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全传 第六九章
逆流小说网
逆流小说网 玄幻小说 武侠小说 仙侠小说 都市小说 言情小说 校园小说 历史小说 军事小说 网游小说 竞技小说 穿越小说 耽美小说 灵异小说 同人小说
全本的小说 天堕武林 夺命柔情 滛虐江湖 催眠传奇 露水姻缘 社团奇遇 佛洛伊德 综合其它 热门小说 总裁小说 乡村小说 科幻小说 架空小说 重生小说
小说排行榜 紫烟蒾情 宝贝记事 蔷薇妖娆 失纵蒾卻 时空浪族 段家女将 剑荡天下 成田离婚 悖伦孽恋 女校老师 短篇文学 推理小说 官场小说 经典名著
逆流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慈禧全传  作者:高阳 书号:39770 更新时间:2017/9/7 
第六九章
    十二月十五,正当一场大雪以后,半夜里噤城之中起火,地点是在太和殿前的太和门。

  太和门九楹三门,一⽔环萦,上跨石梁五道,就是金⽔河与金⽔桥。门內东西庑各三十二楹,回廊相接,除了体仁阁与宏义阁以外,便是內务府的银库、⾐库、缎库、⽪库、茶库及武备院贮蔵毡毯鞍甲之处。起火就在茶库,很快地延烧到了太和门西的贞顺门。

  大內有灾,百官都须奔救,一时九城车马,破雪而来。外城的“⽔火会”一批接一批,鸣锣而至。门外虽有现成的金⽔河,但为坚冰所封,费了好大的劲,才凿开一尺厚的冰,而河底的⽔只有数寸,毫不得力,只有坐视烈焰飞腾,由西而东,烧到太和门,再烧到昭德门。重檐⾼耸,石栏缭折的太和门,四面是火,只听哔哔剥剥地爆响不断,眼看着画栋雕梁,霎时间都化为灰烬,急得內务府大臣福锟,只不断地顿⾜大喊:“断火路,断火路!”

  于是救火的护军,找到工匠,冒着炽烈的火势拆掉昭德门东的两间屋子。屋子大梁凌空而坠,伤了十几个人,不过火势终于不致漫延了。在场的王公大臣,相顾息,总算可以松一口气。

  就这时有两乘轿子,飞奔而至,轿前有“顶马”开路。到太和门前,轿子停下,一先一后出来两个人,须眉皆⽩,前面是恭王,后面是宝鋆。

  所有的王公大臣,一齐上前接,恭王‮头摇‬叹息:“惊心动魄,奈何,奈何?”

  “这场火来得太不巧了!”宝鋆接口说道“一开年就是大婚盛典,天子正衙的太和门,烧成这个样子,太难看了。”

  这一说提醒了大家,相顾忧急,竟忘了还在救火,谈起如何从速修复太和门的善后事宜?这样的大工,光是勘估议价、鸠工集材就非数月不办,如今只有四十天的工夫,看来纵有鬼斧神工,亦难如愿。

  外廷计无所出,深宮更为系念。慈禧太后从半夜里惊醒以后,一直到下午两点钟,得报火路已断,不至于再蔓延,方始松了口气。

  这是件太糟心的事。唯一的安慰是,听说王公大臣,包括恭王及所有请假不上朝的大员,无不亲到火场救灾,能急君⽗之难,都算是有良心的。其次是內外城的“⽔火会”、步军统领衙门、神机营、顺天府、大兴、宛平两县的兵丁差役,亦很出力。慈禧太后特别传旨,发內帑犒赏,兵丁伕役,每人二两,受伤的每人十两。因此,皇太后仁慈的颂扬,倒是传遍了太和门內外。

  其次就要查问起火的原因了。这场火起得很奇怪,值班的护军,在贞庆门东值宿之处烤火,半夜里,星星一火,窜⼊柱子的蛀孔中。太和门重修在康熙三十四年,将近两百年的木柱,不但风燥无比,而且柱中也蛀得空了,所以一点火星,酿成大患。先是闷在柱子中烧,等到发觉,已无法灌救。当然,典守者不得辞其咎,值班的章京及护军,拿刑部严办,不在话下。

  但是,就拿失职的护军砍脑袋,亦无补于这一场火所带来的损失与烦恼。慈禧太后也跟外廷的王公大臣一样,着急的是大婚期近,如何能将太和门赶快修起来?纵不能尽复旧观,至少也要将火灾的遗迹掩饰得不刺眼才好。

  善于窥探意旨的李莲英,无须慈禧太后开口,就先已想到她必以此为忧,早就问过立山,得到了相当満意的答复,随即奏报:“老佛爷别为这个心烦。到时候准有照式照样的一座太和门。”

  “你又胡说了。”慈禧太后嗔道:“简直就是说梦话。”

  “奴才那敢撒谎?老佛爷倒想想,去年上西陵,一路的行宮,都修得四⽩落地,跟新的一样,那不都是赶出来的吗?”

  “啊!”慈禧太后想起来了“是找裱糊匠搭一座太和门?”

  “是!奴才说呢,那里有瞒得过老佛爷的事?”李莲英说“这要找搭棚匠、裱糊匠、扎彩匠,他们有法子,能搭出一座太和门来。”

  “行吗?”慈禧太后还有些疑惑。

  “行!”李莲英斩钉截铁地答道:“奴才问过立山了,他说一定行!这是多大的事,他没有把握就敢说満话了?老佛爷等着瞧吧,到了大喜的⽇子,准有一座看不出假来的太和门。”

  是这样斩钉截铁的答复,慈禧太后不能不信。不过这也只是消灭了她心头重重忧虑的若⼲分之一,更大更多的烦恼,即将接二连三地到来。她一想起来就揪心,真怕去触动这方面的思绪,然而她到底是经过无数大风大浪的,深知躲避不了的烦恼,只有昂起头来硬顶,所以咬一咬牙,决定自己先作打算。

  打算未定以前,先要有一番了解“外头有什么话?”她问李莲英“你总听到了,别瞒我!”

  李莲英也跟慈禧太后同样地烦恼,同样地担心,所不同的是,他多一分希冀之心,总觉得慈禧太后必能从容应付,大事化小,小事化无。所以此时看到她是有担当的态度,心头先已感到安慰。

  不过,回奏的措词,却须谨慎,既不宜隐瞒真相,也不宜添枝加叶,免得怒了慈禧太后。有此理解,说话就慢了“总怨这场火不巧!”他说“人心本来就有点儿浮动,这场火一起,好象更有话说了。”

  “说什么?”慈禧太后问:“说我不该在颐和园装电灯,西苑不该修铁路?”

  “西苑修铁路,他们倒不敢管,天津到通州的铁路,都说不该修。”李莲英说“有句话,怕老佛爷听了生气,奴才不敢说。”

  “不要紧,你说好了!”

  “说这场火是,是天怒。”

  慈禧太后明⽩,这是半句话,原来那句话,必是由人怨起天怒,太和门之灾,是天意示警。这句话听来当然刺耳,可是也无须生气。

  “还有呢?”

  “还有…,”李莲英觉得有句话瞒不得“说是这两年花费太多了。”

  慈禧太后默然。平心静气地想一想,修三海、修颐和园、大婚,再加上兴办海军,花费是忒多了一些,如今重修太和门,又得几十万银子,看来非得收敛不可了。

  不过,可怪的是李莲英居然也这样说,虽是转述他人的话,却不妨看作他自己亦有此想法。这倒不能不问一问:“你说呢?是不是多了一点儿?”

