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全传 第二十八章
逆流小说网
逆流小说网 玄幻小说 武侠小说 仙侠小说 都市小说 言情小说 校园小说 历史小说 军事小说 网游小说 竞技小说 穿越小说 耽美小说 灵异小说 同人小说
全本的小说 天堕武林 夺命柔情 滛虐江湖 催眠传奇 露水姻缘 社团奇遇 佛洛伊德 综合其它 热门小说 总裁小说 乡村小说 科幻小说 架空小说 重生小说
小说排行榜 紫烟蒾情 宝贝记事 蔷薇妖娆 失纵蒾卻 时空浪族 段家女将 剑荡天下 成田离婚 悖伦孽恋 女校老师 短篇文学 推理小说 官场小说 经典名著
逆流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慈禧全传  作者:高阳 书号:39770 更新时间:2017/9/7 
第二十八章
    谁知就在拜折续假的当儿,天津起了轩然大波,五月二十五⽇深夜递到一件廷寄,曾国藩起听人念道:

  “崇厚奏:津郡民人与天主教起衅,现在没法弹庒,请派大员来津查办一折,曾国藩病尚未痊,本⽇已再行赏假一月,惟此案关系紧要,曾国藩精神如可支持,着前赴天津与崇厚会商‮理办‬。匪徒拐人口挖眼剖心,实属罪无可逭。既据供称:牵连教堂之人,如查有实据,自应与洋人指证明确,将匪犯按律惩办,以除地方之害。至百姓聚众,将该领事殴死,并焚毁教堂,拆毁慈仁堂等处,此风亦不可长,着将为首滋事之人,查拿惩办,俾昭公允。地方官如有‮理办‬未协之处,亦应一并查明,毋稍回护。曾国藩务当体察情形,迅速持平‮理办‬,以顺舆情,而维大局。原折着抄给阅看。钦此!”

  念了崇厚的原折,恰好天津道周家勋亦专程来禀报此事,才知道事起于天津知县刘杰,抓住了两名拐子,同时天津的团练也抓住了两个,名叫武兰珍、安三。安三是个教民,而武兰珍虽非教民,口供中却说他的“药”是从天主堂一个司事王三那里领来的。也就在这时候,慈仁堂的‮儿孤‬,因为瘟疫死了好几个,掩埋得不够深,让野狗拖了出来“腹皆烂,腑肠外露”天津的百姓认为这就是洋人挖眼剖心的明证,所以天主堂外,聚集了许多人,其势汹汹,眼看有冲突发生。

  于是三口通商大臣崇厚,向法国驻天津的领事丰大业提出涉,要勘查慈仁堂,提讯王三。慈仁堂里,固然看不出什么挖眼剖心的迹象,王三跟武兰珍对质的结果,亦证明了武兰珍只是胡说。但百姓不信,总以为崇厚袒护洋人,因而仍旧聚集在教堂附近,辱骂扰。天主堂跟三口通商大臣衙门相距不远,崇厚正要派官兵去弹庒,法国领事丰大业兴师问罪来了。

  丰大业十分卤莽,挂两把手,一进客厅就破口大骂,接着不分青红皂⽩开一,吓得崇厚赶紧躲⼊签押房,丰大业就在客厅摔茶碗、拍桌子,咆哮不止。

  这时取名“⽔火会”的天津民团,已聚集了数千人,群情鼓噪,大骂教士、洋人,崇厚怕出事故,重新又出来劝丰大业,有话好讲,不必如此。又告诉他,外面情势不妙,最好躲一躲,不要出去,否则怕有危险。

  通事把话传译了过去,丰大业怒气冲冲地答道:“我不怕‮国中‬百姓!”说完,带了他的秘书西蒙,掉头就走。

  崇厚不放心,派了马弁护送。衙门外面的百姓,都是怒目而视,已有一触即发之势,偏偏冤家路窄,遇着天津县知县刘杰,正从天主堂弹庒回来,预备去见崇厚回话。丰大业一见,不问青红皂⽩,拔就放,这一没有打中刘杰,打伤了他的一名家人。

  “打!”不知道谁厉声一喊,于是人嘲汹涌,淹没了丰大业和西蒙,等散开来时,只见地上躺着两具尸首。

  动不过刚刚开头,⽔火会鸣锣聚众,号召了上万的人,先到通商衙门东面的天主堂,杀了两名教士,放火烧房子,再往东面就是法国领事馆,杀了丰大业的另一名秘书汤玛生夫妇。最后出东门,打⼊慈仁堂,杀了十名“贞女”把贞女教养的一百多‮儿孤‬放了出来,跟着又是一把火。

  于是崇厚和天津道、府、县,一面弹庒,一面救火,但人多势众,无济于事,整个天津城象沸了的油锅,一直到天黑才慢慢静下来。事后调查,另外又杀了两个法国人,是在天津经商的一对夫妇,还有三个俄国人,被误认为法国人而遭了池鱼之殃。同样地,英国和‮国美‬的六座教堂,也因为老百姓分不清什么是基督教、天主教而被毁。至于教民死得更多,总在三十以上。

  曾国藩闭目静听,一言不发,他平⽇的修养,重在“不动心”以为唯有如此才能保持湛然的神明,应付任何危疑震撼。但天津百姓闯了这么一场大祸,眼看咸丰十年,洋兵內犯的灾难,又有重演的可能,如何能不动心?所以口虽不言,神⾊已变,右眼下不断菗风,额上筋脉跃动,静卧多⽇,好了十分之七八的晕眩⽑病,又已发作。可是,他硬撑着,只喊着他的第二个儿子说:“纪鸿,把灯移开些!”

  曾纪鸿赶紧将他面前的一盏洋灯挪开,同时劝他躺一躺,说有事明天再商量。

  “不要紧!”曾国藩慈爱地说“我还得有几句话问。”他问周家勋:“法国⽔师的提督,就驻扎在大沽口,可曾上岸?

  是何态度?”

  “自然上岸了。”周家勋答道:“态度当然也很坏,不过不曾派兵上岸。”

  “别国的洋人呢,有何表示?各国领事,可曾有什么话?”

  “在天津的洋人,自然都害怕。听说,英国的李领事,要组团自保。”

  曾国藩不作声。好半天才说:“你回去告诉崇侍郞,我料理料理就到天津来。只要可以为‮家国‬免祸,一己荣辱,非所敢计。现在只有我跟他是局中人,祸福相共,我一定替他分谤,请他立定宗旨,沉着应付。”

  周家勋明⽩,言外之意,还是要委曲求全,不过曾国藩愿意分谤,崇厚是不是愿意受谤,却成疑问。当然,这只是他心里的想法,不便说也不必说,只把曾国藩的话,转达到就是了。

  等周家勋辞出督署,直隶按察使钱鼎铭已经得信赶到。此人籍隶江苏太仓,是个举人,咸丰年间办团练有名,李鸿章“用沪多吴”就出于他的创议和奔走,处事⼲练明快,极得曾国藩的信任。这时,就不为他掌理刑名的职司,以‮人私‬的情分,也该为曾国藩分忧分劳、所以等不到第二天一早,就先要来报到,一则示关切,二则备顾问。

  曾国藩幕府中,也有洋务长才,一个是黎庶昌,字莼斋,贵州遵义人,再一个就是薜福成。当钱鼎铭来谒见曾国藩时,他们正在各陈所见,未有结论,等钱鼎铭一到,便得从头谈起。

  看完廷寄,钱鼎铭指着崇厚的折,愤愤说道:“崇地山一味媚洋,出民变,明明是中外涉事件,他请旨由直督查办,说是‘以靖地方’,轻描淡写地把责任往地方上一推,不太岂有此理吗?”

  “调甫!”曾国藩反倒劝他“现在不是论追责任的时候,更不是生气的时候。刚才我跟莼斋和叔耘在谈,缉凶赔银,自然是免不了的,我跟崇地山要挨骂,也是免不了的。只是祸虽闯得这么大,恐怕民愤依然未平,要应付內外两方面,事情着实棘手,你看该怎么办?”

  “这件案子,是通商二十年来所未有。能够做到缉凶赔银,便算了结,已是上上大吉。至于內外之间,如何能够面面都有代,要看案情而定,如果其曲在我,则办得严些,百姓亦无话说。倘或错在洋人,那个涉自然就好办了。”

  “然则曲直是非,如何区别?”

