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风 第二十八章 文联
|
逆流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宋风 作者:戒念 书号:35176 | 更新时间:2017/7/22 |
第二十八章 文联 | |
第二十八章文联 成立这样一个类似后世文联的组织的事情在开封来说还算是件大事的,虽然这个有着近二百万人口的超级城市能够完成系统的私塾教育的人的比例还非常低,但由于文人的特殊地位,尤其是评审团的几个成员本⾝就是朝廷的重要员官,使得这件事在新年中的开封显得格外的耀眼。 在正月十五这天,王静辉在“锦湘阁”中设宴招待了这十三个评审团成员,也终于见到了后世闻名的“唐宋八大家”中欧修、苏轼、苏辙、曾巩四个人,当然其他九个人来头也不小,比如那个历史上有名的司马光“他现在还是知谏院,等到濮议斗争后,他最起码也是个御史中丞了吧?嗯,未来御史台的老大,这可要好好巴结他一下,省得他给自己的商务印书馆找⿇烦!”王静辉心中默默的想到。 这些人可都是王静辉来到这个时空后最想见到的名人,别的不说,这“唐宋八大家”的名头在后世可是如雷贯耳,爷爷在教他古文的时候,没少读他们的作品,当然在这上面吃的竹鞭也最多。这八大家里面苏轼、苏辙、曾巩可以说都是出自欧修的门下,而苏偶像他老爹苏洵的出名也是和这个老头儿有密切关系,不过苏洵现在好象正在病上,没有什么精力来⼲这件事了,要不然这个评审团中又要多出一个“唐宋八大家”的成员了。苏洵现在当什么官王静辉可不知道,但他知道这个大器晚成的名人现在正在和别人一起和写《太常因⾰礼》,明年写完书后就要去世了。 “苏洵是苏偶像他老爹,这个人可不能不救,虽然不知道他得的是什么病,但也不能袖手旁观,尽尽心力也好。如果不巧被我治好了,等把王安石也拉过来后,那这个评审团可就真的是史上留名了:唐宋八大家中的六个曾经在评审团中⼲过,想不闻名都很难啊!可惜韩愈和柳宗元生在唐朝,我就是有心也没有这个力量啊!不过苏洵这个老家伙据说是个好战的热⾎老头儿啊!”王静辉不噤在那里有些幻想这个超级豪华阵容的评审团了。 一个屋子里面的十四个人,当中就属王静辉最年轻,但他还是看到了有三个年龄稍微比他大点的年轻人站在一群五六十岁的老者中间。“苏偶像!”王静辉的脑海里面滑过了一丝亮光,苏轼是他来到这个时空后最想见到的大文豪,虽然他现在也不过是二十七八岁,但他的文章已经名満天下了。“这两个年轻人肯定就是苏轼、苏辙兄弟两个了,不过哪个才是苏轼呢?”王静辉有些愣神儿了,毕竟他也没有见过苏轼长得什么样子,虽然眼前这两个年轻人长像上还没有双胞胎兄弟那么夸张,但王静辉可分辨不出来哪个是哥哥苏轼,哪个是弟弟苏辙。 正当王静辉还犹疑不定的时候,这三个年轻人中的一个走到他的⾝前一拱手道:“你就是商务印书馆的东家王静辉王改之吧?在下苏轼苏子瞻!” 王静辉听后连忙拱手作揖说道:“苏兄,我正是王改之!”然后向厅中其他人行礼后说道:“在下不过是末学后进,对各位文坛前辈久仰多时了,今⽇一见也算是平生所慰!” 由于王静辉在东郡王府的诗词宴会上大发神勇,欧修、苏轼、司马光等人早就读过他所有的诗词作品了,年少出名难免有些年轻气盛,他们也都做好了这方面的心理准备,但看到王静辉之后才明⽩这有多么可笑:眼前这个年轻人看上去一点儿也没有这个时代文人那种从骨子里面流露出来的傲气,平凡谦恭,如果不是他⾝上的⾐着打扮还有一张比较英俊的脸庞,他们还以为碰上了一团和气的店掌柜。“果然是个商人啊!”几个评审团成员的脑海中突然浮现出这么一个想法。 由于苏轼苏辙兄弟比王静辉大不了几岁,他们也是年少出名,而且王静辉的诗词写得又是格外的好,所以便对他显得格外热情,拉着王静辉的手向他介绍这厅中的评审团成员。这十三个人除了司马光、欧修、苏轼、苏辙、曾巩五个人是他知道的外,其他的八个人中最让他吃惊的是一个青⾐中年男子,通过苏轼的介绍,他居然是王安石的弟弟王安国! 对于王安国,王静辉可了解的不多,不过王安石这头倔驴在主持变法的时候,他的两个弟弟却是站在了欧修这一边的保守派,实在是让人出乎意料。不过此时的王安国在这些人当中算是最平庸的,别人多少还都有个官职,而唯独他跟王静辉一样还是个布⾐,不过他的诗词在汴都开封的文人圈子里面受到了极⾼的评价。由于历史书上对王安国描述的少之又少,所以王静辉并不清楚他的底细,只知道他是在神宗继位后由朋友韩绛等人推荐赐了个进士出⾝,后来当的官职也不大,吕惠卿上台后找个⿇烦把他罢官回家,可以说他一生也没有什么大风大浪,平淡的很,但是他的人格倒是很让人尊重。 