  李莲英原是一种试探。两大工程,加上总司大婚传办事件这个差使,他也“搂”得很不少了。盈満之惧,时刻萦心,此时特地要试探慈禧太后的意思,果然有收敛之想,也是惜福之道。只不防她有此反问,倒觉得难以回答。

  这时候不容他犹豫,更不能惹恼慈禧太后,唯有先作违心之论“其实也不能算多。”他说“只为几件大事搁在一起办,就显得花的钱多了。”

  这两句话在慈禧太后觉得很实在“说得不错。”她毫不考虑地表示“先缓一缓吧!等缓过气来再说。”

  “是!”李莲英答道:“老佛爷圣明。”

  “你说给立山,看颐和园未完的工程,有什么可以暂缓的?让他写个说帖来我看。”慈禧太后又问:“皇帝呢?你听他说了什么没有?”

  皇帝只说过一句话。“早就知道要出事!”此外便只是两副面孔,在慈禧太后面前,勉強装出豁达的神情,背转⾝立刻就是沉抑郁的脸⾊,而且不断地吁气,仿佛撑塞腹,有数不清、理不完的积郁似的。

  那另一副面孔,慈禧太后看不到,而李莲英是看得到的。可是,他不敢告诉慈禧太后,并且还严厉告诫他所管得到的太监,包括“二总管”崔⽟贵在內,不准到“老佛爷”面前搬弄口⾆,否则重责不饶。因为他看得很清楚,宮中从“东佛爷”暴崩以后,便是“西佛爷”唯我独尊的局面。维持这个局面最要紧的一件事,便是安静。倘或无事生非,放着好好的⽇子不过,搞得⽝不宁,那不仅是极傻之事,简直就是不可饶恕的罪过。

  就因为他是持着这样的想法,所以也跟荣寿公主一样,无形中处处卫护着皇帝,这时当然不肯说实话。但如说皇帝一无表示,慈禧太后也未必会信。皇帝亲政在即,每天批阅章奏,要拿出办法来禀命而行,然则对当前这一连串拂逆,岂能默无一言?

  李莲英只有拣能说的说。能说的是‮家国‬政事,不能说的是慈禧太后的为了她自己享乐的一切作为,秉持此一宗旨,他这样答说:“万岁爷仿佛对修天津到通州的铁路,不以为然。”

  “喔,”慈禧太后很注意地“他怎么说?”

  “奴才也不十分清楚。看意思是觉得北洋衙门管的事儿太多。”

  “修铁路是七爷上的折子。”

  慈禧太后这话的意思,一下子不容易明⽩。李莲英听到“七爷”跟“万岁爷”连在一起的事,总是特别小心,想了一下答道:“万岁爷只听老佛爷的话,七爷上折子,也得看他说得对不对?说得不对,万岁爷不一样儿的驳回吗?”

  慈禧太后不即答言,脸上却是欣慰的神情,好半天,才点点头说:“他能这么想,心里总算明⽩。往后有他的好处。”

  慈禧太后意料中的事,果然发生了。言路上接二连三有折子,山西道监察御史屠仁守、户科给事中洪良品,都有极其率直的奏谏。此外翰林与上书院的师傅,亦都说了话,而且除津通铁路以外,也隐隐然提到兴修颐和园的不⾜为训。这些折子先由皇帝阅看,看一个,赞一个,然而在慈禧太后面前,他却噤若寒蝉,什么话也不敢说。

  慈禧太后也知众怒难犯。好在心里已早有打算,召见军机,接连颁了两道懿旨,一道是就太和门灾,有所晓谕,她承认这是天意示警,应该“寅畏天威”而在深宮修省以外,也勉励“大小臣工,精⽩一心”

  另一道懿旨,是据立山的说帖,决定颐和园的工程,缩减范围,除了正路及佛殿以外,其余的一切,全部停工。当然,正路及佛殿这两个主要部分的工程,究有多大的范围,并未明言。

  这两道上谕,是慈禧太后为自己稳一稳脚步,却不能弥补清议对醇王和李鸿章的不満。只是抗章搏击,也还有分寸,不过看起来对事不对人,其实是既对事亦对人,因而醇王的精神又坏了。

  皇帝也觉得修津通铁路一事,不能只是将原折议,迹近拖延,所以悄悄向翁同龢问计。

  “师傅,”他说“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如今该有个决断,自然是以公意为断。可是公意又在那里?老百姓的话,从那里去听?”

  “民间疾苦,不易上闻。”翁同龢答道“臣亦只是听闻而已。”

  “你听到些什么?”

  “传言津通百姓,呈诉通永道衙门者,不下二三百起,该管衙门不理。向总督衙门申诉,因为是奏定‮理办‬的案子,不肯据情⼊告。据说百姓都含泪而去。”

  “岂有此理!只怕李鸿章也不知道这些情形,是他下面的人瞒着他。不然,李鸿章也不能置之不理。”

  皇帝太天真了,竟当李鸿章是汤斌、于成龙之流的好督抚。翁同龢不便直言,然而也不能附和,唯有保持沉默。

  “怎么?”皇帝醒悟了“李鸿章是知道的?”

  “李鸿章不是懒于理政的人。”

  这句话就尽在不言中,皇帝黯然‮头摇‬,然后又问:“你知道不知道,百姓的诉状中是怎么说?”

  “无非庐舍坟墓,迁徙为难。子孙见祖⽗的朽骨,岂有不伤心之理?就算公家给价,其心亦必不甘。”翁同龢又说:

  “有人引用圣祖仁皇帝的上谕…。”

  一提到康熙,皇帝赶紧起⾝,翁同龢自然站起得更快“那时的上谕怎么说?”皇帝问。

  “容臣检来呈阅。”

  检来一本《十朝圣谕》,翻开康熙一朝,有关河工的谕旨,其中有一条是:“所立标竿多有在坟上者,若依所立标竿开河,不独坏民田庐,甚至毁民坟冢。朕惟恐一夫不获其所,时存己饥己溺之心,何忍发此无数枯骨?”

  “圣祖之为圣,仁皇帝之为仁,即此可知!”翁同龢忽然动了“转眼就是归政大典,皇上履端肇始,而盈廷多风议之辞,近郊有怨咨之口,诚恐有累圣德,更恐埋没皇太后多少年持的苦心,实在不妥。”

  “师傅,”皇帝立即接口“你何不也上一个折子?”

  翁同龢这下才发觉“言多必失”惹出⿇烦来了。可是此时此地,不容他退缩,只能答应:“是!臣想跟毓庆宮行走诸臣,联衔上奏。”

  “好!你快办去吧。”

  翁同龢下了书房,立刻草拟奏稿。以他的见识、文采,象这样的奏折,原可一挥而就,结果费了一个下午才能脫稿,因为顾虑太多,不能不仔细推敲。

  当天便将毓庆宮行走的另外两位大臣请了来,一个是兵部侍郞,也是状元出⾝的孙家鼐;另外一个是吏部侍郞松溎,他是正蓝旗人,进士出⾝,但教皇帝读“清文”在毓庆宮的⾝分就差了,只是所谓“谙达”向来师傅们有什么公折,谙达是不列衔的,翁同龢为了壮声势,所以将他亦算上一个。

  折柬相邀,专车奉迓,孙、松二人一到,翁同龢拿出折底来“请教”看上面写的是:

  “查泰西之法,电线与铁路相为表里,电线既行,铁路势必可举办,然此法试行于边地,而不适行于腹地。边地有运兴之利,无扰民之害。腹地则坏田庐、平坟墓,民间哗然。未收其利,先见其害矣。

  今闻由天津至通州拟开铁路一道。查天津距通州二百余里,其中庐舍相望,桑⿇被野,⽔路则舟者数万人,陆路则驱车者数百辈,以及村酤、旅店、负贩为活者更不知凡几?

  铁路一开,本业损失,其不流而为盗者几希!

  近来外间议论,无不以此事为可虑。臣等伏思皇太后、皇上勤恤民隐,无微不至。偶遇四方⽔旱,发帑赈济,唯恐一夫之失所,岂有咫尺畿疆,而肯使小民穷而无告乎?况明舂恭逢归政盛典,皇上履端肇始,而盈廷多风议之辞,近郊有怨咨之口,似非所以光昭圣治,慰安元元也。

  夫稽疑以卜,众论为先,为政以顺民心为要。津通铁路,宜暂缓办,俟边远通行,民间习见,然后斟酌形势,徐议及此,庶事有序,而患不生。”

  松溎先看,看完递给孙家鼐,等他亦看完了,方始征询意见:“如何?”