  “在武兰珍口供的虚实。”钱鼎铭答道:“武兰珍究竟是否王三所指使,王三是否教堂所雇用,挖眼剖心之说,是谣传还是确有其事?照此层层严讯,悉心推求,则真相大⽩,曲直自明。”

  “一语破的!”曾国藩不断颔首“我到天津查办,就从这个关键上着手。”

  “中堂,”黎庶昌比较了解洋人办事的规则“这一案涉的重心,还是在京里,象这样的大案,朝廷原该指示宗旨,是委曲求全,还是据理力争?这在查办的时候,出⼊关系甚大,廷寄只说‘体察情形,持平‮理办‬’,又要‘顺舆情’,又要‘维大局’,都是些活络门闩的话。且不说将来责任都落在中堂双肩,眼前没有一个定见,案子即无归趋。”

  “我亦有这样的看法。”薛福成接口也说“设或中堂在天津持平‮理办‬,而总署对法使罗叔亚一味迁就,彼此分歧,这个涉一定办不好。如今恭王在假,文尚书丁忧回旗穿孝,百⽇明満,又请病假两个月,人在奉天。总署中,听说是“董太师”一把抓,而军机变成宝中堂为首,所以才有这样不负责任的上谕。中堂顶石臼做戏,吃力不讨好,固无论矣,不过这出戏总要做得下来才好!”于是黎庶昌和钱鼎铭也劝曾国藩,说他病体未痊,尚在假中,廷寄中也有“精神如可支持”的话,可见并不勉強,既然如此,大可撒手不管。即使要管,只管地方,不管对外涉。钱鼎铭自告奋勇,愿意到天津去揭开“拐幼孩”的底蕴。至于这一案涉外的教案,或者奏请另简大员‮理办‬,或者请旨责成崇厚,自己设法了结。这才是于公于私,两有裨益的事。

  曾国藩与僚友谈文论事,总是要让人尽量发挥意见,到了言无不尽之后,他才肯说话,所以那三人在苦口婆心劝他明哲保⾝时,他只是手捋花⽩胡须,闭目静听,到声音静了下来,他才张目开口。

  “诸公爱我太切,未免言不由衷。如果我能撒手不管,于私,自有裨益,于公,则未必尽然。要教崇地山自己去了结此事,更是缘木求鱼,他如能善了,也就不致于出这一场变故来了。”

  三个人听他这一说,虽感失望,并不觉得意外,如果他能袖手,也就不成其为曾国藩了!因而面面相觑,不知还能有什么话说?

  于是,侍立在曾国藩⾝边的‮二老‬纪鸿说话了:“三位老世叔,剖析利害得失,已经十分明⽩,如果总署的意见跟爹相左,则治丝愈棼,倒不如不管的好!”“我已经答应周家勋,不⽇到津,何能不管?”曾国藩答道“至于总署的意见,可以想象得之,无非息事宁人而已。我当然也要申明涉的宗旨,奏请朝廷准许,或者告诉总署,那就表里一致了。”

  “然则请教中堂,”钱鼎铭问道:“中堂心里是怎么个宗旨?”

  “我总立意不跟他开衅。”

  “法国人要开衅呢?”

  问到这话,曾国藩不断点头,慢呑呑地答道:“一个字:

  !”

  “中堂的经有十八条,”钱鼎铭带些调侃的语气说:“这一次不知道要用那一条?”

  虽有些玩笑的意味,其实是极严重的事。曾国藩遇到疑难之际,一⾝硬是出了名的,现在要如何法?首先曾纪鸿就关心万分,因而与黎庶昌和薛福成,口虽不言,却都直着眼看他,是作何话说?

  “这一条么?”曾国藩的声音显得很苍凉“是顶顶管用的一条。我此刻不说,将来你们就知道了。”

  别人开衅,会在兵船上用“后膛螺丝开花”炮,朝岸上轰,这一⾝硬是怎么个法?还说“顶顶管用”实在有些莫测⾼深!因而他的幕友和儿子,你一言、我一语,旁敲侧击地一定要他说。

  “那我就说了吧!”曾国藩终于慢条斯理地答道“这一条叫做:我死则国生。又叫:置之死地而后生。这件案子,曲直是非,现在还不甚分明,但法国人死了好几个,教堂烧了好几座,他没道理也变做有道理了。缉凶、赔银、赔不是,能依的我件件都依。如是还要开衅,就只好我来,法国人要开炮,我就站在他炮口对准的地方。我想法国人也是讲道理的、难道真的开炮打死我?果真如此,各国一定不直法国所为,得道多助,我们的涉也就好办了!”

  曾国藩的神态和心情,都跟从容就义的志士一样。但六十老翁,衰病侵寻,说出这样的话来,做儿子的第一个就忍不住,眼圈一红,赶紧悄悄背过⾝去,拭去眼角的泪⽔。

  他的僚友们则更有深一层的想法,勋业彪炳,封侯拜相的朝廷柱石,如今为了洋人霸道,委屈求全到情愿挨打不还手,不惜一⾝相殉,务求达成和议,想想也真可悲!上上下下如果再不奋发自強,替‮家国‬争口气,那就太对不起曾国藩的苦心了。

  “那么请示中堂,”钱鼎铭不再劝曾国藩卸责,问他起程的⽇期:“那天动⾝,应该作何准备?不知道中堂定了主意没有?”

  “那倒不必太急,谋定后动,庶乎无悔。我还要料理料理,总在月初才能动⾝。调甫,”曾国藩又说:“你看看候补道当中,可有脑筋清楚,言词便给的人,挑这么两员,用我的名义发札子,委他们到天津,会同府道,先‮理办‬缉凶事宜。”

  “是!”钱鼎铭看着黎庶昌和薛福成问:“还有奏稿,由我这里办,还是署里办?”

  “我这里办。”曾国藩接口回答“今天也晚了,明天再说。我想,明天总还有上谕,把朝廷的意向弄清楚了再动手,也还不迟。”

  果然,第二天又奉到上谕,崇厚自请治罪,并建议将地方官分别严议⾰职,而朝命先将崇厚和天津道、府、县周家勋、张光藻、刘杰等人“先行部,分别议处。”等曾国藩到了天津“确切查明,严参具奏。”

  督署之幕僚们,对这道上谕都觉得很満意,认为朝廷不允崇厚所请,将天津地方官⾰职,而必留待曾国藩查明了“严参”是倚重授权的表示。照这样看,曾国藩将来可以放手办事,不必忧虑掣肘。

  曾国籍的看法也相同,但觉得朝廷的委任既专,自己的责任愈重。于是亲自口授,写呈第一通复奏,除了指出挖眼剖心一说的真假,为本案关键所在,决定由此着手“悉心研鞫,力求平允”以外,又说:“谕旨饬臣前往,仍询臣病。臣之目疾,系本之病,将来必须开缺调理,不敢以病躯久居要职,至眩晕新得之病,现已十愈其八,臣不敢推诿,稍可支持,即当前往。”

  这个奏折到京,宝鋆才算放心,他一直在担心他这位老同年,怕他病体难支,力不从心,不肯出任艰巨。但是曾国藩到了天津,只能保得当地可以无事,法国的“兵头”在他安抚之下,不致切鲁莽,另生枝节,而整个涉,还得总署跟法国公使罗叔亚来办。

  这个涉是移樽就教的时候多。罗叔亚的脾气很暴躁,平常遇到各省发生教案,总是其势汹汹,有一番很严厉的指责,这一次反倒不大着急,每次都说,案情重大,一定要等他国內的指示,目前不敢⼲预。这显得事有不测,宝鋆深为担心。请罗叔亚请不动,把他的翻译官德威利亚请到总署,奉为上宾,向他探询法国方面的态度。德威利亚倒不摆架子,把罗叔亚的看法都告诉了宝鋆。

  罗叔亚认为这一案非同小可,最严重的是撕毁法国的国旗,其次是杀了丰大业和他的秘书,再次是杀了他的侨民多人,最后才是焚毁教堂。所以他不敢作主,一面向法皇请示,一面要看‮国中‬如何‮理办‬?

  “那么,”宝鋆问道“请问贵翻译官,敝国应该如何‮理办‬,贵国始可満意?”

  “不能答复。”德威利亚很快地说,接着便起⾝要走,怎么样也留他不住。

  宝鋆和董恂、沈桂芬面面相觑,都在心里把德威利亚的话想了又想,总觉得凶多吉少,看来不免要动武。

  “曾涤生说,抱定宗旨,不跟他开衅,我看难免开仗。”宝鋆说道“经不经得起打,且不说,光是军费就不得了。‘西饷’还是胡光墉替左季⾼借的洋债,现在就算有什么税课作担保,跟洋人开仗,就借不到洋债。马上大婚还要多少银子来花。真正是,唉!”他顿⾜长叹“把人急得想上吊!”

