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 卷一百五十二
逆流小说网
逆流小说网 玄幻小说 武侠小说 仙侠小说 都市小说 言情小说 校园小说 历史小说 军事小说 网游小说 竞技小说 穿越小说 耽美小说 灵异小说 同人小说
全本的小说 天堕武林 夺命柔情 滛虐江湖 催眠传奇 露水姻缘 社团奇遇 佛洛伊德 综合其它 热门小说 总裁小说 乡村小说 科幻小说 架空小说 重生小说
小说排行榜 紫烟蒾情 宝贝记事 蔷薇妖娆 失纵蒾卻 时空浪族 段家女将 剑荡天下 成田离婚 悖伦孽恋 女校老师 短篇文学 推理小说 官场小说 经典名著
逆流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宋史  作者:脱脱、阿鲁图等 书号:10204 更新时间:2017/3/26 
卷一百五十二
  彭⻳年 ⻩裳 罗点 ⻩度(周南附) 林大中 陈骙 ⻩黼 詹体仁

  彭⻳年,字子寿,临江军清江人。七岁而孤,事⺟尽孝。颖异,读书能解大义。及长,得程氏《易》读之,至忘寝食,从朱熹、张栻质疑,而学益明。登乾道五年进士第,授袁州且舂尉、吉州安福丞。郑侨、张枃同荐,除太学博士。

  殿中侍御史刘光祖以论带御器械吴端,徙太府少卿,⻳年上疏乞复其位,贻书宰相云:"祖宗尝改易差除以伸台谏之气,不闻改易台谏以伸幸臣之私。"兼魏王府教授,迁国子监丞。以侍御史林大中荐,为御史台主簿。改司农寺丞,进秘书郞兼嘉王府直讲。

  光宗尝亲郊,值暴风雨感疾,大臣希得进见。久之,疾平,犹疑畏不朝重华宮。⻳年以书谯赵汝愚,且上疏言:"寿皇之事⾼宗,备极子道,此陛下所亲睹也。况寿皇今⽇止有陛下一人,圣心拳拳,不言可知。特遇过宮⽇分,陛下或迟其行,则寿皇不容不降免到宮之旨,盖为陛下辞责于人,使人不得以窃议陛下,其心非不愿陛下之来。自古人君处骨⾁之间,多不与外臣谋,而与小人谋之,所以斗⽇深,疑隙⽇大。今⽇两宮万万无此。然臣所忧者,外无韩琦、富弼、吕诲、司马光之臣,而小人之中,已有任守忠者在焉,惟陛下裁察。"

  又言:"使陛下亏过宮定省之礼,皆左右小人间谍之罪。宰执侍从但能推⽗子之爱,调停重华;台谏但能仗⽗子之义,责望人生。至于疑间之,盘固不去,曾无一语及之。今內侍间谍两宮者固非一人,独陈源在寿皇朝得罪至重,近复进用,外人皆谓离间之机必自源始。宜亟发威断,首逐陈源,然后肃命銮舆,负罪引慝,以谢寿皇,使⽗子然,宗社有永,顾不幸欤?"居亡何,光宗朝重华,都人悦。寻除起居舍人,⼊谢,光宗曰:"此官以待有学识人,念非卿无可者。"

  ⻳年述祖宗之法为《內治圣鉴》以进。光宗曰:"祖宗家法甚善。"⻳年曰:"臣是书大抵为宦官、女谒之防,此曹若见,恐不得数经御览。"光宗曰:"不至是。"他⽇,⻳年奏:"臣所居之官,以记注人君言动为职,车驾不过宮问安,如此书者又数十矣,恐非所以示后。"有旨幸⽟津园,⻳年奏:"不奉三宮,而独出宴游,非礼也。"又言:"陛下误以臣充嘉王府讲读官,正臣等教以君臣⽗子之道。臣闻有⾝教,有言教,陛下以⾝教,臣以言教者也,言岂若⾝之切哉。"

  绍熙五年五月,寿皇不豫,疾浸⾰,⻳年连三疏请对,不获命。属上视朝,⻳年不离班位,伏地扣额久不已,⾎渍鹙甓。光宗曰:"素知卿忠直,何言?"⻳年奏:"今⽇无大于不过宮。"光宗曰:"须用去。"⻳年言:"陛下屡许臣,一⼊宮则又不然。內外不通,臣实痛心。"同知枢密院余端礼曰:"扣额龙墀,曲致忠恳,臣子至此,为得已琊?"上云:"知之。"

  孝宗崩,宁宗受禅,是夕召对,宁宗蹙额云:"前但闻建储之义,岂知遽践大位,泣辞不获,至今震悸。"⻳年奏:"此乃宗祏所系,陛下安得辞,今⽇但当尽人子事亲之诚而已。"因拟起居札子,乞⽇进一通。又与翊善⻩裳同奏往朝南內,因定过宮之礼,乞先一⽇⼊奏,率百官恭谢。宁宗朝泰安宮,至则寝门已闭,拜表而退。

  时议别建泰安宮,而光宗无徙宮之意。⻳年言:"古人披荆棘立朝廷,尚可布政出令,况重华一宮岂为不⾜哉?陛下居狭处,太上居宽处,天下之人必有谅陛下之心者。"于是宮不果建。迁中书舍人。刘庆祖已带遥郡承宣使,而以太上随龙人落阶官,⻳年缴奏,宁宗批:"可与书行。"⻳年奏:"臣非为庆祖惜此一官,为朝廷惜此一门耳。夫"可与书行",近世弊令也,使其可行,臣即书矣,使不可行,岂敢因再令而遂书哉?"宁宗尝谓:"退朝无事,恐自怠惰,非多读书不可。"⻳年奏:"人君之学与书生异,惟能虚心受谏,迁善改过,乃圣学中第一事,岂在多哉!"

  一⽇,御笔书朱熹、⻩裳、陈傅良、彭⻳年、⻩由、沈有开、李巘、京镗、⻩艾、邓驲十人姓名示⻳年云:"十人可充讲官否?"⻳年对曰:"陛下若招来一世之杰如朱熹辈,方厌人望,不可专以潜邸学官为之。"寻除侍讲,迁吏部侍郞,升兼侍读。⻳年知事势将变,会暴雨震雷,因极陈小人窃权、号令不时之弊。遣充金国吊祭接送伴使。

  初,朱熹与⻳年约共论韩侂胄之奷,会⻳年护客,熹以上疏见绌,⻳年闻之,附奏云:"始臣约熹同论此事。今熹既罢,臣宜并斥。"不报。迨归,见侂胄用事,权势重于宰相,于是条数其奷,谓:"进退大臣,更易言官,皆初政最关大体者。大臣或不能知,而侂胄知之,假托声势,窃弄威福,不去必为后患。"上览奏甚骇,曰:"侂胄朕之肺腑,信而不疑,不谓如此。"批下中书,予侂胄祠,已乃复⼊。

  ⻳年上疏求去,诏侂胄与內祠,⻳年与郡,以焕章阁待制知江陵府、湖北安抚使。⻳年丐祠,庆元二年,以吕棐言落职;已而追三官,勒停。嘉泰元年,复元官。起知赣州,以疾辞,除集英殿修撰、提举冲佑观。开禧二年,以待制宝谟阁致仕,卒。

  ⻳年学识正大,议论简直,善恶是非,辨析甚严,其爱君忧国之忱,先见之识,敢言之气,皆人所难。晚既投闲,悠然自得,几微不见于颜面。自伪学有噤,士大夫鲜不变者,⻳年于关、洛书益加涵泳,扁所居曰止堂,著《止堂训蒙》,盖始终特立者也。闻苏师旦建节,曰:"此韩氏之虎,其祸韩氏必矣。"及闻用兵,曰:"祸其在此乎?"所著书有《经解》、《祭仪》、《五致录》、奏议、外制。

