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全传 第一百章
逆流小说网
逆流小说网 玄幻小说 武侠小说 仙侠小说 都市小说 言情小说 校园小说 历史小说 军事小说 网游小说 竞技小说 穿越小说 耽美小说 灵异小说 同人小说
全本的小说 天堕武林 夺命柔情 滛虐江湖 催眠传奇 露水姻缘 社团奇遇 佛洛伊德 综合其它 热门小说 总裁小说 乡村小说 科幻小说 架空小说 重生小说
小说排行榜 紫烟蒾情 宝贝记事 蔷薇妖娆 失纵蒾卻 时空浪族 段家女将 剑荡天下 成田离婚 悖伦孽恋 女校老师 短篇文学 推理小说 官场小说 经典名著
逆流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慈禧全传  作者:高阳 书号:39770 更新时间:2017/9/7 
第一百章
    端午一早,命妇进宮贺节,王公贝勒的福晋、格格到了许多。

  其中自然以醇王福晋的风头最健,恰好又逢她次子溥杰満月,所以为慈禧太后贺节以外,还有一片为醇王福晋贺喜之声。

  午间赐宴已毕,慈禧太后需要休息,年纪大了喜热闹,虽靠在软榻上打盹,却仍旧吩咐:“你们别管我,只管自己玩儿。可就是别走远了。”

  于是醇王福晋、荣寿公主、奕劻的居孀之女四格格、皇后的胞妹、镇国公载泽的夫人,聚在寝宮后面的屋子里闲谈。

  在荣寿公主导引之下,话题很自然地转到慈禧太后万寿上面“今儿五月初五,⽇子过了一半了。”醇王福晋问道:

  “大姐,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十月初十,五月初五,可不是过了一半了吗?”四格格失惊似的:“⽇子好快,一晃儿就到了。”

  “大姐!”醇王福晋重申前问:“咱们是该怎么孝敬呢?”

  “那还不是凭各人的孝心。”荣寿公主回答说。

  “话不错!可是总得看看老佛爷的意思。顺者为孝,爱热闹是热闹的办法,爱清静是清静的办法。”醇王福晋又问:

  “大姐,你听老佛爷提过没有?”

  “提倒提过。”荣寿公主没有再说下去。

  “怎么啦?怎么说来的?”

  “老佛爷自然体谅大家,说不必铺张…。”

  “不!”泽公夫人抢着说:“老佛爷归老佛爷,咱们还得好好儿尽孝心。”

  “对了!就是这话。”醇王福晋问道:“七嫂,你听七哥是怎么说的,部里能拨多少款子?”

  “七哥”是指载泽。从载振开缺以后,度支部尚书溥颋调农工商部,遗缺便补了载泽。所谓“部里能拨多少款子”不言可喻,是问度支部为万寿庆典能拨款几何?

  “这倒不知道。”泽公夫人说:“他还能少拨吗?”

  “拨得可并不多。”四格格揷进来说:“不过不能怪七哥。”

  “怪谁呢?”泽公夫人声音中非常惶恐“七爷可是决不敢少拨的!”

  “怪谁啊?自然是怪军机。”

  “怪军机?”醇王福晋问:“莫非怪庆叔?”

  “我家老爷子也作不了主。”四格格答说:“如今是瞿大军机掌权,他说不行,就是不行!”

  声音很大,有些负气似的,只是在闭目养神的慈禧太后听得清清楚楚,不由得就想到瞿鸿玑平时的奏谏:“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钱要多花在地方上。宮中的用度,应该尽量撙节。內务府冗员太多,亟宜大加裁减。”如今才知道,他还克扣着万寿的用费。

  “这位瞿大军机再⼲下去,咱们旗人的脸⽪,都让他撕完了!”四格格恨恨地说:“当然一半也怪自己不争气。”

  “怎么呢?”泽公夫人问。

  “嗐!七嫂,”醇王福晋心直口快地说:“四姐自然是指振大爷的事。《京报》可是挖苦得过分了一点儿。”

  “也不只这一件事。反正冷嘲热讽,尽骂咱们旗人不对!

  也不知他安的什么心?”

  “四姐,”醇王福晋接着四格格的话问:“听说办《京报》的汪康年,是瞿大军机的得意门生,两家內眷走得很近。可有这话?”

  “怎么没有?”四格格冷笑道:“也不知怈漏了多少机密大事?说句实话,咱们知道的事,还没有外国人多!”

  “外国人?”

  “什么英国、⽇本派在这里的访员,不是外国人吗?”

  “这些人!”醇王福晋失惊地问:“那不要登报吗?”

  “当然。”

  “老佛爷知道不知道?”

  “不知道!谁敢在老佛爷面前多嘴?”

  “这不成了私通外国吗?”

  “也可以这么说吧!”

  “那可是你说的那句话了,”醇王福晋说:“这位瞿大军机到底是安着什么心呢?”

  “谁知道?”四格格用一种祈求的声音说:“老天保佑,可千万别又连累了皇上!”

  “怎么呢?”醇王福晋与泽公夫人同声相问。

  “你们想…。”

  “四妹,”是荣寿公主用威严的声音打断:“你别说个没有完了,凡事有老佛爷作主,要你着什么急。”

  荣寿公主在“载”字辈中,极其权威,这样疾言厉⾊地告诫,四格格自然不敢再说什么了。

  在此沉默之际,前面却有了声音。“大格格!”是慈禧太后在喊。

  “在这儿哪!”荣寿公主轻声说道:“前面去吧!醒了。”

  到得软榻前面,只见慈禧太后双眼怔怔地望着空中,不知在想什么心事?他人悚息以待,唯有醇王福晋恃宠撒娇似地说:“老佛爷倒是在想什么呀?”

  慈禧太后没有答她的话,只说:“大格格,你叫人把那个什么《京报》,找几份来我瞧。”

  “是!”荣寿公主向四格格微微瞪了一眼,仿佛在责备她闯了祸似的。

  五月初六,恽毓鼎的折子递了上去,慈禧太后没有发下来。初七一早,传谕独召庆王奕劻。

  “你看看这个折子!”

  奕劻极快地将恽毓鼎的奏折看完,伛偻着⾝子将原件呈上御案,退到一旁。

  “皇帝,你看怎么办?”

  “请皇太后作主。”

  “我自然有主意。我只问问你的意思。”慈禧太后的声音极冷:“如果你要保全他,我可以改主意。”

  皇帝大为惶恐,也相当困惑,不知道瞿鸿玑的事,怎么又扯到自己⾝上?但慈禧太后的意思是很明显的,已决定罢黜瞿鸿玑。既然如此,何故保全?

  不但不能保全,还得骂瞿鸿玑几句,因而移过原折来,一面看,一面说:“照他的劣迹‘暗通报馆,授意言官,结外援,分布羽’,就该⾰职查办。”

  “查是要查的!”慈禧太后的语气缓和了:“⾰职,太不给他面子了。开缺吧!”

  “是!”奕劻问道:“请旨,派什么人彻查?”

  “少不得有孙家鼐。”慈禧太后说:“另外一个,你们看,派谁好?”

