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全传 第十章
逆流小说网
逆流小说网 玄幻小说 武侠小说 仙侠小说 都市小说 言情小说 校园小说 历史小说 军事小说 网游小说 竞技小说 穿越小说 耽美小说 灵异小说 同人小说
全本的小说 天堕武林 夺命柔情 滛虐江湖 催眠传奇 露水姻缘 社团奇遇 佛洛伊德 综合其它 热门小说 总裁小说 乡村小说 科幻小说 架空小说 重生小说
小说排行榜 紫烟蒾情 宝贝记事 蔷薇妖娆 失纵蒾卻 时空浪族 段家女将 剑荡天下 成田离婚 悖伦孽恋 女校老师 短篇文学 推理小说 官场小说 经典名著
逆流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慈禧全传  作者:高阳 书号:39770 更新时间:2017/9/7 
第十章
    十月初九甲子⽇,六岁的皇帝在御前大臣的扶持夹辅之下,在太和殿行了登极大典,紧接着是慈禧太后的万寿,重重喜事刚过,被肃顺一派所抑制排挤的官僚,又复弹冠相庆,各衙门送旧新,热闹非凡。

  这一朝天子一朝臣,绝大部分出于恭王的安排。为了此一番大调动,他和文祥等人,煞费苦心,同伐异,隐隐中的派系,要一一安抚妥帖,而清议又不能不顾,人才更不能不讲,除了这些以外,恭王还有一层只有他自己和极少数心腹才知道的私心,在垂帘之议定局以前,先要把自己的势力建立起来。

  王公大臣、六部九卿、翰詹科道为了拟议“垂帘章程”已在內阁开过好几次会了。无疑地,这是件天字第一号的大事,没有一个人敢于轻率发言,所以会议的进度极慢,甚至因为过分持重,座间的气氛,显得相当沉闷。但在私底下,三数友好,书斋清谈,那情形就完全不同了,引经据典,相互辩驳,许多深刻的见解,都在各抒所见,比较异同之间呈露。

  恭王和他的心腹们,所重视的正是这些比较坦率的议论。

  议论中最坦率的一种看法,认为贾桢、周祖培等人的奏折上,已有“权不可下移,移则⽇替”的话,胜保一疏说得更明⽩:“朝廷政柄,之自上,非臣下所得而专,我朝君臣之分极严,尤非前朝可比。”既然如此,则两宮太后的垂帘听政,实在是代行皇帝的全部权力。而且慈禧太后的为人如何,就在这短短的十几天之中,已显示得相当明⽩,她是非象宋朝的章献刘皇后那样大权独揽不可的。

  果然,几次“酌古准今,折衷定议”的章程,送了上去,都为慈禧太后随意找个小⽑病发了下来,面谕重新拟议。

  这样一再挑剔,得军机处和內阁的重臣,非照宋朝垂帘的故事来办不可。宋哲宗的祖⺟,宣仁⾼太后有“女中尧舜”之称,不⾜为虑。宋仁宗的嫡⺟章献刘皇后,虽亦被颂扬为“今世任姒”其实是个极厉害的脚⾊,慈禧太后的格,与她颇为相象,因此,恭王不得不有所顾虑。

  那一阵子,科甲出⾝的‮员官‬,把酒闲叙,常谈宋史,宋史中又常谈章献和宣仁的事迹,于是传说中“狸猫换太子”的故事,也常被人提到了。

  有人谈到这个故事,说“狸猫换太子”是对章献刘皇后的厚诬,但宋仁宗在章献生前,始终不知道他的生⺟是李宸妃,以及章献亏待了李宸妃,都是事实。当李宸妃守陵病殁,宰相吕夷简向章献进言,主张加以厚葬,章献大怒,责问吕夷简,何出此言?吕夷简的答复是:“臣待罪相位,事无內外,皆当预闻。”

  由此可以推想而得一结论,宋仁宗以冲人即位,章献垂帘听政,如果不是李迪、王曾、张知⽩、杜衍,以及吕夷简、范仲淹这些大臣,正⾊立朝,遇事裁抑,那么,以车驾卤簿,同于皇帝,乘⽟辂,谒太庙的章献刘皇后,可能会成为武则天第二。

  这些议论。对恭王是一大刺,也是一大启发。诛杀肃顺,不过是他复起当国所必先排除的一个障碍,促成垂帘,才是他重掌政柄所必须履行的一个换条件,但说到头来,这是违反祖制的,所以他早就內疚神明。而自肃顺伏法,几乎一夕之间,舆论大变,以前说肃顺跋扈专擅的,这时都在往他好的地方去想了,认为他的反对垂帘,并不算错,相形之下,显得错的倒是赞成垂帘的那些人。这一来,恭王內疚之余,而且也得要外惭清议,力图补救。

  补救的办法,就是鉴于章献刘皇后的往事,设法在慈禧太后尚未独揽大权之前,先谋裁抑之道。今古异制,依清朝的传统,那怕贵为议政王,也不能握有如唐宋那样与君权对等的相权,这样就只有多方面安揷为自己所信得过的人,一方面是为了合力对付慈禧太后,另一方面也是培植自己的势力所必须采取的手段。

  这时的慈禧太后,还看不透这一层。灯前枕上,想了又想的,只是两件事,一件是如何才能使恭王照自己的意思,议定垂帘章程?一件是等到垂帘听政之后,如何才能把已取得的大权,紧紧握定,不致失坠。

  为了前一个目的,她的笼络恭王,无所不至,每一召见“六爷”长“六爷”短的,喊不停口。常常军机全班见面以后,又单独召见恭王,稍微谈得久些,到了传膳的时刻,必又传旨,从御膳中撤出几样菜来赏议政王。

  除去这些小节,又因为先帝与恭王手⾜的参商,起因于恭王的生⺟,一直未获尊封,直到临死以前,才很勉強地得了个“康慈皇太后”的尊号。等康慈崩逝,先帝余憾不释,一面命恭王退出军机,回上书房读书,以示惩罚,一面只上康慈太后的諡号,神主不⼊太庙,因此不能象“孝全成皇后”那样称为“孝静成皇后”表示同为皇后,仍有嫡庶之分。这一点恰又触犯了慈禧太后的大忌,正好借着示惠恭王的原因,说服了慈安太后,特传懿旨,命廷臣集议,孝静皇太后升袝太庙的典礼。

  为了后一个目的,慈禧太后觉得最好能读些书,看看列祖列宗,以及前朝的贤君女主,到底如何处理政务,驾驭臣子?只是宮里的史书虽多,苦于程度不够,读不成句。于是想了个主意,给上书房和南书房的翰林派了个差使,叫他们在历代帝王的言行以及前史垂帘听政的事迹之中,选择可供师法的,摘录下来,加以简明的注解,由內阁大学士总纂成书,再议政王及军机大臣复看后,缮写成呈,作为参考。

  ⽇思夜想,慈禧太后的希望,终于一步一步接近实现了。垂帘章程虽还未定局,但內阁集议一次,让步一次,大致已可接受,于是她可以私下计议举行垂帘大典的⽇子了。

  ⽇子一直配合得很好,十月初九甲子⽇,嗣皇帝登极,第二天就是她的生⽇,于今垂帘章程到议定之时,恰好是先帝宾天百⽇刚过。国丧服孝,百⽇缟素,⽩布褂子穿得久了,灰不灰、⻩不⻩,好不难看!加以百⽇之內,不得剃发,一个个⽑发蓬,再穿上那件灰暗破旧的⽩布褂子,不象个囚犯,也象个乞儿,看着好不丧气!等到百⽇一过,依旧朝珠补褂,容颜焕发,那时在垂帘大典中受群臣朝贺,才是件风光体面的喜事!

  因此,慈禧太后自己翻过时宪书,选了十一月初一这个⽇子,也暗示了桂良,他奉旨管理钦天监,只要暗示了他,钦天监自然会遵从意旨,选奏这个⽇期。

  为了除服,宮里自然有一番忙碌,除了各人要预备自己的冬⾐以外,门帘窗帘、椅被座垫,都得换成国丧以前的原样,还有许多摆设,或者颜⾊不对,或者质料不同,因为服孝而收贮起来的,这时也得重新换过。

  那些都是太监、宮女的差使,自有例规,不须嘱咐,要两宮太后亲自检点的,是把先帝的遗物清理出来,分赐群臣。

  照⼊关之初的规矩,大行皇帝的一切遗物,依关外的风俗,在大殓和出殡的⽇子,在乾清宮外,举火焚化,称为“大丢纸”“小丢纸”当初世祖章皇宗出天花驾崩,就是这么办的。据说“丢纸”时的火焰,呈现异彩,不知焚毁了多少奇珍异宝?以后大概是想想可惜,到圣祖宾天,就不这么办了,把大行皇帝的⾐冠鞋帽,⽇常服御的器物,分赐大臣和近臣,称为“颁赏遗念”照例在除服之前举行。

  受颁“遗念”的名单,事先早由军机处开呈,內则亲贵大臣,外则督抚将军,另加已经告老致仕的先帝旧臣,一共五十几个人。每人照例要有四样,也照例有一两样是贵重的,两三样是凑数的。当然,特殊的人物,不在此限。

  象恭王的那一份,就是两宮太后亲手挑选的,一顶紫貂暖帽,一件玄狐石青褂,都是先帝在滴⽔成冰的天气所服御的。另外两样也是常在先帝⾝边的珍玩,一件多宝串和一方通体碧绿的翡翠印,印文是“皇四子”三字,还是世宗在潜邸的旧物,传到道光年间,因为先帝也行四,宣宗就以这方翠⽟相赐,现在拿来颁赏给行六的恭王,虽不切实用,但对受赐者来说,却真正是一种遗念。恭王与先帝一起在上书房读书时,无一⽇不见这方翠印,想到先帝窗课,遇到下笔得意之时,便取出这方翠印,押脚钤盖的那份欣悦的神情,恍然如在眼前。抚今追昔,低徊不已,恭王不由得痛哭了一场。

  就在颁赐遗念的那两天,恭王接得来自热河的密告,说肃顺的财产,有一部分蔵匿在陈孚恩那里。这是非常可能的,但如查问陈孚恩,决不会有结果,因为可以意料得到,他是决不肯承认的。

  于是军机处在商议此事时,大费踌躇了。陈孚恩的狐狸尾巴,在查办肃顺,抄出往来书信帐目以后,逐渐显露,已现原形,但此人手腕圆滑老练,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本事最大,不是当面对质,不易拆穿他的花样。因此,朝士中颇有人以为陈孚恩是个⼲才,甚至认为他不是肃,不但不是肃,还是肃顺他们所忌惮的人物。当先帝在热河崩逝,在京奉派的恭理丧仪大臣,只有陈孚恩奉召得赴行在奔丧,肃的形迹明显到如此,而居然有人力言,说肃顺要把他召赴行在,是调虎离山之计,深怕他在京里捣鬼,反对肃顺,这就是陈孚恩自己放出来的流言。

  为了这个缘故,自恭王以次,虽都主张严办,但怕清议支援陈孚恩,掀起意外的风波,不能不加慎重。可是,正如在登极大典之前,必须处决了载垣、端华、肃顺一样,陈孚恩的案子,亦必须在垂帘大典举行以前结束,所以在景山观德殿颁赐了遗念,全班军机大臣,专为此事,举行了一次会议。

  没有一个人主张轻纵,会议就很顺利了。垂帘大典在十一月初一举行,已成定案,这样,就只有九天的工夫来处理此案。同时,象陈孚恩这种已⾰职的尚书,照规矩,必须指派大臣,会议定罪,那也得要几天的⽇子,算起来,时间相当局促,要办就得赶快办,不能再拖延瞻顾了。

  当时决定,派户部尚书瑞常、兵部尚书麟魁,将陈孚恩拿刑部,并严密查抄家产。同时派周祖培和文祥,会同刑部议罪。第二天一早进宮,自然一奏就准。

  奏准了便该写旨进呈,转由內阁明发上谕,但那样一来,可能谕旨还未发出,陈孚恩已经把财产转移分散,隐蔵无踪了,所以必得采取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段。恭王一回军机处,便派人把瑞常和麟魁请了来,宣明旨意,请他们立刻遵旨‮理办‬。

  于是这两位尚书,点派司官吏役,亲自率领,到了陈家,投帖拜访。陈孚恩做过大官,只是⾰了职就跟庶民无异,听说两位现任尚书来拜,便开了中门,亲自接。

  到得厅上,照样让座献茶,寒暄一番,然后瑞常站了起来,先拱拱手说:“鹤翁,有旨意。”

  “是!”陈孚恩相当镇静,听得这话,离了主位,走向下方,等瑞常往上一站,他便跪了下去。

  口传了谕旨,陈孚恩照例还要谢恩,接着,站起来大声喊道:“来啊!把那口箱子抬出来!”

  陈家里面已经有哭声了,但陈孚恩脸⾊却还平静,只静静地等听差把箱子抬来,这一下倒教瑞常和麟魁觉得莫测⾼深了。

  等箱子抬到,陈孚恩亲手揭开箱盖,里面收蔵的是⽩花花的现银子。这是⼲什么?莫非要行贿?这不太肆无忌惮了吗?瑞常和麟魁正在诧异之时,陈孚恩揭开了疑团。

  “一生宦囊所积,尽在于此,共是九千余两。”他指着银子说“请两公点收。”

  平平淡淡两句话,在瑞常和麟魁心中,引起极大的疑问。看这模样,陈孚恩事先早有准备,可能抄家的消息已经走漏,不过此人工于心计,或者已经料到,不免有此下场。果然如此,这个人可真是够厉害的。

  看看瑞、麟二人面面相觑,不作表示,陈孚恩黯然摇一‮头摇‬,吩咐听差:“快收拾⾐包行李!”

  这下提醒了遵旨办事的两位大员,放低声音,略略谈了几句,仍旧由瑞常发言。

  “鹤翁!”他很率直地问道:“外头流言甚盛,多说肃豫庭有东西寄存在尊处。此事关系甚巨,鹤翁不可自误。”

  “何来此言?”陈孚恩‮劲使‬摇着头说“我说绝无其事,二公或者不信,尽请查抄,如果见有为肃豫庭匿蔵财产的踪迹,孚恩甘领严谴。”

  话说到这样,不须再费辞了“既如此,只好委屈鹤翁了!”

  瑞常大喊一声:“来啊!请刑部吴老爷来!”

  吴老爷是刑部的司官,随同来捉陈孚恩,当时走了上来,行过礼听候吩咐。

  “你知道旨意吗?”瑞常问道。

  “是。已听敝衙门堂官吩咐过了。”

  “那好。你把人带走,了掉一桩差使。”

  “是!”姓吴的屈一腿请了安,便待动手。

  “慢着!”瑞常又说“陈大人有罪无罪,尚待定拟,你可把差使弄清楚了。”

  “弄得清楚,”姓吴的答道“我们把陈大人请到刑部‘火房’暂住几天。”

  “火房”不是监狱,待遇大不相同,陈孚恩一听这话,知道是瑞常帮了他的忙,随即作揖道谢,瑞常却不肯明居缓颊之功,避而不受。

  于是在陈家內眷一片哭声中,刑部的官吏,用一辆骡车,把陈孚恩带走。其时陈家出⼊要道,都已严密把守,瑞常和麟魁,分别在大厅和书房坐镇,开始抄家,抄到半夜才完,除了肃顺的一些亲笔密札以外,看来陈孚恩匿蔵肃顺财产的话,全属子虚。

  到了第二天上午,大学士周祖培,派人把军机大臣文祥,刑部尚书赵光和绵森,请到內阁,定拟陈孚恩的罪名,这时陈孚恩拿问及抄家的上谕已经发佈了。因为查办援的案子,陈孚恩、⻩宗汉、刘琨等人,或者⾰职,或者永不叙用,已经作了结束,所以旧事重提,把他一个人提出来重新究治,就得要有新的原因,除了“查抄肃顺家产內,多陈孚恩亲笔书函,中有暗昧不明之语”以外,又指责他在热河会议“皇考大行皇帝郊祀配位”时,以“荒诞无据之词”合载垣等人的意思,斥为“谬妄卑污”这多少是加之罪,但“郊坛配位,大典攸关”拟那罪名就轻不可了。

  由于表面与实际有此不符,所以会议时所谈的是另一套。

  首先由文祥公开了一批密件,就是所谓“中有暗昧不明之语”的,陈孚恩的“亲笔书函”除了文祥所搜获的以外,御前侍卫熙拉布是正式奉派抄肃顺家的人,陆续又查到许多,这些信在赵光和绵森都是第一次寓目,两人看完,都有些紧张,那是从他们职司上来的忧虑,怕要兴起大狱,刑部责任甚重。

  “就凭这几封信,把陈孚恩置之大辟,亦不为过。然而投鼠忌器,大局要紧!”赵光说到这里,看着周祖培问道:“中堂,你看如何?”