  侂胄诛,林大中、楼錀皆⽩其忠,宁宗诏赠宝谟阁直学士。章颖等请易名,赐谥忠肃。上谓颖等曰:"彭⻳年忠鲠可嘉,宜得谥。使人人如此,必能纳君于无过之地。"未几,加赠龙图阁学士,而擢用其子钦。

  ⻩裳,字文叔,隆庆府普成人。少颖异,能属文。登乾道五年进士第,调巴州通江尉。益务进学,文词迥出流辈,人见之曰:"非复前⽇文叔矣。"

  时蜀中饷师,名为和籴,实则取民。裳赋《汉中行》,讽总领李蘩,蘩为罢籴,民便之。改兴元府录事参军。以四川制置使留正荐,召对,论蜀兵民大计。迁国子博士,以⺟丧去。宰相进拟他官,上问裳安在,赐钱七十万。除丧,复召。

  时光宗登极,裳进对,谓:"中兴规模与守成不同,出攻⼊守,当据利便之势,不可不定行都。富国強兵,当求功利之实,不可不课吏治。捍內御外,当有缓急之备,不可不立重镇。"其论行都,以为就便利之势,莫若建康。其论吏治,谓立品式以课其功,计资考以久其任。其论重镇,谓自吴至蜀,绵亘万里,曰汉中,曰襄,曰江陵,曰鄂渚,曰京口,当为五镇,以将相大臣守之,五镇強则国体重矣。除太学博士,进秘书郞。

  迁嘉王府翊善,讲《舂秋》"王正月"曰:"周之王,即今之帝也。王不能号令诸侯,则王不⾜为王;帝不能统御郡镇,则帝不⾜为帝。今之郡县,即古诸侯也。周之王惟不能号令诸侯,故《舂秋》必书"王正月",所以一诸侯之正朔。今天下境土,比祖宗时不能十之四,然犹跨吴、蜀、荆、广、闽、越二百州,任吾民者,二百州守也,任吾兵者,九都统也,苟不能统御,则何以服之?"王曰:"何谓九都统?"裳曰:"唐太宗年十八起义兵,平祸。今大王年过之,而‮家国‬九都统之说犹有未知,其可不汲汲于学乎?"

  他⽇,王擢用东宮旧人吴端,端诣王谢,王接之中节。裳因讲《左氏》"礼有等衰",问王:"比待吴端得重轻之节,有之乎?"王曰:"有之。"裳曰:"王者之学,正当见诸行事。今王临事有区别,是得等衰之义矣。"王意益向学。于是作八图以献:曰太极,曰三才本,曰皇帝王伯学术,曰九流学术,曰天文,曰地理,曰帝王绍运,以百官终焉,各述大旨陈之。每进言曰:"为学之道,当体之以心。王宜以心为严师,于心有一毫不安者,不可为也。"且引前代危亡之事以为儆戒。王谓人曰:"⻩翊善之言,人所难堪,惟我能受之。"他⽇,王过重华宮,寿皇问所读书,王举以对,寿皇曰:"数不太多乎?"王曰:"讲官训说明⽩,忱心乐之,不知其多也。"寿皇曰:"⻩翊善至诚,所讲须谛听之。"

  裳久侍王邸,每岁诞节,则陈诗以寓讽。初尝制浑天仪、舆地图,侑以诗章,王观象则知进学,如天运之不息,披图则思祖宗境土半陷于异域而未归。其后又以王所讲三经为诗三章以进。王喜,为置酒,手书其诗以赐之。王尝侍宴宮中,从容为光宗诵《酒诰》,曰:"此⻩翊善所教也。"光宗诏劳裳,裳曰:"臣不及朱熹,熹学问四十年,若召置府寮,宜有裨益。"光宗嘉纳。裳每劝讲,必援古证今,即事明理,凡可以开导王心者,无不言也。

  绍熙二年,迁起居舍人。奏曰:"自古人君不能从谏者,其蔽有三:一曰私心,二曰胜心,三曰忿心。事苟不出于公,而以己见执之,谓之私心;私心生,则以谏者为病,而求以胜之;胜心生,则以谏者为仇,而求以逐之。因私而生胜,因胜而生忿,忿心生,则事有不得其理者焉。如潘景珪,常才也,陛下固亦以常人遇之,特以台谏攻之不已,致陛下庇之愈力,事势相,乃至于此。宜因事静察,使心无所系,则闻台谏之言无不悦,而无胜之心,待台谏之心无不诚,而无加忿之意矣。"

  三年,试中书舍人。时武备寝弛,裳上疏曰:"寿皇在位三十年,拊循将士,士常恨不得效死以报。陛下诚能留意武事,三军之士孰不感愿为陛下用乎?"又论:"荆、襄形势居吴、蜀之中,其地四平,若金人捣襄,据江陵,按兵以守,则吴、蜀中断,此今⽇边备之最可忧也。宜分鄂渚兵一二万人屯襄、汉之间,以张形势而壮重地。"时朝廷方宴安,裳所言多不省。

  未几,除给事中。赵汝愚除同知枢密院,监察御史汪义端言祖宗之法,宗室不为执政,再疏丑诋汝愚,汝愚乞免官。裳奏:"汝愚事⽗孝,事君忠,居官廉。忧国爱民,出于天,如青天⽩⽇,奴隶知其清明。义端所见,皆奴隶之不如,不可以居朝列。"于是义端与郡。

  裳在琐闼甫一月,封驳无虑十数。韩侂胄落阶官,郑汝谐除吏部侍郞,裳皆缴其命。改兵部侍郞,不拜,遂以显谟阁待制充翊善。先是,光宗以忧疑成疾,不过重华宮,裳⼊疏请五⽇一朝,至是复苦言之。上曰:"內侍杨舜卿告朕勿过宮。"裳请斩舜卿,且以八事之目为奏,曰念恩,释怨,辨谗,去疑,责己,畏天,防,改过。不报。

  裳尝病疽,及是忧愤,创复作,又奏:

  陛下之于寿皇,未尽孝敬之道,意者必有所疑也。臣窃推致疑之因,陛下毋乃以焚廪、浚井之事为忧乎?夫焚廪、浚井,在当时或有之。寿皇之子惟陛下一人,寿皇之心,托陛下甚重,爱陛下甚至,故忧陛下甚切。违豫之际,焫香祝天,为陛下祈祷。爱子如此,则焚廪、浚井之心,臣有以知其必无也,陛下何疑焉?又无乃以肃宗之事为忧乎?肃宗即位灵武,非明皇意,故不能无疑。寿皇当未倦勤,亲挈神器授之陛下,揖逊之风,同符尧、舜,与明皇之事不可同⽇而语明矣,陛下何疑焉?又无乃以卫辄之事为忧乎?辄与蒯聩,⽗子争国。寿皇老且病,乃颐神北宮,以保康宁,而以天下事付之陛下,非有争心也,陛下何疑焉?又无乃以孟子责善为疑乎?⽗子责善,本生于爱,为子者能知此理,则何至于相夷。寿皇愿陛下为圣帝,责善之心出于忠爱,非贼恩也,陛下何疑焉?