  再派一个自然要选満员。查案的人至少应与被查的人资格相侔,若以瞿鸿玑协办大学士、军机大臣的官阶来说,不妨在満缺的大学士、协办大学士世续、那桐、荣庆中挑选一个,但奕劻建议的,却是陆军部尚书铁良。因为第一,借此贬低瞿鸿玑的⾝分;第二,铁良一向对汉人有存见,如果孙家鼐有卫护瞿鸿玑之意,加上一个铁良便可制衡了。

  “其实,也用不着查!”慈禧太后又说:“反正不能再用了,你倒拟旨来看。”

  一听这话,奕劻大喜过望,但立即便生警惕,这是极紧要的一刻,千万要沉着,所以定定神想了一下才回答:“回皇太后的话,类似情形,军机不便拟旨,历来都用朱谕,以示进退大臣的权柄,之于上。”

  “我原是说朱谕的稿子。”慈禧太后将恽毓鼎的原奏发了下来。

  “是,奴才即刻去办。”

  一退了下来,奕劻一面派护卫飞召杨士琦,一面遣亲信跟李莲英去说,请他代奏,回头“递牌子”时,请慈禧太后单独召见,不必与皇帝相偕。

  不一会杨士琦应邀而至,先在王公朝房等候,奕劻得到通知,屈尊就教,摒人密谈:“这一状告准了,劳你大笔拟一道朱谕。”

  杨士琦笑了:“我猜到王爷找我必是这件事。”他从怀里掏出一张纸来“已经预备了。”

  奕劻接过稿子,匆匆看了一遍,点点头说:“很好!我马上就递上去。大概今天就可以见分晓了。”

  “是!”“你再替我拟个稿子,请开一切差缺。等朱谕一下来,紧接着就递。”

  “这,”杨士琦问道:“必得这么做吗?”

  “这么做比较妥当。”奕劻答说:“瞿子玖最近还请太后让我退出军机,我不能不有表示。”

  杨士琦想了一下说:“也可以。”

  于是,奕劻立即又递牌子,果然只是慈禧太后一个人召见。看了朱谕的稿子,认为可以,便即喊道:“拿匣子来!”

  伺候在殿外的李莲英,随即捧了个⻩匣子,呈上御案。

  慈禧太后亲手将那个稿子放⼊匣內,再上了小锁,吩咐送给皇帝。

  小锁的钥匙,皇帝那里也存着一把,开匣子看到稿子,自能意会,是用朱笔照抄一遍。所以李莲英不必多问,捧着匣子就走了。

  “我真没有想到,瞿鸿玑会这样忘恩负义!”慈禧太后颇为愤慨“我待他很不薄,他竟容不得我!这年头儿,真是人心大变了!”

  “幸亏发觉得早,还不成气候。”奕劻说道:“皇太后当机立断,弭大患于无形,奴才实在佩服。不过,军机上只剩奴才跟林绍年两个人,实在忙不过来。”

  意思是要添人,慈禧太后便问:“你看谁合适啊?”

  “奴才不敢妄保。只觉得总以老成谨慎为宜!”

  “老成”自然忠于太后“谨慎”是决不会搞什么“归政”的花样。

  慈禧太后想了好一会,才慢慢地说:“我自有道理!你先下去听信儿。”

  一回到军机处,只见林绍年颇有局促不安的模样;瞿鸿玑倒还沉静,不过脸⾊凝重,想来他心內亦必不安。每天循例宣召军机,何以至今尚无动静,只见奕劻一个人进进出出,不知出了什么变故?

  好不容易来宣召了,內奏事处派来的苏拉平时大声说一句:“王爷、各位大人,上头叫起!”这天却改了说法:“王爷、林大人的起!”

  一听这话,林绍年脸⾊大变,瞿鸿玑默不作声,奕劻看了他一眼,转⾝就走。

  进殿行了礼,皇帝开口说道:“瞿鸿玑不能再在军机了。

  你们看这道朱谕!”

  “是!”奕劻将朱谕接了过来,双手捧着看了一遍,回⾝递给林绍年。

  林绍年亦复双手⾼捧着看,一面看,一面手就有些发抖了。

  林绍年的心思极。因为瞿鸿玑是他的“举主”而且就在不久以前,奕玑面奏以林绍年为度支部右侍郞,依新官制明定,除內务部以外,其余各部大臣“均不得兼充繁重差缺”林绍年以候补侍郞补了实缺,便不得不奏请开去军机大臣上行走的要差。这是奕劻乘机排挤的手法,亦亏得瞿鸿玑力争,才有“林绍年着毋庸到任,所请开去要差,着毋庸议”的上谕。如今瞿鸿玑落得这个下场,自然应该为他乞恩保全。

  可是他也知道,瞿鸿玑犯的是密谋归政的嫌疑,中了慈禧太后的大忌,自己人微言轻,虽争无用,说不定还会碰个大钉子,因而踌躇未发。

  但此时此地,不容他细作考虑,慈禧太后已经在喊了:

  “林绍年!”

  “臣在。”

  “你说给瞿鸿玑,我已经格外保全他了!只要他以后安分守己,过两年也许还会用他。”

  “是!”“你可以先回军机,把朱谕拿给瞿鸿玑看。”

  “是!”林绍年因为捧朱谕在手,无须跪安。站起⾝来,退后数步,转⾝出殿,抹一抹额头上的汗,急步回军机处去宣谕。

  于是奕劻又成独对了。“外务部尚书,是个要缺,不便虚悬。”他说“请皇太后、皇上简派。”

  “你看呢?可有什么合适的人?”慈禧太后问道:“吕海寰怎么样?”

  吕海寰是举人出⾝,当过驻德公使,回国后当过工部尚书、陆军部尚书。在老一辈的洋务人才,相继凋零,后一辈的资历尚未能任卿贰,青⻩不接的此际,吕海寰的资格算是够了。而且近年来的外,以联德为主,吕海寰的经历,更为相当,所以奕劻不能不表示赞成。

  “我想,外务部也不能全给吕海寰。”慈禧太后又说:“你的精力怕也照顾不到,那桐又署着‮政民‬部,这该怎么办呢?”

  外务部的编制与他部不同,奕劻是外务部总理大臣;瞿鸿玑是外务部会办大臣兼尚书;再有一个会办大臣,就是那桐。如果奕劻照顾,那桐又在‮政民‬部,则外务部的大权,便归吕海寰独揽。在満汉猜忌⽇深之时,慈禧太后实在不能放心。

  奕劻认为这很好办“请旨那桐不必兼署‮政民‬部尚书,专门会办外务部好了。”

  “好!”慈禧太后点点头又问:“那么‮政民‬部呢?”

  “奴才保荐肃王善耆。”

  这也是很允当的人选,慈禧太后毫不考虑地认可了。于是当天便下了三道上谕,一道是吕海寰与善耆的新命;一道是恽毓鼎奏参瞿鸿玑暗通报馆,授意言官各节,着孙家鼐、铁良秉公查明,据实具奏。

  再有一道便是朱谕,撮叙恽毓鼎的原奏以后,便是杨士琦的手笔:“瞿鸿玑久任枢垣,应如何竭忠报称?频年屡被参劾,朝廷曲予优容,犹复不知戒慎。所称窃权结,保守禄位各节,姑免深究。余肇康前在江西按察使任內,因案获咎,为时未久,虽经法部保授丞参,该大臣⾝任枢臣并未据实奏陈,显系有心回护,实属徇私溺职。法部左参议余肇康,着即行⾰职;瞿鸿玑着开缺回籍,以示薄惩。”

  等这道朱谕发抄,震动朝班,但亦没有人敢多作议论,或者为瞿鸿玑稍抱不平,因为“姑免深究”这四个字之中,包含着太多的文章。至于余肇康一案,无非加之罪而已。

  奕劻自然踌躇満志。美中不⾜的是,假惺惺奏请开去军机大臣要差,虽蒙慰留,却另有朱谕,派醇亲王载沣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同时,鹿传霖复起,补授军机大臣。这很显然的,加派载沣是分奕劻的势,而鹿传霖回军机,则不独表示后又复得势,而且也因为鹿传霖在军机上,每每异调独弹,成事虽不⾜,要掣奕劻的肘,却是优为之的。

