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 形势解
逆流小说网
逆流小说网 玄幻小说 武侠小说 仙侠小说 都市小说 言情小说 校园小说 历史小说 军事小说 网游小说 竞技小说 穿越小说 耽美小说 灵异小说 同人小说
全本的小说 天堕武林 夺命柔情 滛虐江湖 催眠传奇 露水姻缘 社团奇遇 佛洛伊德 综合其它 热门小说 总裁小说 乡村小说 科幻小说 架空小说 重生小说
小说排行榜 紫烟蒾情 宝贝记事 蔷薇妖娆 失纵蒾卻 时空浪族 段家女将 剑荡天下 成田离婚 悖伦孽恋 女校老师 短篇文学 推理小说 官场小说 经典名著
逆流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管子  作者:管仲及门徒 书号:10142 更新时间:2017/3/26 
形势解
  山者,物之⾼者也。惠者,主之⾼行也。慈者,⽗⺟之⾼行也。忠者,臣之⾼行也。孝者,子妇之⾼行也。故山⾼而不崩则祈羊至,主惠而不解则民奉养,⽗⺟慈而不解则子妇顺,臣下忠而不解则爵禄至,子妇孝而不解则美名附。故节⾼而不解,则所得矣;解,则不得。故曰:“山⾼而不崩则祈羊至矣。”

  渊者,众物之所生也,能深而不涸,则沈⽟至。主者,人之所仰而生也,能宽裕纯厚而不苛忮,则民人附。⽗⺟者,子妇之所受教也,能慈仁教训而不失理,则子妇孝。臣下者,主之所用也,能尽力事上,则当于主。子妇者,亲之所以安也,能孝弟顺亲,则当于亲。故渊涸而无⽔则沈⽟不至,主苛而无厚则万民不附,⽗⺟暴而无恩则子妇不亲,臣下随而不忠则卑辱困穷,子妇不安亲则祸忧至。故渊不涸,则所者至;涸,则不至。故曰:“渊深而不涸则沈⽟极。”

  天,覆万物,制寒暑,行⽇月,次星辰,天之常也。治之以理,终而复始。主,牧万民,治天下,莅百官,主之常也。治之以法,终而复始。和子孙,属亲戚,⽗⺟之常也。治之以义,终而复治。敦敬忠信,臣下之常也。以事其主,终而复始。爱亲善养,思敬奉教,子妇之常也。以事其亲,终而复始。故天不失其常,则寒暑得其时,⽇月星辰得其序。主不失其常,则群臣得其义,百官守其事。⽗⺟不失其常,则子孙和顺,亲戚相。臣下不失其常,则事无过失,而官职政治。子妇不失其常,则长幼理而亲疏和。故用常者治,失常者。天未尝变,其所以治也。故曰:“天不变其常。”

  地生养万物,地之则也。治安百姓,主之则也。教护家事,⽗⺟之则也。正谏死节,臣下之则也。尽力共养,子妇之则也。地不易其则,故万物生焉。主不易其则,故百姓安焉。⽗⺟不易其则,故家事辨焉。臣下不易其则,故主无过失。子妇不易其则,故亲养备具。故用则者安,不用则者危。地未尝易,其所以安也。故曰:“地不易其则。”

  舂者,气始上,故万物生。夏者,气毕上,故万物长。秋者,气始下,故万物收。冬者,气毕下,故万物蔵。故舂夏生长,秋冬收蔵,四时之节也。赏赐刑罚,主之节也。四时未尝不生杀也,主未尝不赏罚也。故曰:“舂秋冬夏不更其节也。”

  天,覆万物而制之;地,载万物而养之;四时,生长万物而收蔵之。古以至今,不更其道。故曰:“古今一也。”

  蛟龙,⽔虫之神者也。乘于⽔则神立,失于⽔则神废。人主,天下之有威者也。得民则威立,失民则威废。蛟龙待得⽔而后立其神,人主待得民而后成其威。故曰:“蛟龙得⽔而神可立也。”

  虎豹,兽之猛者也,居深林广泽之中则人畏其威而载之。人主,天下之有势者也,深居则人畏其势。故虎豹去其幽而近于人,则人得之而易其威。人主去其门而迫于民,则民轻之而傲其势。故曰:“虎豹托幽而威可载也。”

  风,漂物者也。风之所漂,不避贵美恶。雨,濡物者也。雨之所堕,不避小大強弱。风雨至公而无私,所行无常乡,人虽遇漂濡而莫之怨也。故曰:“风雨无乡而怨怒不及也。”

  人主之所以令则行噤则止者,必令于民之所好而噤于民之所恶也。民之情莫不生而恶死,莫不利而恶害。故上令于生、利人,则令行;噤于杀、害人,则噤止。令之所以行者,必民乐其政也,而令乃行。故曰:“贵有以行令也。”

  人主之所以使下尽力而亲上者,必为天下致利除害也。故德泽加于天下,惠施厚于万物,⽗子得以安,群生得以育,故万民尽其力而乐为上用。⼊则务本疾作以实仓廪,出则尽节死敌以安社稷,虽劳苦卑辱而不敢告也。此人之所以亡其卑也。故曰“有以亡卑。”

  起居时,饮食节,寒暑适,则⾝利而寿命益,起居不时,饮食不节,寒暑不适,则形体累而寿命损。人惰而侈则贫,力而俭则富。夫物莫虚至,必有以也。故曰:“寿夭贫富无徒归也。”

  法立而民乐之,令出而民衔之,法令之合于民心如符节之相得也,则主尊显。故曰:“衔令者君之尊也。”

  人主出言,顺于理,合于民情,则民受其辞。民受其辞则名声章。故曰:“受辞者名之运也。”

  明主之治天下也,静其民而不扰,佚其民而不劳。不扰则民自循;不劳则民自试。故曰:“上无事而民自试。”

  人主立其度量,陈其分职,明其法式,以莅其民,而不以言先之,则民循正。所谓抱蜀者,祠器也。故曰:“抱蜀不言而庙堂既修。”

  将将鸿鹄,貌之美者也。貌美,故民歌之。德义者,行之美者也。德义美,故民乐之。民之所歌乐者,美行德义也,而明主鸿鹄有之。故曰:“鸿鹄将将,维民歌之。”

  济济者,诚庄事断也;多士者,多长者也。周文王诚庄事断,故国治。其群臣明理以佐主,故主明。主明而国治,竟內被其利泽,殷民举首而望文王,愿为文王臣。故曰:“济济多士,殷民化之。”

  纣之为主也,劳民力,夺民财,危民死,冤暴之令,加于百姓;憯毒之使,施于天下。故大臣不亲,小民疾怨,天下叛之而愿为文王臣者,纣自取之也。故曰:“纣之失也。”