  此四者,或者之所以为疑,臣以理推之,初无一之可疑者。自⽗子之间,小有猜疑,此心一萌,方寸遂。故天变则疑而不知畏,民困则疑而不知恤,疑宰执专权则不礼大臣,疑台谏生事则不受忠谏,疑嗜无害则近酒⾊,疑君子有则庇小人。事有不须疑者,莫不以为疑。乃若贵为天子,不以孝闻,敌国闻之,将肆轻侮,此可疑也,而陛下则不疑;小人将起为,此可疑也,而陛下则不疑;中外官军,岂无他志,此可疑也,而陛下则不疑。事之可疑者,反不以为疑,颠倒错,莫甚于此,祸之萌,近在旦夕。宜及今幡然改过,整圣驾,谒两宮,以⽗子之,则四夷向风,天下慕义矣。

  会寿皇不豫,中外忧危,裳抗声谏。上起⼊宮,裳挽其裾随之至宮门,挥涕而出。乃连章请外,谓:"臣职有三:曰待制,曰侍讲,曰翊善。今使供待制之职乎?则当⽇夕求对以救主失,今不过宮,有亏子道,前后三谏而不加听,是待制之职可废也。将使供侍讲之职乎?则当引经援古,劝君以孝,今不问安,不视疾,大义已丧,复讲何书乎?是侍讲之职可废也。将使供翊善之职乎?当究义理,教皇子以孝,陛下不能以孝事寿皇,臣将何说以劝皇子乎?是翊善之职可废也。"因出关待命。及闻寿皇遗诏,乃亟⼊临。

  宁宗即位,裳病不能朝。改礼部尚书,寻兼侍读。力疾⼊谢,奏曰:

  孔子曰:"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又《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所谓"有始有卒"者,由其持心之一也;所谓"鲜克有终"者,由其持心之不一也。陛下今⽇初政固善矣,能保他⽇常如此乎?请略举已行之事论之。

  陛下初理万机,委任大臣,此正得人君持要之道。使大臣得人,常如今⽇,则陛下虽终⾝守之可也。臣恐数年之后,亦出意作为,躬亲听断,左右合,因谓陛下事决外庭,权不归上,陛下能不咈然于心乎?臣恐是时委任大臣,不能如今⽇之专矣。夫以万机之众,非一人所能酬酢,苟不委任大臣,则必借助左右,小人得志,窃主权,引用琊,其为祸患,何所不至,臣之所忧者一也。

  陛下奖用台谏,言无不听,此正得祖宗设官之意。使台谏得人,常如今⽇,则陛下终⾝守之亦可也。然臣恐自今以往,台谏之言⽇关圣听,或斥小人之过,使陛下用之而不能,或暴近习之罪,使陛下亲之而不可。逆耳之言,不能无厌,左右合,因谓陛下奖用台谏,闻谠论,而其流弊,致使人主不能自由,陛下能不咈然于心乎?臣恐是时奖用台谏,不能如今⽇之重矣。夫朝廷所恃以分别善恶者,专在台谏,陛下苟厌其多言,则为台谏者,将咋⾆闭口,无所论列。君子⽇退,小人⽇进,而天下矣,臣之所忧者二也。

  二事,朝廷之大者。又以三事之切于陛下之⾝言之:曰笃于孝爱,勤于学问,薄于嗜好。陛下今皆行之矣,未知数年之后,能保常如今⽇乎?

  又引魏征十渐以为戒,恳恳数千言。又奏言:"陛下近⽇所为颇异前⽇,除授之际,大臣多有不知,臣闻之忧甚而病剧。"盖是时韩侂胄已潜弄威柄,而宰相赵汝愚未之觉,故裳先事言之。及疾⾰,时时独语,曰:"五年之功,无使一⽇坏之,度吾已不可为,后之君子必有能任其责者。"遂口占遗表而卒,年四十九。上闻之惊悼,赠资政殿学士。

  裳为人简易端纯,每讲读,随事纳忠,上援古义,下揆人情,气平而辞切,事该而理尽。笃于孝友,与人言倾尽底蕴。聇一书不读,一物不知。推贤乐善,出乎天。所为文,明⽩条达。有《王府舂秋讲义》及《兼山集》,论天人之理,命之源,皆⾜以发明伊、洛之旨。尝与其乡人陈平⽗兄弟讲学,平⽗,张栻之门人也,师友渊源,盖有自来云。嘉定中,谥忠文。子瑾,大宗正丞兼刑部郞官。孙子敏,刑部郞官。

  罗点字舂伯,抚州崇仁人。六岁能文。登游熙三年进士第,授定江节度推官。累迁校书郞兼国史院编修官。岁旱,诏求言,点上封事,谓:"今时奷谀⽇甚,议论凡陋。无所可否,则曰得体;与世浮沈,则曰有量;众皆默,己独言,则曰沽名;众皆浊,己独清,则曰立异。此风不⾰,陛下虽大有为于天下,未见其可也。自旱叹为,陛下祷群祠,赦有罪,曾不⾜以感动。及朝求谠言,夕得甘雨,天心所示,昭然不诬。独不知陛下之求言,果用之否乎?如用之,则愿以所上封事,反覆详,当者审而后行,疑者咨而后决,如此则治象⽇著,而萌自消矣。"迁秘书郞兼皇太子宮小学教授。

  宁宗时以皇孙封英国公,点兼教授,⼊讲至晡时不辍,左右请少憩,点曰:"国公务学不休,奈何止之。"又摭古事劝戒,为《鉴古录》以进。⾼宗崩,孝宗在谅暗,皇太子参决庶务,点时以户部员外郞兼太子侍讲,出使浙右,迁起居舍人,改太常少卿兼侍立修注官,被命使金告登宝位。会金有国丧,迫点易金带,点曰:"登位吉事也,必以吉服从事。有死而已,带不可易。"又诘点不当称"宝位",点曰:"圣人大宝曰位,不加"宝"字,何以别至尊。"金人不能夺。

  上尝谓点:"卿旧为宮僚,非他人比,有所言,毋惮启告。"点言:"君子得志常少,小人得志常多。盖君子志在天下‮家国‬,而不在一己,行必直道,言必正论,往往不忤人主,则忤贵近,不忤当路,则忤时俗。小人志在一己,而不在天下‮家国‬,所行所言,皆取悦之道。用其所以取忤者,其得志鲜矣;用其所以取悦者,其不得志亦鲜矣。若昔明主,念君子之难进,则极所以主张而覆护之;念小人之难退,则尽所以烛察而堤防之。"

  皇子嘉王年及弱冠,点言:"此正亲师友、进德业之时,宜择端良忠直之士,参侍燕间。"遂除⻩裳为翊善。又言:"人主忧勤,则臣下协心;人主偷安,则臣下解体。今道涂之言,皆谓陛下每旦视朝,勉強听断,意不在事。宰执奏陈,备礼应答,侍从庶僚,备礼登对,而宮中燕游之乐,锡赍奢侈之费,已腾于众口。強敌对境,此声岂可出哉!"

  绍熙三年十一月⽇长至,车驾将朝贺重华宮,既而中辍。点言:"自天子达庶人,节序拜亲,无有阙者,三纲五常,所系甚大,不当以为常事而忽之。"上过宮意未决,点奏:"陛下已涓⽇过宮,寿皇必引领以俟陛下。常人于朋友且不可以无信,况人主之事亲乎?今陛下久阙温凊,寿皇见不可得,万一忧思感疾,陛下将何以自解于天下?"