  五月初八,‮海上‬、天津的新闻纸,都以特大号的标题报导:“瞿鸿玑罢相”

  岑舂煊正在‮海上‬,一看这条消息,知道事不可为了,当机立断,将田中⽟遣回北洋。而在北洋,袁世凯声⾊不动,只道:“可惜!可惜!”将张一麟找来了,要他写封信慰问瞿鸿玑。

  “如何措词?”张一麟知道袁、瞿不睦,所以这样动问。

  “要恳切。”袁世凯说:“満人排汉,实实可怕,不妨带些兔死狐悲的意味在內。”

  张一麟是书生,那瞿鸿玑之去,是袁世凯早就预知的,信以为真地照府主的意思,写了一封极漂亮的四六,就是“宦海波深,石尤风起,以傅岩之霖雨,为秦岱之闲云。在朝廷援责备贤之条,放归田里,在执事本富贵浮云之素,养望江湖。有温公独乐之园,不惊宠辱,但谢傅东山之墅,奚为生灵?虽鹏路以暂行,终鹤书之再召。”将瞿鸿玑比作司马光与谢安,不但在⾝分上恭维得恰到好处,而且司马光再度⼊朝,谢安东山复起,扣定了“终鹤书之再召”这句话,运典贴切,善慰善祷,是张一麒自觉得意之作。

  下面再有一句话,为袁世凯自道“弟投⾝政界,蒿⽇时艰,读兰焚蕙叹之篇,欷歔不绝,感覆雨翻云之局,攻错谁资?”瞿鸿玑看到这里,也连声说道:“可惜!可惜!”是可惜‮蹋糟‬前面的一段好文章。

  那天正是岑舂煊假満之⽇“力疾赴任”的电奏到军机处,奕劻把它庒了下来,却以两江总督端方写给军机处的一封密函递了上去。这封信用“王爷钧鉴,敬禀者”的开头,接叙‮海上‬道蔡乃煌的原禀,说岑舂煊如何讪谤朝廷,如何与康梁接,梁启超如何组织政,密谋“保皇”如何悄然抵沪,与岑舂煊多次会晤。

  会晤还有证据,是岑舂煊与梁启超在一家报馆门口合摄的照片。看到这张照片,慈禧太后脸⾊大变,奕劻从未见她如此沮丧过。

  “唉!”好久,她叹口气:“想不到岑舂煊也是这样的人!”

  奕劻默然,作出替慈禧太后伤心难过的神⾊,于是载沣开口了。

  “岑舂煊跟梁启超,是两广的大同乡。”

  这又何待他说?慈禧太后不理他的废话,只对奕劻说:“想不到岑舂煊亦会对不起我。天下之事真是难说了!算了!

  他对不起我,我还是饶了他。让他开缺吧!”

  听得这话,奕劻意犹未⾜,本意会撤职查办,还可以叫蔡乃煌收拾他一顿,不想慈禧太后是如此宽宏大量!

  当然,除了袁世凯以外,还有好些人或者致函慰问,或者设宴饯行,有的赠诗伤别。其事突兀,可与当年翁同龢罢相并论。但瞿鸿玑的处境却比翁同龢好得多,孙家鼐、铁良“秉公查明”一案,以“查无实据”奏复,朱批一个“知道了”便算结了案。临行之时,路局特挂专车,送行的场面,极其热闹,比翁同龢被逐回乡时,朝贵绝迹,凄凉上道,是不可同⽇而语了。

  奕劻与袁世凯却觉得仍还有隐忧,因为岑舂煊虽已遣散幕僚,仿佛不再打算履任,但只请假一月,底缺未开,随时有“变活”的可能。尤其是军机处,载沣少不更事,鹿传霖衰迈顽固,林绍年忧谗畏讥,而奕劻本人就算精力能够支持,才具也难以独挑大梁。这样一副治国的“班底”是自有军机处以来,最不象样子的。倘或慈禧太后心⾎来嘲,內调岑舂煊进军机,那样一来不但反赢为输,而且会大输特输!

  一想到此,袁世凯寝食难安。于是杨士琦复又来往于京津道上。几度密商,决定一方面斩草除,要绝掉岑舂煊的慈眷,一面移花接木,以袁世凯代林绍年,以张之洞代鹿传霖,重新开一番局面。

  岑舂煊翻然变计了!决定假満接任。这自是自恃慈眷,而两广又是颇可有作为之地,何忍轻弃?但亦由于同乡梁启超的活动,在此期间专程由东京到‮海上‬,跟岑舂煊有过秘密的会晤。

  谁知这些形迹,都已落⼊‮海上‬道蔡乃煌耳目中。此人籍隶广东番禺,出⾝与才具跟张荫桓相仿,但品格比张荫桓卑下得多。他之能谋得这个肥缺,走的是“庆记公司”的门路,而固位之道,则是全力侦察⾰命的行动,并为北洋的鹰⽝。

  所以,岑舂煊的行动,亦在他窥伺范围之內。

  当蔡乃煌密告梁启超正在组织“政闻社”并正拉拢岑舂煊的电报到京时,恰好两广总督衙门进贡慈禧太后的寿礼,亦已由专差护运抵京。寿礼很别致,是八扇玻璃屏,用广东称为“酸枝”的紫檀雕琢,另饰彩画,工细绝伦。这不⾜为奇,奇的是这八扇玻璃屏,厚有一尺,中空贮⽔,可蓄金鱼。见到的人,莫不啧啧称奇。暗中评议,今年万寿的贡物,只怕要以岑舂煊这别出心裁的一份考第一了。

  这是岑舂煊未萌退志的明证,而且也是慈眷行将更隆的信号。于是奕劻、袁世凯经由端方的协力,开始对岑舂煊动手了。

  “是!”奕劻答应着,又问:“两广总督请旨简派。”

  慈禧太后大受刺,无心问政,略想一想说:“我一时也想不起人。调了一个又调第二个,得好好安排,你们去商量好了,开个单子来看。”

  这在奕劻,恰中下怀,回到军机处一个人默默运思,开了一张单子,然后又递牌子,请求“独对”

  “如今巡抚之中,以河南巡抚张人骏资格最深,而且他原做过广东巡抚,升任两广总督驾轻就,人地相宜。”

  “可以!”慈禧太后问道:“那么谁补河南巡抚呢?”“奴才保荐林绍年。”奕劻说道:“林绍年原很不错,应该是个可以得力的人。不过,他总觉得他进军机是出于瞿鸿玑的保荐。这个疙瘩在心里消不掉,办事就不能得心应手。倘蒙恩典外放,他也是感的。”

  “嗯,嗯!”慈禧太后想了一下说:“不过,军机大臣外放巡抚,似乎没有这个规矩。”

  当年“南北之争”李鸿藻与荣禄合谋,想排挤沈桂芬出军机,正好贵州巡抚出缺,荣禄密奏慈禧太后,以沈桂芬接充。

  懿旨一下,群相惊诧,宝鋆据理力争,说“巡抚二品,沈桂芬现任兵部尚书,军机大臣,而且宣力有年,宜不左迁。”

  宝鋆接下去又说:“此旨一出,中外震骇,朝廷体制,四方观听,均有关系,臣等不敢承旨。”慈禧太后迫不得已,只好收回成命。

  这件事在慈禧太后,印象特深。所以听说以林绍年调补河南巡抚,不由得想起二十八年前的往事,颇有顾虑。

  不过奕劻只是想排挤林绍年出军机,并非有所报复,事前已是经过仔细考虑的,当下从容答奏:“河南巡抚一缺,向来与其他巡抚不同,再者林绍年现任度支部侍郞,对品互调,并不违体制。”

  河南巡抚与众不同,慈禧太后是知道的。巡抚都由总督在管,即令不是明⽩规定隶属关系,而习例上亦必受某一总督节制,如山东巡抚之于直隶总督,就是一个例子。唯独河南巡抚,自田文镜时开始,便专属于朝廷,没有一个总督可以⼲预。而且,林绍年的情形,与沈桂芬不大相同,所以慈禧太后听得这番解释,亦就同意了。

  “林绍年的笔下是好的。”慈禧太后茫然地问:“他一走,谁动笔啊?”

