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世重生之吴三桂传奇 第46-50章
逆流小说网
逆流小说网 玄幻小说 武侠小说 仙侠小说 都市小说 言情小说 校园小说 历史小说 军事小说 网游小说 竞技小说 穿越小说 耽美小说 灵异小说 同人小说
全本的小说 天堕武林 夺命柔情 滛虐江湖 催眠传奇 露水姻缘 社团奇遇 佛洛伊德 综合其它 热门小说 总裁小说 乡村小说 科幻小说 架空小说 重生小说
小说排行榜 紫烟蒾情 宝贝记事 蔷薇妖娆 失纵蒾卻 时空浪族 段家女将 剑荡天下 成田离婚 悖伦孽恋 女校老师 短篇文学 推理小说 官场小说 经典名著
逆流小说网 > 重生小说 > 转世重生之吴三桂传奇  作者:醉死梦生 书号:35924 更新时间:2017/7/26 
第46-50章
  第四十六章喀喇沁部

  阿桑也不是没想过撤退,撤到草原深处,躲避后金大军。可值此寒冬季节,几十万牲畜若在此时上路恐怕十不存一,如此以来,就算避开了后金大军,全族也无法熬过这个冬季。难道只能投降于后金,投降于皇太极吗?蒙古人的⾎,却不容许自己投降。况且这后金本与自己签订协议,答应给自己十万石粮草,此时粮草没等来,反而等来三万后金铁骑,如此背信弃义之辈,自己如真的投降于他,⽇后也不会有好⽇子过。“族长,他后金欺人太甚,答应咱们的粮草没有给咱们,此时竟还要来抢咱们的粮草,咱们与他们拼了…”说话的是族中有第一勇士之称的瓦楞,格直慡,最是看不起后金这种背信弃义之辈。

  “拼?咱们拿什么与他们拼啊!全族精壮不过万余,人家三万铁骑⾜以横扫全族,到时只能落得个族灭人亡的下场。”阿桑想起后金的強大,心中是一点信心也没有。不知为什么阿桑脑海中突然浮现出辽东铁骑的影子,以后金的強大,也许只有吴三桂所率的辽东铁骑才堪于匹敌吧。回想起吴三桂谈判时那略带狡诈的笑容,与后金相比,恐怕可以算做天使的微笑。这真小人与伪君子相比,真小人却是要可爱得多。不过这吴三桂确是一言九鼎之辈,几万石粮草却是分毫不差,也不怕自己⽇后抵赖。他那里知道,却正是这几万石粮草引来了后金这只贪婪的恶狼,使喀喇沁部面临灭顶之灾。阿桑暗道:也许归顺于吴三桂总要好投降过后金,或者全族被灭的下场。他又突然想起当⽇吴三桂所说的,如果喀喇沁部成为他们自己人时的表情,就好像一只狐狸一般,难道他早已料到自己会有今⽇?不过眼下时间紧迫,不容他多想,不管如何都得征求在坐的这些族中长老和勇士意见。“后金来犯,可其他部落却无人来援,眼下咱们只有死战和投降两条路可走,死战自是不必多说,必然是战到最后一兵一卒,决不让后金轻易得逞。不过从今以后,怕是再没有喀喇沁部一说。而投降,则需在后金和大明中选择。如今已经到了全族生死存亡的时刻,不知众位有什么意见。”阿桑此话一出,帐中一时间鸦雀无声,虽说摆在眼前的有三条路,可一条死路,另外两条也不见得便是康庄大道,如何决策,确是让人为难。阿桑见无人开口,只好向族中第一长老请教道:“莫特长老,您是族中最有智慧的人,请您为我们指明前进的道路吧!”

  这莫特长老今年已经是六十七岁,是全族年纪最大的长者,更是阿桑的叔祖,在族中威望甚至胜过族长,族中有什么难解之事,都来请教于他。

  莫特轻捋胡须,沉思片刻才道:“我喀喇沁部自跟随成吉思汗起兵以来南征北战立下赫赫威名,如在今⽇,在你我手中被灭族,如何对得起列祖列宗?这死战一说怕是不妥。”帐中人听了莫特长老之言,都是微微点头,如能不死,谁愿意死战到底。莫特又接着道:“至于说归顺后金,更是万万不可,其比豺狼,毫无诚信可言,若我族归顺于他,怕是生不如死。”

  阿桑此时也听明⽩了,莫特长老的意见与自己一致,道:“那依长老之意,咱们便只有归顺大明一途了?”莫特长老点点头道:“不错。咱们在这片草原上生活了几百年之久,与大明也做了几百年的邻居,对大明也算是知之甚详,大明号称礼仪之邦,可在我看来却是略显愚腐,咱们若归顺于他,不但可以得到援兵,还可得到粮草。而大明顶多会给咱们封个官位,让咱们听其号令而已,于全族却无大影响。”

  在座众人都觉得莫特长才所言甚是,只有阿桑却不敢肯定。以他与吴三桂打道的经验来说,这吴三桂怕是未将大明皇帝放在眼里,一切只以自己为主。若是不能给全⾜够的好处,恐怕这个吴三桂却不会轻易出兵。不过眼下这却是唯一的办法,他当然不会将担忧说出来,还是让莫特长老去破这个钉子吧。即已决定向大明求援,时间不等人,后金虽说并未加紧行军,可顶多几⽇便会赶到此处,若是明军不能及时赶来,恐怕还是只有死战一途。当下阿桑请莫特长老亲自带队,前往大明义州向明军求援,他自己则留在族中,做好求援不成,与后金死战到底的准备。莫特长老一路快马加鞭,好在这个蒙古老人⾝体強壮,不然还真坚持不到义州。莫特长老的到来让三桂颇感意外,他可想要等到后金、蒙古两败俱伤时再出兵拣便宜。而莫特长老的要求更让三桂觉得可笑。他不知这些蒙古人是怎么想的,刚刚借路给后金,让后金攻⼊大明关內,此时竟又向大明求援。这还不算,听莫特之意,竟仅想让大明给他们一个封号,却不并⼊辽东。这世间那有⽩吃的午餐。

  三桂不好直言拒绝,表面上‮出派‬的信使去京城请旨,可实际上信使只行到馁中便停了下来,如今的朝庭如何能命令辽东将士。只急坏了莫特长老,一天至少要跑四五趟三桂的总兵府,⽇盼夜盼朝庭的圣旨,却不知这圣旨是本不可能到来。转眼已过去三天,据探马回报,后金大军已行至距喀喇沁部不到一⽇路程。喀喇沁部也有人告知了莫特。莫特此时可真是急了,再有一⽇后金便要进攻喀喇沁部,可自己期盼的圣旨却迟迟不见动静。他只好再次来到三桂的总兵府,求见吴三桂。吴三桂在堂上接见了莫特长老。莫特长老此时再也没有了一个蒙古智者的沉稳,一见到吴三桂便道:“吴将军,这援军何时才能‮出派‬?若再不派援军,喀喇沁部恐怕凶多吉少啊!”吴三桂却故做为难的道:“莫特长老,您也知道,没有圣旨,我如何敢善自‮出派‬援军?”

  莫特长老对大明之事也略知一二,知道没有圣旨,擅自出兵便是谋反,他也没有怀疑吴三桂故间为难,只是老泪纵横,仰天长叹道:“难道真是天绝我喀喇沁部!”与之一同来此的几名喀喇沁部勇士想到自己全族灭亡在即也是一脸悲痛。

  片刻后莫特长老擦去脸上的泪⽔,道:“这些⽇子多谢吴将军款待,只是后金即将攻伐我族,我等就此告辞,还望将军早⽇率军来援,莫特代全族感不尽。”三桂知道,如果没有自己的‮出派‬的援军,喀喇沁部此次必死无疑,莫特此去怕是怀着必死之心,虽然对莫特的这种视死如归的精神感到钦佩,但是此时却不是最好的时机,喀喇沁部还未受到损失,怕不会心甘情愿归顺自己。“长老放心,只要圣旨一下,我必马上率大军支援,还望长老多多保重。”

  莫特听后,率其随众告辞而去,三桂派人送几人。可他们刚刚走到门口,突听⾝后有人喊了声:“大人!”听声音很是耳,莫特不噤回头望去。却见在吴三桂⾝前跪着一个丫环打扮的使女,莫特不噤有些奇怪,自己的来这几⽇都住在外面,为何会听得吴三桂府上一个丫环的声音觉得耳。他却不知道他奇怪,却有人比他还要感到吃惊。这人便是坐在堂上的吴三桂。就在莫特等人转离去时,后堂突然冲出一人,扑通跪倒在三桂⾝前,三桂低头一看,却是自己的当⽇救回的那个哑巴丫环香菊。三桂不知这香菊为何跪在自己面前,正感到奇怪,可更令他吃惊的却是这个哑巴丫环竟然开口讲话,叫了声:“大人!”三桂虽是转世而生,见多识广,可还是被这个惊人的变故吓了一跳“你…你…”可随即便明⽩过来,想到后世这种装聋做哑骗人钱财的不知多少,想来眼前这个丫环香菊以前也不过如此罢了。只是不知这香菊到底有何目的,今⽇又为何突然开口。“香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你到底是何人?看来你以前是在装哑而已。”三桂虽然想通了,却对香菊装哑欺骗自己感到十分恼火,话中不免带有责难之意,若是这香菊不能给自己一个満意的答复,自己可不是一个会怜香惜⽟之人。

  “大人,香菊不是有意欺瞒大人,实是迫不得已。”

  未等香菊继续解释下去,已经走到门口的莫特却突然折返回来,来到香菊面前,仿佛看到了什么不可思意的事情,指着香菊竟是目瞪口呆。三桂一见便知,这莫特必是认得香菊,这却更令他感到奇怪,自己无意救回的一个丫环怎会会认得莫特这个喀喇沁部的长老。未等他开口询问,香香却主动对莫特施了一礼道:“见过莫特长老。”莫特终于缓过神来,惊道:“你…你…,塞罕贝,你怎么会在这里?”

  三桂因生在辽东,接近蒙古,对蒙语也有所了解,塞罕贝在蒙语中是鲜花的意识,如此说来这香菊竟真的是蒙古人。却听莫特接着道:“塞罕贝,你可知道你走后你阿爸多么着急,‮出派‬几百族中勇士四处找你,若不是这段时间发生了许多大事,恐怕现在还在找你,可你却出现在了这里?”塞罕贝听到莫特的话,却哭得更加悲痛,哭述道:“阿爸…阿爸还好吗?”

  三桂听这两人竟叙起了旧,一皱眉道:“可不可以先告诉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莫特这才稍稍平复动的情绪,一把拉起还跪在地上的塞罕贝,严肃的对三桂道:“吴将军,我虽然也不知塞罕贝怎么会出现在这里,不过我却可以告诉您,塞罕贝是阿桑族长最为珍贵的女儿,是我们族中最鲜的鲜花,可她竟成了您府上的一名下人,并跪在您的面前,这是对我们喀喇沁部的污辱…“塞罕贝见三桂的脸⾊越来越沉,一把拉住莫特的⾐袖,轻声道:“不,不是大人的错,大人救了我的命,他是塞罕贝的救命恩人,而且在大人府上当下人全是我自愿,大人并不知道我的⾝份。”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吴三桂没想到随便捡个小哑巴竟是喀喇沁部的小公主,而这个莫特更是不分清红皂⽩的说自己的污辱了他们喀喇沁部族,真是不可理喻。塞罕贝一见大人发怒,吓了一跳,自己可是还有求于大人,不然也不会当着莫特长老面来见三桂。若是因此惹得大人不⾼兴,自己恐怕会成为全族的罪人。忙解释道:“大人,请您听我解释…”原来这塞罕贝确是阿桑的女儿,喀喇沁部的小公主,本来在族中受万千宠爱于一⾝。可随着后金使者的到来,从来都无忧无虑的小公主却有了烦恼。当⽇后金使者与族长阿桑在帐中密谈借路之事,亲而密攻大明,并答应给阿桑十万石粮草。却被躲在后面的塞罕贝听到了,只是她仅仅听到⽗亲答应了后金前来亲,便再也听不下去了。她没想到一向宠自己的⽗亲竟会要将自己嫁给后金的大汗。塞罕贝从族中其他人口中对后金也略知一二,她知道后金的大汗皇太极恐怕比自己的⽗亲还要年长,塞罕贝从小听惯了族中长者讲述英雄与公主故事,她早就想像自己将来的丈夫也必然是个英雄才行,可⽗亲竟要让自己的嫁给一个可以做自己⽗亲的人,她顿时觉得天都要塌了,难道⽗亲不爱我了吗?她却不知道这不过是阿桑族与后金的一个计谋而已,阿桑本不会真将她嫁给皇太极,皇太极也不会因为这点小事便娶一个只有五万人蒙古部落的小公主。

  顾不得与⽗⺟及族中的好朋友告别,塞罕贝匆匆收拾了一些简单的行装,骑上自己心爱的小马,便踏上了逃婚之路。从来没有一个人出过远门的塞罕贝不知一个人上路的艰难,以往出门时⾝边总是跟着十几个族人,一切自有他们安排,她只需要一路吃渴玩乐便可以了。所以这次她走时只是带了套⾐服和两块自己平时最爱吃的糕点,却没有带任何⼲粮和银两。塞罕贝骑着小马走在这寒冬的茫茫草原上,四周只有皑皑的⽩雪,再无一个活物。塞罕贝走了整整一天,却没有遇到一个人,饿极了的她只好就着⽩雪将带出来的糕点吃了下去,晚上便躺在小马⾝边取暖。可第二天她便断了粮,在这千里冰封的关外,一个孤独的小女孩只能一个人走在近尺深的大雪中。更可怕的是当天晚上,她心爱的小马也因独自去觅食走丢了,将塞罕贝一个人扔在了雪地上。塞罕贝没有了小马,一人又饿、又累、又怕,终于昏倒在了路边,直到被三桂救起。知道自己独自一人昏倒在雪地中的危险,所以在被救起的那一刻,塞罕贝竟奇迹的有了一丝感觉,她看到一个年青人,穿着闪亮的盔甲将自己抱在怀中,她知道这一定就是上天派来救她的英雄。躺在英雄的怀中,她感到无比温暖,无比安心,几天来的遭遇让她终于彻底昏了过去。

  等她再次清醒过来时,已经过去了三天,而自己的英雄也不见了,只有一个美得无法言表的女子坐在自己⾝边,仿佛仙子一样美丽。她不知道这是那里,更不知道这个仙子般的人到底是谁,而自己的英雄又在那里。所以当仙子问她问题时,她正在发呆,却让碧误会了塞罕贝,以为她是个哑巴。这个仙子便是碧,三桂将救来的这个小女孩给了碧后便又去忙着攻打盛京,本没将这个自己顺手救回的小女孩放在心上。几天后恢复了健康的塞罕贝便留在了吴府,只是因为开始的误会,让碧以为她是个哑巴,塞罕贝也有意隐瞒,这个误会便一直留到今⽇。因为塞罕贝无依无靠,又是个哑巴,碧也从未防备于她,反而把她收在⾝边,一些机要的事也不防她,让她自由出⼊府中各处。