  “比上斋诸公的公折,缓和得多了。”

  “不但语气缓和,持论亦平正通达。我谨附骥尾。”

  松溎说完,提笔在后面署了名,孙家鼐亦然如此。这在翁同龢自是一大安慰,也有些得意,觉得推敲的苦心,毕竟没有⽩费。

  处理了自己的事,要问问旁人的态度“上斋诸公的公折,怎么说法?”他问。

  “上斋”就是上书房的简称。在上书房行走,亦称为“师傅”但因为教皇子而非皇帝,所以地位、恩遇,都不及皇帝的“师傅”但上书房的人多,加以是协办大学士恩承与吏部尚书徐桐任“总师傅”在这两位卫道之士支持之下,上书房的公折,措词就严峻得多了,语气中明攻李鸿章,暗责醇王。恩承和徐桐虽以地位与翰林悬殊,不便列名上折,却以‮人私‬⾝分写了信给醇王。当然,词气恭顺而论事切,使得醇王大为不悦。

  翁同龢是醇王很看重的人,平时礼遇甚周,就仿佛汉人书香世家敬重西席那样。因此,对于醇王在病中遭遇这种为清议所不容的拂逆之事,他自然觉得难过,同时也有许多感慨和惋惜。

  “醇邸完全是替人受过。”翁同龢还有许多话,到喉又止,只付之喟然长叹。

  孙家鼐了解他的意思,却不肯接口,松溎的子比较直,立即说道:“替人受过,也要看值不值?替李鸿章受过不值,替皇太后受过就值得。”

  修三海,修颐和园,昆明湖设小火轮,装设电灯,以及紫光阁畔建造铁路,凡此为清议所痛心疾首的花样,说到头来都怪在醇王头上。不是说他‘逢君之恶”而是本乎舂秋贤者之意,认为他不能据理力谏,未免过于软弱。就这一点上,恭王与他的贤愚便极分明,这几乎已成定评。

  然而翁同龢却比较能体谅醇王的苦衷“醇邸的处境甚难。”他说“要避擅专的嫌疑,就不能不唯命是从,千错万错…,唉!”他又不肯说下去了。

  “千错万错,错在不甘寂寞。”松溎说得很率直“如果不是他静极思动,就不会有恭王被逐,军机全班尽撤的大政嘲。

  到今天,安富尊荣,优游岁月,何来如许烦恼?”

  话说得太深了,翁同龢与孙家鼐都不肯再往下谈。做主人的置酒款客,取出珍蔵的书画碑帖来展玩品评,而松溎对此道的兴致不⾼,所以谈来谈去又谈到时事了。

  几杯佳酿下肚,松溎趁着酒兴,越发放言无忌“今上的福分,恐还不如穆宗。”他说“就拿立后来说,当年穆宗远离中宮,是有使然,加以宮闱中有‘大力’⼲预,以致有后来的弥天巨祸。然而穆宗与嘉顺皇后之间,相敬如宾,琴瑟调谐,至少也是一种福分。今上呢,方家园的皇后,未曾⼊宮,只怕就注定了是怨偶…。”

  “寿泉!”翁同龢唤着他的别号,打断他的话说:“酒多了。”

  “我不是醉话,是实话。外面有人说,皇后的福分,也只怕有限。试看,册立未几,有太和门的奇灾,这就象民间新妇妨夫家那样,不是好征兆。”

  “偶然之事,无须穿凿。寿泉,来,来,请!这松花江的⽩鱼,来之不易,别辜负了口福。”

  孙家鼐以他语,松溎却越说越起劲:“今上实在是天下第一苦人,五伦之中,仅剩得一伦,你想,可怜不可怜?”

  “仅剩得一伦!”翁同龢不由得要问“是那一伦?”

  “就那一伦,也还得看将来。”松槻说道“‘⽗子’一伦,在皇上最苦,这不用说;虽有‘兄弟’,并无手⾜之亲,这一伦虽有似无;做皇帝的没有‘朋友’,更何须说;‘夫妇’一伦,眼看也是有名无实的了。”

  话是有些过甚其词,但大致与实情不差,尤其是⽗子一伦,在皇帝是隐痛。所以翁、孙二人,默然无言,静听松溎再往下谈。

  “今上只剩下君臣一伦了。五伦的君臣,原非为君立论,圣人垂教,重在勉事君者以谨守臣道。为人臣者,能得君之专,言听计从,如昭烈帝之与武侯,所谓如鱼得⽔,亦是人生难得的际遇,即使其他四伦不⾜“亦可以稍得弥补。”松溎略停一下又说:“我在想,今上实在是虽君亦臣,慈禧太后虽⺟亦⽗,⺟子实同君臣。归政以后,而慈禧太后果然能完全放手,以万寿山⾊、昆明湖光自娱,优游颐养不顾政务,那么今上的君臣一伦,总算是占到了。然而,今⽇之下,亦还言之过早。”

  这段话说得很深,翁同龢与孙家鼐,都在心里佩服,只是表面上却不能承认他所析之理。而翁同龢又有进一步但相反的看法。

  “君则君,臣则臣。纵如所言,我辈能谨守臣道,善尽辅佐,让皇上能畅行大志,这才算是全了君臣一伦。”

  “说得是!”松溎看着孙家鼐说:我辈亦唯有以此上慰圣心了。”

  一开了年,局势外弛內张。从表面上看,大婚费用一千多万,带来了很兴旺的市面,诸工百作,直接间接都沾着光,无不笑逐颜开。加以这年本是己丑会试正科,各省举子为了顺便瞻仰大婚盛典,多提早在年內到京。又因为明年还有恩科,如果本年场中不利,不妨留在京里用功,免得往返跋涉,所以都带⾜了盘,而且大都怀着得乐且乐,先敞开来花一花再说的念头,使得客栈酒楼、戏园馆,买卖更盛,纸醉金,好一片升平气象。

  暗地里却有许多令有心人不安的情势存在。正象新扎制的太和门那样,俨然画栋雕梁,几乎可以真,而外強中⼲,內里朽木烂纸一团糟。一个月以前,反对修建津通铁路的十几道奏折,都为海军衙门庒了下来,一班看得透、想得深的清刚耿直之士,便计议着要用釜底菗薪的治本之计。

  其中最认真的就是山西道监察御史屠仁守。他是湖北孝感人,同治十三年的翰林,由编修转御史,风骨棱棱,是清流中的后起之秀。他对于醇王一系,千方百计攻击恭王,以及创立海军衙门,侵夺军机处与总理衙门的职权,形成政出多门的混现象,深恶痛绝。所以凡是醇王及海军衙门的敝政,如变相卖官鬻爵的“海军报效”等等,无不大肆抨击。

  反对津通铁路的修建,屠仁守的态度极其坚决。这个把月以来,他一直在盘算,此事是李鸿章所主张,而恃醇王为护符。不去醇王,不能攻李鸿章,所以釜底菗薪之道,即在攻掉醇王。

  就在这时候,海军衙门与军机处奉旨妥议群臣奏请停办津通铁路一案,有了初步结果。由醇王与礼王世铎联衔复奏的折子,洋洋数千言,将言官、翰林、部院大臣所上的七个折子,驳得体无完肤,最后的结论是:“言者之论铁路,乃云:‘即使利多弊少,亦当立予停止。’此臣等所甚不解也。现当大婚,归政举行在即,礼仪繁重,诸赖慈虑亲裁。臣等以本分应办之事,若然局外浮议,屡事牴牾,哓哓不已,以致重烦披阅,实非下悃所安,而关系军国要务,又不敢为众咻牵制,遽萌退诿之志。惟有将臣等所见所闻,确切可查之事,据实胪陈,伏乞圣鉴。至于事关创办,本属不厌求详,然局外浮议,恒多失实。查防务以沿江沿海最为吃紧,各该将军督抚,利害躬亲,讲求切实,可否将臣等此奏,并廷臣各原奏,发各该将军督抚,按切时势,各抒所见,再行详议以闻。届时仰禀圣慈,折衷定议,尤为审慎周妥。”

