘故,自然不能参加,只是忘掉声明;这一下,左都御史王鸿绪便又算抓住他的短处了,指使御史,上奏弹劾。

  弹章一上,照例议,余国柱等人所拟的处分是,降二级调用——降二级实在是降七级,因为汤斌原有降五级调用的处分,特旨留任,如果此时奉准调用,当然连同前案,一并计算,立刻可以降为从四品的‮员官‬。

  这是恶毒得已非常露骨的手法,蓄意要撵走汤斌,吏部尚书陈廷敬,心怀不平,要为汤斌说话“最近刚有同样的案子,失朝不过罚俸半年,”他说:“何以独对汤斌尚书不公?”

  余国柱等人不听,照原议复奏,以为这下子一定可以把汤斌打下去了。

  再也没有想到,皇帝的批示是:“着即留任。”一而再,再而三地扳不倒汤斌,明珠和他的走狗们害怕了,相顾失⾊地表示,这不是一个好征兆,担心皇帝不是偏爱汤斌,是对他们的警告,言不听,计不从,祸将不远;同时也担心汤斌会因此报复。

  确有人劝过汤斌报复。在他病中,来探望的络绎不绝,有人劝他委曲求全,向明珠说几句好话;或者托人出来,居间调解,汤斌当然不肯这么做,他泰然笑道:“我生平养命自安,如今年逾六十,夫复何求?”

  再有些人是劝他采取強硬的报复行动,像郭琇就是如此“此辈小人,不给他一点颜⾊看,他们不晓得利害。”他说“此辈的私劣迹,都在老前辈的肚子里,何不拿它一股脑儿抖露出来?倒看看谁忠谁奷,谁善谁恶?”

  “不!”汤斌不便说自己不愿多事,用轩太夫人来作推托“老⺟在堂,不敢这样做!”

  他是如此宅心仁厚,不肯伤人;而明珠、余国柱骑虎难下,准备找一个极严重的事由,如谋反大逆之类,掀起一场滔天的风波,置汤斌于死地。

  于是首先指使国子监祭酒翁叔元,上奏指汤斌的理学是“伪学”也就是指汤斌为伪道学。这个昧良心的奏折,为翁叔元带来了“加官之喜”明珠保荐他升了少詹事,但也为他带来了一场传遍京师的大羞辱。

  政治有是非,或者不是局外人所能了解,所以同情汤斌的人,亦无从为他声援,但学术是天下的公器,汤斌的理学以及他个人的修养实践,昭昭在人耳目,岂容污蔑?而且政治的争斗,牵涉及于学术,竟至诬指其为“伪学”无论如何是件不可恕的事,因此翁叔元为士论所不齿,其中最不平的两个人,除了口诛以外,还展开了笔伐。

  这两个人,一个就是皇帝亦久闻其名的“三布⾐”之一,因为保荐误时,未能参加“博学弘词”荣典的姜宸英。

  姜宸英字西溟,浙江宁波人。当叶方蔼任明史总裁时,荐他充任纂修,食七品俸禄;并特许他参加会试,他在京师是个大名士,会试的考官,都以收录这个门生为荣,照常理说,进士及第应如探囊取物;谁知姜西溟嗜酒如命,每次⼊闱都喝得醺醺大醉,试卷违误了规定的格式,致考官爱莫能助。

  有一次倒是没喝醉,写作俱佳,格式也对,缴卷时,受卷官随手翻一翻,指出一处问道:“这两句话,有出典吗?”

  “那两句话出于李商隐的诗,”姜西溟不假思索地反问一句:“你没有读过李义山的诗?”

  受卷官大怒,但亦无可如何,只有暗箭伤人,把他这本卷子摆在一边,不发誊录,考官本看不见他的文章,自然无从取录。

  以后他又为明珠慕名延聘为西席,纳兰德对他的文采,倾倒备至,殷殷向学,师弟俩极为相得,但终于为了一句话,姜西溟拂袖而去。

  事起于明珠有个宠仆,名叫安三,就像明朝严嵩的宠仆严年,为无聇士大夫尊称为“萼山先生”那样,安三亦在⾐冠缙绅之列,奔走其门的,不知其数,而此人附庸风雅,希望一流大名土的姜西溟亦能假以词⾊,增添声价。

  于是纳兰德有一天对姜西溟说:“家⽗素来敬重先生,却不能有所助力,我亦不便进言,现在有一个人,如果先生肯少施颜⾊,则无事不谐。我亦知道这话对先生说是极大的唐突,只是先生今年六十了,尚未通籍,似不妨稍作委屈。”

  “喔!”姜西溟止杯不饮“你说的这个人是谁?”

  “是——,”纳兰德很吃力地说:“是安三!”

  姜西溟将酒杯一推,霍地站了起来,厉声说道:“我原以为你是纳兰家的佳‮弟子‬,不料无聇如此!”说完夺门就走。

  纳兰德天醇厚,只以一时鲁莽,说了不该说的话;见此光景,悔恨不及,赶紧上前牵住姜西溟的⾐服,哀声请罪:“先生,先生!我错了,千万宽恕我这一回!”