  而塞罕贝也终于在几月后又见到了那个上天派来救她的英雄,当天她‮夜一‬未眠。面对这个救了自己的英雄,她却反倒犹豫了,她不知自己该以一个什么⾝份来面对面前的英雄,以一个倍受宠爱的公主吗?可自己却已经逃出了家,恐怕此生再难回去面对⽗亲。若是以一个府上的下人,那自己又有什么资格谈论这些,她只能将自己对英雄的感、爱慕深深埋在了心底。一眨眼便是一个多月过去了,时间长了,塞罕贝对吴府也知之甚详。她当然知道此时的吴三桂已是这辽东地境的土皇帝,是否支援喀喇沁部只是他一人说得算,所谓的请旨不过是搪塞之言。在第一次听到三桂说要任由后金与喀喇沁部两败俱伤时,她便失手打破了一个茶杯,只是此时眼见莫特长老就要回族,而吴三桂却未答应‮出派‬援军,自己从小生活的部落马上便有灭族的危险,自己亲爱的阿爸,族中的兄弟姐妹很可能从此便要天人永隔。她再也忍不住,终于冲了出来,请求吴三桂能‮出派‬援军,救援全族。当然塞罕贝在解释时并未说出自己对三桂的仰慕之情,只是说自己怕⽗亲又要将自己嫁于后金大汗,才隐瞒了自己的⾝份。

  三桂听了塞罕贝的解释倒也不疑有它,而一边的莫特长老也终于听明⽩了,原来辽东真正做得了主的便是眼前这个不到二十的青年,连大明的皇帝也命令不动他,可笑自己原来本没瞧得起这个少年将军,以为他不过是虚名在外。虽然生气吴三桂对自己有所隐瞒,可自己不也只是想利用大明吗?原本双方就没有什么深厚情,就更不会有什么真正的情谊可言,一切只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了全族的安危,莫特终于低下了他⾼贵的头颅,向眼前这个他原本并未瞧得起的少年将军求道:“吴将军,我代表全族五万族人请求您伸出您的援助之手,救我喀喇沁部于⽔火之中,我全族上下必然视将军为救命恩人,一生不敢忘怀。”

  因为塞罕贝的突然出现,吴三桂坐山观虎斗的如意算盘打不响了,如果此时不答应莫特所求,就算自己在双方两败俱伤时救了喀喇沁部,他们恐怕也不会感自己,反而会认为自己是落井下石。可若是答应了莫特,三桂却不甘心“一生不敢忘怀”就算是十世八世不忘又能怎样,对自己没有半分好处,在此时介⼊喀喇沁部与后金的争斗中只会使自己成为与后金战的主力,只会让自己帐下将士死伤惨重。没有好处的事情,吴三桂可是不会做的。面对莫特长老的请求三桂有些拿不定主意,沉思片刻,三桂终于决定实话实说,道:“莫特长老,我也不是有意隐瞒,后金此次⼊关虽损失惨重,可实力仍在,若冒然介⼊到你们与后金的这场争斗中,我们必然损失惨重。我手下将士即然将⾝家在我手中,我便要对他们负责,更重要的是我没有一个可以让手下信服的理由,让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参加到这场战斗中来。”总而言之,就是救援你们却没有好处,将士如何会上下齐心?莫特长老听后也是无可耐何,是啊,没有好处的事情谁会去做,可自己现在还有什么?族中这些年积攒下的金银都用来买了粮草,还欠着吴三桂两万六千匹战马,唯一能让吴三桂看得上的恐怕这是族中那一万精壮和四万族人,可自己能把这些都吴三桂吗?别说自己做不了这个主,就是族长在这儿,怕也做不了主。

  塞罕贝在一旁听到吴三桂拒绝救援全族,早已是泪流満面,一双⽔汪汪的大眼睛看着吴三桂,道:“大人求求您救救我的族人吧,塞罕贝愿意终生为奴,伺候大人。”吴三桂却听得眉头一皱,用你一个便要换我几万将士去与三万后金为敌,先不说出征所需粮草等物,一仗打下来还不知要损失多少将士,你这个丫环的⾝价也有些太贵了吧,更何况我要是真让你这个喀喇沁部的小公主在我府上当个丫环,被喀喇沁部的族人知道还不得与我生死相拼?“塞罕贝,原本不知道你的⾝份,只当你是个逃难的女孩才将你收在府上,可如今既然已经知道,我又如何能让你这个小公主来伺候我?就算我答应,恐怕你⽗亲和你的族人也不会答应。”

  莫特长老人老成精,往⽇心⾼气盛的小公主竟会在人家府上甘心当个下人,这本就是不可思意的事情,虽说是为了逃婚,可谁都知道阿桑族长子女虽然不少,却只有这一个女儿,可以说是掌上明珠,塞罕贝的要求,族长没有不答应的。至于说此次与后金联姻一事,不说本来就是假的,就算是真的,只要塞罕贝一句话,阿桑族长也不会強求。塞罕贝又岂能不知这点,可她竟在这里一呆就是几月,却没有给族中任何信息。而此时竟又提出要以终生为奴来换取吴三桂出兵救援,这个小公主什么时侯这么懂事了?再看塞罕贝望向吴三桂的眼神,不但带有几分请求,更多的却是爱慕,莫不是小公主看上了吴三桂?若真是如此,事情便有了转机。“吴将军,塞罕贝与我失散多⽇,可否借个地方让我与她说些事情?”三桂望向莫特,不知他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不过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应允道:“来人,带莫特长老和塞罕贝公主去客房安歇。”

  莫特带着塞罕贝来到客房,时间紧急,事关全族生死,莫特也没有废话,问道:“塞罕贝,你觉得吴将军为人如何?”塞罕贝本以为莫特长老是要问自己这些⽇子如何,没想到竟问起了吴三桂,俏脸一红,低声道:“还好吧!”

  莫特见塞罕贝表情,心中暗喜,看来这个小公主真是看上了吴三桂,道:“若是让你嫁给吴将军,你可愿意?”塞罕贝被这话吓了一跳,呑呑吐吐的道:“莫特…莫特长老,你…你这是什么意思?”

  “塞罕贝,如今我族已是生死存亡之际,如今能救我们的只有这个吴三桂,可他却借此机会要挟我们全族归顺于辽东,如此以来我族虽未灭在后金手中,却有被辽东同化的危险。可若是能与他联姻,便不一样了,咱们便有了讨价还价的机会。事关全族生死,塞罕贝你可要考虑清楚。”塞罕贝本就中意于吴三桂,此时更是关系到全族五万族人生死,她又能怎么办“一切全凭长老做主。”

  “如此说来你是答应了?好,咱们马上便去找吴三桂商谈此事。”莫特一听塞罕贝答应了,竟然乐得手舞⾜蹈,马上便要去找吴三桂。只是塞罕贝却不好意思再去见吴三桂,独自一人留在客房。吴三桂听下人说莫特长老求见,不知这么一会儿功夫莫特是否想明⽩了。见到莫特却没有看到塞罕贝,三桂还有些奇怪,不过也没有多想。“莫特长老不知又有何事?”莫特因为已有了定计,表情放松不少,道:“吴将军,我们同意归顺辽东,不过却有几个条件。”

  三桂一听莫特竟答应归顺辽东,心中⾼兴,总算自己一番心⾎没有⽩费,虽然其中出现了一些小揷曲,却终于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连道:“只要你们同意归顺于辽东,⽇后咱们便是一家人,莫特长老有何条件尽管说来,只要我吴三桂能做到的,决不推拖。”“这第一,我们归顺后,希望吴将军能我族精壮单独编为一队,为大人效力。”

  三桂听后,暗道:看来这莫特还是不放心,怕我将他们打分散到各军当中,想要留些自保能力,可你全族精壮也不过万余人,在十几万辽东大军中,又能翻起什么波浪。只要你肯归顺辽东,时⽇一久,免不要要被同化。“这第一条,我答应了,请长老继续说。”“第二,希望大人能在辽东为我族几万族人划出一块地方,以供我族人生养安歇。”

  噢,原来这莫特竟想在辽东划出一个国中之国,不过这在三桂眼中却不是问题,辽东地广人稀,地方多得是,况且只要解决了喀喇沁部后,三桂便打算全面发展辽东,我倒要看看,到时在他周围的百姓个个⾐食无忧,他们这些人却只能勉強渡⽇,还如何坐得住。“好,没问题。”“最后一条,我们希望能与大人联姻,塞罕贝公主年纪与大人相仿,希望嫁与大人,不知大人意下如何?”

  “什么?联姻?塞罕贝公主要嫁给我?这…”三桂虽也知道在这个时代,实力人物之间往往会通过联嫁来巩固双方关系,谋求自己的利益,而莫特此时提出联姻也确是保证双方利益的最佳手段。可吴三桂却从没想过这联姻竟会有朝一⽇落在自己头上。原本互不相识的两个人只因利益而结为夫,这让经历过后世自由恋爱的吴三桂还是有些接受不了。莫特也没想到在自己最后把握的事上,竟出现了问题。他不知道三桂为何会对此事反应如此之大。“大人,有什么问题吗?”“嗯,此事容我再考虑考虑,这样,长老便留在府上用饭如何?到时我必然给长老一个満意的答复。”

  条件谈不拢,吴三桂便不会‮出派‬援军,莫特虽是心急,却也无法,而他刚才提的三个条件,前两条固然是为了全族能继续存活下去,而这最后一条却是前两条的保证,不然仅凭吴三桂一句话,如何做得准。见事不可为,只好下去歇息。

  第四十七章言戏凤儿

  三桂愁容満面来到后堂,独自一人发愁,没想到这莫特竟提出联姻这么个条件,如果仅仅是为了一个区区五万人的蒙古部落,而要娶一个原本不曾相识的小公主,三桂决不会答应。可这个喀喇沁部却仅仅是个开始而已,自己如想收服蒙古,仅靠自己手上这十几万大军怕是很难。历史上,皇太极能够一统关外,进而统一‮国全‬,蒙古诸部的功劳不小,而蒙古之所以会帮皇太极,除了畏其兵強马壮外,他与蒙古各部联姻也是重要原因之一。皇太极一生共十五个后妃,其中五宮后妃皆蒙古族。皇太极早在一六一四年即受⽗命娶蒙古科尔沁部贝勒莽古思的女儿博尔济吉特氏,即孝端后。満洲旧俗,婚娶不严格限制辈分,一六二五年又娶莽古思之子宰桑之女博尔济吉特氏,即孝庄后。一六三四年娶孝庄后寡姐,汉名海兰珠。此外,歼灭蒙古林丹汗后,为了劝降其余部,又娶了林丹汗的两个福晋。一六三六年,皇太极称帝之后,也依仿汉制封后妃。莽古思女博尔济吉特氏立为清宁宮皇后,宰桑女博尔济吉特氏封永福宮庄妃,庄妃姐封关睢宮宸妃。另二蒙古妃,懿靖大贵妃囊囊封为麟趾宮贵妃、窦土门封衍庆宮淑妃。但因吴三桂在辽东的不断壮大,终于改变了历史,皇太极至今未能‮服征‬蒙古,就更别提斩杀蒙古的林丹汗了,至于林丹汗的两个福晋至今还好好的在林丹汗⾝边,恐怕此时还正在算计着如何帮丈夫打倒后金。

  不过皇太极此时已经娶了蒙古科尔沁部贝勒莽古思的女儿博尔济吉特氏和莽古思子宰桑之女博尔济吉特氏,所以与蒙古科尔沁部关系十分密切。吴三桂也知道,自己若想‮服征‬蒙古,将其斩尽杀绝是不可能的,只能像皇太极一样,与其联姻,以此来巩固双方的关系,只是他却又不甘心如此便轻易的妥胁。正在三桂难以决断时,门外传来吵闹声,片刻功夫,屋门被人大力推开,三桂定睛一看,却又是一个大⿇烦,来的正是小凤儿。此时的小凤儿一⾝火红的劲装,在这寒冬之际更显其婀娜⾝材。只是现在的小凤儿脸上却是泪珠闪现,一见到吴三桂,顿时如受了多大委屈一般,扑在三桂怀中,只是一个劲的哭,也不说话。三桂已经猜到了小风儿的来意,必是听说自己要娶一个蒙古的小公主,来找自己算帐的。小凤儿心意三桂当然知之甚详,一颗心全在自己⾝上,只是此时却又不好直言,只能好言相劝“小凤儿,这是怎么了?谁欺负你了?告诉哥哥,哥哥帮你报仇。”可小凤儿却不吃他这一套,将三桂的前⾐襟当作手帕,擦着眼泪,眼看连⾐襟都要透了,三桂只能道:“小凤儿,乖,不哭了,再哭就不漂亮了,告诉哥哥,到底是谁欺负你了?”小凤儿这时大概也哭够了,一把拉住三桂的⾐襟,哭着道:“就是你,就是你,就是你欺负我了。”

  “我?我怎么欺负你了?”三桂看到小凤儿可爱的样子,就想逗她,明知故问道。

  “那我问你,你是不是要娶那个蒙古的小公主?”看着小凤儿可怜的望着自己,三桂心中也是一软,抱紧了怀中的小凤儿,却发现小凤再不是几年前的那个⻩⽑丫头,此时紧紧贴在自己前,自己竟可以感觉到小丫头前的突起。原来小丫头真的长大了。“你是听谁说的?他们胡说八道,那是喀喇沁部的莫特长老提出要与我们联姻,哥哥还在考虑,没有答应他们呢。”

  小凤儿一听到三桂说没有答应,终于止住了泪⽔,看着三桂,道:“我不管,哥哥是大英雄,说过的话不能不算数,不然就是小狗狗。”“嗯?我说什么什么了?怎么说话不算数了?”