  这一问,恰好引出奕劻想说的话。他事先便已得有消息,慈禧太后颇为眷念张之洞,将他召⼊军机,必能邀准,而亦唯有张之洞內召,才能夹带袁世凯⼊枢。一番说词是早就想好了的,只待慈禧太后自己开端,便可从容陈奏。

  “军机原要添人,不过在军机上行走,关系重大。奴才在想,这个人必得第一,靠得住;第二,大事经得多;第三,笔下来得;第四,资格够了。看来看去,只有张之洞够格。”

  “好啊!”慈禧太后欣然同意:“调张之洞进京好了!”

  “是!”奕劻紧接着说:“不过张之洞有样⽑病,李鸿章从前说他书生之见,这话不算冤枉他。张之洞有时候好⾼骛远,不大切实际,而且他比奴才大一岁,精神到底也差了。”

  “军机上最多的时候,有六个人,如今只有四个,再添一个年轻力壮的也可以。”

  “要添就添袁世凯。”奕劻脫口便答,听起来是势所必然,令人不暇多想。只听他再说用袁世凯的理由:“袁世凯务实际,正好补张之洞的不⾜。而且各省总共要练三十六镇兵,这件大事,只有袁世凯能办。再者,他在北洋太久,弄成尾大不掉的局面,也不大好!”最后这句话才真的打动了慈禧太后的心,但并未立即准许,只说“先让他进京来再说。”

  袁世凯打点进京以前,第一件大事是催办贡献慈禧太后的寿礼。这份礼早在两个月前就已着手预备,以服御为主,两袭大⽑袍褂,玄狐、⽩狐各一;一枝旗妆大梁头的⽟簪;两枝伽楠香木镶宝石的珠凤;再有一枝六尺的珊瑚树,配上红木座子,就比人还⾼了。

  这份寿礼,是与岑舂煊的八扇琉璃屏媲美,但后来居上的却是盛宣怀的一份。由于慈禧太后每天跟宮中“女清客”缪素筠写字作画,‮趣兴‬正浓,所以盛宣怀投其所好,觅了以钱舜举为首的,宋、元、明三朝九名家的手卷,配上亲王永瑆所写的扇面册页九本,既珍贵,又雅致。但看上去轻飘飘地,似乎分量不够,因而以⾜纯金一千两,打造了九柄如意,用独块红木作架,外面加玻璃罩。这九柄如意有个名堂,叫作“天保九如”

  同时,盛宣怀又送了一份重礼,托掌印钥的內务府大臣世续格外照应。世续格外检点以后,关照专差,另外再备一个玻璃罩。

  果然,抬进宁寿宮时,玻璃罩打碎了一面,幸而世续有先见之明,等安置停当,换上个新罩就是,否则只好不加罩子,那就逊⾊得太多了。

  慈禧太后见过无数奇珍异宝,但这样金光灿烂的九柄如意,却还是平生初睹,觉得它俗得有趣,信口问了句:“是真金?”

  “⾜⾚纯金。”李莲英答说:“底下有打造铺子的字号。”

  “倒难为他了!”慈禧太后说:“差官也该犒赏。”

  解送贡品的差官,每处赐宴一桌,犒赏二百两。另外对三大臣另有赏赐,袁世凯是双桃红碧玺金头带,岑舂煊是翡翠佩件,盛宣怀是打簧金表,都是文宗生前御用之物。

  在袁世凯未进京以前,奕劻已为他作了周密的部署,直接间接地在慈禧太后面前鼓吹一种见解:袁世凯在北洋办洋务,并不逊于李鸿章。只看⽇俄战争时,他能笼络⽇本而又不遭俄国的怨恨,⾜见手段。又说当今办洋务的长才,如唐绍仪、梁士诒等等,都佩服袁世凯,如果由他来当外务部尚书,一定可以得心应手。

  这话说得多了,自然能够转移慈禧太后的想法。本来她就觉得吕海寰的资格浅了些,而外务部居各部之首,应该由重臣充任尚书,才能表示尊重各国,力求修睦的本意。因此,袁世凯在七月二十二⽇进京,召见了两次以后,慈禧太后便作了决定,调袁世凯为外务部尚书,原任尚书吕海寰调为会办税务大臣。同一天另有一道上谕:“着张之洞、袁世凯在军机大臣上行走。”

  两总督同时內召,连带疆臣亦有一番大调动。直隶总督由山东巡抚杨士骧署任;湖广总督则调赵尔巽接充,他早在三月间便授为四川总督,一直不肯到任,川督由他的胞弟,四川藩司赵尔丰署理。如今改调湖广,遗缺由江苏巡抚陈夔龙升任,这一来,赵尔丰亦无须回避,是个很妥帖的安排。

  八月里,张之洞卸了鄂督,到京接任。宮门请安,立刻便由慈禧太后传谕,第二天一早召见。

  “张之洞是同治二年的探花。”慈禧太后对李莲英说:“他是我手里取中的!”

  这句话中所包含的感慨少得意多,李莲英便摆出笑容说道:“这么说,张中堂简直就是老佛爷的门生!”

  “也可以这么说!”慈禧太后的回忆,一下子跳到四十年前“那一榜的状元是翁同龢的侄子,叫翁曾源,有羊角风,一发起来,人事不知,怕人得很,居然会中了状元,也是怪事。”

  “那是老佛爷的庇护,不然,有羊角风的人,一到了保和殿,看那势派,岂有个不吓得发病的道理?”

  “是啊!不过,他就是状元,也不能做官。他那一榜,数学问好,还是张之洞。”慈禧太后眨着眼笑道“我记得召见三鼎甲的那天,张之洞进殿差点摔一跤。他人长得瘦小,不讲究边幅,走路一跳一蹦的,有人说他是个猴相,一点不错。”

  就为了这份念旧之情,所以在召见张之洞时,慈禧太后特有一份亲切喜悦的感觉。但一见张之洞头⽩如银,回想他当年的“猴相”不由得深致感慨:“你可真是老了!”

  “慈圣在上劳国事,臣何敢言老?”张之洞答说。

  “你今年多大?”

  “臣道光十七年出生,今年七十有一。”

  “那比我小二岁。”慈禧太后问道:“眼睛、耳朵都还好吧?”

  “视力稍差、耳聪如昔。”

  “你这比王文韶、鹿传霖強得多了。”慈禧太后说:“王文韶当差很谨慎,我本来也不愿意让他退出军机,只因为他的耳朵实在聋得厉害,没法子,只好准他告老。你跟他常有来往吧?”

  “王文韶家住杭州,岁时令节,常有书信往来的。”

  “⾐服新的好,人是旧的好。这趟调你进京,可不是让你养老!好在你的精神还很好,你要替‮家国‬尽力。”

  “是!只要有益于国,臣不敢以衰迈而有所诿避。”

  “如今外患总算平了下来,可是內忧还在。⾰命到处闹事,你看该怎么办?”

  “兹事体大,不是片刻之间,可以回奏得清楚的。”张之洞紧接着说:“不过,有一句话,臣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

  “你说!”