  这一复奏,对反对之词,用“哓哓不已”、“众咻”、“局外浮议”的字样,措词很不客气,而懿旨却认为“所陈各节,辩驳精神,敷陈剀切;其于条陈各折內似是而非之论,实能剖析无遗。”袒护之意,十分明显。当然也接纳了醇王的建议,分饬沿海沿江各省督抚“迅速复奏,用备采择”

  “明发上谕”一经传市,促成了屠仁守的决心,一共拟了三个奏折,去跟盛昱商酌。他的第一个折子上说:“归政伊迩,时事方殷,请明降懿旨,依⾼宗训政往事,凡部院题本,寻常奏事如常例,外省密折,廷臣封奏仍书‘皇太后圣鉴’字样,恳恩披览,然后施行。”

  盛昱骇然“梅君,”他掩纸问道:“这是请皇太后当太上皇,比垂帘的权宜之举,更进一层。倘或见听,你考虑过后果没有?”

  “自然考虑过,深切考虑过。两害相权取其轻,与其让醇王把持朝政,不如请皇太后当太上皇。”

  “此话怎讲?”

  “试看妥议铁路一折,明明里应外合的把持之局已应,归政之后,醇王若有陈述,可以单衔共奏,径达深宮,这是挟太后以令皇帝。而下面呢,礼王唯命是听,只看这个折子,醇、礼两王复奏,而军机承旨拟上谕,完全照醇王的意思行事。如今虽各省督抚妥议具奏,又有谁不敢仰承鼻息,而独持异议?皇太后、军机、督抚,都在醇王利用‮布摆‬之下,皇上将来的处境如何?不问可知!”

  “见得是,见得是!”盛昱恍然大悟“你的意思是,不让皇太后偏听。”

  “正是!”屠仁守答道:“虽然归政,皇上仁孝,有大事自然仍旧禀命而行,而皇太后将来的见闻,一定不如目前,凡事都听了醇王的先⼊之言,其弊何可胜言?皇太后毕竟是女中丈夫,精明強⼲,能广访博闻,圣衷自有权衡。无论如何比庸愔的醇王隐在幕后,把持朝政要好得太多。”

  不过,这个奏折,其实只是一个引子,倘或采纳,屠仁守便等于建了拥立的大功,慈禧太后当然另眼相看。退一步说,至少可以证明他的话说对了路,赓续建言,便有力量了。

  于是他要上第二个折子,也就是屠仁守全力以赴,力求实现的主张:醇王以皇帝本生⽗之尊,决不宜再与闻政事。然后还有第三个折子,继王先谦、朱一新之后,专攻李莲英。

  盛昱觉得他的步骤定得不错,大为赞成,而且作了承诺,只要第一个折子有了效验,上第二个折子时,他必定助以一臂。即令自己不便出面,亦必邀约些人,同声响应,壮大声势。

  各衙门正月二十一开印,屠仁守抢先递了他的第一个折子。送达御前,皇帝困惑之至,不知道他的用意何在?想来想去,不敢擅作主张,亲手封⼊⻩匣,派太监立刻送到储秀宮。

  一看是屠仁守的职衔,慈禧太后先就有反感,他奏谏省兴作、节游观的折子,已经不少“留中”以后,专门存贮在一处,打算找个机会,跟他算总帐。所以看到折面,以为又是那一套专会扫兴的不中听的话,那知竟不是这么回事!这一下,使得她的困惑比皇帝更深。

  “看来倒是忠心耿耿?”慈禧太后自语着,弄不清屠仁守是好意还是恶意?

  如果是好意,此人不象是肯作这种主张的人,如果是恶意,他的作用何在?慈禧太后不相信屠仁守是好意,只往坏处去想,终于自以为想明⽩了。

  “可恶!”她拍着桌子生气“居然敢这样来试我!”

  于是她派人将皇帝找了来,问道:“你见了这个折子没有?”

  “看过了。”皇帝答道:“屠仁守所奏,原是正办。”

  慈禧太后心里在想,皇帝莫非是违心之论?当然,这不便问他,只冷笑着说:“难道连你都不知道我的苦心?出尔反尔,让天下后世,把我看成怎么样的人?”

  这话责备得很重,皇帝十分惶恐,低着头不敢作声。

  “这件事关系甚重。”慈禧太后断然决然地说:“屠仁守该罚。”

  “他,”皇帝为屠仁守乞情“他的奏折一向言过其实。皇额娘不理他吧!”

  “这样的大事,怎么能不理?如果不理,仿佛显得他的话说得有道理似的。以前的折子,或者言过其实,不理他也就算了,这一次可不行!”慈禧太后又说“你也得替我表⽩、表⽩我的苦心。”

  这话说得更重了,皇帝唯有连连应声:“儿子听吩咐。”

  “且先见了军机再说。”

  召见军机,发下原折,礼王世铎茫然不知所措。孙毓汶在这些事上面最机警,心知其中必有缘故,所以格外注意慈禧太后的态度。

  “垂帘本来是万不得已的事,我早就想把这副千斤重担卸下来了。”慈禧太后动的情绪,渐趋平静,所以语气变得相当缓和,但却十分坚定“到今天还有人不明⽩我的苦心,这该怎么说?”

  “垂帘跟⾼宗纯皇帝的训政不同。”世铎答道:“屠仁守拿这两件事搁在一块来议论,是错了。”

  “大错特错!”慈禧太后说道:“这两年的言路上,还算安分,如今屠仁守胡言语,这个例子开不得!我不愿意处分言官,可是这件事关系太大,要部!”

  慈禧太后问道:“皇帝,你说呢?”

  皇帝站起⾝来,答应一声:“是!”然后吩咐世铎:“你们禀承懿旨去拟上谕来看。”

  于是世铎示意孙毓汶先退出殿去,向“达拉密”述旨拟稿。慈禧太后便提到两度垂帘以来,种种惊疑危难的事件,如何苦心应付,最后很郑重地宣示:“二十多年当中,很有些人出了力,他们是为‮家国‬,可也是帮了我的忙。如今我可以说是功成⾝退了,对帮过我忙的人,该有个代。皇帝,你说是不是?”

  “是!”皇帝建议:“可以开单子,请懿旨褒奖。”

  “说得不错!世铎,你们开单子来看。第一个是醇亲王。”

  “是。”

  “恭亲王实在也出过力。”慈禧太后说“从咸丰十一年冬天到现在的军机大臣,都开上去。现任的在前,以前的在后。

  还有僧格林沁。”

  “是!”世铎问道:“王公贝勒,是不是另开一张单子?”

  “要有功的才开。王公贝勒,等皇帝大婚以后,另外加恩。”

  于是世铎回到军机处,与同僚商议着,一共开了九张单子,最少的三张都只有一个人,一张上面是醇王;另一张上面是头品顶戴赏花翎的总税务司赫德;再有一张是僧王。此外六张是:现任及前任军机大臣;现任及前任军机章京;各国驻京使臣;殉难的将帅及一二品大员;现任各省封疆大吏;以及下世的大学士、督抚、将帅。总数不下三百人之多,生者加官晋爵,颁赐珍物,逝者赐祭一坛,或建专祠。覃恩普施,泽及枯骨。

  在这些恩旨的对照之下,屠仁守所得到的“为逞臆妄言,紊成法者戒”“开去御史,部议处,原折着掷还”的处分,格外显得令人瞩目。所以在第二天一早,当他捧着被“掷还”的原折出宮门时,已有好些慰问的人在守候着了。

  这一慰问,都是泛泛其词,大家只觉得他向有耿直的名声,不愧铁面御史的美称,而上折言事,招致严谴,应该寄以同情。但细细考究,竟不知因何而应慰问?劝皇太后学太上皇,不是一件好事,值得慰问吗?当然不值,而且反应该说他咎由自取。只是以屠仁守的为人,决不肯阿附依违,或者有意搏击,象张之洞、张佩纶当年那样,建言的作用在猎官。因此,情比较深的朋友,便要率直相问:何故出此?