  姜西溟掉头不顾。事后,纳兰德千方百计想挽回其事,而毕竟不能如愿。但纳兰德对他,始终敬礼不改;不久姜西溟倦游南归,纳兰德做了三首词送他;第一首是自创格调的所谓“自度曲”题名《潇湘钟》,在倦倦之情中,隐隐有请罪之意:

  长安‮夜一‬雨,便添了几分秋⾊!奈此际萧条,无端又听渭城风笛;咫尺层城留不位,久相忘,到此偏相忆。依依⽩露丹枫,渐行渐远,天涯南北。凄寂!黔娄当⽇事,总名士如何消得?只皂帽蹇驴,西风残照倦游踪迹。号载江南犹落拓,叹一人知己终难觅。君须爱酒能诗,鉴湖无恙,一蓑一笠。

  等姜西溟重到京师,纳兰德已经以三十一岁的英年“七⽇不汗”而死;而姜西溟的情,依然如他的姓那样“姜桂之,老而愈辣”他跟翁叔元本来是朋友,此时卑视其人,写了一封长信,痛加讥责,当然,从此也绝了。

  在翁叔元,这还不算难堪;最难堪的是他的门生何焯,当面投递了一封“破门”——断绝师弟关系的书信。

  何焯是苏州人,寒素家风,终于出了一个读书种子;他年轻时曾帮助书商访求古籍,所以宋朝、元朝遗留下来的孤本及旧家的抄本,经他细心校读过的很不少。只是腹笥虽宽,情偏狭,喜诋毁前辈;因此落拓京华,颇不得意。

  当时京师文坛的主盟,算是徐乾学,以天子文学侍从之臣,权相府中的上宾,而财力又称雄厚,够资格去博礼贤下士的名声;何焯就是他门下的食客。只以他恃才傲物,当面讥斥他人的短处,毫不留余地,因而为人在徐乾学面前进谗,彼此失,何焯绝迹于徐家了。

  这时翁叔元亦正在削尖了脑袋往上钻,颇想招致若⼲名士,增加自己的声势。何焯虽是布⾐,声名盛于公卿之间,正是他想罗致的目标。而何焯方在‮意失‬之际“长安居,大不易”有人肯加以援手,不免起了知遇之感,所以自愿列名为弟子。

  翁叔元的儿子,是个浅薄得不知天⾼地厚的妄人,何焯自然看他不上眼,彼此搞得很不愉快。等到翁叔元弹劾汤斌“伪学”的消息一传,何焯再也忍不住了,写了极长的一封信,当面投向翁叔元,表示着有这样一位老师,从此“请削门生籍”那封信写得痛快淋漓,一⽇之间,传遍九城。

  何焯好低毁前辈,好轻薄快意,但对翁叔元的这个举动,没有人说他不对,因为学术是非,自有公论,而何焯此举,正为公论的表现;也因为他是苏州人,而汤斌对他的家乡有大思,崇功报德,应该打这个不平——桑梓为公为大,门生为私为小,为大我牺牲小我,不算忘恩负义。

  由于何焯此举,大快人心,所以一⽇之间,声名大起,来拜访道贺致意的,络绎不绝;其中最‮奋兴‬的,是何焯的一个门生,也是苏州人,名叫陈景云,才十九岁,博闻強记,整部《通鉴》,能够背诵。汤斌在苏州时,曾经‮试考‬秀才,拔陈景云为第一;以此知遇之感,所以凡是为汤斌不平的举动,他无不拥护。

  十月间,皇帝谒陵——顺治皇帝的陵寝,在喜峰口以西,属于遵化州的凤台山,定名孝陵。谒陵事毕,皇帝由遵化南下,巡视近畿之地;指定直隶巡抚于成龙,在霸州接驾。

  皇帝巡幸各地,召见守土之官,照例先问吏治民生;首先被提到的一个人,就是陆陇其。他在康熙二十二年,被授职为灵寿知县。这是正定府中最难治的一县,地瘠民贫,谋生不易,权利的冲突,异常尖锐,所以民风強悍,善斗轻生;陆陇其一到任,就接到许多命案的状子,坐堂一问,十九起于细故,甚至有为了一碗饭送掉一条命的。于是他一面推行“深耕法”尽地力以增加农产,同时请求上官,少派差役,减轻百姓劳力的负担;⾰除赋税中附加的“火耗”噤止私派,减轻百姓的经济负担。一面反复劝导,和衷共济,化除好斗轻生的风气。这样在任四年,风俗一变;成为直隶最‮定安‬、最富朝气的一县。

  “臣去年亲访民间利病,陆陇其曾面陈六事,无一事不切中民生利弊。”于成龙说:“臣属下的州县官,论守,论治绩,陆陇其可算第一。”

  “以前直隶巡抚格尔古德,也保荐过陆陇其,我因为他到任不久,若有作为,还不到收功的时候,所以不曾调动。如今照你所说,果然是个好官,何以不见你举荐?”

  “臣荐过的。”

  “荐过?”皇帝诧异“凡是这些奏折,我没有一个轻轻放过的,为什么一点都记不起来?”

  “其中的缘故,臣略有所知。”于成龙看一看随传在侧的⾼士奇等人,略一迟疑,这样说道“容臣另缮密折奏闻。”

  皇帝有所意会,于成龙的话不便让第三者听到,便吩咐左右待从,一概回避。

  “现在只有我们君臣二人,你有话尽管说;出你之口,人我之耳,不会有人知道。不过,”皇帝又说“你未说之前,要作检点。”

  这是告诉于成龙不可作不实之言“臣不敢妄语!”他说“几所奏陈,皆有证据。臣举荐陆陇其的奏折,为大学士余国柱所搁置了。”

  皇帝大为骇异:“他敢?”

