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晓玲文集 七评电影《金陵十三钗》
|
逆流小说网 > 短篇文学 > 安晓玲文集 作者:安晓玲 书号:1251 | 更新时间:2016/9/26 |
七评电影《金陵十三钗》 | |
(本文可以自由转载) 第86届奥斯卡奖的颁奖大会即将落下帷幕,我国采取⾼投⼊、聘请国外电影明星(据说给国美明星的出场费⾼达一亿元,因无权查账,未核实)、以及邀请了26个家国顶尖艺术家参与制作、⾼度好莱坞化的影片《金陵十三钗》既没有得到金球奖(第五次落榜),也没有获得任何奥斯卡单项奖;甚至连一项奥斯卡奖的提名都没有,彻底铩羽而归!这不仅是“二张”沉痛反思的时刻,也是我国电影界和文学界应该切实反思的时刻!不要简单地以洋人对我华中民族有成见,来抵触和拒绝昅取教训,继续夜郞自大下去。 不少人提出了《金陵十三钗》败北的原因,笔者认为应该忍疼从开刀。最主要的是编导的失误,在制作原则和编导思想上都存在严重问题所造成。最重要的有三: 1)求名心切:可以说《金陵十三钗》完全是为了获得奥斯卡奖而特意制作的,企图借助“国难”题材来名利双收。为达目的,不惜采取讨好国美佬和不得罪⽇本人的态度,有失国格! 花去6亿元民人币,令原著中的威尔森教堂神⽗英格里死去,替换成虚构的殡葬工约翰?米勒,以便让好莱坞巨星克里斯蒂安?贝尔担任影片《金陵十三钗》的主演。利用各种手段,使江湖混混米勒成为营救教堂13名女生的英雄;以讨好国美人,为夺取奥斯卡奖开路。可惜国美佬不买“二张”的账;马庇拍错了地方,拍在马腿上,反而被狠狠地踹了一脚。因为国美人觉得他们本来就是救世主,《金陵十三钗》的演绎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不満意的是:在影片中,居然要国中的女做他国美救人的搭档,实在有损他们的形象,自然不会产生好感。 在评论四[1]中指出:“二张”害怕得罪⽇本人,遭他们反对,降低他们的影片在⽇本上映的收⼊;不惜昧着良心,用大雾来掩盖⽇本兵残杀南京平民的⾎腥罪行,削弱惨绝人寰的残酷画面。丧失国格!正如《纽约时报》所指出的:张艺谋最大的败笔在于对整个南京大杀屠采取了一种疏远的、甚至是轻描淡写的手法。 2)编导思想的两大弊病是:“唯艺术主义”和“重技术轻內容”对影片的主体故事和许多细节采取肆意编造的态度,违背了“实真是艺术的生命”的世界共识。在创作中,经常显示出主观随意编导;背离实际生活、历史和科学。影视主要是依靠剧情和人物去震撼和感化观众,而不是倚仗摄影和制作技术。尽管在技术制作上,《金陵十三钗》是好莱坞化了,用张伟平的话说:“一切都向好莱坞看齐”;但是影片的內容却平平无奇,人物特也不突出。以致国美批评家一致批评《金陵十三钗》是虚假、造作、错和炫耀。 不少人批评张导不会讲故事,笔者认为:由于他自己没有创作过小说,因而对电影作品中的故事没有准确和精湛的判断能力。例如,影片《満城尽带⻩金甲》的最大失误是:将曹雨的话剧《雷雨》改编成电影《満城尽带⻩金甲》;把平民家庭发生的事情扩大到皇家,将普通家庭的感情纠葛扩大成宮廷的权力争夺;结果导致影片中瑕疵甚多,矛盾重重。 此片中的重头戏是:大王与皇后之间的暗斗,最后出现大王军队与叛军大战的惨烈壮丽的宏伟场面。但因影片中没有展示这两股势力争斗的具体过程,使两军大拼杀变成人为的安排,失去实真。王后知道自己起兵政变已经败露了,她仍旧令亲生儿子元杰带领一万名叛军造反;用自己⺟子和士兵的鲜⾎和生命来表示反抗的决心,以此来表达妇女追求报复的浪漫心态。采取毫无取胜希望的手法来表现妇女反抗权势和进行复仇的编导演,因有悖于生活常理而被认为丧失“实真”变成一具被收敛工化妆的华丽死尸。 