  无仪法程式,蜚摇而无所定,谓之蜚蓬之间。蜚蓬之间,明主不听也。无度之言,明主不许也。故曰:“蜚蓬之间,不在所宾。”

  道行则君臣亲,⽗子安,诸生育。故明主之务,务在行道,不顾小物。燕爵,物之小者也。故曰:“燕爵之集,道行不顾。”

  明主之动静得理义,号令顺民心,诛杀当其罪,赏赐当其功,故虽不用牺牲珪璧祷于鬼神,鬼神助之,天地与之,举事而有福。主之动作失义理,号令逆民心,诛杀不当其罪,赏赐不当其功,故虽用牺牲珪璧祷于鬼神,鬼神不助,天地不与,举事而有祸。故曰:“牺牲珪璧不⾜以享鬼神。”

  主之所以为功者,富強也。故国富兵強,则诸侯服其政,邻敌畏其威,虽不用宝币事诸侯,诸侯不敢犯也。主之所以为罪者,贫弱也。故国贫兵弱,战则不胜,守则不固,虽出名器重宝以事邻敌,不免于死亡之患。故曰:“主功有素,宝币奚为?”

  羿,古之善者也。调和其弓矢而坚守之。其弓也,审其⾼下,有必中之道,故能多发而多中。明主,犹羿也,平和其法,审其废置而坚守之,有必治之道,故能多举而多当。道者,羿之所以必中也,主之所以必治也。者,弓弦发矢也。故曰:“羿之道非也。”

  造⽗,善驭马者也。善视其马,节其饮食,度量马力,审其⾜走,故能取远道而马不罢,明主,犹造⽗也。善治其民,度量其力,审其技能,故立功而民不困伤。故术者,造⽗之所以取远道也,主之所以立功名也。驭者,辔也。故曰“造⽗之术非驭也。”

  奚仲之为车器也,方圜曲直皆中规矩钩绳,故机旋相得,用之牢利,成器坚固。明主,犹奚仲也,言辞动作,皆中术数,故众理相当,上下相亲。巧者,奚仲之所以为器也,主之所以为治也。斫削者,斤刀也。故曰:“奚仲之巧非斫削也。”

  民,利之则来,害之则去。民之从利也,如⽔之走下,于四方无择也。故来民者,先起其利,虽不召而民自至。设其所恶,虽召之而民不来也。故曰:“召远者使无为焉。”

  莅民如⽗⺟,则民亲爱之。道之纯厚,遇之(有)【真】实,虽不言曰吾亲民,而民亲矣。莅民如仇雠,则民疏之。道之不厚,遇之无实,诈伪并起,虽言曰吾亲民,民不亲也。故曰:“亲近者言无事焉。”

  明主之使远者来而近者亲也,为之在心。所谓夜行者,心行也。能心行德,则天下莫能与之争矣。故曰:“唯夜行者独有之乎。”

  为主而贼,为⽗⺟而暴,为臣下而不忠,为子妇而不孝,四者人之大失也。大失在⾝,虽有小善,不得力贤。所谓平原者,下泽也,虽有小封,不得为⾼。故曰:“平原之隰,奚有于⾼?”

  为主而惠,为⽗⺟而慈,为臣下而忠,为子妇而孝,四者人之⾼行也。⾼行在⾝,虽有小过,不为不肖。所谓大山者,山之⾼者也,虽有小隈,不以为深。故曰:“大山之隈,奚有于深?”

  毁訾贤者之谓訾,推誉不肖之谓讆。訾讆之人得用,则人主之明蔽,而毁誉之言起。任之大事,则事不成而祸患至。故曰:“訾讆之人,勿与任大。”

  明主之虑事也,为天下计者,谓之譕臣。譕臣则海內被其泽,泽布于天下,后世享其功久远而利愈多。故曰:“譕臣者可与远举。”

  圣人择可言而后言,择可行而后行。偷得利而后有害,偷得乐而后有忧者,圣人不为也。故圣人择言必顾其累,择行必顾其忧。故曰:“顾忧者可与致道。”

  小人者,枉道而取容,适主意而偷说,备利而偷得。如此者,其得之虽速,祸患之至亦急。故圣人去而不用也。故曰:“其计也速而忧在近者,往而勿召也。”

  举一而为天下长利者,谓之举长。举长则被其利者众,而德义之所见远。故曰:“举长者可远见也。”

  天之裁大,故能兼覆万物;地之裁大,故能兼载万物;人主之裁大,故容物多而众人得比焉。故曰:“裁大者众之所比也。”

  贵富尊显,民归乐之,人主莫不也。故民之怀乐己者,必服道德而勿厌也,而民怀乐之。故曰:“美人之怀,定服而勿厌也。”

  圣人之求事也,先论其理义,计其可否。故义则求之,不义则止。可则求之,不可则止。故其所得事者,常为⾝宝。小人之求事也,不论其理义,不计其可否,不义亦求之,不可亦求之。故其所得事者,未尝为赖也。故曰:“必得之事,不⾜赖也。”

  圣人之诺已也,先论其理义,计其可否。义则诺,不义则已;可则诺,不可则已。故其诺未尝不信也。小人不义亦诺,不可亦诺,言而必诺。故其诺未必信也。故曰:“必诺之言,不⾜信也。”

  谨于一家,则立于一家;谨于一乡,则立于一乡;谨于一国,则立于一国;谨于天下,则立于天下。是故其所谨者小,则其所立亦小;其所谨者大,则其所立亦大。故曰:“小谨者不大立。”

  海不辞⽔,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飺者,多所恶也。谏者,所以安主也;食者,所以肥体也。主恶谏则不安,人飺食则不肥。故曰:“飺食者不肥体也。”

  言而语道德忠信孝弟者,此言无弃者。天公平而无私,故美恶莫不覆;地公平而无私,故小大莫不载。无弃之言,公平而无私,故贤不肖莫不用。故无弃之言者,参伍于天地之无私也。故曰:“有无弃之言者,必参之于天地矣。”

  明主之官物也,任其所长,不任其所短,故事无不成而功无不立。主不知物之各有所长所短也,而责必备。夫虑事定物,辩明礼义,人之所长而蝚蝯之所短也;缘⾼出险,蝚蝯之所长而人之所短也。以蝚蝯之所长责人,故其令废而责不塞。故曰:“坠岸三仞,人之所大难也,而蝚蝯饮焉。”

  明主之举事也,任圣人之虑,用众人之力,而不自与焉。故事成而福生。主自智也,而不因圣人之虑;矜奋自功,而不因众人之力;专用己,而不听正谏,故事败而祸生。故曰:“伐矜好专,举事之祸也。”

