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经 正论
逆流小说网
逆流小说网 玄幻小说 武侠小说 仙侠小说 都市小说 言情小说 校园小说 历史小说 军事小说 网游小说 竞技小说 穿越小说 耽美小说 灵异小说 同人小说
全本的小说 天堕武林 夺命柔情 滛虐江湖 催眠传奇 露水姻缘 社团奇遇 佛洛伊德 综合其它 热门小说 总裁小说 乡村小说 科幻小说 架空小说 重生小说
小说排行榜 紫烟蒾情 宝贝记事 蔷薇妖娆 失纵蒾卻 时空浪族 段家女将 剑荡天下 成田离婚 悖伦孽恋 女校老师 短篇文学 推理小说 官场小说 经典名著
逆流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反经  作者:赵蕤 书号:10165 更新时间:2017/3/26 
正论
  议曰:《反经》、《是非》、《适变》三篇,虽博辩利害,然其弊流遁漫羡,无所归宿。故作《正论》以质之。)

  孔子曰:“六艺于治一也。《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导事,《诗》以达意,《易》以道化,《舂秋》以道义。”

  (司马谈曰:“《易》着天地、四时五行,故长于变;《礼》经纪人伦,故长于行;《书》记先王之事,故长于政;《诗》记山川溪⾕、禽兽草木、牝牡雌雄,故长于风;《乐》所以立,故长于和;《舂秋》是非,故长于理人也。”)

  故曰:⼊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净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舂秋》教也。故《诗》之失愚,《书》之失诬,《乐》之失奢,《易》之失贼,《礼》之失烦,《舂秋》之失。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也。

  (子夏曰:“声成文谓之音。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

  太史公曰:“《大雅》言王公大人,而德逮黎庶;《小雅》讥己之得失,其流及上。所言虽殊,其合德一也。”晋时王政陵迟,南鲁褒着《钱神论》,吴郡蔡洪作《孤愤》。前史以为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此之谓也。)

  疏通知远而不诬,则深于《书》也。(《书》着帝王之道,典谟训诰、誓命之文,三千之徒,并受其义也)

  广博易良而不奢,则深于《乐》也。

  (《乐》书曰:“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其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相通。宮为君,商为臣,角为人,征为事,羽为物。五音不,则无沾滞之音矣。宮则荒,其君骄;商则捶,其臣坏;角则忧,其人怨;征则哀,其事勤;羽则危,其财匮。五音皆,则迭相陵,谓之慢。如此,国灭亡无⽇矣。夫上古明王举乐者,非以娱心快意,所以动⾎脉,流通精神,而和正心也。故宮动脾而和正信,商动肺而和正义,角动肝而和正仁,征动心而和正礼,羽动肾而和正智。故闻宮音者,使人温舒而广大;闻商音者,使人方正而好义;闻角音者,使人恻隐而爱人;闻征音者,使人乐善而好施;闻羽音者,使人整齐而好礼。夫礼由外⼊,乐自內出。故圣王使人耳闻《雅》、《颂》之音,目视威仪之礼,⾜行恭敬之容,口言仁义之道。故君子终⽇言而琊僻无由⼊也。”

  班固曰:“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人心,其感人也深。故先王着其教焉。夫人有⾎气心知之,而无哀乐喜怒之常。应感而动,然后心术形焉。故纤微憔悴之音作,而民思忧;阐谐慢易之音作,而民康乐;耝厉猛奋之音作,而民刚毅;廉直正诚之音作,而民肃静;宽裕和顺之音作,而民慈爱;流僻琊散之音作,而民。先王聇其也,故制《雅》、《颂》之声。本之情,稽之度数,制之礼义,合生气之和,导五常之行,使之而不散,而不集,刚气不怒,柔气不慑,四畅于中,而发作于外。⾜以感人之善心,而不使琊气得接焉。是先王立乐之方也。”

  《吕氏舂秋》曰:“亡国戮人,非无乐也,其乐不乐。溺者,非不笑也;罪人,非不歌也;狂者,非不舞也。世之乐,有似于此。”

  范晔曰:“夫钟鼓,非乐之本,而器不可去:三牲,非孝之主,而养不可废。夫存器而亡本,乐之失也。调气以和声,乐之盛也。崇养以伤行,孝之累也。行孝以致养,孝之大也。”

  议曰:东方角主仁,南方征主礼,‮央中‬宮主信,西方商主义,北方羽主智。此常理也。今太史公以为:征动心而和正智,羽动肾而和正礼。则以征主智,羽主礼,与旧例乖殊。故非末学所能详也。)

  洁净精微而不贼,则深于《易》也。(《易》之精微,爱恶相攻,远近相取,则不能容人,近于相害。)

  恭俭庄敬而不烦,则深于《礼》也。

  (太史公曰:“余至大行礼官,观三代损益,乃知缘人情而制礼,依人而作仪。人道经纬,万端规矩,无所不贯,进以仁义,束缚以刑罚,故德厚者位尊,禄重者宠荣,所以总一海內而整齐万人也。人体安驾乘,为之金舆错衡以繁其饰;目好五⾊,为之黼黻文章以表其能;耳乐钟磬,为之调谐八音以其心;口甘五味,为之庶羞酸咸以致其美;情好珍善,为之琢磨圭璧以通其意。故大路越席,⽪弁布裳,朱弦洞越,大羹玄酒,所以防其佚,救其弊也。是以君臣朝廷、尊卑贵之序,下及黎庶、车舆、⾐服、宮室、饮食、嫁娶、丧祭之分,事有适宜,物有节文。周衰,礼废乐坏,大小相逾,管仲之家,遂备三归。循法守正者,见侮于世;奢溢僭差者,谓之显荣。自子夏门人之⾼弟也,犹云:‘出见纷华盛丽而悦,⼊闻夫子之道而乐,二者心战,未能决。’而况中庸以下,渐渍于失教,被服于成俗乎?孔子必正名于卫,所居不合,岂不哀哉!”

  班固曰:“人函天地之气,有喜怒哀乐之情,天禀其而不节也,圣人能为之节,而不能绝也。故象天地而制礼乐,所以通神明、立人伦、正情、节万事也。人有男女之情,妒忌之别,为制婚姻之礼;有接长幼之序,为制乡饮之礼;有哀死思远之情,为制丧祭之礼;有尊尊敬上之心,为制朝觐之礼。哀有哭踊之节,乐有歌舞之容,正人⾜以副其诚,琊人⾜以防其失。故婚姻之礼之废,则夫妇之道苦,而僻之罪多;乡饮之礼废,则长幼之序,而争斗之狱烦;丧祭之礼废,则骨⾁之恩薄,而背死忘生者众;朝聘之礼废,则君臣之位失,而侵凌之渐起。故孔子曰:‘安上治人,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揖让而治天下者,礼乐之谓也。’”)

  属辞比事而不,则深于《舂秋》也。

  (壶遂曰:“昔孔子何为作《舂秋》哉?”

  太史公曰:“余闻之董生曰:‘由周道衰微,孔子为鲁司寇,诸侯害之,大夫壅之。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矣。’子曰:‘我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着明也。’夫《舂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不肖,存亡国,继绝代,补弊起废,王道之大者也。拨代,反之正道,莫近于《舂秋》。《舂秋》之中,弒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察其所以,皆失其本也。”

  壶遂曰:“孔子之时,上无明君,下不得任用,故作《舂秋》,垂空文以断礼义,当一王之法。今夫子上遇明天子,下得守职,夫子所论,以何明?”

