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学而篇
逆流小说网
逆流小说网 玄幻小说 武侠小说 仙侠小说 都市小说 言情小说 校园小说 历史小说 军事小说 网游小说 竞技小说 穿越小说 耽美小说 灵异小说 同人小说
全本的小说 天堕武林 夺命柔情 滛虐江湖 催眠传奇 露水姻缘 社团奇遇 佛洛伊德 综合其它 热门小说 总裁小说 乡村小说 科幻小说 架空小说 重生小说
小说排行榜 紫烟蒾情 宝贝记事 蔷薇妖娆 失纵蒾卻 时空浪族 段家女将 剑荡天下 成田离婚 悖伦孽恋 女校老师 短篇文学 推理小说 官场小说 经典名著
逆流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论语  作者:佚名 书号:10211 更新时间:2017/3/26 
学而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曰:“巧言令⾊,鲜矣仁!”

  曾子曰:“吾⽇三省吾⾝: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子曰:“弟子⼊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夏曰:“贤贤易⾊;事⽗⺟,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与朋友,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子曰:“⽗在,观其志;⽗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之道,可谓孝矣。”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聇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子曰:“君子食无求,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有子说:”孝顺⽗⺟,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本的事务,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本啊!”

  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家国‬,就要严谨认真地‮理办‬
‮家国‬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诚实无欺,节约财政开支而又爱护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误农时”

  孔子说:“弟子们在⽗⺟跟前,就孝顺⽗⺟;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子夏说:“一个人能够看重贤德而不以女⾊为重;侍奉⽗⺟,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可以使人不闭塞;要以忠信为主,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曾子说:“谨慎地对待⽗⺟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自然会导致老百姓⽇趋忠厚老实了。”

  子禽问子贡说:“老师到了一个‮家国‬,总是预闻这个‮家国‬的政事。(这种资格)是他自己求得呢,还是人家国君主动给他的呢?”子贡说:“老师温良恭俭让,所以才得到这样的资格,(这种资格也可以说是求得的),但他求的方法,或许与别人的求法不同吧?”

  孔子说;“当他⽗亲在世的时候,(因为他无权‮立独‬行动),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有子说:“礼的应用,以‮谐和‬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谐和‬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这是因为)为‮谐和‬而‮谐和‬,不以礼来节制‮谐和‬,也是不可行的。”

  有子说:“讲信用要符合于义,(符合于义的)话才能实行;恭敬要符合于礼,这样才能远离聇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子贡说:“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子贡说:“《诗》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孔子说:“赐呀,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举一反三,我可以同你谈论《诗》了。”

  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贤贤易⾊”之我见

  “贤贤易⾊”出自《论语-学而》篇第7则。

  子夏曰:“贤贤易⾊;事⽗⺟,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与朋友,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夏就是卜商,比孔子小44岁,孔子逝世后,他也收弟子讲学,是战国时期的一位大学者,这则语录大概是子夏的弟子所记。

  古今学者对这则语录中多数词语的解释均无大的分歧,唯对“贤贤易⾊”之理解相去甚远。

  杨伯峻先生译“贤贤易⾊”为:“对待子,重视品德,不重容貌。”这说明他把第1个贤字理解为动词,当尊重或重视讲,把第2个贤字理解为美德;而把“⾊”理解为女⾊或女人的容貌,把“易”理解为轻视或不看重。古代有不少名家也把“⾊”字理解为女⾊,如颜师古、朱熹等人。

  我觉得把“⾊”解释为女⾊,实在牵強,因为这种解释与后文连不上,而且把子扯进去,也说不出任何道理来。

  那么“贤贤易⾊”到底怎么解释合理呢?

  汉代经学大家郑玄注《周官-太宰》云:“贤贤者,谓于人之贤者贤之,犹言亲亲、长长也。”今人程石泉在《论语读训》(‮海上‬古籍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版)一书中说:“前一贤字为动词,后一贤字乃形容词作名词。亲亲、长长、老老、幼幼,皆如此也。”据此,程氏说:“贤贤易⾊者,谓面对贤人而肃然起敬之意。”持此种看法的人,把“⾊”理解为表情或态度,把“易”理解为改换或变更。如果译作⽩话,似乎可以这样表达:“尊重贤者,面对他们时,应当改变平常之态度,要对其肃然起敬。”

  这样解释,同后文联系起来,就是告诉人们:对贤者、对⽗⺟、对国君、对朋友,都要有正确的态度。我觉得此解较为合理。

  我想再补充4点:

  一是贤字当品德讲,古文中难以找到例证。贤贤二字连用,是意动用法,第1个贤字用为动词,可当尊重讲;第2个贤字是形容词用作名词,当贤者讲。

  贤字放在动词之后向来是指人的,不指事物。如,在举贤荐能、进贤于君、礼贤下士等词语中,贤均当贤者或品德⾼尚的人讲。

  二是“贤贤易⾊”之后,子夏所说的事⽗⺟、事君、友三事,文中均有涉及的对象:⽗⺟、君、友。如果按杨伯峻所说,贤贤易⾊是指对子的事,那就应有个“”字来表示所涉及的对象。难道子夏对这个词还要避讳?