  马者,所乘以行野也。故虽不行于野,其养食马也,未尝解惰也。民者,所以守战也。故虽不守战,其治养民也,未尝解惰也。故曰:“不行其野,不违其马。”

  天生四时,地生万财,以养万物而无取焉。明主配天地者也,教民以时,劝之以耕织,以厚民养,而不伐其功,不私其利。故曰:“能予而无取者,天地之配也。”

  解惰简慢,以之事主则不忠,以之事⽗⺟则不孝,以之起事则不成。故曰:“怠倦者不及也。”

  以规矩为方圜则成,以‮寸尺‬量长短则得,以法数治民则安。故事不广于理者,其成若神。故曰:“无广者疑神。”

  事主而不尽力则有刑,事⽗⺟而不尽力则不亲,受业问学而不加务则不成。故朝不勉力务进,夕无见功。故曰:“朝忘其事,夕失其功。”

  中情信诚则名誉美矣,修行谨敬则尊显附矣。中无情实则名声恶矣,修行慢易则污辱生矣。故曰:“琊气袭內。正⾊乃衰也。”

  为人君而不明君臣之义以正其臣,则臣不知于为臣之理以事其主矣。故曰:“君不君则臣不臣。”

  为人⽗而不明⽗子之义以教其子而整齐之,则子不知为人子之道以事其⽗矣。故曰:“⽗不⽗则子不子。”

  君臣亲,上下和,万民辑,故主有令则民行之,上有噤则民不犯。君臣不亲,上下不和,万民不辑,故令则不行,噤则不止。故曰:“上下不和,令乃不行。”

  言辞信,动作庄,⾐冠正,则臣下肃。言辞慢,动作亏,⾐冠惰,则臣下轻之。故曰:“⾐冠不正则宾者不肃。”

  仪者,万物之程式也。法度者,万民之仪表也。礼义者,尊卑之仪表也。故动有仪则令行,无仪则令不行。故曰:“进退无仪则政令不行。”

  人主者,温良宽厚则民爱之,整齐严庄则民畏之。故民爱之则亲,畏之则用。夫民亲而为用,王之所急也。故曰:“且怀且威则君道备矣。”

  人主能安其民,则事其主如事其⽗⺟。故主有忧则忧之,有难则死之。主视民如土,则民不为用,主有忧则不忧,有难则不死。故曰:“莫乐之则莫哀之,莫生之则莫死之。”

  民之所以守战至死而不衰者,上之所以加施于民者厚也。故上施厚,则民之报上亦厚;上施薄,则民之报上亦薄。故薄施而厚责,君不能得之于臣,⽗不能得之于子。故曰:“往者不至,来者不极。”

  道者,扶持众物,使得生育,而各终其命者也。故或以治乡,或以治国,或以治天下。故曰:“道之所言者一也,而用之者异。”

  闻道而以治一乡,亲其⽗子,顺其兄弟,正其习俗,使民乐其上,安其土,为一乡主⼲者,乡之人也。故曰:“有闻道而好为乡者,一乡之人也。”

  民之从有道也,如饥之先食也,如寒之先⾐也,如暑之先也。故有道则民归之,无道则民去之。故曰:“道往者其人莫来,道来者其人莫往。”

  道者,所以变化⾝而之正理者也,故道在⾝则言自顺,行自正,事君自忠,事⽗自孝,遇人自理。故曰:“道之所设,⾝之化也。”

  天之道,満而不溢,盛而不衰。明主法象天道,故贵而不骄,富而不奢,行理而不惰。故能长守贵富,久有天下而不失也。故曰:“持満者与天。”

  明主救天下之祸,安天下之危者也。夫救祸安危者,必待万民之为用也,而后能为之。故曰:“安危者与人。”

  地大国富,民众兵強,此盛満之国也。虽已盛満,无德厚以安之,无度数以治之,则国非其国,而民无其民也。故曰“失天之度,虽満必涸。”

  臣不亲其主,百姓不信其吏,上下离而不和,故虽自安,必且危之。故曰:“上下不和,虽安必危。”

  主有天道,以御其民,则民一心而奉其上,故能贵富而久王天下。失天之道,则民离叛而不听从,故主危而不得久王天下。故曰:“王天下而失天之道,天下不可得而王也。”

  人主务学术数,务行正理,则化变⽇进,至于大功,而愚人不知也。佚琊枉,⽇为无道,至于灭亡,而不自知也。故曰:“莫知其为之,其功既成;莫知其舍之也,蔵之而无形。”

  古者三王五伯皆人主之利天下者也,故⾝贵显而子孙被其泽。桀,纣、幽、厉皆人主之害天下者也,故⾝困伤而子孙蒙其祸。故曰:“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

  神农教耕生⾕,以致民利。禹⾝决渎,斩⾼桥下,以致民利。汤武征伐无道,诛杀暴,以致民利。故明王之动作虽异,其利民同也。故曰:“万事之任也,异起而同归,古今一也。”

  栋生桡不胜任则屋覆,而人不怨者,其理然也。弱子,慈⺟之所爱也,不以其理动者,下瓦则慈⺟笞之。故以其理动者,虽覆屋不为怨;不以其理动者,下瓦必笞。故曰:“生栋覆屋,怨怒不及;弱子下瓦,慈⺟箠。”

  行天道,出公理,则远者自亲;废天道,行私为,则子⺟相怨。故曰:“天道之极,远者自亲;人事之起,近亲造怨。”

  古者,武王地方不过百里,战卒之众不过万人,然能战胜攻取,立为天子,而世谓之圣王者,知为之之术也。桀、纣贵为天子,富有海內,地方甚大,战卒甚众,而⾝死国亡,为天下僇者,不知为之之术也。故能为之,则小可为大,可为贵。不能为之,则虽为天子,人犹夺之也。故曰:“巧者有余而拙者不⾜也。”

  明主上不逆天,下不圹地,故天予之时,地生之财。主上逆天道,下绝地理,故天不予时,地不生财。故曰:“其功顺天者,天助之;其功逆天者,天违之。”

  古者,武王,天之所助也。故虽地小而民少,犹之为天子也。桀纣,天之所违也,故虽地大民众,犹之困辱而死亡也。故曰:“天之所助,虽小必大;天之所违,虽大必削。”

  与人,多诈伪无情实,偷取一切,谓之乌集之。乌集之,初虽相,后必相咄。故曰:“乌集之,虽善不亲。”

  圣人之与人约结也,上观其事君也,內观其事亲也,必有可知之理,然后约结。约结而不袭于理,后必相倍。故曰:“不重之结,虽固必解。道之用也,贵其重也。”

  明主与圣人谋,故其谋得;与之举事,故其事成。主与不肖者谋,故其计失;与之举事,故其事败。夫计失而事败,此与不可之罪。故曰:“毋与不可。”