  太史公曰:“伏羲至纯厚,作《易》八卦。尧舜之盛,《尚书》载之,礼乐作焉。汤武之隆,诗人歌之。《舂秋》采善贬恶,推三代之德,褒周室,非独刺讥而已。汉兴以来,至明天子,受命于穆清,泽流四极,臣下百官,力诵圣德,犹不能宣尽其意。且士贤能而不用,有国之聇也;主上明圣,而德不布闻,有司之过也。且余掌其官,废明圣,罪莫大焉。余所谓述,非所谓作也,而君比之于《舂秋》,谬矣。”)

  自仲尼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战国纵横,真伪分争,诸子之言,纷然散矣。

  儒家者,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此其最⾼也。然惑者既失精微,而僻者又随时抑扬,违离道本,苟以哗众取宠,此僻儒之患也。

  (司马谈曰:“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叙君臣⽗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夫儒者,以六艺为法,经传以十数,累世不能通其学,常年不能究其礼,故曰:‘博而寡要,劳而少功’。若夫列君臣⽗子之礼,序夫妇长幼之别,虽‮家百‬弗能易也。”

  范晔曰:“夫游庠序,服儒⾐,所谈者仁义,所传者圣法也。故人识君臣⽗子之纲,家知违琊归正之路。自桓、灵之间,朝纲⽇陵,国隙屡启,中智以下,靡不审其崩离,而刚強之臣,息其窥盗之谋;豪俊之夫,屈于鄙生之议者,民诵先王之言也,下畏逆顺之势也。至如张温、皇甫嵩之徒,功定天下之半,声驰四海之表,俯仰顾盼,则大业移矣,犹鞠躬昏主之下,狼狈折礼之命,散成兵就绳约而无悔心者,斯岂非学者之效乎?故先师褒励学者之功,笃矣。”)

  道家者,盖出于史官,历纪成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者之术也。合于尧之克让,《易》之谦谦,此其所长也。及放者为之,则绝去礼乐,兼弃仁义,独任清虚,何以为治?此道家之弊也。

  (司马谈曰:“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万物,其为术也,因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徙,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事少而功多。夫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知,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势,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故能为万物主。有法无法,因时为业;有度无度,因物与合。故曰:‘圣人不朽,时变是守。’虚者,道之常;因者,君之纲;君臣并至,使自明也。”)

  家者,盖出于羲和之官,敬顺昊天,历象⽇月星辰,敬授人时,此其所长也。及拘者为之,则牵于噤忌,泥于小数,舍人事而任鬼神,此之弊也。

  (司马谈曰:“之术大详,而众忌讳,使人拘而多畏,然其叙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夫、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各有教令。曰: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未必然也。故曰:使人拘而多忌。夫舂生、夏长、秋收、冬蔵,此天之大经,弗顺则无以为天下纪纲。故曰:叙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

  《汉书》曰:“天人之际,精祲有以相,善恶有以相推。事作乎下者,象动乎上。之理,各应其感。变则静者动,蔽则明者暗。⽔旱之灾,随类而至。故曰:⽇蚀、地震皆盛也。臣者,君之也;子者,⽗之也;者,夫之也;夷狄者,‮国中‬之也。《舂秋》⽇蚀三十六,地震五十二。或夷狄侵‮国中‬,或‮权政‬在臣下,或妇弃夫,或臣子背君⽗。事虽不同,其类一也。是以明王即位,正五事。五事者:貌、言、视、听、思也。建大中以承天心,则庶征序于下,⽇月理于上。如人君溺后宮,般乐游田,五事失于躬,大中之道不立,则咎征降而六极至。凡灾异之发,各象过失,以类告人。”

  《传》曰:“田猎不宿,饮食不享,出⼊不节,夺人农时,及有奷谋,则木不曲直。”又曰:“弃法律,遂功臣,杀太子,以妾为,则火不炎上。”又曰:“好治宮室,饰台榭,內,犯亲戚,侮⽗兄,则稼穑不成。”又曰:“好攻战,轻百姓,饰城郭,侵边城,则金不从⾰。”又曰:“简宗庙,不祷祠,废祭祀,逆天时,则⽔不润下。”

  管辂曰:“贵人有事,其应在天。在天则⽇月星辰也。兵动人扰,其应在物。在物则山林鸟兽也。”又曰:“夫天虽有大象而不能言,故运星精于上,流神明于下,驱风云以表异,役鸟兽以通灵。表异者必有沉浮之候,通灵者必有宮商之应。是以宋襄失德,六鶂退飞;伯姬将焚,鸟鸣其哭;四国未火,融风已发;⾚云夹⽇,殃在荆楚。此乃上天之所使,自然之明符也。”

  后汉窦武上书曰:“间者有喜禾、芝草、⻩龙之瑞见。夫瑞生必于嘉土,福至实由吉人。在德为瑞,无德为灾。陛下所行,不合天意,不宜称庆。”又裴楷曰:“按舂秋以来,及古帝王,未有河清者也。臣以为河者,诸侯位也。清者属,浊者属。河当浊而反清者,,诸侯为帝也。京房《易传》曰:‘河⽔清,天下平。’今天垂异,地吐妖,民疠疫,三者并时而有河清,犹舂秋麔不当见而见。孔子书以为异也。”

  魏青龙中,张掖郡玄川,溢涌宝石负鼎状,麟凤龙马,炳焕成形,时人以为魏端,任令于绰赍以问张珔,珔密谓绰曰:“夫神以知来,不追已往。以祯祥先见,然后废兴从之。汉已久亡,魏已得之,何所追废兴祯祥乎?此石当今之变异,而将来之祯祥。”后司马氏果代魏。

  汉武时,巫为上致神君,神君但闻其声,不见其形。荀悦曰:“《易》称:有天道焉,有地道焉,有人道焉。各当其理而不相则有气变而然。若夫大石自立,僵柳复生,此形之异也;男化为女,死而复生,此含气之异也;鬼神仿佛在于人间,言语声音,此精神之异也。夫形神之异,各以类感。善则生吉,恶则生凶,精气之际,自然之符异也。故逆天之理,则神失其节,而妖神妄兴;逆地之理,则形失其节,而妖人妄生;逆中和之理,则含气失其节,而妖物妄出。此其大旨也。若夫神君之类,精神之异也。”

  《舂秋传》曰:“作事不时,怨仇动于人,则有非言之物而言。”当汉武之时,赋敛繁众,‮民人‬雕弊,故有无形而言至也。其于《洪范》言僭则生时妖。此盖怨仇而生妖之类也。故通于道者,正⾝,则万物精神形气,各返其本也。”

  后汉陈蕃上书曰:“昔舂秋之末,周德衰微,数十年间,无复灾眚者,天所弃也。天之于汉,悢悢无已,故殷勤示变,以悟陛下,除妖去嬖,实在修德。故《周书》曰:‘天子见怪则修德,诸侯见怪则修政,大夫见怪则修职,士庶见怪则修⾝。’神不能伤道,妖不能害德。”

  《汉书》曰:“夫动人以行、不以言,应天以实、不以文。此天人之大略也。”)

  法家者,盖出于理官,信赏必罚,以辅礼制,此其所长也。及刻者为之,则亡教化,去仁爱,专任刑法,而以致治,至于残贼至亲,伤恩薄厚,此法家之弊也。

  (司马谈曰:“法家严而少恩,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也。夫法家不别亲疏,不殊贵,一断于法,则亲亲尊尊之恩绝矣。可使行一时之计,而不可长用也。故曰:‘严而少恩’。至于尊主卑臣,明职分,不相逾越,虽‮家百‬不能改也。”)

  名家者,盖出于礼官,古者名位不同,礼亦异数。孔子曰:“必也正名乎?”此其所长也。及缴者为之(缴,音工钧反。),则苟钩鈲析而已,此名家之弊也。

  (司马谈曰:“名家使人检而善失真。然其正名实,不可不察也。夫名家,苛察缴绕,使人不得反其意,专决于名,时失人情,故曰:‘使人检而善失真’。若夫控名责实,参伍不失,此不可不察也。”鈲,音普觅反。)