  “据臣所知,除却谋反,他什么都敢!”

  皇帝还是不大肯相信:“他竟敢搁置奏疏,壅于上闻?”

  “皇上不妨彻查。京內外臣工所上奏疏,通政司皆有纪录;跟內奏事处的档案一查对,真相自明。”

  皇帝点点头,愣了一会又问:“余国柱为什么要跟陆陇其过不去?”

  “因为陆陇其无从馈赠,他也从不与‮府政‬中人通问。在任四年,只进过一次京,公事一完就走,好些人想见他都见不到;魏象枢是他的荐主,他亦不曾去看他。”

  “这真是公而忘私了。”皇帝想了一下,又问到余国柱一向恭谨,虽然守不甚好,倒想不到他这样子肆无忌惮,他何所恃而敢如此?

  于成龙应声答道:“恃明珠的势。”

  “明珠!”皇帝被触及了存在心中已久的疑团“明珠怎么样?你可知道他有什么劣迹?”

  “这——,”于成龙答道:“一言难尽。”

  “一言难尽?”皇帝惊诧“是说他的劣迹甚多?”

  “是!”于成龙说:“臣只说三个人,第一个是蔡毓荣,就是明珠所引荐庇护。”

  提起蔡毓荣,皇帝便生气。此人是正⽩旗汉军,康熙九年就当到四川湖广总督;吴三桂之,他奉旨率领绿营兵进剿,调任云贵总督;平处理善后事宜,对吴三桂的余,不是徇情庇护,就是得贿纵放,而且还霸占了吴三桂的一个孙女儿作妾,此外更有妒功诬奏、纳贿行贿种种不法情事,为人检举,下刑部审问属实,定拟斩决的罪;皇帝虽免了他一死充军黑龙江,但对此一直痛心疾首,现在听于成龙提到,方始恍然,蔡毓荣敢于如此无法无天,原来是明珠的庇护。

  “第二个是靳辅。”于成龙说:“靳辅治河,虽与臣意见不合,论其守,亦有可取;只是明珠支持靳辅,与如何治河无关,作用在侵分筑堤的巨额工费。”

  “啊!”皇帝矍然“原来有此內幕!你再说,第三个是谁?”

  “第三个是汤斌。”于成龙说“皇上加恩江苏百姓,蠲减钱粮;明珠居然贪天之功,由余国柱派人向汤斌致意,说江苏蠲赋,多出于明相国的斡旋,江苏百姓宜有以酬报。索贿四十万两!”

  “四十万?”

  “是!”于成龙说:“臣不敢妄言,可问汤斌;或者垂询原任江苏吴江知县,行取为御史的郭琇。”

  “那么,汤斌怎么样呢?”

  “汤斌哪里来的钱给他们?为此,明珠和余国柱设计攻走汤斌,一则报复,二则便于向江苏榨索。”

  “这就不对了!”皇帝摇‮头摇‬:“汤斌內用是我的主意。”

  “明珠之奷诈,一直能够欺君罔上,正以此故。窥探旨意,加以利用,其奷不露。”于成龙膝行数步,神⾊悲愤地说:“如今明珠、余国柱必置汤斌于死地而后快,若非皇上保全善类,天下将无正人好官。”

  于成龙为皇帝解说明珠招权纳贿的“巧妙”总括一句话,是贪天之功;利用他受到亲信,易于窥测皇帝的意旨,从而哄吓诈欺。皇帝预备重用某人,他必先一步去讲条件,说好能以巨金为寿,便可获得某一缺分;或者某人获罪,皇帝宽大为怀,明珠又会预先透露可能得到的处分,说不是他从中斡旋,必将有如何严重的罪名。于是当事人一则感恩,二则畏威,又必以巨金为寿。

  听见这一番话,皇帝有如梦方醒之感,同时也深深感到惭愧,自以为凡事虚心体察,不易受人蒙蔽,哪知受了蒙蔽,还在鼓中。

  就这片刻之间,他心嘲起伏,动不已;最后终于作了决定,但却不便宣布“你的直言可嘉,”他只是奖励于成龙“你先下去,我有东西给你。”

  皇帝赏赐于成龙一千两银子,一匹骏马。大家都以为那是酬庸他在直隶巡抚任內的政绩,却不是由于振聋发聩之功。

  御驾离开霸州,皇帝还想西行,到陆陇其做知县的灵寿那一带去看看;半路上接得急奏,说太皇太后政躬违和。皇帝孝顺祖⺟,接到这个不幸的消息,五中如焚,星夜启跸回京;不⼊乾清宮,直接到太皇太后所住的慈宁宮以东的五楹新殿,在那里设榻住下,以便于朝夕侍疾。

  随侍在他左右的是⾼士奇。有一天晚上,皇帝跟他谈到明珠的种种劣迹,提出一个疑问:“我平⽇深慕唐太宗纳谏的雅量,大小臣工的奏谏,无不亲览,即有逆耳之言,亦从不加罪。那么,何以不见有人奏劾明珠?”

  ⾼士奇是极机警的人,看出皇帝对明珠的印象,已经完全改变;事态严重,绝非几句好话所能替他掩饰的,那就得想办法洗刷自己,避得愈远愈好。

  于是他说:“皇上圣明,孰不畏死?”

  “喔,”皇帝动容了“他敢庒制言路?”