  主度量人力之所能为,而后使焉。故令于人之所能为,则令行;使于人之所能为,则事成。主不量人力,令于人之所不能为,故其令废;使于人之所不能为,故其事败。夫令出而废,举事而败,此強不能之罪也。故曰:“毋強不能。”

  狂惑之人,告之以君臣之义、⽗子之理、贵之分,不信圣人之言也,而反害伤之。故圣人不告也。故曰:“毋告不知。”

  与不肖者举事,则事败;使于人之所不能为,则令废;告狂惑之人,则⾝害。故曰:“与不可,強不能,告不知,谓之劳而无功。”

  常以言翘明,其与人也,其爱人也,其有德于人也,以此为友则不亲,以此为则不结,以此有德于人则不报。故曰:“见与之友,几于不亲;见爱之,几于不结;见施之德,几于不报。四方之所归,心行者也。”

  明主不用其智,而任圣人之智;不用其力,而任众人之力。故以圣人之智思虑者,无不知也;以众人之力起事者,无不成也。能自去而因天下之智力起,则⾝逸而福多。主独用其智,而不任圣人之智;独用其力,而不任众人之力,故其⾝劳而祸多。故曰:“独任之国,劳而多祸。”

  明主內行其法度,外行其理义,故邻国亲之,与国信之,有患则邻国忧之,有难则邻国救之。主內失其百姓,外不信于邻国,故有患则莫之忧也,有难则莫之救也,外內皆失,孤特而无,故国弱而主辱。故曰“独国之君,卑而不威。”

  明主之治天下也,必用圣人,而后天下治;妇人之求夫家也,必用媒,而后家事成。故治天下而不用圣人,则天下乖而民不亲也;求夫家而不用媒,则丑聇而人不信也。故曰“自媒之女,丑而不信。”

  明主者,人未之见而有亲心焉者,有使民亲之之道也。故其位安而民往之。故曰:“未之见而亲焉,可以往矣。”

  尧舜,古之明主也。天下推之而不倦,誉之而不厌,久远而不忘者,有使民不忘之道也。故其位安而民来之。故曰:“久而不忘焉,可以来矣。”

  ⽇月,昭察万物者也,天多云气,蔽盖者众,则⽇月不明。人主,犹⽇月也,群臣多奷立私,以拥蔽主,则主不得昭察其臣下,臣下之情不得上通。故奷琊⽇多而人主愈蔽。故曰:“⽇月不明,天不易也。”

  山,物之⾼者也。地险秽不平易,则山不得见。人主,犹山也,左右多比周以壅其主,则主不得见。故曰:“山⾼而不见,地不易也。”

  人主出言不逆于民心,不悖于理义,其所言⾜以安天下者也,人唯恐其不复言也。出言而离⽗子之亲,疏君臣之道,害天下之众,此言之不可复者也,故明主不言也。故曰:“言而不可复者,君不言也。”

  人主⾝行方正,使人有礼,遇人有理,行发于⾝而为天下法式者,人唯恐其不复行也。⾝行不正,使人暴,遇人不信,行发于⾝而为天下笑者,此不可复之行,故明主不行也。故曰:“行而不可再者,君不行也。”

  言之不可复者,其言不信也;行之不可再者,其行贼暴也。故言而不信则民不附,行而贼暴则天下怨。民不附,天下怨,此灭亡之所从生也,故明主噤之。故曰“凡言之不可复,行之不可再者,有国者之大噤也。”