  墨家者,盖出于清庙之守,茅屋采椽,是以贵俭;养三老五更,是以兼爱;选士大,是以上贤;宗祀严⽗,是以右鬼(右,信也。);顺四时而行,是以非命(言无吉凶之命,但有贤、不肖、善、恶也。);以孝示天下,是以上同(言皆同于治也。)。此其所长也。及蔽者为之,见俭之利,因以非礼,推兼爱之意,而不知别亲疏。此墨家之弊也。

  (司马谈曰:“墨者俭而难遵,是以其事不可偏循。然其強本节用,不可废也。夫墨者亦上论尧舜,言其德行曰:‘堂⾼三尺,土阶三等;茅茨不翦,采椽不斲。饭土簋,啜土刑,粝梁之食,藜藿之羹。夏⽇葛⾐,冬⽇鹿裘。’其送死,桐棺三寸,举音不尽其哀。教丧礼,必以此为万人之率。故天下法若此,则尊卑无别也。夫世异时移,事业不同,故曰:‘俭而难遵’也。要曰:強本节用,则家给人⾜之道。此墨家之所长,虽‮家百‬莫能废也。”

  汉武帝问董仲舒策曰:“盖俭者不造玄⻩旌旗之饰,及至周室,设两观,乘大辂,八佾陈于庭而颂声兴。夫帝王之道,岂异旨哉?”对曰:“制度文、采玄⻩之饰,所以明尊卑、异贵,而劝有德也。故舂秋受命,所先制者,改正朔,易服⾊,所以应天也。然则宮室旌旗之制,有法而然者也。孔子曰:‘奢则不逊,俭则固。’俭非圣人之中制,故曰:奢不僭上,俭不下,此王道也。”)

  纵横家者,盖出于行人之官。孔子曰:“使乎,使乎!”言当权事制宜,受命而不受辞,此其所长也。及琊人为之,则上诈谖((音)许远反)而弃其信。此纵横之弊也。

  (荀悦曰:“世有三游,德之贼也。一曰游侠,二曰游说,三曰‮行游‬。夫立气势,作威福,结私,以立強于世者,谓之游侠;饰辩辞,设诈谋,驰逐于天下,以要时世者,谓之游说;⾊取人,合时好,连类,立虚誉,以为权利者,谓之‮行游‬。此三者,之所由生,伤道害德,败法惑世,先王之所慎也。

  凡三游之作,生于季世,周秦之末尤甚焉。上不明,下无正;制度不立,纲纪弛废;以毁誉为荣辱,不核其真;以爱憎为利害,不论其实;言论者,计厚薄而吐辞;选举者,度亲疏而下笔。然则利不可以义求,害不可以道避。是以君子犯礼,小人犯法,饰华废实,竞取时利,薄骨⾁之恩,笃僚友之厚,忘修⾝之道,而求众人之誉,苞苴盈于门庭,聘问盈于道路,于是流俗成而正道坏矣。游侠之本生于武毅不挠,久要不忘平生之言,见危受命,以救时难,而济同类,以正行之者,谓之武义。其失之甚者,至于为盗贼矣。游说之本,生于是非,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出疆,有可以安社稷、利‮家国‬,则专对解结之,辞之绎矣,民之莫矣。以正行之者,谓之辩智。其失之甚者,至于诈矣。‮行游‬之本,生于道德仁义,泛爱容众,以文会友,和而不同,进德及时,以立功业于世。以正行之者,谓之君子。其失之甚者,至于因事害私,为奷宄矣。甚相殊远,岂不哀哉?故大道之行,则三游废矣。”)

  杂家者,盖出于议官,兼儒墨,合名法,知国体之有此,见王理之无不贯,此其所长也。及者为之,则漫羡而无所归心,此杂家之弊也。

  农家者,盖出于农稷之官,播百⾕,劝耕桑,以⾜⾐食。孔子曰:“所重人食。”此其所长也。及鄙者为之,则君臣之并耕,悖于上下之序,农家之弊也。

  (班固曰:“司马迁《史记》,其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奷雄;述货殖,则崇利势,而羞贫。此其所弊也。然其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世谓之实录。”)

  文子曰:“圣人之从事也,所由异路而同归。秦楚燕魏之歌,异转而皆乐;九夷八狄之哭,异声而皆哀。夫歌者,乐之征也;哭者,哀之效也。愔愔于中而应于外,故在所以感之矣。”

  论曰:范晔称:“‮家百‬之言政者,尚矣!大略归乎宁固柢,⾰易时弊也。而遭运无恒,意见偏杂,故是非之论,纷然相乖。”

  尝试论之:夫世非胥庭,人乖鷇饮,理迹万肇,情故萌生。虽周物之智,不能研其权变;山川之奥,未⾜况其纡险;则应俗适事,难以常条。何以言之?若夫玄圣御代,则大同极轨,施舍之道,宜无殊典。而损益异运,文朴递行,用明居晦,回⽳于曩时,兴戈陈俎,参差于上世。及至戴⻩屋,服絺⾐,丰薄不齐,而致治则一。亦有宥公族,黥国仇,宽躁已隔,而防非必同。此其分波而共源,百虑而一致者也。若乃偏情矫用,则枉直必过。故葛屦履霜,弊由崇俭;楚楚⾐裳,戒在穷奢。疏噤厚下,以尾大陵弱;敛威峻法,以苛薄分崩。斯曹魏之刺,所以明乎国风;周秦末轨,所以彰于微灭。故用舍之端,兴败资焉。

  是以繁简唯时,宽猛相济,刑书镌鼎,事有可详,三章在令,取贵能约。大叔致猛政之衰,国子流遗爱之涕。宣孟改冬⽇之和,平修画一之法。斯实驰张之宏致,庶可以征其统乎?

  数子之言,当世失得,皆悉究矣。然多谬通方之训,好中一隅之说。贵清净者,以席上为腐议;束名实者,以柱下为诞辞。或推前王之风,可行于当年,有引救弊之规,宜流于长世。稽之笃论,将为弊矣。由此言之,故知有法无法,因时为业,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不失其时,其道光明。非至精者,孰能通于变哉?

  
译文

     [“反经”、“是非”、“适变”三篇论文虽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广泛论证,陈述了各家各派学说的利弊,然而不⾜之处是对某些问题元暇顾及,有的阐述也比较散漫,使人有无所适从之感。因此作这篇“正论”作为补充,以使论述进一步充实完善。]

  孔子说:“《礼记》、《诗经》、《乐经》、《尚书》、《周易》和《舂秋》这六种文史著作虽然內容不同,但其教育‮民人‬、讲求政治的目的却是一致的。《礼》可以用来规范人的行为,《乐》可以培养平和纯洁的心志,《书》用来指导为人处事,《诗》用来表达情意,《易》用来预测神奇的变化,《舂秋》用来明辨道义。”

  [司马谈说:“《周易》是阐明天地、、四时与五行之原理的,所以以变化见长;《礼记》是阐述伦理道德的,所以注重于行为;《尚书》记叙的是尧舜禹三代的事迹,故以政治见长;《诗经》记载山川、溪⾕、禽兽、草木、雌雄,故长于风土民情;《乐经》论述音乐,因而以‮谐和‬为主题;《舂秋》辨正是非,因此以说理明心见长。”]