  “哥哥…,哥哥说过,要…要娶人家的!”说完小凤儿的脸如同傍晚的彩霞,红得鲜极了,让三桂真想咬上两口。“我说过吗?我怎么不记得了。”“说过的,说过的,妈妈可以做证。”小凤儿口中的妈妈便是祖大祖的妹妹。小凤儿说着话,还怕三桂否认,不停的在三桂怀里拱来拱去,竟让三桂下⾝有了反应。三桂没想到害人终害己,若是让人看到,自己还如何见人。也不敢再逗小凤儿,道:“即然哥哥说过要娶小凤儿,便一定会娶,不过小凤现在还小,恐怕还要等两年才行。”

  当三桂说要娶她时,小凤儿终于露出了笑脸,可听三桂说还要等上两年,小凤儿的脸又沉了下来,气道:“哥哥讨厌,人家过了年都十四了,可以嫁人了。”“噢,咱们的小凤儿十四了!都以嫁人了!”按大明律,女子十四岁确实是可以出嫁了,三桂故意重复着小凤儿的话,还向站在一边的碧眨了眨眼睛。小凤儿这时才注意到碧还站在一边,正看着自己,顿时羞得不行,将脸埋在三桂怀里,小手却锤着三桂的肩膀,嘴里还气道:“都怪你,都怪你。”却又不说到底怪三桂什么。

  “好,好,都怪哥哥,哥哥不该说要娶小凤儿…”

  “不是,不是的,哥哥不许不要小凤儿…”小凤儿趴在三桂怀里,一听三桂说不娶自己了,心中一惊。记得自己刚到吴府时,不见了疼爱自己的⽗亲、⺟亲,只有这个大哥带自己玩,从那时起小凤儿便喜跟这个哥哥在一起,不过那时还只是将三桂当做自己的好哥哥。可随着小凤儿一天天长大,心智一天天成,这种亲情竟发生了质变,一天看不到三桂便觉得心中不安。在三桂远赴京城的几年里,小凤儿真是度⽇如年。终于盼到三桂回来了,虽然他每天忙于公务,陪自己的时间并不多,可只要能远远看到三桂,小凤便觉得心中像吃了藌一样甜,这才从馁中跟着三桂来到义州。可就在刚才有人告诉凤儿说,哥哥吴三桂要娶蒙古的一个小公主,小凤儿顿时急了,从小在辽东长大的小凤儿,不似关內那些大户人家的千金‮姐小‬,她敢恨敢爱,马上跑来找三桂,要问个明⽩。终于听到三桂说要娶自己,真是心花怒放一般。可没想到转眼间三桂竟又变挂了,怎么能不急坏了小凤儿。可当小凤儿急着抬头看向三桂时,却见三桂正笑着看着自己,便知道自己又上当了,哥哥是在捉弄自己。可一惊一喜之间,眼泪却不争气的掉了下来,只来得及深情的唤了声:“哥哥…”便再也说不下去了。三桂也没想到自己一个小玩笑,竟又把小凤儿惹哭了,忙劝道:“小凤儿,哥哥跟你闹着玩的,哥哥怎么会不要小凤儿呢。哥哥一定会让小凤儿成为这世上最美丽的新娘,我吴三桂的新娘…”小凤儿听完扑在三桂怀中,也不知是动还是⾼兴,哭得真是地动山摇,天地变⾊。不知一边的碧又是怎么了,也跟着哭起来。

  直到有人来通报三桂,说莫特长老已经用过午餐,询问三桂是否已有决断。三桂此时已经下了决心,决不会出卖自己的爱情,他要用一生来守护怀中的小凤儿。三桂刚想说话,碧和小凤儿已止住泪⽔,生怕被外人看了笑话。小凤坐在三桂怀中,擦去眼泪,瞪着一双⽔汪汪的大眼睛看着三桂,道:“哥哥,那你便娶了那个蒙古小公主吧,只要你不要忘了小凤儿就行。”

  三桂一惊,没想到刚才还哭得稀里哗啦的小凤儿竟又来劝自己去娶那个蒙古公主,只能惊诧的看着小凤儿。小凤儿被三桂一看反倒不好意思了,道:“你⼲嘛这样看着人家,不认识人家了吗?”“认识,我不认识谁也不会不认识我的小凤儿,只是你怎么又突然想通了?反倒劝我娶那个小公主?”

  “我知道哥哥不是真的喜那个蒙古小公主,只是想要收服那个蒙古部落才不得已而为之。”“小凤儿什么时侯也变得这么聪明了?是谁告诉你吧?”三桂说着,摸了摸小凤的头。“讨厌,人家本来就聪明。”小凤儿一把打开三桂的大手。小凤儿从小就在冰凌山庄长大,十来年耳熏目染又岂是当初那个什么也不懂的⻩⽑丫头。以她的聪明劲当然知道其中的奥妙,只是此事关系到自己,才了阵角,跑来找三桂问个明⽩。此时既然已经知道了三桂对自己的情意,又明确的答应了要娶自己,一颗芳心也放了下来。她对辽东目前形势也心中明了,知道此事关系重大,当然不会再为难三桂,所以才会劝三桂把那个小公主娶来算了,只有自己势力強大了,才不会有人来攻自己,自己的三桂哥哥才能平安无事。

  三桂又岂能不知小凤儿的这点心思,感动之下一把抱住小凤儿,低声喃喃道:“小凤儿,哥哥才不去娶那个蒙古小公主,哥哥只喜你一个,哥哥保证今生今世只爱你一个,好不好?”

  不料小凤却不领情,一耸鼻子,道:“骗人,那碧姐姐呢?”小凤儿此言一出,在场三人,有两人顿时面涌红嘲。三桂对碧早已情深种,不然也不会从京城到义州,一直把碧带在⾝边。只是三桂却摸不透碧的心意,不知她是因为感恩才留在自己⾝边还是其他原因。所以平时两人虽然亲近,却又并无其他私情。可他对碧有情却是事实,那他刚才对小凤儿说的话可不就是在骗人吗。总算吴三桂是个男子汉,脸⽪早就厚的堪比城墙,就算慌言被拆穿也只是面⾊一红,故意装做生气的样子,道:“小凤儿,不要胡说,你碧姐姐又怎么会喜我。”三桂看似在否认小凤儿的话,可却不说自己不喜人家,只说是碧不喜自己,这本就是不打自招。小凤儿和碧都是人精一样的人物,又怎么会听不出三桂话中的意思,小凤儿因为心结被‮开解‬,一切都看得开了,只要三桂哥哥喜自己,管他将来会娶多少个老婆,不由调笑道:“噢,原来是碧姐姐不喜哥哥啊!”说完却故意看了一眼碧。却见碧脸⾊更红了,看小凤儿看着自己,却更加不好意思了,一跺莲⾜,娇喝道:“你们说你们的,⼲嘛要扯上我,不理你们了…”说完也不管三桂和小凤儿,一个人跑进了后堂,此时的碧那里还有当初冷静分析‮报情‬时的风采,完全就是个偷嘴被捉的小女孩的样子。

  看着碧跑了出去,小凤儿和三桂相视一笑,不过小凤儿却马上沉下脸,严肃的对三桂道:“哥哥,你现在是辽东的总兵,几十万辽东军民将他们⾝家命都给了哥哥,哥哥便得对他们负责,只是娶个小公主便可免去许多争斗,可以让多少百姓免去⾎光之灾,依我看不如就娶了那个小公主算了。”

  娶了塞罕贝的好处显而易见,坏处却只是违背了自己的心愿而已,三桂又岂会算不开这笔帐,只是莫特长老提出联姻过于突然,转世而生的吴三桂又不习惯于出卖自己的爱情,才会没有当场答应莫特长老。可有得必然有失,⾝为上位者,婚姻又怎么如普通人一样,全凭自己的心意。没想到最后却要小凤儿来劝导自己,看来小凤是真的长大了。“嗯,为了辽东的利益却要委屈了小凤儿,小凤儿不会怪哥哥吧?”三桂轻轻的捋了捋小凤额前的几丝发道。“只要哥哥无事,那怕就是不娶小凤儿,小凤儿也决不会怨哥哥。”小凤儿懂事的道。“好了,哥哥,那个蒙古人还在等哥哥,哥哥快去吧。”“好,等哥哥办妥了这事,再好好陪陪小凤儿。”三桂也知此时情况紧急,若是同意了莫特长老的条件,那喀喇沁部便成了自己的人,被后金骑兵杀了一人都是自己的‮大巨‬损失。说完三桂站了起来,便要离去。不料却小凤儿却又拉住了三桂的⾐角。“哥哥等等,我有一件礼物要送给你,你闭上眼睛。”

  三桂不知小凤儿又搞什么鬼,却还是依言闭上了眼睛“小凤儿你又要搞什么怪…”没等三桂说完,却只觉嘴一凉,下面的话只能呑回到肚子里,面前一股少女特有的芳香直扑鼻中,这种感觉让三桂沉醉。

  可眨眼前,这种感觉便消失了,等三桂回过神来,睁眼一看,却见小凤儿已跑出了门口,不过好那脆脆的声音却传了过来“哥哥我可是盖了印章,你便是我的了,可不许耍赖…”之后便是一阵银铃般的笑声渐渐远去。三桂摸了摸自己的嘴,苦笑了两声,没想到这一世珍蔵了十几年的初吻便如此失去了,不过好在对象是小凤儿,倒也不算吃亏。稍待片刻,三桂对门外下人道:“请莫特长老到大厅稍侯,去请祖大寿、何可刚、吴宇、三辅几位将军到大厅议事,我马上便来。”下人马上去请几位将军,三桂在镜前整了整⾐装,才向大厅行去。等三桂来到大厅,莫特长老及祖大寿等人早已等在厅中,见到吴三桂,纷纷起⾝行礼道:“见过将军”三桂一摆手,走到堂前,道:“好了都坐吧。”说完自己先坐了下去,这时其他人才坐下。未等其他人开口,三桂已道:“今天请诸位来,是因为喀喇沁部要与我辽东联姻,‮考我‬虑再三,为了两族世代友好,决定娶喀喇沁部公主塞罕贝为。”

  一听此言,下面众人顿时表情各异,莫特长老当然是満面欣喜,自己的族人终于有救了,忙站起来道:“多谢大人援手之恩!”而祖大寿等人虽早知三桂对喀喇沁部有所图谋,却不料竟会与之联姻。不过即是三桂已做出决定,他们便不好再说什么,只能道:“恭喜大人!”

  “好!不过眼下后金三万大军正扑向喀喇沁部,我即然答应娶喀喇沁部公主,便算是喀喇沁部的姑爷,当然不会从视不管。至于联姻一事等我见了阿桑族长再商讨细节。下面分配任务。吴宇…”“末将在!”吴宇听到三桂叫自己,应声而起,答道。“你率一万吴家军为先锋,即刻起程,带⾜五⽇⼲粮,直奔喀喇沁部,以解燃眉之急!”

  “得令!”吴宇也顾不得与其他人告别,立即出门去整顿人马,半个时辰后,吴宇已率一万吴家军出了义州。

  “吴三辅…”“末将在。”

  “你为副将,随我率四万大军为中军,稍后出发。”“末将遵令!”吴三辅答道。“何可刚,你为后军,率五千军卒负责押送粮草…”

  “末将遵令。”最后三桂才对祖大寿道:“舅⽗,就⿇烦你镇守义州,务必要注意皇太极和朱由检的动向,保证辽东‮全安‬。”

  “莫将遵令。”祖大寿竟也如其他人一般答道。他知道因为自己是三桂长辈,三桂初次掌权,不好直接给自己下令,可自己即已下定决心,要跟三桂⼲到底,若还摆出一付长辈的样子,三桂在军中怕是难做,若惹得三桂对自己起疑,最后怕是要落得个同室戈的下声,所以他才会主动向三桂表示,自己只是他帐下一名将领,决无不同之处,让三桂放心。三桂听祖大寿说完,微微一笑,颇有深意的看了祖大寿一眼。祖大寿便明⽩三桂已经知晓了自己的心意。“好,中军一个时辰后出发,后军可稍迟一些,但与中军不能相差两个时辰。大家都去准备吧。”众人依言而去,莫特长老也要随中军出发,却又急着派人先将这个好消息传回部落,以安族人之心。而且他还要将这个好消息告诉塞罕贝,这才匆匆离去。刚才还热热闹闹的大厅转眼便只剩下三桂与祖大寿两人。

  三桂见祖大寿并没有走意思,只好问道:“不知舅⽗还有何事?”

  祖大寿道:“桂儿,我知你生善良…”三桂却听得満头冷汗,暗道:我还生善良?以前可以不提,就说自己从十四岁参军以来,仅三年间死在自己手上的后金、贼军、叛军恐怕已有几万之众,这还算善良?却听祖大寿接着道:“可慈不掌兵,我知道你刚才是顾忌我是你的长辈,不好直接下令,可今⽇你即是辽东总兵,我又是诚心为你效力,便只是你帐下普通一员将领,千万不可因私忘公,若不然,如何才能在军中立下威严?如何叫辽东十几万军卒心服口服?”

  三桂知道祖大寿确是为自己着想,走下堂来,深施一礼,道:“谢舅⽗提醒,桂儿以后不会了。”“好,我还有一事不明…”

  “舅⽗可是要问我为何急着出兵喀喇沁部?”“不错。咱们原来的打算不是要等他们两败俱伤才出兵收服喀喇沁部的吗?为何又突然要与他们联姻?而且就算因为与喀喇沁部联姻而需要支援他们,为何又大张旗鼓,搞得人尽皆知,难道偷袭他们不好吗?如果与后金铁骑摆开来大战一场,我怕最后只能是两败俱伤。”

  “舅⽗大人有所不知…”三桂将塞罕贝之事一一告诉了祖大寿。祖大寿这才明⽩,三桂急着支援喀喇沁部也是迫不得已,不过却对三桂如此大张旗鼓仍是不解。三桂也知道祖大寿的心思,道:“舅⽗可知后金此次⼊关共折损了多少军卒,又剩多少?”祖大寿虽不知三桂何意,但心中暗算了一下,道:“大概折损了近四万军卒,剩下的大概也有十万之众。”

  三桂对祖大寿点点头,又接着问道:“那舅⽗又可知蒙古、朝鲜有多少兵力?”“蒙古精壮应该有几十万之多,不过他们并不齐心,又分为南北蒙古,各自也应该有十万精壮。至于朝鲜却不好说。”

  “舅⽗说的不错,至于朝鲜,具我所知,他们有大军近四十万之多,虽说战力远远不如后金及大明,又要防备⽇本及负责国內‮全安‬,其机动力量大概只就十几万,不过却也不容小视。”“桂儿,你到底是什么意思?不要再与我猜哑了。”祖大寿虽然三桂所言必有深意,可一时却想不出,只要问道。三桂见祖大寿已有些急了,而且再过一会大军便得出发,也没时间绕圈子,道:“舅⽗,我是怕把这后金打和过于凄惨,反而让他与蒙古、朝鲜联合,与我辽东为敌,要知此时辽东已无大明为后盾,恐怕不是其敌手。此次我‮出派‬五万余大军去支援喀喇沁部,只要后金那些人不是⽩痴,便知不是我等敌手,恐怕只有撤军一途,如此一来,咱们既可不费一兵一卒而解了喀喇沁部之危,又可不伤后金本。但他缺粮之危却依然未解,到时就让与蒙古、朝鲜争去吧,如此咱们才有时机治理辽东,进而‮服征‬关外。”

  “好,不亏是我的好甥儿,竟想出这一石三鸟之计,你放心去吧,义州有我在,保证无恙,我在这里等你的捷报。”祖大寿⾼兴的拍了拍三桂的肩膀道。“舅⽗,那我就去准备了。”说完三桂出回到后堂,在下人的协助下披挂上阵。等三桂准备妥当,骑马来到校场时,校场中四万大军已经整装待发。在三桂来看此次出征并无太大凶险,所以他特地吩咐将原义州守军全部带上,这些‮队部‬大多是刚刚参军的新兵,缺乏磨砺,三桂想让他们也见见⾎。而原来吴宇所率的两万军旅相对来说已经历了几场大战,已经⽇渐成,就留在了义州负责守城。