  “你的话不错。此案务须慎重,处置不善,所关不细。”

  文祥也知道“暗昧不明”的话,如果要从严究,可以发展为一件“谋反”的大案,那一来不但陈孚恩信中所提到的人,都脫不了⼲系,还有许多平常与肃顺有书札往还的內外‮员官‬,亦将人人自危,把个刚刚稳定下来的政局,搞得动不安,⾜以危及国本。他一向主张宽和稳健,已跟恭王秘密议定了一个釜底菗薪的办法,这时见在座的三人,对此都忧形于⾊,便把那办法先透露出来,好教大家放心。

  “两公所见极是。”他不便明言其事,只怂恿周祖培说“中堂何妨向六王爷建言,所有从肃顺那里得来的信件,不必上呈御览,由內阁会同军机处,一火而焚之!”

  “好极了!这才⼲净。”周祖培大为称赏,但又不免疑惑“恭王如果另有所见,那…?”

  那就要碰钉子了!以周祖培的⾝分,不能不慎重,文祥懂得他的意思,立即拍担保:“中堂一言九鼎,六王爷不能不尊重!我包中堂不会丢面子。”

  “好,好!明天我就说。”

  “这可真是德政了!”赵光心里一块石头落地,轻松地说:

  “言归正传,请议陈孚恩一案。”

  “该你先说话。”周祖培反问一句:“依律当如何?”

  “既是‘暗昧不明’的话,则可轻可重。不过再轻也逃不掉充军的罪名。”

  “除此以外,还有议郊祀配位,所言不实一案。”绵森提醒大家。

  “照这样说,罪名还真轻不了!”周祖培沉昑了一会,转脸看着文祥问道“博川,你的看法呢?”

  “死罪总不致于。活罪嘛…,”文祥慢呑呑地说“充得远些也好。”

  大家都觉得这话意味深长。以陈孚恩翻手为云覆手雨的手段,如在近处,说不定又替谁做“谋主”搞些花样出来。

  “‘敬鬼神而远之’。发往‮疆新‬效力赎罪吧!”

  刑部两堂官,军机一大臣都无异词,凭周祖培一句话,此案就算定谳了。可是消息一透露出去,招致了许多闲言闲语,是会议的那四个人所意料不到的,也因此,成议暂时须搁置,先得设法平息那些浮议流言。

  平息流言浮议的办法也很简单,只是加派两位尚书,会同原派人员,一起拟定陈孚恩的罪名。这是恭王可以作主的事,但既应降旨,便须上奏,为了有许多话不便让另一位军机大臣沈兆霖听到,所以他在每⽇照例的全班进见以后,又递牌子请求单独召对。

  再次见了面,恭王首先陈请添派沈兆霖和新任兵部尚书万青藜,拟议陈孚恩的罪名。慈禧太后心知有异,象这样的事,何须单独密奏?于是问道:“怎么?陈孚恩的罪定不下来吗?”

  “定倒定了。原议‘发往‮疆新‬效力赎罪’。”

  这就更可怪了:“既然已经定了罪,何必还要再派人?”

  “因为外面有许多闲言闲语。这一会儿求人心‮定安‬最要紧,所以添派这两个人,两个都是汉人,万青藜还是陈孚恩的江西同乡,这是朝廷示天下以大公无私,请两位太后准奏。”

  “准是当然要准的。”慈禧太后答说“不过,我倒要听听,外面是些什么闲言闲语?”

  这话让恭王有不知从何答起之苦。踌躇了一会,觉得让两宮太后明了外面的情形,才知调停不易,办事甚难,也未始不可。这一转念,便决定把満汉之间的成见隔膜,和盘托出。

  “外面有些人不明了內情,认为是旗人有意跟汉人为难。”

  “那有这话?”慈安太后骇然失声“満汉分什么彼此?我就从来没有想到过,汉人跟旗人该有点儿什么不同?”

  “太后圣明。无奈有些人无事生风,偏要挑拨。不过话也说回来,这一趟派的人,也真不大合适,看起来象是有意要治陈孚恩似的。”

  “怎么呢?”慈禧太后问道:“就为派的旗人多了?周祖培和赵光,不是汉人吗?”

  “周祖培和赵光,是大家都知道的,素来反对肃顺,现在议肃的罪名,就算公平,在别人看,还是有成见的。”

  “怎么,非要说陈孚恩无罪,才算是没有成见吗?”“陈孚恩怎么能没有罪?”恭王极有把握地说“只把那些信给万青藜一看,他也一定无话可说。”

  “那好吧!写旨上来。”

  “是!”恭王退了出来,随即派军机章京写了上谕,由內奏事处送了上去,当时就盖了印发了下来。

  果然,恭王的预料一丝不差,万青藜接到通知赴內阁会议,原准备了有一番话说,这是他受了江西同乡以及与陈孚恩有情的那些人的庒力,非力争不可的。周祖培和文祥他们四个人也知道,会议要应付的只有万青藜一个人,所以早就商量过了,决定照恭王的指示,先把陈孚恩的信给他看,看他说些什么,再作道理。

  万青藜字藕舲,所以文祥管他叫:“藕翁,这些书札你先看一看,就知道陈孚恩罪有应得。”

  万青藜肩上的庒力极重,为了对同乡以及所有督促他据理力争的人有所代,把那些信看得极仔细,一面看,一面暗暗心惊,那些“暗昧不明”的话,如果要陈孚恩“明⽩回奏”他是百口难以自辩的。“发往‮疆新‬效力赎罪”的罪名,看似太重,其实还算是便宜,倘或在雍正、乾隆年间,究到底,陈孚恩本人首领不保,固在意中,只怕家属也还要受到严重的连累。

  当他聚精会神在看信时,其余五双眼睛都盯在他脸上,看他紧闭着嘴,不断皱眉的表情,大家心里都觉得轻松了。于是相互目视示意,取得了一致的默契,坚持原来议定的结果。这也是恭王事先指示过的,到万不得已时,不妨略减陈孚恩的罪名,照这时看来,已无此必要。

  “果然,陈孚恩罪有应得。”万青藜把手里的信放下,用块手绢擦着他的大墨镜,口里向镜面呵着气,望空的双眼,不住闪眨,显然的,他还在踌躇着有话要说。

  周祖培见此光景,便不肯让他说出为陈孚恩求情的话来,特意先发制人“藕舲,”他说“这样子的人物,也算是‘清正良臣’吗?”

  这“清正良臣”四字是有出典的。自从道光年间,王鼎痛劾穆彰阿误国,继以死谏,由陈孚恩设法隐匿其事,救了穆彰阿一场大祸以后,就此在仕途中扶摇直上,很快地外放为山东巡抚,在任时据说颇为廉洁,加以穆相的揄扬,宣宗御笔颁赐一块匾额,所题的就是这“清正良臣”四字。

  这块匾在抄家的时候,就已附带追缴了,宣宗所许“清正良臣”的美名,扫地无余,万青藜只好这样答道:“他早年曾蒙天语褒奖,有此一节,是不是可以格外矜全?请公议。”

  “不提这话还好,一提更坏。”周祖培立即反驳“陈孚恩曾蒙宣宗特达之知,于今所作所为,有伤宣宗知人之明,不更见得辜恩溺职,应该重处吗?”

  “是啊!”赵光搭腔,他的科名甚早,当了多年尚书,不曾⼊阁拜相,所以话中不免有牢:“陈孚恩一个拔贡出⾝,居然在‘军机大臣上行走’,照现在这样子,我不知他如何对得起宣宗的在天之灵?”

  “那是出于穆相的提拔。”绵森下了个评语“此人才具是有的,就是太热中。”

  “不是太热中,又何致于这么巴结载垣和肃顺?”赵光发完了自己的牢,又替他的同年许乃普发牢:“他为了想得‘协办’,硬把许滇生的吏部尚书给挤掉。向来吏部非科甲不能当;肃顺居然敢于悍然不顾,在先帝面前保他,真是死有余辜!”

  这一下把话题扯开了,谈起陈孚恩和载垣、肃顺等人的恩怨,以及他假借他们的势力,排挤同官的许多往事。万青藜只能默默听着,一句话也说不进去。

  “天⾊不早了!”文祥好不容易打断了他们的谈兴“请定议吧!”

  “依照原议。”周祖培看着万青藜说。

  万青藜觉得非常为难,照自己的立场来说,还要力争一番,但话说得轻了,于事无补,说得重了,于自己的前程有碍,而况看样子以一对五,就是不顾一切力争,也未见得有用。

  正这样煞费踌躇时,文祥再次催促:“藕翁如果别无意见,那就这样定议吧!”

  “我倒没有别的意见。”万青藜很吃力地答说“新帝登极,两宮垂帘,重重喜事,怜念陈孚恩⽩发远戍,只恐此生已无还乡之望,何妨特赐一个恩典。”

  这算是无可措词中想出来的一番很宛转的话,无奈在座的人,对陈孚恩都无好感,所以“⽩发远戍”的哀词,并不能打动他们的心。而万青藜的话,又在理路上犯了个语非其人的⽑病,因而很轻易地为周祖培搪塞过去。

  “恩出自上。”他把视线扫过座间,落在万青藜脸上“上头对陈孚恩有没有恩典,要看他自己的造化。我们此刻也无从谈起。”

  万青藜被堵得哑口无言。反正应该说的话已经说到,算是有了代,于是继续沉默。陈孚恩的罪名,就此算是议定了。

  等奏折上去,自然照准。充军的罪名,照例即时执行,由刑部咨会兵部,派员押解,但法外施恩,另有通融的惯例。只要押出国门,到了九城以外,就不妨暂作逗留,所以陈孚恩是在彰仪门外的三藐庵暂住,就近好料理在京的一切私务,同时与亲友话别。去看他的人也还不少,都说‮疆新‬正在用兵,是个效力赎罪的好机会,有的拿林则徐作比,说当年也是遣戍‮疆新‬,没有多少时候,复起大用。陈孚恩是个极知机的人,知道这时候空发怨言,徒增不利,所以保持了极好的风度,一面道谢,一面不住口地称颂圣明,自道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除了陈孚恩、⻩宗汉这些人,以及宮內几名与肃顺有往来的太监,算是大倒其霉,此外倒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气象。恭王的做法,算是相当开明的,保留了肃顺掌权时的许多好处,首先对湘军的重用,比先帝在⽇,有过之无不及。两江总督曾国藩,正式奉旨,统辖江苏、安徽、江西、浙江四省军务,所有四省的巡抚提镇以下,悉归节制。东南半壁,倚若长城,这等于是开国之初“大将军“的职责,除了吴三桂以外,汉人从未掌过这么大的兵权。不同的是吴三桂是自己扩充的势力,而曾国藩是朝廷的付托。

  至于肃顺所结的怨,可恰好为恭王开了笼络人心的路,一批为肃顺所排挤的老臣,重新起用。翁同龢也在全力奔走,趁此机会要为他⽗亲翁心存消除⾰职的处分。他是在户部五宇字官钱号的案子上栽了筋斗的,这个案子被认为办得太严厉,现在也正据少詹事许彭寿请“清理庶狱”的奏折,准备平反。消息从军机处传了出来,民间赞扬恭王的人,便越发多了。

  这蒸蒸⽇上的声名,在恭王心中,多少可以弥补因曲徇慈禧太后的意旨,违反祖制,促成垂帘而起的內疚和抑郁,也因为如此,议定垂帘章程的奏折,也不愿领衔,由会中公推礼亲王世铎主稿具奏。

  这个奏折,早在十月十六就已拟好,但一直到十天以后,国丧百⽇已満,方始呈进。章程一共十一条,除去规定须皇帝亲临的各项大典,或者派亲王、郡王恭代,或者等成年亲政之后,再恢复举行以外,最要紧的只有三条,一条是两宮太后召见“內外臣工”的礼节,一条是“京外‮员官‬引见”的礼节:“请两宮太后、皇上同御养心殿明殿,议政王御前大臣,带领御前、乾清门侍卫等,照例排班站立,皇太后前垂帘设案,进各员名单一份,并将应拟谕旨注明。皇上前设案,带领之堂官照进绿头签,议政王御前大臣,捧进案上,引见如常仪。其如何简用?皇太后于单內钦定,钤用御印,议政王军机大臣传旨发下,该堂官照例述旨。”这个规定,与另一条“除授大员,简放各项差使”事先开单,钦定钤印的规定合在一起,使得两宮太后在实际上做了皇帝,扼有完全的用人大权。同时也跟皇帝一样,可以召见京內京外的任何‮员官‬,亲自听取政务报告,而在此以前,太后只能跟顾命大臣或军机大臣打道,是无法召见其他臣工的。

  慈禧太后对于奏进的垂帘章程,相当満意,当即召见议政王及军机大臣。百⽇已満,从皇帝到庶民,都剃了头,同时不必再穿缟素,脫去那件黯旧的⽩布孝袍,换上青⾊袍褂,依然翎顶辉煌,看在慈禧太后眼里,眼睛一亮,心里越发⾼兴了。

  “六爷!”她喜孜孜地把礼亲王的奏折递了出来:“依议行吧!”

  “是!”恭王接了折子又说:“臣等拟议,垂帘是非常之时的非常之举,应该有一道上谕,诏告天下,申明两宮太后俯允垂帘的本意。”

  “对啊!”慈安太后接着他的话说“这原是万不得已的举动。只等皇帝成了年,自然要归政的。”

  慈禧十分机警,赶紧也说:“我也是这个意思。皇帝年纪太小,我们姊妹俩不能不问事,但也亏得內外臣工,同心协力,才有今天这么个平静的局面。如今只巴望皇帝好好念书,过个七八年,能够担当得起大事,我们姊妹俩才算是对列祖列宗、天下臣民有了个代。那时我们姊妹俩可要过几天清闲⽇子了。你们就照这番意思,写旨来看!”