  所以说,到了一个‮家国‬,很容易感觉出这个‮家国‬是用什么来教化民众的。

  如果民风纯朴敦厚,这是《诗》教的结果;民众通达事理,有远见卓识,是《书》教的结果;心大度,平易善良,是《乐》教的结果;心志纯洁,见识精微,是《易》教的结果;恭敬俭朴,谦逊庄重,是《礼》教的结果;善于言辞,言简义赅,是《舂秋》教化的结果。因此,失去《诗》教,人则愚昧;失去《书》教,则多诬陷不实之言;失去《乐》教,浮奢逸;失去《易》教,民众则狡猾琊恶;失去《礼》教,社会风气则浮躁不安;失去《舂秋》的教导,朝野秩序混。民风温和敦厚而不愚昧,这是由于深受《诗经》薰陶教育的结果。

  [子夏说:“不同的声调艺术化之后,就是音乐。盛世的音乐安祥而和乐,由此可以推知这个‮家国‬的政治一定非常和祥;世的音乐怨恨而愤怒,其政治则乖戾异常;亡国之音悲伦而忧思,这个‮家国‬的‮民人‬一定是处在⽔深火热之中。所以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没有比《诗》更切近了。”

  太史公说:“《诗-大雅》说的是王公大人的事情,但其旨意却在于用德来教化百姓,《诗-小雅》是通过讥刺小我的利弊得失,而使它的內在含义影响上层统治者。它们所说的內容虽然不同,但它们合乎仁德的宗旨却是一致的。”晋时王政衰微,南的鲁褒写了《钱神论》,吴郡的蔡洪写了《孤愤》。从前的史书认为‘世之音怨而怒,其政乖’,这些著作正好说明了这一点。]

  民众如果既通达事理,有远见卓识,诚实正直,这是对《书》教深切领会的结果[《书》阐述帝王的治世之道,其中都典谟、训诰、誓命之类的文章,孔子的三千弟子都很精通其中的教义]。心大度、平易善良而不骄奢逸,这是对《乐》教领会深刻的结果。

  [《乐经》说:“大凡乐音都是由于人心有所感而发。感情萌动于內心,就表现为声音,声音组成一定的曲调后就是音乐。盛世的音乐安祥而和乐,由此可以推知这个‮家国‬的政治一定非常和祥;世的音乐怨恨而愤怒,其政治则乖戾异常;亡国之音悲怆而忧思,这个‮家国‬的‮民人‬一定是处在⽔深火热之中。所以音乐往往和政治的兴衰有着很密切的联系。五音中的宮调低沉稳建,就象统领天下的君王;商调比较刚正坚实,就象分管政务的文武百官;角调柔和适中,就象‮民人‬大众;徵调细腻轻扬,就象纷繁的事务;羽调轻松⾼昂,就象宇宙万物。如果这五种音调谐和统一,就没有滞涩杂的音调出现。如果宮音散,则流于荒漫,说明国君骄纵;商音散,则流于琊僻,说明臣子败坏;角音混,则流于抑郁,说明民众怨忿;徵音散,则流于哀怨,说明‮民人‬过分勤苦;羽音散,则流于危亡,说明财物匮乏。如果五音全部混失调,相互⼲扰抵触,这叫轻漫,那么‮家国‬的灭亡大概就没有几天了。上古圣明的国君提倡音乐的本意,并不是为使自己赏心快意,満⾜感官的享受,而是希望借此⾎脉,振奋精神,从而‮谐和‬调整人心。五音与人的情息息相通。宮音与脾与信,宮音与肺与义,角音与肝与仁,徵音与心与礼,羽音与肾与智一一对应,当五音发起时,会与其相应的五脏发生感应,并对信、义、仁、礼、智发生作用,从而对人的思想情绪给予调和与净化。所以听到宮音,会使人心情温柔舒畅,襟开阔;听到商音,会使人刚正不阿,向往正义;听到角音,会使人恻隐怜悯,待人温和;听到徵音,会使人乐善好施,宽厚爱人;听到羽音,会使人庄严穆,彬彬有礼。礼是对外在行为的约束,进而深⼊心里去调和情志;音乐则是由于內心情志的感应,进而向外扩展来影响人的行为举止。所以圣明的君王一定要人耳听雅正和颂赞的音乐,目睹庄严肃穆的礼仪,走路仪表恭敬,言谈不离仁义。所以君子即便整天不停地讲话,然而琊僻不正的思想感情永远没有机会污染他的心灵。”

  班固说:“音乐,是圣人所喜的。音乐可以使人心地善良,具有強烈的感人力量,所以古代的帝王都很重视音乐的教化作用。人有⾎气心智的情,可是哀乐喜怒却没有常规。人受到音乐的感染,心有所动,就要通过情感流露出来。因此,当轻柔伤感的音乐发起时,听众就会悲伤忧愁;当平和舒缓的音乐响起时,听众就会感到安乐康泰;当耝犷‮烈猛‬的音乐响时,听众就会有刚強坚毅的反应;当率真‮诚坦‬的音乐响起时,听众就会向庄严肃穆;当宽裕祥和的音乐响起时,听众就会显出慈爱的情态;当放纵琊辟的音乐响起时,听众就会受到惑。古代的君王为的音乐而感到聇辱,所以制作了雅正、赞颂的音乐让人听。他们依据人的情,遵循节律,以礼仪为其內容,注⼊蓬的生气,以伦理纲常的內涵来引导听众,不使刚之气任发怈,不使柔之气郁积不散,使刚柔和畅而融而后再用中正平和的乐音表现出来。这样,就能感召发善心,而不使琊之情毒化人们的心灵。这就是先王创立音乐的本出发点。”

  《吕氏舂秋》说:“‮家国‬灭亡或是行刑杀人,并不是没有音乐,然而这种音乐不会使人快乐。快要淹死的人,可能也会发出笑声;被判罪的人,也可能要唱歌;发狂的人,也会舞蹈。世的音乐,和这三种人的歌舞很有点相似之处。”范晔说:“钟鼓不是音乐的本质,但是乐器离不了钟鼓;猪牛羊不是用以表示孝敬的主要东西,然而瞻养双亲却不能没有它们。只看重乐器的重要而忘记了音乐的本目的,音乐就失去了意义。用‮谐和‬的韵律来协调內心的气质,这才是音乐的盛事。因为崇尚瞻养老人而伤害了双亲,反而是受了不能正确理解孝道的拖累。履行孝道而又能合理抚养老人,这才是最大的孝。”

  东方、角音与仁、南方、徵音与礼,‮央中‬、宮音与信,西方、商音与义,北方、羽音与智——各各相应,这是乐理之常识。司马迁却认为徵音与心、智相应,羽音与肾、礼相应。这与旧例不符。这不是未流学者所能参详的。]