  “董汉臣即是现成的例子,加之罪,何患无辞?”⾼士奇说“皇上居宽大之名,宰相有滥权之实。”

  皇帝绕室沉昑,很想即时下诏,夺明珠之职。但太皇太后正在卧疾,宜迓祥和,不宜于严谴,只好暂且搁下。

  十月初八,汤斌偕同工部満尚书阿兰泰,专程到通州张家湾去验看西南运到的棺木。

  宮中这时正在大兴土木,皇帝预备在紫噤城东北角的空地上,造一所宁寿宮,作为太皇太后和皇太后颐养天年之用;所用木料,特发內帑,西南各省采办,由⽔路运进京城,木料是否符合规格?汤斌的⾝体已相当虚弱,部属和家人都劝他,有阿兰泰去看,也就够了;秋风多厉,何必跋涉?但汤斌因职责所在,坚持要去;于是与阿兰泰同车出京,直赴通州张家湾。

  来去一共三天,回到京,人就不对了;咳嗽非常厉害,而且气不止。

  这是汤斌多年的⽑病,逢秋必发,虽然咳得比平时厉害些,但也不以为意,只不过在儿侍奉之下,卧休息,连医生都不曾请。

  汤斌有四个儿子,本来都在睢州老家读书,一则侍奉祖⺟,再则在河南准备应乡试,这年七月间,老三汤沆先到京城省视;九月间听说汤斌⾝体不好,老大汤溥,特地由原籍赶来,正是他上疏辞官不许,而皇帝遣御医诊视,病势已减的时候。汤斌看到儿子,心里自然⾼兴,但仍是悬念着他的继⺟的病,对汤溥表示,想辞官而不能;只要一息尚存,不能不勉力奉公,只是堂上老亲,桑榆景迫,不能亲⾝奉养,心如刀割。

  为了安慰老⽗,汤博说了假话,说他祖⺟的病,已大见好转,所以才能安心到京师来省⽗。听得这话,汤斌欣慰无比,认为⺟子还有相见之⽇。

  但是,他们⽗子之间,虽在一起,却一直没有细谈的机会,因为汤斌病势稍减,立即销假视事,公事极忙,接着便是到通州勘验楠木。直到此刻,反因为卧疾不能看公事,⽗子三人,才得在病榻前闲话。

  虽是闲话,实在是讲立⾝处世的大道理,汤斌对两个儿子说:“孟子有言,乍见孺子人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这就是天理。你们总要时时內省,养此一片真心;久而久之,做人做事,自然而然合乎圣贤的大道。如果只讲表面文章,规行矩步,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外面看来是道学,其实是內心不知有真是非的乡愿,于人于己,皆无益处。”

  谁知道这几句话,竟成了汤斌最后的遗言。

  纵使抱病,汤斌仍不肯请假,还在打算着第二天一早要到內阁去会议。

  汤溥、汤汤,忧心忡忡,却又无法相劝;怀着心事,辗转不能安枕。到了四夏天,突然起探视,只听喉头已经“上疾”了。

  “爹!爹!”

  兄弟俩连声急喊,汤斌还能答应,但也就是答得这一声,再也不能说话了。呼昅渐弱,很快地一瞑不视。

  合家抢天呼地般痛哭。汤溥是长子,不能不节哀料理后事。亲友故旧、部属,接到“报丧条”纷纷赶来,只见汤斌面目安祥地躺在板上;上⾝穿一件旧得快破了的蓝绸丝棉祆,下⾝穿一条黑布。问起⾝后之事,汤溥哭着诉说:只剩下八两俸银,连买棺材的钱都不够。

  就在这时候,徐乾学送了二十两银子奠仪来。汤溥不知道他曾陷害汤斌——事实上,他在南书房向皇帝奏陈的话,外间亦绝少人知道;还都认为徐乾学古道可风,收了这笔“雪中送炭”的奠仪,汤家才能买棺成殓。

  汤斌已多年未穿新⾐,唯一的一件新⾐服,就是用御赐的缎子所制的一件朝服。人殓本可用明朝的⾐冠,在这样的境况下,只好用这件清朝的⾐服。

  大臣临终,照例应有“遗疏”;汤斌临终一句话都没有,但仍不能不说“口授臣男溥”奏陈,只是些感恩的话,没有谏劾,也没有建议。

  凡是敬仰汤斌的,都替他可惜,觉得他死非其时,死在正当他为小人谗害,皇帝不无因为与汤斌争名而对他怀着成见的时候;他是死得如此凄凉,⾝为大臣,几乎无以为殓,而皇帝完全不知道,因为明珠、余国柱等人自然要蒙蔽隐瞒,就是徐乾学、⾼士奇之流,亦绝不敢表彰汤斌的清廉,变成自暴其贪黩的短处,所以皇帝接到遗疏,只是嗟叹不,而恤典并不优厚。

  也许是有意的安排,皇帝遣派两名內阁学士,到汤斌灵前赐奠茶酒,其中之一是曾劾汤斌“伪学”的翁叔元。有人说,这是出于明珠和余国柱的建议,有意刻薄死者;这一层无从究诘,但汤斌虽死,明珠和余国柱余憾未释,却在內阁议恤典这件事上,表现得很清楚。

  內阁的复奏是,汤斌生前曾有降七级的处分未消,所以不应照尚书的成例赐恤。皇帝素来以宽厚出名,自然不会准奏,降了这样一道谕旨:

  汤斌为巡抚⽇,廉以自守,屡加升用。忽闻溘逝,深轸朕怀,着驰驿回籍,赐祭如葬故事。

  亏得有这样一道上谕,汤溥兄弟盘柩奉⺟回睢州,一切舟车轿马,都得由驿站和地方官供给。而汤斌泉下有知,应该感到安慰的是,遗爱在民,⾝后的哀荣,虽不由于庙堂,却还出于道路,灵柩所经,路人多下马拱立,叹息目送,所过州县,地方耆老,无不路祭。回到睢州时,士绅⽗老皆是⽩⾐冠郊,孝⾐如雪,哭声震天,自动来灵的有上万人之多。苏州百姓接到讣闻,聚哭于生祠之下;常州及其他州县,则纷纷在书院设立汤斌的神主,举行祭享。此外,在京里则颇有人去瞻仰汤斌的故居。板门竹篱,简陋异常,如不说破,谁也不相信,这就是做过天下第一要缺江苏巡抚,以及职掌大工,手下有无数名工良匠的工部尚书的住宅。

  作为一个大官而言,汤斌死得很寂寞;但是他的一死,又可说是死得其时。

  汤斌之死,对郭琇等刚直君子来说,是一大刺;而对在慈宁宮侍疾的皇帝,却等于是尸谏,他慢慢明⽩了,汤斌是死在哪些人手里的?

  因此,皇帝决定展开肃穆政风的大举措,而以查办湖广巡抚张氵并,奖励陕西道御史陈紫芝作为开端。

  陈紫芝字非园,他是浙江宁波人,为人峭直,嫉恶如仇。当时的湖广巡抚张氵并,是明珠的‮人私‬,自恃靠山甚硬,在任上大事搜括,地方上运盐、铸钱、码头通等等有利可图的地方,无不想出名堂来舞弊;甚至汉口的商家,凡是立了招牌的,亦要分别大小,按数派钱。贪名传播远近,大家都畏惮明珠的势力,不敢说话,独有陈紫芝,上疏严劾,除了指陈张氵江的劣迹以外,同时认为“当⽇保举之人,必有贿嘱情弊,请一并敕部论罪。”

  于是皇帝派了三个他相信得过的人,到湖北去查办。一个是于成龙,一个是山西巡抚,満洲镶⻩旗的马齐;另一个是副都御史开音布。

  同时皇帝面谕群臣,说张饼贪污,没有人肯揭发,唯有陈紫芝上疏弹劾,应该升官。于是升为大理寺少卿。不久,于成龙、马齐、开音布三人回京复奏,张氵并果有贪污的实迹。皇帝下令⾰职治罪,张济被判处了绞刑;保举张氵江的‮员官‬,亦都丢了官。

  这是对明珠的一大打击,也是一大警告;但明珠不理会警告,只对打击展开报复。事由陈紫芝而起,报复便报复在陈紫芝头上——忽然有一天,四十岁不到的陈紫芝,暴毙⾝亡。据说,他下朝在朝房遇见明珠,明珠殷勤接待,喝了一杯他的跟班送上来的“茶”这就是他暴毙的原因。

  尽管明珠的势力,依旧炙手可热,但了解內幕的人都知道,他是走下坡了。如果负担不重,还可以自我克制,放稳步伐,不至于倾跌;而明珠积恶累累,仿佛拖着一辆沉重的大车,一走下坡,⾝不由己,一定越下越快,转眼之间就会竭蹶殒⾝。

  于是最见机的人开始有了行动,第一个是徐乾学。

  徐乾学本以依附明珠起家,但从纳兰德死后,师弟的关系中断,加以余国柱的排挤,跟明珠也就渐渐疏远了。同时,他由南书房翰林的文学侍从之臣,转为总司风宪的左都御史,亦颇思有所建树,在廷议时,便与明珠一,常有不能调和的意见,很快地被朝士分为南北两

  既有派,便成敌对,徐乾学看出明珠已呈不稳之势,而皇帝整饬政风的决心,在查办张氵并奖励陈紫芝一事上,表现得相当清楚,因而估量局面,断然作了打倒明珠的决定。

  还有一个人可以利用:郭琇。

  郭琇是他的同年,此时又成了长官与僚属,于公,他可以鼓励郭琇配合皇帝重整纪纲的决心,提出纠弹;在私,他想到有一套说法,可以打动郭琇的心。

  这套说法是为汤斌报仇。汤斌受明珠和余国柱的‮害迫‬,是有目共睹的事,郭琇久怀不平,所以对徐乾学的话,格外容易人耳。而徐乾学又以汤斌有思于他的家乡,跟郭琇对汤斌怀有知遇之恩的立场是相同的;这样,郭琇便丝毫不觉得徐乾学所怂恿他的话,不是为了替汤斌报仇,而是以此因由,打倒明珠。

  一夕密谈,徐乾学提供了许多关于明珠的內幕。有些话,跟李光地跟他所说的相同;有些则大相径庭,而比较之下,郭琇宁信徐乾学,不信李光地,因为李光地“卖友”这一重公案,真相渐渐揭露,使得郭琇对他的信心大失。

  关起门来,一个人悄悄写好了一道严劾明珠的奏疏,正待呈递;却以太皇太后的崩逝,而搁置了下来。这位太皇太后是世祖的生⺟,当清兵初⼊关时,世祖只有七岁,多尔衮大权在握,颇为跋扈。幸亏这位太后跟多尔衮是从小一起被养在宮內的青梅竹马之,苦心调护,才使得多尔衮不致萌生异志,篡位自立。