不过让王静辉惑不解的是:王安国的诗词在后世可没有几首啊!他也就知道一首《清平乐》但不知道它是什么时候被王安国写出来的,所以也就没有敢抄袭。听苏偶像话中的意思,这个王安国的诗词在汴都还不是一般的火爆,他也是从金陵为⺟丁忧后回来没有几个月,但是得到了众人的推崇,所以进⼊了这个评审团。“据说他生前还写出了《王校理集》但后来失传了,又是一个被历史埋没的才人啊!这个王安国不仅诗词⽔准好,人品更好,倒是可以列为往的名单,但这家伙对谁都是有点冷冰冰的,不太好接触。” “王安石那个老家伙正在金陵借着为⺟丁忧的理由拒绝朝廷的累次召唤,这可是为他争⾜了清流的赞扬,在声望上甚至超过了许多老辈,被时人所称道,顺便还教出了吕惠卿、蔡卞、李定、龚原等新骨⼲,为他几年后出山可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到了英宗不行去世,神宗刚刚继位后,金陵王安石已经呼之出,这才是谋定后动啊!这个老家伙看来都是算好的,看来神宗继位后他是肯定会受到重用的…”这是他来到这个时代后第一次听到王安石的消息,心中一时感慨。 苏轼又给他介绍其他人,但中间除了一个晏几道是自己知道的外,其他七个人连听都没有听说过,但他们的名头都是在汴都文人圈子里面很牛的人物,王静辉也都很恭敬的向他们行礼。 在宴会上王静辉和年龄相近的苏轼和晏几道坐在一起,让他有一种正在做梦的感觉,由于他没少抄袭苏轼和晏几道的诗词,心中总是有些愧疚,尤其是苏偶像,王静辉更是歉疚的很:他几乎把苏轼后期的作品抄了遍,真是不知道等苏轼后期政治失利的时候,他还能写出什么样的千古绝唱来… ⾝为主人,王静辉出于对这些文豪的敬重,让欧修坐了主位,但他还是第一个举起酒杯来对他们说道:“在下不过是个末学后进,希望各位前辈还要多多指点!相信各位前辈都已经知道今天把大家请到这里来的目的了,各位前辈都是由汴都的文人士子公推出来的,相信由你们担任评审团来评价呈送上来的作品是最公正不过的了,在这里我先敬大家一杯!” 席上众人都很⾼兴的举起了酒杯共饮美酒,出于文人的心理,他们的內心中还是很得意的,毕竟是由大家公推出来的代表,自⾝的才学也得到了大家的公允,尽管在座的这些文豪都是成名已久,但仍然很奋兴。 宴会上大家只是相互敬酒,并没有说到什么实质问题,王静辉也就乐得自在,当然昑诗作词是少不了的,令众人失望的是,虽然大家都极力怂恿,但王静辉并没有像在东郡王府宴会上那样诗兴大发,他只是做了两首比较应景的诗词。 直到掌灯时分,宴会才结束,众人都満意而归,而欧修、司马光、苏轼三个人却没有和大家一同离去,他们留下了王静辉在偏厅要上了一壶清茶想和他做深⼊的谈。王静辉看到这阵势立刻就蒙了:他还以为宴会就这样顺顺当当的过去了,本就没有想到三人会在宴会后留他。不过也没有办法,这三个人欧修是文坛首领,苏轼是自己非常崇拜的人,而司马光是知谏院,更是自己以后要好的重要目标,更何况这个老家伙正在进行《资治通鉴》的撰写,这本书可是对后世帝王治国方针有着很大影响的书籍,王静辉甚至有过去影响他的想法,当然这种想法连他自己都觉得有些不现实,毕竟他没有这个资格,所以选择放弃。 居首座的当然还是年龄最长、声望最⾼的欧修,司马光和苏偶像还有那个远在金陵的王安石算来算去都可以称得上是他的门生,这便是主持科举试考主官的好处了,他欧修没有当过一天的老师,但就凭借着主持过四次科举试考,便弄得门生満天下,也难怪他可以通过行政手段来推广古文运动从而获得成功了。 王静辉还从没有这么近距离的观察欧修,看到苏轼和司马光也进⼊偏厅后,他问道:“在下在这里先感谢诸位为商务印书馆出版各位文人的作品而多方奔走,以后还需要诸位多多费心了!不知三位前辈留下在下有何指教?” 苏轼听后笑着说道:“改之,你不用这么拘束,我只比你痴长几岁而已,‘前辈’这个称呼我可不敢接受,倒是欧和司马两位先生可以称得上,如果承蒙不弃,你今后就称呼我子瞻或是苏兄就好了!”“还是苏偶像够豪慡!”王静辉心中暗暗赞叹道。 欧修也笑着说道:“还是子瞻说得好,王公子也不用和我们这么客气!这次多亏你慷慨解囊,才能使众多文人的优秀作品得以刊印发行于世,我们三个代表所受益的人在这里要感谢你了!”说完他们三个人站起来朝王静辉作揖行礼。 王静辉立刻站起来拦住他们说道:“这只是我分內之事,哪还有什么功劳?各位先生太见外了!”说完四个人又坐回原座。 王静辉说道:“我大宋经历了百年的和平,文人佳士层出不穷,其诗词作品当可与大唐盛世相可媲美。