  三是这里的“易⾊”同《孟子-梁惠王下》中的“变乎⾊”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看《孟子-梁惠王下》中的一段话:

  庄暴见孟子,曰:“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曰:“好乐何如?”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他⽇,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王变乎⾊,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

  试译这段话如下:

  庄暴见到了孟子,说:“我见到了大王(指齐王),大王告诉我,他喜爱音乐;我没法回答他。”庄暴又问道:“喜爱音乐怎么样?”孟子说:“大王对音乐喜爱得这么厉害,那齐国就差不多(有希望)了!”有一天,孟子见到了齐王,问(齐王)道:“大王曾对庄暴说过你喜爱音乐,有这回事吗?”齐王的态度立刻变得很尴尬,说:“我不敢说喜爱古代先王的音乐,只是说喜爱世俗的音乐罢了。”

  庄暴大概对音乐是外行,所以齐王在他面前不免要显示一番;而孟子是精通音乐的,齐王在孟子面前就骄傲不起来了。就像现在的某些人,在不懂得音乐、舞蹈的人们面前,啥牛都敢吹;一旦真的面对內行时,他就只能“变乎⾊”说“我哪里懂什么经典音乐与舞蹈呢?我只是会唱几句通俗小曲罢了。”

  以上所引《孟子》中的话,只是为了说明“易⾊”与“变乎⾊”中的“⾊”都当态度讲;“易”和“变”都当改变讲。而且,都说的是面对贤者的表现。

  四是把“贤贤”理解为尊重贤者,不仅在內容上合乎情理,而且在句式上也符合规范。 

  请看“贤贤易⾊”这整句话所说的4件事,几乎用的是同样的句式,都是先说对什么人,后说对这样的人应该怎么样:

  你愿意尊重贤者吗?那你就应该对他肃然起敬!你愿意侍奉⽗⺟吗?那你就应该竭尽自己的力量!你愿意服务于君主吗?那就应该为他献⾝!你愿意与朋友好吗?那就应该对人家说话算数!

  写到这里,本该结束了,但突然想到了我的‮生学‬对我前几天写的几篇文章所提的意见:对每则语录尽量逐字逐句地讲。

  我接受他们的意见,就多说几句吧。

  首先,对“齐国其庶几乎”这句话再解释一下:其,是语气副词,这里表示推测的语气;庶几,当差不多、大概、或许讲。这句话在庶几之后省略了谓语“有希望”或“好起来”全句可译为:齐国差不多(大概)会有希望(好起来)了吧!

  其次,对“有诸”也讲一讲。这里的诸,既不是许多或各的意思,也不是“之于”所能解释的,而是相当于“之乎”有诸,应译为:有这回事吗?

  再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这句话应译作:(如果能做到以上4条)即使(这个人)没有读过经典,我也一定会认为他是读过的。

  子夏的话很易懂。比如,现在的一些人品质非常⾼尚,敬重贤者、孝顺⽗⺟、忠于职守、善待朋友,但从来没有读过书,人们也一定会夸奖说:看看,人家虽然没读过书,可所作所为,比读过书的人还強得多呢!

  最后,对“事⽗⺟能竭其力”中的“竭”字,也想啰嗦几句。竭,是尽力,意思是量力而为,并非要求儿女把一切力量都耗尽。子夏的意思大概是说,儿女要据自己的力量孝敬⽗⺟。

  现在的青年,有的丰⾐⾜食,有的生活拮据;有的任务繁忙⾝不由己,有的则行动自由。只要据各自的情况对⽗⺟尽孝就行了:生活富裕的,多寄点钱给⽗⺟,手头拮据而有自由⾝的,那就多回家看看。

  真能如此,我想不仅你的⽗⺟会夸你是孝子,如果子夏在天有灵,恐怕也会赞你是君子呢! Www.NIlxS.CoM
上一章   论语   下一章 ( → )
免费小说《论语》是一本完本历史小说,完结小说论语TXT下载的所有章节均为网友更新,与免费小说网(www.nilxs.com)立场无关,更多类似论语的免费历史小说,请关注逆流小说网的“完结历史小说”专栏或全本小说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