  屠仁守被不过,同时觉得所谋不成,开去御史职务,就不能再上折建言,等于事过境迁,谈谈不妨。因而将其中的原委曲折,细细诉诸于几位至之前。并一再叮嘱:不⾜为外人道。

  那知道底蕴还是怈漏了,有人将屠仁守的秘密,悄悄告诉了新升任刑部尚书的孙毓汶。他想起前一天慈禧太后召见翁同龢时,曾表示屠仁守虽然妄言政,却不失为台谏中的贤者,看样子老太后有回心转意的模样,对屠仁守的观感果真有了改变,却是一种隐忧。

  因此,孙毓汶特地去见醇王,屏人密谈,决定下辣手将屠仁守逐出京城。不过此案由吏部主办,目前还不能运用军机的职权⼲预,只有静候“部议处”的复奏到达,再作道理。

  吏部主办此案的是考功司郞中钰麟与主事卢昌诒。处分言官,事不常有,律例中无明文可查,研究了好些时候,认为只有比照“违制律”议处。

  “违制”的处分,有轻有重,由罚薪到⾰职不等。而论情课罪,屠仁守的情形,竟似求荣反辱,究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处分。但特旨议事件,又不便拟得过轻,斟酌再三,拟了个“⾰职留任”的处分。

  抱牍上堂,这天是尚书徐桐、锡珍与左侍郞松溎在衙门里,长揖参谒以后,钰麟说明原委,静候示下。

  徐桐本来是附醇王的,因为醇王忽然由守旧卫道一变而为与恭王一样,好谈洋务,颇有深恶痛绝之感,所以知道了屠仁守崇太后的本意在黜醇王,便觉得应该保全。锡珍是长厚君子,认为这样的处分亦够重了,表示同意。不过尚书与侍郞同为堂官,还需要问一问松溎的意思。

  松溎很耿直“照我看,似乎不应该处分,”他说“屠某亦是一片好意。如果建议太后训政应该⾰职,那么,倘有人说,皇上早已成年,太后何不早⽇归政?这又该怎么样?该奖励吗?”

  “说得是。”锡珍点点头“大婚、归政两大盛典,喜气同沾,似乎对屠某不宜作过分之举。”

  “那就这样吧,‘⾰职留任’!不过,他已经开去御史,何职可⾰?”徐桐问钰麟“这有说法没有?”

  “屠仁守开去御史,应该另案‮理办‬。开去职务,不是免官,自然要另外调补对品的官职,即以调职之⽇,为⾰职留任之⽇。”

  “噢!噢!”徐桐又问:“将来调什么官?”

  “自然是调部属,不可能再回翰林院的。”

  “好吧!将来替他找个好缺。拿稿来!”

  徐桐、锡珍、松溎依次画了行,另外还有三位侍郞也应该画稿,不过可以补办手续。钦命要件,当⽇便办稿复奏。

  慈禧太后正忙着大婚的喜事,而且复奏的辞句含混,不暇细辨,便发军机‮理办‬。原奏到了孙毓汶手里,立刻就看出了其中的深意。

  于是他提笔拟了一个奏片:“查屠仁守开去御史,部议处,经部复奏:‘比照违制律,议以⾰职留任,惟现已开缺,应于补官⽇‮理办‬。’又奏:‘屠仁守开去御史一节,另行‮理办‬。’究竟作何‮理办‬?议以补官⽇⾰职留任,系补何官?均所不知。

  拟请旨着吏部明⽩回奏。”

  写完以后,孙毓汶自己先在最后具名,然后送许庚⾝、张之万、额勒和布,一直到军机领班的礼王世铎,一一列衔,方能呈上御前,可是除他自己以外,第一关就未能通过。

  “莱山,”许庚⾝轻声说道“得饶人处且饶人,不为已甚吧!而且,皇后的嫁妆亦快进宮了,上上下下,喜气洋洋,何必杀风景?”

  “我与屠梅君无怨无仇,何必跟他过不去。是‘这个’的意思。”孙毓汶做了个“七”的手势。

  “那么,庒一庒总不要紧。过了好⽇再递。”

  “这倒可以。”孙毓汶说“你先列衔。”

  许庚⾝无奈,只好写下名字。军机处差不多就是他们两人,禀承醇王的意思在主持一切,张之万随波逐流,额勒和布沉默寡言,世铎全无主张,都是问都不问,便书名同意。

  这天是正月二十四,一早有极好的太,万人空巷在旭⽇中看皇后的妆奁,总计两百抬,分两天进宮。由东城方家园迤逦而至,进东华门、协和门、后左门,抬⼊乾清宮。同时,瑾嫔与珍嫔亦有妆奁,数目不及皇后之多,也不能由正面进宮,是从神武门抬到东六宮安置。

  两家妆奁,从上午八点钟开始,到下午两点钟方始发完,天气就在这时候突变,浓云密布,到晚来竟飘起雪来了。

  这是件杀风景的事,且不说二十七大婚正⽇如何,起码第二天发第二批妆奁,雨雪载途,就有许多不便。两家执事的人,连夜备办油布,将待发的妆奁,遮得严严密密。这一来就如“锦⾐夜行”看不到什么了,而且也不见得会有多少人冒着风雪出来看热闹。多少天的辛劳,期待着这两天的荣耀,作为补偿,不想一半落空,桂祥大为丧气。

  “真没意思!”他向他夫人说“看是出了一位皇后,备办嫁妆,就倾了我的家。这还不说,倾家产能挣个面子,也还罢了,偏偏又是这样的天气!”

  “这怕什么?”桂祥夫人说“好事多磨,倒是这样子好。”

  “好?”桂祥冷笑“好什么?眼看就要归政了,你以为皇上会有多少恩典到咱们家?”

  “不管怎么样,你总是承恩公,前两天又有懿旨,以侍郞候补。宮里有皇太后,外面有七爷,还怕少了你的官做。就怕你丢不下这杆烟,再好的差使,也是⽩搭。”

  “算了,算了!我真不想当什么承恩公。你看崇文山…。”‘咄!”桂祥夫人抢着打断“越说越好了,怎么拿这个倒霉鬼来比你自己?也不嫌忌讳!”

  桂祥将头一缩,烟⼊口,呑云吐雾,百事不问。桂祥夫人看夫婿如此,实在有些伤心,也有些担心:二月初五,皇帝赐宴后家,百官奉陪,桂祥没有做过大官,也没有经过大场面,到了那天,⾼踞东面首座,位在大学士之上,为殿內殿外所一致瞩目。看他这委琐的形容,到那时候会不会失仪,闹出离奇的笑话来?实在难说得很。

  ‮夜一‬飘雪,积素満地。到了下午,寸许厚的雪完全融化,而道路泥泞,反不如下雪好走。夜里浓云漠漠,下弦月躲得无影无踪,云端中却不时熠熠生光,尤其是西北方面,如有火光。然后东面、南面、西面亦都出现了这样的光焰,‮夜午‬时分,光集中天,倏忽之间,又散⼊四方。有人说,这叫“天笑”又有人说是“天开眼”不知主何祥瑞?

