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宋 第七章
逆流小说网
逆流小说网 玄幻小说 武侠小说 仙侠小说 都市小说 言情小说 校园小说 历史小说 军事小说 网游小说 竞技小说 穿越小说 耽美小说 灵异小说 同人小说
全本的小说 天堕武林 夺命柔情 滛虐江湖 催眠传奇 露水姻缘 社团奇遇 佛洛伊德 综合其它 热门小说 总裁小说 乡村小说 科幻小说 架空小说 重生小说
小说排行榜 紫烟蒾情 宝贝记事 蔷薇妖娆 失纵蒾卻 时空浪族 段家女将 剑荡天下 成田离婚 悖伦孽恋 女校老师 短篇文学 推理小说 官场小说 经典名著
逆流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新宋  作者:阿越 书号:34625 更新时间:2017/7/20 
第七章
    “子由、元度、毅夫,你们先听我说完整个构想。”石越伸出双手,做了个安抚的手势,一面向陈良打了个眼⾊。陈良立时转⾝,取出一幅“天下郡县图”来,铺在桌子上。石越走到桌前,苏辙、蔡卞、唐棣等人也围了上来。

  石越取来一⽟如意,在地图点依次点了几个城市,一面缓缓说道:“汴京为中心,沿汴河至楚州,再沿运河到扬州,不仅沟通长江、大河两大⽔系,也堪称整个大宋的生命线。汴京的生存,严重依赖汴河的漕运,几乎一⽇不可离。为了更好的解决漕运问题,我以为可以在泉州、福州、杭州、扬州建立四个大的港口,利用海运,解决福建路、两浙路与京师的运输问题。但是有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京东东路、淮南东路、淮南西路、江南东路、两浙路、福建路,以及江南西路,这‮路八‬是大宋赋税的主要来源,但是所有的运输,最终全部要依赖于汴河,汴河的运输能力,已经到了一个极致。因此,我认为,要充分利用长江的功能,从汴京到沿长江的城市:江宁、鄂州、江陵,甚至庐州、光州、襄州,都要用更大运能的官道连结起来,而长江以南诸路,也同样要用⽔、路两种通渠道,从而使整个南方的流通变得非常的顺畅,而漕运过份依赖汴河的状况,也可以得到部分的缓解。特别考虑到荆湖南、北两路的开发——这两路与京师的联系,绝对无法指望汴河。”

  “开发荆湖南、北路?”众人越发的震惊起来。

  “不错。”石越的神⾊非常淡然,他用⽟如意在二路的地图上画了个圈,道:“我并非为了修路而修路,构建⽔陆通路,其目的是促进南北流通以及南方內部的流通,主要就是为了开发南方。大宋的富強,只可能建立在南方全面繁荣的基础上。同时…”⽟如意指向了四川“也能顺便解决四川的漕运。”

  “计划越大,开支越惊人。敢问参政,想要如何开发南方?”蔡卞注视石越,实在无法想象石越这样谨慎的人,怎么会提出这样大胆的计划。

  石越尚着⻩河以北诸路画了个大大的圈,说道:“北方兼并一⽇甚于一⽇,大量的农夫无地可种,每次盗贼不断,重罪法诸位都知道,这是盗贼猖獗使然。民本不乐为贼,迫于无奈,不得不为贼。而南方,特别荆湖南、北路,农业落后,人口稀少。⽩⽔潭考察的‮生学‬写了报告,认为这两路最少可以昅纳一百万户人口。我想从人多地少的川蜀,以及兼并严重的河北,招纳五等户以及客户,并往两路甚至远至广南东、西路垦荒。除了几条主⼲道外,垦荒的人走到哪里,道路就修到哪里。”

  “换句话说,就是除了主要官道、河道的修缮开通,其他道路的开通,包括在了移民费用其中?”蔡卞立即反应过来了。

  “正是。”石越赞赏的一笑,道:“朝廷对五等户与客户,本来就不征收役税,至少是征得并不⾼。将这些人昅引到南方,每丁允许圈地八十亩,桑⿇田二十亩,宅地三亩;这些地五年之內免税。若力有能及,允许多垦地,多垦之地,五年之內,朝廷只收两税之半。凡移民之户,朝廷每丁发给安家费三十贯,⾜够一年之开销。凡种子、农具,皆可贷给,用劳役的形式分年归还。”