  尝召对便殿,点言:"近者中外相传,或谓陛下內有所制,不能遽出,溺于酒⾊,不恤政事,果有之乎?"上曰:"无是。"点曰:"臣固知之。窃意宮噤间或有撄拂之事,姑以酒自遣耳。夫闾阎匹夫,处闺门逆境,容有纵酒自放者。人主宰制天下,此心如青天⽩⽇,当风雨雷电既霁之余,湛然虚明,岂容复有纤芥停留哉?"上犹未过宮。点又奏:"窃闻嘉王生朝,称寿噤中,以报劬劳之德,⽗子洽,宁不动心,上念两宮延望之意。"十一月,点以言不见听,求去,不许。十二月,试兵部尚书。

  五年四月,上将幸⽟津园,点请先过重华,又奏曰:"陛下为寿皇子,四十余年一无闲言,止缘初郊违豫,寿皇尝至南內督过,左右之人自此谗间,遂生忧疑。以臣观之,寿皇与天下相忘久矣。今大臣同心辅政,百执事奉法循理,宗室、戚里、三军、万姓皆无贰志,设有离间,诛之不疑。乃若深居不出,久亏子道,众口谤讟,祸患将作,不可以不虑。"上曰:"卿等可为朕调护之。"⻩裳对曰:"⽗子之亲,何俟调护。"点曰:"陛下一出,即当释然。"上犹未行。点乃率讲官言之,上曰:"朕心未尝不思寿皇。"对曰:"陛下久阙定省,虽有此心,何以自⽩乎?"及寿皇不豫,点又随宰执班进谏。阁门吏止之,点叱之而⼊。上拂⾐起,宰执引上裾,点亟前泣奏曰:"寿皇疾势已危,不及今一见,后悔何及。"群臣随上⼊至福宁殿,內侍阖门,众恸哭而退。越三⽇,点随宰执班起居,诏独引点⼊。点奏:"前⽇迫切献忠,举措失礼,陛下赦而不诛,然引裾亦故事也。"上曰:"引裾可也,何得辄⼊宮噤乎?"点引辛毗事以谢,且言:"寿皇止有一子,既付神器,惟恐见之不速耳。"

  寿皇崩,点请上奔丧,许而不出,拜遗诏于重华宮。前后与侍从列奏谏请帝过宮者凡三十五疏,自上奏者又十六章,而奏疏重华,上书嘉王及面对口奏不预焉。宁宗嗣位,人心始定。拜点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上有事明堂,点扈从斋宮,得疾卒,年四十五。赠太保,谥文恭。

  点天孝友,无矫崖异之行,而端介有守,义利之辨皎如。或谓天下事非才不办,点曰:"当先论其心,心苟不正,才虽过人,果何取哉!"宰相赵汝愚尝泣谓宁宗曰:"⻩裳、罗点相继沦谢,二臣不幸,天下之不幸也。"

  ⻩度,字文叔,绍兴新昌人。好学读书,秘书郞张渊见其文,谓似曾恐。隆兴元年进士,知嘉兴县。⼊监登闻鼓院,行国子监簿。言:"今⽇养兵为巨患,救患之策,宜使民屯田,复府卫以销募兵。"具《屯田》、《府卫》十六篇上之。

  绍熙四年,守监察御史。蜀将吴死,度言:"子曦必纳赂求袭位,若因而授之,恐为他⽇患,乞分其兵柄。"宰相难之。后曦割关外四州赂金人求王蜀,果如度言。

  光宗以疾不过重华宮,度上书切谏,连疏极陈⽗子相亲之义,且言:"太⽩昼见犯天关,荧惑、勾芒行⼊太微,其占为兵⼊宮。"以谏不听,乞罢去。又言:"以孝事君则忠。臣⽗年垂八十,菽⽔不亲,动经岁月,事亲如此,何以为事君之忠。"盖托已为谕,冀因有以感悟上心。

  又与台谏官劾內侍陈源、杨舜卿、林亿年三人为今⽇祸,罪大于李辅国。又言:"孔子称"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夫人主有过,公卿大夫谏而改,则过不彰,庶人奚议焉。惟谏而不改,失不可盖,使闾巷小人皆得妄议,纷然生,故胜、广、⻩巢之流议于下,国皆随以亡。今天下无不议圣德者,臣窃危之。"上犹不听。遂出修门,上谕使安职。度奏:"有言责者,不得其言则去,理难复⼊。"宁宗即位,诏复为御史,改右正言。

  韩侂胄用事,丞相留正去国,侂胄知度尝与正论事不合,讽使挤之。度语同列曰:"丞相已去,挤之易耳,然长小人声焰可乎?"侂胄骤窃政柄,以意所好恶为威福。度具疏将论其奷,为侂胄所觉,御笔遽除度直显谟阁、知平江府。度言:"蔡京擅权,天下所由以。今侂胄假御笔逐臣,使俯首去,不得效一言,非为国之利也。"固辞。丞相赵汝愚袖其疏⼊⽩,诏以冲佑禄归养。俄知婺州,坐不发觉县令张元弼脏罪,降罢。自是纪纲一变,大权尽出侂胄,而论起矣。然侂胄素严惮度,不敢加害。起知泉州,辞,乃进宝文阁,奉祠如故。

  侂胄诛,天子思而召之,除太常少卿,寻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朝论函侂胄首以泗州五千人还金,度以为辱国非之。权吏部侍郞兼修⽟牒、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屡移疾,以集英殿修撰知福州,迁宝谟阁待制。始至,讼牒⽇千余,度随事裁决,⽇未中而毕。

  进龙图阁,知建康府兼江、淮制置使,赐金带以行。至金陵,罢科籴输送之扰,活饥民百万口,除见税二十余万,击降盗卞整,斩盗胡海首以献,招归业者九万家。侂胄尝募雄淮军,已收刺者十余万人,别屯数千人未有所属,度忧其为患,人给钱四万,复其役遣之。

  迁宝谟阁直学士。度以人物为己任,推挽不休,每曰:"无以报国,惟有此耳。"十上引年之请,不许,为礼部尚书兼侍读。趣⼊觐,论艺祖垂万世之统,一曰纯用儒生,二曰务惜民力。上纳其言。谢病丐去,遂以焕章阁学士知隆兴府。归越,提举万寿宮。嘉定六年十月卒,进龙图阁学士,赠通奉大夫。

  度志在经世,而以学为本。作《诗》、《书》、《周礼说》。著《史通》,抑僣窃,存大分,别为编年,不用前史法。至于天文、地理、井田、兵法,即近验远,可以据依,无迂陋牵合之病。又有《艺祖宪监》、《仁皇从谏录》、《屯田便宜》、《历代边防》行于世。婿周南。

  周南字南仲,平江人。年十六,游学吴下,视时人业科举,心陋之。从叶适讲学,顿悟捷得。为文词,雅丽精切,而皆达于时用,每以世道兴废为己任。登绍熙元年进士第,为池州教授。会度以言忤当路,御史劾度,并南罢之。度与南俱⼊伪学。开禧三年,召试馆职。南对策诋权要,言者劾南,罢之,卒于家。

  南端行拱立,‮寸尺‬有程准。自赐第授文林郞,终⾝不进官,两为馆职,数月止。既绝意当世,弊⾐恶食,挟书忘昼夜,曰:"此所以遗吾老,俟吾死也。"

  林大中,字和叔,婺州永康人。⼊太学,登绍兴三十年进士第,知抚州金谿县。郡督输赋急,大中请宽其期,不听,纳告敕投劾而归。已而主太常寺簿。

  光宗受禅,除监察御史。大中谓:"国之大事在祀,沿袭不正,非所以严典礼,妥神明。"上疏言:"臣昨簿正奉常,实陪庙祀,见其祝于神者,或舛于文;称于神者,或讹其字;所宜厚者,或简不虔;所宜先者,或废不用;更制器服,或岁月太疏;夙兴行事,或时刻太早:是皆礼意所未顺,人情所未安也。"一⽇,御札示大中,谓言事觉察,宜遵旧例。大中曰:"台臣不当逾分守,固如圣训,然必抗直敢言,乃为称职。"