  随着三桂一声令下,四万大军开拔。大军行在一望无际的雪原上,艰难的跋涉在尺深的大雪中。四万大军中因有许多新兵,而辽东战马也并不充⾜,所以只有两万骑兵,另有两万步兵,不过这两万步兵当初训练时却也是按照骑兵来训练的,只要到了喀喇沁部,给他们一匹战马,他们便会成为骑兵。一路上不断有喀喇沁部族人为三桂大军传信,报告后金大军行进路程。大军出发第一⽇,喀喇沁部传信道那后金大军已距喀喇沁部仅有半⽇路程。第二天一早,传信兵又道后金大军在休息了‮夜一‬后,早上也没有急着行军,而是在原地休息。随后基本每个时辰都会有喀喇沁部探哨来报告后金情况。一直到午时已经有四名探哨传来消息,说那后金大军还未起程。三桂听后,对⾝边一直紧张不已的莫特长老笑道:“长老可以放心了,看来后金已知我们来了,恐怕他们正在准备撤军呢。”此次随三桂一同上路的只有莫特长老及几名族人,怕此行有凶险,所以塞罕贝并未随军上路,而是留在了义州。莫特长老听后长出了口气,道:“希望如此,若我喀喇沁部能够保全,全赖大人洪恩。”

  “莫特长老不要客气,我即已与塞罕贝有了婚约,便也算是喀喇沁部的一分子,您是塞罕贝的叔祖便是我的叔祖,塞罕贝的兄弟姐妹便是我的兄弟姐妹,救援自己的兄弟姐妹又岂敢让叔祖言谢。”大军尚未出发,莫特长老便已派人回部落传信,而在今天一早,阿桑族长已派人传回口信,亲口答应了三桂与塞罕贝的婚事,得信后的三桂便以阿桑族长的准姑爷自居。一个时辰后,再次有哨探来报,说后金大军已经开始收拾行装,只是动向不明。

  虽然对后金大军动向并未探查清楚,可此时已是下午,若是后金大军要攻打喀喇沁部,等他们赶到地方时,也已经黑天了,在这寒冬时节如何能连夜攻城,所以连莫特长老也放下心来,看来这后金真的是要撤军了。可没想到,仅过了半个时辰,一匹快马载着一名探哨在雪地上飞驰而至,等来到三桂面前时,那探哨一勒马缰,那匹战马竟站立不稳,摔倒在地上,着耝气却站不起来。由此可见这探哨一路上必是不惜马力,全力赶路,才会将战马累得如此。那探哨也摔在了地上,等人将他扶起时,他却上气不接下气的道:“莫特长老、吴将军,后金大军竟向我族驻地行去!”“什么…”莫特听后,大吃一惊,手中马鞭也掉在了地上。随即转头对三桂道:“吴将军,千万要救救我几万族人啊!”三桂见莫特长老竟已了分寸,只好劝道:“长老不必心急,想来后金是已知我大军将至,却又不甘心如此失败,才会要抢先赶到喀喇沁部,去索取一些粮草,只要让阿桑族给他们些粮草便没事了,如今咱们已是一家人,我辽东粮草还是有一些的。而后金必不敢过多纠,不然等我大军一至,他们便是想走也走不了。”莫特长老听三桂说的有些道理,马上让⾝边族人快马回族中,告诉阿桑族长,后金若是索取粮草,给他们便是,有吴将军在,断不会眼看族人饿死的。”

  三桂嘴上说得轻松,可对后金的行动却心有戒心,不知这后金又在搞什么鬼。他在一边也没闲着,命⾝边亲兵赶上吴宇,告诉他们后天清晨前必须赶到喀喇沁部,自己随后将到。此时三桂大军距喀喇沁部还有三⽇左右的路程,而吴宇因为全是骑兵,一路又是加紧行军,已经领先了三桂大半⽇左右,正常情况下后天赶到喀喇沁部应该不成问题。而喀喇沁部则只需顶住明天一天的后金攻击便可保无恙。

  第四十八章后金诡计

  传令兵先后离去,三桂命四万大军加紧行军,只有早⽇赶到喀喇沁部才能彻底放心,三桂不想收服的喀喇沁部被打得半死不活,那自己与喀喇沁部联姻的苦心岂不是⽩费了。之后喀喇沁部的传信兵仍然不断将前方情况传来,只是情况堪虞。到天黑时,后金大军已赶到距喀喇沁部二十余里的地方,不过他们却没有急着进攻,而是原地扎营,看来是要养精蓄锐,待明⽇一早便要攻城。吴宇也传回信息,说一万先锋已赶到距喀喇沁部三百里的地方,只是草原积雪太深,夜里只能小心行军,不过他保证明天夜里便可赶到喀喇沁部,以解危局。为了保证明⽇一战喀喇沁部不至于败得太惨,三桂让莫特长老传信给阿桑族长,让他‮出派‬族中千人精锐,每百人为一队,赶到后金扎营的地方扰后金大军。莫特长老依言而行。

  待到第二⽇大军开拔后,又有哨探来报,后金大军天不亮便埋锅造饭,一大早赶到喀喇沁部,阿桑族长亲自率军与其对峙,希望给他们些粮草,劝服后金退军。可后金大军却不理阿桑族长,甚至连他说话的机会都没给,便已挥军来攻,看架势是不灭喀喇沁部势不罢休。这哨探出发时,后金已攻到喀喇沁部营寨前面,喀喇沁部本就是游牧民族,当然不会建立城墙,营寨外面只是一圈木制栅栏,如何能挡得住后金铁骑,形势已是万分危急。莫特长老在一边听得心急如焚,可又无可奈何,大军距喀喇沁部尚有两⽇路程,恐怕等大军赶到时已是全族覆没。“吴将军,这可如何是好…”三桂也觉得此次后金有些不对劲,他们若是为了粮草而来,为何却不容阿桑族长说话,可不为粮草,他们又会是为了什么?他们总不会千里迢迢赶到喀喇沁部便只为与喀喇沁部打上一仗吧。而且自己五万大军支援喀喇沁部的消息此时也应该传到后金,他们就不怕到时被自己断了后路?或者他们只是想要把喀喇沁部打痛打怕,然后才狮子大开口?这吴三桂此时却是在以自己那奷商的本质来猜测后金,却不知后金是否真的如三桂所料。“莫特长老不必过于担忧,先锋吴宇所率的一万大军今晚便可赶到,就算不能歼灭后金大军,也可保喀喇沁部周全。只要阿桑族长能撑过今天⽩天便可。”话虽如此,可三桂却也为喀喇沁部担心不已,只有一万精壮的喀喇沁部到底能不能撑过今⽇,三桂心中也没底。可他现在能做的却只是命部下加紧行军,别无他策。

  一个时辰后又有哨探来报,说后金大军已攻⼊喀喇沁部营寨,全族下至十几岁的孩子,上至头发花⽩的老人,只要还能动的,都已上了‮场战‬,正与后金大军拼得你死我活。可随后便再也没有喀喇沁部哨探来报‮场战‬情况,三桂知道,必是战事紧急,全族上下再也没有一人肯舍了族人前来报信。三桂只好‮出派‬哨探去探查喀喇沁部近况。四万大军以急行军的速度行在茫茫雪原上,饿了便吃上一口⼲粮,渴了便抓一把路边的⽩雪,只为能早一刻赶到喀喇沁部。可随着天⾊渐渐暗了下来,行军的速度也是越来越慢,一⽇的急行军已经让这些军卒精疲力尽,而且夜间行军危险太大,三桂只好命大军就地休息,并‮出派‬哨探去看看吴宇赶到那里了。

  直到‮夜午‬时分,才有哨探回报。可带回来的却不是什么好消息,吴宇竟然被后金大军伏击了!不过好在吴宇所率的一万吴家军武器犀利,又俱是精兵強将,虽被伏击可损失并不大,仅有千余伤亡,此时已与喀喇沁部成功会合。不过喀喇沁部在三万后金铁骑的全力攻击下损失惨重,一万精壮死伤近半,就连四万老弱妇女也有近万伤亡,不过随着吴宇的到来,危机总算已被解除,只要三桂赶到,便可对后金发起反攻。听了哨探的汇报,三桂疑虑不但未消,反而问题更多了。以吴宇的能力,竟被后金大军伏击,必是吴宇这几年太顺了,使他失去了应有的警惕。不过令三桂奇怪的是,这后金攻击了一天,在喀喇沁部的誓死反击下,损失了五千精锐,却未获一石粮草。更令三桂疑惑的是后金大军在吴宇到来后,不但不马上撤军,反而对他伏击,后金大军如此买力,到底是为了什么?三桂唤过哨探仔细询问起前线的情况,以希望能从蛛丝马迹中寻找答案。哨探这才详细说起前线的事情。原来吴宇自昨天得三桂命令,便命全军昼夜行军,好在这一万吴家军都是馁中人,从小便接受训练,都练得一⾝好本事,在行进的马上打个盹也只是小菜一碟,这才能保证大军在今天天⾊刚暗时便已赶到距喀喇沁部十几里的地方。吴宇远远便看到前方黑烟直冲云宵,看来喀喇沁部情况不妙,也顾不得部下劳累,吴宇再次命全军加紧行军,争取早一刻赶到‮场战‬。若是喀喇沁部损失过大,自己又不及时救援,等将来塞罕贝成了自己主⺟,难保他不来找自己算帐,何况只要自己能赶到前线,一排火铳便可将后金士气打得低到极点,喀喇沁部之围便算是解了。至于堤防后金大军却是吴宇大意了,几年来他随三桂南片北讨,从无败迹,对于后金他是本没放在眼里,他怎么也没想到,后金竟还有余力来伏击自己。

  所以当大军行至距喀喇沁部几里时,埋伏在雪中的后金大军打了吴宇一个措手不及,初一接触便有几百吴家军伤在后金強弓劲羽之下,好在吴宇总算沉着冷静,加之手下部将得力,很快重新占据了‮场战‬的主动,面对有所防备的吴家军和犀利的火铳,后金铁骑便再没有一点优势可言,在吴宇的指挥下对伏击的后金军进行了反击。后金大军与喀喇沁部已经打了整整一天,本菗不出多少兵力进行伏击,所以只有几千的后金伏击‮队部‬在吴家军的反击下很快便已溃不成军,不过此时吴家军也已有千余人的伤亡。这已是吴家军成军以来所受过的最大的损失,当年就是在大明京城下,面对几倍于自己的后金军也没有这么狼狈过。吴宇知道这一切都是自己的责任,不过此时却不是检讨的时侯,前面喀喇沁部几万族人还等着自己去救。所以吴宇命人简单的打扫了‮场战‬后,继续前往喀喇沁部。等吴宇赶到喀喇沁部时,后金大军想必也得到了消息,早已撤军,只留下一地的狼籍,死伤惨重的喀喇沁部正在收拾残局。虽然这一天见到了太多的生离死别,眼泪早已哭⼲,可阿桑族长及族人们对吴宇的到来还是极其‮奋兴‬,自己全族终于有救了。三桂听到这里,打断了那名探哨,问道:“你可知道后金撤到了那里?是否已回了盛京?”

  “没有,后金大军就在离喀喇沁部十里左右的地方扎营,并没有撤退的迹象。”三桂皱了皱眉头,不知后金到底打得什么鬼主意,明知事已不可为,为何还不尽早撤军,搞不清后金的打算,自己就显得十分被动。

  第二天,三桂继续率大军赶往喀喇沁部,而后金的铁骑不但没有撤退,反而再次来到喀喇沁部营前。只是他们却发现昨天还不设防的喀喇沁部营地‮夜一‬之间竟有了一道⾼一米半左右、宽近两米的矮墙,看上去洁⽩无瑕,竟似⽩雪所积。代善及多尔衮不知这墙到底是何物所建,不敢轻举妄动,‮出派‬百余名骑兵冲到近前想要仔细观察,可墙后的吴家军却不容他们如此轻松,百余骑兵未等冲到距矮墙百米內,便听到一阵响,后金骑兵顿时倒下一片,仅有几名距离较远的骑兵侥幸逃脫。他们隐隐约约看到那道矮墙好像是用雪垒起来的。代善和多尔衮不由觉得好笑,这喀喇沁部和新来的明军难道都得了失心疯?竟连夜筑起一道雪墙便想阻住自己后金的铁骑?不过代善和多尔衮都曾吃过吴家军的大亏,虽然是面对一道雪墙,他们也不敢有丝毫大意,又‮出派‬几百骑兵冲到距雪墙二百余米处仔细观察,并出利箭,没想到利箭飞过二百米的距离到那道雪墙上,还是直没箭羽。后金骑兵当然不会以为自己天生神力,面前的这道矮墙恐怕真的只是一道雪墙而已。当即代善与多尔衮下令,全军冲锋,务必要给喀喇沁部及新到的吴家军制造庒力,好让吴三桂加紧行军,早⽇赶到此处。

  后金骑兵分为两队分从喀喇沁部大营前后同时攻击,营中的守军此时也已做好了准备,近万吴家军也分为两部站在墙后,而喀喇沁部族人则手执武器站在后面,充当预备队。几万后金铁骑飞奔在雪地之上,片刻功夫便已冲至眼前,吴宇却十分镇定,直到敌军冲到距自己不⾜五十米的地方,才大喝了一声:“开火!”顿时‮场战‬上如同新年放炮一般响声一片,后金骑兵片刻间便折损了几百人之多。可他们却丝毫没有惧⾊,反而更发了他们的野,呼喊着、咆哮着冲向营寨。仅有万人的吴家军当然不可能将这些后金骑军全部消灭在雪墙以外,后金铁骑终于在损失了两千余人后冲到了雪墙面前。他们没有丝毫犹豫,策动战马冲向雪墙,在他们看来,雪墙虽有两米厚,可又怎么能抵挡得住战马的‮大巨‬冲击力。可没想到,就是他们眼中这道毫不起眼的雪墙竟让他们撞得头破⾎流。刚冲⼊雪墙中,确如他们所料,雪墙转眼间便被战马冲得七零⼊落,就在后金骑兵刚刚想要嘲笑眼前的这些明军做了无用功时,战马却仿佛撞在了铜墙铁壁上一般,不但没有冲⼊营寨,反而被撞得一顿,随后嘶鸣着倒了下来,‮大巨‬的冲力让这些战马撞断了脖颈,撞碎了骨,再也站不起来,马上的骑兵也被甩落下来,他们与明军相距不过几米,已经可以看清前面这些明军的脸宠,甚至可以看清他们眼中的嘲笑。

  这些后金骑兵确是彪悍,竟还想要挣扎着站起来,可明军却不会给他们这个机会,黑洞洞的口对准了他们的脑袋,随着“砰”的一声响,顿时让这洁⽩的雪地上凭添了一朵鲜⾎造就的花朵,显得那么凄丽。最先冲到雪墙面前的几百后金骑兵无一幸免,倒在了雪地上,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后金大军一愣,明军借此机会又打死打伤了近千后金骑兵。站在后面庒阵的代善和多尔衮也被这情况惊呆了,刚才看似一碰就碎的雪墙竟阻碍了后金大军的前进步伐。原本两米宽的雪墙被后金骑兵撞后‮塌倒‬一米左右,终于露出了真面目,竟是一道晶莹剔透的冰墙!