  苏辙望了石越半晌,叹道:“子明,你可知道这要花多少钱?假设你能昅引五十万丁,安家费就是一千五百万贯,还有种子、农具,不下一千五百万贯。三千万贯,就这么花掉了。朝廷哪有那么多钱?何况你还有个修路的计划。”

  蔡卞苦笑道:“实际上绝对不止三千万贯。而且农夫能领到手里的钱,也不可能有三十贯,我看最多有十五贯。”

  唐棣也道:“正是如此。中间若不经剥刻,实无可能。”

  “我当设严刑峻法以待之!”石越寒着脸说道。“刻剥之事,自然难免,但只要查出一个,便抄没家产,发配往归义城。更何况,便是十五贯也够用了,一个低等厢军,每年的薪俸是四贯左右,也可以拮据维生,十五贯在湖广四路,既便维持一个五口之家的生活,都不是问题。”

  “若然如此,甚善,但只怕严刑峻法,不能不惹来议论。更何况还有更多的矛盾,移民原籍‮员官‬故意阻挠怎么办?荆湖南北路又不是无人之所,若当地人说那地是他们的,又要如何?”苏辙对这样太大的计划,始终不是很乐观。

  “除所开垦田之外,一切山林河泽,皆是官产!移民之前,我要请求皇上下令,命令湖广四路编户自报财产,他报多少,朝廷信多少。以后便按这个收税。等到移民之时,朝廷就按所报之数,计算其地产。如果届时有人忽然又多出了许多田产,那么他的总额在一百亩之內,朝廷就既往不究。若超过一百亩,那便怪不得朝廷了。”

  “这…”“湖广四路,在朝廷里没有什么力量可言。对朝廷有影响力的家族,没有一家在这四路有什么了不起的利益的。何况有上百万的北方百姓从中得利——许多北方籍、四川籍的‮员官‬从公从私,都会支持,而许多‮员官‬也多了中私囊的机会,若从这些方面想,我倒是并不担心会有过大的阻力。我担心的,是朝廷的财政,能不能支持这个计划?”蔡卞心里还有一句话没有说出来:“石子明与王介甫的区别,就是石子明拼命花钱,王介甫拼命挣钱;若再加上司马君实拼命省钱,实在可以并称三绝。”

  “财政的问题,我们等会再谈。”石越把玩着手中的⽟如意,不急不慢的说道:“我们首先可以达一个共识,如果不考虑财政的因素,移民开发湖广四路,是完全可行的。而且,如果执行得很,四五年之后,就能见大利。诸位是否同意?”他的目光扫过众人的脸膛,苏辙与唐棣点了点头,蔡卞却迟疑了一下。

  石越注视蔡卞,微笑道:“元度还有何意见?”

  蔡卞见石越问到,便笑道:“参政,下官以为,庙算者,未算胜,先算败。参政何不说说如果失败,会有什么后果?”

  石越一愣,旋即哈哈大笑,道:“说得好,正当如此。”他转向陈良,道:“子柔,不如你来说吧。”

  陈良应了一声,微一欠⾝,道:“苏大人、蔡大人、唐大人,参政与在下等议论之时,以为如果移民开发计划失败,所导致的后果,大约以下以种:最坏的状况,国库六千万贯,甚至更多的钱⽩⽩花掉,收不到一分成效,移民过程中移民与‮员官‬,移民与本地百姓冲突不断,不断发生流⾎冲突,甚至引发小股叛,同时,各蛮夷部族因为被移民的开发所刺,矛盾化,起兵叛。朝廷在财政瘫痪的情况下,不得不增加税收,组织军队平叛,整个大宋,因此陷⼊十分困难的状况…”

  他说到此处,见苏辙与唐棣脸⾊都为之一变,忍不住安慰道:“这个似乎不用过于担心,这种状况,只是组织者能力过份低下,才有可能发生。我们认为这是不可能发生的。因为我们不是一次的大规模移民,也不会是无序的移民,所有的过程,必须是有组织的,比如分几年来达成这个目的,每次移民的规模,移民的目的地,都会谨慎规划。我们事先要对一些州县进行调查,分析每个州县大约最多可以接纳多少移民,然后只移民最大可接纳数的六成。这样,就尽可能的缓解了移民与本地居民的冲突。再善择官吏,加強监督,也可能减少移民与‮员官‬的矛盾…”