  恭王⾝上原揣着一通旨稿,预备即时上呈,此刻听慈禧这一说,自然不便再拿出来。请安退出,回到军机处,把原稿拿出来,加上慈禧太后的意思,重新删改定稿,斟酌尽善,才由內奏事处送了上去。

  这道上谕是用皇帝的语气,实际上是两宮太后申明垂帘“本非意所乐为”而不得不为的苦衷,措词极其婉转,字里行间,颇有求恕于天下臣民的意味。

  慈禧太后虽然精明,但肚子里的墨⽔,到底有限,经验也还差得远,所以看不懂这道谕旨中的抑扬呑吐的语气,欣然盖上了“同道堂”的印。这是她获得这颗印以来,第一次使用红印泥,朱⾊粲然,赏心悦目,格外感到得意。

  到了十一月初一,是个⼊冬以来难得的好天气,人逢喜事精神慡,个个精神抖擞,浴着朝,由东华门进宮。一班年龄较长的大臣,预先都受赐了“紫噤城骑马”的恩典,一直可以到隆宗门附近下轿、下车,王公亲贵、六部九卿,各在本衙门的朝房休息。走来走去,只见头上不是宝石顶子,便是珊瑚顶子,前后背,不是仙鹤补子,便是麒麟补子。最得意的是在南书房和上书房当差的那班名翰林,品级虽低,照样也可以挂朝珠,穿貂褂,昂然直⼊內廷。

  听政的地点,依然是在养心殿,⽇常召见军机及京內‮员官‬,在东暖阁,遇有典礼则临御养心殿明殿。此时早已打扫得⼲⼲净净,摆设得整整齐齐,正中设一张丈余长的红木御案,系上明⻩缎子“六同合舂”暗花的桌围。御案后面,一东一西两个御座,御案前面悬一幅方眼⻩纱,作为垂帘的意思。帘前正中是小皇帝的御榻,铺着簇新的⻩缎⽪褥子。

  等钟打九点,文武百官,纷纷进殿,礼部和鸿胪寺的执事‮员官‬,照料着排好了班。已初三刻——十点之前的一刻钟,太监递相传报,说皇帝已奉两宮銮舆,自宮內起驾,于是净鞭一响,肃静无声,只听远远传来沙沙的脚步声,由隐而显,终于看到了醇王的影子,他兼领着“前引大臣”的差使,所以走在前头,接着是景寿、伯讷那谟诂,以及由王公充任的那班御前大臣,分成两列,引着小皇帝的明⻩软轿,进了养心殿。

  站好班的‮员官‬,一齐跪倒接驾。皇帝之后,是并列的两宮太后的软轿,再以后是“后扈大臣”和随侍的太监,最令人注目的是安德海,脑后拖着一闪闪发光的簇新的蓝翎,捧着一把纯金⽔烟袋,紧跟着西面软轿走,把那张小旦似的脸,扬得老⾼,那份得意,就象他做了皇帝似地。

  等两宮太后和皇帝升上宝座,鸿胪寺的赞礼官,朗声唱礼,自殿內到丹墀,大小‮员官‬,三跪九叩,起⾝分班退出。准备了多⽇的大典,就这一下,便算完成。但也就是这一刻,慈禧太后正式取得了‮权政‬,灰尘落地,浮言尽息,热中的固然攀龙附凤,早有打算,就是那些心持正论,不以垂帘为然的,此时眼见大局已定,政柄有归,顾念着自己的功名富贵,不但不敢再在背后有所私议,而且都一改观望保留的态度,纷纷去打点⻩面红里的上两宮太后的贺表了。

  两宮太后接受了朝贺,照样处理政务,改在东暖阁召见议政王及军机大臣。布置已有更改,御案坐东朝西摆设,两宮太后,慈安在南,慈禧在北,案前置八扇可以折叠的明⻩纱屏,小皇帝仍旧坐在前面。

  恭王和军机大臣行过了礼,再一次趋跄跪拜,为两宮太后申贺。

  慈禧太后最重恩怨,想到今⽇的一番风⽔,自然是恭王的旋乾转坤之功,其次是曹毓瑛的从中斡旋策划,所以把他们两人大大地赞扬了一番,同时也提到在热河所受的委屈,抚今追昔,虽有感慨,却也掩不住踌躇満志的心境。

  然后,慈安太后也说了几句,看来是门面话,其实倒是要言不烦,她嘱咐恭王要以国事为重,不要怕招怨,不要在小节上避嫌疑。这话是有所指的,载垣、端华、肃顺和杜翰他们,过去为了要隔离恭王与两宮太后,曾一再扬言,说年轻叔嫂,嫌疑不能不避,于今恭王单独进见的机会甚多,慈安太后怕又会有人说闲话,特意作此叮嘱。恭王自然连声称是,看看两宮太后话已说完,便接着陈奏,说两宮垂帘,政令维新,对于惩办肃一案,请求从宽‮理办‬。

  慈禧太后正是心情最好的时候,很慷慨地答道:“是啊!”但也不免奇怪“还有什么人应办而未办的?”

  “臣的意思是,载垣他们当差多年,肃顺兼的差使更多,京里京外,大小‮员官‬,跟他们自然有书信往来,信上也不免有附和他们的地方。”恭王说到这里,顿了一下,把他的办法说了出来“这些信,最好一把火烧掉,反而可以永绝后患,就请今天明降谕旨,不咎既往,以示宽厚。”

  “这也算是垂帘的一道恩诏。”慈禧太后侧脸征询:“姐姐,我看就这么办吧!”

  慈安太后自然同意。于是立即写了明发上谕,钤印发下。恭王本来还想对皇帝上书房的事,有所陈述,但看到小皇帝一个人坐在纱屏前的御榻上,把个头扭来扭去,是十分不耐烦的样子,怕第一天垂帘听政,就搞出什么失仪的笑话来,所以暂且不言,跪安退出。

  两宮太后和皇帝,就在养心殿西暖阁传膳。摆膳桌的时候,安德海慢条斯理地捧了一个⻩匣进来,那是內奏事处放奏折的匣子,慈禧太后只当又有紧急军报,便即招手说道:

  “是什么?快拿来看!”

  安德海笑嘻嘻地把⻩匣放在炕几上,打开一看,里面是十几通⻩面红里,恭贺两宮听政的折子。

  “‘那面’也有吗?”

  “全有。⺟后皇太后一份、皇上一份。”安德海答道:“主子的这一份,在內奏事处让我瞧见了,我给先拿了来,跟主子叩喜讨赏。”

  “赏!”慈禧太后笑着骂道:“这一阵子还赏得你少了?”

  “不求主子赏别的。”安德海把双膝一跪“打今天起,主子在养心殿的时候多,奴才求主子把奴才调到养心殿来,好伺候主子。”

  “这…,”慈禧看着安德海,沉昑了半天,断然决然地说:“不行!你不是伺候养心殿的材料。起来!”

  “是!”安德海磕了个头,委委屈屈地站了起来。

  “倒是我另外有个差使派你。”

  一听这话,不知是什么好差使?安德海赶紧大声应道:

  “喳!”

  “你到六爷府里去一趟。”慈禧太后悠闲自在地吩咐“说我怪想念大格格的,想瞧瞧她,让她那儿的嬷嬷,马上陪着到宮里来。”

  原来是这么一桩临时的差使,安德海不免失望。但转念一想,到了恭王府里,正好显一显自己是掌权的慈禧太后面前的红人,那份赏赐也决不会少。而且菗空还可以回家看一看,这趟差使真不坏。

  于是他欣欣然领了懿旨,到敬事房说明缘由,取了准许出宮的牌票,经神武门的护军骙放出宮,找了辆骡车,先回家打个转,匆匆喝了杯茶,原车径趋恭王府来传旨。

  恭王府的气派原来就大,新近加了议政王的衔头,又是“赏食双俸”所以王府的‮员官‬、护卫、太监,气焰越盛。虽知道安德海是慈禧太后面前得宠的人,却也不怎么把他放在眼里,等他一爬进⾼门槛,立刻就让凸肚的“门上”拦住了。

  “安二爷!”称呼很客气,那神态却是拒人于千里以外的样子“门上”眼朝上望着,冷冷地说“有什么事,你跟我说好了。”

  看着那⾼一头、大一号的⾝胚,安德海有些气馁,便把慈禧太后要接大格格的话,照样说了一遍。

  “好,我替你进去回。”那门上指着门洞里两丈多长,用铁链子拴着的黑漆条凳说道:“你那儿等着吧!”

  安德海脸⾊煞⽩,气得要骂人,但终于还是忍住了。他知道他这时惹不起恭王,委委屈屈地坐在长凳上,生了半天闷气,猛然省悟,一巴掌打在自己脸上,狠狠地骂了句:“该死!这当的什么差?”

  这当的是什么差?应该告诉门上:“传旨!”说到这两个字,自己便是个钦差,应该进中门,在大厅上朝南一站,让恭王来听旨意,恭王如不在府,便让恭王福晋出来听宣。好好一桩差使,让自己搞得如此窝囊,安德海心里难过极了。

  他一个人在外面受冷落,里面上房却正又忙又,热闹非凡。恭王不在府里,恭王福晋听得门上传来的话,不免困惑,慈禧太后宣召大格格进宮,这事来得不算突兀,因为她曾听恭王说过不止一次,慈禧太后常常提到大格格,但何以不召她们⺟女一起进宮,只命嬷嬷陪着,不会是门上把话听错了吧?

  “没有错,”门上在廊下隔着窗子回答:“宮里派来的人,是这么说的。”

  “宮里派来的是谁呀?”

  “安德海。”

  是他,恭王福晋便懒得传他进来问话了。考虑了半天,总觉得叫嬷嬷们送大格格进宮,令人不能放心,于是一面传话赶紧去通知王爷,一面吩咐伺候梳妆,决定亲自携着女儿去见慈禧太后。

  贵妇梳妆,一丝不苟,更以进宮朝觐,越发着意修饰,这一耽搁,把个坐在冷板凳上的安德海,搞得进退维⾕,恨得牙庠庠地不知如何是好。如是等了有半个多时辰,只听马蹄历落,夹杂着隆隆的轮声,在那青石板所铺的长巷中,发出声势煊赫的噪音,恭王府的门前,立刻就显得紧张了,护卫站班,驱散闲人,安德海便也伸长了脖子要看看是那位贵人来了。

  八匹“顶马”引着一辆异常华丽的“后档车”到了府门口,车子滚过搭在门槛上的木鞍桥,直接驶向二门。车里是恭王,他正从大翔凤胡同的“鉴园”赶了回来,下车径到上房,恭王福晋正在梳头,无法起⾝,就看着镜子里的丈夫,把安德海传来的话,转述了一遍,然后又说了她决定亲自携女⼊宮的理由。

  恭王不即答话,不断踱着方步,仿佛遭遇了极费斟酌的难题,这使得恭王福晋大惑不解,忍不住半侧着脸问道:“怎么啦?六爷!”

  有下人在旁边,恭王不便深谈,站住脚想了想答道:“你先梳头吧!我在书房里。”

  他一个人在书房里,坐下来又静静地考虑了一番,他跟他子的看法不同,她只以为慈禧太后真的喜爱她的女儿,而他知道,其中大有文章。慈禧太后曾透露过口风,说要把大格格抚养在宮中,显然的,今天的宣召,说不定大格格就此被留在宮中了。

  但是,他的考虑,倒不是舍不得女儿的那一点骨⾁之情,只是在思索,应如何处理这不同寻常的恩典。王府的格格,从小被抚养在宮。与皇女一样被封为公主,原是开国以来的传统。最初,也许是因为某些亲王、郡王领兵在外,或者作战阵亡,为了推恩,特予荣宠。到了雍正朝,世宗把三个亲侄女,视如己出,那倒真是出于亲情,世宗为人严峻,好讲边幅,妃嫔近侍,刻刻小心,都持着敬而远之的态度,所以世宗的內心,异常寂寞,偏偏四个公主,三个早夭,一个早嫁,因而有几个聪明伶俐的侄女儿在膝前,陪着说笑,对他是一种绝大的安慰。

  此刻慈禧太后要抚养大格格,一大半是为了笼络恭王,这一点他本人十分清楚。而受不受笼络,亦正就是他此刻煞费踌躇的难题。

  难题还未解决,盛妆的恭王福晋已经来了,恭王吩咐丫头们都退了出去,才低声说道:“你还不知道呐,告诉你吧,‘西边’打算把大妞儿留在她⾝边。”

  大格格是恭王福晋亲生的,生得明慧可人,极受钟爱,所以一听这话,她的脸⾊立刻就变了。

  “你也别舍不得。”恭王劝着她说“果真她看中了,不给也不行。好在这到底不比‘挑秀女’,挑上了就不能回家。将来大妞回来,或者你进宮去看大妞,都还方便。”

  “咳!”恭王福晋叹口气说“但愿她看不中吧!”

  “看不中也非这么办不可。上头定要给咱们家恩典嘛!”

  恭王福晋是桂良的女儿,从小随着她⽗亲在督抚任上,走过不少地方,也有些阅历,所以一听这话,便能意会,是慈禧太后有意笼络的手段,就象早些⽇子赏观王世袭是一样的道理。

  既然如此“这个恩典,不也可以辞谢吗?”她这样问她丈夫。

  “这不能辞。一辞倒象咱们不识抬举,舍不得孩子似地。”恭王紧接着又放低了声音说:“我实在不愿意巴结她,所以我的意思,你不必进宮,就让大妞的嬷嬷陪着去好了。”

  “那不好!”恭王福晋断然反对“嬷嬷只能在宮外,让大妞一个小人儿去闯那种场面,我不放心。”

  这也是实话,恭王只得让步,随即走出书房,把安德海叫了上来,说恭王福晋,原要进宮替两宮太后请安,会把大格格带了去,吩咐他先回宮奏报慈禧太后。把话代完了,又嘱咐听差,到帐房支十两银子赏安德海。

  这时嬷嬷丫头,正在替大格格梳辫子、换⾐服。太后宣召进宮,无论如何是件大事,嬷嬷们便千叮万嘱,如何磕头,如何请安,太后问话该如何回答,要听话,要守规矩,絮絮不休,把大格格惹得不耐烦了。

  大格格是咸丰四年生的,今年八岁,人虽小,十分懂事,但脾气也大。这时把脸一绷,小嘴鼓了起来,嬷嬷一见她这神情,便赶紧闭口不语,不然就有⿇烦。

  “怎么了?”恭王福晋不免诧异“好端端的,又不⾼兴了!

  快别这样子,回头太后见了会生气,说你不懂规矩!”

  大格格果然是懂事的,知道应该用怎样的态度去见太后。顿时把绷着的脸放松了,浮起一脸娇笑,乖乖地随着⺟亲进宮。

  等她们上车时,安德海已回到了宮里。这一趟差使,为他招来了一肚子气,不但受冷落,那十两银子的赏号也未餍所,一路上不断思量,想在慈禧太后面前告上一状,却又怕恭王的权势,不要惹出祸来!但这口气又实在咽不下去。左思右想,总觉得非要放支把冷箭,这晚上才能睡得着觉。

  于是一进宮门,他故意放慢了脚步,拖延时间,等快到慈禧太后所住的储秀宮,他才放开脚步直奔,跑得上气不接下气,十分狼狈的样子。

  慈禧已经等得不耐烦了,一看见他便即斥责:“怎么到这时候才回来?一定又偷偷儿回家去了!”

  “奴才不敢!奴才知道主子等得急了,跑着赶回来的。”他一面说,一面不住气。

  “怎么回事?在那儿耽误了?”

  “在六爷府里。奴才传了旨,好久好久也没有信儿,不知道来,还是不来,奴才不得准信不敢走。六爷府里气派又大,奴才问了几遍,也没有个人理。好不容易,六爷才把奴才叫了上去,说是由福晋自己带着大格格进宮。只怕还得有一会儿才能出来。”

  听得这一番陈诉,慈禧太后将信将疑,心里虽不大舒服,但也不会为了安德海而对恭王有所不満,所以默不作声。

  看看说的话不曾见效,安德海又出了花样,忽然双手按着‮部腹‬,弯下去,做出痛楚不胜、勉強支持的样子,同时嘴里昅着气。

  “这是⼲什么?”

  “奴才有个⽑病,受不得饿,饿得久了,胃气就要犯了。”

  “怎么?”慈禧太后奇怪地问道“六爷没有赏你饭吃?”

  “六爷府里,没有人理奴才。”

  慈禧太后大为不悦,但却迁怒到安德海⾝上“哼!”她冷笑着,一生气时,太⽳上的筋络直跳动“你的人缘儿太好了,所以人家才不理你!滚下去吧,窝囊东西,连我的面子都给你丢完了!”

  安德海这才发觉自己装得过分,变成弄巧成拙!委委屈屈地磕了个头,退了出去。慈禧太后犹自余怒不息,就在这时候,恭王福晋带着大格格已经进宮。

  既然是出于笼络,自然要假以词⾊,慈禧太后立即收敛怒容,放出一脸欣悦的神⾊。站起⾝来,走到廊上等着,仿佛是迫不及待要看大格格似地。

  恭王福晋却有些张皇了,就地跪下请安,大格格十分乖觉,立刻跟着她⺟亲同样动作,慈禧太后満脸堆地说:“起来!起来!”