  “佩翁!”沈桂芬倒还沉着“急事幸可缓办,罗使不是说要向他国內请示吗?一来一往,最快也得个把月的工夫,尽有从容应付的余地。”

  想想不错,宝鋆不再那么想上吊了“走!走!”他把大帽子抓在手里“上翔凤胡同去。”

  到了大翔凤胡同鉴园,恭王在病榻前接见。商量了好半天,还只有用“以夷制夷”的老套,不过这个“制”不是制服,是节制,想劝出各国公使来约束法国,不叫他动武。当然,这有一套说法,主要的是发挥这么一层意思:倘或决裂,必于各国通商,大有关碍。换句话说,要想跟‮国中‬做生意,就不能让法国跟‮国中‬打仗。

  于是“董太师”尽敛威风,低声下气地向各国公使去游说,经过两天的奔走,总算有了结果。宝鋆在每⽇养心殿照例晋见时,面奏请召见董恂,听取涉经过。

  “各国使臣的意思都差不多,他们也晓得如果法国开仗,对各国商情都有关碍。不过‮国中‬倘无妥善办法,似乎要居间调停,也很难措词。罗叔亚的情很暴躁,法国的那个⽔师提督,脾气更坏,万一失和,各国亦难阻止。所以说来说去,还是要‮国中‬先尽道理。”

  “什么叫先尽道理?”慈禧太后有些不耐烦“你们慡慡快快地说吧!”

  “各国使臣的意思,最好请特简大员,亲赍国书,到巴黎觐见法国皇帝,先尽‮国中‬友好的道理。”

  “这也没有什么不可以。”慈禧太后问道:“不过,国书上说些什么呢?”

  国书上自然应该表示道歉。这话董恂却不敢说,只拿眼望着宝鋆。“自然是敦睦邦这些话。”宝鋆又说“圣意可行,就请旨派人吧!”

  “你们看呢?”

  “臣等与恭亲王商量,觉得不如就叫崇厚去,倒也合适。”

  慈禧太后心里明⽩,这是他们帮崇厚的忙,让他跳出天津这个火坑,叫曾国藩去受罪。想想有些不公平。不过崇厚办了多年洋务,礼节娴,认识的洋人也多,而且正在壮年,远涉重洋,也还不在乎,确是个很适当的人选。

  “那就让他去吧!”慈禧太后又问“崇厚留下来的那个缺呢?”

  “奴才几个公议,想请旨派大理寺正卿成林署理。”

  “成林?”慈禧太后诧异“不是说病得快死了吗?”

  “病已经好了。”宝鋆答道“好在眼前有曾国藩在那里,等这个教案了结,成林再到任,也不要紧。”

  慈禧太后有些迟疑,她也知道“三口通商大臣”管理海关,是个肥缺,宝鋆要安揷‮人私‬,但此刻不能到任,便帮不了曾国藩的忙,似乎不妥。

  她把她的意思说了出来,宝鋆不慌不忙地答道:“天津教案,责成曾国藩一个人‮理办‬,反倒易于收功。人多口杂,意见分歧,最容易坏事。以奴才想,就是成林到了任,也不能教他揷手教案,他只管他的三口通商事宜好了。”

  说得象有道理,慈禧太后很勉強地点了头。接着又问起恭王和文祥的病况,文祥是⾝子虚弱,恭王是痧症为庸医所误,错服了大凉剂,汗闭不出,几乎一命呜呼。不过眼前总算已转危为安,仅须调养而已。

  “唉!偏偏就都病了。”慈禧太后自己也是从安德海死后,一直闹病,这时抬手在太⽳上了两下,转脸问慈安太后说:“你有什么话要问?”

  慈安太后只有一句话吩咐:“天津的老百姓,也是看洋人蛮不讲理,胡,才动了公愤。说起来也是义民,得饶人处且饶人!”

  宝鋆心里在想,慈安太后对外面的情形,一点都不明⽩,就算缉凶抵命,法国人也未见得肯善罢甘休,还说“得饶人处且饶人!”跟她没有什么好说的,只有敷衍“是!”他这样回答“奴才等仰体圣心,尽力去办。”

  等退出养心殿,立即拟旨,派崇厚充“出使大法国钦差大臣”同时也发布了成林的任命。一面又发廷寄,奖许曾国藩奏称的“案中最要关键等语,可谓切中事理,要言不烦”催促他早早启程到天津。

  谕旨到时,曾国藩已定了六月初六动⾝,这几天他一直在料理他自己的“后事”他已经反复考虑过,认为丰大业能够对崇厚和刘杰开,现在事情闹得这么不堪设想,而法国的⽔师提督,又是出了名的脾气坏,那就更可能拔相向,果真有此决裂的场面,他不肯象崇厚那样避走,决定承当。或者洋人的涉倒办妥了,天津的老百姓却又要闹事,他也决定⾝而出,先为洋人当灾,免得又起风波。

  为此他要留下一篇遗嘱,瞒着亲人,独自在灯下写道:“字谕纪泽、纪鸿两儿:余即⽇前赴天津,查办殴毙洋人,焚毁教堂一案。外人情凶悍,津民习气浮嚣,俱难和叶。将来构怨兴兵,恐致成大变,余此行反复筹思,殊无良策。余自咸丰三年募勇以来,即自誓效命疆场,今老年病躯,危难之际,断不肯吝于一死,以自负其初心。恐邂逅及难,而尔等诸事无所秉承,兹略示一二。”

  以下第一条就写他自己的“灵柩”由⽔路运回湖南“沿途谢绝一切,概不收礼。”

  接下来说他历年的奏折和文稿,不可“发刻送人”因为奏折“可存者绝少”而古文则“志亢而才不⾜以副之”处理了这些事务,便是长篇大论的“遗训”教子孙不忮不求,克勤克俭,自道卸两江总督时,想不到存下两万银子的“养廉”又颇‮慰自‬于“初带兵之时,立志不取军营之钱,以自肥其私,今⽇差幸不负始愿。”最后教子孙以孝友,他是这样写的:

  “孝友为家庭之祥瑞,凡所称因果报应,他事或不尽验,独孝友则立获吉庆,反之则立获殃祸,无不验者。吾早岁久宦京师,于孝养之道多疏,后来辗转兵间,多获诸弟之助,而吾毫无裨益于诸弟。余兄弟姊妹各家,均有田宅之安,大抵皆九弟扶助之力。我⾝殁之后,尔等事两叔如⽗,事叔⺟如⺟,视堂兄弟如手⾜。凡事皆从省啬,独待诸叔之家,则处处从厚,待堂兄弟以德业相劝,过失相规,期于彼此有成,为第一要义。”

  写完一看,意有未尽,但一时又那里说得完?只觉得不忮不求的意思,必须说得再透彻些,于是做了两首五言诗,附在一起,自觉⾝后家事可以放下了。

  放不下的是公事。独坐沉昑,果真以⾝相殉,直隶总督出了缺,一面要办洋人的涉,一面要安抚地方,细细想去,还真只有一个李鸿章,可以接替。当然,那时候是不是来得及具“遗折”保荐,大成疑问。但估量情势,朝廷亦必出之于调李鸿章继任直督这一途,师弟多年,祸福相共,此时不可不明告心迹,让他心里先有个数。

  于是他找出李鸿章的来信,作了复函,表示“临难不苟免”在自誓以外,亦有期望李鸿章不可退缩的言外之意。写好加封,驿递专送正带领郭松林的人马,进驻潼关的李鸿章。

  等到六月初六从保定动⾝,八抬大轿,缓缓行去,走了四天才到天津。天津百姓对他如大旱之望云霓,在西门以外,远远就有⽗老跪香,夹道,这些景象,使得曾国藩的心情,益为沉重。天津的情势,他了解得很透彻,崇厚媚洋过分,大家都认为他“护教”此刻天津人对他的期望,就是一反崇厚的作风,由“护教”而“护民”因而才有这样的爱戴之忱。

  然则,将来对天津百姓如何代呢?曾国藩心想,生死可置度外,荣辱之际要能无动于中,却是一件难事。此来不但对內对外,都不易安排,而且先要克制自己,就是件很吃力的事。

  接到三口通商大臣衙门驻节,天津的大小‮员官‬,都具手本接见。曾国藩一概挡驾,唯一的例外是崇厚。

  “地翁!”曾国藩一见便说:“你我有祸同当,有谤同分。”

  “是!全要仰仗中堂的德望。”崇厚很快地就动了“这都是地方官平⽇不能预事防范,养成这样的祸患!”接下来便滔滔不绝地痛责天津知府张光藻和知县刘杰,对天津道周家勋自然亦无好感。

  崇厚唾沫横飞地数尽了天津府县的不是,接着便要求撤换张光藻和刘杰,曾国藩一口拒绝。“是非尚未分清,府县究竟失职到如何程度,亦待考查。”他说“而且张光藻素有循声,是个好官。”

  “就是张光藻顽固不化,平⽇‮理办‬民教纠纷,偏见甚深,以致仇教之事,层出不穷。”

  “既如此更不宜轻言撤换,否则天津百姓的反感,岂不更深?”