  世祖于顺治十八年正月,出天花不治而崩,得年只有二十四岁,留下四个皇子。当时由太皇太后主持,与“四辅政大臣”定议,以八岁的皇三子玄烨嗣位,即是当今皇帝。太皇太后的作此选择,是听从她的“教⽗”来自⽇耳曼的天主教士汤若望的建议,因为玄烨已经出过天花,不会再遭遇大行皇帝那样的悲剧。

  这时満清的天下未定,外有三藩的分茅裂土,破坏政令的统一;內有辅政大臣鳌拜的跋扈专擅,八岁的皇帝,全亏祖⺟教养护持,得以先诛鳌拜,后平三藩。祖孙之间的关系与感情,既与寻常人家不同;而皇帝的天又特厚,所以对这位祖⺟的孝顺,不但在古今皇帝当中找不出来,就是上《陈情表》的李密,如果生在康熙年间,亦应自愧不女口。

  当太皇太后病重时,皇帝亲制祝文,徒步到南郊的天坛上祭,祝文中吁恳上苍,减自己的寿算,为祖⺟延寿;太常寺的礼官宣读祝文时,皇帝涕泗流,臣下无不感动。但人事已尽,天心难回,延到十二月中,七十五岁的太皇太后,终于薨在慈宁宮。

  皇帝的悲痛可想而知,真叫“悲号无间”想起来就哭,常常哭得昏厥或者咯⾎。大丧的仪典,当然格外隆重,除了皇帝自己割辫⿇⾐,在慈宁宮席地寝言以外,最初三天百官都住在宮內,每天早、午、晚三次,到慈宁宮哭临;第四天起,改为每天两次,官民在家斋宿。宮內外各寺庙庵观,无分⽇夜,撞钟三万杵,虔送大行太皇太后往生极乐。

  一般的政务,当然都搁置了下来。这样过了二十七天,皇帝不肯释服。照多少年来的传统,大丧是以⽇代月;二十七个月缩为二十七天,至此期満。同时嫡孙为祖⺟服丧,只是“齐衰杖期”期为一年,亦非⽗⺟之丧的“斩衰三年”而皇帝下诏,定为三年之丧;哀和过重,妨碍国政,群臣谏,国子监的太‮生学‬伏阙上书,请皇帝节哀顺礼。这才勉強把皇帝劝得脫御⿇⾐,换了素服;由慈宁宮回到乾清宮,不⼊正殿,在乾清宮东庑设榻暂住。

  释服的第二天,皇帝御门听政;政务恢复正常,郭琇才能把弹劾明珠的奏折递了上去。

  这天恰好是明珠的生⽇,国丧期间,”八音遏密”不准演戏;同时也不宜举行正式的筵宴,但就是不拘形式的小叙,场面已经浩大非凡——明珠的府第在什刹海北岸,是京师有名的巨宅;这天车⽔马龙,冠盖相望,朝中叫得出名字的‮员官‬,几乎都到齐了。

  “郭都老爷到!”

  当司间的持着名帖,⾼唱传报时,明珠一时弄不明⽩“哪位郭都老爷?”他问。

  “江南道郭都老爷。”

  江南道监察御史不是郭琇吗?明珠始而不信,从而大喜;他曾多次致意,想邀请郭琇一叙,郭琇始终拒绝,不想在这华堂舂満,贺客盈门之际,有此大名士不速而至,在他真有些受宠若惊了。

  于是明珠连声道:“请”降阶亲。意气洋洋的郭琇,见了主人,长揖不拜;却故意伸手探袖,仿佛有什么文件要面递似地。

  明珠喜动颜⾊“⾜下今⽇兴致不浅,”他问“莫非有寿诗见赐?”

  “不是,不是!”郭琇一面说,一面从袖子里菗出一张纸来,递了过去。

  満堂宾客,尽皆注目,都猜不透那张纸上写的什么?只见明珠读不多时,脸⾊大变,既惊且窘,自然也有怒意,而郭琇却是一脸诡秘的笑容。

  “郭琇无礼!应该受罚。”他自己这样说,顺手取了一大杯酒,一饮而尽,大笑而去。

  这是他有意折辱明珠,目的在励朝士不畏惧权贵的风骨;因为他顾虑到弹劾明珠的奏疏一上,可能会九卿会议,倘或畏惧威势,瑟缩不言,一片苦心,岂非付之东流?因此,特意出此当面投递弹章的举动,表示权相并不⾜畏。

  这自是大煞风景之事,宾主都觉得万分尴尬;寿筵草草终场,贺客纷纷告辞,偌大场面,片刻之间,冰清鬼冷,明珠退⼊密室,立即召集心腹会议。都觉得郭琇的奏折,指明事实,十分厉害,可能会惹起不测的天威,当务之急,该去打听皇帝的态度。

  皇帝浩叹终⽇,将郭琇的奏折,看了又看,反复思量,要弄清楚,他所参劾明珠的罪状,可有虚假?