但我观古籍所论,大唐诗人作品流传至今的也不过其全部的十之一二,大多数都已经失传了,我不想千百年后我大宋文人作品也像大唐文人那样失传,所以我才想到用这种方法把现在名家作品中的优秀精华刊印出来。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保存这些珍贵的作品,另外一方面也可以让当今想我这样的末学后进拿来诵读以提⾼自己的⽔平。” 司马光说道:“王公子,这样做固然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但据我所知刊印书籍花费大巨,王公子虽然富有,但你能够长期承担这种花费吗?如果王公子感到为难,我们几个已经商议过了,可以拿出一部分,并且我们几个还可以上书朝廷,不出意外的话朝廷也会分担其中的一部分,虽然不多但也好减轻你的负担。” 王静辉说道:“各位先生,你们就直接称呼我为改之就好了。至于出版这些作品,请各位放心,这件事绝对会是一项长期的过程,我已经让商务印书馆做好了长期的准备,在财力、物力、人力上都做了最充⾜细致的准备。正如我先前说过的那样,进过你们评审后通过商务印书馆评审机构的作品,不仅出版费用完全是免费的以外,最优秀的作品我们还会给作者予以丰厚的润笔费用,鼓励这些文人继续写出更好的作品。” 王静辉看到他们脸上还有些惑不解的神情,喝了一口茶继续说道:“我虽然⾝上没有背负功名,也可以算得上是一个文人,但我还是个商人。各位可能很疑惑我一个商人为什么要做这笔明显是亏本儿的买卖,除了我本⾝是个文人希望优秀的作品能够流传于世,让后人有所借鉴外,我还希望那些家境贫困的读书人能够在科举试考外还能够靠写文章来养活自己。当然这些归到底都要看商务印书馆有多少钱来支持这件事,各位都是读书人,买书也当是一件平常事,生学想请问各位老师一个问题:一本书需要多少钱?” 苏轼说道:“改之,你说的话倒是让我们有些不解,不过你这么做不管怎么说也是意见大好事,一本书的价钱价格差距很大,不过就以《论语》这样非常常见的书来看怎么也需要三四百文钱才可以,最近书籍价格下降,差不多也需要两三百文。” 王静辉说道:“子瞻兄莫急,你们听我好好解释。刚才你说道最近书籍价格下降,这正是由于我们商务印书馆开业所引起的。印刷书籍虽然其雕版刻印、纸张、雇工所需要的成本极⾼,但买卖书籍是非常钱赚的,以江浙一带的钱、燕两家大书商的规模和实力,书籍成为他们谋取暴利最好的工具。实话告诉你们吧,商务印书馆采用了以往完全不同的工艺来印制书籍,其速度效率和成本是那些雕版印刷所不能匹敌的。如果不是怕把采用老式雕版印刷的作坊大批破产倒闭,现在的书籍的价格最多有八十文制钱就⾜以了!像《论语》这样大宗书籍,其成本也不过三四十文钱而已,如果纸的价格再降低的话,其成本还会进一步降低!” 听过王静辉的话后,欧修、苏轼和司马光都大吃一惊,印刷书籍其中的猫腻是他们这些才⾼八斗的大文豪所不清楚的,但三四百文钱和八十文钱书价的差别即使是傻瓜也能看出其中的差别。 王静辉说道:“可能有许多人都会质疑我授意商务印书馆去做一个精卫填海的事情,将文人优秀作品免费出版,这种事情除了能够给我在朝廷面前争取到一定的好处外,从头到脚完全是一个败家子的事情。甚至有人更会认为我这么做除了讨好朝廷以后,就会中断这件事。” 欧修他们听后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心中想到:除此之外你还能获得其他好处吗?欧修、司马光他们不了解王静辉的为人,正是怕他在讨好朝廷后,便撂挑子走人不⼲了。但他们也没有别的好办法,所以才留下来和王静辉打算来一次比较公开的谈。他们认为王静辉做这件事对大宋文人来说无疑是件大好事,但其中所花费大巨,即便是大宋第一等富人也不敢轻易尝试,所以为了这件事能够持续下去,不惜把自己来掏包,甚至是上书朝廷来拨下专款来支持。但他们也知道朝廷现在财政紧张,即便拨下专款也是杯⽔车薪,他们也想了解一下王静辉的实真想法,今后好做打算。 wWw.nIlXS.CoM |
上一章 宋风 下一章 ( → ) |
免费小说《宋风》是一本完本架空小说,完结小说宋风TXT下载的所有章节均为网友更新,与免费小说网(www.nilxs.com)立场无关,更多类似宋风的免费架空小说,请关注逆流小说网的“完结架空小说”专栏或全本小说排行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