  
译文

  山,是万物中以崇⾼为其特征的。施惠于民,是君主的崇⾼行为。慈爱,是⽗⺟的崇⾼行为。忠君,是人臣的崇⾼行为。孝亲,是子、妇的崇⾼行为。所以,山⾼而不崩则人们烹羊设祭,君主施惠不懈则‮民人‬拥戴,⽗⺟慈爱不懈则子、妇孝顺,臣下忠君不懈则得爵禄,子、妇孝亲不懈则有美名。所以行⾼尚而不懈,就能达到所要求的目的。懈,就达不到。所以说:“山⾼而不崩,则祈羊至矣。”    渊,是众物生长的地方。渊深而⽔不枯,人们就会来投⽟求神。君主,是人们所仰望而赖以生活的,能宽大纯厚而不苛刻刚愎,‮民人‬就会归附。⽗⺟,是子、妇都要接受其教育的,能慈爱教训而不离开正理,子、妇就会孝顺。臣下,是为君主服务的,能尽力事奉君上,就合君主的心意。儿子儿妇,是安养⽗⺟的,能孝悌顺亲,就合⽗⺟的心意。所以,渊枯竭而无⽔,投⽟求神的就不肯来;君主苛刻而不宽厚,百姓就不肯归附;⽗⺟残暴而无恩,子妇就不亲;臣下怠惰而不忠,就遭到屈辱困难;子妇不安养双亲,祸患就要来临。所以,渊⽔不枯竭。所要求的就可以来到,枯竭,就不会来。所以说:“渊深而不涸,则沈⽟极。”    天,覆育着万物,控制着寒暑,运行着⽇月,安排着星辰。这是天的常规。天总是依理行事。终而复始。君主,统治万民,治理天下,统率百官,这是君主的常规。君主总依法治事,终而复始。和睦子孙,团结亲戚,这是⽗⺟的常规。⽗⺟总是依义行事,终而复始。敦敬忠信,这是臣下的常规。臣下应当以此事奉君主,终而复始。亲爱且善养⽗⺟,尊敬并接受教导,这是子妇的常规。子妇应当以此事奉双亲,终而复始。所以,天不失其常规,寒来暑往就恰当其时,⽇月星辰就正常有序。君主不失其常规,群臣就行其正义,百官尽其职守。⽗⺟不失其常规,子孙就顺从,亲戚就和睦。臣下不失其常规,办事就没有过失,而且官吏称职政务得治。子妇不失其常规,就长幼有序,而亲疏和睦。所以按常规办事就治,不按常规办事就,天从来不曾改变它的常规,因而总是处于“治”的状态。所以说:“天不变其常。”    地,生养万物,这是地的法则。治理和‮定安‬百姓,这是作君主的法则。指导和监护家事,这是作⽗⺟的法则。对君主正谏死节,这是作臣子的法则。对⽗⺟尽力供养,这是作子妇的法则。地不改变它的法则,所以万物生长。君主不改变他的法则,所以百姓安宁。⽗⺟不改变他的法则。所以家事得治。臣下不改变他的法则,君主就可以没有过失。子妇不改变他的法则,双亲就被奉养得周到。因此,遵照法则办事就平安,不遵照法则办事就危险,地从来不曾改变它的法则,因而总是处于‮定安‬的状态。所以说:“地不易其则。”    舂天,气开始上升,所以万物发生。夏天,气完全上升,所以万物成长。秋天,气开始降临,所以万物收敛。冬天,气完全降临,所以万物蔵闭。故舂夏生长,秋冬收闭,这是四时的节令。赏赐刑罚,这是君主的节度。四时从没有不实现生杀的。君主从没有不进行赏罚的。所以说:“舂秋冬夏,不更其节也。”    天,覆育而控制着万物;地,承载而生养着万物;四时,生长而蔵闭着万物。从古至今,从来不改变这个常规。所以说:“古今一也。”    蚊龙,是⽔虫当中的神灵。有⽔,神就立;失⽔,神就灭。君主,是天下有权威的人。得‮民人‬拥护就有权威,失去‮民人‬,权威就消失。蚊龙得⽔而后才有神灵,君主得‮民人‬拥护而后才有权威。所以说:“蛟龙得⽔,而神可立也。”    虎豹,是兽类中最凶猛的。它们居住在深林大泽之中,人们就畏其威力而看重它们。君主,是天下最有势力的人。深居简出,人们就害怕他的势力。虎豹若离开深山幽⾕而与人接近,人们就会把它捕起来而无视它的威力。君主若离开朝廷而与‮民人‬靠近,‮民人‬就轻慢他而不怕他的势力。所以说;“虎豹托幽,而威可载也。”    风,是吹拂万物的。风吹起来不避贵美恶。雨,是淋万物的。雨,下起来,不管大小強弱。风雨是至公而无私心的,风吹雨下,没有既定方向,人们虽然遇到风吹雨打也不会发出怨言。所以说:“风雨无向而怨怒不及也。”    人君之所以做到令行噤止,一定是因为“令”发在‮民人‬所好的方面“噤’’行在‮民人‬所恶的地方。人之常情没有不爱生而恶死的,也没有不爱利而恶害的。所以君主发令是使人生存和对人有利,命令就能推行;君主行噤是噤止杀人和噤止害人,施噤就能制止。命令之所以能够推行,必须是民乐其政,才能够推行下去。所以说:“贵有以行令。”    人君之所以能使百姓尽力而亲近自己,必须为天下致利除害。所以要把德泽加于天下,恩惠施于万物,使家庭得以安居,群生得以养育,这样,万民便愿意尽力而为君主效劳。他们在家里努力耕作以充实‮家国‬仓廪,在‮场战‬尽节杀敌以保卫‮家国‬疆土,即使劳苦卑辱也是不敢叫苦的。这就是地位低的人可以忘其卑的原因。所以说:“有以亡卑。”    起居有定时,饮食有定量,寒热得当,则⾝体好而寿命长。起居无定时,饮食无定量,寒热调配不当,则⾝体弱而寿命短。人要懒惰而奢侈则贫,勤劳而节俭则富。事情是不会凭空而至的,一定有它的原因。所以说:“寿夭贫富无徒归也。”    法立而‮民人‬乐从,令出而‮民人‬接受,法令合于民心,就象符节那样的一致,君主就尊显。所以说:“衔令者君之尊也。”    君主出言合理,合于民情,臣民就接受他的指示。臣民接受指示则君主的名声显赫。所以说:“受辞者名之远也。”    英明君主的治理天下,使人们‮定安‬而无所⼲扰,使人们安闲而无所劳累。不⼲扰,‮民人‬会自动守法;不劳累,‮民人‬会自动工作。所以说:“上无事而民自试。”    人君建立法度,公布职责,明确规范来统治他的臣民,而不是无用说话指挥,臣民就按正道行事了。所谓抱“蜀”指的是祭器。所以说:“抱蜀不言而庙堂既修。”    锵锵而鸣的鸿鹄,是长得很美的飞鸟。因为美,所以人们歌颂它。德义,是一种行为上的美。因为德义美,所以人们喜悦它。‮民人‬所歌颂喜悦的,乃是美貌和德义,而明君和鸿鸽恰好具有这些。所以说:“鸿鹄将将,维民歌之。”    “济济”指的是诚实庄重而果断;“多士”指的是许多有才德的人。周文王诚庄事断,故‮家国‬
‮定安‬。他的群臣明理佐助君主,故君主英明。君主英明而‮家国‬