  她一面说,一面把视线落在大格格⾝上,同时在脑中浮起大公主的神态,要把这一双年龄相仿的嫡堂姊妹做个比较。大公主是娇憨的圆脸,大格格是端庄的长脸,本来难分⾼下,但恭王和丽太妃在她心中的感觉不同,于是大格格便胜过大公主了。

  “来,大妞!”她把手伸了出来“让我亲亲!”

  大格格马上又请了个安,微笑着走了过来,慈禧太后一只手牵住她,一支手‮摸抚‬着她的脸,不住端详,把大格格看得有些发窘。

  “长得好⾼。”慈禧太后问道:“今年几岁了?”

  “大妞,跟太后回禀,你今年几岁?”做⺟亲的在提示。

  于是大格格清清楚楚地答道:“今年八岁。”

  “比大公主大一岁。”慈禧太后牵着大格格走进殿里,同时向跟在她⾝后的恭王福晋说“看模样倒象不止大一岁。”

  “大妞的月份早,是二月里生的。”

  到了殿里,恭王福晋又请慈禧太后升座,正式觐见。她吩咐豁免了这一重礼节,随又赐座赐茶,把大格格搂在⾝边,叫拿“上用”的糖给她吃。

  “大妞,我问你,”慈禧太后半真半假地说“你今天不回去了,住在宮里,好不好啊?”

  一听这话,恭王福晋大为紧张,大格格却轻松自如地答了句:“我不敢!”

  “怎么叫不敢?”

  “我怕我不懂规矩,惹太后生气。”

  这句话把慈禧太后说得异常⾼兴,笑着向恭王福晋说道:

  “你这个女孩儿,真了不得!太懂事了!”

  恭王福晋当然得意非凡,但也怕宠坏了孩子,所以这样答道“太后太夸她了,还求太后的教训。”

  “这你放心好了,在我⾝边,一定错不了。”

  “是。”

  慈禧太后见她没有下文,是有点不置可否的神气,便不敢造次。她还不甚了解恭王福晋的脾气,只听说她因为家世贵盛,⽗祖又都是封疆大吏——“在京的和尚出京的官”督抚在地方上,唯我独尊,仪制贵重,是京官所万赶不上的,所以恭王福晋有阔‮姐小‬的脾气。万一说出要留大格格在宮里的话来,碰她一个软钉子,叫自己以太后的⾝分,如何下得了台?

  她这样转着念头,恭王福晋便抓住这片刻沉默的机会,站起⾝来,踩着花盆底,风摆杨柳似地走了几步,极轻倩地往下一蹲,请了个安说:“我先跟太后请假。”

  慈禧太后一愣,旋即省悟,她也应该到“东边”去打个转,便点点头问道:“你是要到钟粹宮去?我派人送你们娘儿俩,快去快回,我等着你们来传膳。”

  “是。”恭王福晋又请了个安“多谢太后。”

  于是慈禧太后吩咐,传一顶软轿,派小安子送了恭王福晋和大格格去。钟粹宮是“东六宮”之一,要走了去得有一段路,所以特传软轿,以示恩遇。

  等她们⺟女俩一走,慈禧太后一个人喝着茶,静悄悄地想心事,把这一个月来的经过回想了一遍,自己也不免吃惊。多少惊涛骇浪,当时都轻易地应付了,此刻转头回顾,才觉得可怕!她不知自己是怎么应付过来的?在困惑之中,也不免得意。一个月的工夫,把个朝局翻了过来,把个大清朝的天下拿在手里,而只不过杀了三个人,里里外外,便都安然无事。象这个样子,只怕古来也没有几个人做得到。

  由这一分得意,自我鼓励着,越发有了信心,相信凡事只要去做,一定会有成就。于是她再度静下心来,把內外情势作了个全盘的、概略的考察,觉得现在要应付的只不过两个人,一个是恭王,一个是慈安太后。看起来慈安比恭王容易应付,其实不然!应付恭王,自己可以作大部分的主,而且还有慈安作帮手,而对慈安,自己却不能找恭王来作帮手,同时她也有自知之明,在太监宮女心目中,她比不上慈安那样得人心。再有一样想起来叫人最不舒服的事,纵然两宮并尊,总也是东前西后,除非…。

  转念及此,她打了个寒噤!不能再往下想了。定一定神,把她此时自觉太过了分的念头抛掉,想到大格格的那副模样。

  那副模样,似乎特别亲切,但是大格格不象大公主那样甜甜的脸,让人见了总是忍不住想亲她一下,然则对大格格的特感亲切,是何道理呢?

  怔怔地想了半天,思绪幽邈,追索到好远的年代,终于她明⽩了!大格格那副模样,正象自己小时候的样子,懂事、沉静、随处留意,不爱哭可也不爱笑,说话行事,不象个七、八岁的孩子。

  于是慈禧太后突然想到,大格格正是自己的绝好的一个帮手,她为这个念头感到无比的喜悦,想起两句曾听大行皇帝念过,无意间记在心里的诗:“行至山穷处,坐看云起时”不正是自己得了这个好主意的譬喻?

  这个主意在她心里反复推敲,越想越得意,以大格格的情来看,将来必是个精明強⼲的人,再经过自己的‮教调‬,一定可以担当大事。她可以穿房⼊户,去做自己的耳目,可以为自己挡在前面,说自己所不便说的话,更可以作个无话不谈,秘密商议的心腹,就象慈安太后面前的双喜那样。她虽不是公主,但是可以赏她公主的封号,甚至赏她只有中宮所出的嫡女才能获得的“固伦公主”的封号。这一来,大公主只是“和硕公主”而且年纪也小一岁,论才具更不及,无论在那方面看,都让大格格给比下去了。更何况这样的恩典,还有笼络恭王的作用!

  慈禧太后越想越得意,打定的主意是再无可更改的了。但是,她也知道,办这些大事,心急不得,自己的地位还不到说如何便可如何的地步,必须耐着子等,等一个最好的时机。

  把这一番心事想停当,听得殿里的五个式样各个不同的自鸣钟,几乎是同时发声,响了四下,该是传晚膳的时刻了,恭王福晋⺟女何以还不回来?

  “小安子呢?”她问一名宮女。

  “主子不是让他送六福晋到钟粹宮去了吗?”

  “去了有一个多时辰了,怎么还不回来?”慈禧太后不耐烦地说:“你快去看看。”

  “是!”“回来!”她等那宮女站定了又说“你就去看一看好了,不必多说什么!马上来给回话。”

  那宮女答应着去了。回话来得很快,说钟粹宮热闹得很,皇上和大公主都在那里,跟大格格拿牙牌“顶牛儿”输了打手心,玩得极起劲。恭王福晋则陪着慈安太后在聊闲天,兴致也很好,怕一时还不会结束。

  这个报告给慈禧太后带来了无可言喻的醋意,但也给了她一个启示,越发觉得大格格有用处。有大格格在这里,钟粹宮的那份热闹,就一定可以移到这里来了。

  “小安子呢?可是在那儿?”

  “在那儿。”那宮女答道“我问他怎么不回来?他说,他得想法儿催一催六福晋,也快回来了。”

  慈禧太后无可奈何,只得耐心等着。幸好等不多久,恭王福晋总算带着大格格回到了储秀宮,她脸上有惶恐的神⾊,一进门请了安,忙着解释,说小皇帝不放大格格走,慈安太后又留着说话,还要赏饭,她因为这面已有话“不敢领那面的恩典”

  “其实也一样。”慈禧太后心中不快,表面却说得很大方,又问大格格:“你跟皇上顶牛儿,输了还是赢了?”

  “输了好多。”

  “那可要挨手心了。”慈禧太后笑道:“你们三个,吵了嘴没有?”

  “没有。”大格格答道:“皇上只跟大公主吵嘴。”

  “为什么没有跟你吵嘴呢?”

  “我不跟他吵。皇上比我小嘛!”

  “咄!”恭王福晋笑着叱斥“说话没有规矩!怎么说皇上比你小?”

  “皇上不是六岁吗?”大格格振振有词地说。

  “对了!”慈禧太后越发喜爱她了“你长两岁,要多让他一点儿,那才是做姐姐的样子。”

  用这样的口吻来赞许大格格,恭王福晋已看出来,慈禧太后倒是真心喜,心里不免感动,当时决定,如果她透露了要把大格格留在宮里的意思,便顺从了她吧。

  可是慈禧太后的态度,已与她到钟粹宮去之前不同了,大格格是一定要的,但不必在今天就留下。

  她认为这件事有与慈安太后商量的必要,等说停当了,直接告诉恭王,比较简捷,而且也显得郑重。

  因此,这时她绝口不提把大格格抚养在宮的话,但对她们⺟女的恩遇甚隆。等传膳时,吩咐另摆一张膳食,御膳有什么,便赏什么,等于是开了一式无二的两桌饭。

  饭罢天⾊将黑,宮门下钥,进出不便,随即叩头告辞。慈禧太后早备下了赏赐,恭王福晋谢恩受领,同时也把自己备下的犒赏,二百两银票的一个红封袋,当着慈禧的面,给了管事的宮女。

  等回到府里,恭王问起进宮的情形。夫妇俩都有些猜不透慈禧太后的意思,不过对于大格格的懂事听话,在两宮太后面前一点都不显得怯场,做⽗⺟的自然都感到欣感。也因为如此,心里都隐隐然地存着一份祈望,最好慈禧太后从此不提此事。

  一连几天,居然毫无动静,恭王以为事成过去。其实那是慈禧还没有工夫来料理此事。自恭王福晋⼊宮开始,她接连不断地在“会亲”醇王的福晋,一等承恩侯照祥的子,她的胞妹和弟妇,都被接到宮里,细叙家常。此外慈安太后也在会亲,因为两宮并尊,也要到她这里来请安,人来人往,颇不寂寞。

  如果仅仅是叙家人之礼,谈谈⽇常琐屑,还费不了她多少时间。就因为在与醇王福晋,谈起往事,提到当年受过吴棠的恩惠,姐妹俩感涕零之余,曾凭倚着⽗亲的灵柩自誓,只要有出头的一天,首先就要报答这个雪中送炭的恩人。现在贵为“以天下养”的太后,而且亲掌大权,此时还不报恩,要等到什么时候?

  此原是她耿耿在心的一件大事,这个把月来,为了全力对付肃顺,以及图谋实现垂帘的愿望,一时想不到此,现在大局已定,巨奷已除,正好来办这件快心之事。所以在被醇王福晋提醒以后,慈禧太后每夜在枕上所思量的,就是如何报吴棠的恩。照她的愿望,最好给吴棠一个总督,但这是办不到的事。一个道台,连监司都还未巴结上,何能超擢为方面大员?不要说恭王和军机大臣们不会同意,就算同意了,她也还不敢这么不顾法度,因私害公。

  但一时虽无处置的善策,她仍然相信机会很快就会到来。朝廷已连下诏旨,谕令中外保举人才,饬知各省察举循良,访求学行兼备之士。在求贤以外,也曾下诏,广开言路,而且最近御史上书言事的也很多,只要有人保举了吴棠,就可以登进贤才,破格用人的理由,大大地提拔他一下。

  这样想停当了,便特别注意举荐现任‮员官‬的折子,倒有个御史钟佩贤,上疏“请扬举善之功,以收得人之效”列举了一大串湘军将领的名字,说这些人本来无籍无名,只以得人识拔保荐,不数年间,都已立下大功,推原论始,原保的人应加褒奖。在那十几个名字中,并无“吴棠”二字,但慈禧太后经历了这四个月,已学会了北附生发的窍巧,打算借这个折子,来问问恭王,只要有一丝关连,能扯得上吴棠,便有文章好做了。

  她正这样一个人在灯下筹划,忽听得外面有声音,仿佛是什么人来叩宮门,有人出去应接,不免暗暗诧异。过了一会,声音静了下来,然后听得安德海在问坐更的太监:“主子安歇了吗?”

  慈禧太后听这问话,便知是有极紧要的事,就在里面大声问道:“什么事呀?”

  “跟主子回话,有六百里加紧的军报。”

  “呃!”慈禧太后答了这一声,倒有些茫然了,这是她第一次在夜里收到紧急军报,一时不知该如何处置?定神细想一想,记起先帝遇到这样的情形,必是先收折来看,有的表面紧急,实际上无关轻重;有的需要先作一番考虑,不妨到第二天再发下去;也有的必须即时指授方略,那就要立刻飞召军机大臣来商议,甚至找值班的军机章京来,口述谕旨,当夜驰发军前。

  于是她吩咐宮女去开了门,接来內奏事处呈进的⻩匣,同时传话,叫安德海在外待命。

  匣子里一共两道奏折,都是从浙江来的,一道是前任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在籍帮办团练,分守浙东的王履谦,奏报浙江严州等处的洪军,用八浆炮船,由临浦攻打萧山,连陷诸暨,随即全力进攻绍兴,府城腹背受敌,终于被攻破西门,全城陷落,自请处分。另一道是浙江巡抚王有龄、杭州将军瑞昌,连衔会奏,说杭州省城为洪军的“忠王”李秀成、“侍王”李世贤,重重包围,形势危急,请求速派援军。

  慈禧太后对浙江的地形和军事态势,不甚明了,但杭州是浙江的省城,绍兴是浙东的名邑,这是她知道的。更因为是六百里加紧的军报,越发觉得事机急迫,不能耽误,心里盘算了一下,便即喊道:“小安子!”

  “奴才在这儿。”安德海在窗外答应:

  “你知道不知道,军机处这会儿有人没有?”

  “怎么没有?有值夜的军机章京,住在方略馆。”

  “对了,我倒忘了!你赶快把这两个折子送了去,让他马上送给六爷去看。”慈禧太后又说:“这是要紧的军情,可别耽误了。”

  于是,安德海接了⻩匣,到敬事房要了钥匙,开出宮门,代乾清门侍卫把那两道奏折送到方略馆。

  方略馆在武英殿北面,值夜的汉军机章京许庚⾝,奉命编制近十年的军机处档案,正埋首在故纸堆中。接到乾清门侍卫送来的⻩匣,以及口传的慈禧太后的旨意,不敢怠慢,打开⻩匣,拿起奏折一看,顿时五中如沸。许庚⾝正是杭州人,他家的老屋,还是明朝传下来的,族人甚多,如今危在旦夕,当然悬心不已。

  然而公事要紧,只得暂且把自己忧烦丢开,托了一同值夜的満军机章京代为照应,匆匆绕过內务府,套车出西华门,往北直奔翔凤胡同的鉴园。恭王宴客刚散,听说军机章京送奏折来,便叫请到书房见面。

  行过礼,呈上奏折,恭王才看了几行,便先吩咐:“星叔,你慢点走!”

  这当然因为许庚⾝是杭州人,而且一向主办军事方面的廷寄谕旨,特意留他下来,要有所咨询,因此在恭王看折时,他一个人坐在旁边,默默地盘算,准备有所建议。

  “星叔,”恭王忧形于⾊地问道“你看绍兴一陷,杭州还能守得住不?”

  “难,难!”许庚⾝‮劲使‬摇着头“绍兴一失,宁波不保,宁绍两府极富庶,为浙江军饷所自出,故而失宁绍则绝饷源,此其一。绍兴与杭州一订之隔,宁绍一失,匪军必渡江夹攻省城,杭州成了孤悬之地,万难坚守,只怕就是此刻,満汉六十万生灵,已罹浩劫!”

  许庚⾝语声低沉,脸⾊惨⽩,在烨烨的烛光下,微见泪痕。恭王知道他念切桑梓,想起杭州亦是旗人驻防的地区,虽也筑有満城,而弹丸之地,如何自保?破了杭州,旗人的遭遇,一定比汉人更惨,所以心里也恻恻然地,相当抑郁。

  “王爷如果没有别的吩咐,我告辞了。”

  “你不必难过!”恭王的情绪也动了“彼此要同舟共济!不分満汉,总要戡平大,才有好⽇子过。好在朝中大局已定,尽可全力专注在军事上面。明天我得跟两宮好好陈奏,你预备一张江南两浙的地图,怕太后还弄不清地名。”

  许庚⾝答应着,回到方略馆,找出地图和《嘉庆一统志》来,细心考查,制了一张两浙现势图,注明兵力配备,极其简明实用。

  这张地图第二天上午摊开在御案上,慈禧太后一看便失声惊呼:“哟!杭州成了个孤城了嘛!”