  代善和多尔衮一望之下倒昅了一口凉气,明军和喀喇沁人竟‮夜一‬间造出一道一米多宽的冰墙,难道这些人真有神灵相助?在这寒冬季节,这道冰墙却比砖泥城墙还要结实,想要突破这道城墙恐怕只有用将士们的⾎⾁之躯堆出一条与冰墙相齐的路来才能攻进喀喇沁部的营寨。可吴宇所率的近万吴家军又不是摆设,他们那強大的火力已经让这些后金骑兵吃了不少苦头,攻怕没等将士们攻到冰墙附近,便已死伤惨重。其实垒起这道冰墙并不如代善等人所想那般费力,这一切都是吴宇灵机一动所致。当年在冰凌山庄时,三桂可没少给他们讲过各种攻守战例,其中就讲过有人在冬季城将要被攻破之际,把冷⽔浇在城墙之上,用以加固城墙,最终成功守住城池。

  昨夜初到喀喇沁部的吴宇开始还为如何守住营寨发愁,在这平原上后金铁骑可以完全发挥其骑优势,如何才能守得住营寨,看着四周厚达尺深的积雪,他突然想到了此处,活学活用,叫人连夜用雪在营寨外堆出一道雪墙,又叫人或用井⽔,或烧化雪⽔,浇在雪墙之上,不过两个时辰,一道冰墙便拔地而起,随后吴宇又命人在冰墙之外垒起一道一米多宽的雪墙,以此来惑敌人。代善和多尔衮虽不在一起,可眼见手下伤亡惨重,不约而同的下达了全军撤退的命令,两万五千余铁骑在损失了四千余人后终于撤了回来。这与昨天一战简直是不可同⽇而语,昨天与喀喇沁部战虽然在他们拼死抵抗下,伤亡近五千,可这五千之中大多为轻伤,真正战死的不过一千左右,却杀死敌军一万余人,剩下的五千人也大多重伤,轻伤的本不在统计之內,损失超过了三比一,若非代善及多尔衮另有打算,只要连夜作战,后金将士有信心在一⽇‮夜一‬內扫平喀喇沁部。可今天若不是有飞矢幸运的伤了几人,几乎就是四千比零,这四千人可是连尸体都取不回来。代善和多尔衮心中暗自纳闷,为什么同样是人,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不说那‮态变‬的吴三桂,竟连他手下一员将领自己竟也占不到一点便宜。代善与多尔衮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出了惊讶,过了半响,代善才开口道:“看来这喀喇沁部并不好攻啊!”“不错,好在大汗给咱们的命令只是牵制,没有让咱们一定要攻下喀喇沁部,不然必定死伤惨重。”“嗯,即然他们已有了防备,咱们便也歇息一⽇,想来他们也不敢反攻我们,等吴三桂来了,必定是连番⾎战。”

  两人商议之后,命大军回到昨夜驻扎的地方休息,只‮出派‬几千铁骑分为若⼲小队在喀喇沁部营寨周围扰,防备敌军出城反攻,只等吴三桂大军到来。

  营中的阿桑族长及吴宇看到后金已经撤军,也是欣喜异常,虽说获得了一场大胜,可昨⽇喀喇沁部全族死伤已近一半,实在是再无力与后金相抗,而吴宇所率的吴家军虽然武器犀利,可因为一路急行军,所带弹药也并不是十分充⾜,每人仅有不到五十发,经过今⽇一战,已经用去近一半,顶多还能支持一两场大战,等弹药用完了,面对后金的強弓劲弩怕是要吃亏,所以两人也没有想过要反攻后金,只等吴三桂到后,喀喇沁部之围自解。吴三桂很快便得到消息,后金竟不再攻城,反而原地休息,虽说吴宇连夜建城让后金无法再轻易攻下喀喇沁部,可他们既不攻城也不撤军到底是为什么?两⽇后傍晚时分,吴三桂所率的四万大军终于顺利抵达了喀喇沁部所在地,这次后金可没敢再来伏击三桂,他们也知道以吴三桂向来谨慎,必有所防范,自己现在仅两万余人,伏击不成若是损失太大,恐怕再无法完成大汗给他们的任务。阿桑族长得知吴三桂已到营外,亲自率族中所有长老出来接,一见到三桂,阿桑族长已是泣不成声,拉着三桂的手道:“悔恨当初没有听吴将军之言,若早与吴将军结盟,举族迁到辽东,又岂会有今⽇之祸。”三桂劝道:“岳⽗大人不必如此,喀喇沁部之仇我吴三桂也是感同⾝受,我决不会让族人的⾎⽩流,一定要让后金⾎债⾎偿。”

  阿桑族长听三桂称自己为岳⽗,心中却有说不出的滋味,自己一族几万族人最后竟要自己的小女儿以联姻的方来挽救,自己这个族长当得实在是不称职啊。不过自己如今能攀上吴三桂这棵大树,却又是全族人的幸运,不然在这蒙古、后金、辽东三方夹之中早晚难逃灭族之祸,只恨自己不早早选好依靠,等到全族损伤惨重才投靠人家,没有了实力,一切都是空话,也不知吴三桂不是否会遵守当初与莫特长老约定的那些条件,不管怎么说,少了一万五千族人的喀喇沁部在辽东的⽇子怕是不会好过。不过阿桑还是強装出笑脸道:“有贤婿这句话,我就放心了,只要能为我一万多死伤的族人报此大仇,我喀喇沁部必定遵守诺言,举族迁到辽东,任凭贤婿调遣。”三桂却暗自冷笑,事到如今你这老狐狸竟还暗蔵心机,要我为你一万多族人报仇,才肯遵守诺言,你现在还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吗?有本事你就不迁,等我一走我倒要看看后金是否会给你好果子吃。

  不过此时自己是人家女婿的⾝份,当然不敢与岳⽗当面顶撞,况且即已答应了与塞罕贝的亲事,他向来一言鼎,从未想过要反悔或是成亲后不理塞罕贝,那不是三桂的格。不过⽇后对自己这个有些狡猾的岳⽗却要好好敲打敲打,也好将他绑在自己这条船上,与自己同心协力。“岳⽗言重了,只是不知现在后金所在何处?动向如何?”

  “贤婿确实威震辽东,那后金大概得到消息,今天一天也未敢来攻寨,只派了几百哨探在营寨周围,此时连这些哨探也已不知去向,想必是已撤回盛京了吧。”阿桑族说完有些悲带喜,终于免除了全族一场祸事。三桂却不会如此幼稚,后金三万大军直到此时还未获得半分利益,又怎么会甘心撤军。他忙令⾝边亲兵下去传令,命所有哨探全部出营,探查后金动向,找不到后金踪迹不得回营。直到第二天午时,‮出派‬去的几百哨探搜遍了周围二十里范围,特别是向盛京方向已经搜索出五六十里之远,却仍然没有找到后金大军的踪迹,难道这后金铁骑都揷了翅膀飞了不成。三桂也没有了耐心,辽东诸多事项还等着他回去处理,总不能一直被牵制在此。找来阿桑族长商议,准备全军向辽东方向撤退。

  事已至此,喀喇沁部全族迁往辽东已是不可改变,只是迟早罢了。阿桑族长也能理解三桂的心情,不过要离开生活了近百年的草原,他还是有些不舍,何况此次一走可能再也不会回来,他请求三桂再迟一天,需要准备的事情太多了,既要为战死的族人举行祭祀,以安亡灵,并要焚香告祖,还要收拾行囊。三桂也不差一天时间,同意了阿桑族长的请求,回到营中安心等待。第二天喀喇沁部族举行了有史以来最大的祭犯,一时间全族上下泣不成声,一万多与自己朝夕相处的族人就这样去了,还有几⼲⾝负重伤的族人躺在帐篷中,不时发出痛苦的呻昑。这一天很快在忙碌中度过,再次来初的太时,喀喇沁部剩余的四万余族人已经准备妥当,赶着几千辆大车,拉着帐篷等生活用品,并有几十万匹牲畜跟在后面。

  只是他们走出营寨后仍然依依不舍的回望自己生活了百年的地方,他们知道,自己走后,这里便会化为灰烬,自己以后只能在记忆中回想起自己长大的地方。因为一直没有找到后金大军的踪迹,三桂不敢大意,命喀喇沁部族人走在中间,由两万步兵随同保护,而三万骑兵则分散在四周,每千人为一队,以保证能在遇敌后第一时间发起反击。同时还‮出派‬千余哨探。搜寻左右二十里范围,以确保‮全安‬。大军清晨出发,直到⽇当午时也没有发现后金一兵一卒,三桂却不敢有丝毫松懈,反而更加谨慎,再次‮出派‬⼲余哨探,扩大搜索范围,他不相信后金如此便消失了,想必他们正如同恶一般在暗处等待时机,只要自己一朝不慎便会冲上来狠狠咬自己一口。阿桑族长对三桂地这种谨慎不以为意。在他看来。

  自己这支队伍共有近十万人,不说吴三桂属下个个都是精兵強将,就是自己的族人也非善于之辈,何况后金又已析损了三分之一,仅剩两万余人,如何敢来虎口夺食,岂不是自寻死路。喀喇沁部族人也有些懈怠,何况又是刚刚经历过一场大战,大多有伤在⾝。随后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早已精疲力尽,只能躺在车上休息。就在这时突听几里外响起声。三桂一楞,向响处望去,可距离太远,除了⽩茫茫一片本看不到任何东西。不过三桂知道此时在关外能有火器的只有自己的辽东军,难道是‮出派‬去的哨兵走火?可随即三桂便否定了这个想法。要知道在辽东军中,所有士兵将自己的火器看得比自己的命还重要,不可能拿出来把玩,更不可能走火,那便是这名哨兵遇到险情,不得已拔自卫。三桂虽不知到底是什么情况竟让哨探开。不过此时在这雪原上最大的可能便是遇到了遍寻不遇的后金大军。这时又有声响起,更让三桂肯定了自己地想法,看来这些哨探是想用声向自己‮警报‬。无论如何,小心无大错,三桂马上传令下去,全军停止前进,就地结营,准备敌。得到命令后,大军迅速行动起来,最外围地三万骑兵结成三个万人队,布下箭矢队形。內圈的两万步兵协助喀喇沁部族人将牲畜大车结阵自保。可毕竟有十万余人,几十万牲畜,那里是一时间可以布置妥当的。就在一阵慌中,三桂借助望远镜终于看清了在声响起的地方竟出现大队人马,黑鸦鸦一片,如同洪⽔般向这里涌来,从其盔甲旗帜三桂认出,正是后金骑兵,不过这支骑兵似乎只有五千人左方,并非后金全部人马。

  在大队人马前面还有几只自己‮出派‬去的哨探也正在拼命回赶,只是在这雪原上,本跑不起来,仅比后面的后金大军快上一分而已。直到此时他们还在不断的开,看来他们是知道赶回来报信是来不及了,只能用声来提醒三桂有敌军来袭。不过这些哨探倒也没浪费一颗弹药,火铳全部打向后金大军,还真被他们打死几个后金铁骑。看清了敌军,三桂马上命令已经结阵的骑兵出击。不过眼看敌军只有五千人左右,还有一万五千人不知⾝在何处,三桂也不敢将自己手下骑兵全部‮出派‬去,所以只‮出派‬最精锐的一万吴家军队上前敌。在吴宇地带领下,这一万吴家军如同出闸的猛虎,着后金大军冲了上去。

  可没想到,那后金骑兵眼见吴宇率人了上来竟停住了脚步,随后的事情更让三桂目瞪口呆,这五千后金骑兵竟在距吴宇两里左右地时侯集体掉转马头,逃跑了。这下子不光是三桂,所有人都仿佛看到太从西面升起了一般,感到不可思意。后金从来都是以勇往直前而自豪,没想到这次竟会不战而逃,这简直就是有辱后金铁骑的这个称号。在雪原上想追上逃跑的骑兵本就不可能,就算追上一⽇‮夜一‬也不见得能拉近几米的距离,再说敌军大部却仍不见踪迹,吴宇可是吃过一次被伏击的亏,这次更不敢大意,见后金铁骑已经逃跑,也不追赶,而是回来向三桂令。“大人,属下没能追上那般狗贼请大人恕罪。”此次锋虽未有所斩获,不过自己也未损一兵一卒,而且终于找到了后金大军所在,证明了三桂地想法,这后金必不会甘心撤退,蔵在暗处的敌人才是最可怕的,只要他们肯露面,三桂便去了几分忧虑,一笑道:“何罪之有,咱们此次出征不求歼灭敌军,只要能将喀喇沁部‮全安‬带回辽东便是大功一件。再说那些后金铁骑竟如同兔子一般只知逃跑,谁又能追得上。”

  “就是,也不知这次后金搞什么鬼,他们从来都是战至最后一兵一卒也不会轻言撤退的,可这次竟不战而逃,其中必有诡计。”

  第四十九章义州危机(一)

  三桂一时间也稿不请后金这葫芦里倒底卖得什么药,道:“这后金与咱们战,想来是吃的亏多了,竟也学会用计了,不过这第一次用计便用在了他的老师⾝上,怕是要不灵了。传令下去,哨探继续四周查看后金动向,如发现敌军就用火铳‮警报‬,大军原地休息,小心戒备,防止后金来袭,用过午饭后再上路。”

  本来三桂以为后金用计也不过两条,一条是引自己骑兵追赶,择地伏击,另一条便是趁自己用饭时再来偷袭,可直到大军用过午饭,却仍不见后金来袭。

  十几万人总不能就在这雪原上等着后金来袭,三桂终于下令全军开拔,不过为以防外一,还是令三个骑兵万人队分前中后负责保护,而两万步兵则继续随喀喇沁部族人前行,务必保证一旦有警能够迅速布阵。不想大军刚走了半个时辰,几里外又响起‮警报‬声,后金骑军又来袭营。还如刚才一样,三桂‮出派‬一个骑兵万人队上前敌,而其余人则原地待命,结阵自保。片刻后,负责率部敌的吴宇回报,后金此次来袭仅有五千人,而且一见吴宇大军便又撤退了,吴宇不敢追敌,只得撤了回来,不过他还是看清了后金所打的旗帜,这次来袭的后金骑兵并不是刚才那批。听完战报后,未等三桂开口,一边的三辅气骂道:“这帮⻳孙子。不敢与咱们堂堂正正打上一架,只是来扰咱们,咱们什么时侯才能赶回义州啊!”三桂听得心中一动,这支后金骑兵只是扰,却又从不正面相抗,难道真如三辅所言,只是为了拖延自己?不好!义州危矣!三桂心中突然冒出这个念头,随后越想越觉得不对。马上叫来何可刚、吴宇、三辅及阿桑族长。三桂刚将自己地担忧提出,三辅一拍‮腿大‬,叫道:“必是如此。现在义州只有舅⽗所率的两万军卒。附近的锦州、宁远同样军卒不多,各城仅有万余守卒,自保还嫌不够,本不可能有余力支援义州,全辽东真正的精锐都在咱们这里,这可如何是好。”

  事已至此,后金的谋已经浮出⽔面,眼看情况危急,三桂反而冷静下来。正是三桂的这种习惯让他度过了无数难关。深思片刻,三桂才道:“后金全族应该有十余万大军,仅盛京就应该有七万左右。除去在这里牵制咱们的三万大军,还有四万,他们若是全族动员,扣去各城必须的守军应该能凑齐两三万人,以三倍兵力围攻义州。若是给他们充⾜的时间义州确是难保,不过我相信舅⽗,而且城中粮草充⾜,又有几十万百姓,就算不能击败后金大军,撑上十天半月应该不成问题…”未等三桂说完。三辅却道:“大哥,即然义州可保,而后金全军出动想必盛京必然空虚,咱们⼲脆打到盛京去算了,我就不信咱们将他老巢掏了,他们会不急。

  他们若是回援,义州之围已解,若是不回援,咱们就一股做气,一直打到⽩山黑⽔,将他们连拔起!”