在花菊广场上,几万名士兵⾎腥拼杀之后,后宮太监立刻撤去被践踏的所有花菊,再用数万盆新花菊迅速更换一新;虽然十分豪华壮观,但也暴露出影片的炫耀和虚假,因为皇宮里怎么可能一下子就能够拿出几万盆新花菊来更换? 在悲惨凄楚的影片《金陵十三钗》中,张导仍然不忘使用炫丽的镜头来装饰影片。例如,多次采用教堂墙上的彩⾊玻璃窗和女的五颜十⾊的服的镜头,从而削弱了影片的悲壮沉痛的气氛。。 总之,由于过分追求画面的华丽和辉煌,为“艺术”而“艺术”用技术取代內容,以致损害了影片的实真,导致感染力降低。 3)知识面比较狭窄:要想成为近代世界级的电影导演,必须具备渊博的知识,尤其是近代科技知识;以及对人生、人和人类的深刻理解和认识,否则就无法创作具有开创的电影作品。在这方面,我国的其他大导演也存在这个问题,因此有人提出国中 际国级导演只有期待在年轻一代人中产生。在这里,最重要的是知识面。我国文理工分得很细,没有综合三科的培养部门,只有年轻人自己从事这三类部门知识的学习。作为导演,过去是以文科知识为主;今后,则应以近代科学技术为主。 此外,造成国中的文学艺术作品不易为西方接受的另外一个原因是我国思想意识落后于时代的发展。一些保守势力天天在喊“要恢复传统”“发扬国中博大精深的文化”实际上是想把国中拉回到两千五百多年前的孔孟年代,把一个世纪前国中被沦为半殖民地的惨痛悲剧忘的一⼲二净! 国中民众思想意识的落后是全面的,表现在各个方面。例如: 我国文学追求和欣赏的境界是思想、意念和行为的新奇、超越和升华,而不问在客观实际中是否存在、是否背离生活?即追求和向往的是“梦境”而不是“现实”;因而很容易坠⼊主观唯心主义的泥坑,在象牙塔中自我陶醉而不能自拔。导致在文学文艺领域,故事和情节可以随心所的编造,可以违背客观现实、生活常理、历史事迹和科学规律,变成纯粹的人为虚构。正反面人物的刻画都有固定的模式或标准,忽视、甚至完全抛弃文学的实真、可行和可信,变成远离现实、背叛生活、否定历史和违逆科学的虚拟世界。人们不但不反对,反而赞赏和颂扬。 影片《金陵十三钗》中,女⾖蔻对受伤士兵王浦生的爱情就是一个很好的实例。《纽约邮报》评论道:“影片中多数情节都违背常理,比如一名女为了给濒死的浦生唱一曲《秦淮秋月》等”在西方人看来,张导对⾖蔻和王浦生的爱情编导是虚构的,不是事实。 笔者认为:生活中的确有这种“愚蠢的爱情”因为有一些青少年被“爱情是人生一切”的《爱情经》洗脑后,变成了“⽩痴”(说的好听点是:“情痴”),主动为钟情的人奉献一切,以致冒着生命危险去夫子庙院去拿琵琶琴弦,好让心爱的人听到她弹唱四弦琵琶的声音。用自己的“命”换取“琴弦”在我们国中人的眼里,是值得弘扬和赞赏的⾼尚牺牲精神(尽管推崇的人们绝对不会去⼲!),因为这种举动符合儒家思想和统治者一贯提倡的“舍己为人”的思想,从来就不考虑这种牺牲产生什么价值,值不值得? 在“生命⾼于一切”的洋人眼里,认为这种癫狂的情节太浮夸和不实。但在我国把珍惜自己的生命则看成是“自私”、可聇、非法;而把“为毫无价值”的小事去“牺牲”则视为是崇⾼的思想和品德的表现,一致弘扬。这就是我国同洋人的最大差异!我们引为自豪的事情,洋人则认为是愚昧、野蛮和不可理解。尊重人,重视和爱惜平民百姓的生命是近代东西方人道主义的最大差别。 相关资料 [1]安晓玲:四评电影《金陵十三钗》——别有用心的编导 wWW.nIlXs.cOm |
上一章 安晓玲文集 下一章 ( → ) |
免费小说《安晓玲文集》是一本完本短篇文学,完结小说安晓玲文集TXT下载的所有章节均为网友更新,与免费小说网(www.nilxs.com)立场无关,更多类似安晓玲文集的免费短篇文学,请关注逆流小说网的“完结短篇文学”专栏或全本小说排行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