  第二天——正月二十六,便是宣制奉皇后之⽇。午时未到,百官齐集,午正三刻,皇帝在太和殿升座,在净鞭“刷啦、刷啦”响亮清脆的声音中,王公百官,行了三跪九叩首的大礼,然后礼部‮员官‬宣制。宣读册封皇后的诏书,奉正使武英殿大学士额勒和布,副使礼部尚书奎润,以及特派的奉十臣十员,跪着听完,等皇帝还宮,随即捧节由丹陛正中下殿,护送皇后的金册⽟宝,以及內中安放一柄御笔亲书“龙”字金如意的凤舆,出太和门,过金⽔桥,经午门、大清门,折而往东,缓缓往后邸而去。

  一到并非立刻奉皇后⼊宮,依照钦天监选定的时辰,直到‮夜午‬进二十七的子时,皇后方始恭受册宝。其时西风大作,恍如万马奔腾。幸好銮仪卫会办差,数百对画凤喜灯,改用玻璃作灯罩,作得十分精致灵巧,虽有大风,喜烛烨烨,不受影响。苦的是四位“奉命妇”照例应该骑马,风号马嘶,在鞍上坐不稳当,个个吓得胆战心惊,拚命抱住马鞍上的“判官头”口中不住念佛。

  因此,奉的仪仗就走得慢了。子正出后邸,由方家园经史家胡同、东大街、长安牌楼、兵部街、东江米巷,进大清门,已将寅时。午门的景钟大撞,声震九城,天子脚下的百姓都知道皇后进宮了。

  凤舆一⼊乾清门,有十二名太监,手执蔵香提炉,引⼊乾清宮后的泰殿,将凤舆从火盆上抬过,在殿门外停下,皇后降舆,由四名女官扶着进殿。

  进殿又有花样。门槛上预先横放一个马鞍,下蔵苹果两枚,盖上红毡,皇后须从鞍上跨过,进殿拜天地,然后引⼊泰殿后的坤宁宮。

  大婚的洞房,照例设在坤宁宮东暖阁。但合卺宴设在西屋,皇帝与皇后在一双全福侍卫⾼唱満语“合卺歌”声中,进用膳房所备的筵席。这自然是一个形式,歌声一终,筵宴已毕,再由女官引⼊洞房。

  其时曙⾊已露,而帝后初圆好梦以前,却还要经过好些仪节,先是由四位福晋——惇王下世不久“五”居孀,这天本不能进宮;恭王福晋早已去世;醇王福晋是皇帝的生⺟,有意回避。当年穆宗大婚,为皇后梳妆上头的这三位福晋,死别生离,一个不见,此时当差的四位福晋是:礼亲王世铎、肃亲王隆懃、豫亲王本格、怡亲王载敦的发。她们七手八脚地为皇后梳成双凤髻,戴上双喜如意⽟钗,换上双凤同和袍,进用“子孙饽饽”以后,将一个內置金银米⾕的“宝瓶”纳⼊皇后怀中,让她抱着坐在沿上。看看窗纱已经发⽩,顾不得再仔细检点还遗忘了什么仪节,相将跪安退出,两名女官,随即阖上殿门。

  当皇帝皇后双双上龙凤喜时,宮中自慈禧太后到宮女、太监,早都起了,而有些人,如荣寿公主、李莲英,这‮夜一‬本就未曾睡过。

  办这一件大喜事,荣寿公主是承上启下的枢纽,已经好些⽇子没有安安稳稳睡过一觉了。慈禧太后看她脸上又⻩又瘦,实在于心不忍,此时便怜爱地说道:“你够累的!这会儿总算忙过了,息一会儿去吧!回头来陪我听戏。”

  “不累。”荣寿公主陪着笑说“一点儿都不累。”

  “胡说!一宵不睡,有那个不累的?”

  “人逢喜事精神慡嘛!”

  “你别跟我逞能,快回去睡!不到传晚膳的时候,不准到我跟前来。”

  是这样体恤,荣寿公主不能不听话。但请安退出储秀宮,却不回长舂宮西厢乐志轩的住处,而是带着太监、宮女,一径往前,穿过体和殿,进⼊翊坤宮去看瑾嫔和珍嫔。

  翊坤宮在明朝叫万安宮,向为妃嫔所居,慈禧太后当贵妃的时候,就住在这里,诞育了穆宗。如今瑾嫔、珍嫔奉懿旨同住翊坤宮,可以看作慈禧太后誊爱这两姊妹,但亦不妨说是置于肘腋之下,易于监视。

  而荣寿公主此来,却不是什么恶意的监视,纯然一片好心。瑾嫔十五岁,珍嫔更小,才十三岁,虽然都很懂事了,到底初⼊深宮,仅制繁重而举目无亲,可以想象得到,她们的內心,不仅寂寞凄凉,而且畏惧惶惑,‮望渴‬着能有人指点安慰。

  她就是为此而来的。所以一进宮便先在院子里传唤首领太监王得寿,⾼声问道:“两位新主子刚刚进宮,许多规制还不明⽩,你跟两位主子回禀过了没有?”

  “回禀过了。规制太多,一时也说不尽,只好慢慢儿回。”

  “慢慢儿回不要紧,可记着守你的本分,该怎么着,就怎么着。别以为两位新主子新来乍到,跟你们客气,你们就敢没规没矩!”

  荣寿公主的声音清朗慡脆,最能送远,在东厢庆云斋的瑾珍两姊妹,自然听得出是她的声音,顿时精神一振,不自觉地都浮起了喜⾊,而且也都站了起来。

  瑾嫔一站起来便又坐下,因为突然警觉到自己的⾝分,以及在家时,⽗⺟长辈的告诫:宮中规矩大,一举一动,全要稳重,切忌说话。而珍嫔虽也记得这些告诫,并不以为行动要那样子拘束,自己掀着棉门帘便了出去。

  这时荣寿公主已经上了台阶,廊下相遇,珍嫔喜滋滋地叫一声:“大公主!”接着便‮腿双‬一蹲请个安。

  荣寿公主是皇帝的姐姐,不但是长公主,而且在姊妹中年龄最长,是大长公主,除去对皇后以外,与并辈的妃嫔,平礼相见,因而不慌不忙地回了礼,站起来问道:“你姐姐呢?”

  “在屋里。”

  在里面的瑾嫔已经问过管事的宮女,应该出殿接,她跟她妹妹一样,先叫应荣寿公主,然后延⼊庆云斋正屋,唤宮女取红毡条,打算正式见礼。

  “不必!”荣寿公主率直纠正“等给皇太后行礼,咱们再见礼。我是菗空来看一看,你们别客气。”

  说着,她移动脚步,径自往瑾嫔的卧室走了去。进屋却又不坐,四下里打量了一番,回头问道:“这屋子不够暖和,是不是?”

  “还好!”瑾嫔答说。

  珍嫔却不似她姐姐那样懂得人情世故,老实说道:“我觉得寒气重的。这砖地上,要铺上厚厚的地毯才好。”

  宮中的陈设供应,都有“则例”如果要换地毯,必须请旨,荣寿公主也作不得主,而且这时候也不便跟她细说缘故。不过寒气重是实情,略想一想说道:“先换个大火盆吧!”她转脸吩咐她的贴⾝宮女:“喜儿,你别忘了,一回去就说给她们,把老佛爷去年给的那个特大号儿的云⽩铜火盆,马上找出来,送到这儿。”

  “不,不!”瑾嫔赶紧说道:“大公主自己要用。”

  “我不用。我一个人用那么大一个火盆⼲什么?”荣寿公主又说:“宮里有宮里的许多老规矩,你住长了就知道了,有时候跟他们要点东西,还真不方便。你们姊妹俩缺什么用的,派人到我那里去要。”她又指着喜儿“只跟她说就是了!”

  “是!”瑾珍姊妹俩双双请安:“多谢大公主。”

  “你呢?”荣寿公主问珍嫔“你住道德堂?”

  “是。”

  “上你那里看看去。”

  道德堂是翊坤宮的西厢,布置与庆云斋相仿。但房屋的隔间不同,小巧精致,就觉得比庆云斋来得舒适。荣寿公主坐定下来,一只手按着珍嫔的膝盖,笑着问道:“怎么样?想家不想?”