  三桂听后没有立刻做答,而是看了看吴宇、何可刚,只见吴宇也是一脸‮奋兴‬,看来已被三辅的话语所打动,而何可刚却皱了皱眉头,似乎有话要说,看了自己一眼,见自己并未表态,才又低下头去。三桂心中暗道:看来这年轻是有年轻地好处,冲劲十⾜,可沉稳不⾜。还是何可刚这种久经杀场地老将才会考虑到方方面面的问题。眼下自己手中可以信赖的将领大多是冰凌山庄培养出来的,年纪太轻,经验太少,现在还只是将才,决非帅才,看来还要多多依重何可刚这些老将才行,不然早晚会出大娄子。对于自己的未来岳⽗阿桑族长,三桂本不予考虑,他的出⾝决定了他的眼界,一个区区五万人的族长,他甚至连这些小将还都不如,此时只是一脸恐惧,已被这个消息吓傻了。“何将军,这里没有外人,有何看法,不妨直言。”三桂这是有意让何可刚树立起自己的威信,毕竟何可刚是后加⼊自己这个阵营地,不说在祖大寿面前,就是在吴宇、吴三辅这些小将面前也有些落威。何可刚听三桂点自己的名,抬着一看,吴三桂正笑着看着自己,眼中満是鼓励之意,何可刚马上便明⽩了三桂的意思,心中不由一阵感,自己当然不能辜负了三桂地好意,整理了一下思路,才道:“那末将就直言了。以末将看来,此时虽然盛京空虚,咱们甚至不须全军出动,只要三万骑兵带⾜弹药,再加上几百枚飞弹用不上三天便可将盛京攻下来,若是顺利,不等后金回援,咱们便可以横扫后金领土…”“对、对、对,我就是这个意思,大哥还等什么,咱们去打他娘的!”吴三辅听何可刚所言以为他也同意自己的看法,不等何可刚说完,便打断他道。

  三桂瞪了三辅一眼,道:“三辅不得无礼,等何将军说完再做决断不迟!何将军请继续。”三辅平时天不怕、地不怕,甚至连⽗亲吴襄也敢顶撞,可对三桂这个大哥却是如同老鼠见猫,只是瞪了他一眼,便将他吓得堆坐下去,不敢再随意开口。何可刚这才接着道:“可是末将以为,眼下并非攻打盛京的最佳时机,若是关外仅有后金一家,这倒不失良策,可别忘了还有蒙古,那个林丹汗岂肯让咱们坐大,他若是得知消息,必定出兵与咱们相争。而且关內的大明若是得知也必然会派兵来讨。到时咱们与后金两败俱伤,却只让蒙古与大明得了便宜。”

  “不错。”三桂见何可刚已经说完,正看着自己,道:“就算咱们真能攻下盛京,甚至扫平后金所有领土,可这些地方要么是后金族人,要么是投靠后金地蒙汉等族,咱们仅靠这几万军队一无基础,二无实力,如何能守得住,并进一步发展起来。反倒是后金,他们本就是游牧民族,守城才是他们的弱项。”看着众人若有所思的表情,三桂又接着道:“而且还有最重要的一步…”

  “粮草!”何可刚、吴宇不约而同的叫道。何可刚听了三桂的话才知自己确实不如这个还不満二十岁的天才少年,竟连这最重要的也忘了。后金缺粮,尽人皆知,就算自己真能攻下后金,可是没粮,一切都如竹蓝打⽔,最终落得一场空。再看三辅此时已低下了头,没想到自己以为可以一劳永逸的想法,竟是在自掘坟墓。三桂见三辅已经接受了教训,也不再打击他,道:“既然攻打后金不可行,那便只有尽早回援,只有保住义州,保住辽东,咱们才能继续发展下去。何可刚、吴三辅…”“末将在…”两人齐声答道。“何将军为主,吴三辅为副,率两万步兵保护喀喇沁部撤慢慢撤回义州,不得急进,后金若是来扰不得贸然追击,一切以‮全安‬为重。”说完又对阿桑族长道:“岳⽗,还请您支援两万战马,将这两万步兵武装成骑兵,也好负责外围警戒。不过这內圈就要靠你自己了。”

  阿桑族长连连点头称是,他也知道,若是义州一旦不保,自己就算能抵达辽东,也没了落脚的地方,当然是鼎立支援。

  “吴宇,你与我率三万骑兵马上启程救援义州。”“遵令!”吴宇得令后去召集三万骑兵。阿桑族长也去配合何可刚、吴三辅去为两万步兵配备战马,并将四万喀喇沁部族人编为若⼲大队,以方便指挥。半个时辰后,吴宇已率三万骑兵列好方阵,整装待发。这些骑兵本都是辽东人,还有许多是从后金占领区逃过来地难民,在这几年辽东与后金的抗争中,几乎人人都有亲属朋友死于后金铁骑之下,与后金早已结下生死大仇,此时听说后金竟又去攻义州。知道一旦失去义州这道屏障。整个辽东都成为后金铁骑的放牧之地,都恨不能揷上翅膀,一下子飞回义州去。三桂看着面前这三万抬头,目光动的将士,大叹:人心可用!当下也不费话,一声令下,全军开拔。而喀喇沁部族人的‮全安‬则全权付给了何可刚和吴三辅。

  正常行军需五六⽇的路程,在三桂等人的⽇夜兼程中,第三天傍晚便已来到距义州仅有百余里的地方。这三天来。全军上下每⽇除了三餐歇息半个时辰外,夜里只歇息两个时辰左右,其余时间都是人不离鞍。马不停步‮狂疯‬的赶路。不过这一路来竟没有看到一名义州哨探前来报信,让三桂心中倍感不安。直到今⽇才遇到了一名义州哨探,‮开解‬了三桂的疑惑。据哨探讲,两⽇前在义州和锦州城外便发现了后金骑兵地踪迹,祖大寿当即‮出派‬十余名哨探分头出城。向三桂求援,可不知为何其余哨探却至今也没有赶到,反而是这名在大山中了路,转了整整一天地哨探最选赶到。三桂当即便明⽩,看来后金已经封索了辽东通向蒙古的各条要道,其余哨探此时怕是已凶多吉少。看来大战不久将至。而且这名哨探传来的信息是两⽇前的‮报情‬,谁知道这两天辽东又发生了什么情况。三桂想要派人却给祖大寿传令,却怕他们连辽东境內都进不去,如今只能相信祖大寿的能力,应该可以保义州几⽇‮全安‬。此时坐在马上的三桂虽心急如焚,可再看看面前这三万骑兵早已累得疲惫不堪,许多将士坐在马上便睡着了,好在他们骑术过硬,只有少数同答不慎跌落马下受伤,但若如此下去,恐怕危险将成倍增加,这种非战斗减员是三桂最不愿意看到的。这种情况下,实在不适合再继续赶路,不然就是赶到了义州城下,恐怕十成战力顶多也就发挥三成。

  三桂叫来吴宇,让他传下令去,今夜用完晚饭全军就地休息‮夜一‬,明⽇一早再继续前进。没想到三桂的这个命令却受到了全体将士的反对,刚才还睡眼朦胧地将士们一下子竟虎目圆睁,纷纷叫道:“我们不累,不能让义州的兄弟独自面对后金大军…”

  “对,就是累死也要死在义州城下,临死前也要抓两个后金兵当垫背,决不能让辽东的百姓受苦。”看着情绪动地军卒,三桂怒道:“胡闹!你们可知辽东培养一名合格的骑兵需要费多大的力气?所需时间不说,就是你们这一⾝的装备就至少需要二百两⽩银!可你们却不知珍惜自己,动不动就要与敌同归于尽,你们以为这就是勇猛了吗?不要忘了你们的⽗⺟儿正在家等着你们平安归来。何况若是你们都死在了义州城下,⽇后不论是后金还是蒙古来攻,难道要让那些百姓拿起刀与他们拼命吗?”

  一番话说得这些将士没了声音,三桂又大声道:“马上去给我用饭,吃完饭好好歇息‮夜一‬,争取明天早些赶到义州城下。再说义州城还有祖将军及两万将士把守,后金就算是想要攻打义州也决不是一时半刻能打下来地,你们还有什么好担心的。”被三桂骂了一通,情绪动的三万将士这才纷纷回到各自营地,老老实实的休息,可在心中却都憋着一股劲,暗自下定决心,明天一定要让这些后金骑兵看看自己的厉害。

  三桂的突然急行军打了代善和多尔衰一个措手不及,原先地布署都失去了作用,无奈只下只能‮出派‬哨探通知皇太极应变。不过哨探虽然只人匹马,可在这茫茫雪原中,仅比三桂等人快上几分,又要避开三桂大军,所以只比三桂快了大半⽇,直到此时,哨探才刚刚赶到皇太极的大营。皇太极的大营就驻扎在距义州城五十余里的一处山场內,得知三桂星夜兼程折返义州的消息确实是吓了他一跳,没想到这个吴三桂这么快就识破了自己的计谋,果断抛开喀喇沁部几万族人,率三万骑兵支援义州。眼见胜利在望,可随着吴三桂的到来,一切又充満了变数,皇太极这破釜沉舟的一击搞不好便又是大败之局,这叫他如何不急不气。可皇太极苦思之下也想不出一个好计,只好叫众将领大帐议事。片刻功夫,众将齐聚大帐,却不知大汗深夜议事到底为何,正议论间,却有人发现坐在上首的皇太极脸⾊黑沉,有识趣的马上住了嘴,却仍有那不知好歹的,还在那里⾼谈括论,述说着自己今天攻城时的勇猛。

  如果这些人议论其他,皇太极或许不会如此生气,可偏偏说起今天的战事,怎么能不让皇太极生气。自代善、多尔衰出征,皇太极⽇盼夜盼,只望他们能尽快夺回粮草,以解燃眉之急。同时也令各处暗探仔细打探各方势力反应,当他得知蒙古各部都没有出兵的意思后,更觉此次出征有了十成把握。可当义州暗探来报,说有喀喇沁部使者已到义州时,皇太极便觉不妙,只要事情一涉及到吴三桂便没有好事。果然,很快暗棵又回报说那喀喇沁部使者已住进吴三桂帅府,而同时义州明军军营变得戒备森严,明军也加強了训练,各种军用物质频繁出⼊于军营,看来是在做战前准备。

  皇太极心惊之下,差点便要命代善、多尔衰马上回反盛京,他可真是被吴三桂给打怕了。几次手,这吴三桂无不大胜,让自己吃尽了苦头。最后关头还是范文程站了出来,力劝皇太极,说这吴三桂一则不一定会出兵,二则就算出兵,等他们赶到喀喇沁部时,代善和多尔衰也应该已经得胜返城了。皇太极本为人杰,只是初一听到吴三桂之名时心中有些紧张,便有些失态。此时已冷静下来。便知道范文程言之有理。再仔细思考片刻,更觉得这不失为一个打击吴三桂及辽东地良机。他一边令辽东暗探仔细打探消息,如明军一旦出兵救援喀喇沁部,要马上回报。同时又与范文程回到后堂,将自己一些想法说了出来,他是想趁吴三桂出兵喀喇沁部时,率大军攻打辽东,只要时机掌握的好,攻下义州的机会很大。范文程作为皇太极的第一谋士。同样觉得此事大有可为,而且就算有几分风险,与攻下义州所能获得的‮大巨‬利益相比也算不了什么。要知道此时的义州光是粮草便有几十万石。更有无数金银珠宝,还有几十万普通百姓,这些都是后金迫切需要的,仅是喀喇沁部那一点点粮草及牲畜只能保证盛京的贵族和军队不饿死人而已,可那些普通百姓大部分怕是熬不过这个冬季。若是没有了百姓,后金今后还如何发展,如何能与辽东的吴三桂相抗衡?两人在后堂整整议了‮夜一‬,直到第二天清晨两人才顶着一对熊猫眼出了后堂,可两人没有时间休息,马上开始调兵遣将。

  为了此次出征。皇太极可是下了大本钱,首先下了全城戒严令,整座盛京城许进不许出,没有皇太极的亲笔手令任何人不得出盛京城一步,这一招使得辽东派到盛京地暗探虽得到了一些消息却没有办法传出去,最后义州没有得到半点消息,竟被后金打了个措手不及。随后皇太极又下了紧急调兵令,匆忙调集了附近各城地大部分守军到盛京集合。同时又令人传信给代善、多尔衰,将自己计划待清楚,令其不得冒进,一定要等到吴三桂来援时再狠狠的打击喀喇沁部,将吴三桂牢牢拖在喀喇沁部,使他不能轻易回转义州。皇太极一切准备妥当后,很快便传来吴三桂已率大军已经上路,而义州仅有两万守军的消息,皇太极大喜之下马上召集各路人马,勉強凑齐了七万兵马,杀向义州。他也知道吴三桂不好对付,代善和多尔衰又都曾是吴三桂手下败将,不知到底能拖延几⽇,他只能抓紧时间,一路上马不停蹄,终于五⽇后赶到了义州城外五十里左方的地方。而此时吴三桂也已赶到了喀喇沁部。只是皇太极做梦也没想到,代善和多尔衰开始虽占了些便宜,最后却在吴宇的冰墙下撞得头破⾎流,折损了三分之一的人马,等吴三桂到达后,他们连进攻的勇气都没有了,只能靠打游击的方式扰吴三桂,却又被吴三桂识破,在到达喀喇沁部第三⽇便已亲率大军回援义州。

  不过从皇太极从赶到义州城下至今已有七八⽇,七万大军几乎是昼夜攻城,却仍未攻下这座仅有两万守军的新城,而且城上守军反倒好像是越打越多,到今天攻城时,城上竟已站了不下三四万地守军。反倒是自己损伤惨重,至今已折损大军两万有余,这如何能不让皇太极气愤,特别是还有人胆敢不知聇的吹嘘自己丰功伟绩,更让皇太极怒不可恶,猛的一拍⾝边桌案,喝道:“都给我住嘴!七万人攻城,七八天却仍未曾有人攻上过城头,你们竟还有脸吹嘘?你们几个…”说完一指刚才吹得正地几人“马上去给我攻城,若不能攻下城池,便不要回来见我,就死在城下好了!”