  迁殿中侍御史。奏言:"进退人才,当观其趣向之大体,不当责其行事之小节。趣向果正,虽小节可责,不失为君子;趣向不正,虽小节可喜,不失为小人。"又论:"今⽇之事,莫大于仇聇未复。此事未就,则此念不可忘。此念存于心,于以来天下之才,作天下之气,倡天下之义。此义既明,则事之条目可得而言,治功可得而成矣。"陈贾以静江守臣⼊奏,大中极论其"庸回亡识,尝表裹王淮,创为道学之目,废正人。傥许⼊奏,必再留中,善类闻之,纷然引去,非所以靖国。"命遂寝。

  绍熙二年舂,雷电作,有旨访时政阙失。大中以事多中出,乃上疏曰:"仲舂雷电,大雪继作,以类求之,则之明验也。盖男为,而女为,君子为,而小人为。当辨琊正,毋使小人得以间君子。当思正始之道,毋使女谒之得行。"

  司谏邓驲以言事移将作监,大中言:"台谏以论事不合而迁,臣恐天下以陛下为不能容。"守侍御史兼侍讲。知潭州赵善俊得旨奏事,大中上疏劾善俊,而言宗室汝愚之贤当召。上用其言,召汝愚而出善俊与郡。

  时江、淮、荆、襄为国巨屏,而权任颇轻。大中言:"宜选行实材略之人,付以江、淮、荆、襄经理之任。旧制河北、陕西分为四路,以文臣为大帅,武臣副之。中兴初,沿江置制置使。自秦桧罢三大将兵权,专归武臣,而江东、荆、襄帅臣不复领制置之职。宜仍旧制置,而以诸将为副,久其任,重其权,则边防立而国势张矣。"

  江、浙四路民苦折帛和买重输,大中曰:"有产则有税,于税绢而科折帛,犹可言也,如和买折帛则重为民害。盖自咸平马元方建言于舂预支本钱济其乏绝,至夏秋使之输纳,则是先支钱而后输绢。其后则钱盐分给,又其后则直取于民,今又令纳折帛钱,以两缣折一缣之直,大失立法初意。"朝廷以其言为减所输者三岁。

  马大同为户部,大中劾其用法峻。上易置他部,大中曰:"是尝为刑部,固以深刻称。"章三上不报。又论大理少卿宋之瑞,章四上,又不报。大中以言不行,求去,改吏部侍郞,辞不拜,乃除大中直宝谟阁,而大同、之瑞俱与郡。

  初,占星者谓朱熹曰:"某星示变,正人当之,其在林和叔耶?"至是,熹贻书朝士曰:"闻林和叔⼊台,无一事不中的,去国一节,风义凛然,当于古人中求之。"给事中尤袤、中书舍人楼钥上疏云:"大中言官,当与被论者有别。"寻命知宁国府,又移赣州。宁宗即位,召还,试中书舍人,迁给事中,寻兼侍讲。知阁门事韩侂胄来谒,大中救之,无他语,请內,大中笑而却之,侂胄怨由此始。

  会吏部侍郞彭⻳年抗论侂胄,侂胄转一官与內祠,⻳年除焕章阁待制与郡。大中同中书舍人楼钥缴奏曰:"陛下眷礼僚旧,一旦龙飞,延问无虚⽇。不三数月间,或死或斥,赖⻳年一人尚留,今又去之,四方谓其以尽言得罪,恐伤政体。且一去一留,恩意不侔。去者⽇远,不复侍左右。留者內祠,则召见无时。请留⻳年经筵,而命侂胄以外任,则事体适平,人无可言者。"有旨:"⻳年已为优异,侂胄本无过尤,可并书行。"大中复同奏:"⻳年除职与郡以为优异,则侂胄之转承宣使非优异乎?若谓侂胄本无过尤,则⻳年论事实出于爱君之忱,岂得为过?⻳年既以决去,侂胄难于独留,宜畀外任或外祠,以慰公议。"不听。

  太府寺丞吕祖俭以上书攻侂胄,谪置韶州,大中捄之。汪义端顷为御史,以论赵汝愚去,至是侂胄引为右史,大中驳之。改吏部侍郞,不拜,以焕章阁待制知庆元府。城南民田,嘲溢不可种,大中捐公帑治石筑之,民不知役而蒙其利。郡讹言夜有妖,大中谓此必黠贼所为,立捕黥之,人情遂安。丐祠,得请。给事中许及之缴驳,遂削职。后提举冲佑观。乞休致,复元职。监宗御史林采论列,再落职,寻复之。

  大中罢归,屏居十二年,未尝以得丧关其心,作园⻳潭之上,客至,撷杞菊,取溪鱼,觞酒赋诗,时事一不以挂口。客或劝大中通侂胄书,大中曰:"吾为夕郞时,一言承意,岂闲居至今⽇耶?"客曰:"纵不求福,盍亦免祸。"大中曰:"福不可求而得,祸可惧而免耶?"侂胄既召兵畔,大中谓:"今⽇安民,非息兵不可;息兵,非去侂胄不可。"

  及侂胄诛,即召见,落致仕,试吏部尚书,言:"吕祖俭以言侂胄得罪,死于瘴乡,虽赠官畀职,而公议未厌。彭⻳年面奏侂胄过尤,朱熹论侂胄窃弄威柄,皆为中伤,降官镌职,卒以老死,宜优加旌表。其他因讥切侂胄以得罪者,望量其轻重而旌别之,以伸被罪者之冤。"除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

  嘉定改元,兼太子宾客。尝议讲和事,上曰:"朕不惮屈己为民,讲和之后,亦与卿等⾰侂胄弊政作家活耳。"大中顿首曰:"陛下言及此,宗社生灵之福也。"每语所亲云:"吾年垂八十,岂堪劳勚,徒以和议未成,思体承圣训,以⾰弊幸为经久之计。傥初志略遂,即乞⾝而归矣。"是年六月卒,年七十有八,赠资政殿学士、正奉大夫,谥正惠。

  大中清修寡,退然如不胜⾐,及其遇事而发,凛乎不可犯。自少力学,趣向不凡。所著有奏议、外制、文集三十卷。

  陈骙,字叔进,台州临海人。绍兴二十四年,试舂官第一,秦桧当国,以秦埙居其上。累官迁将作少监、守秘书少监兼太子谕德。太子尹临安,骙谓:"储宮下亲细务,不得专于学,非所以毓德也。"太子矍然,亟辞。崔渊以外戚张说进,除秘书郞兼金部郞,骙封还词头。

  未几,出知赣州,易秀州。召还,首言:"陛下锐意图治,群下急于自媒,争献強兵理财之计,及畀以职,报效蔑闻。宜杜琊谄之路。"再归故官,迁秘书监兼崇政殿说书。淳熙五年,试中书舍人兼侍讲、同修国史。

  上采晋、宋以下兴亡理之大端,约为一书,谓骙曰:"惟卿与周必大可任此事。"言者忌而攻之,上留章不下,授提举太平兴国宮。起知宁国府,改知太平州,加集英殿修撰。以言者罢。起知袁州。光宗受禅,召试吏部侍郞。绍熙元年,同知贡举兼侍讲。