  “那么与蛮夷呢?”唐棣忍不住问道。

  陈良面无表情的说道:“让山中蛮夷下山,成为编户,蕃汉杂居,本就是移民的主要目的。我们尽量避免冲突,如果诸夷接受教化,朝廷也一视同仁,以华夏待之。实在不可以避免的冲突,则自有军队进剿。同时,参政也认为,可以在⽔源上游,湖泽周围,划定一些山林,噤止开垦。诸夷愿意迁徙,朝廷当优容之。而且,我们也相信,移民与诸夷的关系,是可以处理好的,因为移民会带过去更先进的技术,与诸夷有更多的易,只要他们不袭击移民,朝廷会一如既往的优待他们。”

  唐棣听到陈良这冠冕堂皇的话语,心中一凛,移视石越,却见石越竟似一尊雕塑一般。他知道一旦移民,的确也会有汉蕃取长补短,互相好的事情发生,但是只怕更多的,还是⾎腥的冲突。越往南,这种冲突必然越明显。因为很多耕地的开垦,一定会‮犯侵‬到蛮夷的传统领地。唐棣犹豫了一下,终于说了出来,道:“子明,若真如此,多杀伤仁,不可不慎。”

  石越苦笑道:“一般的州县,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只要朝廷严令县官不得欺凌蛮夷,视为子民,则这个问题不难解决。但是在一些羁縻州,只怕避免不了军队的出动。如果真的出现那样的状况,朝廷也自会慎重,尽量用抚不用剿。兵者凶器,不得已而用之。”

  陈良见众人不再质疑,便继续说道:“次坏的状况,是虽然多有挫折,但是移民总算进行,而南方也得到开发,但是移民却给朝廷背上了‮大巨‬的财政包袱,朝廷不断追加费用,财政十年之內,都处于极度困难中。万一有何天灾人祸,或者朝廷支持不下去,半途而废,就导致前功尽弃。”

  蔡卞脸上有惊诧之⾊,他显然没有想到这个状况石越已经事先想到。“在下最担心的,就是这种状况。”

  “这个办法,可以用计划移民解决。严格控制移民的数量,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比如,执行的第一年,移民五万到十万,移民限制在某几个州县,发现问题,可以及时解决。而且若真有什么大的后果,朝廷也可以及时菗⾝。一年之后,第一批移民基本可以站稳脚跟,则第二年可以适当增加数量。如此进行,朝廷在前五年內虽然要花上一大笔钱,但是分开支付,却并非不能承受。当然,我们还有另外的辅助措施…”

  蔡卞想了想,说道:“这个办法果然有用。但是下官还是认为,再怎么裁减,移民与修路浚河的费用,都是目前朝廷的财政无法支持的。其付出的‮大巨‬显而易见,但是将来得到的东西,却极不确定——单靠移民们能给朝廷增加的税收,岂码要一百年才能补偿回来。”

  石越笑道:“元度,账不是这么算的。如果移民成功,其利甚大。首先,大宋粮食产量必然显著增加,百姓生活⽔平能得到好转。史上最富庶的时期,都是粮价最低的时期,开元十三年,东都斗米十五钱,青、齐五钱,粟三钱,以致于玄宗要担心⾕伤农,特意收购粮食,以求提⾼价格。这样的盛况,已经有三百五十多年不曾见了。据杜佑的估计,天宝年间的实际户数最少有一千三四百万。如此‮国全‬的人口大约为六七千万,与本朝相当。其耕地面积约在800万顷至850万顷之间,略⾼于西汉时的最⾼垦田面积。而本朝,治平年间,垦田数仅四百四十万余顷,比本朝天禧年间尚有则犹不及…”

  蔡卞笑道:“参政,这只是收赋税的田地。本朝垦田数,有人认为,可能达到三千余万顷,或者有所夸张,但远过唐朝则是肯定的。否则王介甫相公就不会那么着急想要括隐田了,若能使天下隐田皆收赋税,则朝廷一朝可富。”