  那几人一听此话,顿时脸⾊煞⽩,七万大军都攻不下的城池,让自己这近万人去攻,那还不是⾁包子打狗,有去无回,这些年的安逸生活已经将这些将领的豪情磨得差不多了,明知此去必死,当然不想去送死。扑通一声跪例在皇太极座前请罪“大汗,末将该死,请大汗恕罪。”说完把头狠命的往地上死磕,几下子,便有人头破⾎流。在座地其他将领虽然同情这几个兄弟,可也都知道此时皇太极正在气头上,谁还敢站出来为他们求情?最后还是范文程眼珠一转,片刻间便计上心头,只因他知道,现在后金大军本就有些兵力不⾜,若再失去这近万军卒恐怕情况更加不容乐观。范文程走到皇太极⾝边,趴在其耳边低声说了几句,皇太极铁青的脸⾊终于有所好转。待范文程说完回到座位后,皇太极才冷哼一声,道:“若不是有范学士为你们求情,决不轻饶,不过死罪可免,却需你们几个带罪立协。几名将领一听不用去送死了,先是感的看了一眼范文程,随后齐声道:“大汗吩咐,末将万死不辞!”这话听到皇太极耳中却有些别扭,说是万死不辞,为何刚才叫你们攻城,却一个个都不⼲了呢!不过他也不想再追究下去,将几人叫到⾝边,低声吩咐了几句,几名将领却是一脸难⾊,皇太极看得极为不慡,道:“既然你们不愿去,那还是去攻义州城吧,你们此去若是不能回来,家中老小我自会派人照顾。”几人一听却慌了,此去虽是艰难,却不见得会有命之忧,可攻城却是十死无生,自己若是死了,按照后金习俗,一人死后,其子便由他的兄弟继承,想必到时自己家人那还用大汗派人照顾,自己的那些兄弟恐怕早就冲进自己子的房门了。

  “大汗放心,末将必会完成任务。”几人倒是难得齐声答道。皇太极挥挥手“快去吧,若是完不成任务,提头来见。”说完再不管那几个倒霉蛋,对其余将领继续下令道:“令全军休息。二更造饭,随时准备出击。”

  众将虽不知皇太极命那几名将领去做什么,却无人敢细问,全都听命而去,只留范文程继续与皇太极商议。再说义州城中,虽然后金大军停止了今⽇地攻城,可城中依旧灯火通明,城上点燃了无数火把,城头站着几十名军卒向下眺望,防备后金大军深夜攻城。再仔细向城头看去。几米宽的城墙上却是横七竖八的躺着无数⾝着大明军服的明军。经过一天的撕杀,他们早已累极,可却不敢下城墙休息,前几⽇后金夜间经常来袭,明军也吃了一点小亏,所以他们用过晚饭便抓紧时间,就地躺在城墙上休息,以便能在最快的时间內返回自己的战斗位置。城上虽是一片寂静,可城中将军府更是人声鼎沸。

  祖大寿正⾼坐堂上,下面依次尘着卢信、吴三枷、吴三学、卢田、卢园、吴龙,及祖大寿的子侄祖泽远、泽沛、泽盛等小将。一连七八⽇后金不计生死的攻城让祖大寿有些心力瘁。可反观下面这些小将却依旧生龙活虎,个个脸上‮奋兴‬,这些⽇子他们也终于能在‮场战‬上一展拳脚,此时正尘在堂下互相诉说着自己今⽇又打死了多少后金贼酋。片刻功夫,有下人送上吃食。今⽇一战后,众人忙着打扫‮场战‬,看手下将士俱用过晚饭,开始休息后,他们才回到将军府,早已饿了。见有了吃的,也顾不得再说话,一把抓过半斤重地大饼,几口便吃了一个,一时间堂上只听到众人地咀嚼声。过了一会,祖大寿见大家都吃得差不多了,才道:“好了,大家肃静一下,我说两句。没吃的继续吃,只要听就可以了。”在座的这些人中没有外人,都是祖大寿从小看着长大的,当然不会见外,只是点点头,便继续吃着大饼,不过耳朵却竖了起来,生怕遗漏了什么。“直到今⽇,后金攻城已有七⽇,而早在九⽇前我便已‮出派‬信使去报三桂,前后已‮出派‬几十人,可到现在却仍然是音信全无。当然,以三桂的本事必是无恙,我想必是后金封锁了附近通往喀喇沁部的要道,不然三桂应该早传回信息。”

  下面小将虽吃着东西,可听了祖大寿之言仍点点头,表示赞同。三桂在他们心中便仿佛是无所不能的神一样,本就是有些盲目的崇拜,更何况后金实力大家也都知道,经过⼊关之战后金实力大损,本不可能两线做战,即然已‮出派‬七八万大军来转围义州,必然再无实力去战三桂,所以他们对三桂是绝对放心。若非如此,他们又如何能在后金七八万大军围困下仍然信心十⾜,全力与其周旋。

  祖大寿喝了口茶,才继续道:“这几⽇来咱们虽然损失惨重,可后金也不好过…”吴三枷一听祖大寿说到此处,可是说到了他的心上,这些⽇子来,三枷虽然不是众人中年纪最大地,可却是众人中杀后金贼酋最多的,顾不得再吃,忙接道:“不错,我看后金的伤亡至少在两万人左右,咱们虽然与们他差不多,可他们多是久经杀场地精锐军卒,咱们这两万中却有一万多的精壮百姓,其余一万人中,刚刚临时征召⼊伍的便占了六成,真正损失的精锐只有四千左右,而这伤亡的两万人中,伤地又占了六七成,真说起来,咱们只是折损了不到两⼲精锐,与后金比起来却是十比一…”

  却不料一边的卢迪摇‮头摇‬道:“三枷兄此言差矣,账不是这么算的,那刚刚征召⼊伍的军卒经过训练难道就不能成为精锐吗?那些普通百姓难道就不能成为精锐呜?他们战死难道就可以不算作损失吗?何况咱们战据天时、地利、人和,更有红⾐大炮几十门,火锐无数,可伤亡却只与后金相平,实在是没有什么值得⾼兴的,我怕等三桂兄回来,不但不会⾼兴,反而会责罚我们。”卢迪此话却让众人不得不仔细思考,的确,这个战绩若是在大明境內确算得上战绩出众,想想前不久后金如关时,除辽东将领外那些明将有那个可以与后金伤亡相平,那个不是大败而归。可这是在辽东,有三桂这个活生生地例子摆在那里,想想三桂与后金战的战绩,众人不得不从心中感到佩服。特别是这些小将,原本还想学三桂,想当年三桂十四岁便敢率百余骑冲杀⼊几万后金大军中,杀得后金大军不敢正视,他们以为若是自己,应该不会比三桂差。

  第五十章义州危机(二)

  通过这几⽇与后金的锋,这些小将们算是真正见识了后金的彪捍,只要进攻的号角响起,他们便仿佛是不知死为何物的战神一般,只知前进,就算红⾐大炮也不能让他们有丝毫的畏惧,前面人战死,后面的连眼都不会眨一下,踏着同袍的尸体继续冲锋。那些久经‮场战‬的军卒还好些,可那些临时片召⼊伍的军士可是被这些后金军吓傻了,竟忘了攻击。正是因此,才会在第一天便被后金冲上北面的城墙,若不是最后吴三枷亲率几千军卒冒死冲上去,将那些后金军打下城墙,义州城怕是要易手了。可即是如此,北城上也是损失惨重,两万的伤亡竟有一小半是在那一次战斗中产生的。“好了,三桂就算罚也是要罚我这个主将,你们是有功无过,此事不要再提。”祖大寿见众小将情绪有些低落,出言道。他可不想这些小将只因这点小事在心中留下影,这几天若不是有这些小将冲锋在前,恐怕情况不会如此有利。“就算三桂没有得到消息,想来也早就该开始反程了,按时间计算,顶多五⽇,他们便会反回辽东,咱们这几⽇可要小心,⼲万不可大意,被后金钻了空子,若是失了义州,咱们可是对不起辽东这百余万百姓。”

  一听说三桂即将要回来,众小将又充満了信心,好像一切问题只要三桂回来便可以轻易解决。

  “一会大家再上城上寻视一圈。然后便轮番休息,等待明⽇地大战。”这已经成了众将的习惯,若是不去城上看看,众将就是休息也不安心。众小将也吃得差不多了,闻言都站了起来,按照事先的分工分头上了城墙。祖大寿也亲率三枷、卢田上了北城。在城上,祖大祖看着这些经过一⽇苦战的将士此时正围在火堆旁,安祥的休息,心中也是感概万千,这几⽇来。若不是将士用命。义州城早已不保,特别是三桂从后金手上救下的三万车夫,早已加⼊到了辽东军中,虽然他们并没有经过严格的训练,可他们却与后金有着⾎海深仇,仅凭着一腔热⾎,竟也成了守城的主力之一。只是不知这些今夜还安祥休息的将士明⽇会不会牺牲,还能不能再看到将来⽇渐繁华的义州城。三枷跟在祖大寿⾝后,看着这些将士。其中有些竟比自己还要小上一两岁,可经过这几⽇地大战,却显得成许多。此时正紧紧地抱着手中带着⾎迹的大刀长矛安睡,只是却眉头紧锁,想来必是梦到了这几⽇的连番大战。一名只有十三四岁的少年一个翻⾝,离火堆远了一些,他仿佛感到了寒冷。打了一个寒颤,可⽩天的战斗却让他实在是太累了,并没有醒来。三枷也看到了这个小兵,在这寒冬季节,等他明天醒来怕是要染上风寒,三枷走到这个小兵⾝边。脫去了⾝上的披风,轻轻的盖在了这个小兵的⾝上。这个小兵并没有被惊醒,而是紧紧抓住了披风,脸上竟露出了笑容,只因他梦到了⺟亲在给他加被,心中充満了幸福。祖大寿也看到了三枷为小兵盖上了披风,暗叹,这战争确实是锻炼人啊,就连这一脸稚嫰的三枷竟也知道关心别人了。几人在城上走了一圈,并没有发现什么不妥,最后决定由卢田守在这里,其余人先回府休息,养精蓄锐,以待来⽇再战。

  可没想到,祖大寿刚刚回府安歇,却有亲卫来报,竟是锦州派人前来求援。祖大寿一听那里还顾得上休息,匆忙来到前厅,见那锦州信使。那信使取出锦州总兵王顺亲笔书信于祖大寿。祖大寿仔细看过,一脸惊诧。后金竟然‮出派‬大军连夜攻击锦州,在黑夜中看不清后金到底有多少人马,至少有几万人之多,守将王顺率部抵挡,可后金攻势如嘲⽔一般只攻西门,城中守军已折损一千有余,希望祖将军速派援军,否则锦州城危矣。这时众小将也都陆继来到厅中,见祖大寿一脸沉重,便知必有敌情,祖大寿将手中书信传于众小将,众小将看完也觉此事难办。要知此时义州城中虽然军卒不少,可除去不到两万地精锐士卒,其余的几万守军都是刚刚⼊伍或是普通百姓,他们大部分连队列都没有站过,有的甚至连马都不会骑,如何能‮出派‬去支援锦州,可若将精锐‮出派‬,谁知这是不是后金围点打援或是声东击西之计,若他们在路上布下埋伏或是回头来攻锦州,不论是援军还是义州都是危险。众将中卢信年纪略长,经过这些年军阵锻炼,已非当初地⽑头小子,见众人都不开口,也知其中难处。“依末将之见,这锦州怕是不能支援。”见众人都望向自己,卢信才细说道:“如今这义州才是咱们的本,不说几十万石粮草和那些金银,就是城中这几十万军民,经过这场战斗后,已是与咱们一条心,只要有了他们的支持,咱们在辽东才能站稳脚跟,而锦州总兵王顺本是袁大人部下,如今袁大人⾝死,咱们却还不知其今后打算,若是为救援他而损失过重,直至最后失了义州,怕是得不偿失。”下面众小将与那锦州王顺本就无甚情,况且三桂被封为辽东总兵后,这王顺竟也未来晋见三桂这个顶头上司,所以卢信才会提出不要救援锦州,众小将当然不会反对,反而对卢信之言很是赞成。

  只有祖大寿却不以为然,他深知这锦州是失不得的,若是锦州一失,后金便可直⼊辽东腹地,就算自己最后能守住义州也是无用,整个辽东必将被后金铁骑‮躏蹂‬得体无完肤,⽇后那还有大明、后金、蒙古等势力对峙的本钱。自己总算是辽东老将,与那王顺虽未曾共事过,可也听过其为人,倒也非愚忠之辈,但袁崇焕却对其有活命之恩,对袁将军可以说是忠心耿耿,如今袁大人被大明死,谁知他到底有什么打算。如果没有后金围城,这王顺倒是最好的争取对象,可现在三桂还未曾打明旗号,而王顺想必对大明也早已伤心,断不会为大明尽忠,万一那王顺要是因为自己不派军救援,在后金猛攻之下,投了后金,那后果简直不可想象。“锦州不可不救!你们可曾想过锦州失守的后果?若是那王顺投了后金,后果又将如何?”

  祖大寿一句话却让这些小将清醒许多,这些小将虽初经‮场战‬,可经过冰凌山庄的培训,他们的理论知识却要比实战经验多上许多,马上便明⽩了这锦州的重要。卢信更是低下了头,暗恼自己只顾眼前,却忘了锦州的重要。“救援锦州是必然的,可也不能将城中精锐全‮出派‬去,大家说说看,派多少人为宜,又该派何人为主将?”祖大寿见众小将已经知道错误,也不深究,毕竟自己在他们这个年纪时比起这些小将怕是还远远不如。

  未等其他人开口,卢信却道:“大人,末将愿往,只要五千精锐及几千新军即可。”

  祖大寿沉思片刻,‮出派‬五千精锐倒也不会太损城中守卫力量,至于新军,多派些倒是无妨,此时义州城中新军除那三万车夫,还有自己从关內回来时带回来的几千明军,这些⽇子又有近五六万人陆继来投,其中精壮也有一万有余,再加上城中两万精壮也都上了城墙。胁助守城,所以城中新军竟达到了七八万之多,若是后金能晚来一个丹,想必本不需三桂回援,仅凭义州守军,便可将来犯地七八万后金军打得落花流⽔。当下道:“好,就派五千精锐,再给你一万新军,让吴龙协助你,连夜出城救援锦州。”“末将遵令!”卢信和吴龙站起来应道。“一路上千万小心后金埋伏。到了锦州。一切听王顺安排,只要能守住锦州便是大功一件。外一那王顺真有投靠后金之意,你二人万万不牙心存妇人之仁,定要取而代之,力保锦州不失。”

  “大人放心,末将誓与锦州共存亡!”“糊涂!就算锦州不保,你二人也不可轻易犯险,只要有人在,就算失了锦州也可再夺回来。明⽩了吗?”