  二年舂,雷雪,诏陈时政得失,骙疏三十条,如宮闱之分不严,则权柄移;內谒之渐不杜,则明断息;谋台谏于当路,则私植;咨将帅于近习,则贿赂行;不求谠论,则过失彰;不谨旧章,则取舍错;宴饮不时,则精神昏;赐予无节,则财用竭。皆切于时病。

  三年三月,权礼部尚书。六月,同知枢密院事。四年二月,参知政事。光宗以疾不朝垂华宮,会庆节称寿又不果往。骙三⼊奏,廷臣上疏者以百数,上感悟,以冬至⽇朝重华。五年正月朔旦,称寿于慈福宮。孝宗崩,光宗以疾未临丧,骙请正储位以安人心。七月,摄行三省事。

  宁宗即位,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赵汝愚为右丞相,骙素所不快,未尝同堂语。汝愚拟除刘光祖侍御史,骙奏曰:"刘光祖旧与臣有隙,光祖⼊台,臣请避之。"汝愚愕而止。

  时韩侂胄恃传言之劳,潜窃国柄。吏部侍郞彭⻳年论侂胄将为国患,不报。于是⻳年、侂胄俱请祠,骙曰:"以阁门去经筵,何以示天下?"⻳年竟外补。侂胄语人曰:"彭侍郞不贪好官,固也,元枢亦为好人耶?"遂以资政殿大学士与郡,辞,诏提举洞霄宮。

  庆元二年,知婺州。告老,授观文殿学士、提举洞霄宮。嘉泰三年卒,年七十六。赠少傅,谥文简。

  ⻩黼,字元章,临安余杭人也。少游太学,第进士,累迁太常博士。轮对,言:"周以辅翼之臣出任方伯,汉以牧守之最擢拜公卿,唐不历边任,不拜宰相,本朝不为三司等属,不除清望官。仁宗时,韩琦、范仲淹、庞籍皆尝经略西事,久历边任,始除执政。边奏复警,范仲淹至再请行。贝州之变,文彦博亲自讨贼。乞于时望近臣中,择才略谋虑可以任重致远者,或畀上流,或委方面,习知边防利害,地形险厄,中外军民亦孚其恩信,其威名。天下无事则取风绩显著者不次除拜,以尊朝廷。边鄙有警,则任以重寄,俾制方面。出将⼊相,何所不可。"上嘉奖曰:"如卿言,可谓尽用人之道。"

  行太常丞,进秘书郞、提举江东常平茶盐,召为户部员外郞。寻除直秘阁、两浙路转运判官,进直龙图阁,升副使,辞,改直显谟阁。浙东濒海之田,以旱涝告,常平储蓄不⾜,黼捐漕计贷之。毗陵饥民取糠粃杂草以充食,郡县不以闻,黼取民食以进,乞捐僧牒、缗钱振济,所全活甚众。

  除中书门下检正诸房公事,守殿中侍御史兼侍讲,迁侍御史,行起居郞兼权刑部侍郞。以刘德秀论劾,奉祠而卒。

  詹体仁,字元善,建宁浦城人。⽗綎,与胡宏、刘子翚游,调赣州信丰尉。金人渝盟,綎见张浚论灭金秘计,浚辟为属。体仁登隆兴元年进士第,调饶州浮梁尉。郡上体仁获盗功状当赏,体仁曰:"以是受赏,非其愿也。"谢不就。为泉州晋江丞。宰相梁克家,泉人也,荐于朝。⼊为太学录,升太学博士、太常博士,迁太常丞,摄金部郞官。

  光宗即位,提举浙西常平,除户部员外郞、湖广总领,就升司农少卿。奏蠲诸郡赋输积欠百余万。有逃卒千人⼊大冶,因铁铸钱,剽掠为变。体仁语戎帅:"此去京师千余里,若比上请得报,贼势张矣。宜速加诛讨。"帅用其言,群悉散。

  除太常少卿,陛对,首陈⽗子至恩之说,谓:"《易》于《家人》之后次之以《睽》,《睽》之上九曰:"见豕负涂,载鬼一车,先张之弧,后说之弧,匪寇婚媾,往,遇雨则吉。"夫疑极而惑,凡所见者皆以为寇,而不知实其亲也。孔子释之曰:"遇雨则吉,群疑亡也"。盖人伦天理,有间隔而无断绝,方其未通也,湮郁烦愤,若不可以终⽇;及其醒然而悟,泮然而释,如遇雨焉,何其和悦而条畅也。伏惟陛下神心昭融,圣度恢豁,凡厥疑情,一朝涣然若揭⽇月而开云雾。丕叙彝伦,以承两宮之,以塞兆民之望"。时上以积疑成疾,久不过重华宮,故体仁引《易》睽弧之义,以开广圣意。

  孝宗崩,体仁率同列抗疏,请驾诣重华宮亲临祥祭,辞意恳切。时赵汝愚将定大策,外庭无预谋者,密令体仁及左司郞官徐谊达意少保吴琚,请宪圣太后垂帘为援立计。宁宗登极,天下晏然,体仁与诸贤密赞汝愚之力也。

  时议大行皇帝谥,体仁言:"寿皇圣帝事德寿二十余年,极天下之养,谅三年,不御常服,汉、唐以来未之有,宜谥曰"孝"。"卒用其言。孝宗将复土,体仁言:"永⾩陵地势卑下,非所以妥安神灵。"与宰相异议,除太府卿。寻直龙图阁、知福州,言者竟以前论山陵事罢之。退居霅川,⽇以经史自娱,人莫窥其际。

  始,体仁使浙右,时苏师旦以胥吏执役,后倚侂胄躐跻大官,至是遣介通殷勤。体仁曰:"小人乘君子之器,祸至无⽇矣,乌得以污我!"未几,果败。

  复直龙图阁、知静江府,阁十县税钱一万四千,蠲杂赋八千。移守鄂州,除司农卿,复总湖广饷事。时岁凶艰食,即以便宜发廪振捄而后以闻。

  侂胄建议开边,一时争谈兵以规进用。体仁移书庙堂,言兵不可轻动,宜遵养俟时。皇甫斌自以将家子,好言兵,体仁语僚属,谓斌必败,已而果然。开禧二年卒,年六十四。

  体仁颖迈特立,博极群书。少从朱熹学,以存诚慎独为主。为文明畅,悉诸理。周必大当国,体仁尝疏荐三十余人,皆当世知名士。郡人真德秀早从其游,尝问居官莅民之法,体仁曰:"尽心、平心而已,尽心则无愧,平心则无偏。"世服其确论云。

  论曰:彭⻳年、⻩裳、罗点以青宮师保之旧,尽言无隐。⻩度、林大中亦能守正不阿,进退裕如。此数臣者,皆能推明所学,务引君以当道,可谓粹然君子矣。陈骙论事颇切时病,詹体仁深于理学,皆有⾜称者。然骙尝诋讥吕祖谦,至视赵汝愚、刘光祖为仇,而体仁乃能以朱熹、真德秀为师友,即其所好恶,而二人之琊正,于是可知焉。

  
部分译文

  彭⻳年字子寿,临江军清江人。他七岁时⽗亲去世了,彭⻳年很孝顺地侍奉⺟亲。彭⻳年生聪明、卓异,读书能解释清楚其中主要的意思。当他长大后,得到程氏的《易》一书并认真阅读它,以致废寝忘食,彭⻳年时常请朱熹、张木式解答疑难问题,他的学问大大提⾼。彭⻳年考中乾道五年(1169)的进士,被授予袁州宜舂尉、吉州安福县丞之职。郑侨、张木匀铸钱之案,连及士大夫一起向朝廷推荐他,彭⻳年拜为太学博士。