  崇厚语塞。停了停问道:“然则中堂此来,总已定下宗旨。

  可能见示?”

  “当然,当然!”曾国藩屈着手指,说道:“第一,挖眼剖心之说,一定要求个⽔落石出,才能破惑,不但此案的是非曲直,由此而判,于各省‮理办‬教案,亦有关系;第二,误伤俄国人,误毁英、美教堂,要设法分开来办。在法国人,自然要联络俄、英、美诸国,壮其声势,我们对症发药,就是要孤他的势。”

  “⾼明之至!”崇厚趁机讨个轻松差使“俄、英、美的涉,请中堂的示,是不是我马上去办?”

  “甚好,偏劳了!”曾国藩拱拱手说“明天我就‘放告’。”

  意思是暗示他,地方上的事,不必过问。

  但不用放告,已有无数禀状,递到行辕,另外还有许多在籍‮员官‬,以缙绅的⾝分,送来条陈说帖。曾国藩不敢轻忽,请幕友们一件一件念给他听,有的建议凭借天津百姓的义愤,尽驱洋人出大沽口;有的认为应该联络俄、英、美三国,专攻法国;有的痛斥崇厚,请曾国藩上奏严劾,以伸民意;还有的大声疾呼,速调兵勇⼊卫,以为应敌之师。总而言之一句话:都要跟洋人开仗。

  “民气如此,着实可虑。”曾国藩忧心忡忡地说“我看要出张布告。”

  幕友们都不肯轻易发言,因为都觉得这张布告很难措词,既不能奖其忠义,又不能责以不是,颇难有两全之计,倒不如不出为妙。

  “中堂!”钱鼎铭提醒他说“醇王六月初一上了个折子,陈奏‘思患豫防,培植邦本’四条,第一条一开头就说:‘津民宜加拊循,勿加诛戮,以鼓其奋发之志’,我连⽇也接到京里的信,指肇事的人,‘捍卫官长,堪称义民’,清议如此,中堂不可不顾。”

  “我宁可得罪于清议,不敢贻忧于君⽗!”曾国藩的语声平静,意志却显得极坚决“如今是山雨来的局势!洋人只讲利益,不讲是非,兵力愈多,挟制愈甚。今天他在大沽口,只有两条兵船,凡事还好说话,如果他从别处再调来几条,有恃无恐,则已有的成议,一定借故推翻,别生枝节。所以涉愈早了结愈妙,要想早了结,就不能不自己先庒一庒,才能息事宁人。我这番苦心,亦不求人谅,但求能为‮家国‬免祸。

  只是,唉!”他摇一‮头摇‬,不肯再说下去了。

  “我看这样,”钱鼎铭提出一个折衷的建议“请中堂再派定几位承审委员,尽三两⽇之力,务必先把拐幼孩,挖眼剖心的真相弄清楚,再谈其他。”

  大家也都认为先问案情,后出布告,措词的轻重分寸之间,比较有把握,力劝曾国藩接纳钱鼎铭的建议,他也就答应了。

  在钱鼎铭主持之下,‮出派‬候补州县官当承审委员,事实真相,很快地明了了。挖眼剖心之说,纯粹是因为不了解教堂內部的情形而起的误会。譬如教堂里面有堆放杂物的地窖,天津人不知道洋式房屋本有此规制,只拿《⽔浒》上描写黑店的情形来比附,以为那就是开膛破肚的地方。至于被“义民”所释放的一百五十多小孩,传讯他们的亲属,亦都供称自愿送堂收养,并非拐。

  倒是慈仁堂的司事王三和教民安三,确有可疑,但供词反复莫衷一是。曾国藩为了怕法国人疑心‮国中‬官府锻炼成狱,决定先押起来再说,同时亲自拟一张布告,刻印了几十份,以“钦派太子太保双眼花翎武英殿大学士直隶总督世袭一等毅勇侯曾”的衔头,盖上紫泥关防,实贴城厢內外,通衢闹区。

  布告中宣布朝廷怀柔外国,息事安民的本意,对天津“义民”不但没有一句嘉奖的话,而且看来官腔打得十⾜:“严戒滋事!”

  这一下天津的绅士百姓,大失所望。他们本就不相信没有挖眼剖心及拐小孩的事,并对王三和安三的被押监候讯,认为是袒护法国人的表示,再看了这张布告,越发愤懑惊诧,都说想不到曾侯跟崇厚没有什么分别!

  消息传到京中,自不为清议所容,纷纷上疏,都以“民心向背”作立论本,比较平正通达的一派,亦有“和局固宜保全,民心未可稍失”的话,认为应该部署海防,免得万一决裂无所措手。

  这时法、英、美、俄、比、西和普鲁士七国驻华公使,已经联名向总理衙门提出‮议抗‬的照会,同时法国与英国的兵船,纷纷集中天津大沽口和山东烟台两地,形势极为紧张。而总理衙门夹在洋人与清议之间,左右不敢得罪,唯有采取敷衍的办法。罗叔亚看着不是路数,亲自跑到天津来跟曾国藩直接涉。京里的空气不利和谈,到了天津更不利,办叔亚触目所及,都是仇视的眼光。相反地,亦有媚外的教民,到他那里去密控哭诉,这一下,罗叔亚的态度便更加不同了。

  他去看曾国藩,提出四个要求:赔修教堂、埋葬丰大业、查办地方官、惩办凶手。前两个条件,曾国藩一口答应,惩办凶手,亦可同意,至于查办地方官,先要查明地方官是否失职才谈得到。

  等罗叔亚辞出不久,崇厚急急忙忙赶了来,一见曾国藩的面,便气急败坏地说:“坏了,坏了!洋人要大起波澜了!”

  曾国藩和他的幕友们,无不诧异,及至崇厚转述了罗叔亚的话,更觉诧异。罗叔亚认为这一次的教案,是出于天津知府张光藻、知县刘杰和路过天津的记名提督陈国瑞所主使,因此要求以这三个人抵命。“这成什么话?”一向喜怒不现于形⾊的曾国藩,‮劲使‬摆头“万万不可!”

  崇厚也知道罗叔亚的要求,过分无礼,是再也办不到的事,但他也决不能因为曾国藩的峻拒,便偃旗息鼓。好在他原是打了主意来的,只是本来想用个“晴天霹雳”把曾国藩吓倒,然后迂回曲折,⽔到渠成地引出最后的一句话,此刻看看吓不倒曾国藩,就唯有开门见山,直抉本题了。

  “崇大人!”在座的钱鼎铭,有意要让他心烦“你可别忘了,陈国瑞现在神机营当差,是醇王的爱将,无凭无据的事,得罪醇王犯不着!”

  “我又何尝愿意得罪亲贵。实在是事出有因。”

  事出有因是不错的,大家都听说当丰大业毙命时,路过天津的陈国瑞,不无煽动的情事。民间又纷纷谣言,说法国人拐小孩挖下来的眼睛有一坛之多,已经让陈国瑞带进京去了。照罗叔亚的调查,这就是陈国瑞自己传播的谣言,以诬陷为煽惑,所以要他抵命。

  “抵命的话,罗叔亚不是说说的,真有那么个想法。中堂,我看,我们得先站稳脚步,好封他的嘴。”

  “喔!”曾国藩说:“站稳脚步这话我要听。我们的脚步是如何站法,他的嘴是如何封法?”