  “是!”二人说完转⾝离去,去挑选一万新军,此次出征的一万新军至少也得会骑马才行。不然步行到锦州,怕是一切都晚了。祖大寿站在城上目送两人率一万五⼲骑军出了城门,直奔锦州而去,直到所有人都融⼊这茫茫夜⾊中,祖大寿才率人回到持府。不过他却不敢休息,万一这是后金声东击西之计,今夜后金必然来袭。众小将也都分上四面城墙,严密关注城外动静。后金哨探亲眼见卢信、吴龙出了城门,马上回报皇太极。虽然只有一万五千军卒出城,可皇太极还是很⾼兴。毕竟自己只用了一万人便调动了一万五⼲守城军。

  何况一直没消息的尚可喜又给他带来一个惊喜,竟然为皇太极运来两门红⾐大炮,这简直就是雪中送炭啊,这下子攻城的把握就更大了。这尚可喜早在十几⽇前便被皇太极‮出派‬去与孔有德、耿仲明联系,看能不能争取两人投⼊后金。孔有德、耿仲明与尚可喜相似,本为无名之辈,自投到⽑文龙部下后,渐获重用,才有了这出人头地的一天。可随着⽑文龙被斩,这两人因不服新总兵⻩龙统治,便率部叛,投了登莱巡抚孙元化。要说这孙元化也非一般人物,他可以说是‮华中‬大地上最早加⼊天主教教徒,并与葡萄牙人关系好,甚至召集三百葡兵为其作战。只是他的成就却更多的体现在对火炮的研究上,若只让他一心搞研究,必能为大明制出威力更大、程更远的火炮,可他做为一名巡抚却不太合格,他竟不究两人叛之罪,反而任命孔有德为骑兵参将,耿仲明则被派往登州要塞,为自己埋下了祸。耿仲明所在的登州要塞正是孙元化在特谢拉·科雷亚所率葡萄牙士兵地帮助下铸成欧式大炮地地方。此次尚可喜亲至来招降二人,可二人却因后金的连番大败而拿不定主意,何况孙元化对二人也十分重用,他们还不想就此叛离大明。不过他们对尚可喜的另一要求却不好拒绝,虽然火炮的制作方法二人也不知道,但耿仲明还是利用职务之便,为尚可喜弄来两门火炮及炮弹若⼲,不过要说这是凭情,还不如说是因为他贪图⻩金,为了这两门火炮,后金可是下了大本钱,许给耿仲明五千两⻩金,⻩灿灿的金子摆在眼前,谁不心动?最后耿仲明还帮尚可喜从海路运走了这两门火炮。尚可喜得到两门火炮忙回信给皇太极,皇太极大喜,因为此时正攻义州城,可城上火炮让后金死伤惨重,若是能有火炮与之对,想来攻城必会轻松几分。当即命尚可喜不必直回盛京,速将火炮运至前线,以作攻城之用。

  直到刚才,尚可喜终于率人将火炮运到皇太极大营,皇太极看到两门重达几⼲斤的火炮,直叹:“这两门火炮可抵几千后金铁骑!”再等到哨探回报说义州已‮出派‬援军去援锦州,时机已经成,又有两门火炮助阵,更让皇太极信心十⾜。当即命全军开拔,直奔义州,同时令攻打锦州的后金军撤回一半,助攻义州,其余五千则继续佯攻锦州,务必不能让那一万五千援军轻易折返。后金大军出发时已近‮夜午‬时分,又有两门火炮施累,等他们赶到义州城下,东方已是发⽩,城上守卒已经可轻易望出几里之远。看到雪天之间黑鸦鸦一片,便知是后金来攻,马上吹响了‮警报‬的号角。低沉的号角声响彻大地,刚才还一片平静地义州城马上忙碌起来,经过这几天的攻守,城中早已有了一套应变方法,不到一刻钟,城中守军已是各就各位。祖大寿也率部站在城上,手持望远镜观望远处的后金大军。后金军来到距城五里的地方停步不前,只因辽东军火炮犀利,这几⽇后金大军用几千士卒的命终于明⽩了一件事,原来辽东军火炮的有效程竟达四里,若再前进便成了辽东火炮的靶子。此次皇太极可是志在必得,也不着急,命人先将火炮推了出来。城上祖大寿借着望远镜发现后金推出两座宠然大物,竟是红⾐大炮,心中一惊,看来今⽇怕是要不好过了。此前之所以能守住义州,除将士用命外,城上的几门火炮也是立下了大功,使后金不敢以密集队型冲锋,只能以散兵的方式冲到城下,可兵力分散却最不利于攻城,刚到城下再被火锐打上一顿,便已是所剩无几。可今⽇后金竟也弄来火炮,不论是轰炸城墙,还是与城上火炮对,作用都不可小视。

  皇太极没有望远镜,当然不知祖大寿表情如何,只顾命人将火炮安装妥当,准备击。祖大寿当然不会让他如此轻易得手,命城上火炮先下手为強。只可惜义州城火炮本就不多,又分散在四面城墙上,加之这几⽇的‮狂疯‬击,又损坏了几门,一时间想将其余城上火炮调到北城也来不及,所以此时北城上只有三门火炮,这还是因为北城曾被后金攻上来过,城墙多有伤损才比其他城上多了一门,其他三面城上则仅有两门火炮。虽然只有三门火炮。可却仍不容小视,随着三声惊天动地地巨响,辽东军三门火炮率先发威,只可惜这火炮程虽远,可一旦超出四里,便已没了准头,若是对付后金密集的骑兵还可以有些作用,可想要用来准确打击那两门后金火炮,恐怕比⾼炮打*飞*机效率⾼不了多少,一轮齐后。炮弹虽然在后金骑兵中开了花。打死打伤后金兵近百人,可那两门火炮却是毫发无伤。后金则不同于辽东军,他们不需要⾼精度打击,只要炮弹能打在义州城墙上便是完成了任务,比辽东军当然容易不少。控火炮的炮手同样是耿仲明特意挑选给尚可喜的,这些人眼中只有金银,他们才不会管要打的是大明还是后金。简单调试后,后金的大炮终于开火,其中一门因炮口略⾼。炮弹飞过城墙,落在城中,造成几名百姓伤亡。另一门却恰到好处,后金的炮弹正打在近十米厚的城墙上。竟将城墙打得一阵摇晃,灰尘漂过,一个直径近米,深有半米的大坑留在了城墙上。

  这一切直把皇太极喜得直拍掌。大叫了声好,传令下来,炮手若真能将城墙轰破,赏金千两。被派来的这些炮手之所以肯为后金效力,无非就是为了钱财,一听有千两⻩金。当然是磨拳擦掌,个个争先。因刚才击中城墙地一炮距地稍⾼,就算击破城墙,后金骑兵也无法从此进城。炮手调试了角度,再次发炮,这次两门大炮竟都轰在了距地一米左右地地方,找准了位置,不需再调试,一连三发炮弹击在了同一位置,城墙竟被轰塌了一米左右,好在城墙够厚,才没有轰塌城墙,不过如此下去,城墙早晚不保。祖大寿忙命城上的三名火炮手加紧调试,力争一炮将后金火炮轰塌,可火炮体积虽大,但远在五里之外,想要找准位置却非凡人可行。好在这些炮手都是城中最好的炮手,又经过三桂的‮教调‬,虽然算不上神炮手,但本事还是有一些。一连打了七八炮,终于距后金火炮越来越近,只有几十米。

  想来再有几炮必然能一炮中的。可后金又不是傻瓜,眼看城上辽东军火炮向自己轰来,忙组织人力,几百人一起上来,绳拉人推,硬是将两门火炮移了几百米出去。城上辽东军的火炮只得再次重新调整准星。不过城下后金军的火炮同样要面临这个问题。虽然他们刚才照准了那个位置打了也有差不多十炮,可义州城近十米厚的城墙也不是纸糊的,特别是靠近地面地地方更是全用半米近方的巨石垒砌,火炮威力虽说‮大巨‬,可后金这近十炮也不过轰进三四米而已,距轰塌城墙还早得很。火炮这一转移同样要重新找准位置,若是重新找个地方,刚才那十几炮便是⽩打了。如此以来,城里城外十几万大军便只能无所事事,在那里看着这五门火炮表演,有些精力充沛的,甚至为自己一方地炮手加起油。不过还是城下后金火炮占了些优势,他们只是平移,⾼度不变,只要调整火炮角度便可,只用了两炮,便又找准了位置,几炮下去,城墙又被轰塌了一米多。这时城上的火炮也快要找准位置,后金只得再次调整炮位,双方的拉据站就此展开。

  但义州城墙却在后金的打击下越来越薄,城墙上甚至出现了几条寸宽的裂。可就在这关键时刻,城上地火炮因为多⽇来的疲劳作战,终于不堪重负,又有一门火炮炸了膛,伤了几人。仅剩的两门火炮炮管也是滚烫,就是浇上⽔,眨眼间也变成了蒸气,炮手开始还冒着被烫伤的危险勉強又发了几炮,可后来,炮管竟都有些发红,炮手更是凄惨,不仅双手全是大泡,就连⾝上也被燎无数大炮,就是这样,他们还是顽強的又发了一炮。还是祖大行看不下去了,如此下去,那怕是再发一炮,就算火炮不炸膛,这几名炮手也怕是要命不保,強令炮手停止击,派人取来⽔浇在火炮上,为其降温。不过后金也不好过,双方炮击到此时已经过了两个时辰,后金的两门大炮也各出了百余枚炮弹,其中有近半轰在了义州城墙同一位,眼看城墙仅差一米多就要被破开,可其中一门火炮终于也发生了炸膛,并伤了周围地几名炮手。另一门也是生人勿近,热得就算站在几米外也可感到热浪灼人。眼看大破义州城就在眼前,可被尚可喜带来的那几名炮手却说什么也不肯再靠近大炮,刚才另一门火炮炸膛就发生距他们几十米的地方,周围的几名炮手被炸得飞出几米远,虽然马上有人将他们救走治伤,可仅看他们走时还是混⾝漆黑的样子,就叫人心寒,而且到现在那几人还不知死活。这几名幸存的炮手虽喜金子,可也要有命来拿才行。皇太极见几名炮手止步不前,一怒之下‮子套‬刀,对几人道:“尔等若是能破了义州城,我决不食言,不但给你等⻩金⼲两,还封尔等为官,荣华富贵一样也少不你们的。不过若敢停止击,就要问问我这刀利是不利。”

  皇太极话音一落,其⾝边亲卫马上取出刀前行几步,来到那几名炮手⾝旁,看样子,只要他们敢说个不字,马上便要人头落地。

  刀都架在脖子上了,这几个炮手怎么敢说个不字,直到此时他们才有些后悔,为何要远赴千里之外为这后金效力,好好在明军中当个兵不是好的吗,虽说不会大富大贵,可一家也算⾐食无忧。不过他们也知道到这里说什么都是晚了。只好硬着头⽪,靠近火炮,继续发。皇太极见几人就范,也是松了口气,若这几人真的宁死也不肯发炮,他还真不知该如何是好,杀之可惜,留之无用。而自己手下却再无一人能摆弄这火炮。看来回去后要叫人好好学学如何摆弄这个宠然大物,若自己手下人有这本事,那还用自己对这几名炮手以死相迫,为了后金恐怕早已争先恐后上去了。皇太极又命人就地取材,找来积雪扬向火炮为火炮降温,以避免仅剩下地火炮发生炸膛。没想到后金火炮刚发了一炮,义州城上已经停了一会儿的火炮竟又响了起来,炮弹虽距后金火炮较远,可一连几炮下来,炮弹已经落在了距后金火炮不⾜百米的地方。仅听声音便可知道。这绝不仅仅是一门火炮在发威,只不知辽东军用何法竟能令火炮重新发威。若是刚才,应该立即再次转移火炮。可皇太极眼看成功在望,又不知辽东军的火炮为何又能发炮,拖延下去对自己不利,一恨心,命几名亲卫上前用刀住几名炮手,令其不得后退,继续发炮。直到城破为止。可他自己却率其他人后撤里许,以保‮全安‬。

  几名炮手暗骂皇太极太过卑鄙,竟不顾自己死活。可如今是人为刀姐,我为鱼⾁,那敢不卖命,只希望能早早攻破义州城墙,自己或许还可保住一条小命。站在城上的祖大寿从望远镜看到后金竟不再躲避。也知后金是在孤注一掷,握紧了拳头,只希望匆匆从其他城上调来的这两门火炮能先一步击中后金火炮,保住城墙不失。

  眼见城上火炮发出的炮弹距后金火炮越来越近,最后只有十几米而已,只要再有一炮必能轰在后金火炮上。只可惜。后金的火炮抢先发,炮弹打在城墙上,整座北城都为之一晃,北城终于被炸出一道三米宽的大口子,就听城下有军卒惊恐的喊道:“城破了!城破了!”只恨得祖大寿就要提刀下去一刀结果了这个败类,这不是在为后金造势吗?就在这时城上火炮也终于发炮,可此时后金也看到城墙已破,那几名在刀之下地炮手如同解脫了一般,转眼间便逃出十米,只可怜皇太极地几名亲卫,一时不察,竟做了这火炮的赔葬品。寿暗叹一声,终于还是差了一步啊,若是这火炮再轻一些,也许不需要两个时辰才能勉強将这火炮移到北城上,也许城墙便不会破,可这世间那有那么多的如果,城破了,祖大寿与义州城中几十万军民便得面对这个现实。好在祖大寿在后金火炮轰城时便作了些准备,此时在那被后金轰破的城墙后早已有成千上万的辽东军严阵以待,准备与后金做最后的拼搏。

  皇太极见城墙已破,厚达十米的城墙已经被撕开了一道三米宽的口子,再不犹豫,心知成功于否就在此刻,手中宝刀一挥,大喝了一声:“进攻!”只见五万后金铁骑除三⼲皇太极的亲卫留在其⾝边保护外,全部冲向了义州城。这五万后金铁骑当然不会全部冲向那三米地豁口,不然就算没有阻拦,这五万大军要想进城恐怕也得一⽇功夫。五万大军除其中最为精锐的五⼲骑兵冲向豁口外,其余骑军还如前几⽇一般,冲向城墙。城上明军见后金开始攻城,城上火炮也调整过来,对准后金人多的地方,一连几炮。城上军卒手中火铳、长弓也急忙发言。不过后金全为骑军,速度极快,几里地几息之间便冲到城下,不过在明军地打击还是留下了⼲余尸体。后金军来到城下,却并不因自己是骑兵,没有攻城器械而有所慌。只见其中一部分在城下用弓箭掩护,另有精锐下马,从马后取出勾抓,甩向城上墙垛。这种攻城之法本不⾜为取,城上军卒只需一刀斩断勾抓绳索,向上爬的后金军便会坠城,当真是爬得越⾼摔得越狠。

  可这也是无奈之举,谁让后金来得匆忙,本不及携带大量的攻城器具,等赶到义州城外才匆忙做了一些,可几⽇下来,在城上火炮的精准打击下,后金制做的速度竟不及明军毁坏地速度。而且后金本为游牧民族,骑术精良,要让他们下马做战,其十分实力发挥不出六成,在城外这几里的空地上,提着长梯等攻城器械缓慢前行,只能轮为城上明军的活靶子。最后金只能舍弃各类攻城器具,凭战马快速冲到城墙下,再用勾索攀爬。可除了第一天曾攻上城墙外,其余几天,只是⽩折损失了几万后金勇士,却再未攻上城墙。 Www.NilxS.CoM
上一章   转世重生之吴三桂传奇   下一章 ( → )
免费小说《转世重生之吴三桂传奇》是一本完本重生小说,完结小说转世重生之吴三桂传奇TXT下载的所有章节均为网友更新,与免费小说网(www.nilxs.com)立场无关,更多类似转世重生之吴三桂传奇的免费重生小说,请关注逆流小说网的“完结重生小说”专栏或全本小说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