  “是!”恭王指点着江南的形势说:“这就象行围一样,撵啊撵的,把匪军都撵到一个角落里来了。”

  两宮太后都知道在热河行围行猎的方法,是四处八方把野兽赶到预定的地点,然后发弓开,才大有斩获,所以对恭王的这个譬喻,都能充分领会。

  “照这样子看起来,杭州的危急,原在意料之中。”

  “太后圣明。”恭王欣然答道“臣筹思已久,江南的军事,必得统筹全局,逐步进行,倒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

  “话虽如此,能救还是要救!”慈安太后关切地问:“六爷,你看杭州能守得住吗?”

  于是恭王把许庚⾝所分析的两点,照样说了一遍,却又补了一句:“援救浙江,原有旨意,让曾国藩相机‮理办‬。不过他那里也很为难。”

  “照这么说,就眼睁睁看着杭州失守吗?”慈安太后这样问说。

  恭王一时无从置答,第一次发觉这位忠厚的太后,也有咄咄人的时候。

  “那可是没有办法的事。”慈禧太后在无形中为他解围“杭州大概是丢定了,咱们想办法收复吧!”

  这一句话正好引起了恭王筹思了‮夜一‬的大计:“奏上两位太后,”他来说“这一阵子,臣早晚在心的,就是各地的军务。这七八年苦苦撑持,就象炼丹一样,九转丹成,就快到了收功的时候了。”

  听他这话,看他的神情,两宮太后顿觉精神一振,闪闪生光的两双眼睛,都正视着恭王,嘴角微含笑意,虽未开口,那催他快说下去的意思,极其明显。

  于是恭王再度指点地图,开陈大势,湘军的进展虽慢,但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在往前近。杭州的危急,是洪军的困兽之斗,作用在减消官军对金陵的庒力,如果不为所动,依旧按照预定的计划,以攻占金陵为第一目标“忠王”李秀成的企图就落空了。

  “臣的意思,曾国藩还要重用。”恭王挥一挥手,加強了语气“浙江的军务,曾国藩保左宗棠专责,自然要准他的举荐,不过,还是要归曾国藩节制。”

  “这,不是有旨意了吗?”慈禧太后揷了一句“东南四省的军务,都归曾国藩节制。”

  “浙江归闽浙总督管,不在两江的范围。”恭王答道“曾国藩或许怕招怨,要避揽权的名,想把浙江划出去。这可不能准他了。”

  “是啊!”慈禧太后又说“王有龄怎么样?如果不行,⼲脆放左宗棠当浙江巡抚好了。”

  “那得要曾国藩保荐,前几天已经有廷寄,让他考察江苏巡抚薛焕、浙江巡抚王有龄,称不称职?等他复奏上来,再请旨‮理办‬。”

  “杭州这么吃紧,王有龄也不知道怎么样了?”慈安太后微蹙着眉说“还有瑞昌,还有…。”她是想到了驻防的旗人,叹口气,没法说得下去了。

  慈禧太后却是无动于衷,她关心的是恭王所说的:“曾国藩还要重用”那句话,是如何重用?已经当到总督了,除非內召拜相,可是前方的军务,又叫谁负责?

  这样想着,她问恭王:“曾国藩又不能调到京里来,还能让他当什么?”

  “可以给他一个‘协办’,仍旧留在两江总督任上。”

  “对了!”慈禧太后自笑糊涂,官文就是如此,以协办大学士,留任湖广总督,曾国藩正好照样‮理办‬。

  “不过这也不必急。”恭王又说“到过了年再办,也还不晚。”

  忽然,慈安太后象是蓦地里想到了一件极要紧的事,提⾼了声音喊道:”六爷!”

  恭王肃然答道:“臣在!“

  “先帝在⽇,有一句话,是指着曾国藩说的,你知道吗?”

  这一问不但恭王,连慈禧太后都莫名其妙。恭王实在想不起来,只好实说:“请⺟后皇太后明示。”

  “先帝说过,谁要是剿灭了发匪,不惜给一个王爵。这话你听说过没有?”

  “原来是这句话!”恭王答道:“臣也仿佛听人谈过,不知真假,也不敢冒昧跟先帝请示。”

  “是有的,”慈安太后说“我亲耳听见过。不过,那是在军务最棘手的时候说的,是真的愿意这么办,还是牢,可就不知道了。”

  君无戏言,就是牢,也要把它当做真话。但自三藩之以后,异姓不王,果真先帝有此意向,跟垂帘一样,都是违反祖制的。恭王最近对“祖宗家法”特生警惕,觉得兹事体大,需要从长计议,此时不宜先怈漏出去,免得将来难以转圜。

  把念头转停当,他这样答道:“有了这句话,可见重用曾国藩,不悖先帝的本意。但奖励劝,不宜过当,否则就难以为继了!所以这句话求两位太后先摆在心里,将来看情形再斟酌。”

  两宮太后都觉得他的看法很稳健。尤其是慈禧太后,对于“奖励过当,难以为继”深有领会,觉得这确是驾驭人才的一个要诀。

  “而且,”恭王又说“照现在的样子看,曾国荃立的功也不小,将来下金陵、擒匪首,这场大功,多半也是他的,如果曾国藩封王,他也得是一个公侯。”

  提到曾国荃,慈禧太后加了几分注意,随即问道:“这个人怎么样?”

  “这个人自然比他老兄差得远了,不过年富力強,很能打仗。”

  “才具呢?可能独当方面?”

  “磨练了这么多年,再有曾国藩的教导,将来当然可当方面。”

  “有曾国藩的教导,守想来一定也是好的。”

  对于慈安太后这句话,恭王便不敢附和了。他听得许多人说过,曾九好财货,每克一个名城,每打一场胜仗,总要请假回籍,广置田产。前年在湘乡起了一座大宅,前有辕门,后有戏台,居然是建衙开府的模样,以致连他的同乡都大为不満。这是那里来的钱?虽不致于克扣军饷,打下一座城池,接收官库,趁火打劫是免不了的。不过正在用人之际,这话也不必提了。

  他不提,两宮太后也不响,心里却都雪亮。于是仍旧谈到绍兴失守的事,恭王认为王履谦是团练大臣,却以“并无统兵之责”的话推诿责任,十分可恶,主张⾰职拿问,曾国藩查办。两宮太后自然照准。

  等回到军机处,办好廷寄,飞递安庆两江总督行署。消息已经传了出去,在京的浙江人,大为震动,如果杭州沦陷,则洪军又将并力进窥‮海上‬,对于江苏全省的军务,影响极大,所以江浙两省的京官,纷纷集议,讨论前方的局势。

  其时前方的局势,相当复杂,江苏只有靠⽔师扼守的镇江以东一带,以及华洋杂处的‮海上‬数县在官军手里。浙江则杭州被围,旦暮不保,宁波由于绍兴一失,势难坚守,算起来只剩下浙西湖州、浙东衙州两块⼲净土了。而在安徽、山东、河南一带,又有张洛行、龚瞎子、孙葵心那几大帮捻子,勾结洪军“四眼狗”陈⽟成,四处窜扰。此外皖北又有名为团练首脑的“练总”苗沛霖,包围寿州,公然叛,形成意外的阻力,也是件相当棘手的事。

  但是,局势虽然危急,大家的信心未失。经过这十年战火的涤,那些暮气沉沉,贪鄙庸懦的八旗武臣,大半都被淘汰,专责督剿一方的将帅,鲁豫之间的僧格林沁和胜保、淮北的袁甲三、江北的都兴阿、援浙的左宗棠等等,都是可以信任的人,当然重心是在节制四省军务的曾国藩⾝上。

  因此士议纷纷,虽以各人的家乡不同,而有赴援规复,孰先孰后各种相异的主张,但对曾国藩的期望是一致的。于是,有资格上书言事的,你也一个折子,我也一个折子,对于东南军务,大上条陈,看来言之成理,其实是纸上谈兵。恭王大权在握,心有定见,所以对这些折子,一律采取敷衍的态度。

  新近开复了处分,并奉旨管理工部的大学士翁心存,也上了一个“言南中事”的折子,是他的儿子翁同龢的手笔。大略说是,南通州、泰州一带,膏腴之地,必当确保,苏常一带,应该及早规复,‮海上‬数县,不可弃置度外。这原是老生常谈,不说也罢,要紧的是有几句恭维曾国藩的话:“苏常绅民,结团自保,盼曾国藩如慈⽗⺟,饬该大臣派一素能办贼之员,驰往援剿,”其中另有文章。

  原来翁同龢的哥哥翁同书,这时是卸任的安徽巡抚,为苗沛霖围困在寿州城里,苗沛霖的叛,无论如何他是逃不了责任的,同时巡抚是地方官,守土有责,须共存亡。以前江苏巡抚许乃钊,就因为苏州失守而⾰职。两江总督何桂清,原驻常州,兵危弃守,逃到苏州,江苏巡抚徐有壬闭城不纳,再逃到‮海上‬。苏常沦陷,徐有壬殉难,遗疏痛劾何桂清,弃城丧师。这件案子,迁延两年,最近又有朝命,缉拿何桂清,解京查办。翁同书也是同样的情形,安徽两次失守,不能殉节,将来即使能从寿州逃出来,追究责任,要全看两江总督节制四省军务的曾国藩,肯不肯帮忙?以他今⽇圣卷之隆,一句话可定翁同书的生死,所以翁家⽗子趁这机会,先暗送一番秋波。

  因为都是如此倚曾国藩为长城,益发加深了两宮太后对他的倚重。恭王因势利用,除了奏准由曾国藩保荐督抚大员以外,还特别发了一道廷寄,说是:“贼氛⽇炽,南服倦怀,殊深廑念。其如何通筹全局,缓急兼权,着将一切机宜,随时驰奏,以纾悬系。”随后,又将翁心存的原折抄发曾国藩,征询意见,同时也提到了曾国荃。

  曾国荃这一次回湖南,说是去招募湘勇六千人。那真正是⾐锦还乡,打下安庆,论功行赏,他以按察使记名,赏⻩马褂。乘胜追击,大歼余寇,又赐为八旗‮弟子‬所最重视的名号“巴图鲁”——満洲话的“勇士”等到率师东下,克无为州,破运漕镇,进拔东关以后,特赐头品顶戴,跟他老兄一样,戴上了红顶子。据曾国藩奏报,他是慈禧太后万寿的第二天离安庆的,⽇子已经不少,在家乡求田问舍,也该料理停当了,所以在给曾国藩的廷寄中,问到曾国荃,加了这么几句话:“安庆克复,回湘募勇,曾否回营?着速东下。”

  募勇练兵,不妨责成曾国藩,筹划军饷,却非方面大员独力所能解决,各省协饷,如非奉严旨催解,再由应收省份派员坐索,是拿不到钱的。

  象安徽就是那样,袁甲三营里缺饷,向江北粮台催索不到,只好奏请朝廷拨发,军机大臣们商量的结果,决定由江苏按月贴补袁甲三协饷二万两,盐课一万两。请旨照准,廷寄上谕,等江苏巡抚薛焕和藩台兼署漕运总督王梦龄的复奏上来,恭王一看,大为不満。

  复奏上说,苏常一失,饷源去了十之六七,现在江苏一省只剩下两府一州之地,要兼顾江南、江北两个粮台,境內⽔陆一百多营,粮饷已欠下六十多万两银子。所以协饷必须南北两台筹⾜以后,有余款才可以解袁甲三,淮北的盐课也要解⾜二万两以后,其余再解袁营。这些话自然是所谓“饰词搪塞”连慈安太后听慈禧念完这个奏折,都觉得薛焕和王梦龄太不负责任了。

  于是恭王面承懿旨,由曹毓瑛亲自拟了一道词气极其锐利的旨稿,指责薛焕和王梦龄,不脫近来军营习气“剿贼借口兵单,筹饷则争言人众”又说他们有“人己之分”如果安徽大营缺饷兵败,江苏又何能自保?最后则除了责成江北粮台协饷皖营以外,还要查江南大营的收支帐目。

  “这道上谕,说得很透彻。”慈禧太后看了上谕,深为嘉许,等钤了印,了下去,又谈到薛焕和王梦龄:“他们这样子办事,再有好的将、好的兵也打不了胜仗。”

  “是!”恭王答道“江苏巡抚,必得换人了。看曾国藩奏保什么人,再请旨‮理办‬。”

  还有王梦龄呢?慈禧太后忽然灵机一动,闲闲问道“袁甲三这个人到底怎么样?”

  “他当过御史,很敢讲话。办事很实在,在安徽的官声也好。”

  “他那里有什么得力的人没有?”

  恭王一时摸不清她这话的意思,同时也实在不知道袁甲三手下有什么得力的人,便只好这样答道:“容臣查明了再回奏。”

  “好,你查一查再说。”

  回到军机处,召集军机章京,分头写旨。等忙过一阵,略作休息,恭王提起慈禧太后的话,以困惑的语气问道:“‘西边’何以忽然问起袁甲三那里有什么得力的人?这,这是要⼲什么呢?”

  曹毓瑛正坐在他下首,侧⾝过去,低声答了一句:“王爷,我说一个人,你就明⽩了。”

  宝鋆子最急,揷嘴问道:“谁啊?”

  “吴棠。”

  一提起这个名字,満座会心“啊…!”都是极感兴味的表情。

  “我看王梦龄那个官儿靠不住了。”宝鋆意味深长地说。

  “此人本来也该换了。”文祥作了进一步的建议“吴棠是淮徐扬道,擢升监司,也还说得过去,就保他吧!”

  “慢来,慢来!”恭王摇摇手说:“吴棠快走运了,是不错,不过袁甲三那方面,也不能不顾。吴棠可真的是袁甲三的人?”

  “是的。”曹毓瑛作了肯定的答复接着又告诉恭王,袁甲三早就想用吴棠了,当时接替向荣主持“江南大营”的钦差大臣和舂,跟安徽巡抚福济,与袁甲三不和,多方阻挠,以致吴棠这个记名的道员,直到福济调任,和舂阵亡,才能补上实缺。

  这段经过发生在恭王退出军机以后,所以他不明了,现在听曹毓瑛一说,方始释然“那就行了!”他说“吴棠接替王梦龄,自然要想办法接济袁甲三,这样子,公私都好。看上头的意思吧!”

  这是说,军机大臣不作保荐,在恭王的意思不作逢,文祥觉得这态度很好,放弃了自己的意见,连连点头:“恩出自上。是的,要看上头的意思。”

  “王梦龄呢?”恭王又问。

  大家对王梦龄的印象都不好,主张內调,降级补用。这样子办,还有一项好处,可以表示他是办事不力降调,而吴棠是才能卓越超擢,一升一降之间,示人以大公无私,把慈禧太后有意示惠的痕迹,掩去大半。

  恭王听从了大家的主张,却不急于复命,过了三、四天,等慈禧太后再度问到时,方始答奏:“淮徐扬道吴棠,颇得袁甲三的信任。”

  “喔,吴棠!”慈禧太后转过脸来,喜孜孜地向慈安太后说了句:“原来是他!”

  忠厚的慈安太后,听她谈过当年绝处逢生的遭遇,这时便很率直地说:“应该给他一个好缺。”

  话明明已说到她心里,她偏不接腔,视线隔着半透明的⻩纱屏,落在曹毓瑛⾝上“不知道吴棠的才⼲怎么样?”她指名问道:“曹毓瑛,你在军机多年,总该很清楚吧?”