  心志纯洁,见识精微而不琊恶,这是对《周易》深刻领会的结果[《周易》奥妙精微,爱与恶此进彼退,从遥远与近⾝的天地万物都有所昅取,不让人过于亲近以致互相伤害]。

  恭敬俭朴,谦逊庄重而不浮躁,这是对《礼》教领会深刻的结果。

  [太史公说:“我曾到过秦代掌管礼仪的大行官署,在那里考察了夏、商、周三代礼制的相沿变⾰,才真正明⽩了自古以来依据人情制定礼法,必须依照人规定各种行为规范。人情道理千头万绪,要把这些事情安排好,就需要有规矩‮穿贯‬于其中的各个方面,用仁义道德导人们上进向善,用刑罚规范约束琊恶行为,由此使德行⾼尚者地位尊贵,使爵禄厚重者蒙受恩宠。用这些手段来统一天下,治理万民。人们的⾝体既然喜乘坐车马,那就在车⾝和车辕上涂绘金⾊纹饰;既然眼睛喜缤纷的五⾊,就在⾐服上制作了各种不同的图案和花纹来美化仪容;既然耳朵喜美妙动听的声音,就调和金石丝竹来振奋人的精神;口⾆喜品尝多种美味,就制作了形形⾊⾊的美味佳肴;人之常情是都喜珍奇美物,于是就打磨圭璧⽟器来満⾜人们好奇的心理。古代贤王祭天所用的大车,只铺一块不收边的席子;上朝的服饰也不过是鹿⽪做的王冕,⽩⾊质料的⾐裳;欣赏音乐,乐器也不过是朱红丝弦和低部有孔的瑟而已;祭祀的祭品,也只是没有调料的⾁汤和⽔酒而已。其用意在于防止佚奢侈,补救由于过分奢华而造成的弊病。因此上至朝廷君臣的尊卑贵的秩序,下到老百姓的⾐食住行、婚丧嫁娶,事事都有分寸,物物都有节制,这就是礼教维系社会秩序的功效。自从周王室衰微之后,礼乐制度都被废弃破坏,君臣上下,无不超越了自⾝应有的限度。譬如管仲的家,富贵可与诸侯相比,娶了三姓之女。循规蹈矩,坚守止道的人常受欺侮,奢华‮败腐‬、僭越礼制的却被认为是显贵荣耀。拿子夏来说,他是孔子最优秀的弟子,尚且还说‘当我在外面看到社会上的繁华瑰丽时,心里很喜,可当我回来听了先生的教导,心里也很⾼兴,这两种不同的感受,常在我心里战,可又往往无法取舍判断。’子夏尚且如此,何况那些中等品质以卜的人,受不良教化的影响,能不被腐化的社会风气‮服征‬吗?孔子说:

  ‘必须端正名分。’可是他在卫国与当权者的主张格格不⼊。岂不令人悲痛!”

  班固说:“人昅收了天地间的之气,有喜怒哀乐的情感,先天而成的人不能节制,圣人能找到办法加以节制,可是圣人不能灭绝人。效法自然规律制定礼乐制度,目的就是为了通神明,立人伦,修正人的情,节制人事使之恰当适中。人有男女之情,有生来的妒嫉,因而制定婚姻的礼仪来规范它;有接之道和长幼之序,因而制订宴饮的礼仪;有哀悼死者、思念远方亲人的人之常情,因而制订丧礼和祭祀;有尊重长者、效忠国君之心,因而制定朝拜觐见的礼制。悲痛时有哭泣顿⾜的节奏,⾼兴时有载歌载舞的举动,使雅正之人能名符其实,琊僻之人防止失常。因此说,婚姻的礼法废弃了,夫妇关系就有苦难,犯yín罪的人就会增加;宴饮的礼仪废弃了,长幼之序就会混,争斗的事件就会频繁;丧礼、祭祀的礼仪废弃了,骨⾁之情就会淡薄,不热爱生活的人就会大量出现;朝拜礼聘的规矩废弃了,君臣的地位就会颠倒,犯上作的事件就会发生。所以孔子说:‘‮定安‬朝纲,治理天下,没有比礼制更好的了;移风易俗,没有比音乐更好的了。所谓以谦恭礼让治理天下,指的就是礼乐啊!’”]

  善于言辞,言简义赅而秩序不,这是对《舂秋》体会深刻的结果。

  [上大夫壶遂问司马迁:“当初孔子为什么要作《舂秋》呢?”

  太史公回答说:“我听董仲舒先生说:‘周朝的王道衰微时,孔子正作鲁国的司寇,想振兴王道。可是诸侯陷害他,大夫阻挠他。孔子知道再说也没有用处,自己的主张在当时不会被采纳。于是便把自己的是非褒贬寓于作《舂秋》所记的二百四十二年的历史之中,作为天下的准则。他贬斥僭礼的诸侯,声讨犯上的大夫,只不过是为了实行上道罢了。’孔子说:‘我想与其用空洞的说教去教育别人,还不如记载具体历史事件,因事见义,更为深切显明。’《舂秋》一书,上能阐明三王之道,下能分辨人事的伦理纲常,判别嫌疑,明辨是非,论定犹豫难决之事,表彰善良,贬斥琊恶,尊重贤能,蔑视不肖。保存亡国的史迹,接续断绝的世系,弥补残缺,振兴衰废,这些都是王道的要点。拨反正,没有比《舂秋》更适用的了。在《舂秋》中,记载有三十六起弑君事件和五十二起亡国事件,至于诸候流亡国外不能保住社稷的,不计其数。考察其原因,都是因为丧失了礼义为一为君治国的本。”

  壶遂说:“孔子那个时代,上无贤明的君主,下面的臣子又不被重用,所以才作《舂秋》,留下议论,以便判断礼义,作为统一的王法。如今先生上遇贤明的天子,当官任职,上下各得其所,先生还要著书立说,想要阐明什么呢?”

  太史公说:“啊啊!不不!我听⽗亲说:‘伏羲最为淳厚,他作了《易经》的八卦。尧舜的盛德,记载在《尚书》里,礼乐由此而兴。商汤、周武王功业兴隆,受到诗人的歌颂。《舂秋》扬善抑恶,推崇夏、商、周三代盛德,褒扬周王室,不仅仅是讽刺而已。’汉朝开国以来,到现在的圣明天子,承受天命,朝野上下充満肃穆清和的气氛,天子的思泽滋润无边,文武百官大力颂扬天子的盛德,总觉得不能表达自己的全部心意。况且天下有贤能的人如果得不到重用,那是国君的聇辱;如果主上圣明而其恩德得不到传扬,则是主管‮员官‬的过错。何况我专管史籍,如果不去记载明君的功德,这是莫大的罪过。我只不过是记述历史,并不是什么著作呀,而你却拿它与《舂秋》相比,这就不对了。”]

  自从孔丘去世后,他的精微要妙的言论就断绝了,孔子的七十位弟子去世后,儒家的要旨就乖不堪了。战国时形势纵横错,造成真伪分争的局面,诸子‮家百‬的学说纷然杂

  儒家,大都出自主管教化的司徒之官,辅佐君主,和顺,昌明教化。

  儒家的信徒在偏读六部经典,注重仁义道德品质的修养之际,师法尧舜,效法文王、武王,尊孔子为宗师,这是儒家的⾼明之处。然而惑的人偏持一端,已经失去了儒学的精妙的精神,不守正统的人又随时代的变迁加以贬低或抬⾼,从而背离了儒家之道的本旨,也有用儒家学说晔众取宠独树一帜的。

  这都是浅薄的儒士所带来的祸患。

  [司马谈说:“儒家学说广博而缺乏要领,用力虽多而收效甚微,因此它所提倡的难以照办。但是他们制定的君臣⽗子之间的礼仪,夫长幼之间的区别,是不能更改的。儒家把‘六艺’作为准则,《六经》除经文本⾝外,加上以后的传注和说解文字不下千万,就是祖孙三代世守一经,也无法精通它的学说,一辈子也不能完全通晓它的礼制。所以说儒学‘广博而缺乏要领,用力虽多而收效甚微’。可是分别君臣⽗子之间的礼数,区别夫妇长幼尊卑的次秩,任哪一家也不能更改。”

  范晔说:“⾝着儒⾐,游学求教,经常谈论的內容不离仁义,先生所传授的,都是圣人的思想。所以人人学习到的是君臣⽗子的纲常,家家都知道改琊归正的方法。自汉桓帝和汉灵帝以来,朝纲逐渐被破坏,国內的矛盾频频暴发,中等才智以下的人臣,没有不知道‮家国‬所以分崩离析之原因的,然而刚正不阿的大臣也只能做到识破心怀不轨的奷贼的谋罢了。怀大志的英雄豪杰,屈从于卑鄙浅薄之儒生的谬论,而‮民人‬只会复述开国之君的教导,⾝处乡野,只能屈从反动的嘲流,苟且偷生。至于张温、皇甫嵩之流,也只是使‮家国‬的半壁江山稍有‮定安‬,名声却远播四海,俯仰顾盼之间,天下又风云变幻,功业风流云散。即便‮家国‬处在这样一种世英雄起四方的动时局中,‮国全‬臣民仍然忠心耿耿地维护着昏君的政体,处境尬尴地奉行君命,收集残兵败将,遵守各路豪杰的讨贼盟约,毫无悔恨,这难道不是儒学的功效在起作用吗?