  这一问,触及珍嫔的伤心委屈之处,立刻眼圈就红了。这一下让做姐姐的,大为着急,刚刚进宮,又是大婚的吉⽇良辰,掉了眼泪,岂不大大地触犯忌讳?所以瑾嫔连连咳嗽示意。

  慧黠的珍嫔,立即会意。她的伤感来得快,去得也快,菗出掖在腋下的手绢,拭一拭眼睛,嫣然笑道:“本来倒有些想,见了大公主就不想了。”

  明知道她是顺口拣好听的话说,荣寿公主依然很⾼兴,而且很奇怪地,竟真的有着如同对自己同胞幼妹那样的怜爱之情,怜她天真烂漫,仿佛不知人世的机诈险恶。而置⾝在这尔虞我诈,步步荆棘,重重束缚的深宮之中,将来不知道在何时何地,误蹈祸机?

  这样转着念头,便不由得有个想法:趁她还在“待年”的时候,最好能让她跟自己住在一起,朝夕教导指点。以她的聪明,不过一两年的工夫,必能教得她礼制娴,言行有法,如何保护自己,如何驾驭下人?这才不负自己的一片怜爱之心。

  如果自己跟慈禧太后提出这样的要求,必蒙许诺,这一层她是有把握的。然而往深里想一想,又觉不妥。皇后是何等样人,皇帝对皇后的感情如何,都难说得很。倘或将来后妃争宠,自己跟珍嫔结下这样深的一重渊源,便必然会卷⼊漩涡,不但不能暗地里对所爱者有所回护,甚至会被逐出宮去。那一来还有什么脸见人?

  荣寿公主悚然心惊,庆幸自己幸而没有走错了路,同时由此一番省悟,也更珍惜她自己的地位。在慈禧太后面前,自己是唯一可以匡正她的缺失的人,就因为自己不偏不倚,大公无私。一旦失去这样一种立场,所说的话,不管如何有理,也不会再为慈禧太后所看重了。

  瑾珍姊妹见她怔怔望着窗外,不知道她在想些什么?只是觉得局面有些冷涩,令人很不自在,尤其是珍嫔,急于想打开僵局,便从宮女手里要过荣寿公主那杆方竹镶翠的烟袋来,亲自装了一袋烟,递到她面前。

  “喔,”荣寿公主这下才发觉自己想得出了神,歉然道谢:

  “劳驾,劳驾,真不敢当!”

  菗着烟又闲谈,谈到瑾珍的伯⽗长善,彼此不免伤感。长善在京里闲居了好几年,不久以前放了杭州将军,一到任就病倒,终于不治。噩耗到京,正在大婚前夕,也就是惇王病危的时候。好人不寿,而在“花⾐期內”不能大办丧事,更使瑾珍和荣寿公主都为她们的伯⽗感到委屈。

  由长善谈到他在广州将军任內所延揽的名士,荣寿公主问道:“听说有个姓文的,教你们姊妹念过书,有这话没有?”

  “是!”瑾嫔答道:“就是最近的事。”

  ‘喔,这姓文的叫什么?是翰林吗?”

  “不是,文老师是举人。他叫文廷式,江西人。”

  “教你们念些什么?”

  “教《史记》,也教诗。”

  “那你们会做诗罗!”荣寿公主问道:“总有窗稿吧,拿来我看看。”

  “我那里会做诗?平仄都还弄不清楚。”瑾嫔向她妹妹说“把你的稿子拿出来,请大公主看看吧!”

  “丑死了!见不得人。”珍嫔笑道“等我学好了,再请大公主指点。”

  荣寿公主于文墨上头,本来也就有限,要看她们姊妹的诗稿,无非好玩而已。既然都不肯出手,亦就不必強求。闲谈了一会,告辞而去,临走的时候,再一次谆谆叮嘱,有事尽管找她,不必见外。

  等荣寿公主一走,两姊妹的心情又坏了,说不出是寂寥、抑郁、萧瑟,还是烦闷?

  “咱们倒是该⼲些什么呢?”

  瑾嫔无法回答她妹妹的话,因为她也不知道该⼲些什么?

  甚至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什么⾝分?这天是谁的好⽇子?

  “咱们就这么坐着?”珍嫔问道“可等什么呢?”

  是等着觐见皇太后吗?不是!连皇后都要到二月初二才能初觐慈宁宮。不知道是谁定下的规矩?大婚竟不似民间娶儿媳,⼊门先拜翁姑,要隔六天,皇后才见得着“婆婆”位居西宮的妃嫔,自然更落在后面。

  是等着皇帝临幸吗?只怕也不是。第一天当然得让皇后。

  然则终⾝大事有着落的第一天,没有一个女孩子不重视的“洞房花烛”之夜,就这么糊糊涂涂地过去?瑾嫔叹口无声的气,起⾝回自己屋里去了。

  珍嫔却没有她姐姐想得那么多,她只觉得拘束得慌。无处可走,无事可做,而且无人可谈,坐立不安而又不能不装出庄重的神态,端端正正坐在那里。这样下去,不要得人发疯吗?

  不行!她对自己说,非得想法子排遣不可。至少也可以找人来问问话。这样一想,便向侍立在窗外的宮女,含着笑招一招手。

  进来了两个宮女,双双请安,站起来垂手肃立,等她问话。

  “你叫什么名字?”她问年长的那个。

  “奴才叫珍儿。”

  “你呢?”

  “奴才叫福三。”年幼的宮女回答。

  “你们在宮里几年了?”

  “奴才进宮六年。”珍儿指着福三“她是去年才挑进来的。”

  “在宮里六年,懂得的事很多了。”珍嫔问道:“你们也常见皇上不?”

  “不!”珍儿答说“不传,不准到万岁爷跟前。”

  “你本来就在翊坤宮?”

  “不是。奴才本来在如意馆,这一次特地挑进来伺候主子。”珍儿接着请个安“奴才手脚笨,嘴也笨,求主子包涵。”

  “你别客气。”珍嫔⾼兴些了“宮里的规矩,我不大懂,你们得教给我才好。”

  就在这时候,珍嫔发觉院子里人影杂,奔走匆匆,仿佛有所警戒似的,心中一动,以为皇帝驾临,顿时一颗心往上一提,有些忸怩得不自在了。

  她只猜对了一半,是有人来了,却不是皇帝,而是李莲英。“请主子出殿听宣,老佛爷有赏赐。”王得寿很殷勤地说“特为派李总管来传旨,那可真是有面子的事。主子请快出去吧!”

  珍嫔的心定了,不过她并不重视王得寿的话,心里在想:都说李莲英气焰熏天,连礼王在私底下都跟他称兄道弟的。大不了是个太监的头脑,有什么了不起的!

  在这童心犹在的想法之下,她偏不理王得寿的话,慢条斯理地踏出道德堂,走进正殿,发觉景象一变,台阶下面东首,她姐姐瑾嫔领头肃立,以下是宮女太监,站成一排,鸦雀无声。台阶上面站着一个⾝材⾼大,三品服⾊的太监,微扬着脸,姿态不算倨傲,而看上去却令人有昂首天外之感。不言可知,这就是李莲英。

  李莲英、瑾嫔,以及所有的人的视线,都投向珍嫔。很显然,只等她到,便可宣旨。这样的场面,原⾜以使人心怯,加上迟到的不安,更觉得受窘。可是珍嫔立刻想到,自己虽只有十三岁,但目前的⾝分仅次于皇后,在这里除了自己的姐姐,无须对任何人谦卑。凡事第一次最要紧,自己只守着礼制与⾝分,该怎么便怎么!不必迁就,免得让人小看了。

  因此,她,双眼平视着,不慌不忙地走近台阶,然后停了下来,将右臂一抬,眼睛微微向后看了一下。这个动作做得从容不迫,恰到好处,所以意思是很明显的:要人搀扶。

  于是她⾝后的珍儿抢上一步,双手扶起她的右臂,眼看着地上,小心地扶她下了台阶,直到瑾嫔⾝边站定。

  她这样端⾜了嫔妃的架子,倒让李莲英刮目相看了,垂下双手,先说一声:“奉懿旨。”然后停下来等瑾珍两嫔跪好,方始提⾼了声音说:“老佛爷面谕:赏瑾嫔、珍嫔喜膳一桌。

  谢恩!”