  曹毓瑛对吴棠自然知之甚深,但这话如何措词,却须考虑一下。

  噤殿面对,自然不能容他深思虑,略想一想,决定了一个宗旨,要装作不知道慈禧太后与吴棠有那么一重渊源,揄扬吴棠,也不可过分。于是他隔着纱屏,从容答道:“跟圣⺟皇太后回奏,吴棠是安徽盱眙人,家世清贫,道光十五年举人,大挑知县,分发南河,历任桃源、清河等县知县,以劳绩记名道员,去年补上实缺。此人⼲练圆通,颇得袁甲三的信任。”

  紧要话不必多,画龙点睛在最后一句,慈禧太后顺理成章地接了一句:“能得袁甲三的信任就好。”

  慈安太后没有听见过“盱眙”这个地名,揷口问道:“盱眙在那儿啊?”

  “在洪泽湖南岸,清河县就在北岸。”

  “那更好了。”慈禧太后大为得意,看着大家说道:“王梦龄只顾他自己的江南,不想想江北江南,原是一体,没有袁甲三替他挡着,江南不更难守了吗?这样子糊涂的人,不能搁在紧要地方。我看叫吴棠去吧!”

  恭王从容不迫地答一声:“是!”“我想,”这一次慈禧太后是向慈安磋商“吴棠很能办事,我知道的。他在清江浦一带,做官多年,又是在他家乡附近,人地相宜,叫他管江北粮台,筹饷一定有办法。”

  慈安太后对于这些事,本就没有意见,加以提拔吴棠,另有缘故,所以越发客气了,微笑答道:“你瞧着办吧!”

  “就这样办!”慈禧太后向恭王正式下达旨意:“江宁藩司,叫吴棠去。漕运总督也跟王梦龄一样,由吴棠兼署,这样子,‮理办‬江北粮台也方便些。”

  “是。”恭王心想,既然如此,为了指挥方便,便不能不锦上添花,送吴棠一个顺⽔人情“臣的意思,江北方面,武的提镇以下,文的道员以下,也得暂归兼署漕督的吴棠节制,事权归一,就可以责成吴棠放手办事了。”

  “不错,不错!写旨来看吧!”

  “还有王梦龄,该怎么调?请旨‮理办‬。”

  这是恭王有意考验慈禧太后,果然,她一时无从作答,只问:“可还有什么差不多的缺?”

  “监司的缺是有,不过王梦龄在江宁任上既然不行,调到别的地方也还是不行。”

  “那就这样好了,把他调到京里来,你们几个察看一下,问一问,先看看他是什么材料再说。”

  听她这几句话,恭王心里例有些佩服了。內调察看,本是无可处置中的一种延宕手法,想不到她竟无师自通,说出来的办法,居然深得窍门,这样子下去,用不到两三年的工夫,怕就很难制了。

  一时的感想,旋即抛开,仍旧回到王梦龄⾝上“臣遵旨。”恭王不再难她,老老实实作了建议:“王梦龄既然办事不力,不如明发上谕,以五品京堂降调,来京听候任用。”

  “对了!因为他办事不力,才破格起用吴棠。”慈禧太后这时却又有些担心了“吴棠要不负朝廷提拔他的一番苦心才好!”“吴棠州县出⾝,久任繁剧,阅历才具是有的,只不知守如何?臣以为吴棠特蒙识拔,感天恩,自然要矢诚报效。”恭王略停一下,正⾊说道:“万一他恃宠而骄,任妄为,朝廷亦自有纲纪,前方亦自有军法,圣⺟皇太后不妨宽心。”

  这两句话说得义正辞严,慈禧太后自然点头同意。等退出养心殿,恭王把这件案子了给曹毓瑛去办。两道上谕,吴棠升官,出自特旨,理由可叙可不叙,没有什么为难之处。为难的是王梦龄內调降官的谕旨,措词颇费思考。‮员官‬降调,由于过失,而过失又必有个来源,王梦龄既无督抚劾奏,又无言官纠弹,就是有了弹劾的章奏,总也还要派人查办复奏以后,才能定夺,不能冒冒失失据先人之言,就把他调了下去。因此,曹毓瑛考虑又考虑,觉得唯有囫囵呑枣地下达旨意,不说原因,让人自去猜测,倒还不失为可行之道。

  果然,这两道上谕到了內阁发抄,见于邸报,立刻引起了许多闲话。了解內幕的,只说王梦龄官运不佳,如果不是与吴棠同省做官,不致有此一番挫折,不知道內幕的,便要打听打听,王梦龄究竟犯了什么过失?吴棠究竟走了什么门路?等打听明⽩,就颇有些耿直的人,在私底下对慈禧太后表示不満。

  外间的反应如此,而慈禧太后静下来想一想,意犹未⾜,她要让吴棠惊喜感,也要让吴棠知道她的权威,同时也真希望吴棠能把江北的粮台,办得有声有⾊,替她挣个面子。因此,过了几天在召见恭王时,她又提到吴棠,话说得相当冠冕堂皇,她不是存着什么私心,而是确知吴棠有才⼲,确信吴棠肯实心办事,否则以素有直声的袁甲三,不致会赏识他。但是要他办事,就一定要给他权,江苏巡抚只能顾到江南,同时,江北的镇道既有明旨暂归吴棠节制,则道府州县地方官,亦不妨由吴棠保荐。

  说这些话时,她自觉所求太奢,怕恭王搬出一大套朝章典故来抵制,所以心里不免嘀咕。那知恭王不但不反对,而且在她原来所要求的以外,更多给了她一些,他建议吴棠在保举地方官时,不必知会两江总督及江苏巡抚,怕督抚另有意见,反成窒碍。这使得慈禧太后喜出望外,觉得她这个小叔子比嫡亲的胞弟还要可亲可爱。

  自然,她决想不到恭王另有深意。吴棠的超擢,出乎‮员官‬铨选奖拔的常规,但这是慈禧太后的私心自用,事出特例,他人不可期望能得同样的异数,这就是恭王所要向大家表明的。他要让每一个人知道,吴棠的飞⻩腾达,纯粹是慈禧太后一个人以‮家国‬的名器,为一己的酬恩,军机大臣虽不能违旨,但亦未赞成她的做法。如果大小‮员官‬都有这样一个印象,则不独纲纪得以维系,赏罚依然分明,而且恭王个人及军机处的威信,也可不受损害。

  恭王的这番深心,军机诸大臣无不佩服,军机章京中,则只有极少数的几个人了解。那通廷寄,由曹毓瑛召集朱学勤、许庚⾝,细心斟酌定稿,首先指示工作要点。漕运自道光末年,改用海运,由‮海上‬出口,直达天津,效果极佳,所以运河已不重要,漕运总督的职务,也大非昔比,护漕保河的上万漕丁、河丁,可以派去打仗,第一段的工作指示,就是关于这方面的。

  提到人员任用,旨稿上这样写的:

  “着吴棠于属员中,拣择妥员,无论道、府、州、县,出具切结考语,奏请补放,不必拘定资格,总以民情爱戴,才能胜任为要。亦不必循例会同督抚题请,以期迅速。倘所保之员,不能得力,朕惟吴棠是问。”

  这是仿照雍正给年羹尧、田文镜、李卫、鄂尔泰等人的朱批的笔法,尤其是“倘所保之员,不能得力,朕惟吴棠是问”这一小段话,严厉中特寓亲切之感,最为神似。

  最后当然还有一番勉励,特别把慈禧太后心里的话,明说了出来:“吴棠受朕特达之知,开诚委任,自能力矢公忠,以图报称。”受六岁小皇帝“特达之知”的,只有他左右的张文亮等人,以太监代替皇帝去行祀典,拿“上用”的糖食赏太监,这都是宮廷中从未有过的异数。因此,这上面的“朕”字是谁在自称,不言可知。

  旨稿送了上去,慈禧太后大为赞赏,一再表示“写得好,写得透彻。”随即钤印发出。

  廷寄是“寄信上谕”的简称,一经钦定,直接寄发,原是最机密的文件,连內阁都不得与闻的。但以恭王有意要让大家知道,吴棠是受慈禧太后的“特达之知”所以朱学勤和许庚⾝他们,便在一种毫不经意的态度中,把內容怈漏了出去。不久,地居清要的翰林,象翁同龢这些人的看法,总不免带些感情作用,认为慈禧太后此举,不但未可厚非,而且象韩信的千金报德一样,⾜称美谈。不过,书生结习虽在,是非利害也认得很清楚,象这样的“美谈”只不过酒酣耳热之际,资为谈助,到底还不敢形诸歌咏,怕有那耿直的言官,奏上一本,必奉严旨诘向,何以知有吴棠当年误赠奠仪一事,何以知是破格用人,特加拔擢为以‮家国‬的名器报私恩?那时无法“明⽩回奏”要闯出⾝家不保的大祸来。

  其时已腊月,虽然国丧未过,东南危急,但新君嗣位,恭王当权,颇有一番作为,所以人心相当振奋,急景凋年,家家忙碌的“年味”依然甚浓。在宮里,上自两宮太后,下到太监宮女,回想去年逃难在热河,过的那个冰清鬼冷的年,都不免悲喜杂,感慨丛生。为了补偿去年的不⾜,大家对即将来临的这个年,格外重视。两宮太后特别找了敬事房的总管太监来问,过年该有些什么例行的故事仪节,以及对內对外的恩赏,好早早预备。

  岁尾年头的仪节恩赏,花样甚多,但大行皇帝之丧,百⽇虽过,饮宴作乐,却须三年以后,所以那许多花样,几乎完全用不上。慈禧太后自然觉得扫兴,好在她最近事事如意,所以兴致依然极好,只是膝下不免寂寞,不由得又想到恭王的女儿。

  对大格格为公主这件事,她是早经决定,要跟慈安太后商量的,但这话却不知如何开端来谈。如果她表示愿意抚养大格格,以忠厚的慈安太后,一定欣然赞成,那也就无所谓商量了。要商量的是,如何谈得慈安的同意,假借大行皇帝生面的意思来下谕旨,这样不但对恭王来说,比较冠冕堂皇,同时她也可以避免给人这样一个印象,以为她与丽贵太妃不睦,故意把大格格召⼊宮中来对抗大公主。

  想来想去,仍然得在恭王⾝上打主意,为了笼络恭王,给大格格一个公主的名义,这话原不妨跟慈安太后直说,但因为最近提拔吴棠,恭王特别表示支持,她怕慈安太后以为她是投桃报李,所以又有顾忌。

  几次试探,话快说到正题上,那最要紧的一句,她总觉得难以出口,慈安太后虽然老实,毕竟朝夕相处,对于她的情已有了解,看她一而再、再而三地言又止,终于忍不住要追问了。

  “妹妹,”她很恳切地“你心里似乎有什么为难似地?”

  由她先问,慈禧太后使易于启齿了“我在想,”她微蹙着,慢呑呑地说:“六爷办事也很难的,咱们还得帮着他一点儿。”

  “是啊!可怎么帮他呢?”

  “无非让大家知道,咱们信任他。”

  “这…,”慈安太后有些弄不明⽩了“原来就信任的嘛!”

  “要不断把这番意思显出来才好。”慈禧太后急转直下地说“给他差使,给他恩典,不就把咱们信任的意思显出来了。”

  “我懂了。”慈安太后老实问道:“你说吧!也快过年了,是得给他一点儿什么?”

  “我觉得为难的就是在这儿。也不能光说六爷一个人有功劳,要给差使、恩典,就得全给,”说到这里,慈禧太后装出突然有了好主意的神情“咱们照雍正爷的办法好不好?”

  “你先说说,那是什么办法?”

  “雍正爷常把他那些侄女儿封做公主,养在宮里。六爷的那个大格格,那天你也看见了,懂事的,咱们也赏她一个‘固伦公主’吧!”

  “嗯。”慈安太后想了一会答道“就是公主吧!”

  这是不赞成用“固伦”的封号,中宮之女才封做“固伦公主”慈安太后是怕丽贵太妃心里不快,所以如此。当然,慈禧太后是明⽩的,心里在想,一步一步来也好,于是点点头表示听从。

  于是把敬事房总管太监史进忠传了进来,由慈安太后吩咐:“六爷府里的大格格,以后称为公主。”

  此事大家早有所闻,所以史进忠并不觉得惊讶,但公主是什么公主?“固伦公主”还是“和硕公主”?月例供给是不一样的,这非问清楚不可。

  “是!”史进忠紧接着便问:“每月的月例多少?请旨。”

  “大公主多少?”

  “每月二十两。”

  “那也是二十两。”慈安太后又说:“每个月写月例折子,写在大公主后面。”

  这就把大格格的⾝分确定了。史进忠领旨出来,一面派人通知各宮,让大家知道,新添了一位公主,一面亲自到恭王府去传报喜信。

  恭王正好在府里,听说敬事房总管太监来传旨,立刻换了冠服,出厅接。史进忠先面请了个安,満面浮笑地⾼声称贺:“六爷大喜!上头有恩命。”

  等他一站起,两个人易位而处,史进忠走到上首传懿旨,恭王在下面跪着听。这一下,府里上上下下,奔走相告,职位⾼的王府属吏和管家,纷纷向上房集中,一则探听详情,再则要向恭王和福晋道贺。

  恭王福晋到底出⾝不同,遇到这种事,十分沉着,明知千真万确,却说茫然不知,要“等王爷进来,问一问明⽩”

  恭王犒赏了史进忠,回到上房,大家了上去,就在廊上庭前,请安贺喜,等站起⾝来,才发觉恭王面无喜⾊,不但没有喜⾊,而且深为不乐。这神情令人奇怪,但谁也不敢动问,只自己知趣,悄悄地都退了下去。

  “宮里来人怎么说呀?”等丫头一掀开门帘,恭王福晋站起⾝来问。

  “只有口传的谕旨,说是称为公主。而且是‘东边’当面代的。”恭王摇‮头摇‬说“反正大妞不是咱们的了。”

  “唉!”恭王福晋七分悲伤,三分喜,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心里是怎么个滋味。

  夫妇俩默然相对,都在想着,出了一位公主,不知会替府里带来什么影响和变化?就这时听得垂花门外有人“六爷、六爷”地一路喊了进来,听声音是宝鋆。

  宝鋆与恭王情特厚,厚到无话不谈,厚到內眷不避。所以等他一到上房,恭王夫妇双双了出来,看他的脸⾊,便知已经得到消息了。

  “可不准说一句讨人厌的话!”恭王不等他开口,先头一拦“要不然,今晚上别想吃我的银鱼火锅。”

  宝鋆愕然“六,”他转脸来问“怎么啦?”

  “你也是有儿女的人,六爷的心情,难道你还猜不着?”

  “原来舍不得大妞。啊!”宝鋆赶快自己更正“从这会儿起,再不准这么称呼了。这…,”他又正一正脸⾊,低声说道:“不管怎么样,总是件大喜之事。自己心里再委屈、再舍不得,上头的面子,不能不顾。一会儿就有贺客来,可不能不用笑脸敷衍。”

  “佩蘅这话很实在。”恭王福晋也说“六爷,你得听他的。”

  爱好友都这样规劝,恭王总算抑制着自己,摆出了笑脸。果然,不过片刻工夫,贺客盈门,有些投刺,有些登了门簿,有些可由门客代见,有些则必须亲自接见,依照王府的仪制和情的深浅,视来客的⾝分,作不同的处理。在恭王自己接见的贺客中,有人说要请大格格出来,以公主的⾝分,接受叩贺,这原是⾜尺加二的趋奉,但正如俗语所说的“马庇拍在马脚上”惹得恭王大为不悦。

  “算了吧!”他冷冷地答道“本朝没有外官见后妃公主的礼节。

  这一下,碰了钉子的那人,自然面子上很难看,旁人也觉得好生没趣,心里都在奇怪,这样的荣宠,何以恭王会有此态度?

  他是被提醒了,那份不快,也只有在最亲密的人面前,才肯透露。这天晚上他留下宝鋆、文祥和朱学勤等人吃银鱼火锅,有了酒意,一怈牢,自嘲似地说:“人家是⺟以子贵,我是⽗以女,这不是笑话吗?”

  “⺟以子贵”自然是指慈禧太后“⽗以女”是说他自己,然而又何致于如此呢?

  看到大家困惑的眼⾊,恭王便作解释:“本来我是一家之主,现在凭空又出来一个主儿,我倒又不明⽩了,我跟大妞,到底是怎么回事呀?将来她从宮里回来,我可是还要开中门接?”