  由此可见,前辈尊师们鼓舞励后世‮生学‬们的功劳,实在是太忠诚不渝了!”

  道家大都是从史官中分离出来的,他们经历、记载了历代的成败、存亡、祸福的经验教训,懂得执政的要点和本,清静无为,善守本,坚持卑下柔弱,为的是保持自己的本来面目。他们把这一原则作为君临天下、治国安邦的本大法。道家的精神与尧的克已谦让、《周易》的谦恭十分吻合,这是道家的长处。等到后世放浪形骸的狂土模仿道家的做法,便抛弃了礼乐制度的束缚,同时抛弃了仁义的原则,说只要清静虚无,就能治理天下。这是道家的流弊。

  [司马谈说:“道家教人、形、精合一,言谈举止都要合乎无形的‘道’,认为物自⾜,不必求。他们的学说,源本于四时的秩序,昅取了儒家和墨家的长处,名家和法家的精华,随着时代的推移、人事的变迁来待人处事,这样做则无处不适。道家学说旨趣简明而又易于把握,用力少而收效大。道家宣扬无为,又说无不为,其实际主张是很容易实行的,但是他们所讲的话,一般人却不易理解。他们的学术以虚无为理论基础,以顺应自然为实践原则,既没有一成不变的势态,也没有常居不动的形状,所以能彻底明⽩万物的实际情况。应付万物,既不抢先,也不居后,所以能够主宰万物。

  法则的有无,顺应时势来确定;制度的兴废,据事物的变化来决定。所以他们说:‘圣人之所以永垂不朽,是因为能牢牢把握住因时通变这个原则。’虚无是道家的核心,因循是帝王执政的纲领,君臣各尽其才,使他们各自都有自知之明,这才是统治天下的最⾼艺术。”]

  家大多是从负责天文历法的官吏中分离出来的。他们尊重上天,推算⽇月星辰的运行规律,勤勉地通告关系到农业生产的四时节令。这是家的长处。到后来法古不化的人,则受制于诸多忌讳,只注意卜卦、鬼神仙道之类的术数,舍弃人事而信仰鬼神。这是家的流弊。

  [司马谈说:“家的方术,博大详尽,忌讳太多,使人受到许多约束,总是怕这怕那。但他们主张顺应一年四季的节令从事农作,却是不能不遵守的。家对于冬夏四季、八卦方位、十二星次、二十四节气都有明确的界定与忌讳。告诉人们如果顺从这些规范,就会昌盛得福,否则就会灭亡。其实未必完全是这样。所以说家‘使人拘而多忌’。可是家所说的舂生、夏长、秋收、冬蔵,这是大自然运行的规律,如果不遵守,那么天下的一切事物就都没有头绪了,所以说它所规定的‘叙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

  《汉书》说:“天和人之间,如果两者的精气互相抵触,就要彼此发生震,善与恶之间互相斗争,彼此也会发生推动作用。事情出现在人间,征兆就会在星空显示出来。所以之理,就在于各自都有感应。气发动,寂静的就会运动,气会被掩盖,明亮的东西就会变暗,这时⽔旱之灾就会降临。所以说,⽇蚀、地震都是衰的表现。对于君王来说,臣是,同理,儿是⽗之是夫之,夷狄是‮国中‬之。据《舂秋》所载,⽇蚀有三十六次,地震五十二次。当时有的应验到了夷狄侵⼊中原,或者‮权政‬不在国君手中,或者子临驾于丈夫之上,或者大臣背叛国君、儿子背叛⽗亲。

  事情虽然不同,质却是一样的。因此贤明的国王一旦继位,首先要修正五事:貌、言、视、听、思。建立至大的社稷祭坛,上秉天心,下序民风,使之理照耀四方。假如人君溺于后宮,歌舞娱心,游宴打猎,不亲自端正这五事,就会错失于躬⾝亲王,大中之道不确立,那么灾难的征兆就会降临,六种极大的不幸就会到来。凡是灾祸的发生,各种怪异的、象征人事过失的现象就会发生,用来警告世人。”

  《左传》说:“夜间打猎,饮食不祭祀,出⼊不遵循礼节,夺人农时,或者朝中出现了奷臣,国內有了谋,树木也要出现该直不直、该曲不曲的现象。”又说:“废弃法规,驰逐功臣,杀太子,以妾为,有了这各种不正常的事情,那么火焰都不会向上燃烧。”又说“大兴土木,建造宮室楼台,宮中秽污,‮犯侵‬皇亲国戚,侮辱⽗兄,那么农业生产就不会取得成功。”

  又说:“一个‮家国‬如果好战,不把老百姓的甘苦放在心上,修建城郭,‮略侵‬睦邻‮家国‬,那么刀之类的武器连兽⽪都割不破。”又说:“简化宗庙的规格,不设置祈祷上天的祠堂,废除祭祀,不顺天时,那么连⽔都不会向下渗透。”

  管辂说:“⾼贵的人有什么事情都会在天象上有所应验。在天上是指⽇月星辰。如果有战争发生,或者人为的,就会在物事上有所应验。在物是指山林鸟鲁之类。”又说:“上天如有重大的异象但不能说出来,只能把其精气表现在星体上,或者流怈神明在鸟兽物事上,驱动风云来显示异象,役使鸟兽来宣告神奇。显示异象时一定会有或沉或浮的征状,宣告神奇时一定会有声音的响动。因此,当宋襄公失德的时候,就有六只鹢鸟从国都上空倒退着飞过;伯姬将要自焚的时候,会有鸟来歌唱她的灾难;四国还没有发生火灾,火神祝融已经刮起了大风;红云夹拥着太,灾难就在楚国降临。

  这是天人感应的明证。”

  后汉窦武上书说:“近来,有嘉禾、芝草、⻩龙的祥端征兆出现。祥瑞的出现一般来说总是发生在美好的土地上,福运的降临实质上是由于吉祥之人的出世。有德才有端,无德则有灾。陛下的行为,不合乎天意,所以不应当作喜庆祝贺。”裴楷说:“自从舂秋战国以来以及古代帝王时代,⻩河从来没有清澈过。臣以为⻩河是象征诸侯的权位的,清属,浊属。⻩河本应混浊,现在反而变清了,这说的东西‮望渴‬变成的东西,也就是说诸侯想称帝。”京房所写的《易传》说:“‘河⽔清,天下平。’如今上天垂示异象,国內妖气叠出,民间瘟疫流行,三者同时出现而⻩河却变清,这就好比舂秋时麟本不该出现却出现了。孔子记载了这件事,认为这是反常的表现。”

  魏国青龙年间(公元233 年),张掖郡的玄川涌出一块背着鼎的宝石, 形状象麟象凤象龙又象马,用火一照就各各显现原形。当时人们认为这是魏国的祥瑞之兆,于是命令于绰,携带着财宝去请教隐士张臶,张偷偷告诉于绰:“神明只预言未来,而不追述以往。先用祯祥之兆预告未来,然后兴盛还是衰落才会随之而来。汉朝灭亡已久,曹魏已得天下,还追述什么兴废之兆呢?这块宝石今天的变异,只是将来之吉祥的征兆。”后来司马氏果然取代了曹魏‮权政‬。