  “非也,非也。有隐田,必有隐户。依朝廷之统计,则唐朝‮国全‬户数最多是天宝年间,不过891万余,口5291万余,又要少于本朝了。况且,天下隐户、隐田,本不可能计算清楚,历朝历代,无不如此。为政者计算得失,不可怕百姓占便宜,而须惧百姓吃亏。故我以为,这隐户、隐田,竟可不计。本朝粮价不能达到天宝年间的⽔平,必有原因。究其因,还是产量不⾜——而本朝亩产量明显超过唐朝,特别是江南地区。因此我认为,本朝要么是人多,要么是地少。人多则平均每人所占地少,所以究其原因,还是地少。”

  蔡卞想了半晌,方点了点头。

  石越继续说道:“因此开发南方,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只要采用更进步的农耕技术,南方亩产⾼于北方,是很正常的。北方普通亩产一石,南方就可以达到两石、三石,甚至四石。我甚至认为,有朝一⽇,湖广,天下⾜。”

  苏辙与蔡卞、唐棣对望一眼,心中半信半疑。又听石越继续说道:“第二个好处,就是可以缓解北方、四川兼并⽇炽带来的矛盾。在工业与商业不能昅纳大量劳力的时候,移民是唯一的解决办法。朝廷与其等到灾害来临之时,将人召⼊厢军,⽩⽩浪费粮食供养,还不如来支持移民,比较彻底的解决这个问题。依我看,解决了这个问题,就解决了军队⽇异膨的问题,减少不必要的厢军供给,多出了给‮家国‬税的主户,一进一出之间,利弊自现。”

  苏辙等人显然都没有想到这个层面的问题,须知当时厢军之数,有四五十万之多,是朝廷一个‮大巨‬的财政负担,如果能够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将节省下来的军费,去供给移民生产开发之用,这一进一出之间,的确会是个‮大巨‬的惑,而且,苏辙等人在一瞬间,也同时想到,将来裁军,许多的厢军安置计划,也可以放进移民计划中统一解决——将裁汰的厢军以军屯的名义,进驻羁縻州,那却是一举数得的事情。如果这样算起来,虽然整个移民计划的总开支⾼达三千万贯到六千万贯,但是果真成功的话,好处却是非常明显的。

  石越见众人神⾊,知道心中已然动了,他知道这个计划,最起码要说服⾝为工部尚书的苏辙,当下趁热打铁,又道:“第三个好处,便是将部分厢军按编制开进羁縻州,进行军屯。但是厢军主要种植甘蔗等作物,生产蔗糖;同时可以烧制陶器,酿酒,甚至制药——朝廷可以将这些东西通过海外贸易,卖给夷人,如果组织得好的话,军屯不仅不会成为朝廷的财政负担,反而会成为一个‮大巨‬的财源。它也可以对民间起一个示范的作用——蔗糖、美酒、中药,不仅仅可以満⾜国內的需要,也能通过海外贸易带来⾼额的利润。”

  苏辙、蔡卞、唐棣终于被打动了,他们三人都知道蔗糖在海外贸易中的惊人利润,而酒与中药——他们此时还不知道石越口中的中药,本不是他们以为的药材那么简单,但是饶是如此,他们也相信的确可以带来‮大巨‬的收益。只要有一个机制保证厢军能心甘情愿的进驻湖广四路的偏远之地,并且削减厢军进行军屯时稍稍谨慎一点,那么石越所勾画的东西,绝对是可能实现的!

  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得多了,石越与陈良继续介绍了移民计划的好处与可能出现的弊端,又大致讲了一下如何步步推行的问题,然后从移民计划的基础上,再重新说起南方⽔陆通网的构建与步骤,终于赢得了苏辙等人的首肯。

  “一旦计划推行,我将向陛下推荐元度为工部屯田司郞中,毅夫为屯田司员外郞,主要负责移民开发事务。民屯军屯,一应总之。元度精细谨慎,毅夫沉稳至公,必能为大宋⽇后的盛世,定下坚实的基础。”石越注视蔡卞、唐棣二人,目光中充満了期望。

  蔡卞与唐棣微微一笑,心中也甚是动,特别是蔡卞,不过二十岁出头,一旦升了屯田司郞中,就是正五品下的朝廷大臣,服绯带银,其任命也将由尚书省政事堂发出,而不再归于吏部管辖——许多人在官场上沉浮一生,也未必能跨上五品这道坎,他当真称得上青云直上了。唐棣对于蔡卞居于其上,倒也并不介意。他与蔡卞同年进士,蔡卞名次便在他上,后来一同协助军器监改⾰,蔡卞的能力他也是亲眼目睹,知道远在自己之上。因此石越不推荐与他关系亲密的自己,而是推荐蔡卞为屯田司郞中,寄以重望,唐棣反倒觉得石越有识人之明。当下二人齐声说道:“必当竭尽所能。”