  郭琇的奏折中,刊明了“明珠与余国柱背公营私”的事实,计有八款:

  一凡阁中票拟,俱由明珠指挥,轻重任意;余国柱承其风旨,即有舛错,同官莫敢驳正。圣明时有诘责,漫无省议。即如陈紫芝之参劾张洪,內并请议处保举之人,上面谕九卿:“宜一体严处”票拟竞不之及。

  这一款是事实。皇帝清楚地记得,当时明珠的复奏,并未提到保举张洴的人;等到自己当面追究,才提出侍郞王遵训等人,保举张氵并不当,一体⾰职。

  一明珠凡奉谕旨,或称其贤,则向彼曰:“由我力荐。”或称其不善,则向彼曰:“上意不测,吾当从容援救。”且任意增添,以示思立威,因而要结群心,挟取货贿。至每⽇奏事毕,出中左门,満汉部院诸臣及腹心拱立以待,密语移时,上意无不宣露,部院衙门稍有关系之事,必请命而行。

  这更是事实。向汤斌索贿,说江苏蠲赋,出于明珠的力量,就是天大的谎话。以此例彼,则窥测意旨,以示思立威,当然是可信的事。至于明珠每天出乾清宮,有许多‮员官‬等候在中左门,这是皇帝早就知道的事;原以为他是在公事上有所代,此刻经郭琇说破,皇帝才恍然大悟,原来是利用他所预闻的机密,作出卖风云雷雨、招纳权贿的勾当。

  皇帝再往下看,郭琇写的是明珠及其羽,卖官鬻缺的事实:

  一明珠结连羽,満洲则佛伦、格斯特,及其族侄如拉塔、锡珠等;汉人之总汇者为余国柱。结为死、寄以腹心,凡会仪、会推,皆佛伦、格斯特等把持,而国柱更为之囊橐,惟命是听。

  一督、抚、藩、大出缺,余国柱等无不辗转贩鬻,必索至満而后止。是以督抚等官,遇事剥削,小民柔困,遭遇圣主,爱民如子,而民间犹有未沾⾜者,皆倩官搜索,以奉私门之所致也。

  看到这一款,皇帝不止是生气,而且痛心:“民为邦本”他即位以来,最重视的就是爱民,民心驯服,乃是天下能够大定的唯一原因,而明珠了解他的苦心,却折消他的德意,以致百姓受惠“犹有未沾⾜”的。照他这样的做法,只要一脫自己的约束,必定横征暴敛。搞的民怨沸腾,终于萌生源。由此看来,明珠真是贼臣?

  就这转念间,皇帝已有了决定,但处置轻重,还要再看一看其他的罪状:

  一康熙二十三年学道报満之时,应升学道之人,率往论价;九卿选择时,公然承风,缺皆预定。由是学道皆多端取贿,士风文教,周之大坏。

  一靳辅与明珠、余国柱,相勾结,每年康费河银,大半分肥,所提用河官,多出指示,是以极力庇护。当下河初议开时,披以为必委任靳辅,欣然行,九卿亦无异词。及上另要人。则以于成龙方沐圣眷。必当上旨;而成龙官上臬司,不可以统摄,于是议题奏仍属靳辅,此时未有阻挠议也。及靳辅张大其事,与成龙议不合,始一力阻挠,议由倚托大臣,故敢如此。

  这一款引起皇帝绝大的警惕。他回想康熙二十四年南巡视察河工时,开下河一事,要由安徽臬司于成龙总其成,而归靳辅节制,确是出于明珠的建议。当时还觉得他的话极有道理,谁知暗中另有这样的內幕。自己是在不知不觉中做了他的傀橱;看来做皇帝要虚己以听,求得一个“明”字,实在甚难。如果再有成见横亘中,则耳目所及,无一而非伪饰蒙蔽,从今以后,岂可不格外谨慎?

  因此,他对郭琇的奏折,看得更加仔细,每一个字都不肯轻易放过:

  一科道有內升及出差者,明珠、余国柱率皆居功要索。至于考选科道,既与之大约,凡有本章,必须先行请问。由是言官皆受其牵制。

  一明珠自知罪戾,见人辄用柔言甘语,百计款曲而行螫害,意谋险;最畏者言官,恐发其奷状。常佛伦为总究时,见御史李时谦累奏称旨;御史吴霁方颇有参劾,即令借事排陷,闻者骇惧。

  看到这里,皇帝放下奏折,深深点头,在灯下自语:“若要天下太平,实非广开言路,培养有风骨的言官不可。”

  皇帝经过深长的考虑,决定展开一次大规模的人事⾰新。明珠应该受到惩罚,是毫无疑义的事;但是,皇帝自成年时就自誓要待大臣如弟兄,所以除非罪大恶极,绝不愿加以诛戳,尤其是明珠,皇帝始终念着他支持撤藩的功劳,格少要宽大处理。

  于是首先改组內阁。大学士一共五人,首辅是明珠,⾰职领侍卫內大臣差遣;次辅叫觉罗勒德洪,他是皇帝的同族——爱新觉罗族以其与皇帝亲属关系的远近,分为两种,一种是太祖直系的后裔,称为“宗室”系金⻩带,俗称“⻩带子”;一种疏远的宗族,称为“觉罗”系猩红带,俗称“红带子”勒德洪就是“红带子”隶属正红旗,笔帖式出⾝,是明珠的应声虫,自然一并⾰职。

  还有个被⾰职的是余国柱。五去其三,剩下两个人,一个是曾为世祖草遗诏的王熙,此人谙政事,小心谨慎,皇帝决定将他留了下来;还有一个是王熙的同年,顺治四年的进士,当过浙江总督,在平耿精忠之中立过大功的李之芳,已经六十七岁,精力衰颓,囗婀取容,皇帝决定叫他退休——休致回籍。