  “不必等他提出正式照会,我们自己先办。地方酿成如此巨案,到底是因为地方官不能化导于平时,防患于未然。拿道、府、县先撤任,听候查办,亦是情真罪当的事。”

  曾国藩不断‮头摇‬:“我虽不惜得罪清议,这样的事也还不敢做。”

  “中堂…。”

  “地翁!”曾国藩打断他的话说“这件事难商量。”

  口风中⽔都泼不进去,崇厚不得要领而去。到了第二天,罗叔亚又来见曾国藩,叽哩呱啦说了一大套,通事怕他生气,于病体不宜,当场不敢照译。但罗叔亚词气神⾊的凶悍,却是有目共睹的。而且走后不久,接着就送来一件正式照会,另附中文译本,居然真的就提出要张光藻、刘杰和陈国瑞抵命,以及严拿凶犯,立即正法的要求。

  “战机一触即发。”黎庶昌庒低了声音对薛福成说“我们先想个保护中堂的办法出来,再把照会送上去。”

  “没有别的办法,只有把铭军飞调到津再说。”

  铭军大部驻扎在山东与直隶界的张秋一带,另有三千人由刘铭传的部将,记名臬司丁寿昌统带,驻扎保定,要调就只有调这三千人。

  等商量停当,才把照会拿了上去,曾国藩有些沉不住气了!对于黎、薛所建议的调丁寿昌所部,移驻天津附近的静海,他亦认为有此必要。不过他不是为他自己着想,主要的是拱卫京师,免得洋人长驱直⼊。挡不挡得住是另一回事,挡总得要挡,不然对任何一方面都无法代了。

  “你们让我静下来想一想。”等幕友退出,曾国藩一个人绕室徬徨,通前彻后考虑大计,口中不断在自问:“拿什么来打?”

  其实这已经考虑过不止一次,早已拿定主意,无论如何不与法国人开衅。但事到如今,有难以控制之势,他不能不重新估量后果。

  很自然地,曾国藩想到了十年前的英法联军,那时有僧王和胜保当前敌,恭王和桂良主持抚局,文祥‮理办‬军需供应以及京师城防,犹不免一败涂地。如今只得丁寿昌三千人马,挡一挡也不过为两宮太后和皇帝腾出一两天工夫,便于再一次“逃难”而已。

  若是打到京城,还是要和。英法联军⼊京,一把火烧掉了圆明园,先帝虽为此急怒攻心,病势加重而“弃天下”但圆明园毕竟是离宮别苑,英法联军不曾毁伤宗庙社稷,还可以和得下来。而这一次果然让法国兵打到京里,为了报复起见,在大內放起一把火,连太庙一起烧掉,那时再要说谈和的话,无异辱及先人而默然忍受,不但为清议所不容,而且对后世亦难代。这样和不下来,就只有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一直打下去,打到天下大,盗贼蜂起,內忧外患,相煎迫,终于亡国为止。

  转念到此,曾国藩眩晕的⽑病又发作了,只觉得天旋地转,头重脚轻,赶紧扶着桌子,摸索到上躺下。

  于是多少年来的感触,又梗塞在他心头了,一切不如人,说什么都是空话,唯有忍辱负重,奋发图強。接着便想起洪杨平定以来的诸般新政,沈葆桢所经理的福建船政,规模庞大的‮海上‬制造局,京师的同文馆等等,总算是可以安慰的一些成就。

  就因为有这些成就,曾国藩越觉得非和不可,此时忍辱,将来才有报仇雪聇的机会,否则刚创下的一点基础,浪掷在战火之中,不知何年何月,才得重起炉灶?于此可知,自己立意不与法国开衅的宗旨,真正是万不可移。如今只要得下来,任何牺牲,在所不惜。

  因此,当第二天崇厚又来谈天津道、府、县一概撤任,听候查办这件事,他居然同意了。决定委记名臬司丁寿昌署理天津道,府、县两缺,由崇厚保举一个姓马、一个姓萧的署理,据说这两个人对天津地方,极其悉,‮理办‬缉凶,非此两人不可,曾国藩也同意了。

  他和崇厚会衔的奏折尚未到京,总理衙门已经接到法国公使提出強硬照会,以及罗叔亚在天津与他们的⽔师提督频频会商的消息,看样子战端随时可起。宝鋆急得食不下咽,只怨自己运气不好,偏偏恭王和文祥都在病假的当儿,出现了这么棘手的局势,而且军机上三个人还不能协力同心。李鸿藻力主“民心不可失”之说,他后面有醇王和清议的支持,发言颇有力量。看来抚局难成,战火要起,这副千斤重担,怎么挑得下来?

  “我也知道,这副担子你挑不下来。”慈禧太后听得宝鋆的陈奏,断然作了处置:“现在只有一面催文祥赶快销假,一面让恭王进宮来看折子,‮家国‬到了这个地步,他不能不力疾从公。”

  以‮人私‬的谊,宝鋆不忍把这副重担放在病骨支离的恭王肩上,但情势所迫,无可奈何,只得遵旨传谕。

  “闹教案不想闹成这个样子!”慈禧太后神⾊抑郁地说:“这一阵子,我们姊妹愁得都睡不着觉,打是不能打,民心也要紧,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总得有人切切实实出个主意才好。不知道各省是什么个意思?”

  “丁⽇昌给奴才来信说,总宜保全和局为是。”

  宝鋆的话一完,李鸿藻接口便说:“丁宝桢也给臣来信,其中有两句话,臣请上达圣听。”接着,他用极清朗的读书的调子念道:“倘或其曲在彼,衅非我开,则用兵亦意中之事。”

  这江苏、山东的两丁,是巡抚中顶尖儿的人物,宝鋆和李鸿藻针锋相对,各引以为重,于是第三者的沈桂芬说话了。

  “现在就是先要辨个是非曲直。曾国藩的头一个折子,已经说得很明⽩。以臣愚见,局中人见闻较切,这一案既已责成曾国藩查办,不能不多听听他的意见。”

  这番话看来平淡无奇,其实是放了李鸿藻一枝冷箭。李鸿藻也跟倭仁一样,虽受命在总理衙门行走,却从未视过事“局中人见闻较切”就是指他⾝在局外,不⾜与言洋务。总理衙门的大臣都跟李鸿藻格格不⼊,只是沈桂芬秉柔出名,不似董恂那样近乎耝鄙,所以他跟李鸿藻的暗斗,不为人所注意。

  三个军机大臣,宝鋆、沈桂芬站在一边,自然占了上风。同时李鸿藻也不是不了解局势的人,他并不主战,只是觉得有责任为“义民”说话而已,话说过了,责任就尽过了,所以明知沈桂芬话中有刺,隐忍不言。

  只要不抬杠,两宮太后都乐意他们多说话,于是慈禧太后便又问起朝中和民间对此事的看法,大致慷慨昂的居多,敢替洋人说话的甚少。这对两宮太后来说,多少是一种安慰。

  但等曾国藩和崇厚会衔的奏折一到京,这份安慰便变成极沉重的负担了。奏折中为洋人雪冤,指出“教民挖眼剖心,戕害生民之说,多属虚诬”列陈所以“致疑”的原因五点,奏请“布告天下,咸使闻知,一以雪洋人之冤,一以解士民之惑”这已经是要从长计议的事,又要将天津道、府、县三员撤任查办,以及派兵弹庒,并俟“民气稍定,即行缉凶”那就决不能轻许了。

  不许怎么样?宝鋆和董恂不知说过多少遍了,不依洋人,就会开仗。是和是战,两宮太后无法作任何决定,慈禧太后还觉得这事也不能只听少数人的意见,于是召见病起第一天进宮看折的恭王和军机大臣,面谕召集御前会议。

  养心殿地方太小,太后又不能出临外朝,决定在乾清宮西暖阁集会。奉召的一共十九个人,区分为四个部分,第一是亲贵,惇王和孚王。第二是重臣,官文、瑞常、朱凤标、倭仁四相,以及恭王为首的军机四大臣。第三是近臣,御前大臣醇王、景寿、伯彦讷谟诂,弘德殿行走的将相,翁同龢、桂清、广寿。第四是掌管洋务的总理大臣,董恂、⽑昶熙。除了孚王以外,其余十八个人都在近午时分到了乾清宮,由惇王带班,进殿行礼。军机大臣和总理大臣跪在东边,其余的跪在西边。

  乾清宮是天子的正寝,在康熙以前,皇帝临轩听政,岁时受贺赐宴,以及⽇常召见臣工,都在这里,是內廷中规制最宏伟的一座宮殿,广九楹、深五楹,象征“九五之尊”中间三楹设宝座,楣间有块顺治御笔的匾:“正大光明”自从康熙末年闹出“夺嫡”纠纷以后,从雍正开始,废除了立储的制度,皇位的继承,由皇帝御笔书名,锦盒密封,这个锦盒就蔵在“宮中最⾼之处”的“正大光明”匾额后面。

  左面三楹为东暖阁,原名“抑斋”自从⾼宗因为得了绝世奇珍王羲之⽗子的三通帖,珍蔵在此,所以又题名为“三希堂”右面三楹就是西暖阁,题名“温室”⾼悬⾼宗御制的一篇“乾清宮铭”其时正当全盛,⾼宗又享大年,所以铭中最后一段是这样六句话:“五福敷锡,万国咸宁,敢恃崇居,惴惴矜矜,益慎体乾,惟皇永清。”现在,两宮太后及十五岁的皇帝,就是坐在这篇铭文之下,为了“一国不宁”召见“惴惴矜”的亲贵重臣。

  分班行了礼,所有的太监都奉命退出殿外,这时慈禧太后才用低沉的声音说道:“天津的教案,没有想到闹得这么厉害!现在法国人蛮得很。曾国藩的折子,想来你们都在军机处看过了,要办地方官,要拿杀洋人的百姓,这件事该怎么办?我们姊妹俩想不出主意,所以找大家来商量,有话,你们尽管说!”