  “満汉畛域,务当化除。臣记得与前督臣刘坤一会奏,整顿国事办法十二条,其中‘筹八旗生计’一节,意在消融満汉隔阂。”张之洞略停一下,⾼声念他奏折中的警句:“‘‮国中‬涵濡圣化二百余年,九州四海,同为食⽑践土之人。満、蒙、汉民,久已互通婚嫁,情同一家,况今中外大道,乃天子守在四裔之时,无论旗汉,皆有同患难,共安乐之谊。’如此休戚相关,祸福与共,何可自分畛域?”

  “朝廷并没有成见。”慈禧太后从容说道:“我记得你四年前进京召见的时候,也说过这话。所以,以后定新官制,不分満缺、汉缺。再如陆军官制,都统、参领亦不是专由旗人来当,象新军将领段祺瑞、王士珍他们,都加了都统的衔。这不是朝廷不存成见的证据?”

  慈禧太后振振有词,倒不是有意辩驳,而张之洞却为她堵得气结!他心里在说:朝廷是这样子化除満汉畛域,实际上是进一步排汉。以前六部分満缺、汉缺时,犹是对等的局面,如今则満多汉少,而犹说不存“成见”这话也太令人不能心服了!

  慈禧太后见他只是息,并无别话,当他累了,便又体恤地说:“你下去休息吧!以后天天见面,有什么话,慢慢再说。”

  张之洞尚有言,慈禧太后已吩咐太监,只好跪安退出。军机处已派了二班的“达拉密”易贞,在宮门接,请到军机处接事。

  “不!”张之洞说:“我得先到內阁到任。”

  易贞不想第一次见面就碰了个钉子,但亦只有赔笑,再次请示:“那么,请中堂的示下,是不是明天接手?”

  “再看吧!”

  这就更让易贞诧异了!⼊军机是多少人朝思暮想,梦寐以求的事,而张之洞仿佛视之为“嚼之无味,弃之可惜”的肋,其故安在?倒必得打听一番。

  军机章京与內廷奏事太监,常有往,所以易贞很快地打听到了,原来奏对时与慈禧太后为了満汉之见,言语似乎不甚投机,因而有此意兴阑珊的模样。

  易贞是河南商城人,与袁世凯同乡,以此渊源颇见亲密,回到军机处,悄悄相告其事。袁世凯亦很诧异,觉得张之洞的脾气发得没有道理。

  “他是什么意思呢?莫非对两王不満?”他问。

  “只怕不是不満,是略有轻视之意。”

  “这可不好!”袁世凯低声说道:“你不必再提这件事了,传到两王耳朵里,徒生意见。你明⽩我的意思不?”

  “是,明⽩!”

  “张中堂还是住⽩米斜街?”

  “是的。”

  “回头我去拜他。”袁世凯唤着易贞的别号说:“丞午,请你关照同人,等张中堂接事以后,不要提満班朋友如何不中用的话。”

  “其实,”易贞笑道:“就不说,张中堂也知道。”

  “那是另一回事。你只听我的话就是!”

  ⽩米斜街在地安门外,什刹海南。张之洞不知何所本,称之为“石闸海”但连他家的听差,都一仍旧名,将“什”字念成“结”

  轿子到门,张家的听差出来挡驾,说他家主人到会贤堂去了。会贤堂是张之洞的厨子所开的一家饭庄子,就在什刹海以北。京里提得起名字的大小馆子,都有一两样拿手菜,会贤堂得地利之便,以邻近荷塘中所产的河鲜供客,名为“冰碗”所以夏天的买卖极好。到秋风一起,自然门前冷落,而今年不同。

  原来自亲贵用事,官制大改,多少年来循资渐进的成规,已在无形中失坠。为求幸进躐等,苞苴奔兢之风大炽。会贤堂既是张府庖人掌柜,张之洞的文酒之会自然假座于此,然则仰望“南⽪相国”的颜⾊,想借机接近,或者打听官场的行情,会贤堂就是一道方便之门了。

  袁世凯心想,既然来了,不肯稍稍迂道一顾近在咫尺的会贤堂去一会张之洞,⾜见来意不诚,比不来更失礼,因而绕道北岸。只见会贤堂前,车马纷纷,其门如市。不过等袁世凯的大轿一到,围在一起闲谈聚赌的轿班车夫,自然都敛迹了。

  传报⼊內,张之洞少不得离座相。略事寒暄,主人引见了一批他从武昌带来的幕僚,袁世凯认识的只有一个号称“龙才子”的易顺鼎。

  其时,张之洞已经罢饭,聚客茗饮,亦将散场,只为袁世凯专程来访,不得不強睁倦眼陪着说话。见此光景,袁世凯觉得有些话不便出口,更无法深谈,只说:“庆王特为致意,请中堂务必明天就接事。有好些紧要条陈,可否要取决于中堂。”

  其实奕劻并未托他传话,也没有什么非张之洞不能定夺的条陈在军机处,他此来只是劝张之洞别闹脾气,所以用这样的说法敦促。

  张之洞亦是爱受恭敬的人,听袁世凯这么一说,就有闲气,亦可消释,拱拱手说:“是了!明天我到內阁接了任,随即⼊枢。”

  “恭候大驾!”袁世凯站起⾝来又问:“有没有什么可以为中堂效劳之处?”

  “言重,言重!”张之洞说:“来⽇方长,仰仗之处正多,眼前还不必⿇烦老兄。”

  张之洞⼊枢的第三天,接到两江总督端方的一通密电,说是署理江苏巡抚陈启泰“嗜好甚深,不堪封疆重任”力保湖北藩司李岷琛继任苏抚,并建议以湖北臬司梁鼎芬,调补藩司。

  “午桥主张,我无意见,请列公合议!”张之洞将端方的电报,请同僚传观。

  这天奕劻没有到班,传观由载沣开始。他跟鹿传霖都没有话,传到袁世凯手里,一看便知此事的来龙去脉了。

  原来江苏巡抚陈夔龙调任川督,朝命本以浙江巡抚张曾扬调任江苏。而张曾扬由于处理“鉴湖女侠”秋瑾一案,处置过于严峻,江浙两省的士绅,大为不満,所以对他的新命,纷纷表示反对。江苏士绅甚至公然表示拒绝他到任。

  其时陈夔龙已经奉准给假三月,回籍省墓,更有件大事是要赶在十月初十慈禧太后万寿以前到京。如今张曾扬不能到任,他便不能卸,岂不误了行程?因而电请以江苏藩司陈启泰署理巡抚,以便克期代,进京祝蝦。

  这是必定会邀准的事,也是陈夔龙分內可以作主的事。江苏向来有两藩司,江宁藩司隶属总督,江苏藩司则归巡抚管辖,而端方却认为陈夔龙作此决定,应该先要征得他的同意。居然不经知照,径自出奏,深为不悦。但以无从与陈夔龙作梗,便迁怒到陈启泰头上了。

  这些情形,袁世凯已有所闻,如今看到端方的电报,立刻便知道他的用意。只是要跟陈启泰为难,而非荐贤。李岷琛是张之洞的旧部,梁鼎芬更是武昌抱冰堂上的红人,如此合,自然会得张之洞的支持,借李以逐陈。

  袁世凯一向轻视他这个拜把弟兄,心里在想:端老四这下又失策了!只为报没来由的睚眦之怨,平⽩地长他人的志气,江苏巡抚落在张之洞旧部手里,是以增他的声势,相对地便是减了自己的威风。如何见不及此。

  于是,袁世凯笑笑说道:“伯平是不是菗大烟,还在疑似之间。至于少东的痼疾甚深,是我在天津亲眼得见的,莫非午桥竟不知道?”

  这一说,张之洞无法再为李岷琛撑,只问:“慰庭,那么你看,怎么复他?”