  殿中侍御史刘光祖因为指责带御器械吴端,被改任太府少卿,彭⻳年上疏乞求恢复他的职位,并写信给宰相说:“祖宗时曾改换‮员官‬的差遣及任职以增強台谏官的勇气,没有听说调换台谏官以维护宠臣私利的。”彭⻳年兼任魏王府教授,升为国子监丞。由于侍御史林大中的推荐,彭⻳年被任命为御史台主簿。又改任司农寺丞,升为秘书郞兼嘉王府直讲。

  光宗曾亲自参加郊祀,正值暴风雨之际因而生病了,大臣们很少得以觐见。时间过了很久,光宗的病好了,但仍对孝宗疑心重重,担心孝宗废他的皇位另立新人,于是光宗不去朝拜孝宗住处重华宮。彭⻳年写信责备赵汝愚,并上疏说:“寿皇侍奉⾼宗,完全遵守为人之子的要求去做,这是陛下所亲眼目睹的事实。况且寿皇今天只有陛下一个儿子,圣上的恳切之心,不言而喻,特别是遇到要去重华宮的⽇子,陛下有时延迟行动,而寿皇不得不降旨免去陛下去重华宮的礼节,是为了替陛下开脫,使人们不能因此私下议论陛下,寿皇內心并非不希望陛下去拜见。自古人君处理骨⾁亲人间的事,多不与外臣商量,而与小人商量,所以与亲人之间的不満情绪一天天加深,彼此的疑心、距离一天天增大。今天两宮之间万万不要出现这样的结果。然而我所担心的是,朝外没有韩琦、富弼、吕诲、司马光这样的忠臣,而小人之中,已有任守忠掌握了大权,希望陛下裁断、明察。”

  彭⻳年又说“:使陛下亏损去重华宮拜见寿皇之礼仪,都是左右小人离间的罪过。宰相、执政与侍从只能从中拉拢⽗子之间的感情,调和陛下与重华宮的关系;台谏只能据⽗子之间合宜的道德责望人主。至于二人间误会的源,坚固而难以除,宰执、台谏却未曾有一句话谈及此。今天內侍中离间两宮的人固然并非一人,只有陈源在孝宗时被重重得罪,最近又被提拔重用,外人都说离间的关键一定从陈源开始。应立即显示朝廷威力加以裁决,首先驱逐陈源,然后迅速登上銮车,前去认错,以向孝宗谢罪,使⽗子之间融洽,宗社长久,这不是很好吗?”过了不久,光宗到重华宮朝拜孝宗,都城的人欣鼓舞。不久,彭⻳年拜官起居舍人,他进宮谢恩,光宗说“:这个官职是用以等待有才识的人,想想除了你没人可以胜任。”

  彭⻳年记述祖宗之法著成《內治圣鉴》一书进呈给皇上。光宗说:“祖宗家法很好。”彭⻳年说“:我这本书主要是为了防止宦官、宮中妇女得宠后弄权,多有请托,这些人如果看到,恐怕不能让皇上经常阅读。”光宗说“:不至于这样。”过了一天,彭⻳年上奏道:“我所居之官职,主要职责是记述君主的言行,皇上不到重华宮问安,如此之事记下的有数十次了,恐怕难以向后人待。”皇上下旨去⽟津园,彭⻳年奏道:“皇上不尊奉三宮,而独自出去游宴,不合礼仪。”又说:“陛下误把我充任嘉王府讲读官,正是想要我们教给嘉王君臣⽗子之道。我听说有⾝教,有言教,陛下凭借⾝教,我通过言教来教育嘉王,言教怎比得上⾝教有效。”

  绍熙五年(1194)五月,孝宗生病,后疾病逐渐严重,彭⻳年连续三次上疏请求与皇上对话,没得到回音。恰好皇上上朝,彭⻳年不离开班位,伏地叩头久久不停,鲜⾎浸⼊。。甓。光宗说:“我一向知道你忠诚耿直,有什么话想说?”彭⻳年奏道“:今⽇之事没有能大过拜见寿皇的。”光宗说:“我一定会去。”彭⻳年说:“陛下屡次答应我,一进宮后就又不遵守诺言。言行不一致,我实在痛心。”同知枢密院余端礼说“:在宮殿前的台阶上叩头,委婉地表现出恳切之情,做臣子的做到这个地步,为了什么?”皇上说:“我知道了。”

  孝宗驾崩,宁宗受禅即位,当天晚上召人对话,宁宗皱着眉头说:“以前只听说我可能被立为王储,谁知立即就登上了皇位,我竭力推辞未得到恩准,至今內心还震惊、害怕。”彭⻳年奏道:“这是关系到‮家国‬宗社之事,陛下怎能推辞,今天只须尽人子之责诚心地事奉⽗亲。”于是拟定起居札子,乞求每⽇呈上。彭⻳年又与翊善⻩裳一同到南內朝拜,于是制定拜见泰安宮光宗的礼仪,请求提前一天进宮上奏,率领百官恭请。宁宗朝拜泰安宮,到宮前时卧室门已关闭,于是奏上拜表就退出了。

  当时,大臣们议论想另建泰安宮,而光宗没有迁移宮殿的打算。彭⻳年说:“古人披荆斩棘建立王朝,还能发布政令,况且重华一个宮殿难道还不够用吗?陛下住窄处,太上皇住宽处,天下百姓,定会体谅陛下的。”于是停止建筑宮殿。彭⻳年升为中书舍人。刘庆祖已遥领承宣使之职,由于他是太上随龙人而失去这一官职,彭⻳年呈上奏章,宁宗批示:“可以记下贯彻施行。”彭⻳年奏道:“我并不是为刘庆祖惋惜这一官职,是为朝廷惋惜这种做事的方法。‘可以记下施行’,这是近代有弊病的法令,如果它可行,我就记下了,如果它不可行,怎敢由于皇上的再次命令而就记下呢?”宁宗曾说“:退朝后无所事事,恐怕自己滋生怠惰之情,非要多读书不可。”彭⻳年奏道:“君主的学问与书生的学问不同,只要能虚心纳谏,遵善改过,这是圣学中的第一大事,并不在多少。”

  一天,皇上书写了朱熹、⻩裳、陈傅良、彭⻳年、⻩由、沈有开、李山献、京镗、⻩艾、邓马⽇十个人的姓名给彭⻳年看并问:“这十个人可以充当讲官吗?”彭⻳年回答“:陛下如果招来一世之杰出人物如朱熹等,才不负众望,不可以专任潜邸的学官侍讲。”不久彭⻳年拜官侍讲,改为吏部侍郞,又升兼侍读。彭⻳年知道形势将会变化,正值暴雨雷鸣出现,于是极力陈述小人窃权、号令不按时传达的弊端。彭⻳年被派遣充当金国吊祭接送伴使。

  当初,朱熹与彭⻳年约定共同论斥韩。。胄的奷琊,正巧彭⻳年接待来使,朱熹一人因为上疏论斥韩。。胄被罢黜,彭⻳年听说此事后,附会朱熹的奏书说:“当初我约好与朱熹一同反映此事。今天朱熹已经被罢,我也应该一同被贬。”皇上没有接受。等到彭⻳年从金回朝后,见韩。。胄主持政事,权势比宰相还大,于是彭⻳年分条列举他奷琊的事例,说“:进退大臣,更换言官,都是初期执政最关大体的事。有的事大臣们不可能知道,而韩。。胄知道,他假托皇上的声势,窃取权力作威作福,不把他贬去必定成为后患。”皇上看到彭⻳年的奏章很惊骇“:韩。。胄是我的心腑,我对他信而不疑,不想他如此行事。”皇上批示下达到中书,让韩。。胄到一祠观任职,很久以后才又重新回到朝廷。