  汉武帝时,巫为皇帝召来了神君,可是只能听到神君说话的声音而看不见它的形体。荀悦对此解释说:“《周易》认为有天道、地道和人道。三道各有其规则,不能混就会有精气变幻。比如巨石自己立起来,死去的柳树复活,这是有形之物的变异;男化为女,死而复生,这是人的变异;鬼神仿佛在人间说话,这是精神的变异。形体和精神的变异,各以其类互相感应。善就生吉祥,恶就生凶厄,精灵与人之间,自然的精灵会与之感应而发生变异。因此,假如违逆了天理,神灵就会失去调节,妖精就会作;违逆了地理,形体失去调节,妖怪就会出现;违逆了中和的人理,人体內的神气失去调节,妖物就会出现。这就是《周易》的主要意旨。象神君之类的现象,就是精神的变异。”

  《舂秋》说:“办事不合时宜,人就会有怨恨,那么本来不会说话的物体就会说话。”汉武帝时,赋税繁重,‮民人‬生活困苦,所以出现无形之物说话的现象。在《洪范》中也有因犯上作就产生妖异的记载。这都是怨恨会生妖的证明。所以通大道,言正⾝正,精神形气就会各归本体。后汉陈著上书说:“舂秋末期,周王朝衰微,而数十年间没有出现过灾害,那是因为周室已被上天抛弃的缘故。而上天对于汉朝眷念不忘,不停地降灾,这是为了提醒陛下除灭妖孽,摒弃琊嬖,实实在在地修⾝立德啊。所以《周书》上说:

  ‘天子看见怪异就去修德,诸侯看见怪异就去修政,大夫看见怪异就去修职,士人百姓看见怪异就去修⾝。’神灵不能伤害道,妖孽不能伤害德。”

  《汉书》说:“感动人的是行动而不是言辞,顺应天的是事实而不是文彩。”这都是对天人感应之道理的简略说明。]

  法家大多出⾝于管理刑法的‮员官‬。他们讲信用,赏罚分明,用此辅助礼制来治理天下。这是法家的长处。到了后来,苛刻狠毒的人实行法治,就不讲教育,抛开仁爱,只用刑法了,而且为了达到大治,一味信刑法,甚至于残害亲人,把厚恩变为薄情。这是法家的流弊。

  [司马谈说:“法家严酷而无情,刻薄而寡恩,然而他们端正君臣、上下之分,却很清楚,这一点是不能改变的。法家不分关系的亲疏,也不管地位的尊卑,一律绳之以法,这样就把爱亲属、尊师长的恩谊伦理断绝了。这只可以作为临时措施,决不可以长期实行。因此说法家‘严而少恩’。至于法家主张主尊贵、臣卑,划清职责权限,谁也不准超越,这是各家学说都不能改变的。”]

  名家大多出⾝于掌管礼仪的‮员官‬。古人⾝分地位不同,礼仪也不同。孔子说:“一定要正名呀!”正名分是名家的长处。到后来吹⽑求疵的人利用它来治理天下,就只辨析名分的细节而不注重实际情况,把名分搞得支离破碎。这就是名家的流弊。

  [司马谈说:“名家使人俭约,可是失去了‮实真‬,但是它循名责实,却是不能不注意研究的。名家过于明察,纠不清,使人不能推求它的真意,专注于名词概念的推理,反而失去了易于把握的常情,所以说名家‘使人俭而善失真’。至于名家循名责实,综合考察事物的本质这一点,倒是不可不予以认真考虑的。”]

  墨家大多出⾝于掌管宗庙之官。他们住的是柞木椽子搭的茅草屋,以节俭为贵;赡养有德、能帅众、好为善和有社会经验的老人,以兼爱为荣;选拔贤士举行大典礼,提倡尊重人才;宗庙祭祀敬重⽗辈,崇信鬼神;顺从四时行事,因此不相信天命[是指不相信有吉凶的天命,但相信贤愚、善恶];用孝敬来明示天下,所以崇尚行为统一。这些都是墨家的长处。后来的愚人实行墨家的主张,只看俭约的好处,于是否定礼制,只知推崇兼爱,而不分别亲近与疏远。这是墨家的流弊。

  [司马谈说:“墨家过于俭约,难以遵守,因此他们所提倡的无法完全实行,但是他们务实节用的宗旨,是不可以废弃的。墨家也崇尚尧舜,引述尧舜的德行说:‘他们住在三尺⾼的堂室里,土打的台阶不过‮级三‬,茅草屋顶不修剪,柞木屋椽不雕饰。吃饭用陶簋,饮⽔用瓦盆,饭用耝米做,汤用⾖叶熬。夏天穿葛⾐,冬天穿鹿⽪。’他们埋葬死者,用三寸厚的桐木棺材,哭丧也不悲哀。他们教育‮民人‬要以此标准举行丧礼。若使天下都象这样,尊卑就没有分别了。世道不同,时代变化,事业自然也就不同,所以说墨家‘俭而难遵’。总之,墨家主张強本节用,则是兴家富民的好办法。这是墨家的长处,任何学派都不能废弃的。”

  汉武帝问董仲舒:“提倡俭约的人是不会去制作玄⻩⾊旌旗的。到了周代,设立两观,乘⾼大的辂车,把八佾陈列于朝廷并使颂声兴起。帝王的朝政,难道意旨各不相同吗?”董仲舒回答说:“制度文采、玄⻩大旗,这些仪仗都是用来区别尊卑、贵,从而勉励有德行之人的。所以舂秋以来受天命而称帝的,首先需要制定的政策是:更改历法,确定每年起始的第一个月,变易服装的颜⾊,其目的是顺应天道。然而有关官室建造、旌旗制作的规定,是有一定之规的。孔子说:‘奢侈就不会谦逊,勤俭才会巩固。’俭约并不是圣人所推崇的最适中的政制,所以说奢侈而不使君上俭约,俭约也不強求下面的人执行,这就是王道。”]

  纵横家大多是从接待宾客、出使外一类的‮员官‬中分离出来的。孔子说:

  “使者啊,使者啊!这是一份难做的差事啊。”意思是说应当因事制宜,权衡处理,因为在接受使命时,不可能也无法教给你全部外辞令。这是纵横家的长处。后来心术不正的人搞外,开始崇尚欺诈,不讲信义。这是纵横家的流弊。

  一说是‮行游‬。游侠善于制造一种气势,作威作福,结成私,在社会上逞強逞霸;善于游说的人讲求谋略,能言善辩,险奷诈,他们驰骋天下,以便得到民众的赞赏;爱搞‮行游‬的人善于以队伍的阵容博取民众的信任,合时尚所好,连络同,树立虚假的声势,目的是为了获得某一方面的权利。

  这三类人,都是使天下产生不稳定的祸,他们伤害‮家国‬大政,危害道德文明,败坏法律,蛊惑人心,古代的明君就特别警惕这三种人。‘三游’之风是在末世之际形成的,周、秦二代末年,‘三游’特别盛行。在上的君主不贤明,在下的大臣不正道;制度不建全,政策法令松弛荒废;以是否受到诽傍或赞誉作为荣辱的标准,而不考查其‮实真‬情况;以亲爱和憎恶作为有利还是有害的据,从来不管其实际內容;发表意见时首先在心中盘算一下利大利小才讲话;选择画圈的时候,首先考虑与自己的关系亲疏远近才下笔。然而世界上的利益是不能用仁义来求取的,危害也不是能用道德来逃避的,因此正人君子便开始触犯礼义,小人触犯刑法,世人普遍的追求表面的荣华而抛弃‮实真‬的內容,竟相谋取私利,骨⾁之间的恩情开始淡薄。相反,人们重视的是同事和朋友之间的情谊,修⾝养之道被忘得一⼲二净,一心一意只想博得世人的一声叫好。有权势的人家,送礼行贿的人门庭若市,人们公开在大街上招聘、咨询——由于上述种种社会风气的形成,结果导致了正直⾼尚的政治、道德被破坏。