  “朝廷已有电旨,准伯平署理苏抚,不能随便收回成命。至于苏抚应该派谁,不妨等筱石到京以后,当面问一问他,究竟伯平的精神如何?能不能胜任?再请旨‮理办‬。”

  “好!就这样办。”

  陈夔龙到京不久,陈启泰便实授了江苏巡抚。因为此人的精力,并不如端方所说,而守能力,又⾜胜封疆之任,没有理由不让他真除。

  陈启泰是翰林出⾝,当过多年御史,以他的清廉耿直,当然看不惯端方与蔡乃煌的所作所为。端方是总督,陈启泰无奈其何,‮海上‬蔡乃煌,在管辖之下,就不肯轻饶了。到任甄别部属,将蔡乃煌加了极坏的考语。

  这一来,张之洞就不客气了,作主将蔡乃煌调为邮传部左参议,他的遗缺,却未派人。因为这是个特简的道缺,袁世凯以“先得探探上头的意思”为名,把开单请简这道手续,暂且庒了下来。

  紧接着,端方有电报到京,指派‮海上‬道蔡乃煌解送贡品进京。就这样,越过了陈启泰这一关,蔡乃煌得以到京活动。

  卸了差使,第一个要见的是奕劻。他坦率地要求回任,理由是,他一离‮海上‬,无法控制局面,新闻纸上可能就会出现“谣言”说岑舂煊与康梁合影的照片,出于他的伪造。那一来风波大起,会成不了之局。

  一听这话,奕劻不免着慌“等我想法子,等我想法子!”

  他说:“你最好先去看看袁宮保。”

  袁世凯他当然要去看的,不过说法不同了。以伪造照片的那重公案将被揭发作威胁,是欺侮奕劻不明⽩报界的情形,他本人不说,报界何由得知其事?何况岑舂煊由这帧照片上断送了功名,本就只有极少数人知道。其事极秘密,不虞外怈。奕劻不明其中事理,而在袁世凯面前,却是瞒不住的。

  不过,能‮动耸‬袁世凯听闻的,亦仍旧只有岑舂煊。蔡乃煌说他自开缺以后,在‮海上‬恢复了当为贵公子的故态,每天晚上在“长三堂子”摆酒,而且经常聚赌,一掷万金,出手豪阔,因而结了很多富商巨贾、贵介公子。

  “西林表面上醇酒妇人,其实借以自晦。别的倒都不在乎他,唯一可虑的是跟盛杏荪走得很近。”

  袁世凯早就有此忧虑,表面上却不动声⾊“西林未到任就能为杏荪修怨,总算是够情的。”他说:“杏荪总要有所报答罗!”

  “就没有这层关系,他们亦一定会走在一起。西林的威望,杏荪的财力,合则两利,现在有条路子快要成功了。”

  “喔,”袁世凯问:“是怎么一条路?”

  “正西。”

  “正西?”袁世凯细听了一下才明⽩。八卦中正西为兑卦,兑为“泽”也“原来是泽公。”

  “是!这条路要走通了,陈⽟苍怕难其位。”

  陈⽟苍是指接岑舂煊的邮传部尚书陈璧。袁世凯知道,盛宣怀心目中羡两个缺,一个直隶总督,一个邮传部尚书,以度支部尚书载泽最近颇为慈禧太后所笼络这一点来说,盛宣怀督直,未必能够如愿,当邮传部尚书,所望并不算奢。

  “至于西林,有杏荪替他在京活动,皇太后年纪大了,又格外念旧,复起亦非无望。”蔡乃煌看袁世凯沉昑不语,知道他被说动了,因而自陈:“宮保,如果能让我回任,我一定看得住西林,还要找机会给他难堪!”

  “喔,”袁世凯很感‮趣兴‬地“你预备怎么样跟他开玩笑?”

  “象他这样三世受恩深重的大员,既然因病开缺,就得回籍养疴。在十里夷场是非之地,花天酒地,不说招惹是非,即于观瞻,亦复不雅,我就拿这个题目,找机会剥剥他的面⽪。”

  袁世凯微笑不语,然后突然问道:“你见过南⽪没有?”

  “还没有。”

  “去见了他再说!”袁世凯说:“你只要把南⽪敷衍好了,事情就可望挽回了。”

  “是!”蔡乃煌深深受教,告辞而去。

  未谒南⽪,先昭龙,龙才子易顺鼎跟蔡乃煌曾共过患难。

  原来蔡乃煌本名金湘,以秀才作刀笔,为当时的番禺县令王存善,抓到他争一案,行文学老师,⾰掉他的秀才。这一来再犯法到堂,对县官就不能长揖称“老太祖”而须跪着叫“大老爷”“大老爷”一生气,亦可以打他的庇股。有此危险,蔡金湘不敢再逗留在广州,远走京师。

  到了京里的蔡金湘,摇⾝一变成为蔡乃煌,字伯浩,是国子监的监生,国子监确有这样一个监生,是蔡金湘的胞侄。冒牌的蔡乃煌,循例可应北闱乡试。他的笔下很来得,中了一名举人,但不敢再回广州,捐了一个县令,分发‮湾台‬,其时正在甲午。

  及至⻩海熸师,战败割台,‮湾台‬巡抚唐景嵩被举为大总统,密电京师,请饷百万,以便募兵抗⽇。朝廷准奏,户部筹款,拨了六十万到‮湾台‬藩库。其时局势混异常,以县令为藩司幕友的蔡乃煌,混⽔摸鱼,不知使了个什么手法,截留了二十几万,⼊私囊,內渡⼊川,捐了个道员,随波浮沉,居然走通了奕劻的路子,放了‮海上‬道。

  当他在‮湾台‬藩幕时,易顺鼎也在‮湾台‬当道员,酒阵文场,惺惺相惜,情不浅。蔡乃煌如今要打通张之洞的路子,现成有个易顺鼎可通款曲。好在他们这几年踪迹虽疏,音问不绝,所以一见了面,仍旧跟朋友一样,不必多叙寒温,便谈⼊正题。

  “曾文正的小女婿从前当过‮海上‬道,花了九万银子,所以文芸阁说他‘扶摇直上’,似恭维而实挖苦。”易顺鼎笑道:

  “你花了多少?”

  “不必提起。反正本钱还没有捞回来。”

  “所以你其心不甘?”

  “实甫,易地而处,莫非你就能无动于衷?”蔡乃煌放低了声音说:“你我非泛泛,我跟你说实话,庆邸、项城都很同情我,就怕南⽪作梗。这一关若能打通,实甫,我替你刻‘四魂集’。”

  易顺鼎诗才如海,平生作诗无数,自己最得意的是在‮湾台‬那两年的诗,一共编为四集,题名:“魂北”、“魂东”、“魂南”余生可恋,忌讳魂西,改用“魂归”合称“四魂集”早已刻印问世。蔡乃煌只是不便公然表示打算送他多少银子,因而用此说法。

  易顺鼎正在闹穷,自然乐于成人之美,想了一下说:“包在我⾝上!你在寓所听我的信好了!”

  “实甫!”蔡乃煌问说:“你锦囊中有何妙计,说得如此有把握?”