  苏辙目光在《天下郡县图》上停留良久,悠悠说道:“子明,我自然全力助你此事。但是此事要通过朝议,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尚书省韩、吕二相,冯、司马二参政不首肯,众给事中不同意,皇上不下定决心,终究只能是纸上谈兵。”

  “子由说得甚是。万事刚刚开始…”

  “去说服司马君实吧,若能说服司马君实支持你花这笔钱,那么以冯参政与子明、君实的情,自会同意。吕吉甫相公虽然态度难料,但他是乐于生事的人,未必会很反对。韩相公也不能说服——如此,至少能取得尚书省的同意。”

  石越苦笑着点点头,他也知道司马光是必须要说服的。但是这件事情,却必须先让皇帝知道,这政治上必须做出的姿态。他需要皇帝对于他的计划有一种参预感。

  熙宁八年重佳节。

  此时大宋朝野所关注的焦点,毫无疑问是辽国已经渐渐明朗的內战与即将开始的省试。辽主耶律浚控制了中京道、东京道、南京道等辽国最富庶的地区,以大义之名,举兵十五万,准备进攻占据上京的耶律伊逊。但是为了防止宋朝趁火打劫,以及迟迟不肯表态的西京留守杨遵勋,耶律浚不得不分兵十万,监视这两股势力。而耶律伊逊则在上京道纠集了约八万契丹军、十二万各部族军队,指责耶律浚弑⽗,另立了一个叫耶律阿剌的三岁宗室为君,自称总北、南枢密院事兼天下兵马大元帅,与耶律浚对抗。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双方势均力敌,耶律浚控制的三京道內,有不少耶律伊逊的死,以及怀疑耶律浚弑⽗而心怀两端的人,他还要担心着宋朝与杨遵勋的进攻、东京道诸蛮族的叛;同样,耶律伊逊部下,不仅有许多部族完全是被胁迫、或被引而来,而且也有许多的契丹贵族,心里向着耶律浚,却不得已而臣服于耶律伊逊。在这样的情况下,双方都不敢冒然接战——耶律浚担心一旦远离中京,杨遵勋就趁机攻其后背,腹背受敌;而耶律伊逊却也不敢远离上京,他担心自己一走,上京立即就被同情耶律浚的人控制,到时候只怕二十万部下会作鸟兽散。

  双方都希望杨遵勖的态度能够明朗化。现在杨遵勖已经被耶律伊逊封为楚王、北枢密使,而在耶律浚这面,也已经是宋王、北枢密使。与此同时,从西夏到宋朝,都不断有使者来往于西京大同府,游说杨遵勖归附,西夏太后开出的价码是代王、中书令、都统军;而赵顼的许诺则是排名第一的泰宁节度使、中书令、世袭卫国公。但是无论怎么样,杨遵勖就是不肯表态,只是练士卒,征集粮草,勤修武备。若非觉得过于不可思议,简直让人怀疑他也想揷上一脚,自己做辽国皇帝。

  而大宋国內,三年一度的大比也拉开了序幕。赵顼一面下令边境修缮守备,监视辽国的动向,同时下令诸作坊大批量生产霹雳投弹,军器监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一面不得不暂时转移一部分目光,来关注省试的公平进行。但是最让赵顼关注的,却还是苏辙与石越共同提出来的一个庞大计划,这个计划说到底,可以分成三个部分:一、从⻩河以北诸路、四川移民五十万丁。如此,第一年的移民计划,最低投⼊是三百万贯;第二年、第三年则是六百万贯;第四年是七百二十万贯;第五年是七百八十万贯。这个计划中,还包括军屯的计划,计划在五年內,调拨十五万被裁汰的厢军,进驻四路。

  二、通网计划:第一步修葺沟通南方各主要城市的官道、⽔道;首先当然是修葺从汴京到广州的官道;以及建设几个海运港口;然后再从衡州修葺一条通往桂州、邕州的官道,从潭州修一条通往洪州的官道,以及修葺京南西路的官道,加強汴京与四川的联系等等。整个计划中,主要官道、⽔道、港口的修建,就有三十余条,其总费用⾼达数亿贯!而且这不是全部的计划,凡小城市、小⽔道的建设,沟通,都详列名目…全部计划执行完毕,需要七十年至一百年。平均每年的投⼊,不低于五百万贯!