  这样的场合,第一个说话的应该是惇王,他是早就预备好了的,片刻沉默以后,开始发言:“曾国藩不是不讲理,不体恤下属的人,他这个折子,也是大不得已。不过民为邦本,民心一失则天下解体。所以这件事要慎重。”

  这几句话说了等于没有说。在他肩下的醇王就不同了,一开口就显得很动“民心宜顺!”他大声说道“天津的地方官也没有罪,张光藻跟刘杰,平时的官声很不错,他们当然不能偏袒教民,讨洋人的好。事情闹开来,全怪那个丰大业太野蛮,拿就打,这还成话吗?如果说‮国中‬的使臣,在他们法国也是这样子蛮不讲理,击职官,不也一样要犯众怒吗?至于陈国瑞路过天津,说了几句嘉许义民的话,正见得他忠勇成。在法国看,他们有罪,在‮国中‬看,何罪之有?他们的罪,是总理衙门给安上的,咱们自己还在查办,总理衙门倒先替天津的义民认了罪的。给法国公使的照会,说什么天津的‘举事者’,等于我‘大清仇人’,这种措词太失体了!还有人说,天津的百姓,无缘无故杀法国人,不过借此抢劫掳掠。诬责义民,于心何安?”

  那段话是宝鋆说的,他不能不申辩:“启奏两位太后跟皇上,七爷的责备,奴才不能受!烧教堂的时候,有人大抢特抢,是有案可稽的。”

  “趁火打劫,总是有的。”慈禧太后为他们排解“这一层,现在不必再提了。”

  “臣有申辩。”董恂接口⾼喊。

  “好!你说吧!”慈禧太后告诫:“就事论事,别闹意气。”

  “是!”董恂用含冤负屈的声音答道:“臣等奉旨与洋人涉,事事以宗社为重。洋人脾气多很坏,臣等受气也不是受了一天,局外人不谅,嬉笑怒骂的也很多,臣等总想着受辱负重四个字,能够为朝廷‘求全’,自己‘委屈’一点儿,算不了什么。这一次教案,原是相而成,如果地方官实心为国,知道现在还不是可以跟洋人开衅的时候,平⽇多加化导,就不致于教民相仇。老百姓也应该体谅‮家国‬,平长⽑、灭捻匪,现在陕甘还在用兵,国力凋敝。明明惹不起洋人而偏要惹他,惹出这样一个局面,不就等于跟大清为仇?”

  董恂一口气说下来,上了年纪,不免气,所以得停一停,而醇王不容他往下再说,接口便驳:“说百姓与朝廷为仇,是断断不会有的事!这话在自己都不能说,何况说给洋人,形诸文字?试问,洋人误信百姓与我大清为仇,不更以为朝廷孤立无援,越发得寸进尺,没有个完结?求和反不得和,不但失体,而且失策!”

  “原是说委屈求全。”董恂的再度辩解,就显得有些软弱了“措词当然要不同些。”

  “怎么个不同?”

  看醇王咄咄人的神态,慈禧太后心想,倘或引出主战的论调来,今⽇一会,便难收场了,得要想个办法,先教大家死了不惜一战的那条心,专就“抚局”上去研究,如何能够议和而不太吃亏才是正办。因此,她摇一摇手:“不必在这些细故上争执。”接着,摆出不胜悲愤的神情说道:“道光、咸丰两朝,咱们‮国中‬都吃了大亏,洋人是咱们的世仇,你们如果能想一条计策,把洋人灭掉,我们姊妹俩就死也甘心!”

  这番话说得群臣动容,都觉得语气严重,不敢轻易奏对。

  慈禧太后细看西面那一班从领头的惇王,到末尾的翁同龢的脸⾊,知道自己这两句话把他们“镇”住了,于是又用缓和的声音说:“皇帝还没有成年,诸事要从长计议,你们都是‮家国‬的重臣、近臣,休戚相关,跟外头不一样,总得要搁下成见,多替‮家国‬着想。”

  醇王是主战的一方,既无彻底灭洋人的长策,就不敢再多说。军机和总理衙门,除了李鸿藻以外,是主和的一方,听出慈禧太后暗中支持的意思,便不必再多说。彼此沉默之下,作为清议领袖的倭仁,就不能不发言了。

  “臣愚昧,”他说“张光藻、刘杰两员,既然官声甚好,不宜加罪。”

  “是的,不宜加罪。”瑞常和朱凤标同声附和。

  因为这三个人的位⾼望重,宝鋆等人不便说话,只有恭王起而相驳,但他病后虚弱,无力多言,只说得一句:“不依曾国藩所请,此案不能善了。”

  于是又出现了僵持不下的沉默,翁同龢觉得这是个给自己讲话的机会,便提⾼了声音说道:“臣有愚见。曾国藩所请两事,皆天下人心所系,亦是国法是非所系。请再申问曾国藩,洋人此后如无别项要求,尚可曲从,倘无把握,则宜从缓。似乎不必在仓促间定议。”

  这是折中的论调,也合乎慈禧太后“从长计议”的指示。在主战的一方,认为不得已而求其次,至少该这么办,而主和的一方,觉得以此作为让步的表示,亦未始不可。只有一个董恂,听得翁同龢的话,心里就冒火。

  董恂久为清议所指摘,而他亦对朝士抱着极深的反感,最使他痛恨的是替他安上一个“董太师”的外号,臣子拟于董卓,如在雍正、乾隆朝,凭这个外号,就可断送一辈子的功名富贵。因此,他总认为那些以讲学问务声气的名流,徒尚空言,不负责任,所发的议论,成事不⾜,败事有余,如眼前的翁同龢就是。曾国藩的折子,或准或不准,可否之间只凭慈禧太后一句话就可裁决,反对的人虽多,但上有慈禧、下有恭王,仍可如愿以偿,不想翁同龢节外生枝,要搞了垂成之局,岂不可恨?

  于是,他抬脸冲着翁同龢说道:“这时候天津不知道是什么局面?那里容得你往来问答?”这句冲口而出的话,成了危言耸听,两宮太后首先就悚然心惊。董恂的意思中是表示,即在这庙堂筹议大计之时,也许大沽口的外国兵船,就已经在开炮了。战端既然随时可启,往来问答,稽延时⽇,以致误了大事。这一下原来以为翁同龢有道理的,便觉得他的话亦不免迂腐了。

  于是慈安太后微喟着说:“有僧王在,他的马队,还可以把洋人挡一挡。现在,也还得要调一支兵进京保护才好。”

  “是!”恭王答道“臣等商议,预备再调驻张秋的铭军九千人⼊京。等商议好了,请旨‮理办‬。”

  “李鸿章呢?”慈安太后又问“他此刻在什么地方,这件案子,他怎么个说法?”

  “李鸿章此刻在潼关。他给臣写信,也说‘断乎不可用兵’,只能跟洋人‘一味软磨’。”

  惇王听得这一说,算一算督抚中预备开仗的,只有一个丁宝桢,但“东军”全靠一个总兵王心安,那两三千人要拿曹州一带的土匪,本就不能调进京。看样子已非得依从曾国藩的意思不可,那就只有在“讨价还价”上打主意,因而接着恭王的话说:“曾国藩所请办地方官、缉凶这两件事,既不得不从,那么,‮国中‬人拐孩子,也不能不严办。”此又是董恂出的主意,认为严拿拐子,刺洋人,应该从宽,所以惇王这么说。

  这一说勾起了醇王的牢,发了好大一篇议论,说素⽇无备,而临事则以“无可如何”四字塞责,从咸丰十年以来,试问“所备何事”?这是指责当国十年的恭王。说到最后,他亦是“无可如何”只好在文字上要求了“此次纶音,如果仍有措词失体之处,”他很起劲地说:“臣等仍当纠正。”

  慈禧太后点点头,看着恭王说道:“那种‘大清仇人’什么的,是有点儿不象话!”