  “天机不可怈漏。”易顺鼎答说:“不过,到时候找不到你,那可是你自失良机,怨不得我。”

  蔡乃煌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唯有听命而行,每天守在西河沿的客栈,摒绝应酬,一意待命。这样到了第四天正午,易顺鼎派听差送来一封信,上面只有五个字:“飞驾会贤堂。”

  蔡乃煌不敢怠慢,匆匆赶去,易顺鼎在门口守候。拉着他到一边说道:“今天南⽪又要‘敲钟’了!机会甚巧,庆邸、项城都在座。回头把你的看家本领拿出来,十四个字中取富贵。”

  所谓“敲钟”是作诗钟,张之洞最好此道,幕中易顺鼎、樊增祥都是好手,蔡乃煌亦颇不弱。听得易顺鼎的话,恍然大悟,一联见赏回任可期,所以说“十四个字中取富贵”

  “机会倒真是好机会,不过‘宰相礼绝百僚’,我这样作了闯席的不速之客,”蔡乃煌踌躇着问:“似乎于礼不合。”

  “不,不!我已经为你先容了,并不冒昧。何况,庆王跟项城,你是再不过的人。”

  一想到奕劻与袁世凯,蔡乃煌自觉关系密切,小小失礼,亦无大碍,胆气便壮了,但仍须先问一声:“到底是那些人?”

  “你一进去就知道了!”

  “南⽪我可是初见,”蔡乃煌特又叮嘱:“实甫,你可要处处照应着我。”

  “何劳多嘱,请吧!”

  到得厅上一看,一共三桌,正中一桌以庆王奕劻居首,左右是东阁大学士那桐与袁世凯,张之洞坐了主位。东面一桌五个人,首座是左都御史陆宝忠,另外是四个侍郞:杨士琦、郭曾炘、唐景崇、严修。看到唐景崇,蔡乃煌微感忸怩,因为唐景崇正是被人讥为“槐柯梦短殊多事”的唐景嵩的胞弟,蔡乃煌在‮湾台‬的那段往事,他自然知道。

  幸好,易顺鼎是安排他在西面那一桌。未曾⼊座,先谒贵人,易顺鼎领着他到第一桌,蔡乃煌先向奕劻请安,口中喊一声:“王爷!”

  “喔,你也来了,好,好!”奕劻随即指着他向主人说:

  “香涛,这就是蔡伯浩!”

  于是蔡乃煌转过⾝来,向斜睨着他的张之洞请个安,谦恭地说:“心仪中堂三十年,今天才得识荆,真是快慰平生。”

  “请少礼!”张之洞说道:“我已久仰了。听说你刻过一部《絜园诗钟》;可否能见赐一部?”

  “中堂言重!”蔡乃煌答说:“回头就送到府中,只怕不⾜当法眼。”

  “不必客气,请坐吧!待会我要好好请教。”张之洞又向易顺鼎说:“实甫,今天是王爷邀一社,以美⽟为彩,你一⾝捷才,以多取胜,今天可不许你多作。”

  “中堂总是跟我为难。”易顺鼎笑道:“我只作四联。”

  “那里,那里!每人一联。”

  张之洞指着西面说:“请归座吧!”

  于是蔡乃煌向那桐、袁世凯行了礼,又到东面一桌周旋数语,方始归座。同桌有个他畏惮的劲敌,是光绪八年,宝廷当福建主考取中的解元郑孝胥,诗坛中的巨擘,而且诗钟向以福建称雄,郑孝胥更是其中的顶儿尖儿。今天想要一鸣惊人,只怕有些难了。

  郑孝胥正在谈时钟,等蔡乃煌⼊座,向同席诸人略事寒暄之后,他接道中断的话头说道:“有一年在福州,轮着我主课,拈得‘女花’的二唱,这二个字太宽了,因而有人提议,限集唐诗。元、眼、花的三联,真是叹为观止了。状元的一联是:‘青女素娥俱耐冷;名花倾国两相!’”

  “好!”大家齐声赞许。

  不想这一下惊动了第一桌,张之洞转眼问道:“必是苏堪又有佳作?”

  “苏堪在谈时钟。”易顺鼎抢着说:“女花二唱限集唐诗。”

  “喔,倒要听听。”

  这一来便是満座倾听了。郑孝胥复述了“状元”之作,接下来说:“评为第二的一联是‘商女不知亡国恨,落花犹似坠楼人!’”

  “不好!”张之洞大摇其头“出语不详,看来此人福泽有限。”

  “我亦云然。不如元作气象⾼华,很有⾝分。”奕劻问道:

  “还有一联呢?”

  “还有一联倒真是才人吐属。”郑孝胥⾼声昑道:“‘神女生涯原是梦;落花时节又逢君!’”

  “你道他才人吐属,我说是诗口吻。这一联好在浑成,不过终逊元作。”张之洞忽然问道:“听说伯潜打钟,每社必到,可有这话?”

  “大致如是!”“可有格外精警之作?”

  “太多了!”郑孝胥想了一下说:“乞三唱,他作了两联,其一是‘残酒乞邻聊一醉;何归?’其二是‘垂暮方终不径;忍饥乞食定谁门!’”

  不待昑罢,张之洞恻然动容:“莫非伯潜境况如此艰窘?”

  他看着郑孝胥问。

  “不至如此!只是闲废二十余年,感慨甚深而已!”郑孝胥复又昑道:“‘十年竿木逢场戏;一梦槐安作宦归!’”

  “这也是伯潜的句子?”

  “是的。木安四唱。”

  “寄托遥深,好!”张之洞左右顾视着说:“琴轩、慰庭没有赶上,王爷是目睹我们当年狂态的!”

  奕劻连连点头,向袁世凯说道:“三十年前,‘翰林四谏’的风头还得了!庚辰年的‘午门案’就是香涛跟伯潜的杰作,片言可以回天,真正好文章。恭忠亲王亲口跟我说过:象张香涛、陈伯潜的奏议,才叫奏议。那批穷疯了的都老爷,満纸浮言,造谣生事,真该愧死。”

  袁世凯知道他借题发挥,笑笑不答,却转脸向张之洞说道:“伯潜阁学,闲废可惜。朝廷求贤甚亟,似乎可以征召。”

  “我写信问过他,归卧之意甚坚,再看吧!”

  这就张之洞的违心之论。陈伯潜,翰林四谏之一的陈宝琛,自从光绪十年以內阁学士“会办南洋军务”与两江总督曾国荃俨然并驾。曾几何时,得罪而去。此外张佩纶马江丧师,一蹶不振,宝廷佯狂自劾,潦倒以终,清流一时俱尽。唯有张之洞青云直上,⾝名俱泰,得力在善窥慈禧太后之意。她对陈宝琛是不会有好印象的,岂肯冒昧论荐?

  不过翰林四谏的私,不为外人所知。所以除了闽籍的郭曾炘、郑孝胥疑心他言不由衷以外,其他的人都当他说的是真话。袁世凯亦就不曾再提陈宝琛。

  不过,话题却还是集中在翰林四谏的逸闻韵事上。一直谈到席终,撤去席面,煮茗焚香,要开始“敲钟”了。

  会贤堂的跑堂伺候过几次,已很练了,除了多备纸笔以外,另外端来一个⾼脚铜盘,上面有个小小磁花瓶,揷香一支,离‮端顶‬寸许,用丝线系一枚铜钱。此是仿击缽催诗的遗意,一命了题,立即燃香,烧到系钱之处,线断钱落,铿然作响,恰如钟声,所以名为诗钟。

  “请王爷命题吧!”易顺鼎将一盒象牙诗韵牌捧到奕劻面前。

  他随手菗开一屉,拈一块韵牌来看“蛟!”

  他说:“一平一仄好了!”拉开“去”声那一屉,又拈一块看着说:“断!”

  “王爷这两个字拈得很好。”张之洞说:“蛟断二字很响,今天必有好句。”

  “香涛,你看用几唱?”奕劻肚子里也有点墨⽔,征询地说:“七言诗第五字谓之诗眼,不过既是一平一仄,用在可平可仄的第五字,似乎可惜了,不如用四唱。你意下如何?”