  三、建立传驿网。遍布‮国全‬的传驿网将分为官办与民办两个系统。

  赵顼被这个计划彻底给吓住了——每年由本不宽裕的国库投⼊至少一千万贯进行如此庞大的开发计划,而且要持续五年,五年之后,每年还要往上面投⼊至少五百万贯!赵顼最初的一瞬间,觉得这个计划简直就是‮狂疯‬。他存下来钱,是为了开疆拓土的!如果这样花下去,又能经得住几下花?五十万移民计划如果成功,自然每年带来的税收也有二三百万左右,但是相比要花掉的钱,这点收⼊实在太缺少惑力了。除非按照惯例,強行征发民夫,那么国库倒的确不要为止花掉一分钱,或者按两税法的基本精神“量出为⼊”增加税额?——赵顼绝不想成为亡国之君,如果果真那样做,绝对是亡国之前奏!

  赵顼觉得整个计划,唯一让他心动的,就是让厢军去军屯。按着石越的计划,十五万厢军的军屯,每年为国库增收一二百万贯,绝对不是难事。而且还能省掉对这部分厢军的开支,一进一出之间,相差就达到四五百万贯了。赵顼的确很赞赏这个想法。

  但是对于这个计划,石越似乎另有一套理论。赵顼想起了那天石越与司马光在他面前的辩论…

  “陛下,臣坚决反对这个计划。这本就是引导大宋走向亡国!”司马光一如既往的沉稳,但是语气却是无比的坚定。

  “陛下,臣却以为这是大宋真正繁荣必须付出的投资。”石越虽然针锋相对,但是语气始终保持从容。他似乎不愿意怒司马光。

  “隋炀帝的确为大唐的繁荣打了基础。所谓为王前驱,便指今⽇之事。如今国库每年的收⼊,虽然也有一亿贯、石、匹,折算成铜钱,约合六千万到七千万贯,但是开销用度惊人,尽管陛下即位以来财政好转,但每年能够节余的钱,也不⾜六百万贯。这些节余,要防备边境之用度,灾害之发生。若按苏辙、石越的建议,则所有节余全部花掉尚且不⾜。若是一年,或者还可以勉強节约,但是整个计划,短则五年,长则七十年甚至一百年,国库如何承担得起?如此,按例朝廷不得不增加税收,然而百姓的负担已经很重,如何可以再加税?且修路开河,是強征劳役?还是雇工进行?強征劳役,则有官民反之虞,陈胜吴广之事,指⽇可待!若是雇工进行,则国库又从哪里去找出来这笔钱?朝廷处处要用钱,臣以为这等事情,不如留待后世去做。”司马光的分析,让赵顼深以为然。

  “臣以为并非如此。譬如第一年投⼊八百万贯,其中三百万贯的民屯费用自然暂时看不到回报,但是却也没有⽩⽩花掉。而只是朝廷将来自百姓的三百万贯费用,又还给了百姓。从长远看来,这笔钱是肯定能收回的。其中更有一百五十万贯,百姓将用力役的形式偿还。而修路的五百万贯,臣非常同意司马大人的观点,以为绝对不可以強征民夫,而应当采用雇工的形式——如此,至少有十万农夫从中获益,如果我们控制好时间,整个工程只在农闲时进行的话,则无疑有许多的百姓增加了一笔额外的收⼊;而且,此外还有供给原料的许多工人,也会从中获益。可以说,朝廷是用这种形式,将五百万贯税收还给了民间,而且还修葺了一条从汴京至广州的官道——百姓们拿着挣到的这笔钱,又可以去生产,去购买,间接又可以提⾼朝廷的税收,而官道的修葺,将节省许多的运输开支,促进从广州至汴京沿路的流通,于是不仅朝廷,包括百姓,也可以从中获利…所以,臣以为,克剥百姓自然会导致亡国,但是如果朝廷采用一种温和而宽厚的方法来进行这个工程,则官民都将从中获益…”

  石越这种经济思想,无论是赵顼与司马光,都是闻所未闻的。

  赵顼沉思良久,才说道:“石卿所说,的确有让人茅塞顿开之感。但是朕却不明⽩,应当如何去计算这笔巨额资金投⼊进去之后,间接又能给朝廷带来多少收益呢?”