  在瑾嫔、珍嫔向北磕头时,李莲英已经下了台阶,站在西面,等她们姊妹一起⾝,随即便请了个双安。

  “奴才李莲英,给两位主子磕贺大喜!”他起⾝向王得寿说“给我一个拜垫!”

  这是还要磕头道贺。瑾嫔不知道宮里的规矩,太监给主子磕头,是不是还要先找拜垫?只觉得世家大族的规矩,尊其上、敬其下,李莲英既是慈禧太后面前得宠的人,就该格外客气。

  “不敢当,不敢当。不用磕头了!”

  “是!”李莲英原本无意给这一双姐妹行大礼,便即说道“恭敬不如从命。”

  “你等等!”瑾嫔娘家早就替她们姐妹备下了赏赐,最重的一份二百两银子,就是专为李莲英所预备的,此时已捧在宮女手里,她顺理成章地发了赏。

  “两位主子赏得太多了。”李莲英又请了个安。

  李莲英传宣懿旨的任务,到此告一段落,本可以就此辞去,而况在漱芳斋听戏的慈禧太后,亦已到了传晚膳的时刻,应该在那里伺候照料,也不容他在这里多作逗留。可是他居然抛开一切,留了下来,自告奋勇地执持侍膳的差使。

  赏赐的喜膳是由位在养心殿以南,军机处以北的御膳房所备办。名为一桌,其实不止一桌,一共是大小七桌,另加十来个朱漆食盒,由一队穿戴整齐的太监抬着、捧着,从西二长街经崇禧门,⼊翊坤门,安设在翊坤宮正殿。李莲英套上⽩布袖头,亲自动手摆设菜肴,等一切妥帖,方始来请瑾嫔和珍嫔⼊座。

  ⼊殿一看,才领略到所谓“天家富贵”说“食前方丈”还是浅乎言之。摆设在两张大长方桌上的菜肴,起码也有五六十样,食具是一式朱红字细瓷的加盖海碗,或者直径近尺的大盘。盘碗中都有一块银牌,这是为了防毒而设,如果食物中下了毒,银牌一沾这些食物就会发黑。

  除此以外,还有四张小膳桌,分别置放点心、小菜、火锅与粥膳。饭不准叫饭而叫“膳”吃不准称吃而称“进”所以吃饭叫“进膳”

  “请两位主子进用喜膳!”李莲英接着便喊:“打碗盖!”

  于是由王得寿领头动手,四五个太监很快地将碗盖一起取下,放在一个大木盒中拿走。瑾珍姊妹俩东西并坐,随即便有宮女递上沉甸甸金镶牙筷,同时视她们姊妹俩眼光所到之处,报着菜名。

  这种吃饭的方式,在瑾珍姊妹是梦想不到的。尤其是珍嫔,在那么多人注视之下,真个举箸踌躇,食不下咽。而想到神庙上供的情形,又不免忍俊不噤,差一点笑出声来。

  “老佛爷的赏赐,”谨慎持重的瑾嫔向她妹妹说,”多吃一点儿。”

  这一来,珍嫔不得不努力加餐,只是膳食实在太丰富了,就算浅尝辄止,也尝不到三分之一,便觉得无比,而进膳的时间,却整整花了一个钟头。

  等她们漱过口下座,李莲英才请安告辞,接着,宮门便下钥了。

  “这么早就关门上锁,”珍嫔问王得寿“晚上就不能到那里串串门子?”

  “是!规矩这样。”王得寿答说“宮里跟外面不一样,都是半夜里起⾝,所以歇得也早。”

  “万一,万一有什么意外呢?”珍嫔问道:“譬如象上个月,太和门走火?”

  “那…。”王得寿很老实,不知何以为答,迟疑了好半天才说了一句“那时候,敬事房总管会来通知该怎么办!”

  “敬事房总管是李莲英吗?”

  “不是。可是他的权柄大,敬事房总管也得听他的。”

  “喔,还有呢?”珍嫔问道“还有那些人是掌权的?”

  这“那些人”自是指太监而言,王得寿便屈着手指数道:“李莲英下来就得数崔⽟贵,是二总管,再下来是硬刘…。”

  “怎么叫硬刘?”

  “他的脾气很硬,有时候连老佛爷都让他一两分,所以叫他硬刘,只有李莲英管他叫小刘。他年纪很轻,可是念过书,常常看《申报》,老佛爷有时候要跟人谈谈时事,只有硬刘能够对付得下来。”

  “原来如此。”珍嫔又问:“皇上跟前呢?得宠的是谁?”

  “万岁爷跟前,没有什么特别得宠的。不过,”王得寿回头看了一下,放低了声音“有个人,主子可得稍微留点儿神。”

  看他这种唯恐隔墙有耳的戒备神态,珍嫔倒吃了一惊,睁大了眼问:“谁啊?”

  “是乾清宮的首领太监,姓王,名叫王香,大家都叫他香王。他是…。”

  王得寿突然顿住,脸上的表情很奇怪,恐惧与失悔杂,显然是发觉自己失言,不敢再往下说了。

  珍嫔当然不肯默尔以息“你怎么不说完?”她追问着。

  “奴才是瞎说。”王得寿陪着笑“主子别把奴才的话记在心上。”

  “不要紧,你尽管说。”

  “实在没有什么好说的!奴才是胡言语,主子只当奴才什么都没有说。”

  居然赖得⼲⼲净净!珍嫔有着被戏侮之感,心中十分不悦。但刚刚进宮,似乎不便真的拿出“主子”的派头,追究个⽔落石出。而就此不闻不问,却又于心不甘。那么,该怎么办呢?她这样自问着。

  愣了一会,突生一计,随即冷笑一声“你不说,随你!不过你要让我忘掉,那可是办不到的事。”她说“过几天等我问王香自己就是。你下去吧!”

  说完,珍嫔亦即起⾝,连正眼都不看王得寿,打算往后而去。这一下,王得寿可吓坏了,赶紧喊道:“主子,主子,奴才有下情。”

  珍嫔站定了,回过脸来说:“我可不愿意听你呑呑吐吐的话。”

  “奴才全说。不过,奴才说了,主子得包涵奴才。不然,奴才一条命就不保了。”

  说得如此严重,珍嫔倒觉恻然,也谅解了他不敢轻易透露真情的苦衷,便放缓了声音说:“你是这里的人,我自然包涵你。可是,你也得拿真心出来才行。”

  “是!奴才不敢欺主子。”王得寿低声说道:“主子当心王香,他是老佛爷派在万岁爷跟前的坐探。”

  “坐探?”珍嫔困惑地问“打探些什么呀?”

  “那就不知道了。”王得寿很吃力地说“反正主子将来要见了王香,留点神就是。”

  “嗯,嗯!”珍嫔静静想了一会,弄明⽩了是怎么回事,点点头说:“亏得你告诉我。我会留神,也不会说破。你很忠实,很好!以后就要这样子,听见了什么有关系的话,要赶快来告诉我。”

  “是!”王得寿觉得这位“主子”年纪虽小,说话行事却很老练,便有了信心,也生出敬意,很诚恳地答道:“主子万安!奴才不帮着主子,可帮着谁呢?” wWw.NIlXS.CoM
上一章   慈禧全传   下一章 ( → )
免费小说《慈禧全传》是一本完本历史小说,完结小说慈禧全传TXT下载的所有章节均为网友更新,与免费小说网(www.nilxs.com)立场无关,更多类似慈禧全传的免费历史小说,请关注逆流小说网的“完结历史小说”专栏或全本小说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