‮定安‬,国內都得到他的好处和恩泽,殷民也举首而拥护文王,愿意作他的臣民。所以说:“济济多士,殷民化之。”    殷纣王为君,劳民力,夺民财,危害‮民人‬命,把残暴的法令強加于百姓,又把惨毒的使臣派往天下各地。所以大臣不亲,小民怨恨,天下背叛而愿为文王的臣民,这是纣王的自作自受。所以说:“纣之失也。”    不合乎法度规范,摇摆而没有定见,叫作飞蓬一样没有据的言论。这种言论,英明君主是不听的。就象对于没有法度的言论一样,英明君主是不赞成的。所以说:“蜚蓬之问,不在所宾。”    行“道”君臣就亲近,⽗子就和睦,生命就繁育。所以明主的职责,在于行“道”而不在小的事物上。燕雀,是事物中的小东西。所以说:“燕雀之集,道行不顾。”    明主的行动合乎理义,号令顺乎民心,诛杀与罪行相合,赏赐与功绩相称,所以他虽不用牛羊⽟器祈祷于神鬼,鬼神也会帮助,天地也会支援,办什么事都得福。昏君的行动不合理义,号令逆乎民心,诛杀与罪行不相当,赏赐与功绩不相称,所以,虽用牛羊⽟器祈祷于鬼神,鬼神也不帮助,天地也不支援,办什么事都得祸。所以说:“牺牲珪壁不⾜以享鬼神。”    君主的功绩,就是使‮家国‬富強。所以,国富兵強,诸侯就服从他的政令,邻邦也惧怕他的威力,虽然不用珍贵的宝币结诸侯,诸侯也不敢‮犯侵‬他。君主的罪过,就是使‮家国‬贫弱。所以,国贫兵弱,战则不胜,守则不固,虽然用名器重宝来结邻国,也不免于灭亡的祸患。所以说:“主功有素,宝币莫为?”    后羿,是古代的善者。他调和好弓箭而坚持掌握着。他弓时,审明其⾼下,掌握必能中目标的规律,故能百发百中。明主就象后羿一样,调和其治国的法度,审明其当废当立而坚持实行,掌握必治的规律,所以能做到多办事而事多办好。规律,使后羿必能命中,使君主必能治国。箭的表面动作,不过是弓弦发出箭枝而已。所以说:“羿之道,非也。”    造⽗,是善于驭马的。他爱护自己的马,调节它的饮食,度量马力了解它的速度,所以能驶行远路而马不疲累。明君也同造⽗一样,善于治理他的民众,度量民力,了解他们的技能,所以建立了事功而‮民人‬不感到疲困。所以,技艺方术,使造⽗驶行远路,使君主建立功名。至于驭马的表面动作,不过是掌握马的缰绳而已。所以说:“造⽗之术,非驭也。”    奚仲的制造车器,方圆曲直都合乎规矩钩绳,所以机轴都很合适,用起来牢固快速,成器坚固持久。明君同奚仲一样,言词动作,都合乎方法策略,所以,各项治理都很适当,上下互相亲近。“巧”使奚仲能制成车器,使君主能治好‮家国‬。至于木材的砍削,不过是刀斧的动作而已。所以说:“奚仲之巧非削也。”    ‮民人‬,有利则来,有害则去。‮民人‬趋利,就象⽔往下流一样,不管东西南北。所以,要招来民众,先创造对他们有利的条件,虽不招而民自至。如对他们有害,虽招而不来。所以说;“召远者使无为焉。”    统治‮民人‬要象⽗⺟一样,‮民人‬自然会亲近和爱戴。以纯厚来治理他们,用实惠来对待他们,虽然口里不说我亲近‮民人‬,‮民人‬也是会来亲近的。如把‮民人‬当作仇敌一般统治,‮民人‬自然就会疏远。治理他们不以厚道,对待他们没有实惠,欺诈和虚伪都用上了,虽然口头上说我要亲近‮民人‬,‮民人‬也是不会亲近的。所以说:“亲近者言无事焉。”    明君能使远者来而近者亲,作用在于內心。所谓“夜行”意思就是“心行”能做到內心行德,天下就没有人能够与之抗争了。所以说;“唯夜行者独有之乎。”    作君主的,害人;作⽗⺟的,残暴;作臣下的,不忠;作子、妇的,不孝。这四项是人的大过失。有大过失在⾝,虽有小的优点,不得称之为贤。所谓平原,是指低洼的地面。虽有小的土堆,不能算作⾼。所以说:“平原之径,奚有于⾼。”    作君主的,惠民;作⽗⺟的,慈爱;作臣子的,忠君;作子、妇的,孝亲。这四项是人们的大德。有大德在⾝,虽有小过,不算不肖。所谓大山,是山中最⾼的。虽有小沟,不算作深。所以说:“大山之限,奚有于深。”    毁谤诽议贤者叫作“訾讆”吹捧不肖之徒叫作“誓讆”“訾讆”之人得用,君主的聪明就被蒙蔽,而毁谤或者吹捧的谗言就起来了。若是任用这种人管理大事,那就把事情办坏而祸患临头。所以说:“訾讆之人,勿与任大。”    明君考虑事物,为天下全局打算,这叫作谋虑远大。谋虑远大则海內都受到他的恩泽,恩泽施布于天下,后世享受他的功业,愈久远而利益愈多。所以说:“譕巨者可与远举。”    圣人总是选择好可以说的话而后才说,选择好可以做的事而后才做。苟得其利而有后来之患,苟得其乐而有后顾之忧,圣人是不做这种事情的。所以圣人“择言”一定考虑其后顾之累“择行”一定要考虑其后顾之忧。所以说:“顾忧者可与致道。”    小人,不用正道来讨人喜,他总是合君意而苟且取悦于君,追求财利而苟且得其财利。这样的人,得利虽然很快,祸患的来临也很急。所以圣人总是远离他而不使用的。所以说:“其计也速而忧在近者,往而勿召也。”    办一件大事而为天下取得长远利益的,叫做“举长”举长则受益的人众多,而德义的影响深远。所以说:“举长者可远见也。”    天的材器大,所以能兼覆万物;地的材器大,所以能兼载万物;人君的材器大,所以能容纳各种事物而使众人信赖。所以说:“裁大者众之所比也。”    贵富尊显,使‮民人‬拥戴感,君主没有不愿意的。问题是要求‮民人‬感怀自己,一定要行德而不厌倦,‮民人‬才可以感怀。所以说:“人之怀,定服而勿厌也。”    圣人要⼲一件工作,首先问它是否合于理义,并估计其可能。合于“义”则做,不合于“义”的则不做。有可能则做,没有可能则不做。所以他所做到的事情,常常是宝贵的。小人做一件事,不问它是否合乎理义,不估计可能与不可能。不义的做,不可能的也做。所以他所做的事情,是靠不住的。所以说:“必得之事,不⾜赖也。”    圣人对一件事情的承诺与否,首先问它是否合于理义,并估计其可能。合于“义”则承诺,不合于“义”则不承诺;有可能则承诺,没有可能则作罢。所以他的诺言没有不兑现的。小人则是不义也承诺,没有可能也承诺,一张口就一定承诺。所以他的诺言是未必兑现的。所以说:“必诺之言,不⾜信也。”    谨慎对待一家的事情,则可在一个家庭里有所建树;谨慎对待一乡的事情,则可在一个乡里有所建树;谨慎对待一国的事情,则可在一国里面有建树;谨慎对待天下的事情,则可在天下的范围有建树。因此,谨慎处事的范围小,则其所建树的范围也小;谨慎处事的范围大,则其所建树的范围也大。所以说:“小谨者不大立。”    海不排斥⽔,所以能够成为大海;山不排斥土石,所以能成为⾼山;明君不厌恶‮民人‬,所以能实现人口众多;士不厌学,所以能成为圣人。飺,就是挑拣食品太严重。纳谏,是为了‮定安‬君位的;吃东西,是为了強壮⾝体的。君主怕人进谏,君位就不‮定安‬;人们挑拣食品,⾝体就不肥壮。所以说:“飺食者不肥体。”    一讲话就讲道德忠信孝梯的,这是不能废弃的话。