  这样复杂的经济预测,一下子就把石越问倒了。石越显然没有料到皇帝会问这个问题,想了半晌,还是老实的‮头摇‬说道:“陛下,要准确的预测这笔投⼊带来的效应,给国库的税收带来多少增长,臣暂时还无力做到。可能需要进行许多的统计、分析、计算,才有可能做一些大概的预算。但是它本⾝能带来一系列好处,却是肯定的。”

  赵顼沉默良久,道:“这件事关系太大,朕以为需要慎重。”

  “陛下英明。”司马光接过话题,不知道是因为石越并不是想要強征民夫修路;还是石越的经济新思维对他有一些触动,语气之中,司马光已经明显带了几分善意“臣以为这样的大事,还是应当权衡利弊。如果不能准确预测可以获得多少回报,就不顾国库的实际情况进行用度,的确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石越默然无语,他心里依然相信,要从本上解决宋朝一系列社会问题,要么就要凭借发达的工商业昅收大量的贫民与客户,从而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进行分配;在没有近代工业之前,则只能采用鼓励传统工业、商业发展,并且寻找新的土地进行农业开垦这样多管齐下的办法。如果没有新的土地去昅收大量的劳动力,创造更多的财富,任何一切变⾰,都只能是治标不治本。除非他要徒劳无功的去学王安石方田均税,向整个社会既得利益正面挑战;或者去美洲找回⾼产作物种子,从而在有限的土地上创造更多的财富!湖广地区的严重欠发达,可以说是上天留给石越最好的礼物。在耐寒⾼产作物出现之前,这里几乎是当时‮国中‬大地唯一的处女地。而最妙的是,在这里,大宋朝廷的⾼官们既没有什么重大的利益,而四路的居民,对朝廷的决策也明显缺少影响力,因为移民过程中可以预见的主要矛盾,不过就是汉蕃矛盾。

  但是这样的‮大巨‬的工程,是需要很多钱来支持的。他甚至还无法效仿‮国美‬对西部的开发,‮国中‬人对乡土的重视,湖广特别两广被视为“瘴疠之地”⾜以让绝大部分的人将彼处视为畏途,因此移民的过程,既要之以利,也要有官府进行组织…再伴随着开发南方的计划,一笔庞大的开销实在不可避免。

  所以石越其实也能明⽩赵顼与司马光的质疑与反对。虽然这个计划,他一定要想办法让它被朝野接受!

  良久,忽听到赵顼唤道:“石卿、石卿?”

  石越这才发现自己不知不觉出神了。他慌忙欠⾝谢道:“臣失仪,伏乞陛下恕罪。”

  “罢了。”赵顼挥挥手,问道:“卿还有什么想法吗?朕以为,卿的建议中,军屯一事,颇为可取。”

  “陛下英明。”石越心不在焉的答道。

  赵顼似乎有点不忍心,安慰道:“卿不必灰心,待⽇后国库存钱增多,未必不可以实行这个计划。或者将修路开河的计划与移民的计划剥离开来,朕以为可以让朝廷好好讨论一下。”

  石越自然知道如果将两个计划分开来,移民计划在财政上的阻力就要小很多,但是他认为同时修路开河,好处非常的大,一方面无论是移民还是原来的居民,都可以部分昅纳进工程中,从而转移注意力,对于湖广四路的居民来说,在农闲时若一天可以挣十文钱,已是了不起的收⼊,收⼊增加的同时,许多因为移民而带来的怨气,就不会那么炽烈;二来部分移民也可以从中再挣点钱,做为再生产的资金;三来厢军可以顺理成章的顺着官道进驻各个地方,不那么引人注目;四来还可以促进物资的流通,防止人口涌⼊造成物价的上涨…

  “所以,无论如何,我要找一条可以说服天下人的路子…”石越在心里想道。 wWW.nIlXs.cOm
上一章   新宋   下一章 ( → )
免费小说《新宋》是一本完本架空小说,完结小说新宋TXT下载的所有章节均为网友更新,与免费小说网(www.nilxs.com)立场无关,更多类似新宋的免费架空小说,请关注逆流小说网的“完结架空小说”专栏或全本小说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