  彭⻳年上疏请求去职,皇上诏令韩。。胄任宮內祠观官,彭⻳年任地方官,以焕章阁待制⾝份任江陵府知府、湖北安抚使。彭⻳年请求一祠观职务,庆元二年(1196),由于吕蓒的指控,彭⻳年被⾰职;以后他三次被除名,被勒令停职。嘉泰元年(1201),彭⻳年恢复原职。被起用为赣州知州,以有病为由辞去,拜官集英殿修撰、提举冲佑观。开禧二年(1206),以待制宝谟阁之职退休,不久彭⻳年死去。

  彭⻳年的学识很纯正,议论简明正直,对善恶是非,辨析很严格,他爱君忧国的诚信,先见之明的见识,敢言的气魄,都是人们所难以做到的。晚年他已经清闲下来,悠然自得地生活,几乎不为世人所知。自从对伪学有噤令后,士大夫很少有不改变做学问的方向的,彭⻳年对关中张载、洛程氏之书更加沉湎,把居处的匾额题为“止堂”著《止堂训蒙》,始终如一,坚持自己的立场。他听说苏师旦执杖符节,说:“这是韩氏的虎,其必祸害于韩氏。”等彭⻳年听说朝廷将要发兵时,他说:“韩氏的灾祸大概会从此而起了吧。”彭⻳年所著书有《经解》、《祭仪》、《五致录》、奏议、外制。

  韩。。胄被杀后,林大中、楼钥都向皇上报告彭⻳年的忠心,宁宗诏令赠他为宝谟阁直学士。章颖等请求换个名称,皇上赐给彭⻳年谥号“忠肃”皇上对章颖等人说:“彭⻳年忠心耿耿可嘉,应该得到谥号。如果人人如此,一定能使君主处于无过错的境地。”不久,皇上加赠彭⻳年龙图阁学士,又提拔了他的儿子彭钦。

  詹体仁字元善,建宁浦城人。其⽗詹忄造,与胡宏、刘子。。游甚多,被调任赣州信丰县尉。金人背弃盟约后,詹忄造拜见张浚陈述了灭金之计,张浚召他为属下。詹体仁在隆兴元年(1163)考中进士,被调任饶州浮梁县尉。郡府呈上詹体仁捕捉盗寇的立功状建议加以赏赐,詹体仁说:“因此而受赏,不是我的本意。”婉言谢绝了赏赐。詹体仁任泉州晋江县丞。宰相梁克家是泉州人,他向朝廷推荐詹体仁。詹体仁进⼊朝中为太学录,被升为太学博士、太常博士,调任太常丞,摄金部郞官。

  光宗即位后,詹体仁任提举浙西常平官,拜为户部员外郞、湖广总领,就任司农少卿。詹体仁奏请蠲除各郡积欠的应纳的赋税一百余万。有逃跑的士兵一千人进⼊大冶境,他们用铁铸钱,剽掠财物,扰百姓。詹体仁告诫驻地军队统帅“:这里离京师一千多里,如果等到向上面请示得到回音,敌人的势力已十分嚣张了。应立即加以讨伐。”统帅按照他的意见行事,全部散去。

  詹体仁拜为太常少卿,他晋见光宗对话时,首先就陈述⽗子之间恩情至为深厚的道理,说:“《易经》在《家人卦》之后就是《睽卦》,《睽卦》的上九爻辞说:‘见到満⾝是泥的猪,观到装満着鬼的一辆车子,先张开弓,又放下弓,因为不是敌人,却是亲家婚。前行,遇雨则吉祥。’当人极度怀疑而至惑时,凡有所见都以为是敌人,却不知道其实是他们的亲人啊。孔子解释道:‘遇雨则吉祥,是因为种种疑惑都没有了。’大体说来,人伦天理,会有隔阂却不会中断消失,当其正处在隔阂不通之时,人们就会心情不畅,郁闷烦,似乎难以终⽇,等到突然清醒明⽩,烦郁一下子消融释放,如遇霖雨,这是何等悦舒畅啊!窃以为陛下神人之心光明融和,圣者之度恢宏豁达,所有怀疑之事,一朝涣然而解而有如拨开的雾,见及⽇月,好好地畅述天伦之情,以承接太上皇和皇太后的心,以満⾜亿万‮民人‬的期望。”当时皇上因为心中疑虑成疾,很久没有到重华宮去看望孝宗,所以詹体仁引用《易》人与人相互离别孤独的经义,来开导宽解皇上的心。

  孝宗驾崩,詹体仁率领同僚上疏坚决反对光宗做出的决定,请皇上到重华宮亲自主持祭礼,其言辞十分恳切。当时赵汝愚将要制定大策,外庭无人参加商议,赵汝愚密令詹体仁及左司郞官徐谊把意见传达给少保吴琚,请宪圣太后垂帘听政定下决策。宁宗登位后,天下‮定安‬,詹体仁与各位贤者私下称赞赵汝愚做出了大贡献。

  当时讨论大行皇帝谥号,詹体仁说:“寿皇圣帝事奉德寿皇二十多年,奉献了天下所能有的最好的奉养,居丧三年间,不穿常服,汉唐以来从未有过,应赠谥号‘孝’。”最终采用了詹体仁的意见。孝宗将要被⼊殓,詹体仁说:“永⾩陵地势低下,不能使神灵得以妥善安置。”詹体仁与宰相意见不同,被任命为太府卿。不久为直龙图阁、福州知州,言官竟由于他以前议论过山陵之事而罢免了他。詹体仁退任后居住在較川,每天以经史自娱,人们没有能窥视到他的內心的。

  起初,詹体仁出使浙右,当时苏师旦以胥吏⾝份主管役事,后倚仗韩。。胄的势力跻⾝为大官,到这时他派人来献殷勤。詹体仁说:“小人得到天子的器重,其灾祸来到没有几⽇了,不要玷污了我。”不久,苏师旦果然失败。

  詹体仁恢复直龙图阁、静江府知府之职,搁置十县税钱一万四千,蠲免杂赋八千。詹体仁被任守鄂州,拜为司农卿,又任总湖广饷事之职。当时年成不好百姓难以吃,詹体仁不等请示,自做主张发放仓中粮食以赈济百姓,事情过后才报告皇上得知。

  韩。。胄建议扩大疆域,一时间大家争相谈论军事以谋求进升。詹体仁上书给朝廷,说军队不可以轻举妄动,应养精蓄锐等待时机。皇甫斌自以为是将家之子,好谈兵,詹体仁与属下谈论时说他必定失败,结果果然如此。开禧二年(1206),詹体仁死去,终年六十四岁。

  詹体仁特别聪明勤勉,有超人之品行,又博览群书。少年时跟随朱熹学习,以心存良知、慎于独处时之所为为本。写文章明⽩畅达,穷究各种道理。周必大当政时,詹体仁曾上疏推荐了三十多个人,都是当时世上的知名士人。郡人刘德秀早年跟随他游历,曾问以居位治民之法,詹体仁说:“尽心、平心而已,尽心就心中无愧,平心就不会有偏袒。”世人信服他的言论正确。 wWw.nIlXs.cOm
上一章   宋史   下一章 ( → )
免费小说《宋史》是一本完本历史小说,完结小说宋史TXT下载的所有章节均为网友更新,与免费小说网(www.nilxs.com)立场无关,更多类似宋史的免费历史小说,请关注逆流小说网的“完结历史小说”专栏或全本小说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