  “是!”恭王病后体力不支,急于完事,便敷衍着醇王说:“军机拟旨如有不妥之处,醇王等人尽管纠弹,臣等虚心接受。”

  恭王这样给面子,醇王不便再发牢,于是御前会议到此结束。时间太长,无不汗透重⾐,上了年纪的倭仁等人,甚至因为跪得太久,站不起来,得要太监来搀扶。

  虽然如此,却还不能回家,都在朝房里等着看军机处所拟的旨稿,如有与廷议不符之处,象醇王所说的“倘有措词失体之处”便可当时“纠正”

  军机章京的笔下都快,但这天拟旨,要把群臣所发,面奉裁可的意见,都包括进去,而遣词用字的多寡轻重,与发言者的名位又有关连,因此斟酌损益,费了三个钟头,才把两道明发、两道廷寄的稿子拟好,邀请大家去看。

  两道明发,是摘叙曾国藩的原折,为洋人辩解“教民挖眼剖心、戕害生民之说,多属虚妄”以及遣责天津地方官办事不力,⾰职查办。两道廷寄,一道分寄沿海各省督抚,严密戒备;一道专寄曾国藩,指示大计,自然最关紧要,所以大都争着先看这一件,只见写的是:

  “曾国藩、崇厚查明天津滋事大概情形一折;另片奏请将天津府县⾰职治罪等语,已均照所请明降谕旨宣示矣。曾国藩等此次陈奏各节,固为消弭衅端,委屈求全起见;惟洋人诡谲成,得步进步,若事事遂其所求,将来何所底止?是弭衅而仍不免启衅也。该督等现给该使照会,于缉凶、修堂等事,均已力为应允,想该使自不至再生异词。此后如洋人仍有要挟恫吓之语,曾国藩务当力持正论,据理驳斥,庶可以折敌焰而张国维。至豫备不虞,尤为目前至急之务。曾国藩已委记名臬司丁寿昌署理天津道篆,其驻扎张秋之兵,自应调扎附近要隘,以壮声威。李鸿章已于五月十六⽇驰抵潼关,所部郭松林等军亦已先后抵陕,此时窜陕民,屡经官军剿败,其焰渐衰,若移缓就急,调赴畿疆,似较得力。着曾国藩斟酌情形,赶紧复奏,再降谕旨。⽇来‮理办‬情形若何?能否迅就了结,并着随时驰奏。总之和局固宜保全,民心尤不可失!曾国藩总当体察人情向背,全局通筹,使民心允服,始能中外相安。沿江沿海各督抚,本⽇已有寄谕令其严行戒备。陈国瑞当时是否在场?到津后即可质明虚实,已令神机营饬令该提督赴津听候曾国藩查问矣。将此由五百里各密谕知之。钦此。”

  这道廷寄,实际上照曾国藩及总理衙门的意思‮理办‬,而表面上对主战一方重视民心的议论,亦已完全采纳,所以大家都没有什么话说。

  再看那两道明发上谕,摘引曾国藩的原奏,文气不顺,近乎支离。翁同龢心里在想,如果照此明发,一定会引起指摘,还得重新斟酌。但看看窗外⽇⾊,已经偏西,还要清稿,还要“请起”面奉两宮太后认可,时间局促,决无再细作推敲的工夫,因而也就一忍了事。

  等恭王⼊见,又费了三刻工夫,才算妥帖,廷寄即刻飞递,明发由倭仁带回內阁去处理。出宮时刻,已快下钥,却有一骑快马,飞奔而来,天津的折差,递来崇厚的一个折子,说是曾国藩病重,请另简大臣赴津主持。

  曾国藩的病是又重了些,但神明不衰,未到卧不起,无法治公的地步。就是病势增重,也是受崇厚所,而间接是受英国公使威妥玛所

  当教堂被焚之初,英国驻天津的领事李蔚海,就联络各国领事,组织了一支“自卫队”名为保侨,其实是有意要反衬出‮国中‬官府不能维持地方。及至罗叔亚到天津,老奷巨猾的威妥玛自告奋勇,陪着他同行,在幕后全力煽动。起先是提出拿天津府县及陈国瑞抵命的要求,以后又透露口风,赔偿损失最少得数百万银子,杀人放火的凶手,至少要正法三、四百名。‮海上‬来的《申报》又载着英国人的议论,说是必须用武,儆戒‮国中‬官民。同时崇厚打听到,罗叔亚不仅每天与法国⽔师提督会商,而且已有两千洋兵开到,大沽口和烟台的外国兵船,亦⽇有增加。

  这些消息把崇厚吓得胆战心惊,万一开仗,朝廷主战的一派得行其志,那时追究责任,第一个就会把他杀掉,至少也是充军的罪名。这是不可避免的,兵败议和,则杀主战的大臣,和议决裂,不惜一战,则必杀主和最力的人来励士气民心。为此,他一天几次去见曾国藩,反复申说,必须答应罗叔亚在照会中所提出的要求,否则大祸就在眼前。

  曾国藩撤张光藻、刘杰的职,奏请治罪,已觉內疚神明,痛悔不止,如何再肯听崇厚的话?最后被不过,他半真半假地表示了态度。

  “洋人亦须适可而止。”曾国藩依然保持着他那平静舒缓的语声“莫以为我立意不开衅,便是怕事不设防!我已密调各路军队到津,军械由‮海上‬制造局航海赶运,军粮呢,福建采办的两万石米,可以奏请截留。真的得人不得过,也就只好跟他周旋了。”

  崇厚惊愕莫名“中堂,”他嗫嚅着说“我竟不知有这些部署!”

  “现在你知道了。”曾国藩闭眼捋须,接着又说:“我自募勇剿贼以来,此⾝早已许国。幸赖圣祚绵长,将士用命,平巨寇,百战名将,如今凋零虽多,也还有李少荃、左季⾼、彭雪琴、杨厚庵,那个不是念切时艰,心存君国?就算我衰病侵,不久人世,继起亦复有人,不见得跟洋人打都不能打!”

  这番话一说,崇厚无法再谈得下去,而且心里惊疑不止,他无法判断曾国藩的话,是真是假?他也知道,曾国藩处事一向慎密,又有一班极能⼲的幕友,暗中调兵遣将,非无可能。看这样子,说不定曾国藩眼前的一意主和只是缓兵之计,等军队开到,又是一样说法,那就非把大局搞决裂了不可!

  这样一想,他觉得曾国藩在天津,有害无益,苦于无法把他请走。谁知事有凑巧,曾国藩因为崇厚一味媚敌,人太甚,心境大为不快,眩晕的⽑病越发严重,以致当客呕吐,卧倒在。崇厚灵机一动,趁此机会,飞奏曾国藩病重,不能任事。这是非常不礼貌的举动,但照崇厚的想法,这一来不但是救他自己,也是救了曾国藩,让他能把一副千斤重担卸下来,回保定安心养病。

  在同一个奏折中,崇厚又说,法国公使已提出职官抵命的最后限期,如果在拜折第二天下午四点钟,还未有确实答复,法国兵船就要派兵上岸,杀向京城,而大沽口的各国兵船,就在这一两天內开到了九艘之多。

  这个折子递到京城,正就是崇厚拜折第二天的下午四点钟。如果说已经决裂,则事已无及,而期限过于迫促,亦反令人有不近情理,纯为空言恫吓的感想。因此,奉旨进宮看折的恭王,对这一层倒不怎么摆在心上。

  然而曾国藩的病倒在,却不能不重视。恭王和总理大臣们都知道,崇厚对外则资望不⾜,为敌所轻,对內则与情不洽,动辄获谤,已经无法再在天津立⾜,所请“简派重臣”实在有此必要。为难的是这个能办洋务的“重臣”到那里去找?

  “这是个火坑,派谁谁倒霉!”宝鋆苦笑着说“和议成不成是另一回事,先就得让那班‘清流’骂个够!”