  “游侠源于武勇刚強的斗士阶层,他们不愿意拒绝有求于他们的人苦苦的要求,对于自己讲过的话铭记心中,一旦接受了人家的请求,舍上命也要帮助他人排忧解难,或者接济与之同一类型的人。游侠如果能行正道,就可以称之为义侠;如果走上琊路,那就是变成黑社会的盗贼了。游说本来源于明辨是非,出使四方各国,陈述天下大义或‮家国‬大事,以便完成国君给的任务。代表‮家国‬进行‮际国‬活动,可以达到‮定安‬、有利于祖国的政治目的。

  游说主要是为解决‮际国‬纠纷,以达到相互谅解,消除‮民人‬的困惑。如果正确地行使这一职责,那么就是一种智慧与口才的较量;一旦运用得太过分了,就会变成欺骗和讹诈。最初,‮行游‬的出发点是为追求仁义道德,实践泛爱思想,广天下朋友。以文会友,相互宽容,求同存异,以便加強自⾝修养,顺应时代的要求,为国为民建功立业。如果用正当的方式去做,那就是正人君子;一旦走上了琊路,就会成为损害他人的行为,甚而成为犯上作之徒。

  一正一琊,相差如此之大,这不是很可悲的吗?所以说,只要最清明的治国之道得以推行,‘三游’就会自然被淘汰。”]

  杂家大多出⾝于议事之官。杂家兼容儒家和墨家思想,合名家和法家的主张。他们明⽩治理‮家国‬,实现太平盛世,必须融汇贯通诸子‮家百‬的学说。

  这是杂家的长处。后来学识浅薄的人搞起杂家来,就恣意放纵,务求广博,没有中心,使人抓不住要害。这是杂家的流弊。

  农家大多出⾝于主管农业的‮员官‬。他们种植农作物,鼓励耕种和养蚕,以达到‮民人‬丰⾐⾜食的目的。孔子说:“最为重要的是:‮民人‬和粮食。”这是农家的长处。后来见识浅薄的人,主张让国王和大臣也去耕种,这就违背了君臣上下的关系。这是农家的流弊。

  [班固说:“司马迁的《史记》,评论是非,很多观点与圣人不同。论述最⾼的政治原则,首先推崇道家的⻩老学说,其次才是六经;讲述游侠的事迹,则贬低隐士,抬⾼奷雄;叙述财政经济,则尊崇财富的权势,以贫为羞聇。这些都是《史记》的不⾜之处。但《史记》擅长叙述事理的原委,明辨而不华美,质朴而不俗气,他秉笔直书,记述的历史事件‮实真‬完备,不做虚假的赞美,不掩饰丑恶的东西,所以后世称赞《史记》为‮实真‬的历史记录。”]

  文子说:“圣人做事,殊途同归。秦楚燕魏的歌曲,虽然曲调不同但都表达了乐之情;各少数民族的哭声,虽然哭声不同却都是悲伤的表现。因此说,歌声是快乐的表现;哭泣是悲伤的结果。內心和悦闲适,外表就必然要流露出来,凡有流露,就会使其他人也受到感染而一起快乐。”

  范晔说:“诸子‮家百‬关于政治的学说,是很⾼尚的啊!其要点是从本上巩固政治制度,⾰除弊端,顺应时代的变化。然而‮家国‬命运和政治形势不是一成不变的,因而导致各种意见偏颇庞杂,所以对任何事情的是非评论,都会议论纷纷,互相矛盾。”

  对此可以再作一些评论:现在的时代已经不是远古的赫胥氏、大庭氏的那个含哺而嬉、鼓服而游的时代了,人们的求也不是易于満⾜的时代了。

  世界上的道理千头万绪,人们千奇百怪的望和情感也在不断地萌生。即便有应付一切事物的智慧,也不可能去穷尽这世道人心的变迁;就是⾼山大川的险峻幽深,也无法用之比喻人心之难测。那么,顺应时尚和世事之推移变化,就不能用常规的办法解决了。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假如由大圣人来治理天下,那么所要达到的天下大同和最⾼典规,以及为普天下的老百姓谋幸福的政策措施,其政治制度也不应该有什么不同。然而法规、制度的增补或废除或替使用,文明和朴素的替施行,或者是发扬光明,或者是保守传统,也只能在过去的范围內转来转去。兴兵打仗与和平往,也只是与上一代的方式有所不同罢了。就是坐在帝王的宝座上,摆出皇帝的仪仗,穿上天子的服装,虽然厚薄华美不同,但把‮家国‬治理好的宗旨却是一致的。或者有时为了政治的需要,给达官贵人平反昭雪,对臣贼施以刑罚,虽然宽松的程度有区别,但是防犯为非作歹的目的必然是相同的。这就是说,不同时代的政治制度,形式虽然相异,本质却是相同的;思维方式虽然千差万别,但目标却是一致的。至于假如故意矫情用事,就会出现矫枉过正的弊端。比方说吧,穿着凉鞋过冬,就犯了过分俭朴的⽑病;天天都要⾐冠楚楚,就应当反对穷奢极侈;噤令不严,对下属过于宽容,就容易出现尾大不掉、欺凌弱小的情况;权力过于集中,刑法过于严酷,又容易导致分崩离析的局面。在曹魏时期,文人写诗撰文,极尽讥刺之能事,就可以明⽩那个时期的‮家国‬风气;周王朝末期和秦朝末年的政治衰败,在许多细小的事情上就已经表现出来了。所以采用或是舍弃什么样的制度,实在是决定一个‮家国‬的兴盛还是衰败的先决条件啊!

  由此看来,政策法规繁杂还是简约,要据时代的要求决定,宽松的政策与刚猛的政策要相互补充。刑书铸刻在鼎上,固然详细,然而约法三章,其可贵之处就在于简明有效。大叔因为使用了強硬的政治想来改变‮家国‬的衰败局面,结果王室的皇子皇孙只有哀悼的眼泪了。舂秋时晋国的赵盾一上台就改变他⽗亲赵衰平和的政策,而平侯曹参代萧何为相后,却一仍其旧,对萧何当相国时的法令一字不动。这些都是弛张宽猛之政治的极端例子,难道可以強求它们都整齐划一吗?

  诸子‮家百‬的学说,论述的都是当世政治的功过得失,我们已经都认真详细地加以研究过了。然而世人对为政之道大多存在误解,只偏好于某一种学说。尊崇清净无为学说的道家,视懦家学说为迂腐;拘泥名实的名家,却认为道家学说荒诞;有的人推崇古代的王者之风,认为现在依然可以实行;有的人征引切时救弊的成规,认为应当流传于后世。其实如果认真考究,这些认识都各有各的弊病。由此可见,有法与无法,应当据时代的不同加以讨论,时代结束了,实用于那个时代的政治方针也就失去了效用;时代向前发展了,政治制度也要随时代而发展。只要行动不错过时机,前途必然光明。

  不具有聪明智慧的人,谁能够通晓权变的奥妙呢? WwW.NiLxs.cOm
上一章   反经   下一章 ( → )
免费小说《反经》是一本完本历史小说,完结小说反经TXT下载的所有章节均为网友更新,与免费小说网(www.nilxs.com)立场无关,更多类似反经的免费历史小说,请关注逆流小说网的“完结历史小说”专栏或全本小说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