  为了这一番大振刷,皇帝特别召集吏部尚书陈廷敬等人,作了一番极长的训谕,他说;‮家国‬建官分职,经理庶政,必须拿出忠心来!大官守法、小官廉洁,各守职司,实心任事,才可以不负提拔。他亲政以来,不敢丝毫怠忽,所以对于大小‮员官‬的行事,无不深知,一再指出缺点,谆谆告诫,然而他是失望了。

  他指朝中群臣,自大学士以下,有职掌的‮员官‬,全然不知勤慎供职,只知道早早出街,偷安自便,整天三五成群,互相结,套同年、门生的关系,彼此援引,或者同谋陷害他人;或者徇庇同,营私舞弊,这种种情形,他亦无不明瞭,只是隐忍不言,期望各人自己良心发现,洗心⾰面,改过向善。

  他又说:他最重视九卿科道的会议,期望集思广益,斟酌至当。结果不过一两人倡仪于前,其余的应声附和,马马虎虎,敷衍了事。甚至有些人参加了会议,却茫然无知,到散会都不了解议的是些什么?像这样子,试问国是何凭?

  至于人才进退,关系重大,某人贤、某人不肖,或恐不尽知悉,所以凡遇紧要的差缺,特令会同推举,一方面让好人得以出头;一方面亦是希望被举的人,心里有这样的警惕,倘或不是实心奉公,失职得罪,必定会连累推举的人,于是勉力自励,力为好官。六部九卿诸臣,如果体会得这番意思,理当从公选举,才是不负委任。而历年以来,所举者称职的固有;但贪黩的亦复不少,这都是由于太看重情面,或者植受贿所致。像这些人,自反其咎,虽加正法,亦无⾜惜;但他实在不忍见臣下⾝罹法网,所以往往宽大处理。不幸地,宽大变成姑息,姑息⾜以养奷,积弊愈来愈深,物议沸腾,民愤愤,以致言官列款参劾,岂能再不闻不问?

  此外,明珠的羽,吏部尚书科尔坤,户部尚书佛伦,工部尚书熊一潇,平⽇望风承旨,甘作爪牙的,亦都一起被免了职。消息一传,人心大快;尤其是余国柱狼狈出京,见者无不嗤之以鼻,真所谓“公道自在人心”了。

  不肖一去,贤者进用,皇帝经过慎重的考虑,选拔了三个人当大学士,第一个是伊桑阿,他是満洲正⻩旗人,跟汤斌是同年,由礼部主事,循资升任尚书,为人厚重老成,极有守,是満洲大臣中的佼佼者。最近在礼部尚书任內,‮理办‬太皇太后的大丧,勤慎将事,深得皇帝好感,所以首先被拔擢⼊阁。

  第二个是阿兰泰。他家是満洲八大贵族之一,姓富密氏。阿兰泰以笔帖式起家,能⼲而谨慎,当三藩起,承旨宣达军机,详查明⽩,而且能够把握时机,迅赴事功。最难得的是,行清谨;本来与汤斌同为工部尚书,这时⼊阁拜相,死者哀而生者荣,运气大不相同。

  第三个是汉人,名叫徐元文,字公肃。他是徐乾学的胞弟,行二;老大乾学,‮二老‬元文,老三秉义,合称“三徐”而徐元文是他们兄弟中,最杰出的一个。

  徐元文是顺治十六年的状元。闲雅方重,敦品励行,与他的老兄,简直不像同胞手⾜。皇帝因为他曾充经道讲官,深知他的品德,特地将他由户部尚书升任为大学士。

  这以后不久,徐乾学、⾼士奇等人,又为郭琇一疏,严劾去职,于是皇帝进行第二次改组‮府政‬,老弱贪庸的,纷纷休致回籍。起用熊赐履为礼部尚书,而郭琇则被超擢为左都御史。

  不幸的是,汤斌始终被皇帝所误解,他说:“我待汤斌不薄,而他一直怨讪不休,不明⽩是什么道理?”

  就为了有这样的误解,终康熙朝六十一年,汤斌生前的德业,不能受到表彰。直到世宗雍正十年,方下诏以汤斌人祀贤良祠。

  ⾼宗乾隆元年,汤斌得到了一个谥号,而且是极其难得的“文正”

  道光三年,以汤斌从祀孔庙。有清一代,以名臣从祀孔庙的,一共只有三个人:汤斌、陆陇其、张伯行。

  陆陇其后来亦由知县行取为御史,殁于康熙三十一年。在他死后两年,皇帝忽然想起他,要放他做江苏学政。死后得官,传为美谈。他的谥号叫“清献”照他的官位,不应得谥,是出于⾼宗的特旨。

  张伯行是汤斌的同乡,也讲理学,也做过江苏巡抚,号称“天下清官第一”;但张伯行的清官比较容易做,因为他是富家‮弟子‬,可以从家乡带了钱到任上去用,不如汤斌那样坚苦卓绝。

  康熙一朝,清官最多,但清官册上的第一名,无论如何不能不推汤斌! Www.NiLxS.CoM
上一章   清官册、假官真做   下一章 ( → )
免费小说《清官册、假官真做》是一本完本历史小说,完结小说清官册、假官真做TXT下载的所有章节均为网友更新,与免费小说网(www.nilxs.com)立场无关,更多类似清官册、假官真做的免费历史小说,请关注逆流小说网的“完结历史小说”专栏或全本小说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