  他的话一半是牢,一半也是实情。沈桂芬则比较沉着冷静,心想宝鋆的话一传出,更难找人,于是紧接着说道:“话虽如此,事情也得两面看,这时候谁要肯⾝而出,把曾爵相都未能办成的抚局办成,必享大名。再说,为‮家国‬建了大功,朝廷亦必不薄待。”

  “对了!”恭王许了愿心“谁要是把这副担子挑了下来,我一定保他,或是换顶戴,或是调剂差使,两宮太后不能不依。”

  有此一句话,立即便有人自告奋勇,那就是以兵部尚书奉派在总理衙门行走的⽑昶熙。他是河南人,也是咸丰初年投笔从戎的翰林之一,一向在他家乡办团练,比起曾国藩、李鸿章戡平大的勋业来,自有天渊之别。但正如俗语所说的“没有功劳有苦劳”在慈禧太后和恭王眼中,是个肯为朝廷出力的人。⽑昶熙本人则在京朝大僚中,以知兵自名,把那些以翰苑起家,循资升为尚书、侍郞的大臣,都看作书生。这时因为法国公使以兵船胁迫,他认为以兵部尚书,总理大臣的双重资格,该去看一看虚实,因而毅然请命,打算着能够化⼲戈为⽟帛,是一件名利双收的好事。

  有他肯不避艰险,且又是总理衙门的人,深知朝廷的意向和全案的首尾,恭王自然接纳。但与宝鋆、沈桂芬密商的结果,认为办洋务的长才,第一推丁⽇昌,如果真的和议决裂,则拱卫京畿,又非李鸿章不可。此外托词卧疾,遥领直隶提督衔名的刘铭传,亦该征召。商定了这些办法,立刻进宮请旨定夺。

  那几天因为承恩公惠澂的夫人病殁,作为亲生长女的慈禧太后,哀痛不已,养心殿的常朝暂免。这时,只有恭王一个人“递牌子”两宮太后在御花园钦安殿召见,自是一奏就准,当天就下了谕旨。名义上仍旧尊重曾国藩,让他主持天津的涉,但以“该督抱恙甚剧,恐照料或有未周,谕令丁⽇昌迅速赴津,帮同‮理办‬。又以丁⽇昌航海前来,须在旬⽇以外,先派⽑昶熙前赴天津会办。”同时“谕令李鸿章,带兵驰赴畿疆,候旨调派。”

  于是⽑昶熙带着四名随员,由京师星夜赶到天津,预备与“洋官”会议。

  ⽑昶熙的四个随员是,翰林院侍讲吴元炳、刑部员外刘锡鸿、总理衙门章京陈钦、恽祖贻,算是京里一等一的洋务长才,其实只有一个陈钦是好手。他在总理衙门的章京中,称为“总办”就好比军机章京的“达拉密”內务府的“堂郞中”是司官的首脑。曾国藩对⽑昶熙知之甚深,并不重视,倒是对这四个人,一谈之下,赞叹不绝,许为“难得之才”

  难得的也还只是一个陈钦。在与法国公使罗叔亚、英国公使威妥玛的会议席上,他据理力争,侃侃而谈,引证各国通行的公法,指出丰大业应负发冲突的责任,同时表示修堂、赔银以外,天津府县撤职刑部查办,缉凶事宜正由新任天津地方官‮理办‬,安三、王三两名祸首已经照罗叔亚的要求释放,‮国中‬所应该做到的,不但已经做到,而且已经过分,不能再有所让步。

  罗叔亚被驳得无话可说,一味坚持职官抵命的要求,变成无理可喻,威妥玛自然也就挑拨不起来。等会议不而散,罗叔亚与威妥玛大概觉得还是总理衙门比较好对付,随即便离津进京。

  崇厚一看这情形,正是脫⾝之时。一则卸了三口通商大臣的职司,便解除了天津涉的责任,再则怕罗叔亚在天津未能讨得便宜,会跟总理衙门去找⿇烦,他得从中去说好话,以排解见功。所以拿“奉使法国请⼊都陛辞”的理由,拜折即行,跟在罗叔亚后面,匆匆赶进京去。

  崇厚一味媚外,凡事看不清楚,曾国藩却是神明未衰,自己知道,这桩涉,坏在误听崇厚的先⼊之言,一上来失之于太软弱,让法国人步步进,搞得法有些了。静下来细想一想,觉得罗叔亚的态度奇怪,如照起初那样的強硬,则会议决裂,接着便是法兵登岸,何以一无表示,悄然进京?

  这个疑团,很快地就被打破了。从英国通到印度孟加拉省首邑加尔各答的“电报”传来消息,说是普鲁士跟法国开了仗,起因于西班牙发生⾰命,女王被废,预备立普鲁士王的一个亲族为西班牙王,法国的皇帝,老拿破仑的侄子,称为“拿破仑第三”的,表示反对。于是普鲁士王遣大将⽑奇,领兵进攻法国。在大沽口的法国⽔师提督,就因为国內正有战事,必须待命行动,所以拒绝了罗叔亚的要求,怎么样也不肯开衅。

  “天佑吾华!”曾国藩大大地松了口气,知道仗是打不起来了,至少限度可以说,要法国国內再派援兵,是不会有的事。

  “中堂!”薛福成说“法国既有內顾之忧,我们这里何妨乘机利用?”

  “不然,不然!”曾国藩大为‮头摇‬“你莫想到《战国策》上的话!普、法两国的国情形势,几乎一无所知,而想利用重洋万里以外的战局,如何可以!这个论调发不得,一发助长了主战诸公的虚骄之气。为今之计,正宜把握良机,奏请慈圣,执持定见,促成和议。请你去拟个奏稿来,普法开仗的事,只字不可提!”

  “是的!”薛福成心诚悦服“中堂这才是老成谋国!”

  这个奏折由曾国藩和⽑昶熙会衔拜发,主旨是“请中外一体,坚持定见”决不用兵,但兵可不用,不可不备。本打算着“投荒万里之行”有几年苦头可吃的李鸿章,忽然得此际遇,精神抖擞地星夜带兵⼊卫,一路行军,一路不断上奏,同时行文军行所经各地督抚,要求供应军需。曾国藩是替他办惯了粮台的,将福建船政局购办的“京米”截留了两万石,存放在天津,专等李鸿章和刘铭传来领。

  除了李鸿章,丁⽇昌亦已奉旨北上,他也是来“跳火坑”的。启行之前,先上个奏折,说“自古以来,局外之议论,不谅局中之艰难,然一唱百和,亦⾜以荧听闻而挠大计,卒之事势决裂,‮家国‬受无穷之累,而局外不与其祸,反得力持清议之名”自道“臣每读书至此,不噤痛哭流涕”因而提出看法“现在事机紧急,守备则万不可缺,至于或战或和,应由宸衷独断,不可为众论所摇”这番话的意思,与曾国藩一样,都是请两宮太后“谋划必须决断”抱定主旨,决无更改。言外之意,都指醇王、李鸿藻、倭仁那些人的话,万不可听。

  因为如此,没有人再发主战的议论,但一口怨气不出,都发怈在曾国藩头上。有的公然指责,有的写信质问,大致以前骂崇厚的话,现在都用来骂他,态度最烈的则是他的同乡,甚至要把他悬在湖广会馆的那块“道光戊戌科会试中式第三十八名进士、殿试三甲第四十二名,赐同进士出⾝”的匾额撤除。

  以曾国藩的德⾼望重,尚且被骂得如此不亦乐乎,总理衙门和涉及到这件教案的部院,自然深具戒心。曾国藩挨骂最厉害的一件事,就是官声甚好的张光藻、刘杰撤任,解刑部治罪,如果刑部真的治了罪,必然又受清议攻击,变成替人受过。刑部尚书郑敦谨,当然不会这么傻,所以当直隶臬司钱鼎铭将此两人解送刑部时,主管的直隶司郞中,拒绝收领。接着,军机承旨,发了一道上谕:“罗叔亚无理要挟,所请府县抵偿一节,万无允准之理。传谕钱鼎铭将张光藻等解赴天津,并令曾国藩等,取具该府县等亲供,以期迅速了结。”既不说治罪,亦不说免议,不知“如何迅速了结”?使得钱鼎铭深感为难。

  在曾国藩,明知刑部有意推卸责任,不但没有什么不快,反觉欣然,认为补过的机会到了,听张光藻和刘杰要请病假,一口答应。于是张、刘二人,当天离开天津,躲到外县去“避风头”

  缉凶的事,他一样也不起劲。⽑昶熙看看情势不妙,曾国藩口说“不惜得罪清议”又说“眼前事大,千秋事小”其实既畏清议,亦惜千秋之名。他新补了崇厚的遗缺,兼署“三口通商大臣”会办涉职责所在,不得不天天催曾国藩“拿办凶手”

  一拿拿了三十多名,都是“⽔火会”中人,由新任天津知县萧世本审问,因为听审的百姓极多,萧世本不敢不慎重,这样便又拖延下来了。 wwW.niLxs.cOm
上一章   慈禧全传   下一章 ( → )
免费小说《慈禧全传》是一本完本历史小说,完结小说慈禧全传TXT下载的所有章节均为网友更新,与免费小说网(www.nilxs.com)立场无关,更多类似慈禧全传的免费历史小说,请关注逆流小说网的“完结历史小说”专栏或全本小说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