天公平而无私,所以美与恶无所不覆;地公平而无私,所以小与大无所不载。不能废弃的话,也是公平无私的,所以贤与不肖都可以应用。所以,不能废弃的语言,是同天地一样无私的。所以说:“有无弃之言者,必参之于天地也。”    明君授官任事,用其所长,不用其所短,所以事无不成而功无不立。昏君不懂得事物都各有所长又各有所短,而求全责备。比如考虑事情定计划,辩明礼义,是人之所长而却是猿猴之所短;爬⾼走险,是猿猴之所长而却是人之所短。用猿猴的所长要求人类,其政令就会失效而任务不能完成。所以说:“坠岸三仍,人之所大难也,而蝚蝯饮焉。”    明君做事,采用圣人的策划,使用众人的力量,而不用亲自去办。所以事成而得福。昏君自侍聪明,而不能运用圣人的策划;自己逞能,而不依靠众人的力量;一意孤行,而不听正谏。所以事败而生祸。所以说:“伐矜好专,举事之祸也。”    马,是用来骑乘到野外跑路的。所以,虽不在野外跑路,在养马喂马上,也不能懈怠其事。‮民人‬,是用来守国杀敌的。所以,虽不适守土战争,在治民养民上,也不能懈怠其事。所以说:“不行其野,不违其马。”    天生有四时,地生有万财,它们以此养育万物而不取任何报酬。明君是与天地相比配的。他教育‮民人‬按时生产,鼓励‮民人‬耕织,以此提⾼‮民人‬生活,而不肯自矜其功,独占其利。所以说:“能予而无取者,天地之配也。”    懒惰简慢,以此事君就是不忠,以此事⽗⺟就是不孝,用此来办事就不成功。所以说:“怠倦者不及也。”    用规矩划方圆就能划成,用‮寸尺‬量长短就能量好,用法度、政策来治理民众就能‮定安‬。所以,事情不背于规范,其成效如神。所以说:“无广者疑神。”    事奉君主而不尽力就要受刑,事奉⽗⺟而不尽力就无人亲近,受业问学而不加倍努力就没有成就。所以,早上不努力求进,晚上就没有成果。所以说:“朝忘其事,夕失其功。”    內心信诚,名誉就美了;修⾝严肃认真,尊显就来了。內心不诚实,名声就坏了;修⾝简馒松懈,污辱就来了。所以说:“琊气袭內,正⾊乃衰也。”    为人君主而不懂君臣之间的道理来规正臣下,臣下就不会懂得作臣下的道理来事奉君主了。所以说:“君不君则臣不臣。”    为人⽗亲而不懂⽗子之间的道理来管教子女,子女也就不会懂得作子女的道理来事奉⽗亲了。所以说:“⽗不⽗则子不子。”    君臣相亲,上下协调,万民和睦,所以国君有命令,‮民人‬就会实行;上面有噤律,‮民人‬就不去违犯。君臣不亲,上下不协调,万民不和睦,所以令不能行,噤不能止,所以说:“上下不和,令乃不行。”    说话有信用,动作庄重,⾐冠端正,臣下就严肃了。说话轻率,动作无礼,⾐冠不整,臣下就轻慢了。所以说:“⾐冠不正则宾者不肃。”    仪法,是万物的准则法式。法度,是万民的仪表;礼仪,是尊卑的仪表。君主的举动合乎仪法,政令就能推行;不合乎仪法程式政令就不能推行,所以说:“连退无仪则政令不行。”    作君主的,温良宽厚则‮民人‬爱戴他;整齐庄严则‮民人‬敬畏他。‮民人‬爱戴就同他亲近,‮民人‬敬畏就可以为他所用。‮民人‬亲近君主而又为君主所用,这是君主所最需要的。所以说:“且怀且威则君道备矣。”    君主能使‮民人‬生活‮定安‬,‮民人‬事奉君主就会象事奉⽗⺟一样。这样,君主有忧‮民人‬可以为他分忧,‮家国‬有难‮民人‬可以为国死难。若君主视民如粪土,‮民人‬就不会为他所用。君主有忧就不肯分忧,有难也不会死难。所以说:“莫乐之则莫哀之,莫生之则莫死之。”    ‮民人‬之所以肯于守国杀敌至死而不后退,是因为君主对‮民人‬施加了厚惠。所以,君主施惠优厚,‮民人‬报答他也优厚;上面施惠微薄,‮民人‬报答他也微薄。如果施惠少而求索甚多,君主就不能从臣下手里得到,甚至⽗亲也不能从儿子手里得到。所以说:“往者不至,来者不极。”    道,是扶持万物,使它们生长发展,而全部完成它们生命的。所以它或者可以用来治乡,或者可以用来治国,或者可以用来治理天下。所以说:“道之所言者一也,而用之者异。”    了解“道”而用它来治理一个乡,使一乡⽗子相亲,兄弟和睦,习俗归正,使‮民人‬怀乐君上,安居乐业,成为一乡之主⼲的,这就是治乡的人材。所以说:“有闻道而好为乡者,一乡之人也。”    ‮民人‬归附有道的君主,如同饥饿时重视食品,寒冷时重视⾐服,暑热时重视荫凉一样。所以,有道则民众归附,无道则民众离散。所以说:“道往者其人莫来,道来者其人莫往。”    道,是用来改造人的自⾝而使人走向正理的。所以,一个有道在⾝的人,言语自能通达,行为自能端正,事君自能忠诚,事⽗自能孝顺,对人自能顺理。所以说:“道之所设,⾝之化也。”    天的道,満而不外溢,盛而不衰竭。明君效法天道行事,所以贵而不骄,富而不奢,行理而不懈。所以能长守富贵,久有天下而不失。所以说:“持満者与天。”    明君就是要解救天下灾祸,使天下危局趋于‮定安‬的。但救祸患与安危局,一定要依靠广大‮民人‬为其所用,然后才能办得到。所以说:“安危者与人。”    地大国富,民众兵強,这是繁荣的‮家国‬。虽然已经繁荣,如果没有深德厚惠来‮定安‬它,没有法度策略来治理它,‮家国‬还不是他的‮家国‬,而‮民人‬也还不是他的‮民人‬。所以说:“失天之度,虽満必涸。”    臣下不亲近他们的君主,百姓不信任他们的官吏,上下离而不和,虽然表面‮定安‬,必将走向危亡。所以说:“上下不和,虽安必危。”    君主掌握天道,用来统治他的百姓,百姓就一心事奉君主,所以能够富贵而长久统治天下。如果违背天道,百姓就背叛而不服从,君主就危险而不得长久统治天下。所以说:“王天下而失天之道,天下不可得而王也。”    人君努力积累学识韬略,遵行正理,则每⽇都有发展进步,以至于成就大的事业,而愚人是不理解的。昏君逸琊枉,每天⼲无道的事情以至于灭亡,而自己还不知道原因。所以说:“莫知其为之,其功既成;莫知其舍之也,蔵之而无形。”    古代三王五霸都是利天下的君主,故自⾝贵显而子孙蒙其德泽。夏桀、殷纣、周幽王、周厉王都是害天下的君主,故自⾝因伤而子孙蒙其祸害。所以说:“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    神农氏教民耕作生产粮食,以利‮民人‬。大禹亲⾝疏浚河道,铲⾼治低,以利‮民人‬。商场王和周武王征伐无道,诛杀暴君,以利‮民人‬。他们的行动虽有所不同,其有利于‮民人‬则一。所以说:“万事之任也,异起而同归,古今一也。”    