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四公子 方以智-2
|
逆流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明末四公子 作者:高阳 书号:39775 | 更新时间:2017/9/7 |
方以智(2) | |
当李自成破京时,方以智正在京供职。《清史稿》本传: “会李自成破潼关,范景文疏荐以智。召对德政殿,语中机要。上抚几称善,以忤执政意不果用。京师陷,以智哭临殡宮,至东华门被执,加刑毒,两⾜骨见不屈。” 按:范景文原任南京兵部尚书,即《板桥杂记》作者余淡心所说的“南大司马”后以杨嗣昌夺情辅政,上疏力争不可,忤旨⾰职。崇祯十五年复起,召拜刑部尚书,旋改工部。李自成破潼关在崇祯十六年十月,其时首辅为陈演,乃是温体仁一系,宜乎方以智不见用。 范景文⼊相在崇祯十七年二月。崇祯在位十七年,共用过五十个宰相,而正人君子只有属于东林的文震孟、钱龙锡、孙承宗、范景文等人。李闯破京,范景文从容殉国。《明史》二百六十七,列传一百五十三,体例特殊,开首大书: “崇祯十有七年三月,流贼李自成犯京师。十九⽇丁未,庄烈帝殉社稷。文臣死国者,东阁大学士范景文而下,凡二十有一人。福王立南京,并予赠谥。皇清顺治九年,世祖章皇帝表彰前代忠臣,所司以范景文、倪文璐…二十人名上,命所在有司,各给地七十亩,建祠致祭,且予美谥焉。” 按:范景文在南明时赠太傅,谥文贞。清朝赐谥文忠。据《明史》本传,范景文并没有政绩,所可传者,只有从容赴义一事: “都城陷趋至宮门。宮人曰:‘驾出矣!’复趋朝房,贼已塞道,从者请易服还邸。景文曰:‘驾出安归?’就道房庙草遗疏,复大书曰:‘⾝为大臣,不能灭贼雪聇,死有余恨。’遂至演象所,拜辞阙墓,赴双塔寺旁古井死。” 此传聊聊数笔,但已⾜够传其人。忠臣毕竟可为,而生死之间正确的抉择,实为读书人生当世的第一大事。至如方以智,被俘不属,则为忍死须臾,自计尚有后责,本传接前又云: “贼败,南奔,值马阮政,修怨杀之,遂流离岭表,自作序篇,口叙祖德,下表隐志,变姓名卖药中市。桂王称号肇庆,以与推戴功,擢右中尤。扈王幸梧州,擢侍讲学士,拜礼部侍郞东阁大学士,旋罢相,固称疾,屡诏不起。尝曰:‘吾归则负君,出则负亲,吾其缁乎?’” 其时方孔年已六十余,方以智子职臣节,不能两全,所以说:“归则负君,出则负亲。”本传接云: “行至乐被执,其帅降之,左置官服,右⽩刃,惟所择,以智趋右,帅更加礼敬,听其为僧。” 按:广西有两平乐,在东为县,在西为村。方以智被执的平乐是朔以南的平乐县。“帅”则三藩之一的孔有德,《清史稿-孔有德传》: “(顺治)七年…帅⼊广西境,克全州,十二月遂拔桂林,明永历帝走南宁,留守大学士瞿式耜死之。斩靖江王以下四百七十三人,降将吏一百四十七人。桂林、平乐诸属县皆下。” 按:孔有德⼊桂林,在是年十一月初五,瞿式耜被难,则在闰十一月十七。清军⼊广西,自全州进兵桂林,乃由东北趋西南,而方以智则由桂林向东南趋避,故行至平乐被执。计其时在十一月间。 余英时《方以智晚节考》,考其逃禅之地,引施闰章(愚山)诗及年谱,以为在梧州云盖寺。其言如此: “清兵陷广西平乐村,事在一六五零年(顺治七年)。则密之逃禅,即始于此时。施愚山《浮山昑》诗有云:‘比山一片云,飞落苍梧野。忽值南风吹,旋归庐岳下。’其下双行夹注曰:‘药公家浮山,避地梧州云盖寺。值余奉使西粤,始同归,抵匡庐。’考之愚山先生年谱卷一:‘顺治九年壬辰(一六五二)卷:三月,奉使广西,达桂林。’秋七月桂林陷。从平乐经江西而归”正与诗注合。则密之最初落发,殆即在梧州之云盖寺。” 按:方以智出家后无常名,称“无可”、称“五老”、称“药地”、称“墨历”此非好奇,亦是避逻者耳目。