  这一问,把大家都考住了,而且引出了另一个疑问“咱们的这位公主,照规矩说,应该跟丽贵太妃生的大公主不一样吧?”宝鋆看着朱学勤问“修伯,你说是不是呢?”

  朱学勤想了想答道:“原来的定制,中宮出者,封为固伦公主,妃嫔所出,以及王女抚育宮中的,封为和硕公主。不过到了雍正年间就不同了。”

  “怎么不同?”宝鋆急急问道“举例以明之!”

  “世祖第五子,封号也是恭亲王,他的大格格育于宮中,初封和硕纯禧公主,雍正元年进封固伦纯禧公主。这就是一个先例。”

  “有先例就好办了!”宝鋆有成竹地说。

  文祥点点头,恭王也不作声。他也是个争強好胜的人,大格格既然要被封为公主,就应该是一个固伦公主。

  于是在宝鋆的安排,以及经过恭王的一番谦辞之后,明降谕旨:

  “军机大臣奉慈安皇太后、慈禧皇太后懿旨:恭亲王之女,聪慧轶群,为文宗显皇帝最所钟爱,屡抚养宮中,晋封公主,圣意肫肫,言犹在耳。自应仰体圣心,用沛特恩,着即晋封为固伦公主,以示优眷。”

  也就在这一天,大格格被进宮去,由慈禧太后亲自抚养。

  这样平⽩地添了一位公主,在宮中是一件大事,在外界却不甚关心,这时大家所注意的是各省巡抚的大调动。首先是江西籍的三个御史,连名弹劾江西巡抚毓科信任门丁书办,营私舞弊,擅作威福,对于军务,一筹莫展。原奏江西学政查复,大致属实,于是毓科象王梦龄一样,內调降职。遗缺由江西臬司沈葆桢升任,他是林则徐的女婿,由翰林外放江西吉安知府,升九江道,升臬台,现在再升巡抚,颇有政声,所以这样子扶摇直上,倒确有励人心的作用。

  另外一个名⽗之子的翁同书,算是从寿州逃出来一条命,但一到京的第二天,就被拿刑部治罪,安徽巡抚由湖北巡抚李绩宜调任。又因为湖南巡抚严树森与团练大臣⽑昶熙不和,所以把他调到湖北当巡抚,河南巡抚由一个有军功的邓元善调升。同样地,贵州督粮道韩超,也是由于军功,升任巡抚。

  这一番部署刚定,接到江苏巡抚薛焕奏报,杭州沦陷。这个东南的名城,被围已久,城中缺粮,饿死了三万多人。巡抚王有龄原来奏请以湘军李元度为臬司,在湖南募了八千人来援救,但由江西到浙东,在龙游这个地方,被洪军挡住了。等到绍兴宁波一失,形势益发危急,苦苦撑持到十一月底。唯一的一支援军,曾建奇功的提督张⽟良,打到杭州城下,力战阵亡,于是军心越发涣散。终于在十一月底,为李秀成用云梯上城,攻破了一个缺口,官军顿时溃散,提督饶廷选,巷战而死。

  由于两江总督何桂清的先例在,浙江的文武大员,不敢偷生,巡抚王有龄,服毒不死,自缢在大堂暖阁中,此外学政张锡庚、总兵文瑞、藩司麟趾、臬司宁曾纶、督粮道暹福、仁和知县吴保丰,亦都赴义。缙绅之家,为免于洪军的‮辱凌‬,上吊跳井的,不计其数。

  这时筑在西湖边的満城,还未沦陷,驻防的旗兵,精壮的大都已经伤亡,将军瑞昌忧愤成疾。李秀成进了城,派人劝他投降,瑞昌不肯,集合八旗将校,誓死报答朝廷,家家都置备了火药,到这时瑞昌首先举火自焚,接着东也‮炸爆‬,西也火起,包括副都统关福、江苏督粮道赫特赫纳在內,旗人男女老少死了四千多人。

  这个消息一到京城,震动了朝野。王有龄是何桂清所识拔的人,平⽇官声不佳,浙江籍的京官,对他多无好感,参他已不止一次,因而得了⾰职留任的处分。但见危授命,一殉了节就不同了,浙江的京官,特别是军机章京朱学勤、许庚⾝那些浙江人,格外帮他的忙,从中斡旋,恤典甚厚,一切处分,自然悉行开复,諡“壮愍”⼊祀京师贤良祠,等杭州收复后,建立专祠,他是福建人,所以在原籍亦准建祠。

  瑞昌的恤典,更为优厚,追赠太子太保,一等轻车都尉,諡“忠壮”⼊祀京师贤良祠,在浙江建立专祠。这因为瑞昌不但替旗人挣了面子,而且由于他姓钮祜禄,隶镶⻩旗,与慈安太后算是同宗,所以特加抚恤。又过了几天,杭州沦陷的详细情形,经由公私的途径,传到京城,据说瑞昌的一个姨太太,当城破之⽇,带了两个数岁的儿子,杂在难民丛中,走得不知去向。这件事让慈禧太后知道了,特地吩咐恭王,设法把瑞昌的那两个名叫绪成、绪恩的小儿子找回来,好承袭那一等轻车都尉的世职。

  除此以外,恭王又奏请两宮太后降旨,豁免苏、浙、皖三省明年的钱粮。短短两个多月的工夫,朝廷的举措,处处显得赏罚分明、恩威并用,所以杭州的沦陷,六十万生灵涂炭,反替朝野上下,带来了一片自我励的新气象。尽管浙江全省只剩下了湖州和衢州两座孤城,但大家都相信那个“⾝无半亩、心忧天下”的新任浙江巡抚左宗棠,能够把李秀成撵出杭州。

  在这样的气氛之下,对于翁家来说,相当不利。为了翁同书的被拿刑部,刚刚起复,精力衰迈的翁心存,忧急成病,翁同龢的孝悌是有名的,自然要为老兄全力奔走。但翁家⽗子都讲究敦品励学,以气节自命,遇到这种家难,正是考验涵养的时候,所以不但不能求助于那些大老,而且还要对慰问的亲友,表示出“横逆之来,泰然处之”的态度。象翁同书本人,对于处置苗沛霖的叛,就只有这么一句话:“其中难处,非局外人所能想象。”以示不愿多辩,听天由命。

  这叫翁同龢就格外为难了。

  幸好有个朱学勤。翁同龢跟他换帖虽只半年,到底算是手⾜,可以无话不谈。朱学勤先把曾国藩参劾翁同书的原奏抄了出来,一看便知棘手!参翁同书对苗沛霖的处置失当,是可以分辩的,参他安徽两次失守,⾝为巡抚,不能殉节,这个罪名便无闪转腾挪的余地了。

  “奈何责人以必死!”翁同龢忧心如捣地说“地方官虽说守土有责,不过书生典兵,到底与武官不同的噢!”

  “话是不错,”朱学勤说了这一句,便不肯再往下说了。湘军将领,十九是书生,都照此看法,就不用拚死命打仗了。

  “总得仰仗大力,想个转圜的办法才好。”

  “这急不得!”朱学勤沉昑着笑道:“时候赶得不巧,朝廷方在励忠义,偏偏遇到这个罪名!总要等何云的案子办完了,才有措手之处。”

  何云就是何桂清,有旨令曾国藩捉拿,解送到京,此刻已在‮海上‬被捕,正在来京途中。

  “何云的事很⿇烦,”朱学勤又说“赵蓉公的态度可虑。”

  赵蓉公是指刑部尚书赵光,翁同龢知道这位老师的脾气,急急问道:“蓉公如何?”

  “他已经有话了,‘不杀何桂清,何以谢江南百万生灵!’”

  一听这话,翁同龢急得手⾜冰冷。何桂清如果砍脑袋,他三哥翁同书的命可也就难保了。

  手⾜情深,在此生死关头,翁同龢失去了平⽇那种雍容儒雅的丰神,急得脸上青一阵、⽩一阵,好半天才说了句:

  “无论如何要替他想一条生路。”

  “那自然。”朱学勤抚着他的肩说“事缓则圆,办法总有的。”

  以目前来说,当然先从刑部下手,但翁同书原是封疆大吏的⾝分,拿问定罪,照例要派大臣会同议处。这样的案子,归刑部秋审处主办,那里的司官一共八个,是刑部各清吏司中特别选‮子套‬来的⼲员,律例透,问案精明,他们自视极⾼,别人亦望之俨然,号称为“八大圣人”不容易说得进话去。因此,目前要想从刑部去疏通,是⽩费心机的。

  翁同龢转念到此,越发焦急,朱学勤心有不忍,便拍安慰他说:“叔平,你放心,此事包在我⾝上,决无死罪!”

  “怎么?”翁同龢见有转机,急忙追问:“何以有此把握?

  你看,将来会定个什么罪?何云呢?他又如何?”

  这一连串的疑问,让朱学勤无从答起,定一定神说:“你先得要沉住气。老实说吧,会议定罪,依律‮理办‬,论斩是一定的。不过,何云难逃一死,令兄一定有办法保全,上头一定会有恩命。”

  于是他透露了一个消息,皇帝上学,还要加派师傅,这件大事,恭王与两宮太后已经商议过好几次,慈安太后遵照先帝的意旨,颇有主张,要起用老成宿望、品格方正的大臣授读,已经定了三个人,除掉早有所闻的倭仁以外,另外两个是祁嶲藻和翁心存。这样,上面自然会看在师傅的情面上,加恩赦免翁同书的死罪。

  翁同龢听清了这番原委,亦喜亦忧,喜的是长兄已有生路,忧的是老⽗年迈多病,而当师傅要每天⼊直,不堪劳累,只怕病上加病。

  果然,不久就有明发上谕,皇帝定于同治元年二月十二⼊学,特开弘德殿为书房,派祁嶲藻、翁心存、倭仁、李鸿藻为师傅。翁心存早就当过上书房的师傅“老五太爷”惠亲王、恭王、钟王都跟他读过书,于今精力衰迈,难当启沃圣聪的重任,原可以具疏力辞,但为了儿子的命,只好卖老命了。

  对于皇帝的上学,两宮太后和近支亲贵,无不重视其事。大清朝的皇祚,到了一脉单传的地步。目前虽由两宮垂帘,亲王听政,可以把大局撑住,但成年亲政,大权独掌,皇朝的兴废,都落在眼前这位七岁的小皇帝⾝上,如果典学有成,担当得了大任,那是祖宗有灵,臣民有福,否则,后果就不堪设想了。为了这个缘故,两宮太后特地召见亲贵,共同商定,派惠亲王照料弘德殿,由惠亲王的小儿子奕详伴读。

  皇子上学之处称为“上书房”兄弟叔侄都是同窗,小皇帝典学,特开一殿“伴读”是罕有的荣典。但这个荣典实在是受罪,名为同窗,⾝分不同,礼节繁琐,拘束极严,这还不去说它,最受委屈的是要替小皇帝代受责罚。譬如说,小皇帝忘了万乘之尊,大起童心,嬉笑顽⽪,或者不肯用功,认不出字,背不出书,师傅不便训斥皇帝,就指槐骂桑,拿伴读做个取瑟而歌的榜样,所以常常有无妄之灾。如今惠亲王照料弘德殿,监督皇帝的课业,用奕详来伴读,⽗亲骂儿子,可以无所顾忌,使得小皇帝更有警惕的作用。当然,这样子在奕详是牺牲,而此牺牲是有好处的,将来皇帝亲政,想到当年同窗之雅,池鱼之殃,对于奕详一定会有分外的优遇。

  此外又定了十五条皇帝上学的章程,由惠亲王当面呈递两宮太后,第一条就规定,皇帝每⽇上书房“先拉弓,次习蒙古话,读清书,后读汉书”慈安太后一听就皱了眉“到底才六岁。”她问:“功课是不是太重了一点儿?”

  “上书房的规矩,几百年来都是如此。”

  一提传统的规矩,她不便公然反对,同时心里虽不以为然,却以拙于词令,不知如何表达,所以不再作声。“这还是一半功课””惠亲王面⾊凝重,略略提⾼了声音说“臣奉旨常川照料弘德殿,责任甚重,如履薄冰,求两位太后,对皇帝严加督责,庶几圣德⽇进,典学有成,不负列祖列宗和先帝在天的期望。”

  “五叔说得是!”慈禧太后答道“‘⽟不琢,不成器’,将来也要五叔多多费心。”

  “臣一定尽心尽力。”惠亲王略停一停,接着又说:“臣听说皇帝左右的小太监,举止不甚庄重,请加裁抑!”

  两宮太后相互望了一眼,都有诧异之⾊,然后慈禧太后点点头:“我知道了。我会办!”

  于是当天就把张文亮找了来,细问究竟。十几岁的小太监陪着皇帝玩儿,又是在大正月里,自然不免放纵。张文亮老实承认了,慈禧太后倒宽恕了他,只吩咐:“皇帝该收收心上学了,不准那些小太监哄着皇帝淘气!”

  有此懿旨,大家格外当心。那些小太监更吓得一步不敢走,这一来,宮中越显得寂寞,反不如民间过年,老少团聚,亲友往还,是一片热闹乐的景象。

  “红墙绿瓦黑沟”的宮里,体制尊严,行动谨慎,往往咫尺之遥,不相往还。各宮妃嫔,让有常相聚晤的机会,而以太后之尊,⾼⾼在上,自然而然成了离群索居,所以每到宮门下钥,慈禧太后便愁着不知如何度过漫漫长夜?

  自从恭王的大格格进宮以后,她总算有了个承膝下的女儿。但天黑以后不久“精奇妈妈”就得把她带走,这时的慈禧太后,便只有在灯下借三十二张牙牌打发时间,过不尽的“五关”问不完的“神数”!

  夜深人静,在清脆的牙牌与红木桌面的碰击声中,思绪不由得就奔驰了,她又体味到了这牌声中的寂寞凄凉。十几年前长江夜泊,烟⽔茫茫,看不出这一家的前途是个什么样子?孤灯‮夜午‬,一遍遍问“牙牌神数”“上上”课中,何尝指点得出今⽇贵为以天下养的太后?意识到此,便对那三十二张细工精镂,用红绿⽟石镶嵌的名贵⽟牌,兴致索然了。

  但是,是太后又如何?她推开了牙牌在想,天下可有不是寡妇的太后?想来想去,只有一种情形之下才有,天下不是承自⽗皇,而是自己打出来的,那时⺟亲被尊为太后。⽗亲…,还是不对!儿子打下了天下,如果⽗亲健在,自然先让⽗亲做皇帝,就象唐太宗那样。天下没有不是寡妇的太后,但为什么大家总是羡慕太后的尊贵,没有一个人想到寡妇的苦楚,尤其是一位三十岁的太后?

  年轻丧夫,抚孤守节的寡妇,到了六七十岁,还有地方官为她旌表,奉旨建造贞节牌坊,总算那份‮夜一‬
‮夜一‬熬过来的苦楚还有人知道。但是年轻的太后,那怕再守六七十年,孙子都做了皇帝,自己成了太皇太后,也不会有人说一句:这几十年的守节,不容易啊!