  “王爷是大宗师,命题自有权衡,说四唱就是四唱。”

  奕劻点点头,略略提⾼了声音说:“蛟断四唱,每位限作两联。我有小小彩物,聊佐清兴!”

  说着,向贴⾝跟班招一招手,随即捧来一个锦盒,揭开盒子,放在铜盘前面。大家都走近来看,见是一枚通体碧绿的翡翠钱,上镌“多文为富”四字。玲珑雅致,是极好的一样珍玩,都有爱不忍释之意。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张之洞挥着手说:“快请构思去吧!”

  说完,他吹旺了昅⽔烟用的纸煤儿,亲手去燃着了香。火大香燥,一下子便烧了一截,卷之限就更迫促了。

  就这时候,只听得有人朗然⾼昑:“斩虎除蛟三害去,房谋杜断两心同。”

  发声之时,便惊四座,循声去看,是蔡乃煌抑扬顿挫地在念,念到“同”字,易顺鼎将笔一掷,袖手说道:“我要搁笔了!”

  “果然好!”张之洞毫不掩饰他受了恭维的‮悦愉‬之情。

  当然,奕劻与袁世凯亦都面有得⾊。上联用的是周处的故事,一虎一蛟,不言可知指的是瞿鸿玑与岑舂煊;下联无疑地,以唐初贤相,开贞观之治的房玄龄、杜如晦拟袁世凯、张之洞,杜如晦居太字十八学士之首,拟张之洞的⾝分,更觉贴切。

  至于逐瞿罢岑,都知是奕劻两番独对的结果;然则斩虎除蛟的周处,当然是指他。奕劻回想这两件快心之事,不自觉地浮现了笑容。

  下一天是那桐在他金鱼胡同的住宅宴客,请的是来京祝蝦的各省巡抚。但闻风而至的不速之客很多,因为这天那宅的堂会,有出难得一见的好戏,是那桐亲自提调的。

  这出戏的名目,叫作《辕门斩子带挑穆天王》,那桐指名派角⾊:谭鑫培的杨六郞;龚云甫的佘太君;贾洪林的八贤王;金秀山、郞德山的焦赞、孟良;朱素云的杨宗保;王瑶卿的穆桂英,连木瓜都派的是王长林。都道若非那桐的手面,不能聚此顶尖尖于一出戏中。因此,原来只预备了七桌席,结果加了一倍都不止。

  张之洞与袁世凯自是此会的上宾。这两个人的情中有一点相同,都不喜听戏。他人聚精会神地注视着台上,张袁两人却觉得乏味之至。袁世凯还能勉強撑持,张之洞则连坐都坐不住。但不愿扫大家的兴,也要顾到主人的面子,托词离席,在客厅休息。

  刚刚坐定,袁世凯接踵而至。张之洞是坐在一张加长的红丝绒安乐椅中间,此时⾝子略挪一挪,以示礼让。袁世凯便一面挨着他坐下,一面说道:“我样样赶不上中堂,只有不喜优孟⾐冠这一点,跟前辈相象。”

  “少小不习,无可奈何。”张之洞说:“生不逢辰,不是歌舞升平之时,遇到这样的场合,只增感慨!”

  袁世凯不知道他这话,是不是有不満于慈禧太后经常在宮中传戏之意,不敢往深里去谈,只说:“中堂伤时忧国,⽩头相公,心事谁知?”

  这是合张之洞言谈的语气,不着边际的一种恭维。那知在受者恰恰搔着庠处,半睁半闭的双眼,倏然大张“毕竟还有人识得我的苦心!慰庭,”他很认真地说:“不可与言而与之言,谓之失言;可与之言而不与之言,谓之失人!今天我可为知者道,我不想做‘小范老子’,那知竟做了范纯仁!”

  这两个人名,对袁世凯来说,比较陌生。很用心地想了一下才明⽩,似乎是西夏人,称范仲淹为“小范老子”说他“中有千万甲兵”张之洞心仪范仲淹,结果却成了专事调停刘后与宋仁宗的范纯仁,范仲淹之子。在这浓重致慨的语气中,也明明⽩⽩地道出了他的心事,志在调和两宮的歧见。

  这正是一个绝好的为蔡乃煌进言的机会。未答之前,袁世凯先摆肃然起敬的神态“中堂的苦心,真可以质诸鬼神!”

  他说:“列帝的在天之灵,一定庇佑社稷老臣!”

  张之洞感动极了,泪光闪闪地说:“慰庭,慰庭,只有你明⽩我的心事!”

  “精忠所至,自然感人。”袁世凯急转直下地说:“止庵先生,亦是当代第一等人物,可惜,这大关目上,错了一步!”

  “喔,”张之洞左右看了一下,将颗扎着小⽩辫子的脑袋歪着伸过来,含含糊糊地说:“久已想动问了!瞿止庵勾结外人,买通报馆,密谋归政,其事究有几分是真?”

  “这很难说。不过,”袁世凯亦将声音庒得极低:“西林与康、梁有往来,千真万确!康、梁固无可厚非,但就爱君而言,诚所谓‘爱之适⾜以害之’。中堂未到京以前,有一道密旨,为皇上征医,这就是爱之适⾜以害之的明证。天幸有中堂有枢,戊戌之祸,必不致复见!”

  张之洞不自觉地连连点头“如果我早⼊枢十年,岂有戊戌之祸?”他想了一下说:“慰庭,房谋杜断,你的耳目比我广,必可医我不逮。”

  “不敢!”袁世凯答说:“凡有所命,必当尽力。”

  张之洞不答,瞑目若寐,好久方睁眼问道:“弭祸以何者当先?”

  袁世凯想了一下答说:“⺟子和好!”这是合张之洞的说法,言语便更觉投机了“⺟子和好又以何者当先?”他当考‮生学‬似地问。

  “勿使慈圣有猜疑之心!”

  “如何而可致此?”

  “很容易,也很难。”袁世凯说:“容易是一句话就可以说明⽩,难是这一句话不便逢人就说。唯有付托得人,照这句话尽力去做,自可不使慈圣猜疑,⺟子和好!”“嗯,嗯,言之有味!慰庭,试言其详。”

  “是!”袁世凯挪一挪⾝子,向张之洞耳语:“康、梁借保皇为名,在海外招摇,康有为自命‘圣人’,而形同盗跖,到处敛财,⼊私囊。皇上为此辈所愚,以致落到今⽇。不过事成过去,慈圣已不会把这笔帐记在皇上头上,但如西林之流,勾结康、梁,想利用皇上,逞其覆雨翻云的伎俩,慈圣对皇上就不能没有戒心!所以归结底一句话,保护圣躬唯在约束西林的妄行蠢动。西林以在野之⾝,逗留‮海上‬不去,必得有妥当可靠的人看住他不可!倘有危及圣躬的举动,能在期前密报,那时请中堂作主,或者勒令回籍,或者派人警告,断然庒制始得弭大祸于无形!”

  “⾼明之至!”张之洞说:“即我设谋,亦无以加君之上。

  只是这个妥当可靠的人,倒不易罗致。”

  “现成有人!”

  “喔!”张之洞侧脸问道:“那位?”

  “蔡伯浩。”袁世凯说:“让蔡伯浩回任,唯公一言为断。”张之洞象受了催眠似的,应声答道:“好!让蔡伯浩回任。” Www.NiLxS.CoM
上一章   慈禧全传   下一章 ( → )
免费小说《慈禧全传》是一本完本历史小说,完结小说慈禧全传TXT下载的所有章节均为网友更新,与免费小说网(www.nilxs.com)立场无关,更多类似慈禧全传的免费历史小说,请关注逆流小说网的“完结历史小说”专栏或全本小说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