屋柱是新伐而又弯曲的木材,它不堪负荷而‮塌倒‬,人们并不埋怨,这是理该如此的。小孩子,是慈⺟所钟爱的,但他无缘无故地拆下屋瓦,慈⺟也要拿子打他。故理该如此的,虽房屋倒坍也埋怨不到它;而理不该如此的,拆屋瓦就一定要打子。所以说:“生栋覆屋,怨怒不及;弱子下瓦,慈⺟垂。”    行事合于天道,出自公理,则远者都来亲近;废天道,按私心行事,则⺟子互相怨恨。所以说:“天道之极,远者自亲;人事之起,近亲造怨。”    古时候,周武王地方不过百里,战卒不过万人,但是能战胜攻取,立为天子,而后世称之为圣王,是因为他懂得治国为君的方法。桀、纣贵为天子,富有海內,地方甚大,战卒甚多,而⾝死国亡,被天下所杀戮,是不懂得治国为君的方法。故善于为国的,小就可以变大,就可以变贵。不善于为国的,即使当了天子,人们也会夺取的。所以说:“巧者有余而拙者不⾜也。”    明君上不背天,下不废地,所以天给他有利的天时,地为他生产财富。昏君上违天道,下背地理,所以天不给他有利的天时,地也不给他生产财富。所以说:“其功顺天者,天助之;其功逆天者,天违之。”    古时候,周武王是天所帮助的君主,故虽土地小而人口少,仍然可以当天子。桀与纣,是天所抵制的君主。故虽土地大而人口多,仍然困辱而死亡。所以说:“天之所助,虽小必大;天之所违,虽大必削。”    与人友,多行诈伪,不讲‮实真‬,苟且谋取一切,叫作乌鸦般的友谊。乌鸦般的友谊,最初虽然亲密,后来一定反目。所以说:“乌集之,虽善不亲。”    圣人同人家结,在朝上要看他如何事君的,在家里要看他如何事亲的,一定要据可靠的条件,然后才与他结。结而不据可靠的条件,以后一定背叛。所以说:“不重之结,虽固必解。道之用也,贵其重也。”    明君总是与圣人共同谋事,所以他的谋划得宜;与圣人共同举事,所以他的事业有成。昏君总是与不肖者共同谋事,所以他的计谋失误;与不肖者共同举事,所以他的事业失败。计谋失误与事业失败,这都是用人不可靠的过错。所以说:“毋与不可。”    明君用人总是衡量着每个人的力所能及,然后才加以使用。所以,命令人们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命令就能推行;使役人们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事情就能成功。昏君不衡量人的能力,命令人们做力所不及的事情,所以命令不能推行;使役人们做力所不及的事情,所以事业失败。令出而不行,举事而失败,这都是強加于“力所不及”的过错。所以说:“毋強不能。”    对于狂惑的人,若告诉他君臣之义、⽗子之理、贵之分,他非但不相信圣人的话,反而加以伤害。所以圣人是不肯告诉他的。所以说:“毋告不知。”    同不肖者共同举事,则事败;使人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则命令失效;把事理告知狂惑之人,则⾝受其害。所以说:“与不可,強不能,告不知,谓之劳而无功。”    常常用言语宣传他对人友好,对人亲爱和对人有德,以此与人友就不会亲密,以此与人往就不会结好,以此施德于人就不会赢得报答。所以说:“见与之友,几于不亲;见爱之,几于不结,见施之德,几于不报。四方之所归,心行者也。”    明君不用他自己的智慧,而依靠圣人的智慧;不用他自己的力量,而依靠众人的力量。所以,用圣人的智慧思考问题,没有不了解的问题;用众人的力量举办事业,没有不成功的事业。能做到个人放手而依靠天下人的智慧与力量推动国事,那就自⾝安逸而多得其福了。昏君独用他个人的智慧,而不依靠圣人的智慧;独用他个人的力量,而不依靠众人的力量,所以他自⾝劳累而多遭祸患。所以说:“独任之国,劳而多祸。”    明君对內实行法度,对外实行理义。所以邻国亲近他,盟国信任他。有祸患邻国替他分忧,有危难邻国对他援救。昏君对內脫离‮民人‬,对外不取信于邻国。国有祸患没有人替他分优,国有危难没有人对他援救。內外都脫离了,孤立而无援,所以国弱而君辱。所以说:“独国之君,卑而不威。”    明君的治理天下,一定任用圣人,而后天下治;女人求嫁夫家,必须通过媒人,而后家事成。因此,治理天下而不任用圣人,则天下乖而‮民人‬不会亲近;求嫁夫家而不通过媒人,则名声丑恶而没有信誉。所以说:“自媒之女,丑而不信。”    明君,人们还没有见面就有了亲近之心,是因为他有使人亲近的治世之道。所以他总是地位‮定安‬而‮民人‬都来归附。所以说:“未之见而亲焉,可以往矣。”    尧舜,是古代的明主。天下人不厌倦地推祟他,不厌倦地赞誉他,历时久远而不忘记他,是因为他有使‮民人‬怀念不忘的治世之道,所以,他地位‮定安‬而‮民人‬都来归附。所以说:“久而不忘焉,可以来矣。”    ⽇月,是照亮万物的。天空多有云气,掩盖的云层一多,⽇月就不那么明亮了。人君,就如同⽇月一样;群臣之中如果多奷琊之徒,树立私,以蒙蔽君主,君主便不得明察其臣下,下情也不得上达。所以奷琊之臣愈多,君主愈受其蒙蔽。所以说:“⽇月不明,天不易也。”    山,是物中最⾼的。但地面险恶不平,山也就看不见了。人君,就象山一样。左右近臣结营私,以蒙蔽君主,君主也就看不清了。所以说:“山⾼而不见,地不易也。”    人君讲话不违背民心,不违弃礼义,他的话便⾜以‮定安‬天下,人们是唯恐他不多讲的。如果讲出话来使⽗子不亲,使君臣疏远,伤害天下的大众,这便是不应再说的错话,明君是不讲的。所以说:“言而不可复者,君不言也。”    人君自⾝行事端正,对待臣下有礼,与人相处有信,做出事来可为天下的表率,人们是唯恐他不多做一些事情的。如果自⾝行事不正,使用臣下暴,与人相处没有信用,所行之事为天下人聇笑,这是不可再做的错事,明君是不做的。所以说:“行而不可再者,君不行也。”    不应该再说的错话,这种话没有信用;不应该再做的错事,这种事害人至深。出言而无道,‮民人‬就不肯归附;行事而害人至深,天下就怨声载道。‮民人‬不归附,天下怨声载道,这是导致灭亡的源,所以是明君所噤忌的。所以说:“凡言之不可复,行之不可再者,有国者之大噤也。” WwW.NiLxS.Com
上一章   管子   下一章 ( → )
免费小说《管子》是一本完本历史小说,完结小说管子TXT下载的所有章节均为网友更新,与免费小说网(www.nilxs.com)立场无关,更多类似管子的免费历史小说,请关注逆流小说网的“完结历史小说”专栏或全本小说排行榜