“药公”乃愚山对方的尊称,浮山则为桐城的别名。 余英时以为方以智至庐山后,即挂单归宗寺,引施愚山《初至归宗寺同药公作》诗为证。此则不然,方以智归宗寺不过暂驻而已,旋即还里。其时在顺治九年之冬,侯方域与方密之书,一则曰:“往在昆陵,陈子定生私以问仆云:‘密之之还,何也。’”侯方域访陈贞慧于宜兴在是年冬天,年內还家。而此时陈已知方还里,则计途程,不可能在归宗寺久驻。再则曰:“归雪苑,遇何次德,具为述密之还里月⽇甚详。”何次德名杲,桐城人,在是年冬天与侯相会于商丘,而述“密之还里月⽇甚详”更为方以智已归桐城的确证。 方以智于顺治九年南归,其最初托迹之处,于考定其生平殊有关系。余著《方以智晚节考》,以为有自平乐归后,即在匡庐挂锡,其实不然,已如前述。为补余著之疏,进一步略考方南归后初期的行踪如下: 一、施愚山《无可大师六十序》云:“余昔奉使,经苍梧…至匡庐同游五老、三垒间,旬⽇始别。” 按:旬⽇始别者,非仅施别于方,亦方别于施。两人“从平乐经江西而归”同游庐山后,施北上回京复命,方则东归桐城。 二、归桐城未几,即去金陵,在⾼座寺坐关。侯方域《与方密之书》,自道在宜兴时,即闻方“止于⾼坐寺”又送《何子归金陵序》末有语:“今闻于⾼生寺为僧,何子归,试以语之。”此何子,亦为侯方域“述密之还里月⽇甚详”的“何三次德”何次德,行三,名杲。 按:序中着一“闻”字,显见得方以智在⾼坐寺,非何杲告于侯方域者,甚至亦非何杲所知,以意测度,方以智既已出家,无在俗家久住之理,到桐城后,亦必择一古刹挂单,还家一谒老⽗,嘱咐子尽心侍养,旋即飘然远引,止于金陵⾼座寺。或者何杲亦不及知。 余著用力甚勤,何以独于此节疏忽?当是为《清史稿》所误。《清史稿-方以智传》“其闭关⾼坐时也”云云,已见前引。而此传实采自马其昶《桐城耆旧传》,原文为“先生闭关⾼座寺也”落一“寺”字,遂大有出⼊。因为“⾼坐”或作“⾼座”原为禅门用语之一,讲经说法,例必⾼坐,虽落一“寺”字,文义依旧可通,因而余君偶然放过。 侯方域所说的“⾼坐寺”应为“⾼座寺”以《送何子归金陵序》证之,此寺确在金陵。但查《嘉庆一统志》、《清凉山志》,以及《实用佛学辞典》,均无此寺。但《⾼僧传》有慧进者,驻锡“京师⾼座寺”卒于齐武帝永明三年,年八十五。此京师即金陵,原来⾼座寺乃“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六朝古刹,至清犹存,应该亦是有名的丛林,于僧史者,必能述其涯略。但可决其必非天界寺,因为天界寺建于明洪武中,非六朝之遗。 方以智晚年逃禅,虽示不仕清的决心,亦以俗缘未断,只觉君亲两不可负。至于对恢复明室,经过弘光、永历两个年号,实已灰心。因此,康熙十年被逮,说是“密之罪状,必属谋反”之类,亦颇有商榷的余地。 方以智晚年定居江西吉州青原山净居寺,死于康熙十年,历来皆不知其死因。邓石如辑《清诗记事初编》,叙方以智次子中通生平,兼及其⽗云: “以智晚年住持庐陵县河南十里青原山,康熙十年辛亥,以事被累⼊粤,卒于道中…今读此集陪诗卷四为《惶恐集》,纪其事甚详。‘惶恐’者,以智卒于万安舟中,即文山集之惶恐滩也。中通亦在桐城就逮,事历二年,经皖、赣、粤三省,赖周亮工营救得⽩,又以他事坐系获释。究为何事,一字未及。” WwW.NiLxS.Com |
上一章 明末四公子 下一章 ( → ) |
免费小说《明末四公子》是一本完本历史小说,完结小说明末四公子TXT下载的所有章节均为网友更新,与免费小说网(www.nilxs.com)立场无关,更多类似明末四公子的免费历史小说,请关注逆流小说网的“完结历史小说”专栏或全本小说排行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