  什么太后!她对这个天下第一的尊衔,十分厌恶。于是她羡慕她的妹妹,更羡慕恭王福晋,嫁了那样一个英气人,富贵双全的夫婿,才真是前世修来的福。

  这样想着,心里热辣辣,糟糟地十分难受,她急于要找件事来排遣。把头一扭过来,立刻就找到了,那⻩匣子里的奏章,是⾜可以使她忘掉一切的。

  除了随时进呈的紧急军报以外,过年的⻩匣子里,不会有什么比较重要的章奏,大都是各省督抚、钦差所上的贺年的折子。反正无事,她把坐更的小安子传了进来,掌灯调朱,亲自动笔,批一个“安”字,只有曾国藩的折子例外“安”字以外,另外加了两个字:“卿安”这是多少年来传下来的惯例,对倚为柱石的大臣,皇帝在请安折上该加批这两个字。

  慈禧太后早就把这个笼络臣下的方法学会了。

  还有个请安折子,附了一个“夹片”这却颇费她的考虑。

  折子是三等承恩公照祥所上,他是慈禧太后的胞弟。早死的惠徵原以妃⽗的资格,被追封为“承恩侯”自从懿贵妃成了慈禧太后,惠徵照例晋封为“三等承恩公”他的长子照祥,原来袭侯,这一下便也升了爵等。同时也得了个闲差使,被授为“散秩大臣”他在夹片中陈奏,希望慈禧太后能临幸⺟家,同时表明,这是他的⺟亲,也是慈禧太后的⺟亲的意思。

  自从回京以后,慈禧太后见过她⺟亲一次,是接到宮里来见面的。慈禧太后不愿回娘家,至少在眼前是如此,因为她的娘家不是什么壮丽的王公第宅。

  慈禧太后的娘家住在朝门內方家园,那还是她曾祖⽗手里置的产业,格局本来就不大,加以几十年下来,已相当破败。自从她生子被册立为妃,妹妹又被指婚为醇王福晋,姊妹俩飞上枝头作凤凰,光大门楣,也不过表面上稍稍改观,里面大致如旧。遭遇的时世不好,加以肃顺的裁抑,连月例银子都时常打折扣,自然无法顾到娘家。醇王虽然分了府,所得的赏赐不多,对岳家纵有津贴也有限,所以方家园的老宅,一直不能翻修改建。好面子的慈禧太后,因而不愿临幸⺟家。

  但这不是说她不孝顺⺟亲,不照料胞弟,相反的,她倒是最重亲情的,同时旗人家的长女,对处理家务负有较大的权柄和责任,也是一种传统。自从成为太后,在热河密谋打倒肃顺那时起,她更感到有没有自己人做帮手,关系极大,所以也曾不止一次地打算,想把她的两个弟弟照祥和桂祥提拔起来。无奈这一双兄弟,资质不佳,而且年幼丧⽗,家道中落,书也不曾念好,实在难当重任,为了这一点,她越发不愿回⺟家,省得见了这两个弟弟生气。

  于是,她想了一会喊道:“小安子!”

  “奴才在这儿。”小安子赶紧凑到她⾝旁,躬⾝答应。

  “明儿你到方家园去一趟。”

  “是”小安子做出一脸孺慕恭敬的神⾊“我也正想念着‘皇老太太’,要给她老人家去拜年请安。”旗人称祖⺟为太太,”皇老太太”是大家给慈禧太后⺟亲所加的特殊尊称。

  她没有理他的话,只管自己吩咐:“你跟皇老太太说,我过几天,挑暖和天气,接她到宮里来。”

  “是!”小安子自己跟自己商量似地“可得捎点儿什么好吃的东西,孝敬皇老太太。”

  “你把吉林将军进的那盒人参,带了去。”

  他答应一声,眼睛望着她,仿佛意有不⾜,还要讨点什么。

  慈禧太后自然也不仅止于给一盒人参。她慢慢站起⾝来,走⼊套间,叫两名宮女打开一口箱子,把颁大行皇帝遗念时,顺手留了下来的一些珍玩,挑了几样,用只装奇南香手串的锡盒子装好,另外取了些贡缎⾐料,又是用自己月例银子叫小安子到內务府去换来的一百两金叶子,一起扎成一个包裹叫小安子明天送回方家园。

  “跟主子请旨,”小安子又问:“见了照公爷,可有什么话说?”

  听这一句,慈禧太后的脸⾊便显得很威严了:“你告诉他,说我说的,叫他好好当差,散秩大臣也有班儿,轮到班儿,早早进宮,别老躲在屋里菗大烟!”

  “是了。”

  于是第二天一早,小安子到敬事房回明原由,领了牌子,提着那个包裹出东华门,到了方家园的照公府。

  他是最受照祥一家的客人,因为每一次来,都不会是空手。

  因此,大家的眼光,都落在他手里所提的包裹上,尤其是桂祥,巴不得能把包裹接了过来,但小安子不肯轻易脫手,他知道这位桂二爷不成材,东西到了他手里,先蔵起一部分,将来对不上数,慈禧太后会疑心自己呑没,那可是辩不清的冤枉。

  直待见了“皇老太太”请过安,拜过年,他才当着大家的面,把包裹‮开解‬,一样样清清楚楚地点。这一次的赠赐比平⽇丰厚,照祥得到消息,赶快丢下鸦片烟,来到他⺟亲那里,等着好分东西,但表面上却只说是打听他所上的那个“夹片”看慈禧太后如何批示?

  “太后说了,近来忙得很,菗不出工夫回来。太后也想念皇老太太的,等过些⽇子,天儿暖和了,让我来接皇老太太到宮里玩儿。”小安子添枝加叶地说。

  “她的胃气,好得多了吧?”皇老太太问。

  “好得多了,”小安子说“从前是叫肃顺气的。现在好了,谁敢惹太后生气?敢情是不要脑袋了!”

  这一说照祥和桂祥都肃然动容,心中异常关切。他们都有个必须追问底,求得确切答案的疑问,苦于无人可以求教,现在有了!

  于是照祥问道:“小安子,我要问你句话。”

  “是!照公爷,你请吩咐吧。”

  照祥看看屋里没有外人,便毫无顾忌地说:“现在到底是谁掌权?是太后,还是恭王?”

  “自然是太后。”小安子毫不迟疑地回答:“大大小小的事儿,全是咱们太后一个人拿主意。每天养心殿召见,咱们太后怎么说,恭王怎么办。不过,恭王是立了大功的人,上头很看得起他,他说的话,太后总是听的。”

  照祥弟兄又惊又喜,对望着要笑不笑,好半天说不出话。

  小安子为了要证明他的话不错,随又举例:“不说别人,就说那位吴大人,原来是个道台,只凭咱们太后一句话,当上了江苏藩台,兼漕运总督,地方官都让他保荐。想想,咱们太后手里是多大的权柄?”

  这一说,惹起了皇老太太的感伤,心里又甜又酸,不由得叹了口气说:“真想不到!”

  这是说真想不到有此一天!小安子也约略知道,这一家当年曾受过吴棠的大恩,却不知其详,在宮里无从打听,眼前倒是问个明⽩的好机会。但他不敢,慈禧太后的脾气,最恨人提她那些没面子的事,只为一时好奇,惹出祸事来,可有些犯不上,所以话到口边,又咽了下去。

  这时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的桂祥,可忍不住了,悄悄招一招手说:“小安子,你到我这儿来,我有样小玩意给你看!”

  小安子信以为真,兴冲冲地跟了出去,走到垂花门外,四下无人,桂祥站住了脚,给他作了个大揖。

  “怎么啦?桂二爷!”小安子慌忙拉着他的手问。

  “我有一肚子的委屈,非跟你说说不可。”

  一听这话,小安子吓一大跳,莫非他们弟兄闹家务,要别人来排解,或者评断是非?这是个绝大的⿇烦,而且有慈禧太后在上面,万不能揷手!否则怕连命都不保。

  因此,他急忙退后一步,摇着双手。

  “桂二爷!”他神⾊凛然地说“咱们把话说在头里,但凡我能效劳,汤里来,火里去,凭桂二爷你一句话,小安子不含糊,要是我管不了,不该管的事儿,那…。”他‮劲使‬摇着头:“我怕!我还留着我的脑袋吃饭哪!”

  “嗳!”桂祥有些啼笑皆非“你想到那儿去了?我怎么能害你掉脑袋?”

  “那,桂二爷,你有什么吩咐呢?”

  “我托你在太后面前说一句话。”

  “说谁啊,说照公爷?”

  “不是!我说他⼲什么?我自己顾自己还顾不过来呢。”这一下小安子明⽩了,是桂祥自己有所请求“这好办!”

  他点点头“你说吧!”

  为了有求于小安子,桂祥把称呼都改了“好兄弟,”他说“你不知道我的委屈,我们家大爷,袭了爵,也还得了个散秩大臣,我哪,什么也没有。”

  “我懂了。桂二爷,你是想求太后赏个差使。”

  “一点都不错。”桂祥面有怨⾊,口中也有了怨言“你看咱们太后,连吴棠都照应了,就是不照应同胞兄弟,老说我没有能耐。不错,我也知道我没有能耐,可是,请问,咱们那位七王爷,又有什么能耐?结结巴巴,连句整话都说不上来,又是都统,又是御前大臣,又是领侍卫內大臣,年下又派了管神机营,差使一大堆,这凭的什么?”

  当然是凭的皇子的⾝分!小安子不愿去驳桂祥,但也不敢顺着他的嘴说,怕传到醇王耳朵里,诸多未便,所以笑笑不答。

  “再说,恭王的儿子载澂,不満十岁的孩子,年初二赏了三眼花翎,这又凭什么?还不是凭上头的恩典吗?好兄弟,”桂祥抚着小安子的肩说“人比人,气死人!你说,我委屈不委屈?”

  “嗯,嗯!”小安子劝他:“桂二爷,你也不必发牢,平⽩得罪人,何必呢?你就⼲脆说吧,想要个什么差使?”

  “大的我⼲不了,小的我不⼲,就象我家老爷子生前那样,来个道台吧!”

  “好,我跟太后去说。”

  “慢着!我的意思是把粤海关道给我。”说到这里,桂祥又是兜头一揖:“好兄弟,这话全看你怎么说了!”

  小安子慌忙避开。桂祥所求太奢,不知道能不能如愿?所以这样答道:“桂二爷,话呢,我一定给你带到。成不成,那全得看太后的意思。成了最好,一有消息,我马上来给你道喜,万一不成,你可别怨我。”

  “当然,当然。我就重重拜托了!”

  小安子倒真是不负所托,回到宮里,挑慈禧太后⾼兴的时候,把桂祥的要求,很婉转地说了出来。

  慈禧太后只是听看,什么表示也没有,小安子等了一会,不见动静,便又小声说道:“桂二爷让我务必跟主子讨句回话…。”

  话犹未完,她一口唾沫吐在小安子脸上:“他在做梦,你也没有睡醒吗?”

  小安子不曾想到碰这么大一个钉子。被唾了还不敢擦脸,自己打着自己嘴巴说:“奴才该死!”

  “你以后少管这种闲事。”

  “是,奴才再也下敢了。”

  过了几天,风⽇晴和,慈禧太后派小安子去接她⺟亲进宮,一到方家园,桂祥赶紧把他拖到一边,探问消息。小安子不愿说那遭了痛斥的话,同时心里也有股怨气要发怈,便起了个作弄桂祥的心思。

  “好教桂二爷放心!”他装得极其认真的样子“我把你的话一说,太后直点头,虽没有没什么,那意思是千肯万肯了!本来嘛,肥⽔不落外人田,有好缺,不给自己亲兄弟,给谁啊?我看哪,今儿个老太太进宮,跟太后再提一句,明儿个太后就会代恭王,马上降旨。桂二爷,你就等着召见吧!”

  吃了这个空心汤圆,桂祥喜心翻倒,当时谢了又谢,便要向他⺟亲去说。小安子却又一把把他拉住了。

  “桂二爷!”他说:“太后的脾气,你是知道的,宮里的事儿不管大小,不愿意叫人到外面去说,所以我刚才跟你说的那一番话,千万搁在肚子里,连老太太那儿都得瞒着。要不然太后一生气,我挨骂倒是小事,说不定你那个事儿就有变化,把只煮了的鸭子给飞了,多冤哪!”

  “不错,不错,你放心!”桂祥深深受教“这件事儿,就你知我知。等旨意下来,我好好谢你。”

  于是皇老太太这一天进了宮,等⺟女相会,谈论家常时,她把桂祥的希望又提了一遍。

  对待⺟亲,慈禧太后自然要把不能允许桂祥的原因说出来“唉!”她叹口气“‮二老‬怎么这么不懂事呢?打长⽑的军饷,一半出在粤海关,那个差使不好当!就算我愿意派他,恭王也不会答应。”

  皇老太太一听这话,凉了半截,好半天才说了句:“不是说,大小事儿都是你拿主意吗?敢情,权柄不在你手里?”

  “话不是这么说。我有我的难处。”

  “凡事能够自己拿主意,就没有什么为难的了!”

  这句话为慈禧太后带来了很大的刺,但也是一种警惕和启示。她遇到这样的关于个人利害得失的权力的争取,常能出以极冷静的态度,一个人关起房门来,一想就是好半天。

  俗语说得好“一朝天子一朝臣”这三个多月,里里外外的大小‮员官‬,调动得不少,除了吴棠以外,她要问一问自己,究竟那些人算是自己所派的?凡有缺出来,首先要给在前方打仗的武将,那些早就“记名”的,遇缺即补,毫无变通的余地。

  其次要酬庸这一次政变立了功的。再下来为了‮定安‬政局,调和各方,不得不安揷一些举⾜轻重的人物,这三类人,慈禧太后觉得军机处所开的放缺的名单没有错。但也有些人,只是出于恭王的提携,桂良因为是他的老丈人,才进了军机,虽是彰明较著的事实,到底资格是够了。文祥是恭王一派,不过正直⼲练,也还说得过去,象宝鋆,为先帝所痛恨,由內务府大臣降为五品顶戴,以观后效的人,如今不仅开复了一切处分,而且⼊直军机,这不是恭王徇私是什么?甚至连麟魁因为是宝鋆的堂兄,也当上了协办大学士。照这样一看,自己与恭王来比,到底权在谁的手里?连三岁小孩都明⽩。

  想到这里,慈禧太后心里十分不舒服,同时也隐隐然有所恐惧,肃顺的记忆犹新,不可使恭王成为肃顺第二!果然有此一天,那情形就决不能与肃顺相比,近支亲王,地位不同,満朝亲营,处境不同,肃顺有的弱点,恭王没有,而自己呢?从前可以利用恭王来打倒肃顺,将来又可以利用谁来制抑恭王?

  老七如何?她这样自问。细想一想,醇王庸懦,而且关系不同,把他培植起来,一定会感恩图报,忠于自己,但只可利用他来掣恭王的肘,要让他与恭王正面为敌,他决不是对手。

  看来还要靠自己。垂帘之局,眼前是勉強成立了,但“祖宗家法”四个字是个隐忧,一旦闹翻了,恭王有这顶大帽子可以利用,不可不防。

  这是过虑了!她想,已成之局,要推翻是不容易的,不过恭王可以把垂帘听政,弄成有名无实。慈禧太后想起在热河时,肃顺决意“搁车”的那一幕,至今犹有余悸。旨意必须经过军机处,与当时必须经过顾命大臣颁行天下,道理是一样的,倘或恭王跋扈不臣,仿照当时肃顺的手法,施行封锁,那就除了屈服以外,再无别的路可走。

  决不能有这么一天!她这样对自己说。但是,照现在的情形下去,大权将全归于恭王,內有満汉大臣的支持,外有督抚节镇的声援,而且洋人都很买他的帐,时势迫人,说不定有一天,他会自然而然地起了做皇帝的念头。

  她不愿意这样想,而又不能不这样想。这使得她很痛苦,把玩着那枚“同道堂”的图章,心里有着无限的感慨,共患难的时候,倒还有“同道”共安乐就要争权利了。

  恭王应该是这样的人,因为她自己知道,她就是这样的人。权柄不可平分,也不能平分,总有一个人多些,一个人少些。现在,是恭王多些,不过还不要紧,幸亏自己发觉得早,从此刻开始就下工夫,一步一步,总有一天可以把这个劣势扭转过来。

  “朝廷政柄之自上,非臣下所得而专,我朝君臣之分极严,尤非前朝可比。”她默念着胜保的奏疏,在心中自语:

  “同道’难得,‘同治’难能!” wWW.nIlXs.cOm
上一章   慈禧全传   下一章 ( → )
免费小说《慈禧全传》是一本完本历史小说,完结小说慈禧全传TXT下载的所有章节均为网友更新,与免费小说网(www.nilxs.com)立场无关,更多类似慈禧全传的免费历史小说,请关注逆流小说网的“完结历史小说”专栏或全本小说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